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男女对唱歌曲2017:公权力泛滥政府敛财手段被指相当粗暴 市场经济难再勃发(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3 16:47:30

公权力泛滥政府敛财手段被指相当粗暴 市场经济难再勃发

2010年10月11日 16:02新财经【 】 【打印共有评论26

泛滥的公权力必须得到监督和约束,改革势在必行。否则,极端恶性事件会愈演愈烈,被公权力捏住七寸的市场经济也很难再一次勃发

公权力泛滥的累累涩果

文/本刊记者 崔晓红

近日,温家宝总理在深圳特区成立三十周年讲话中指出:“要从制度上解决权力过分集中又得不到制约的问题,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坚决惩治贪污腐败。”

政府权力过分集中又得不到制约的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上上下下的关注,包括吴敬琏在内的不少经济学家早已指出,这是政治体制改革中的深层次难题。

怎么看政府权力过大问题?其实并不难理解。这就和人一样,当一个人的权力过大而不受制约时,他就会为所欲为,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怎么对自己有利就怎么做。我们不能指望人都是圣人,对政府也是。如果政府的权力过大又不受监督和约束,其行为方式与个人并无二样。只不过,个人“为非作歹”的恶劣影响相对有限,涉及面相对也小;而无所不在的政府若真的“骄纵跋扈”起来,其后果无疑会很严重,严重到滋生腐败、侵犯广大民众的利益、扭曲市场经济运转规律……终究“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就会得而复失”。

政府与民争利

政府权力过大又不受监督和约束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政府与民争利。其手段有时甚至相当粗暴,民众苦不堪言。

自去年以来,各地强拆事件不断爆出。直到今年5月15日,国务院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对于程序不合法、补偿不到位、被拆迁人居住条件未得到保障以及未制订应急预案的,一律不得实施强制拆迁,事态才有所缓和。

然而,自“紧急通知”下发还不到半年,又一起因强拆引发的惨剧在江西抚州市宜黄县凤岗镇上演。9月10日,31岁的女儿钟如琴、59岁的母亲罗志凤、79岁高龄的大伯叶忠诚为保卫自己的家园不被强拆,与当地公安、城管及政府工作人员组成的近百名拆迁队伍抗争,在自家房顶泼汽油,终被烧伤。他们燃烧的身体,再度刺痛了公众的神经。

房价走强带动地价飙升。为了民众的那“一亩三分地”,地方政府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他们竟有如此大的权力,在利益面前,置民众生命于不顾!惨剧不是今天一日才发生,但至今未曾听闻有相关人员受到严惩的消息。没有完善的惩罚机制,仅靠一纸“通知”遏制强拆,无疑是天方夜谭。不惩戒就是默许、纵容,就是承认他们的权力,就是对这种不仁行为的鼓励。也是,他们本身代表的就是政府,有的是威权。

我们不能奢望拆迁办的工作人员都是圣人,有极强的自律能力。他们当然不是圣人,也不是所谓的“公仆”,倒像是“活阎王”,他们不是拆迁,而是要老百姓的命。

联想到“二战”时期,在德国轰炸下的英国曾经发生过的一个故事:军方要征用一块地修建军事基地,但是在被征用的地方有一户人家不同意。在那个特殊的战争时期,英国人民都对那一户人家给予了极大的谴责,并要求军方强制拆迁。但是,首相丘吉尔说:“我们打仗的目的就是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及财产不受伤害。如果我们拆了他的房子,我们打仗还做什么?”

打个不太好的比方,强拆相当于“明抢”,这是极端手法,中央也不太赞成。一般情况下,政府是不采用这种简单而粗暴的方法的,也不需要。因为政府有“正当”手段,比如,出台个政策开征新税种,或者发布个通知水电煤涨价,等等,不用大动干戈就能顺利地从百姓兜里吸财。

因此,近几年来,居民收入没有显著增加,而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速却屡创新高,就连金融危机都阻挡不了国家税收单边上扬的势头。

政府与民争利,正面表现为政府直接从民众兜里掏钱,侧面则表现为,应该政府花的钱政府不花,让老百姓自己掏腰包扛着。这主要体现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工程。

经济学家陈志武说:“在没有实质性的对于权力、财政预算民主监督的体制下,尽管国家每年花的钱非常多,但是实际上投入到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的钱还是非常少。”陈志武还就中美财政开支算过一笔账:2007年,中国政府在社会保障、医疗和就业保障方面总的开支6000亿人民币,只是占整个国家财政开支的15%,为全年GDP的2.4%,分到13亿人身上,人均461元。而在美国,在同样三项上的开支约为15000亿美元,相当于联邦政府总开支的61%,为美国GDP的11.5%,分到3亿人身上,人均5000美元。

由于权力不受监督和限制,政府的权力欲望不断膨胀,“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事实面前都成为了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