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4抗原是第几代:知识原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8:07:08
知识,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探索宇宙、认识自然、体验社会、感受生活、实践劳动、感悟人生的经验总结与科学概括,是全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是教育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反映的八大要素之一,是人类特有的第二信号系统的核心内容,是物质本质的信息,是人脑进行思维的实际内容,是对人脑意识进行武装的锐利武器,是提高人类意识世界文明系统与智慧系统的两大动力,是促进人类道德、思想、认识、知识、审美五大综合素质的奠基石,是推动人类进化的阶梯,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内容……既然知识如此重要,我们就应该深入其理,看看它的本质奥妙到底如何呢?
一、一大综合说
知识,从表面上看,有万物知识,也有万事知识;从内容上看,既有自然知识、社会知识、生活知识、劳动知识、人生知识,也有学校教育所传授的文化科学知识;从学校教育看既有中小学的语、数、外、政、史、地、理、化、生、音、体、美等各学科的知识教育,又有大学的各科系的专业知识教育;从性质上看,既有具体知识,也有抽象知识;从类别上看,既有政治知识,又有经济知识、军事知识、农业知识等各种各样的知识,真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无所不有,各具形态,各有妙用,浩如烟海,将知识天地说成是书山学海一点也不为过。也正因为如此,自古以来,所有的学者,不是学海泛舟,追花逐浪,在知识的宽度、广度上自由翱翔;就是一头扎进海底,寻宝探珠,在知识的深度上踽踽独行;还有的不甘寂寞,登上书山,探本寻源,在知识的高峰上艰难爬涉……可就是没人从知识中跳出来,站在教育哲学的天空,鸟瞰整个知识的世界,看看它的庐山真面目到底如何?更没有人将知识世界放置在整个宇宙体系中,与物质世界、信息世界、语言世界、知识世界、感觉世界、知觉世界、思维世界、意识世界八大世界相互综合起来看知识世界所处的位置关系,这一局限性,将人类围困在知识的狭小天地里,犹如坐井观天,不知外面的世界究竟有多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按邓小平所说的“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战略方针去办,才能将文化科学知识教育搞得更好。因此,为了拓展思路,拓宽视野,必须将知识放置在人类整个反映所具有的物质、信息、语言、知识、感觉、知觉、思维、意识八大要素中去整体认识,对所有具体知识进行抽象化处理,上升到教育反映论与教育哲学的高度去研究,才能认清它所具有的共同的本质属性、结构、层次、功用等,才能认清它的内在的本质规律与知识原理,这样,不光对所有具体学科教育做出科学依据与理论指导,更为打破门户观念,沟通各个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融合各个流派的所有知识,为提高人类综合素质做出巨大贡献。我本是一介乡村教师,在乡村师资力量非常奇缺的情况下,既在语文本专业上从事过小学语文、初中语文、高中语文的教学工作,又兼任过中小学其它各学科的教学工作,从而既取得了一整套语文教学的系统经验,又取得了其它各学科的综合教学经验,这两大教学经验,加上我踏踏实实干了二十三年,学了二十三年,钻研了二十三年,终于有幸从具体知识教育中解脱了出来,既能将知识理念在教育反映论与教育哲学的高度,又能将知识放置在物质、信息、语言、知识、感觉、知觉、思维、意识八大科学原理的平台上,也能深入其内部,看清整个知识的性质、结构、层次、功用、原理与方法,从而建立了知识的一大综合学说,这一学说为知识原理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基础。因而,这一综合学说是知识的共性,其它各学科的具体知识是个性,个性寓于共性之中,特殊性寓言普遍性之中,这就是这一学说与其它各学科具体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与辩证统一关系。只要我们从共性上抓住了所有学科的总的普遍规律,才能对各学科起到指导作用,为各学科的具体教学实践服务;各学科的具体教学实践,反过来会检验这一学说的正误,充实这一学说的内容,为这一学说的完善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因此,知识的这一综合学说,将会帮助我们从本质上看清隐藏在知识内部的全部秘密,为文化科学知识教育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二、两大信息论
从信息论上看,知识信息可分为具体知识信息与抽象知识信息两大类。具体知识信息是具体语言运载的信息内容,其特点是具体、浅显、易学、易懂。抽象知识信息是抽象语言运载的信息内容,其特点是抽象、概括、深奥、难学、难懂,包括定理、公式、概念、定义等。具体知识信息经抽象化处理,就变成抽象知识信息;抽象知识信息经具体化处理,就变成具体知识信息。具体化与抽象化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在同一层次里,具体化与抽象化是具体知识信息与抽象知识信息相互化解的方法;其一是在高一级的螺旋层里,是一种提高了的具有创造性的科学方法,如知识创新、理论更新等的方法。这就说明具体化与抽象化是相对而言的,在一定范围内是抽象知识信息,在高一级的范围内就会变成具体知识信息;在一定范围内是具体知识信息,在低一级的范围内就是抽象知识信息。如原来学习的抽象知识信息,在学会之后,就变成具体知识信息,为以后学习新的知识充当基础工具。这就说明,具体化与抽象化既是两大知识信息相互转化的方法,又是推动知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变化的科学方法。这样,这两大方法既在同一层次为学会知识服务,又推动知识水平向高一层次一层一层螺旋式前进与无限延伸,这就是这两大方法的特殊功效。也正是由于这两大方法的还原与层进功效,才促进了知识世界的无限多样性与无穷变化性,加强了知识信息之间的相互联系,提供了知识的灵活度与层进度,为防止死学、学死知识信息创造了一条自我协调的科学运行机制。
从整个信息论看,文化科学知识教育,在横向上如果没有物质的形象信息的辅助与语言信息的帮助,知识信息就会有被窒息危险;在纵向上如果没有形象信息、具体信息、抽象信息之间的相互转化,知识信息就会有被架空的危险。因而,要学好知识信息,必须从所有的物质的信息上着手,才能全面而彻底的进行文化科学知识教育,才能达到灵活自如、任其自然的最高艺术境界。这一点必须引起特别重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现行文化科学知识教育,正是单纯只讲文化科学知识教育,既不能用形象信息与语言信息作为辅助手段,也不能使形象信息、具体信息、抽象信息三者相互转化,才使文化科学知识教育被孤立、被架空、被窒息,从根本上影响了教育质量与教学效果,我们应当引以为戒,再不能这样盲目的干下去了。
三、三大层次说
从知识的内部构造上看,知识最外层是由语言充当的坚硬的物质外壳,中间一层是由具体知识填充的具体内容,具体包括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音、体、美等各门具体文化科学知识,最里面的核心部位隐藏着道德、思想、认识、知识、审美等这五大综合素质。从层次上看,语言形式层是运载层、包裹层、导入层,具体知识是内容层、填充层、基础层,综合素质是核心层、本质层、提高层。这就告诉我们:要学好文化科学知识,必须从语言形式上引进来,从具体知识钻进去,然后从具体知识中跳出来,才能上升到素质层。大个比方说,这就象砸核桃一样,先砸烂语言这层坚硬的物质外壳,再剥去具体知识这层果皮,才能真正吃到综合素质这块果肉。因此,语言形式、具体知识、综合素质三大层次与它们之间引进来、钻进去、跳出来的三大关系与方法,就构成了知识的三大层次规律。
这一规律,从本质上揭示了进行文化科学知识教育的本质,打开了知识内部的三大构造原理,指明了引进来、钻进去、跳出来的三大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科学方法,揭开了素质教育的内在秘密,必将为文化科学知识教育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也为真正进行素质教育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引进来、钻进去、跳出来的三大关系,揭示了文化科学知识教育的三大过程、三大步骤、三大程序、三大方法、三大目的、三大关点(即引进来是关键点、钻进去是重点、跳出来是难点)、三大障碍、三大渠道等,从而彻底揭开了知识的内在结构与知识原理,必将为知识教育与素质教育做出巨大贡献。可现行文化科学知识教育,在应试教育的逼迫之下,只限在书面知识这块狭小天地里,眼睛只盯着具体知识这块肥肉,下不引、中不钻、上不跳,出现了文化知识教育特有的卡脖子现象,不光学不好具体知识,反而被自身所困,无意中将本身塞在自己一手制造的瓶颈中,卡在了本身设置的狭小区域里,既腾不出身来自己活动活动,也顾不了语言教育与素质教育,真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还谈什么素质教育。
而这一学说,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实际问题,既能扫除三大障碍,沟通渠道,理顺学习之路,将为顺利进行文化科学知识教育与素质教育发挥实实在在的功效,也将为知识教学提供自自然然的科学方法,更将为学习创设一种轻轻松松的宽松氛围,更为纠正人们存在的“学知识难,难学知识”的固有惧怕心理,提高兴趣,调动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教给人们会学、学会、会用的科学方法,其作用不可小视。
四、四大程序说
从文化科学知识教育的全过程来看,首先用文化科学知识去全面培养学生,打好知识基础,并在培养过程中,实施“全面撒网,重点捕鱼”工程,逐渐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天赋及专长,加以特别的挖掘与利用,进而使学生先天性潜能与后天文化科学知识的培养结合起来,达到重塑学生的目的,最终实现彻底的武装。因而,培养学生、发现学生、重塑学生、武装学生是文化科学知识教育的四大阶段,四大程序,四大功用,四大手段,四大方法,四大目的,四大环节。对学生来说,就是培养自我、发现自我、重塑自我、武装自我四大步骤。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先天天赋与后天培养相结合,使内因与外因相结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达到高层次的文化科学知识教育,为时代培养德、智、体、美、劳几方面都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讲,人人都是神通,个个都是天才,聪明是绝对的,愚蠢是相对的。人人都有天赋,个个都在教育,两者相结合,其威力无比。打个比方说,全面培养人才阶段,是准备阶段,就像果农在在果树之前,先要整理好地,挖好坑,积上肥,浇好水,等一切准备好后,就寻找深埋在地下的原有砧木(天赋),寻找出来后,将文化科学知识的优秀枝条顺势嫁接在原有砧木(天赋)上,可以一个砧木嫁接许多学科的优秀枝条,可以多个砧木上嫁接同一种枝条,一切由天赋、兴趣、爱好等客观条件而定,嫁接好后,在文化科学知识的精心培养之下,经过追肥(知识教育)、浇水(道德教育)、整形修枝(人性教育)、科学管理(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管理)、使其发芽、开花,达到重塑的目的,最后结出一树或几树硕大的文明智慧之果来,就达到了彻底武装的目的。只有这样,文化科学知识才能配上真正的大用场,发挥真正的特殊功效,真正实现“人人都是神通,个个都是天才”的教育境界,为人类的文明智慧事业服务。比如即使一个放羊的,只要先天性天赋与后天性教育相结合,就是一个真正的羊专家;即使是一个捡垃圾的,只要先天性天赋与后天性教育相一致,就是一个环保型的垃圾大王;即使是一个打工族出身的人,也可成为一代建筑师……现实生活中这类自行成才的人多的更是无法一一列举,如残疾人的楷模张海迪,痴呆傻人的代表――音乐指挥大师周舟,平凡人的榜样雷锋等,也有与现行教育相抗争的带头人――韩寒,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理论的重要性、紧迫性与科学性。可见,爱好是一个人天性的自然外露,是一个如能不能入迷痴迷某一事物的特殊标志,是我们发现学生天赋的唯一依据。天赋是学生特殊才能与不同个性特征的唯一的本质依据,是隐藏在深意识深处的学生智慧之质地的缩影。而文化科学知识教育既是学生后天智慧的增值部分,又是寻找学生先天天赋的锐利武器,更是促使先天天赋与后天培养相结合的融合工具。这样,只要我们发现学生的特殊爱好,顺藤摸瓜,找出学生的天赋所在,再经过特殊的培养与利用,培养出学生的专长与特长,这个学生就彻底培养成天才、人才了,我们的教育也就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了。事实证明,只要我们找出了学生的爱好与天赋,学生就像着了迷一样,进入一种忘我的学习境界之中,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使命感与责任感紧紧驱赶着他,前面好像有一种无形的绳索牵引着他,后面有一种看不见的力量在促使着他,不学心中就感到不舒服,一学就废寝忘食,乐而忘返,这样,学生的心中的内驱力、理想的感召力,对事业的追求力等全部都倾泻出来,爆发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激情,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都自然而然的被强化了,何愁学生不成材。可现行知识教育,只注重培养人才与武装人才两大环节,缺少发现人才与重塑人才两大核心程序,省略了这两大中心环节,根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知识武装。说得更清楚一些,就像打水漂一样,只是从知识的海洋上飘过,根本没有深入到知识海洋的内部深处,甚至连鞋袜都未打湿,这样避重就轻,避实就虚的教育,还谈什么从知识海洋中跳出来,上升到素质高度?而且,一会儿承认天赋的存在,一会儿又否认天赋的存在,而承认,也只放在口头上,打心眼里就没有重视过,从而出现了这样的严重后果:除极少数学生经刻苦学习,自行发现天赋,变成了佼佼者外,其余的都千篇一律像同一模子刻出来的土坯,为了生存,盼望有个好前程,挤在高考一条羊肠小路上,硬是赶着鸭子上架,逼着辣子变豆角,鸭子未必就不如鸡,辣子也未必就不如豆角,鸡鸭各有各存在的价值,辣子豆角也各有风味,各有所好,各有妙用,不能同一而语。从而湮灭了天性,葬送了特长,压抑了爱好,学非所爱,学非所用,人为造就了一大批平常人、平庸人,外国有句名言“没有不聪明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这里再加一句,更有不科学的教育,这才更恰当。因此,这一现象必须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就目前教育实情而言,要不是高考的强大吸引力在前面牵着,后面有家长望子成龙的强烈愿望在死命推着,左面有堆积如山的复习资料在苦苦撑着,右面有教师呕心沥血的教学挣命扶着,中间有学生对生存、对前途、对功名的向往硬憋着,我不知道目前的教育将会是什么局面。我作为一名在教育战线工作了二十几年的教师,说这话决不是危言耸听,也不是杞人忧天,更不是别有用心,而是实实在在的对目前教育现状与事实的一种真实描述。说这话的目的是提醒大家,不要被一些表面现象与假象所迷惑,而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努力研究出切合实际的能从本质上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原理出来,从根本上解决文化科学知识这种不切实际的空洞的教学方式,真正把我们的文化科学知识教育落实到实处,为时代真正培养出大批的有真才实学的有用人才。
在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原先我也把学生当作只会录音的录音机,看作只会学舌的鹦鹉,只顾自己滔滔不绝、得意洋洋地在讲台上卖弄,根本不管学生的感受,直到我研究出来《语言系统结构学说》后,在进行字、词、句、段、文的试验中,我才对学生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平时一篇课文,只学几个生字、词语与重点句子,学生都学不会,而懂科学原理后,一节课可以学几十个生字、几百个生词、几十句句子,几段片段,更能组出成千上万个词语,造出无数个句子,写出好多片段……其效果真让人感到吃惊。再后来,当我研究成功本篇《知识原理》后,对文化科学知识的教育效果更是让人惊讶不已。尽管我是一名乡村教师,人微言轻,可信度小,但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如果我们搞文化科学知识教育,不讲科学性,连起码的知识内在的规律与结构原理都不懂,就根本不可能搞好。相反,谁如果违背了这一原理,或任意割裂这四大环节中的任意一个环节,想走捷径,谁就永远在盲目的圈子里乱扑腾,就永远别想过知识教育的及格线,谁就是时代、社会规律的淘汰者与遗弃者,不信,现实就是最公正的裁判者。
五、五大结构说
同物质、信息、语言一样,知识从内部结构上看,也具有象、数、情、理、法五大结构。只不过不同的一点是知识的五结构与前面的三层次必须联系起来,组成三层次五结构规律,才能真正揭示知识的内在本质规律与内部构造原理。也就是说语言工具、具体知识、综合素质三大层次都各自具有各自的五大结构,这样一来,语言的象、数、情、理、法与它们之间的运载、规定、约定、决定、制定的五大关系以及它们所具有的运载性、程序性、联系性、思想性、文学性,就构成了语言的五大结构规律。而具体知识的象、数、情、理、法五大结构与它们之间的运作、规定、约定、决定、制定的五大关系以及它们所具有的运载性、程序性、联系性、思想性、科学性五大特性,就构成了具体知识的五大结构规律。道德、思想、认识、知识、审美五大综合素质又各自具有各自的象、数、情、理、法五大结构与它们之间运载、规定、约定、决定、制定的五大联系以及它们之间所具有的运载性、创新性、联系性、思想性、教育性五大特性,就构成了综合素质的五大结构规律。这样,三层次五结构就构成了一个互联网,共同组成了知识的总的内部构造体系。语言形式中运载着知识内容,具体知识内容中又隐藏着五大综合素质。三者互为表里,环环相扣,三位一体,统一于整个知识体系中,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这就要求我们:要真正学会知识,必须依据语言的五大结构原理,巧妙科学地先破开语言这层坚硬的物质外壳;再按照知识的五大结构原理,科学合理地剥去具体知识这层果皮;然后再遵循综合素质的五大结构原理,轻轻品尝五大综合素质这块知识精华。也只有依据语言的五大结构原理,才能顺利地引进到具体知识里面去;也只有按照知识的五大结构原理,才能自然地钻进具体知识的幽深腹地;也只有遵循综合素质的五大结构原理,才能很轻松地从具体知识中跳出来,上升到综合素质的高度。因此语言工具、具体知识、综合素质三大层次与它们各自所具有的象、数、情、理、法五大结构,就构成了知识的结构层次规律。这一规律全面而彻底的揭示了知识内部隐藏的全部构造秘密。本来,从前面知识的三大层次说我们已经明白,外层语言形式,中间具体知识内容,里面综合素质与它们之间引进来、钻进去、跳出来的三大关系,就已经破开了知识内部的层次结构,指明了引进来、钻进去、跳出来的三大学习方法,并揭示了目前知识素质教育的内在本质。而五大结构学说也已经让我们懂得了知识的内在结构的秘密,并明白了结构推导法是编写教材、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科学方法,结构反推法是学生训练的科学方法,也让我们清楚了知识五大结构中象、数、情、理、法五大因素,其中任意变动任何一种或几种因素,其它的也跟着变化,从而让人们知道了知识教育创新的内在奥秘,更让人知道了由于每个研究者的出发点不同、着眼点不同、目的不同、计划不同、立场不同,知识就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与不同含义,因而既创造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知识海洋世界,也造成了知识的不确定性这一秘密,从而解除了人们对知识的盲目崇拜心理、迷茫思绪与神秘色彩,还知识世界一个科学的明明朗朗世界,以增加知识的透明度,消除人们对知识教育与学习的紧张戒备与盲目恐惧心理。而这里将三大层次与五大结构合二而一,更是如虎添翼,不光全面而彻底的揭示了知识的内部的全部奥妙,而且一边按结构推导法推导,一边按层次结构层层剥笋,层层推进,这种综合处理文化科学知识的方法,上哪里找去?更有趣的是:多年来人们一直苦苦追寻的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实质却隐藏在知识本身的内在规律与科学原理之中,真是“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岂不美哉!同时,三层次五结构学说,从本质上揭示了文化科学知识具有综合化、复合化、多元化的复杂特点,这一点一定要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特别是有些综合型学科,如生化专业,就是生物与化学两大学科的综合,因而它必须具有复合化多元化的特点,这一点一定要引起重视。
因此,这一规律与原理,要求我们的文化科学知识教育,必须遵循边推导边从语言工具上引进来,边推导边从具体知识中钻进去,边推导边从具体知识中跳出来,上升到综合素质高度;反过来,如果从综合素质出发,边反推边还原成具体知识,再边反推边还原,就还原成语言形式,这就是学生作业作文训练的最好方法,当然,这里的还原不是原封不动的返还,而是创造性的还原成语言形式。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科学知识教育。这一综合方法,既是编写教材的方法,也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与训练的好方法,更是进行知识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科学方法。
总之,三层次五结构学说,是知识原理的总框架与主心骨,只要懂得了这一原理,就彻底摆脱了原始的粗放的低级的知识教育状态,走上科学教育、艺术教育的最高境界;否则,就永远被拒之科学大门之外,教师只能充当教书匠、孩子王,绝不能上升成教育科学家、教育哲学家、教育艺术家与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生只能永远象蜗牛一样,在知识的道路上踽踽独行,绝不能变成神童、天才、人才。
可现行文化科学知识教育,只在具体知识的圈子里乱折腾,纵使使出浑身的解数,违背了知识内部的层次结构规律,背离了科学原理,连自己本身是什么都没有搞清楚,既落实不到语言形式上,又上升不到综合素质高度上,只好卡在自己设置的瓶颈口,不上不下,连转身的机会都没有,还谈什么知识教育,更别想进行所谓的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了。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是由科学规律决定的,并不是由人的主观愿望空想出来的,也不是只凭放羊式、赶堂会式的教学凑热闹凑出来的,而是按照科学原理扎扎实实干出来的,这一点一定要彻底搞明白,千万别误解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内在本质。
六、六大系统说
同语言一样,文化科学知识教育也包括教材知识的三层次五结构的运载推导系统,教师对具体知识信息与抽象知识信息之间的化解系统以及同学生原有知识实际的联系系统,学生的原有知识储存系统、书面新知识武装推导系统与知识反推转化系统等六大系统。这六大系统,统一在整个文化科学知识教育的总系统中,互为依存,互联互动,不可分割。所谓知识运载推导系统,就是教材的原材料中运载着知识的三层次五结构,必须按照其运载原理,一一推导出来,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主材料,也是学生能学、会学、学会、会用的材料,这样,原材料、主材料、再加上必要的辅助材料,三者合起来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化、实用化的教材系统。因而,这一系统从本质上揭示了教材的真正含义与科学原理。所谓教师的化解系统,就是教师对具体知识信息与抽象知识信息的相互化解系统,也就是教师用具体化与抽象化两大方法进行备课与讲课,使学生能够听明白,会学、学会的讲授知识的系统;而联系系统就是教师在备课与讲课时,必须要联系学生的原有的文化科学知识的实际基础与实际水平的系统。这样,教师边联系边化解,教师讲得轻松自然,井井有条,灵活自如,学生学得明明白白,轻轻松松,愉愉快快,岂不美哉!学生的原有知识系统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前提与基础,是教师进行联系的重要依据;学生的武装推导系统就是通过对教材本身就具有的三层次五结构的推导系统的自学预习,大面积掌握新教材所讲的新知识内容,再在教师的讲解下,抓住关键,突破难点,解决重点,并在作业训练之下,达到真正的知识武装;学生的反推转化系统,就是学生依据三层次五结构原理,反过去还原推出具体知识与语言形式的作业训练系统。这样,教材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教材,教师也从苦教中解脱出来,回归到自己的主导位置上,真正回到“传道、授业、解惑”的正确师道上来,发挥出教师应有的化解与联系作用,为教学做出应有的贡献,学生也从苦学死学中解救出来,成了真正学习的主人,主动积极地学习,回归到主体的位置上来。可现行各学科教材,充其量只是些原材料,根本就没有真正学习的主材料,最多只是加进一些辅助材料,把整个包袱全部甩给师生,加上教师不懂知识原理,只能苦教、死教、教死,学生更不懂知识原理,只能苦学、死学、学死,这样,师生都被动的亦步亦趋的在具体知识的狭小天地里艰难爬行,从而不可避免地陷进“教材囫囵包枣、教师囫囵喂枣、学生囫囵吞枣、囫囵屙枣”的怪圈中不能自拔,真是苦不堪言,又无可奈何!既压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消磨了学生的学习意志,更让学生失去了希望之光,如果不是前有高考的巨大吸引力在吸引,后有家长望子成龙的强大精神在推动,左有教师的苦苦帮扶,右有教辅资料在硬硬的撑着,中有前途与生存的压力在牢牢逼着,我们的文化科学知识教育能苦苦撑到今天这种局面,也实属难得,从这个意义上讲,应试教育没有功劳,苦劳还是有的,这一切的失误,绝不是应试教育的过错,而是我们不懂文化科学知识的内在规律与科学原理所致。如果不信,再这样下去,我们的教育还会走很多弯路,就目前来看,教育不是象人们所期待的那样,向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目标迈进,而是已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即由应试教育向应付教育转变,千万要当心啊!
七、七大原则说
从以上的六大知识原理,我们可以看到整个文化科学知识教育具有下列七大原则:
1、各学科知识相综合的原则
只要我们站在整个知识的高度来看,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音乐、美术、体育等各门具体文化科学知识都统一在整个知识体系之中,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没有普遍性,也就没有特殊性。特殊性是指各门具体科学知识各有其特点,各具形态,各有侧重,各有所用;普遍性是这这个征税系统都具有相同的性质、构造、功用、规律、原理与方法等,即各门文化知识都具有具体知识信息与抽象知识信息,都具有语言工具、具体知识、综合素质三大层次,都具有培养、发现、重塑、武装四大程序,都具有象、数、情、理、法五大机构,都具有教材的运载推导系统,教师的化解系统与联系系统,学生的原有系统、推导武装系统、反推转化系统等六大系统,都具有共同遵循的七大原则,都具有相同的八大方法。没有统一性、综合性、共性,就认不清知识内部共有的本质规律与科学原理,各门具体学科就缺少指导性与方向性,就缺乏总体把握,就缺少凝聚力与向心力,知识统一体就会瓦解,就会被解肢,就会四分五裂,相互分割而治,既象一盘散沙一样难以统一,又象无头的苍蝇一样到处盲目乱撞,尽管在局部来看,做得很好,干得很出色,成绩也不错,但从知识整体上一衡量,其效果自见高下,自有分晓。只要从知识是认清知识内部的规律性与科学原理,各门具体学科就有了主心骨,目标明确,方向清楚,分工明显,职责分明,各负其责,各尽其力,才能发挥各自的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在整个知识世界中真正有了用武之地。
2、两大知识信息相转化的原则
从信息上看,具体知识学习与创新知识信息与它们之间具体化、抽象化的两大相互转化关系,就构成了知识两大信息规律。具体知识信息是基础,抽象信息是具体信息经抽象化处理而形成的结果。具体化、抽象化两大方法既是两大知识信息相互还原,相互转化,相互化解的方法,又是推动人们知识水平由低级向高级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递增方法与动力。也正是由于有了还原法,才使文化科学知识教育与教学有了实际操作的可能;也正是有了递增法,才促进了人类文明智慧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与变化。没有还原法,教学就没有实际操作的可能,知识教育就不能学,无法学,也就学不会,不会用;没有递增法,人类文明智慧就会停滞不前,人们的知识水平也就原地踏步,徘徊难进。因而,这一规律,从本质上揭示了文化科学知识教育与教学的本质内涵与科学方法,在这个文化科学知识教育与教学中处于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不可忽视。其中具体化是教材编写的方法,也是教师教学的方法,更是学生学习与训练的方法;抽象化是教师备课、讲课的方法,也是学生综合复习的方法。现行教育,尽管教师与学生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了这一法则,但由于不懂其中的科学原理,缺乏系统性、理论性、科学性与灵活性,只是分散地、简单地、粗燥地运用这一方法,因而效果不佳,现在,我把它专门提出来,让大家有目的、有意识的使用它,使它真正为我们的文化科学知识教育与教学服务。这就是两大知识信息相互转化的原则。
3、知识三大层次相统一的原则
知识内部的三大层次说明确告诉我们:外部语言、具体知识、综合素质三大层次与它们之间引进来、钻进去、跳出来的三大关系,就构成了知识内部的三大层次规律。这一规律,揭示了知识内部的三大层次构造,层层剥笋般的撕破了知识内脏给人看,揭明了知识素质教育的深刻内涵与科学原理,指明了要进行文化科学知识教育,必须引进来、钻进去、跳出来,才能上升到素质教育的最高层次,从而揭明了文化科学知识教育所具有的三大程序、三大步骤、三大过程、三大方法、三大目的、三大障碍、三大渠道、三大关点(关键、难点、重点)等,为文化科学知识教育开创了通途,理顺了渠道。现行文化科学知识教育,只限制在具体知识教育中,下不能用语言形式作辅助,上不能上升到素质层次,只好在具体知识的狭小天地里束手待毙,从而导致了文化科学知识教育的惨败,连起码的具体知识教育都过不了关,还谈什么素质教育,因此,只有我们首先认清知识内部的三大层次构造,明白其理,顺其规律,文化科学知识教育才能走上正轨,所谓“打铁需要本身硬”,在自身过硬的基础上,促使教育内部的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为顺利举行文化科学知识教育做出应有的实实在在的贡献,也就离真正的素质教育不远了。
4、知识四大程序性原则
从知识的整个学习过程来看,培养人才、发现人才、重塑人才、武装人才是知识培养的四大程序、四大环节、四大阶段。培养阶段,就是学习的准备阶段。如中小学各学科的文化科学知识教育,就是为将来成为专门人才而打好基础的阶段。因而这一阶段的学习必须扎实牢固,不能偏科,并在培养过程中,实施“全面撒网,重点捕鱼”工程,逐渐发现学生的爱好、兴趣、特长、天赋等先天性因素,为下一阶段的顺利实施作好准备。发现阶段,就是在基础知识的培养过程中,一方面夯实基础,一方面开发学生的潜能,逐渐发现学生的先天性天赋所在,找出每个人智慧的闪光点,只要找到这一点,我们的教育就会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发与利用这一特长,为培养人才找到真正的落脚点、出发点,这样我们的文化科学知识教育就成功了一大半。现行教育,只是常规教育,不分青红皂白,千篇一律,象一个模子倒出来的土坯,个性无法张扬,特长无法发挥,兴趣被压抑,天赋被湮没,出现了埋没人才、葬送人才的后果。重塑阶段,就是在发现学生的天赋所在之后,送入高一级的学校进行超常规的专门培训,使内部潜能与外部教育相结合,达到重塑人才的目的。武装阶段,就是在重塑的基础上,再经综合训练与实践历练,达到彻底的真正意义上的全面武装,因而,全面武装才是最终目的。这就是知识四大程序原则的真正意义。可现行教育,只知培养与武装,缺少发现与重塑两大中心环节,除了极少数学生,由于兴趣的自觉驱使,刻苦用功,自己补上了发现与重塑两大环节,才成了真正的人才,而绝大多数人由于缺少这两大中心环节,一辈子到死也不知自己的本事特长在哪里,胡混一世,岂不可悲!“天生我材必有用”,只要教育得法,每个人都能培养出人才,所谓“人人皆神童,个个皆天才”决不是幻想,而是实实在在的事实。如果不得法,就会造成大量人才的压抑与湮没。因此,文化科学知识教育不单纯指培养人才与武装人才,更指发现人才与重塑人才。培养是基础、是前提,发现是关键、是核心,重塑是重点、是重心,武装是难点、目的。只有这样,我们的文化科学知识教育才称得上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
5、五大结构性原则
从知识的内部结构看,知识所具有的象、数、情、理、法五大结构与它们之间运载、规定、约定、决定、制定的武打关系以及它们所特有的运载性、程序性、联系性、思想性、科学性五大特性,就构成了知识的五大结构规律。这一规律如果同三大层次规律结合在一起,就组成知识的层次结构规律,这样才能从本质上全面而彻底地揭示知识的内在构造,才组成真正意义上的立体式多元化的知识构造体系。这一特性,从根本上揭示了知识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科学内涵、结构原理与构造规律,揭示了文化科学知识教育的最基本的内在本质。如果掌握了这一原理,我们的文化科学知识教育才能向系统化、理论化、科学化、实用化的科学轨道上转化,必将为制定教学大纲、设置课程标准、编写教材、实施教育教学、落实作业训练、进行教学研究、实施教育评估、开发教学软件等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也为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提供最大限度的结合度。因为知识本身就是最大的实际,如果连起码的知识层次结构都不懂,还谈什么相结合,理论再好,也是空头理论,实践再好,也是盲目实践,这一点必须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
6、六大系统性原则
现行教育,一提文化科学知识教育,就马上会提到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其实,这种提法不科学,不要忘了,教材是这双边活动的依据与核心,教材中的知识无形中控制与操纵着师生的教学活动,教师与学生都必须围着教材中的知识转,这才是真正的教学实际情况,因而整个文化科学知识教育涉及教材、教师、学生三大因素、三大主体。教材是运载推导知识的主体,是教学的凭据;教师承担着化解教材与联系学生实际两大任务,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教师联系的对象,是教材知识武装的主体,是反推转化的主动落实者。三大主体各司其责、各有侧重、各有所用,不可偏废,而这一切都分散在教材的运载推导系统,教师的化解系统与联系系统,学生的原有储存系统、推导物质系统与反推转化系统等六大系统中,既相互联网,相互促进,又相互补充,互动共进,统一于整个文化科学知识教育的总系统中,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盘根交错,互为依存。只有这样,教材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材,教师也才能步入科学的师道上,成为名副其实的导师,学生也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武装的主体。各归其道,各就各位,三位一体,共同为文化科学知识教育做好各自的本职工作,这样,才能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知识教育。
7、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是人人都明白的道理,可是一旦真正实施起来,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目前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出现了非常奇怪的一种现象:搞教育理论研究的不实践,搞教学实践的不研究,致使理论与实践严重相脱离。搞教育研究的别说连起码的教学实践不联系,更严重的是连文化科学知识本身这个最基本的大实际都不联系,那这些理论将出自哪里?搞教学实践的也连文化科学知识本身这个大实践都不明白其原理,只知耕耘,不问收获,那这个教学实践又有何益?因而,不光教育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严重相脱离,而且两者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脱离文化科学知识本身这一大实际。从表面看起来,光是教育报刊杂志上出现大批的教育论文、经验总结、研究成果,可谓果实累累,成绩斐然。有些论文理念高的直入云端,高不可攀;有些研究深的沉入大海,深不可测;有的经验总结表面上说的头头是道,有板有眼,每一条金光闪闪,熠熠生辉,真叫人眼花缭乱……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既然理论这么好,经验这么丰富,那为什么我们的教育质量与教学效果还是提高不大呢?搞教育研究的连教育内部的本质规律都不懂,搞教学实践的连文化科学知识原理都不懂,都连起码的文化科学知识这一联系点都没有搞清楚,即使要联系,又怎么联系?这一点,我虽是一名乡村教师,文化程度有限,理论水平也不高,实践本领也不大,但从自己本身的亲身经历中,深有体会。刚任教时几乎年年学先进,学理念,不是照抄照搬,就是模仿一招一式,小打小闹,结果不光没有学会人家的一点先进经验与高级理论,反而搞得心力交瘁,筋疲力尽,不知是太笨,还是不是当教师的料,越学反而教育质量与教学效果越不行,到后来,没办法,逼着自己钻进去一看,才知深浅,才知高低,才明白其中的原委,学习与借鉴科学理论与先进经验,是为了自己实用,首先自己连教育规律与知识原理这些本身实际都不懂,拿来也不会用,拿了也是白拿,故到现在连一名合格的乡村教师都做不合格,也是情理中的事。原来,教育是一门科学,而且是教育人的一门大科学,所采用的文化科学知识这一教育武器本身就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如果我们用不科学的态度与方法去与之交朋友,人家是决不买账的。因此,只有首先使教育理论与教育本身这个大实际相联系,与文化科学知识这一本身大实际相联系,懂得教育规律与知识原理,在此基础上,再与教学实践相联系,在实践中遇到实际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具体解决,不要被一些表象所迷惑,发现问题,紧追不放,刨根问底,追寻原因,一步一步让本质规律浮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步入教育的科学大门,才能进入知识的神秘殿堂,才能登上教学的神圣讲坛。才能真正提高教育质量与教学效果,把我们的教育真正搞上去,达到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最高境界。这就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真正含义与作用。在这一点上,我们有过深刻的教训,千万要警醒!
八、八大方法论
以上知识的一大综合说、两大信息论、三大层次说、四大程序说、五大结构说、六大系统论、七大原则论等七大原理,从根本上揭示了知识内部的本质规律与科学原理,理通了,法就明。为此,我从本质上总结出了八大根本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1、辅助法
从前面的信息论上我们得知:学知识,必须用形象信息与语言信息作辅助,才能学会,否则,知识信息就会被架空。因而所谓辅助法,就是用教具、演示、试验、参观、访问、语言讲解以及音像设备、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等方法,实现对知识学习的辅助作用。
2、互化法
互化法,就是指具体知识信息与抽象知识信息相互转化的方法。可包括具体化与抽象化两大方法。具体化是化抽象知识信息为具体知识信息的方法,抽象化是化具体知识信息为抽象知识信息的方法。这两大方法,既是在同一层面上相互转化的还原方法,又是在高一级层面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层进方法。因而,这两大方法,既是在同一层面上相互转化的方法,也是在不同层面上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相互进步的方法。其中具体化是教师进行备课与教学的方法,也是学生学习与作业训练的方法,抽象化是教师概括教材内容,总结知识的方法,也是学生学习知识与复习总结的方法。
3、素质法
从知识的三大层次说上看,所谓素质法就是从语音形式上引进来,从具体知识中钻进去,再从具体知识中跳出来,上升到综合素质层次的方法。因而,素质法包括引进来、钻进去、跳出来三大方法与步骤。这就是进行知识素质教育最好的方法之一。
4、推导法
推导法,就是三层次五结构推导法。就是先从语言形式上推导出语言的象、数、情、理、法五大结构,再引入到具体知识层,推导出知识的象、数、情、理、法,达到真正的知识进入后,再从知识中跳出来,上升到综合素质层,推导出素质的象、数、情、理、法,达到真正的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因而,推导法是知识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最好方法。
5、反推法
反推法,就是依据知识的三层次五结构原理,从素质层反推到知识层,再反推到语言层,这是学生进行作业训练的科学方法。
6、联系法
联系法,就是教师必须一方面联系文化科学知识这一大实际,一方面必须联系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与身心状况,达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这是教师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
7、武装法
武装法,就是依据知识培养人才、发现人才、重塑人才、武装人才的四大程序原理,去全面武装学生的方法。从人脑内部来看,在纵向上达到先天与后天的完美结合,在横向上要达到文明系统与智慧系统的高度融合;从整个培养活动来看,要达到内因与外因的辩证统一。因而,武装法的难度是非常大的,只有达到这三大方法的高度统一,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知识武装法。
8、转化法
转化法,就是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书面教材新知识的全面而彻底的武装,再经作业训练,彻底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上升为自己的综合素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知识转化。它既是学生作业训练的方法,也是学生活学活用的方法。只要武装彻底,训练得法,渠道就会自然畅通,转化也就顺利完成。转化既可以是同一层次的转化,也可以是高层次的转化,而高层次的转化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活学活用。也就是会学、学会、会用的方法。
以上八大方法是从知识内部本质规律、内在联系与科学原理上挖掘出来的总方法,是一切文化科学知识教育的根本大法,现在流行的各种方法,其实都是在这些八大方法统率之下的手段与方式,是为完成这八大根本方法而采用的具体实施办法,两者不属于同一类别,是总分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要区别对待,不能混淆。
上面的一大综合说、两大信息论、三大层次说、四大程序说、五大结构说、六大系统朔、七大原则论、八大方法论等八大理论,是我多年来钻研的一点教研成果,虽不能全面囊括文化科学知识教育的全部内容,但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个教育理论研究与的科学思路与教学实践的操作方法,如果这样,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因为现行教育,正是由于没有弄清楚这些基本的知识原理,从而造成了大纲无纲,课程标准有标难准,教材缺材少料,教学法既无教法、也无学法、更无用法,教育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严重相脱离,考试成了文字游戏、知识游戏,教育评估有评难估,软件开发有内容没方法可开采等一系列的弊端,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必须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