塞克霉唑阴片多久见效:名画赏析:书法圣地兰亭修禊与曲水流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9 12:20:25

名画赏析:书法圣地兰亭修禊与曲水流觞

(2009-03-23 09:41:34)转载 标签:

兰亭四周

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浅溪淙淙

幽静雅致

心神相接

分类: 中國著名書畫.雕塑.文物.賞析

名画赏析 

修禊与曲水流觞

 

王羲之(303—361)

王羲之亭序

兰亭序·冯承素神龙

 

                  雅韵 

    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的三月初三,时任会稽内史、右军将军的王羲之邀请谢安、孙绰、孙统等41位文人雅士聚于会稽山阴的兰亭,这就是曲水流觞”之俗,溯其源流,得从三月上巳这一古老风俗说起,上巳,是指夏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

                         禊赏亭
  曲水流觞”之于“修禊”,是我国古老的流传民间的一种习俗。人们于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上巳日)到水边举行祓祭仪式,用香薰草蘸水洒身上,或沐浴洗涤污垢,感受春意,祈求消除病灾与不祥,祈降吉福的节日。

 

阎立本萧翼赚兰亭图

    唐代大画家阎立本根据唐何延之《兰亭记》故事所作。描绘唐太宗御史萧翼从王羲之第七代传人的第子袁辩才的手中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骗取到手献给唐太宗的故事。画的是萧翼和袁辩才索画,萧翼洋洋得意,老和尚辩才张口结舌,失神落魄;旁有二仆在茶炉上备茶;各人物表情刻画入微。

       画面:疑虑为难的辨才和尚与机智而狡猾的萧翼,其神态维妙维肖。

阎立本萧翼赚兰亭图

   画面左下有一老仆人蹲在风炉旁,炉上置一锅,锅中水已煮沸,茶末刚刚放入,老仆人手持“茶夹子”欲搅动“茶汤”,另一旁,有一童子弯腰,手持茶托盘,小心翼翼地准备“分茶”。

阎立本萧翼赚兰亭图

   画面:矮几上,放置着其它茶碗、茶罐等用具,画中各种式样座位各一,坐姿各不相同,家具的摆放和使用中主宾、上下等级非常清晰。说明我们大唐家具已经摆脱了纯粹生活居家的功能,家具已经担当重要的社会功能,具有了政治属性和文化内涵。

 

               北宋·僧人画家·巨然萧翼赚兰亭图
    图中所绘,正是萧翼访辩才的情形。梵寺背山临水,涧溪激湍而流,真山间之景趣。此图被誉为“笔法奇古,渐开元人门户”。画面描述了一个脍炙人口的传说;酷爱二王书法的唐太宗,听说辩才和尚藏有王羲之的《兰亭序》手迹,久谋不得,便遣御史萧翼巧赚。萧翼微行前往辩才所居的山寺与之结交。在诗文酬答的欢悦气氛之中,辩才警觉懈怠,终于将其藏于梁上的《兰亭序》取下与萧翼共赏。萧翼趁辩才赴斋之际,遂窃之而去。
  画面展现了萧翼骑马携仆,风尘仆仆地探访辩才山寺的情景:溪水自山脚潺潺流出,一座小桥连岸,构成“S”形前后两岸。前岸是山坡,坡势圆匀,犹似南方的土石;而对岸的山坳里是辩才修行的山寺,自山门而内,屋舍重叠,层层深入。寺后是层峦叠嶂,巍峨雄伟,山势峻峭,群峰陡立,已具范宽北方山水的大气势。尽管山石硬棱,但仍见“矾头”,勾、皴依然疏松平淡,依然是其擅用的披麻皴,只是前面的坡石圆匀,因而仍略带弧曲,而后山的石壁陡立,则化为直立的线皴了。然而丛树及屋宇的勾线则浓墨爽利,极其雄强,起落转折,笔法谨严。整幅画大体用水墨,只是在人物及屋舍上略施淡彩,这也体现了山水画自五代入宋水墨渐兴的大趋势。
  据传,此画曾被明末佞臣马士英所据,后马氏失势,无奈交出此画,但又于心忿忿,竟然将画中诸人面目擦损,仅山门下一僧的面目依稀可见。


                        兰亭雅集图
    兰亭雅集的另一个项目是流觞曲水,四十二位名士列坐在蜿蜒曲折的溪水两旁,然后由书僮将斟酒的羽觞放入溪中,让其顺流而下,若觞在谁的面前停滞了,谁得赋诗,若吟不出诗,则要罚酒三杯。这次兰亭雅集,有十一人各成诗两首,十五人成诗各一首,十六人做不出诗各罚酒三杯。

北宋·李公麟《兰亭图》(局部)

    图首王羲之坐于临水亭榭内,捻笔抚纸,构思其间。亭前叠泉奔流,白鹅嬉戏水中。图中部描绘了兰亭幽雅的环境:沿曲水淙淙的溪流,崇山峻岭,垂柳依依,茂林修竹,绿树成荫,兰花盛开。在这群莺争飞,山清水秀之地,王羲之及其友人于暮春游兰亭。溪流两岸,四十二贤士沿曲水而坐,研磨展纸,各为诗赋。赋诗不成,罚酒三杯。酒杯顺流而下,随时取饮。每一人物旁,以楷书注姓名、诗作。图末段画一雕栏石桥,垂柳掩映,童子五人,三人在桥下打捞空杯覆盏,二童子在桥上,一扶栏,一捧食盒走来。童子收拾流觞往还上游浮杯处,全卷至此已是尾声。

 

·仇英兰亭图》扇面

     此图描绘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在兰亭修禊行乐的情景,工笔重彩描绘王羲之在兰亭; 冷冷的清泉上杯盏顺流而下,水阁观鹅、赏鹤的情景。在尺幅之间构图繁密,笔墨精谨,其中岩泉迴转,虬松垂柳、春花翠竹点缀着园囿。人物形象儒雅,巾带飘逸,院中的家僮或携琴,或烹茶,他们的行为衬托出主人清高自得的精神世界和生活情趣。气氛轻松愉悦。画风工丽飘逸,为仇英小幅画的代表作。

        

                                 清·沈时《兰亭修禊图》

  “修禊”,原为古人春秋两季在水边举行的祭祀,后来发展为文人聚会之举。此图描绘的就是这个故事的部分情节。画面平湖岸柳、苍松翠竹,文人高士在侍者的陪同下作赏景观鹅、[曲水流畅]的活动。图中人物造型准确、生动,衣纹细劲流畅,画风工细妍雅,为沈时人物画精作。

·仇英兰亭修禊图》 手卷

               

傅抱石兰亭修禊图》手卷

    此图在三米余长的手卷上共绘制了五十三位古代人物(包括44为主要人物及侍从9人),雅集于崇山流水之间,神态各异而生动。卷首以大字篆书题写“兰亭修禊”四字,行笔圆润充实,气息浑厚,画尾以蝇头小楷工整的抄录了“兰亭序”全文,凿金刻石,凝重爽利。如此集大字篆书、金石小楷、人物、山水于一长卷的巨制,作品在人物表情和行止的描绘上用笔从容肯定,细节描绘把握得当(介乎1945年和1956年两图人物细节描绘程度之间),在似与不似之中把人物的动作和内心感受交待得淋漓尽致。既不草率,更不呆板。由于此件作品绘于手卷之上,在构图上给了作者更多的发挥空间,更易描绘茂林修竹,曲水流觞的情趣场面作品在人物与景物之间的穿插关系和整幅作品的节奏、韵律的把握上达到和谐。

   

《兰亭雅集图》 

  众人沉醉于酒香诗美的回味之时,有人提议不如将当日所做的三十七首诗,汇编成集,这便是《兰亭集》。这时众人又推王羲之写一篇《兰亭序》。王羲之酒意正浓,用鼠须笔在蚕茧纸上畅意挥毫,一气呵成,这就是名噪天下的《兰亭序》,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

 

·尤求兰亭修禊图》卷

 

 

  《兰亭序》全文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其中有二十多个“之”字,写法各不相同。《兰亭序》表现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作者的气度、风神、襟怀、情愫,在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现。是他三十三岁时的得意之作。
    

                       ·苏六朋亭修禊图》扇面
  此扇面描绘晋朝王羲之等人在兰亭溪上修禊、作诗、相会的故事。画面兼工带写,勾画出曲水弯弯,兰亭一角,树木丛生。山峦皴擦简练,临流水而坐的文人衣纹概括,取法宋元,画法工细,但不刻板。人物画是苏六朋所擅长的题材之一,所以写绘之时颇为顺手,运笔流畅。此件作品与文徵明所作同题《兰亭修禊图》扇面在构图上呈左右对称,人物布局基本相同。

兰亭序·冯承素神龙本

    太宗得《兰亭序》后爱不释手,称其书“尽善尽美”,“置于座侧,朝夕观览”,贞观十年,太宗曾让人摹拓十本以赐近臣。一般认为在所有临摹本中,冯承素的墨迹摹本最为神似,称为《兰亭神龙本》。此本摹写精细,笔法、墨气、行款、神韵,都得以体现,公认为是最好的摹本。 

                                                       书法圣地兰亭
  相传春秋时越王勾践曾在此植兰,汉时设驿亭,故名兰亭。现址为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l548年)郡守沈启重建。兰亭,因一代书圣王羲之在此写成绝世佳作《兰亭集序》而名扬四海,称誉1600多年,被后人崇为书法圣地。

文徵明兰亭修禊图

    此画描绘的是晋朝王羲之等人在兰亭溪上修禊,作曲水流觞之会的故事。修禊是古代的风俗。兰亭修禊是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王羲之与谢安等41人,在浙江兰亭修禊的故事。王羲之等人临曲水而洗涤,每人都作了诗文,王羲之作了序,记述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时欢乐的心情。在这幅作品之中,画家以兼工带写的方法勾画了曲水湾湾,兰亭环抱其中。树木和竹子画得非常工细,但不刻板。山峦皴擦简练,临流水而坐的文人的衣纹概括,富于一种装饰趣味。

范曾萧翼赚兰亭图

 

 

 

        兰亭王羲之喝酒的地方?后面石头上黑的部分,就是兰亭序
  遥想当年;兰亭,茂林修竹,曲径通幽,一群憨态可拘的文人士大夫正在纵酒狂欢,曲水流觞,觥筹交错。微雨过后山峦迷蒙,树木的葱茏,空气的润泽,在大片氤氲而不粘滞的烘染中,在痴狂而不迷乱,透出清新自然的田园气息来。这是王羲之理想的归宿吗?在一样的醉酒中,后世的观者与前世的书者心神相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