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牌不注销有什么后果:日本因何而强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5:55:41

日本因何而强大?

  [收藏] 2010-01-29 13:40标签:日本  分类:趣谈日本

  日本本是一个偏居一隅、资源匮乏的小岛,却在短短半个世纪之后,魔术般成了一个人民生活富足的强国,以至于即使其国内连续十几年“经济不景气”,其综合国力仍然牢牢占据世界第二的位置。如此聚变到底是怎样发生的?这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就是“明治维新”运动。而对于那段历史了解越多,我越确信“明治维新”不仅仅是段历史,也不仅仅是个简单的褒义词,事实上它活生生地存在于当今的日本,并值得我们大力借鉴。


  与古代中国“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天下大势相比,日本实在是个超级“长寿”的国家:从公元前660至今,日本从未真正改朝换代,天皇始终是国家元首。不过自从德川家康在16世纪统一了日本之后,德川幕府玩起了“尊天子以令诸侯”的把戏,天皇虽然名义上仍然是国家元首,但已丧失了实权。


  19世纪中叶,德川幕府时代走到了危机重重的末期,西方列强的军舰刚刚打开了中国的国门,紧接着他们便把目标瞄准了日本——《明治天皇》一书由此开始。


  由于德川幕府实行“闭关锁国”等一系列落后的政策,造成近代日本极其落后,面对西方列强的虎视眈眈,日本走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有志之士纷纷走上历史舞台,他们为实现国家富强,贡献自己的才智和力量。明治天皇是“倒幕运动”的精神支柱,是主持“维新运动”的最高决策人。明治天皇出色地扮演了历史赋予他的重要角色,使“倒幕运动”少了许多波折,更使“维新运动”得以成功开展。


  明治天皇15岁登基,统治日本近半个世纪。正是这半个世纪,日本实现了政治、经济和社会全方位的大改革,他们大量学习和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方化。到20世纪初,明治维新的目标基本上已经完成,日本在现代国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并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调。


  后人用“明治维新”来称呼这段历史,这不仅是个褒奖,更是勉励和鞭策。而日本的崛起带给中国的冲击和震动是任何一个欧美国家所难以比拟的,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日本不过是我泱泱中华帝国的小倭国而已,没人把它太当回事。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康有为、梁启超、鲁迅、孙中山、陈寅恪等一大批心系国运的热血灵魂亲眼目睹日本的强大时,他们的心情该是多么复杂!


  康有为曾说,“日本所以能骤强之故,皆因明治维新,练兵,开矿,讲商务,兴工艺,广学校,联外交。”也正是在“明治维新”的强烈启发下,才有了清末的“维新变法”。


  作者山冈庄八,在日本盛名既久,在中国却拜《德川家康》所赐,近两年才为人所认识。“家康热”使德川家康的忍耐、谋略和权术成为中国政界、商界人士谈论的热点话题,但实际上,我以为《明治天皇》才是山冈庄八的代表作。


  从形式上看,《德川家康》篇幅太长,要想看完此书实在是一件劳心又劳力的大工程。而《明治天皇》就精炼了许多,且书中的纵横捭阖、权谋机诈之术更加高明,血雨腥风、撼人心扉的情景也更有现代感。从内容上看,《德川家康》讲述的完全是一个历史故事,而《明治天皇》讲的是影响至今的现代大变革。人们从前者那里只能抽象地关照着自己,而在后者那里看到的却是活生生的现实。


  当然,《明治天皇》也终究是一本历史小说,娓娓道出的是日本当时内忧外困的形势及全国奋跃的情形,字里行间弥漫着浓郁的历史感,但是,它却让我想起法国解构主义思想家福柯的话:“如果这是一本关于过去的历史,那不是我的兴趣所在;如果这是一本关于现在的历史,那才是我的兴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