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15天检测排除多少:图文: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古建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8 16:42:40
图文: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古建筑图为:巍峨金顶——紫金城
  图为:人间仙境——紫霄宫 图为:依山而筑——太子坡  图为:大地画卷——玉虚宫
 图为:融入自然——榔梅祠   图为:悬崖故宫——南岩

            世界文化遗产、全山古建筑都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武当山古建筑群,有着道教神话演绎的久长影响,封建君主皇朝永固的殷殷寄托,更有着中国传统建筑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规律恒定。从根本上说,后者决定着武当山古建筑群,与山河同在、历经沧海桑田如今依然辉煌。
        今天,世人惊叹起于汉唐、续于宋元、盛于明、延于清的武当山古建筑群,琼楼玉宇,美轮美奂,多为这一人类手工制作之文化瑰宝,与大自然玉宇天成的精美格致所导引。

    五里一庵十里宫 丹墙翠瓦望玲珑
    楼台隐映金银气 林岫回环画境中

        故宫博物馆的朱家溍先生,是当代最早对武当山古建筑群作全面考察和评价的专家。1979年,他在香港《广角镜》发表文章说:武当山整个建筑体系,都是按照封建统治者的政权和神权相结合的政治意图,根据道教需要而建造的。所有建筑的设计布局全部利用峰峦岩涧的雄伟高大和奇峭幽邃,每一个建筑单元都建造在峰峦、坡、坨、崖、涧的合适位置上,其规格的大小、间路的疏离,都恰如其分,各有独特风格,充分表现出封建统治者和道教需要装饰的庄严、威武和玄妙、神奇的建筑性格。
        时至今日,朱家溍先生的论述,依然是对武当山古建筑群文化密码的权威解读。
        武当山古建筑群的主体,为23座宫观,现尚存10座,殊为难见。金顶天柱峰太和宫以下,主要宫观依次为南岩宫、紫霄宫、玉虚宫、遇真宫等。镶嵌在峰壑沟涧之中的一连串的宫观,簇簇红墙青瓦掩映于青翠之中,远近高低,参差玲珑,有如一幅幅色彩瑰丽、姿态婀娜的美丽画卷。正如明代诗人洪翼圣(1598年进士)《武当山道中杂咏》所云:“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楼台隐映金银气,林岫回环画境中。”
       太和宫,位于天柱峰顶端,其建筑群分布在海拔1500米上下约2公里的建筑线上。宫室建筑充分利用天柱峰高耸霄汉之气势,以明朝皇家建筑法式,巧妙进行序列布局,突出神权至高无上的思想。
        明代铜铸仿木结构宫殿式建筑金殿,屹立在天柱峰之上,扼武当山群峰最高处。永乐十四年(1416年)建造以来,凡几百年,金殿虽经严寒酷暑摔打,风雨雷电侵蚀,至今仍辉煌如初。许多目击者曾复述雷电炼殿奇观,说风雨大作之时,金殿有时笼罩在状如大火的雷电燃烧之中,蔚为壮观。待归于平静,金殿在阳光拂动中金色耀眼,一如有过重新冶炼。
        今人对金殿奇观作过近乎苛求的科学、文化探测。有言,该殿位于天柱峰巅,与积雨云中底部高度相当。当云中、云地间突发雷电,积雨云笼罩金殿,古铜铸就的金殿负电与云中正电极频频闪击,火球滚动,这就是雷电炼殿奇观的由来。
        峰岭奇峭,林木苍翠,上接碧霄,下临绝涧的南岩,是武当山“三十六岩”中最美的一岩。这里的建筑,起于元代,数百年间,增建、整修,始终未缀。
        元代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创建,石凿构件砖木结构,歇山顶式,前为廊后倚岩,至今保存完好的天一真庆宫石殿,突兀于悬崖绝壁之上,远望似山体起伏中的一个岩面,近观如千丈石壁上的一个石宫。自然与人工,和顺契合,让人体会到巧夺天工的含意。
        明永乐十年(1412年)建南岩玄帝大殿、山门廊庑,殿前有祖师石殿、父母殿、左右亭馆,宫前左右建圣旨碑亭、五师殿、真官祠、圆光殿、神库、方丈、斋堂、厨堂、云堂、钵堂、客堂,复有南天门、北天门道众寮室、仓库。一体建成,赐额“大圣南岩宫”。由于这一带建筑多有毁损,今人追昔抚今,虽只能从史料的描述中,想象当年这里的整体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的豁达自在情景,但启示历久弥新,有如一页翻开的书。
        紫霄宫,是武当山现存最完好的宫殿之一,主体建筑至今保存近600年。它位于一山青翠的展旗峰下,海拔804米,坐北朝南。面对三公、五老、宝珠、照壁、福地诸峰,后有太子岩、太子亭,右有雷神洞,左有蓬莱第一峰,周围山势形成二龙戏珠宝椅形状,坐落正中,占尽风水机缘。
        紫霄宫建筑凭借山势,采取欲扬先抑、先疏后密、首尾相顾、遥相呼应的手法建成,布局结构多一分嫌多,少一分嫌少,堪称武当山古建筑群中的珍品。
        建于明永乐十年(1412年)的紫霄大殿,雄居三层饰栏丹墀崇台之上,砖木结构,大式九脊歇山重檐顶式,绿琉璃瓦屋面,按内槽外槽营造。这座雄伟庄重的建筑,既鹤立于紫霄一应建筑之中,又与展旗峰周遭的山峦层林相映成趣,缺之遗撼,存之和谐。
        位于武当山北麓的玉虚宫,地处一片约五平方公里的盆地,海拔189米,众山周护,九渡涧环绕,地势开阔敞亮。
        玉虚宫采用宫庭建筑法式,利用盆地平坦地势,以严谨中轴线对称布局,建筑重重飞金流碧、富丽辉煌的殿堂,周护宫墙。一般认为,此宫之所以呈现帝宫威武庄严肃穆之气势,与恰当、巧妙利用地势有关。由于自然损毁,今天玉虚宫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只有山门、碑亭、父母殿、云堂、配房等建筑,然当年与自然追寻一体的建筑走向,尚依稀可寻。
        武当山古建筑群,把建筑生存于环境的自然元素,描述得分外生动。

    太华山高九千仞 幽人学道巢其巅
    云边一卧知几年 悬崖铁锁常攀缘

        太华山高九千仞,幽人学道巢其巅。云边一卧知几年,悬崖铁锁常攀缘。世间万物无所累,饥食琼芝渴乳泉。
       诗作者为明朝永乐皇帝,诗作于永乐十年三月初六日,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对太华——武当山自然景观的赞美,对武当山学道之人的推崇。此诗赐予武当山道士虚玄子孙碧云。同日,这位皇帝敕孙碧云,负责勘察武当山宫观营建。
        史载事实表明,把武当山宫观建筑推向极致的永乐皇帝,是把武当山与心中勾勒的“福地洞天”关联在一起的。正是这位帝王,不仅出于一般尊神的宗教需要,而且出于美化自己靖难夺嫡和巩固继统的政治需要,役使举国20多万军民工匠,历十数载寒暑,筚路蓝缕,耗资难计,让遍布800里武当山的9宫9观33处建筑,顺其自然,因地制宜,依山傍水,在高度尊崇客观环境中长成。
        永乐十年三月初六日,敕右正一虚玄子孙碧云:朕闻武当紫霄宫、五龙宫、南岩宫诸道场,皆真武显圣之灵境。尔往审度其地,相其广狭,定其规制,悉以来闻。朕将卜日营建。
        这道圣旨透露,信奉道教的永乐皇帝,“审度其地,相其广狭,定其规制”,对营建武当山筹谋许久。
       永乐皇帝营建武当时尊崇自然规律,还有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证。
       永乐十四年九月初九日,敕都督何浚:“今命尔护送金殿船只至南京,沿途船只务要小心谨慎。遇天道晴明,风水顺利即行。”续一件:“船上务要清洁,不许做饭。”
        今天屹立在武当山最高峰——天柱峰巅的金殿,虽经近600年岁月更替,依然金碧辉煌。它是在北京冶铸,经运河南运南京,再溯长江、汉江,由汉江濒临之地均州上岸,顺峻岭奇峰武当山北麓再攀缘,历尽万水千山,安抵武当山之巅的。显然,皇帝尊崇“天道”,企望“风水顺利”的具体指令,让它不致旅途受损,得以全身而进。
        最有意思的是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五月敕建紫金城的圣旨:敕隆平候张信、驸马都尉沐昕:今大岳太和山顶砌四周墙垣,其山本身分毫都不要修动。其墙务在随地势,高则不论丈尺,但人过不去为止。务要坚固壮实,万万年与天地同其久远。故敕。
        史载,公元1419年,沐昕等主持建造天柱峰紫金城,周长344.43米,用石条建筑在千仞危岩之上。城高数丈不等,南城门城墙基厚2.4米,城墙项厚1.26米,占地面积34443平方米,环绕天柱峰巅,由每块重达千斤条石,依岩势砌成,采用12.62%的收分工艺,使城墙由内看向外倾,外看向内倾,远看如一道光圈环绕金殿。
       岁月检验了这种建筑技法——尊崇自然,顺应自然的生命力。
       翻开史料,紫金城建造之后数百年间,武当山建筑因灾曾有多处毁坏:1540年七月大雨,玉虚宫等殿宇、房屋、桥梁道路被洪水冲崩坍塌;1627年,均州水灾,玉虚宫被冲毁……然而,却没有关于太和山顶紫金城受灾的记载。紫金城自然坚固,已成为天柱峰的一部分,厮守数百年,密不可分。
        当然,明朝统治者也明白,既然建筑要与自然发生关联,必有一些相互碰撞,必有相应的修葺完善。
        永乐之后的洪熙皇帝,元年正月十三日敕湖广都指挥使司:创建大岳太和山宫观,工既告完,用心巡视,遇有损坏,随即修整。但遇宫观有渗漏损坏之处,随即修理,沟渠路道永远通利。
        有明一朝的十几个皇帝,每每登基伊始,即要对作为“皇室家庙”的武当山,作出维护的命令。一方面,这是明统治者借助神权,维护自身统治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他们顺应自然,不忘护理自然的理智思谋。
        近年数次到武当山考察的华中科技大学建筑学教授张良皋先生认为,武当山这一组旷古绝今、举世无双的宗教建筑群,显然经过通盘规划,而且基本上一次建成。武当山终明之世,得皇朝倾力支持,建筑更得恣意放手,使这一道教建筑群,真正成为中国宏观建筑设计的顶峰之作。
       显然,注入了朱明王朝建筑思想诸元素的武当山古建筑群,自然元素——顺应自然的建筑追求始终贯穿其中。

    步九层霄阅太和 盘旋八百里山河
    千章锦绣诗难尽 一幅丹青画了么

        据武当山文物保管部门近几年不完全调查统计,元、明、清三代在山营建宫、观、庵、祠、庙、坊、坛、亭、台、门、桥等,总共500多处。这些规模宏伟的建筑物,历经长期风化、火焚、淹没,已大部坍塌毁废。今仅存保存完好的建筑129处。由于武当山古建筑“达到了建筑与自然的高度和谐”,继1994年12月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之后,2006年6月,全山所有古建筑皆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步九层霄阅太和,盘旋八百里山河。千章锦绣诗难尽,一幅丹青画了么。”元代诗人罗霆震也知道,武当山自然之美,难于表述。
        盛世有为。保护武当山古建筑,成为岁月交替半个多世纪后,新中国时下的选择。于是,选择修复一批重要古建筑,提上了政府的议事日程。
        建于明永乐十年(1412年)的南岩玄帝大殿,嘉靖三十一年曾有修葺,清同治初年(1862年)又有大修。这一南岩宫主体建筑,面阔进深皆为五间,规模宏大,建筑布局依山就势,宛如天成,惜毁于民国十五年(1926年)大火。2005年开始修复时,重重丹墀崇台之上,存石雕须弥座神台一座,座上庄严的泥塑金身帝像,依稀可见当日的雄伟气象。
        通过对国内知名设计单位认真比选,武当山选定由我国最高学府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负责玄帝殿修复方案设计。随后,有关专家先后对玄帝殿遗址、周边环境进行参照分析,反复查阅北京各大图书馆有关武当山古建筑的资料,数易其稿,设计方案方才尘埃落定。
        由于玄帝殿位于南岩宫的核心区域,北临高坑,南接绝壑,东西两侧高峰耸立,从乌鸦岭停车场至玄帝殿遗址,几百米长山间石道蜿蜒起伏,且与山体林木互为依存,给运输建筑材料设置了难题。玄帝殿建设所需36根木材立柱,分别从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南斯拉夫等国进口。这些木材每根重达4吨,何以运抵玄帝殿施工现场,又不损山体林木丝毫?
        面对一道追求和谐的难题,人们多次实地勘探,引进我国唯一具备大型货运索道建设的福建农林大学,从南岩南沿山岩之下,凌空飞架一道200多米长索道,让巨型木料超越葱郁的林木,不着地面一寸土地,空降到玄帝殿前院落。此举,被国家有关部门称为“文物修复爱惜自然环境的一大杰作”。
        在玄帝殿复建过程中,建设者始终严格遵循“原形制、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的四保存原则,对能使用的地墁、须弥座、下碱砖等均予以保留。
        今天,南岩玄帝殿业已落成,周围山石林木毛发未损,修旧如旧,雄姿再现。
        武当山故道,为串接武当山宫观的进出通道,始建于元代,明永乐年间重修,嗣后代有修葺。至1980年,分布在北麓的主要故道,山下改为公路,山上长期失修,部分路段石桥被洪水冲毁,行走艰难。
        1980年,湖北省地方政府决定,重修紫霄宫南岩神道至金顶15公里故道,投资57万元,次年9月竣工。2004年,时隔20多年之后,故道开始一次与自然环境的全力融合。
        这是今人顺应自然的全力奉献。不损故道与山体的本来面目,将板正、整块的青石,依次铺设在或平缓,或陡峭,或曲折,或绝壁,或山涧之上。
        位于武当山北麓,海拔174.7米,背依凤凰山的遇真宫,左为望仙台,右为黑虎洞,山水环绕如城。这一明永乐十年(1412年)的建筑,因道人张三丰与明代两个父子皇帝的关葛而充满传奇。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洪武皇帝朱元璋诏见素有道名、武名的武当道士张三丰,不获。明永乐十年至十五年(1412——1417年),永乐皇帝朱棣慕名不已,因先后四次下诏希望武当山道人张三丰进京,不见踪影,于是在张三丰修炼过的武当山修建遇真宫以祀之。遇真宫,被奉为武当内家拳祖师张三丰的“道场”。
        遇真宫大殿存世数百年,2003年,惜不慎毁于火。
        恰逢南水北调需加高丹江口水库大坝,遇真宫原址在水库淹没线之下。一种意见是原地抬高地基,复原遇真宫;一种意见是在遇真宫周遭筑一巨型围堰,堰中复原遇真宫。几经斟酌,人们从保持建筑的原始风貌、建筑与自然和谐的高度,选取用工甚巨的后一种方案,意欲遗传一个真实的遇真宫。
        在中国建筑理论界自成一格的张良皋先生,撰写的《中国建筑宏伟设计的顶峰——武当山道教建筑群》认为,仔细考察武当山宫观建筑,就会发现它不仅在宏观设计上超过青城山、五台山、峨眉山等名山,而且即使是一宫一观、一台一榭等建筑,也毫不苟且,必求巧夺天工。
        这位学者“不苟且,必求巧夺天工”的论说,在今天修复武当山古建筑群的人们身上,可以找到许多鲜明、生动的注脚。
       后缀:本文写作参阅了《武当山志》(新华出版社,1994年)、《明代武当山志二种》(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道家文化与现代文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故宫博物馆馆长朱家溍、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张良皋先生的有关著述。
    
    撰文曾真  图片张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