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艾滋病感染者激增:第十三章 模式一:模式概念与衡量标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1:56:56
第三讲  四国经济发展模式、回顾与展望

        第十三章 模式一:模式概念与衡量标准

 

英美德日的经济是按照自己的经济模式发展的。本章主要讨论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概念,4国经济发展模式的3种类型,以及模式的衡量标准。

 

                      第一节 模式的基本概念 

 

一、模式即结构

   简单地说,模式可称为一种结构,指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排列和搭配,或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安排、组合与相互关系。结构普遍存在,形式多种多样,例如,有房屋结构、桥梁结构、食物结构、细胞结构、人体结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等。

   从化学角度分析,比较容易理解结构的含意。所谓结构,是指由相同的化学元素按照不同的比例排列而成,是一种组合形式。相同的化学元素由于结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物质特性,例如,水和氢气,其基本组成元素相同,但由于其结构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形态,前者呈液体状态,后者呈气体状态;再如金刚石和石墨,也由于同样的情况,前者非常坚硬,后者十分柔软。

二、结构原理对于研究经济模式的重要性

   由此可见,由于结构不同,因而形态各异。模式也是如此。结构原理可以用来解释模式构成的异同。

   就西方各国的市场经济而言,尽管它们的属性相同,均以私有制和市场经济为基础,属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范畴,但由于结构有异,例如政府作用、企业自主权、市场开放程度以及经营管理方式等有所不同,因而同中有异,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形成各种模式,有英美模式、德国模式、日本模式、法国模式、瑞典模式和荷兰模式等。

    结构原理对于研究经济模式的重要性在于:

  1、基本元素相同,但由于结构不同便会形成不同的物质形态,而属于同一范畴的市场经济,也由于其结构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经济模式;

   2、结构在一定条件下呈静态,即结构一旦形成便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同样,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组成模式的基本结构不变,则模式本身也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3、结构又不是静止不变的,同时也呈动态变化,以其内外部条件的发展变化为转移,而模式也不是固定僵化的,各种模式均有其一套自我发展、运行和调节的机制,根据不同的形势不断进行调整与适应,以求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否则其“动力机制”便会转变成“障碍机制”;

   4、结构固然是由物质的属性决定的,但对物质的属性也具有相互依赖和相互影响的作用,而模式归根结底是由经济基础和发展水平决定的,但一旦其形成和确立,则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5、结构是物质运动的产物,是一个既抽象又具体的概念,而模式是一种最佳结构的创造,既是经济发展达到相当水平的集中反映,也是理论上的抽象性和图解式的具体性二者兼而有之的一种统一的表述。

    总之,经济模式是经济体制简化的抽象,用以表示不同类型经济体制主要结构方面的特征和运行机制方面的特点。也就是说,经济模式是从客观存在的经济体制中抽象出来的一个集中和概括的表述。这种集中和概括的表述既有助于我们把握各种经济体制的本质属性,也有助于分清它们运行过程中的基本相同点和相异处。

 

                         第二节 模式的三种类型   

 

迄今为止,公认的西方国家中最具代表性的经济模式有三种:英美模式、德国模式和日本模式。

一、英美模式

    英美模式称为“垄断竞争型市场经济”,也有人称其为“盎格鲁—撒克逊模式”或“个人资本主义模式”。

    从其社会经济发展来看,英美是典型的市场经济国家,属于同一类型。英美两国之所以是典型的市场经济国家,是因为其“典型”的含义具有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1、它们比较完整地经历了市场经济的两个发展阶段——自由市场经济和现代市场经济,而德日在市场经济发展的第一阶段就带有明显的国家干预,即国家资本主义的色彩;

    2、它们比较系统地把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理论付诸本国的具体实践,从而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和完善的国家对市场经济活动进行宏观调节的机制,在这方面其它西方国家则有别于英美,例如日本和法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是以制订经济计划进行调节;

    3、战后以来,西方市场经济中所固有的矛盾——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之间的矛盾,在英美两国反映得比较典型,其经济理论和实践是依此为主线而展开的,具有代表性,其它西方国家则不那么明显。

    从总体上看,一方面,英美自由市场经济色彩很浓,自由竞争占主导地位,其特点是市场主体主要由企业和消费者组成,它们的经济行为主要受价格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引导;另一方面,进入20世纪后,由于两国经济的垄断因素不断加强,所以市场运行偏离理想的均衡状态的现象时有发生,因而使得“看得见的手”——国家作为市场主体之一进入市场干预便成为历史的必然。

英美模式就是这种以竞争为主,竞争与垄断相互结合和相互作用的市场经济。

 二、德国模式

    德国模式称为“社会市场经济”,也有人称其为“莱茵模式”或“社会福利资本主义模式”。

    它由以下三个方面组成:

    1、竞争是核心,因为“只有当经济处于竞争状态的时候,它才能刺激经济的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才能使消费者从价格的降低和质量的提高中得到好处”;

    2、国家全面有效的总体调节是其一大特色,政府好比是足球比赛中的裁判,裁判并不参加踢球,其责任是制订和执行经济政策,而不是直接干预经济活动;

    3、社会保障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旨在纠正自由市场对社会福利的失效,以保护劳动者的就业或改变收入分配,使绝大多数人能够享受经济繁荣的果实。

    这一理论的主旨是以个人竞争的市场机制为基础,又兼顾到社会整体利益。这就是在“市场经济”前面加上“社会”二字的真正涵义。它可用下面这个通俗的公式来表示:“社会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总体调节+社会保障”,即“社会市场经济”实质上是以自由竞争为基础,国家进行适当调节,并以社会安全保障为中心内容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三、日本模式

    日本模式称为“政府导向型市场经济”,也有人称其为“东洋模式”或“公司资本主义模式”。

    日本实行的是一种以自由市场为基础,充分发挥政府作用的“政府导向型”市场经济体制,其主要特点是,政府以明确的经济计划和产业政策对资源配制实行导向,以达到既定的经济增长和发展目标。

    日本政府导向的中心任务就是制订一系列“经济计划”和“产业政策”,并且主要是采用以下各种措施和手段,直接或间接地促使其实现的:

1、确定各种金融政策,对企业筹措所需资金给予直接或间接的援助;

2、确定相关的税制和关税,对重点企业加以扶植和保护;

     3、实行外汇管制,对特殊产业给予保护和扶植;

4、行使各种许可和监督等权力,亦即采取所谓“行政指导”名义的半强制手段,对

产业实行间接的硬性指导或必要的调整。

    与英美德三国相比,日本的国有经济所占比例最低,但是政府干预却最多最强和最明显,这正是日本模式有别于欧美模式的最显著的特点。这也是日本模式称为“政府导向”之所在。

 

                           第三节 模式的衡量标准 

 

从上述模式的一般概念和英美德日三种模式的具体概念,可以归纳出关于模式的基本相同点,以此作为衡量模式的共同标准。

一、以主权国家为单位 

  (一)模式以主权国家为单位

   尽管从国家政体来看,美德实行民主共和制,英日实行君主立宪制;从国家结构来看,美德实行联邦制,英日实行单一制,但这并不影响其模式的整体性和代表性,即均以主权国家为基础,代表了这一国家的模式,其实施对象是全国范围,毫无例外。

(二)“西欧模式”的不确定性     

模式以主权国家为单位,在一国范围内普遍适用,“放之四海而皆准”,这与以地区命名模式有重要的区别。仅以“西欧模式”或者“欧洲模式”为例。

  英国和德国模式也可归于“西欧模式”或者“欧洲模式”。但是,以地理区域称谓的模式具有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从产业革命起的很长时期内,西欧曾是世界政治和经济的中心;战后以来,西欧不少国家的经济发展颇具特色,以多种模式而举世瞩目,除了英国和德国外,还有法国、瑞典和荷兰等国的模式。

    即使把欧洲作为整体来看,它在战后初期也曾出现过经济奇迹。例如,1950-1970年的20年间,欧洲曾有过“持续的高水平的经济发展”,是“世界上除日本外发展得最快的地区”。其主要标志是:欧洲各国的GNP和 GDP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5.5%和4.4%,而相应的世界数字分别为5%和3%;工业生产增长幅度更大,欧洲年均增长率达7.1%,而世界只有5.9%;更主要的是,这种经济增长遍及整个欧洲,无论从西欧、北欧到东欧还是地中海无一例外,即使象英国这样患有“英国病”的经济,在此期间也以超过以往几十年的速度迅速增长。

    但是,却没有人把这种经济奇迹称为“西欧模式”或者“欧洲模式”。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西欧或欧洲的概念并不明确,怎么解释也“仍不能排除‘欧洲’一词在语义学上发生混乱的可能性”。此外,“在政治上和宪法上,只能把‘欧洲’或者甚至‘西欧’一词用作修辞手段——一种模糊的文化——或地理概念”,至于“西欧”“似乎更多地表述地理概念”,因为它并不象美国或英国是主权国家,更何况“西欧本身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含意”。政治、地理和文化上如此“模糊”,经济上也并不清楚。西欧或者欧洲内部有很大的差异,如果采用统一的模式加以涵盖,那么这种模式究竟以哪一国或两国的模式为主或代表呢?这恐怕就会争论不休,莫衷一是了。

二、以经济理论为指导 

   (一)英美德模式的理论指导

除日本外,英美和德国模式均有系统的理论作为指导。它们的经济理论经历了从历史到现实的发展和变化过程,既有继承性,也有创新性。

    英国是经济理论的故乡。二次大战前,英国经济著作之丰富,代表人物之众多,是其他国家望尘莫及的。历史上,在经济理论方面,英国曾树立了三大丰碑:斯密的《国富论》奠定了古典经济学的基石,马歇尔以《经济学原理》创建了新古典学派,凯恩斯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开创了国家宏观干预的先河。他们的著作影响之深远,至今犹在。

(二)美国经济理论的特点 

就美国而言,战后的经济理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丰富多彩,日新月异。美国经济理论之丰富和现成,发展变化之快,达到可供政府随时取舍选用,当政者“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地步。 

2、学派众多,人才辈出。战后以来,美国是全世界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最多的国家,获奖者既有凯恩斯主义者和货币主义者,也有新制度和合理预期学派的人。

3、此起彼落,交替兴衰。无论是国家干预主义还是新自由主义,都曾成为官方制订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都对经济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即使某个学派成为官方经济学,也并不能长期“罢黜百家,独尊儒家”。一旦形势变化,其它学派便应运而起,取而代之。总之,美国经济理论的独特之处,在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互相补充,随时纠偏。

     与30年代的创始理论相比,战后西德的“社会市场经济”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成为一个比较完备的理论体系,但是其基本理论更加现实,主要内容更加具体,政策设想更加全面,更加注重社会政策目标的制订和实施,强调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兼顾社会整体利益,实现社会公正,使社会经济同步和均衡发展。

(三)日本模式的缺陷 

与英美和德国模式相比,日本模式的最大缺陷是缺乏经济理论作为指导。不象英美人善于理论探索和创新,也不象德国人长于思索和总结,日本民族给人的感觉是行动的巨人,思想的矮子。究其原因,大概一是自古至今,日本始终处于学习和追赶别国的状态,忙忙碌碌,静不下心来思考一番,只好以干代思;二是经济上从未坐过第一把交椅,因此理论上乏善可陈,拿不出象样的东西以示世人。战后,虽然日本政府经常采用某一经济学派的政策主张或建议,但是从未以任何正式的文件或声明,明确宣布以国内外某一经济学派的理论作为官方发展经济的正式理论依旧。这就使得日本模式产生两方面的问题:

    1、理论上不易把握。英美和德国的经济理论是建立在对经济发展及其规律的深入研究和总结基础之上的,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巨大飞跃,因而表现为比较抽象的理论性,而这种理论性却能深刻地说明和把握事物的本质。日本模式则是以感性和经验为主,尚处于感性认识阶段,缺乏对经济发展及其规律的探究,只能肤浅地解释事物的现象,因而表现为较强的经验性和实用性。

2、实践上随意性大。因为日本没有经济理论作为指导,所以在实践中缺乏具体的衡量标准,政府主导作用也就具有很大的伸缩性,成为一把“双刃刀”,运用得当则成为“动力机制”,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否则便会变成“障碍机制”,成为经济发展的绊脚石。更主要的是这种模式是形成官僚主义、官产勾结和金权政治的温床。日本“金钱”与“权力”的巧妙结合,使得政界的腐败现象屡屡发生。例如,自从70年代以来,日本首相先后有多人因涉嫌受贿而被迫下台。这种政府第一把手为一己私利而带头搞经济上的不法之举,恐怕在英美德日四国中是绝无仅有的。

三、以开拓创新为核心

    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日德的综合国力始终名列世界前三位。这在世界经济发展史是史无前例的。这与三国模式的开拓创新是分不开的。

(一)英美模式的创新 

从历史上看,英国模式首创工业经济时代,从此掀起各国争先恐后实现工业化的浪潮。战后,美国模式取代英国的历史模式,并发扬光大,无论在科技革命、跨国公司、企业管理,还是产业升级、信息技术等方面,均领导世界新潮流。

(二)德日模式的创新 

德日模式则是在本国历史传统基础上进行创新的产物,因而独树一帜。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模式思路创新。战后初期,德日国内关于如何发展经济均有过举国上下的大讨论。对于何去何从,可谓众说纷纭,难以统一。在这种情况下,两国政界和企业界的一些有识之士高瞻远瞩,不约而同地提出要走“第三条道路”或“中间道路”。前者是指,西德的“社会市场经济”应当既不是国家完全不加干预的自由放任经济,也不是中央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而应当是介于二者之间的的所谓“经济人道主义的第三条道路”。后者是指,日本经济民主化的方向将只能走介于美国型和德国型之间的“中间道路”,即“一面

大体上承认经济单位的自主性,一面根据合理的综合计划,适当地统制这些活动”。

   “第三条道路”和“中间道路”的提出,说明即使是在战败和被占领的情况下,与政治模式不同,德日并不满足于照搬套用英美等国的现成经济模式,而是进行批判性的探索和取舍。这就为两国另辟蹊径,标新立异提供了创新思路。事实证明,德日正是沿着这一创新思路走下去的,并且是大有作为的。

    2、模式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德日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创新可谓“异曲”,西德偏重理论,日本注重实践,但又“同工”,均创经济发展奇迹。西德偏重理论,并不是说就不注重实践,而是说与日本相比,西德模式有明确和系统的理论指导,依此作为行动的指南,不容易出大的偏差。日本理论贫乏,因而以干为主,在战后新的历史条件下,日本政府与企业结成统一战线,采取联合行动,共创“日本股份公司”的经济发展新体制。这是对日本历史上政府主导型体制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符合国情,在很长时间内对追赶欧美经济,创造经济奇迹,立下了汗马功劳。

 四、以广泛接受为基础

    英美德日模式具有深远的影响,是各国竞相仿效和学习的楷模。

(一)模式的广泛影响

英国是产业革命的“领头羊”,从此掀起了各国实现工业化的浪潮,其影响至今犹存。战后,美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对各国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不论喜欢与否,美国模式中的不少内容对很多国家颇具吸引力。

德日在战争废墟上迅速崛起,开创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奇迹,它们不仅成为欧洲和亚洲经济发展的“领头雁”,其模式也为这两个地区提供了学习的样板。

(二)模式的示范效应  

    英美德日模式具有示范性和传播性。由于它们的经济长期处于领先和支配地位,所以对世界经济产生广泛和强烈的影响,也由于它们的模式成为许多国家争相研究和学习的榜样,所以其模式更加广为传播。此外,由于英美德日的经济“得道”,所以不仅它们的模式,连同它们的政治思想、语言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也一起“升天”。对此,尼克松曾不无自豪地说:“我们是世界上最强、最富的国家。 ……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思想、我们的经济、政治制度在国际上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有吸引力。可以毫不夸大地说,如果准许的话,世界各地有几亿人将向美国移民。”

五、以“名副其实”为标志

(一)“但闻其名,便知其人” 

英美德日模式均有自己的识记名字。它们的名字是公认的,是学术研究成果的结晶。这些名字对各自模式的本质特征和核心内容作了高度的提炼和概括,既言简意赅,形象具体,又易于理解和掌握,不会引起任何误解,可谓“但闻其名,便知其人”。

(二)“东亚模式”的不确定性

像“东亚模式”就不是这样。对“东亚模式”存在各种不同的观点和解释,例如“儒家文化模式”即最具代表性,给人的印象是经济发展是由文化推动的。这种观点认为,共同的儒家文化背景是东亚奇迹的根本原因之所在,儒家传统——关于伦理道德和人际关系的儒家价值体系——对于东亚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意义。这种“儒家文化模式论”中,不乏各种具体或局部的正确分析与论述,但是相当多的内容或是不懂装懂,借以卖弄,或是一知半解,牵强附会,更有甚者,也有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结果,其本意是想为这一模式包裹上一层“光环”,使其锦上添花,却不料弄巧成拙,使得该模式玄而又玄,甚至带上强烈的神秘色彩。

实际上,即使是受儒家文化影响比较深的香港、新加坡和日本,也并不是靠儒家文化来发展起经济的。决定香港经济发展是英国式的自由竞争体制和环境;新加坡和日本的经济管理体制显然是欧美式的,儒家文化只是“看作防止家庭功能衰退的利器”,而非经济发展的法宝。

此外,该模式的名称不容易把握其确切的含义,因为东亚地区地理范围广泛,包括的国家和地区比众多,政治体制不同,历史、语言和宗教等有异,开放的自由度和发展速度

也不尽相同,很难用一个儒家文化的模式来套用。

当然,“东亚模式”的提出有其一定的历史背景,也有其政治上的合理性和现实意义——从作为抵御“西方化”的有力思想武器这一点来看,但从经济学上看却是个含糊不清的概念,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存在不少不能自圆其说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