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曲康唑胶囊主治什么?:入中道-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谈入中论——1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3:17:02

入中道-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谈入中论——13

 

第153个记诵,“汝形各支先已有,造成车时仍如旧…车与现在亦非有”。如果你仍然坚持说形成一个车的形状,这个东西叫车,如果你坚持这一点的话,我们平常的生活也是这样的,只有一个车轮放在车库里,你不会指着车轮说这个东西是我的车。一定要有一个车的形状在那里,才是一个车。形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关键,当然所谓的形状,也可以说是形状,或者说是各种的像度、各种的形式。如果你仍然坚持说形状这个东西叫做车,月称菩萨就会问你两个问题。车所属的东西,当在不同的地方的时候,有它本身的形状。车所属的东西当在自己的地方的时候,有它的形状,这个形状可以是车也可以不是车。这些车所属的东西,本身有它的形状,当然把这些车所属的东西放在一起,这个时候形状改变了很多,形成了另外一个形状,那个新的形状是不是叫做自我,是不是叫做车呢?

第一个问题,车所属的每一个东西,当分开放的时候,有它本身的形状。第二个问题,当我们把这些车所属的东西聚合的时候,又形成一个新的形状。第一个问题又有两个小的问题。第一个问题,这些车所属的零件,分开放的时候有自己的形状,我们把它聚合放在一起的时候,有一个新的形状,这两个形状哪一个叫做车呢?如果这些车的零件分开的时候,它的形状就可以作为一个所谓车的基础或者是一个自我的基础,当我们把它放到一起的时候,我们应该看到了各种的螺丝钉、轮子。把他们放到一起之后,有一个新的形状出现了,就算这个新形成的形状,也不能做一个自我的基础。在这方面,我们争论的方法,因为新形成的形状可以拆解开,就变成各种不同的小的零件,这种形状就没有了。

 

我希望听过这些之后,大家能够了解到当佛教说无我的时候,并不是没有了。无我的背后有很多的逻辑、分析,很多互相之间的辩论。非常明显,自我的题目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佛教或者是印度教之外,我还不知道有任何一个其他的宗教或者是哲学,有这种胆量站出来反对自我。当我们谈到慈悲的时候,我们谈的永远是牺牲一些什么。很多宗教谈不同类或者是不同程度的各种各样的牺牲,牺牲你的时间、精力等等,当碰到了自我的时候,他们就没有办法讲了。但是,这实际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题目,因为依照月称菩萨说的,自我是轮回的根本,是一切烦恼的根源。

印度教虽然在某一个程度上也讲怎么消灭自我等等,但是他们的讲法以佛教来看,仍然是执著于某一个程度的自我。我自己的分析是这样,我认为任何一个宗教或者是任何一个哲学,只要相信有一个神或者有一个造物者、拯救者的话,这个宗教或者是哲学,基本上是相信有自我。因为不管是一个创造者或者是一个救赎者,他要救某一个东西,这个被救赎的就是自我。

但是,另外一个极端的现象,就是断见,比如我们现代很多的科学家,这些科学家可能并不信上帝和神,可是这并不是表示他们不相信一个真实存在的自我。因为在相对的层次上,月称菩萨不经过任何的分析,他接受有这样的自我。只有在究竟的层次上,月称菩萨不能接受经过逻辑的方式建立起来的自我。我们现在正在讲的,用车子做一个例子,用一种七个方面来分析它。现在我们讲的是形状。

第154个记诵,“若谓现在车成时…此应可取然非有,是故唯形非是车”。如果我们把所有车所有的零件组合成一个新的形状,我们叫这个新的形状为车的话,我们对对手说,如果你说车子的组成是什么?车子的组成当我们把所有的部分组成的时候,形成一个新的形象,或者是不同于组成之前的形象。如果像前面讲的话,这个新的形状或者是新的形式,应该是由我们的各种感官器官,比如眼睛所可以看到、感觉到的。我们的对手如果说在组成车子之前,每一个零件有自己的形状,可能那个形状当时是扁的,可是这个零件装到车上以后,改变成方的,这种形状的改变,如果说在组成形状之前和组成形状之后是独立的话,我们应该同时看得到两个形状。比如这个零件组成车子之后,我们还是应该看到它组成车子之前的形状,应该是仍然存在的。

提问:车子的零件在组成车子之前,当然有不同的形状,组成了车子之后,形状改变了。

回答:对,实际上月称菩萨讲的就是这一点,他要让你知道,因为一个零件在组成车子之前和之后,形状已经改变了,所以说一个形状不能拿来作为车子的基础。这个状况在我们自己的身上也经常发生。当我们说我的时候,我们经常指的不同的东西说我,其中有一个就是某一个东西的形状,我们认为那个叫我。

第155个记诵,“由汝积聚无所有,彼形应非依支聚,故以无所有为依,此中云何能有形”。我们要谈一个车子,由零件所组成的东西,这个是不是可以叫做车子?这实际上是前面说的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又分成两个,现在我们谈的是第二个问题。当我们讨论到积聚,也就是由某些零件和部分组合成一个东西的时候,比如森林,森林只不过是一个标签,给一群东西。你在森林里面找不到某一个东西、一个实物叫森林的,没有。你也许可以说轮子的形状是圆的,也可以说座位的形状是方的,用这种方式来讲,假如我们讨论车子,你可以这样说。但是,没有所谓叫做车子的形状,因为这些零件里面,没有一个叫车子。当我们讲的时候,你可以说这叫车轮,这叫齿轮,这个是方向盘,这个叫座位,这些有他们的形状,但是从来没有一个东西叫车子,所以你没有办法说这个是车子的形状,没有这个东西。

我们把同样的方法运用在车轮上,仔细看可以分成螺丝钉,上面有塑胶皮等等,但是也没有一个东西叫车轮,它是很多东西组合而成的一个集聚的东西。我们要拿一个形状来表示,这个是毫无基础的。

第156个记诵,月称菩萨建议对手应该怎样。“如汝许此假立义,如是依于不实因,能生自性不实果,当知一切生皆尔”。月称菩萨讲,这是手,可是哪里是手呢?这是手指,这是皮,这是骨头,这是血管,这里哪一个叫做手呢?没有手。手指在哪里?所以,这一切的标识,无论说手指、手臂、手,这些完完全全都没有了。这种分析的方法当然以前用过,也就是说当你在沙漠里,越走向一个海市蜃楼的时候,越会发现其实里面根本没有水。当我们越去分析什么叫做手,什么叫手指头的时候,根本没有一个叫做手的东西在那边,它是没有本质的。月称菩萨建议我们的对手,你要了解在相对的层次,我们以一个假的、虚幻的原因建立起一个假的、虚幻的结果。

第157个记诵,“有谓色等如是性,便超瓶觉亦非理,由无生故无色等,故彼不应即是形”。月称菩萨说,这一个逻辑会除掉所有由其他的理论师所建立起来的、捏造的,也就是不实的概念。比如当我们谈到色的时候,有部的论师,当然他们也有很精密的想的办法。其他的理论师,基本的见解,他们认为我们标识一个东西,被我们标识的对象是实际存在的,是物质性实际存在的,而我们标识,比如我们说是瓶子,这种标识不是实际存在的,别的理论师都是这样认为的。

有部的论师说,如果我们看一个由泥土做的陶瓶。他们说至少有八种元素,或者是八种离子组成这个陶瓶,至少有地、水、火、风、色、嗅、尝得到的感觉,还有触觉。另外有一些其他的现象,又加上别的,可能是离子。有一些现象,甚至有感官,如果是这样的话,有第十个组成的成分。有的更多,有的有11种组成的成分,或者是组成的离子。这种解释的方法,是有部的论师用的,这也许和我们现代的科学家看事情的方法非常接近。他们也许会这样讲,也许现在在这个瓶子里,没有办法真正看到土、水、火、风等实体,但是从瓶子有效的影响可以看得出来,比如这个瓶子放在那边,会受到重力的影响,这就表示有土的元素,这个瓶子会动,表示里面有风的元素。有部的论师会讲,刚才讲的各种各样的离子,他们是物质性实际存在的,当这些离子集中在一起的时候,我们有一个习惯,把这样的东西称之为陶瓶,我们称之为陶瓶,这是一种标识,但是组成的离子本身是物质性的实际存在。

我要问各位一个问题,大家按照有部的论师的观点回答问题。有不论师会说,当一个人看到陶瓶的时候,他会说这是一个陶瓶,他对陶瓶产生执著,请问他执著的对象是什么?因为这个例子在很多佛教的教授里用了很多次,大家应该很熟。(回答:色。常。)各位现在代表的是有部的论师,我们现在的分析是两个,陶瓶和组成陶瓶的元素。我们现在在讨论的,基本上是讨论人无我。你也可以用我们最早提的例子。

陶瓶和组成陶瓶的元素。我们现在基本上是在讨论人无我。你也可以用我们最早提的例子,就是稻草人和人。你是一个论师,现在在你的面前看到由各种的例子或者是元素组成的一个东西,你叫那个是陶瓶,你说这个陶瓶很好,这个陶瓶是我的的这种执著。现在就是当这个执著升起的时候,它是以什么为对象?到底是以什么为基础的?这个要讲出来。 这是一个纸杯,一定有一个什么东西在那边,那个东西被叫做一个纸杯,什么东西在那边?有一个这样的习惯。什么东西在那边?依照有不,就是标识。(回答:是以什么样的基础?因为是有不,是不是代表他认为我就是一个存在的东西,他来看这个陶瓶就是存在的。)

之所以说“有部”,因为“有部”论讲起来非常像科学家的。现在说各位是科学家,你说这是一个杯子,当你说这是一个杯子,你指着什么东西说这是一个杯子?(回答:元素和组成的离子。)所以,对他们来说,他们是用这个元素,也就是例子,做他标识的基础。中观是怎么讲,月称是怎么讲呢?他们的差别在哪里呢?(回答:一个物质性存在的概念,这是他们的不一样。)(回答:是一个离子的概念。)你现在以一个科学家的身份。当你身为一个科学家,你说这是一个杯子的时候,你是对着一个什么样的东西,或者是什么样的基础说这是一个杯子。我们说一个离子的组合,这个是我们称之为杯子的基础。

重力的影响,还有里面各种组成的离子等等组合而成的。(回答:是不是某一种形式组合而成的离子或者元素?)实际上他的问题是说,当我们称之为杯子的是一个“有部”论师,和月称菩萨说以什么东西为基础,这是不一样的。现在月称菩萨如果说是杯子,以什么为这个杯子的基础。比如你是月称菩萨,他也会说相对来说这是一个杯子。当你说是杯子的时候,你是指着一个什么东西来做基础,说这个叫做杯子,基础是什么?用稻草人的例子讲,答案很简单的。也许你是月称菩萨,你看到杯子,他问你什么是杯子,你讲杯子是什么?当你执著于这个杯子的时候,你执著的是什么东西?(回答:认为这个杯子是一个物质。)有一部分是对的,答案是对的,什么东西是这个基础,是因为你给一个标识,你认为这个标识是这个杯子的基础。我们说标识这个答案是对的。(回答:串习所形成的对杯子的概念。)对,就是这样的。这个串习有没有基础在呢?(回答:没有。)对。

如果说你现在问一个“有部”的论师,你说当我认为它是杯子的时候,当我对这个杯子生起执著的时候,用佛教的语言说这个执著的所依是什么呢?对象是什么?你的执著所依是元素。月称菩萨会说不是,他会说你执著所依是你给它的标识,也就是自己给它的概念,这个概念是没有基础的,这个东西完完全全来自于自己的习惯,自己的串习。下一个问题,你有月称菩萨的见地,好处在哪里?(回答:我们不必去把稻草人给打掉。)我们应该做的是什么呢?我们现在不需要把稻草人消灭掉,我们要做的是什么?(回答:我们要消灭掉认为是一个人的幻觉。)这是一个很好的答案,但是对这个答案也有两派的辩论在。你的答案可以说是一种瑜珈师所会讲的答案。这个答案讲出来,是很对,但是听好象不太高雅。所以你讲这个,要很小心。因为,你要知道,在整个这里面,从头开始,从来没有一个人在那边。

刚才的这段对答是非常重要的,我这次教的整个主题都在这里。

提问:月称菩萨怎么样定义串习的基础?

回答:你这样的问题,你是以什么立场问的,你是以一个建立见地的立场问,还是你是以一个修行的修师的立场问?

提问:如果我问月称菩萨,他会怎么讲?

回答:串习只在相对的层次,你没有办法分析它。讲到修持的时候,他会讲你这个人的烦恼很多,你赶快去做大礼拜。所以说当我们讲修行的时候,修行实际上是以一个习惯去替代或者对治另外一个习惯,串习。所以在这个情况下,我们就说有所谓的大礼拜,大礼拜本身是一个习惯,用这个习惯去替代前面一个习惯。但是如果站在见解的立场上,在见解的立场上,月称菩萨会说,什么叫大礼拜?大礼拜是身体、因缘所生的一种行动,两个手放在头上并不叫大礼拜,或者放在喉咙前面也不叫大礼拜,这个东西根本经不起你分析,在见解的立场上是这样的。

第158个记诵,“虽以七相推求彼,真实世间皆非有,若不观察就世间,依自支分可安立”。月称菩萨说,在究竟的立场上说当然不存在,就算在相对的立场上,如果你去分析的话,所谓七种对于车子以及车子零件的分析,就没有办法发现什么叫车子,甚至没有办法发现什么叫车子的零件。车子和车子零件都是因缘所生、缘起而生,所以在相对的层次上不要分析它。

在第159个记诵,“可为众生说彼车,名为有支及有份,亦名作者与受者,莫坏世间许世俗”。我们的头脑认为月称菩萨这样讲没道理,我们一般相对世界的东西的秩序,完完全全被月称程菩萨搞乱了,整个消灭掉了,并不是这样的。月称菩萨反而指着他的对手,你们这些人消灭了相对世界的秩序。我们说这个是车的零件,所谓车的零件是怎么来的?因为我们有一个车的概念,由这个车的概念衍生出来,所以才有所谓车的零件。就好象我们说树和树枝,因为有树这个概念,才有东西叫树枝,但是因为有树枝才有树的概念,所以两者是互因、源起的。所以,当一个人要坐车的时候,他坐在车上舒舒服服,因为他不必分析车是如何组成的。你们这些人说组成东西的离子,或者说组成一个车子的零件是物质性的,实存的,但是这个车子不是物质性的,实存的,这个让众生很艰苦。因为众生坐车的时候,只有车子,零件不能跟他在一起。

第160个记诵,“七相都无复何有,此有行者无所得……故如是许彼成立”。月称菩萨说,如果你想要证得究竟的真理,如果你的目的是这样的话,用前面的七种的分析方法,这七种分析方法,能够帮你趋近或者是证得究竟的空性。一个瑜珈师,如果用上述七种方法分析什么叫车子的话,他找不到什么叫车子。所以这个瑜珈师,因为这样做,很容易证得究竟的真理。但是,在相对的层次上,瑜珈师毫不分析相对层次上的东西。因为这个原因,仍然能很轻而易举地坐在车上。

第161个记诵,“若时其车且非有……慧烧有支更无支”。当我们用七种分析的方法去寻找什么叫车的时候,我们找不到一个什么东西叫车。不只我们找不到什么东西叫车,连车子的零件都找不到。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对我而言,如果你把车子一把火烧掉了,车轮也一样烧掉了,可是对你来说,如果把车子烧掉了,车轮还好好在那边。这就是智慧之火如何烧掉,比如我们对于车子的零件所给的一切的标识。

第162个记诵,“如是世间所共许,依止蕴界及六处,……所取为业此作者”。所以,在相对的世界里,我们接受五蕴,接受18界,接受六处,接受我,接受除我以外有其他人,不经过分析有这些。但是如果你分析的话,会变成什么状况呢?

第163个记诵,“非有性故此非坚,亦非不坚非生灭,一性异性均非有”。如果你分析的话,自我不是一个实存的东西。所以,它也不是恒常的。但是,它也不是不恒常的,同时它也从来没有生起过,因为它从来无生,所以也没有办法终止它,也无灭。所以我既不是和蕴为一,但是也不是不异。这也就是说,如果你去分析的话,没有一个所谓叫做我去成佛的,也同时没有一个我到轮回里面去。最后我们的对手忍不住,问月称菩萨,你讲了这么多,到底我的感觉,我是怎么来的?

第164个记诵,“众生恒缘起我执,于彼所上起我所……不观世许而成立”。这个记诵谈了很多的串习、习性。很久以来,众生有一个习惯,这个习惯是什么呢?认为这个是我。由毫无基础的我出发,于是,开始产生了对于我的执著。这个标识或者是标签,这个我是怎么来的?这一个我,月称菩萨仍然是以完全不分析的方式才接受它,因为你一去分析它,它根本就不见了,根本没有了。

提问:我在这里听您讲无我,我听、想,但是心里在想我在反映你所讲的。你怎么说明我在想的这个我是一个无我呢?

回答: 这又是一样的,你把两个东西混到一起了,就是建立见地和实际的修持,你把这两个混到一起去了。这个问题问起来,好象有点情绪在里头,我们明明坐在这儿,你怎么说没有我们。月称菩萨的答案,就是说正因为你认为你在这边,你认为就是一个很强的串习,正因为有一个很强的串习,所以你会觉得你在那边。这个实际上并不是这位小姐单独有的问题,实际上多半很多的人都有同样的问题,就是说把建立见地和实际的修持两件事混到一起了。当我们在讲建立见地的时候,没有一个东西是存在的。从自我到成佛中间,没有一个东西是存在的。所有的这一切,我们说怎么样修持,怎么样打坐,如何去除烦恼,怎么样证得正果,这一切完完全全是相对的。这一点实际上是佛教跟其他的宗教最大的不一样。

因为别的宗教当谈到究竟的时候,要留神或者是天堂其中的一个作为纪念品。在佛教里面,在究竟的立场上什么都没有。而这个见地,就是我们要试图了解的一个见地。因为一直到我们真正能了解见地,我们永远受害于希望和惧怕。只要你认为有一个东西你要去得到,有一个什么东西要去抛弃掉,就会有这种状况。你下一个问题就会是,如果是这样的话,为什么我的上师叫我去做大礼拜,这实际上是一个渐道,就是逐渐修行的道路。因为只有从这条路,我们才能了解到前面讲的道理。所以,在建立见地上来说,实际上是非常直截了当的,没有迂回的地方。所以释迦牟尼佛自己讲,就算是千佛来了,千佛讲的是自己的道理,并不需要等西达多王子来讲才是这样的,原来就是这样的。

所以,当我们讲佛最后证得了空性,这实际上是一个修道的语音,但是没有办法,除了这样,我们讲不出这件事。实际上我们经常一直讲究竟真理,实际上它是相对的真理。如果这边有两个人,都成了佛,当然他们的状况很难讲,对他们两个人而言,没有叫做这个是相对的真理还是究竟的真理,这一类的问题对他们根本是不存在的。举一个例子,当然他们知道,为了众生好的话,他们知道什么是所谓的究竟真理,什么是相对的真理,这个他们是知道的,他们知道这些不存在。但是,他们也知道,用某一个方式告诉你,是唯一你能够了解的办法。他知道,所修的道实际上是假的,是虚幻的,但是他仍然把这个东西,为了你好,把这个道教给你,让你做,这就是所谓的慈悲,这实际上有非常大的智慧。

第165个记诵,“由无作者则无业,若见我我所见空……诸瑜珈师得解脱”。因为无我,所以他不可能有我的行为。同时,你也没有所谓我所,就是说这个是我的感觉,这是我, 的什么,这种, 我所也没有。, 当一个瑜珈行者证得无我也无我所的时候,得到了解脱。

第166个记诵,“瓶衣帐军林鬘树……由佛不与世诤故”。月称菩萨说,一切的东西,或者一切的现象都是缘起而生,并不是只有现象界的某几个现象是这样的,而是所有的现象都是如此的。瓶子、衣服、网子、军队、树林、念珠、树、房子、小车子、旅社,也不知道为什么要举这些例子,可能是当时月称菩萨想的这些。最后结束的两句讲的非常美,以上这些东西,只要你不去分析它,它都是存在的,为什么存在呢?因为佛永远不去和任何的人有冲突、争论的。

第167个记诵,“功德支贪相薪等,有德支贪所相火……由余世间共许有”。前面这两句应该是并排摆着,他们其实是相对的。比如功德和拥有功德的人或者是对象,和贪心的人,这两个是相对的。比如我们说茶杯和组成茶杯的离子,说我和蕴,以上这些东西,如果你以前面讲的“七支”的方法分析,就找不到一个实存的东西,但是如果在相对的层次上不去分析,他们都是存在的。

第168个记诵,“因能生果乃为因,若不生果则非因,果若有因乃得生,当说何先谁从谁”。如果某一个东西能够产生结果的话,这个东西我们就给它一个标识叫因。如果某些东西不能产生因,我们就不叫这些东西为因。结果之所以会产生,只有当它有因的时候才会有果。如果我们说因果是互相依存的,是缘起的,那什么能够叫做最原始的因呢?所以,这些理论家经过了很大的辛苦,去创造出所谓的创造者。但对月称来说,因果可以说这种形式非常好,因和果是互相依存的,是缘起而生的。

第169和170两个记诵,“若因果合而生果,一故因果应无异,不合因非因无别,离二亦无余可计”,“因不生果则无果,离果则因应无因,此二如幻我无失,世间诸法亦得有”。如果一个理论家认为因果两个是独立的,当我们说那些相信因和果都是独立存在的时候,几乎包括了一切,也包括了那些相信神的人,因为他们认为神创造了一切的,所以两个因果是独立存在的。现在月称菩萨分析,当因产生果的时候,因和果有没有真正的接触呢?如果接触,就是他们两个碰到的话,如果因果没有接触,就是合一的话,两个就是一样,何必要有结果呢?一个独立的因去碰到一个独立的果,就是已经存在的,这两个碰到一起的时候,何必要前面的那个呢?我们如果说因果不接触的话,就像一个创造者创造被他创造的这些东西,这两个他们并不接触,这种情况之下,任何一个东西,就算那个东西跟结果毫不相关,也可以创造。这就好象说,只要种下针,就可以长出果。第170个记诵是继续的。

现在,又有人问,如果这样,怎么样建立所谓的因果观念呢?对月称来说,因两个都是幻想,都是虚幻的。而前面同样的问题,因果两个会不会相遇,这一类的问题对我来说不能成立。因为对我来说,我的因和果两个都是虚幻的,都是缘起所生的,所以没有所谓因果碰不碰到一起的问题。

第171个记诵,“能破所破合不合,此过于汝宁非有……故汝不能破所破”。对手讲,现在你自称月称的人来驳斥我们的理论,你驳斥的理论和我们被你驳斥的理论,两个是接触还是不接触呢?这个问题就可以破除掉你破除的方法。

第172个记诵,“自语同犯似能破,无理而谤一切法……汝是无宗破法人”。月称说你是一个根本没有见地的人,你只不过是一直驳斥其他人,人家有一个理论,你就驳斥他。所以这就表示,你根本不入圣者之流,圣人根本不认为你跟他们一样的。你这种做法是不好,不对的。

第173个记诵,“前说能破于所破……谁定有宗乃有过,我无此宗故无失”。月称说,你所问的就是一个驳斥者和被他所驳斥的理论,两个接触不接触,这种问题只有对一个建立起自己理论的人,才有这种问题存在,我从来没有建立自己的理论,我也没有这样的过失。

第174个记诵,“如日轮有蚀等别,于影像上亦能见……然是名言依缘生”。举例来说,当有日食的时候,你已经直接看太阳,你看到一面镜子,你看到镜子的时候,你就知道太阳被食掉多少了,你可以讲出这个。那个时候,我们不必担心说天上的太阳经过日食,还有镜子里面太阳的影子有日食,这个时候我们不必担心天上的太阳跟镜子里的太阳的影子两个到底有没有接触,这个不用担心。但是,镜子里的太阳还是有这样的功效在。月称菩萨非常特别的一点,他甚至说我所驳斥的东西,连我的驳斥本身在内,也是相对层次的,请不要去分析它。我对你的驳斥实际上跟刚才举的例子一样,像太阳的日食和镜子里日食的影子一样,就是这样在运作的,这样还是很有效的,还是能做很多的事。

第175个记诵,“如为修饰面容故,……如是此因虽非实,能净慧面亦达宗。”在镜子里面有你的像,这个像当然不是你真的脸,但是你用这个像可以在自己的脸上,可以把自己弄的漂亮。这个时候不用担心你的脸和镜子里的像,两个是不是接触。这个时候,月称菩萨说他的对手,你智慧的脸被你所发展出来的理论所遮住了。为要除去遮住你的理论,所以,我给你一些虚幻一样驳斥的分析。所以,我的驳斥,我的分析,不但可以驳斥别人错误的见解,同时也能让你了解到智慧。

第176个记诵,“若能了因是实有,……则可配此合等理,非尔故汝唐劬劳”。

月称菩萨讲,我们中观师从来不认为有一个实存的分析,我们也不认为有一个实存的被分析的对象,所以你要试图拿我们的方法来攻击、反击我们,这只会让你觉得非常疲惫。

第177个记诵,“易达诸法无自性,难使他知有自性,汝复以恶分别网,何为于此恼世间”。对于月称来说,要让这样一个理论师了解到一切东西都不是实存的,其实很简单,因为我有各种各样的例子比喻给你听,比如我可以说这是幻影,这是海市蜃楼,我可以用这些例子跟你讲。但是,对于你这样的理论师来说,如果你想要向月称证实有什么东西是真实存在的,你举不出例子来。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你为什么要花这么大的力气去编织一个错误的见解的网,何必这样做呢?

第178个记诵,“了知上说余破已,重破外答合等难,云何而是破法人,由此当知余能破”。前面我们所用的不自生、不他生等等的方法,还可以继续用。这个时候,月称菩萨对对手讲,你要了解到这一点,因为你是相信有什么东西实际上存在的,而我从来没有相信什么东西是实际存在的,所以你用我的辩证方法来反击我,这是毫无一点效果的。也就是说中观应成派用对手的逻辑来反击打倒对方。这是因为你有一个理论建立起来,所以我可以驳斥你,对我而言,我从来没有建立任何的理论,你如何拿我的东西来驳斥我。

前面讲的无我,无我如何说无我能够成佛,也许我们出生,我们就像一条船一样,那里有很多的恶业,我们可以用这一生清除很多的恶业,这个船就比较轻了,比较轻了,最后就可以渡过河成佛,是不是这样?

回答:

你这样讲,就为我说了很多的话。自我不是一条船,修道才是你的船。就算在相对的层次上,所谓的自我也是根本不存在的东西,只是一个名字。当然,这个名字本身的力量很大的。也许我们应该说是一个标签,这个标签的力量很大。

提问:有一个记诵,“若见我所皆空,终瑜珈师得解脱”,我想得到明确的答案,只要了无我就会得解脱,还是说只要得所证戒才会得解脱?

回答:这两个实际上是一个很大的东西。如果你真正能够体验到,即便是一刹那间体验到记诵的这两句,你就会正得菩萨初地。你要在一刹那之间面见一百个佛,就可以见到他们。如果那个时候,你想把自己的肢体肢解开去供养一切的众生,你也可以那样做。你记不记得,如果说你真的能够正到这样的话,就算古代功德具足的那些阿罗汉,但是他们一切的功德都还比不上,他们的光芒都会被你遮盖过去。那个时候,当然你的智慧不能真正地超越,或者说让你的光芒超越,并不完全是你的智慧。对一个像我们这样的凡夫来说,如果说一个完完全全成佛的佛和一个证得初地菩萨的人在一起,一个凡夫分不出两个的不同。不过这样已经不错了。

提问:如果月称菩萨讲,在相对的层次不应该分析它,我们接受那么一个玩意儿叫车,在相对的世界,我们什么时候要分析,分析在什么时候用?

回答:这个问题很不错。当我们的修持如果受到一些东西的影响,或者是被一些东西,尤其是被宗教式的理论带着走的时候,当然在修持中,一个车的概念大概不会给我们惹什么麻烦,我们用别理论的在这儿讲。比如有人现在跟你讲,这个人说我看到你的前生,你的前生可能什么事情不对,像类似这样的话,你会非常的害怕。这一类的事你不要认为不会发生在我们的身上,它经常发生在我们的身上。现在我给你另外一个好的例子。

比如你从香港跑来看我,你来的时候,你有期望,你认为我可以帮助你解决某些问题,但是你不知道这实际上是你自己的期望。因为,在这个时候,为什么呢?因为你 认为这一个拯救者是独立实存的一个拯救者,所以你来的时候,你就来见我,我也不知道自己做了一些什么,也许就拍拍你的肩膀。有两件事可以发生,一个好事一个坏事,如果说我拍拍你的肩膀,你真的把问题解决了,其实是一个坏事。为什么呢?因为这样,可以说是确认了你原来就有的烦恼,你会说我老早就知道,我是刻意这样做。也可以是好事,但是如果是好事,实际上就是要看你了。比如说你到我这儿来问我一个问题,我念了十万遍的咒,给你一个灌顶,给你挂一个什么东西,结果无效,你可能觉得很失望。如果你对于前面发生的,比如你来了,结果我做了一些什么,但是做了什么无效,这些本身是我说的好事,但是对于好事的处理,如果你觉得是无效,实际上这件好事没有好好处理它,你就会觉得失望。但是,如果说经过前面这些东西,假如你的感觉,你觉得其实是我自己的期望,我的期望太高了,其实不是这样的,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可以从好事里得到一些不错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因为这样的话,我的责任就没有这么大了。

提问:我想提出一个反击前面说车子的形状的问题。也许从车子的形状,你找不出车子的基础,但是会有一个机会的可能性。当然永远可能没有办法画成一个完完全全最标准的正方形或者是圆形。但是我有可能性去画,比如形成一个人是基因形成的,我也可以说这种基因有很多的可能性。

回答:对于这个的答案,这个问题在法国教这个《入中论》的时候,讨论了很久,我认为月称菩萨仍然会说这是一个串习。在法国讨论的时候,人家说在数学上,无论你怎么说,2加2绝对不可能成为5,就是4。月称菩萨对于这个东西会这样回答,你实际上看起来非常逻辑的答案,但是实际上就是你的串习,因为你已经学了很久,2加2就是等于4,这就是你的串习。

提问:我其实上面的意思,比如我们说一个完美的圆形,没有一个人画得出来,也许我们的电脑可以画得非常非常接近,但是仍然没有一个人画。但是不管我们画不画得出来完美的圆,但是完美的圆一定是有一个概念,我们才知道什么叫完美的圆。

回答:完美圆的概念应该是我们画得不太完美的圆的基础。月义菩萨不会这样讲,这一切是互因而起的。为什么你认为有完美的圆,因为你认为有方形,所以您认为会有圆。

第179个记诵,“无我为度生,有人法分二,佛复依所化,分别说多种”。

第180个记诵,“如是广宣所……一许十大圣”。佛当要讲比较仔细的时候,就说16种空性,如果简略地讲,就是四种空性。

第181个记诵,“有本性尔故,眼由眼性空,如是耳鼻舌,身及意亦尔”。眼睛的本性空,并不是有什么别的让眼睛空,而是眼睛的本性是空的。这一句话,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当我们很多人在修持空性的时候,我们都是去看,或者是认为什么东西消失掉的,或者是什么东西没有了,或者是什么东西成为空了,如果我们这样去看、修持,我们所讲的其实不是它的本性空,而是什么东西不见了或者是什么东西消失掉了。

第182个记诵,“非常非断故,眼等内六法,所有无自性,是名为内空”。因为他们没有什么东西本质上是存在的,因为生、住、灭这些东西,本性都是空的,所以一切的眼、鼻、耳等等这些本性是空的,这个称为内空。

第183、184个记诵,“由本性尔故,色由色性空,声香味及触,并诸法亦尔,色等无自性,是名为外空,二分无自性,是名内外空”。色本身对于色而言,是空性的。其他的声香味触法,一切的法,这些对于它本身是空的。这种空,我们称之为外空。而一切的感官是空性,感官的对象也是空性的,这两个被我们称为内外空。这些不同的空性的目的是什么呢?是为了不同的众生。对于某一些众生,要先叫他外空,有一些可以反过来。

第185个记诵,“诸法无自性,智者说名空,复说此空性,由空自性空”。这个记诵是非常出名的一个,一再被人引用。诸法离于自性,以前有学问的人说这个是空性。但是,空性本身也是离于自性的,这是我们说的叫做空空或者是本性空。

第186个记诵,“空性之空性,既说名空空,为除执法者,执空故宣说”。当有的人学习到空性之后,又会把空性再当作是一种现象,当做是一种法。为了要除去这种执著,所以佛说空空,就是自性空。这个空,实际上经常别人谈论到的空,就是讲的这个空。

第187、188个记诵,“由能遍一切,情器世间故,无量喻无边,故方名为大。由是十方处,由十方恒空,是名为大空,为除大执说”。在任何方向,实际上都是无边无际的,任何一个方向,都有无数无量的众生,而这些众生,对他们而言,又有不同的方向。在各个方向,东南西北等等,这十方,每一个方向的本性都是空的,没有一个究竟的东方,究竟的南方。在我们这个相对的世界,当然最大的东西就是方向,所以说这种空被称为大空,也许可以叫伟大的空或者是方向的空。

第189、190个记诵,“由是胜所为,涅磐名胜义,彼由彼性空,是名胜义空。为除执法者,执涅磐实有,故知胜义者,宣说胜义空”。涅磐是所有跟随三乘修行者最近的目标。但是,就算是涅磐或者我们说成佛解脱,本身也是空性的。这是我们说的胜义空或者是究竟空。

之所以说佛要教授这种空,是因为避免有人把涅磐或者把成佛解脱也当作是一个实存的现象,而执著涅磐是实存的。对于这种弟子,佛就教育胜义空。第190个记诵,第三句,月称菩萨特别强调,是谁教导胜义空?是已经证到佛果的人教导的,他说成佛或者是涅磐这件事本性是空的。

第191个记诵,“三界从缘生,故说名有为,彼由彼性空,说名有为空”。三界是由一切因缘产生的,所以,他们都是组合的现象,是有为。而一切组合的现象,一切的有为的本性是空的。这就是我们说的一切组合的现象本性空,也就是有为空。

第192个记诵,“若无生住灭,是法名无为,由彼彼性空,是为毕竟空”。如果没有生、住、灭这些的话,这个现象就是非组合的或者是无为。因为我们有这个习惯,当我们谈到有为法,也就是说组合的现象的时候,一个人很自然地想到跟他相对的一定是非组合的现象,就是无为法。非组合,本身就是空性。

第193个记诵,“若法无究竟,说名为毕竟,由彼彼性空,是为毕竟空”。这种空性,如果用比较平常的话讲无边即空,没有边际,没有界限的空。在我们所生活的世界里,我们没有体验什么叫无边际,也许我们可以想象在某一个方向一直下去是无边际,天空是无边际,但是实际上我们没有体验过什么叫无边际。但是无边际实际上是报身佛所有的一项财富。比如我们说无量光,无量的化身,实际上我们说阿弥陀佛就无量光,长寿佛就是无量佛的化身。但是无边际本身是空性的,所以这个就是我们称的无边际空,或者是书上讲的毕竟空。这个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教授,因为有个人执著于保身佛无量的功德,如果是这样的话,全部都没有了。

第194、195个记诵,“由无初后际,故说此生死,名无初后际,三有无去来。如梦自性离,故大论说彼,名为无粗及,及无后际空”。这个空叫做无始无终空,这边你要非常注意,开始钟表是空的。因为一般的大乘经常会这样讲,轮回是无始无终,没有开始,没有结束,所以有人会把无始无终本身当做一种现象,所有的无始无终本身也是空性。越程菩萨说轮回是无始无终的,也没有所谓的来去,就像做梦一样,没有办法说梦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就像你在梦中梦到一个茶杯,并不是说打破了或者是被人拿走了,茶杯没有了,而是本身是空的。这个无始无终,本身也是空性的。在大论,也就是说中论里讲过。

第196、197个记诵,“故谓有可放,及有可舍弃,无散无放,都无可舍弃,既彼无散法,由无散性法,由本性尔故,说名无散空”。很简单。也许像这些,当然真的要了解是不容易的,不过字面上看好象不难。这种空性叫做无可舍弃空,就是没有什么东西要去舍弃掉的。当我们谈到舍弃什么东西的时候,表示你要丢掉一个你不要的东西,你要把它舍弃掉,这是空性里面最伟大的空性。这实际上和我们前面举的例子,就是稻草人和人,和人认为是人的故事非常配合,在这个故事里,没有所谓真正的人要去舍弃掉。所谓的自我,并不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东西,你没有什么可以舍弃的。所以,当你经过做了十万个大礼拜,修了十万遍的金刚萨多以后,终于成佛了,那个时候你会发现你没有做什么。你立刻的反映,你就会讲,我们为什么要干这个事,既然没什么东西可以舍弃,我们修这些做什么,这两个记诵就是答案。这个空不是叫做舍弃空,或是叫无可舍弃空。这就表示,你有什么东西要舍弃吗?当然不是。

第198、199个记诵,“有为等法性,都非诸声闻,独觉与菩萨,如来之所作。故有为等性,说名为本性,彼由彼性空,是为本性空”。这是另外一个非常重大的教授。一切的现象,一切的法,无论是有为法、无为法等等,这一切的现象都事实上声闻缘觉、菩萨、如来所制造出来的。但是,一切这些现象的本性,比如有为法,就是前面讲的,我们制造出来的有为法的本性是空的,所以这个叫做本性空。

第200、201个记诵,“十八界六触,彼所生六受,若有色无色,有为无为法。如是一切法,由彼性离空,变碍等无性,是为自相空”。这是一切现象、一切法空。一般所教授的空性,实际上是这个空性。第200记诵和和201个记诵前两句,讲的是一种空。讲一切一切的现象,一切的十八界,十八种元素,六种感官,六种受,一切组合的、非组合的各种现象,没有一个留下,一切都是空。这就是我们称为的一切法空或者是一切现象空。

201个记诵最后两句,是另外一种空。或者应该这样说,201个记诵后两句,实际上可以说是解释另外一种空性的开始。这个空,实际上像昨天那位外国朋友讲的,我们有的时候会说这个东西也许是空的,但是它的背后一定有一个有效的东西在。比如我们说画一个圆,非常完美的圆形,我们可能现在用任何的器具或者是电脑,都画不出一个完美的圆,但是背后一定有一个有效的,我们认为实际上有一个完美的圆形存在于它的背后,我们才能有圆的概念,所以这个在背后的有效的东西,有点像我们说这个人表面看起来脾气不太好,其实他的心肠很好。外面表现,但是背后有一个真正的状况。这种空性多半是对于理论师说的。这个空,下面解释了很多,我们就往下讲。所谓的空性是怎么讲?像前面讲的,这个现象显现出来什么,背后有一个真正的本性,这个东西是什么呢?真正在背后的东西是空性。下面的14个记诵,就是解释这两句话,但都是讲它的性质。

第202个记诵,“色相谓变碍,受是领彻性,想谓能取像,行即能造作”。可以说这些性质都是有部的论师建立起来的,我也同意。什么叫做色?色就是说,能够组合成一个什么样的形式的,会有阻碍性,阻碍东西的,这种叫做色。什么叫做受呢?受就是一种体验,能够体验到快乐、痛苦,或者是不苦不乐的体验,或者是体验到快乐、不快乐或者中间的体验,叫做受。对于我们说标识和标识的对象,就是标识所依的对象的执著,是我们说的相。可以说去照做一个什么,做一种行为,去形成一种行为,是我们说的行。识表示去分别,知道每一样东西的差别、差异,这个叫做识。可以去分别,能够知道,同时知道各个的不同,这个叫做视。

现我们刚才讲的,实际上可以说是各蕴,就是五蕴背后到底什么东西是真正的,讨论这个东西的本性。当然每一个记诵都是非常精简,一个记诵甚至是一句,里面有很多的意思。如果您是想每一句都要知道真正仔细讲起来的意思,就去看阿毗达摩。但是因为我们目前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中观的道理,所以对每一个都没有深入讲。

第203个记诵,实际上等于是把一本很大的东西,只引一句,只讲五蕴的自性就是苦,18界的本性就是毒蛇。

第204个记诵,佛所说的12触,实际上是一切痛苦的来源,或者说痛苦所生的地方。12缘起法是什么呢?就是一切因果相交,一切合合的,就叫做缘起法。给别人舍弃东西,是布施;没有痛苦,是戒;没有嗔恨,是表示安忍;不去做非功德的行,这个叫精进。这只是用一个非常简单的定义界定这些。把心向内收,这个叫静虑,就是三摩地。什么叫做智慧,什么叫般若?没有执著叫做般若,这些是波罗秘多。四种三摩地。四种,等于是没有形象的三摩地,比如我们说的四无量心。另外是色界的最后四种加行。这四种不同的三摩地、静虑,是佛讲出来的认为这些三摩地是不受影响或者是不会摇动的。

37菩提份的本性是什么?让你可以从轮回中解脱出去。在座很多大乘的学生,记不记得菩萨的菩提份是什么?四念处、四清净心、四如意族、五根、五立,七菩提份。这37菩提份的本性,可以带领一个人或者众生从轮回里解脱出去,用专有名词讲就是“处理”。空性的本性是什么呢?没有执著,或者可以讲,在主客之间没有什么行为。解脱的三门:没有标识。这个东西的基础是无相,或者是没有标识;道是修的道,道是无怨。很抱歉,今天记不得第三个了。不管怎么样,这三个东西可以除去障碍。但是除去的障碍是非常特别的,就是当你入定之间有障碍,他们可以除去这种障碍。

佛有实力,这个实力的本性,就是能够建立胜义谛的见地。四种无畏的本性,是坚定,佛的功德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所以就会无味。如果一个东西慢慢减少,可能会害它,佛四种无味的本性是坚定。佛的四种无分别制的本性,是不终止,就是无结,没有终结。立意众生的本性是大慈。比如保护其他的众生不受痛苦,这叫做悲。有一个句话非常间断,像下面的这一句,“喜”的本性或者是喜的像,就是喜。“舍”,也就是平等,平等的本性是无分别,没有什么东西混杂,无分别。佛有18部共法,本性也许可以解释,你找不到跟它一样,这个东西是那个东西的样本,找不出那种东西。你没有办法把它变成一个别的东西也具有同样的,这叫不公。

第214个记诵,佛的智慧,本性是现见、现观,当下就可以知道。也就是佛如果要了解一件东西,不必经过逻辑,不经过比量,全部的了解都是经过现观。其他除了佛之外的圣者,无论是阿罗汉还是实地菩萨,他们都是少份,没有佛那么大、那么圆满。

第215个记诵,讲最后的结论。一切组合的现象,以及非组合的现象,用比较术语讲,就是一切的有为和无为法的本性都是空的,是自像空,用比较普通的话说一个现象真正背后的本质是空性的。这种空性在修道的时候,主要是教授这种空性。这种空在修持当中经常谈到,比如在修持当中用分析的方法,我们知道很多的现象都是空性,这一切都是幻想。但是在这些的背后,我们知道后面其实有一个什么什么的本性。比如有不的论师得到,一切东西的背后就是无方,没有方向的例子。唯是师得到是,一切的东西本性,然后下一个定义,就是怎么怎么样的。

第216、217个记诵。现在这一刻不会留下来的,过去、未来根本不存在。不管怎么说,时间根本都是不存在的。但是不存在,本身是空性的。这个可以叫做不存在空,或者是不可得空。

第218个记诵,“……合合由彼空”。一切的诸法、现象,当因缘具足的时候生起,但是在究竟的立场上,并没有什么聚在一起或者是合合。我们所说的聚在一起或者是合合,只是给这种情形的标识而已。这种聚合或者合合的现象,实际上是空性的,有点像一个森林是很多的聚合,我们所谓的聚合,实际上只是一种标识,这是我们说的空。

以上如果我们用很详细的方法讲空性,16空。

第219个记诵,“应知有性言,是总说五蕴,彼由彼性空,说名有性空”。一切存在的现象,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五类,就是五蕴。我们说五蕴,自性空,叫做有性空或者是实质空。讲一件很重要的事。因为我们是在介绍不共,或者是很特别的大乘的见地。前面我讲过,就算是声闻缘觉也了解人空和法空的道理。有几个很重要的问题,因为不同的学者讲的不一样,龙树和弥勒,对于这一点的观点不同。龙树和弥勒的观点不同,主要是在定义什么叫做法空,也就是现象空上。月称菩萨等于是龙树菩萨的跟从者,所以我们就会说,缘觉也了解法空,但是弥勒不是这样说的。龙树菩萨的观点是这样,为了能够证得人空,当然要知道五蕴是空。因为不管怎么样,五蕴是人或者说我间接的目标,所以你至少要知道五蕴空。所以声闻缘觉一样了解法空。而弥勒不把五蕴当作人以外的现象,他把五蕴当作人,所以成为人空的一部分。他们两个这样讲都是有道理的。因为龙树菩萨在写论的时候,支持他的是从经上得来的。而在《般若经》里面,佛讲过,就算要证得声闻,也要了解波罗,要证得缘觉,也要了解波罗,这个波罗当然包括了人空和法空。所以龙树菩萨用佛经上讲的,来支持他所写的论。

第220个记诵,讲非组合的现象,也就是我们说的无为法,也是一种现象。但是这种现象不是实质的现象,所以本性也是空。就像天空,之所以称之为天空,因为没有什么东西在那里,所以叫天空,这一类叫做无性空。

第221个记诵,“自性无有性,说明自性空,此性非所作,故说名自性”。我们所说的自性、本性,无做作,是本性的定义。空性不是一种做作。而这个不做作的空性,本性也是空的。

第222、223个记诵,“若诸佛出世,若佛不出世,一切法空性,说名为他性,实际与真如,是为他性空,般若波罗秘,广作如是说”。上一个记诵说的是自性或者说非做作的自性空。不管佛出世与否,一切现象的究竟本质是空性。这种空叫做他性空,这种空是没有其他的性质在里面。为什么叫他呢?这个他是表示对佛而言,佛所了解到的空是这样的,所以说这个空只有佛所正到的。第223个记诵的前两句,这是自己的本性,就是我们说的真如,这种本性,除了佛之外,其他的人无法正得、了解。

以上是20种空性,223个记诵后两句,月称菩萨讲,以上的16空以及4空,是在《大般若经》里所说的。

第224个记诵,“如是慧光放光明,遍达三有本无生,如观掌中庵摩勒,由名言谛入灭定”。六地的菩萨因为了解到16空,他的心从一切的烦恼中解脱出来,所以看到三界,也就是三有,就好象看到一种水果,一种水果可以同时看到外面,也可以看到里面,在坐上的时候,是这样的。在座下,用一切相对真理或者是相对层次的方法,也就是名言谛,也就是刚才前面说的“护持戒”等等。这样,就可以进入灭。

第225个记诵,“非常具足灭定心,然恒悲念苦众生,此上复能以慧力,胜过声闻及独觉”。到这里,就进入七地菩萨。非常难得的六地的菩萨,虽然已经正得了离于二边的智慧,但是他没有一点的骄傲,反而对于那些没有救护的众生产生慈悲心。当菩萨进入七地的时候,菩萨就可以胜过声闻缘觉,不仅是功德方面,他的智慧也超过了声闻缘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