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霉素软膏:入中道-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谈入中论——10 - Qzone日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0 00:51:18

入中道-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谈入中论——10

  

回答: 你问这个问题是说,你想问月称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还是问唯识宗的学者他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呢?

提问:双方的看法。

回答: 这两方面都认为说,风是从这个海洋来的,但是,仁波切为什么刚才要反问这位提问的人呢?说您问,是说月称菩萨的看法,还是中观师的看法,因为主要的分别在这两方面,对于大海的看法不一样。对于唯识学者来说,这个大海是真实存在的,是实存的。但是,对于中观师来说,不是这个样子。所以,从他们两方面实际是不同的。所以,对于唯识师来说,风是由真正实存的因他起性而来的。对于月称菩萨呢,如幻的风是从如幻的大海而生的。

提问:,阿赖耶是为何有这些潜能?例如来说,看到东西的潜能。

回答:这个问题几乎有点像你问说,为什么银行里面会有钱,或者你说为什么银行里面没有钱。也不是所有的阿赖耶都有这种潜能或者潜力在,就是说有一些阿赖耶,假如说一个人已经非常接近佛地,那个时候,他的阿赖耶这种潜能非常非常少了,就很少这种可以制造风的这种机会了。

提问:所谓在盲人做梦的时候,我们怎么知道一个人出世就盲,他可以见到颜色、天空、星星,我们确实知道吗?

回答:不,我们并不知道。我们永远无法知道,这个例子就是唯识宗举的,如果我们从来没有见过蓝色,我们在梦中也从来不会见到蓝色。

提问:没有这个心,就不会有这个外景存在。大手印大圆满,所指的心性之名,是否也中观应成派所破的范围之内?

人比石头所多的,是如何由空里面所产生的?

回答:这个问题可能有一些误解,才会有这样的问题产生。这个答案很多,如果您的问题是说为什么人类所有的识,是如何从空之中产生的,如果您有这样的话,您应该有同样的问题,为什么石头没有从空中产生识出来。这里有一个很主要的误解的地方,当您问这个问题,或者是我们讲书法由空性所生,你会认为空性是一个实存的实体,从实体里会生出各种各样的诸法出来。因为从空性的观念来看,你有识或者是没有识,两个是完全一样的东西。

提问:从来没有见过的事情,如果在梦中看到,怎么样解释?

回答:对这个问题还不太清楚。大海里面的风正好是吹的方向很对。

A:我想问各位一个问题。唯心识宗的学派为什么一定要拿出阿赖耶的见解出来?

回答:因为唯识宗的学者必须要证明,从前面一刹那到后面一刹那,中间有一个东西传输或者是运送出去。

因为他们一定要找一个究竟的东西,他们可以依靠或者抓住。

因为他们要找一个容器,能够把业从前一刻运载到下一刻,运载下去。

A:现在请各位找出月称菩萨的五个论点,来驳斥唯识宗的学派?五个驳斥的方法。

回答:因为月称菩萨说如果心是实存,你又说他们是异他性,基本把心的外相视为两个实体,所以这在逻辑上是不能成立的?

A:他刚才讲的有什么错误呢?有没有说第二个对月称菩萨的反驳的方法。

回答:如果阿赖耶是实存的话,成佛就变成了破坏或者是摧毁阿赖耶的原因。

A:这个不错。第三个。

回答: 如果阿赖耶成立的话,他会毁坏世俗谛,如果有阿赖耶存在,就有心存在,如果我有心存在,外相就不存在,在世俗谛上是不成立的,所以也毁坏世俗谛。

如果自胜证存在的话,应该为大家所共知,但是找不到自胜证。

A:再解释一下,这个答案太禅宗。这其实是一个很重要的观点,请您再多解释一点。

回答: 阿赖耶如果要有一个自证分,必须要有一个知着,必须要知道他的,这样的话,就变成了两个,按照前面的辩论,如果是两个的话,一个不可能知道另外一个。

A:当我们说他生,请您定义什么是“他”?为什么这让月称觉得那么不舒服?

回答:离于自的就是“他”。

A:这个答案不太具有说服力,有没有人有别的答案。

回答:实存。

A:对,实存当然是一个大的问题,但是实存和我们刚才说的他联系到一起。

回答:因为有自己,然后才会有他。

A:对,但是最大的问题是在实存上,但同时“他”也是一个问题。第六章是破他生的部分,“他”生的定义是什么?

回答:“他”是实存的,因为自是实存的。

A: 我要换一个方式问大家。为什么月称菩萨把唯识宗归类于他生派的?如果说你能够回答这个答案,真正是有所收获。因为月称菩萨在他的书里,把印度教,比如数论派归类为自生,为什么把唯识宗归类为他生?

回答:一切唯心的意思就是,一切外心都是不存在的,内心是存在的,所以是他生。

A:你的答案再加一个字就对了,你再加一个字,就可以把唯心识宗真正推到他生的深渊里面去了。

回答:心生出来的时候,心并没有消灭,外经又存在,两个都有,所以是他生。外境的时候,心还存在,心跟外境都存在,时间上不是同时,不过是一个先一个后。所以认为是他生。因为唯识宗认为一切唯心,外境是不存在的,心是存在,一切都是由心所生,所以认为是他生。

A:要加的是你的心实存,这个实存是关键的字眼。因为阿赖耶的概念,实际上月称菩萨也接受了。

回答:他们是站在哪一边,他们是以月称的论点来辩论,还是以唯识宗的论点,我们需要知道。

A:各位想站在哪一边?各位是要站在唯识那边还是不要?我想每一个人,有的人也许站在唯识的观点,有的人可以站在月称菩萨一边。如果有科学家或者是物理学家在,你基本上是反佛教的立场,你也可以用这个立场辩论。我跟各位提提,哪些是非常难的问题。各位问他一个问题,你怎么证明轮世这个问题,如果你问这个问题,他连座位都坐不住了。

在《入中论》经里,也有一个例子,佛说就好象一个珍宝,被块脏的布包裹着一样,在所有众生之内也都有佛性,佛性充满了光明,32相80虽好,但是这么好的佛性,就像珠宝被破布包着一样,被我们的烦恼遮盖着。当唯识师引佛经里面的话来证明或者是支持自己的论点的时候,中观师说你所引的经典是《不了义经》,这样讲有点不太公平。

所以唯识师这样讲,心当然是存在,因为是《华严经—十地品》讲的,但是中观师对这个就有争论,他们的逻辑是,这些经典是讲给那些没有办法接受空性的人听的,这是一个理由。另外一种可能性,就是说可能有一些人以前是像别的印度教徒,现在想进佛教里面来,这些人那么久相信有一个神在,现在来佛教,马上跟他们讲所有的东西都是不存在的,包括你以前相信的神在内,这些人变得非常害怕。所以在这个情况下,佛才是唯心、佛性。月称讲,佛是为了这个理由,才在《不了义经》里讲这个道理。

下面是第95个记颂。佛说“此是不了义,此非了义理亦成”。类似这种经等等的儒家经典,实际上是属于《不了义经》,需要去解释的经典。同时,这一点也在用逻辑证实了是《不了义》。同时,不只是《不了义经》,另外一部经也是一样属于《不了义经》。这个道理连续到下一个记中,佛说“有所若无有,事不佛心皆所知”。佛说,如果没有客体,当然很容易就能说没有主体。在某一方面来说,当你去驳斥客体的时候,同时你也驳斥了主体。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佛先驳斥客体。

下一个记颂,“如是了知教规已,凡经所说非真义”。所以,你应该要能够分辨什么是《了义经》什么是《不了义经》,也就是什么经需要解释,什么经不需要。任何的经里如果不谈空性,就是《不了义经》。在佛经里面,有讲到空性的,这种经典是属于《了义经》。这里有四个对学佛的弟子的建议:

第一,依义不依语。第二,依法不依人。第三,依了义不依不了义。第四,依智不依识。到这个记颂为止,我们完成了驳斥他生。

下一个记颂,“计从共生亦非理,各生未生况共生”。这个记颂很简单,是驳斥共生。在胜义谛,我们自他生根本不能成立,因为如果你说自他生,前面所驳斥的自生和他生的错误,都会发生在你上头。就算在世俗谛,也没有说所谓自生、他生这种共生的状况。这个记颂是驳斥自他生,也就是共生,只有这一个记颂就驳斥了。

下一个记诵,“若计无因而有生,一切应从一切生,不应多门收集种”。前面这个记颂应该加一个,持自他生共生的主要是“释纳教”。最后念的这个记颂,是开始驳斥无因生。我自己有一种感觉,我一直觉得佛教徒并没有真正的驳斥掉无因生。因为在古代的印度,他们当时已经发展出一套非常精细的哲学体系。当时在印度的宗教,几乎没有一个宗教不相信因果的,比如我们说数论派,他们实际上几乎跟佛教徒一样相信因果。当然,我不敢说古代的大菩萨,比如像这个书的作者,这一类的大菩萨有智慧,看不到在未来这个主题会变成大问题,但是至少在当时并不是一个很主要的事。因为在印度当时,大家都相信这种因果,少数的不相信因果的学派,几乎都被大家瞧不起,大家看不起这种学派。这个学派的创始人,当时有一种贪欲。在古代的印度,婆罗门对很多戒律方面非常非常严谨,你不要谈一个人跟女人有不正常的关系,就算到了今天,如果说你到一个因为严谨的婆罗门,还是不让西藏人进门。并不是因为西藏人吃肉,而是因为你穿的鞋是皮革做的,所以他们是非常小心因果的。所谓“断见外道”,在当时是非常非常少数的。

所谓“断见外道”的创始人,主要是他想和他的女儿怎么样,所以创造了这么一个理论,其实没有什么前生后世、因果、业的东西。他写的书其实很好,也是像诗文体的,讲的也很有道理。但是我觉得,这个问题在我们现代,变成一个非常大的问题。而且还不只前面讲的,因为我以前的教授讲过好多次,我们用的这本书,月称菩萨表面是印度的哲学家在辩论,实际上他的对手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各种各样的习惯,把我们的习惯跟他相类似的印度的哲学家来代表,这本书在驳斥这些。我们每一个人自己想想,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大一部分不相信因果。

我们现在有很多的问题,不管是性的问题,或者是烦恼的问题,甚至于很多的自我认知的问题,我觉得实际上都是起因于我们并不相信因果。当然,我知道身为一个佛教徒,我们每天都相信如果今天点了一盏灯,照了三夜,以后就会到西方极乐世界。但是在日常的生活里,我们很多的时候像“断见外道”。我仔细想了想,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胆子都很大,因为我们生活在顾面子的社会里,当然没有一个人愿意讲我愿意和我的儿子、女儿发生什么关系,但是大家仔细想想我们内心很多的妄想,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妄想里都是胆大妄为的。

其实还不只是这样的,我并不愿意把下面讲的认为是西方式的思想,其实东方也是一样的。现代,有我们所谓现代的科学知识,我们认为科学发现的东西是客观的。这里面,实际上有很多的时候,你并不相信因果。像昨天讲的一样,我们不相信转世,当然如果现在问在座的各位,你相不相信转世,每个人都会说我相信,但是,我们实际上没有一个好的理由这样说。所以,当我讲我们实际上没有一个好的理由来相信,这实际上也证实,我自己实际上就是“断见外道”中的一个。所以,这个破无因生,在我们目前来说,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若计无因而有生,一切恒从一切生,世间为求果实故,不应多门收集种”。第一个,其实这是一个很好的逻辑,如果事情或者是现象是无因就会产生的,应该一直都有各种的现象产生。问题主要还是实存的问题。因为我们的对手,他们是相信有真实存在的“生起”。当我们的对手说无因的时候,他绝对指的不是空性,这个一定要搞清楚。“断见外道”说无因就是没有原因,但是中观师从来没有讲无因。当然,中观师也从来没有想说有因。但是,我们的对手在这边做了一个决定,就是“无因但是有生”。如果你相信无因,但是你又相信有生的话,他就变成那所生的那个实际上不是因果而生的,这种情况月称菩萨讲,这样所有的现象都会随时不停地生。 这一句当然从世俗方面讲,如果你要说是无因的话,一般的世俗的人都不必去收集种子、耕田。

“众生无因应无取,犹如空花色与香,繁华世间有可取,知世有因如自心。如果是无因的话,所有的事情都应该变成空中的花,根本是不存在的。没有一个东西是可以被认知的,但是,情况并不是这样的。在我们面前所显现的各种现象,我们不断地觉知,我给对方一个建议,各位“断见外道”的信徒,你们要知道,当你看到蓝色的时候,是你的心觉知到蓝色,你的心是蓝色的因,这个你要知道。

提问:我想请问两位堪布,为什么一个人的修行世俗谛能够正到胜义谛?

回答:世俗谛实际上是胜义谛的一个方便,因为只有在世俗谛里,才可以谈种子和芽之间的因果关系。而当我们把种和芽讲出来之后,我们就很容易能够谈两者之间的关系了。当我们讲了这个之后,我们就可以让弟子了解到缘起的关系,经由缘起,这个弟子就可以证得胜义谛。

提问:为什么不能光只借着了解到缘起,而能够证得胜义谛,为什么一定要去修行?

回答:只有这种知识性的了解是不够的,为什么呢?因为如果我们只有知识性的了解,没有办法带里我们能够一直安住,或者在我们认知的真理上,不能带来这种结果。你要变得安住于你所认知的真理,知识性的了解就只是理智性的了解,就只是这样的。比如这是一个杯子,就只是这样的。为了要知道它,你要提醒自己,这是一个杯子,这个就是我们说的修持。

提问:如何能够证明诸法由空性而生,但是不是来自于神或者是上帝?

回答:堪布给了两个答案,第一个答案很好。如果他是我们的话,第二个答案其实是一个很好的跟他辩论下去的题目。实际上并不是说诸法由空性而生,诸法并不是由空性生起。实际上堪布讲的是对的,因为这句话,比如诸法由空性而生,这句话实际上是《金刚乘》用的词句,大乘不用。我们现在是大乘班,所以不用。可以说古典的答案,诸法是缘起,所以诸法皆空,这是一个典型的古典答案,这个答案几乎是没有办法驳斥它的。

第二个答案,实际上诸法一切的现象并不是神所创造的,这些现象是由我们的善恶业所创造出来的,这个答案里有很多的曲折在里面,这个其实可以跟他辩论。

提问:业从哪里来?

回答:这个答案堪布给的很好,但是这个答案里还是有东西可以抓住他的。业是来自于执著自我,因为执著自我,所以产生烦恼,烦恼产生了业。

提问:自我是怎么来的?

回答:堪布这边讲的是标准的大乘的答案。堪布的答案,如果你去追寻所谓的执著自我的开始,开始没有一个开始,它是无始的,其实这个答案是一个很弱的答案,如果钻进去,可以好好跟他辩论了。

提问:“无私”是堪布说出来,是证明还是假说,如果是假说的话,我怎么相信?

回答:我们知道有以前生,因为有以前生,最后产生了无始的概念。我反问一个问题,就算无始,为什么说无始是常?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诡计。这个也是一个标准的大乘答案。这一生的第一念,一定要有一个因。我们目前的这一念,是由前面的前一念,就是过去的前一念所产生的,这个是标准的大乘相信因缘果的道理。

提问:我们可以说,第三念是由第二念产生的,第二念是由第一念产生的等等。这样推,什么是第一念?

回答:如果这个问题问堪布,堪布肯定说是无始,无始肯定是第一个。

提问:要搞清楚无始的定义是什么,因为无始好象是一个相对的,怎么给无始定义?

回答:这个答案非常好,他的回答是说,所谓的无始实际上是想象出来的现象,并没有实际上的这个东西。如果谈到转世,里面可能还有一些别的。

提问:既然是想象来的,想象的内容是?一念是前年一念来的,这应该是错的。半夜的时候你突然被冷醒的时候,很冷,那一念是从哪里来的?

回答:我帮你第二个问题出一点小主意。我问堪布,刚才你说第二念来自于第一念,第一念实际上是想象的现象,其实没有第一念。无始是一种想象的现象,内容是什么呢?我想喀布的答案是,想象的,当然是没有内容的。只要你一开始去分析这些东西,你就开始等于说是在分析胜义谛。我们所相信的第二念是由第一念而来,第一念由前面一念来,这些是在世俗地里,我们这样相信。这种讲法,实际没有什么逻辑,只不过我们生活的状态是这样的,在我们的生活里是这样的。如果你一定要去找出来,什么叫做开始,或者你想指出来什么叫无始,如果你要这样尝试的话,整个开始或者是无始的现象会被破坏掉,最后你找到的是剩余。

提问:无始的定义?我想在《般若经》里讲到无始的时候,意思并不是说无始是另外一个形式的开始,无始的意思是根本不能问开始,因为每一件事的开始是有因有缘,就有开始,所以不能离开因缘去谈另外一个开始。你用追溯的方式,这个东西有一念再有前一念,这样推下去,那个无始是另外一个无明,你把另外一个无知的开始当成开始。佛经里讲到无始的时候,真正的意思是你不能作用于那个开始。

第二,我们在探讨有始和无始的时候,避免一个宇宙发生论的思考模式。也就是说,我们不能把宇宙当作一个整体,追究这个宇宙的开始是什么?因为你没有这个模式,仅仅就是一个有开始没开始。第二,你根本不能用宇宙发生论的方式去问开始的问题。你把宇宙当作一个整体,去问开始,最后不是有开始,就是没开始,即使你说有开始,也是另外一个形式的开始。

第三,如果半夜冷得醒过来,冷的念头从哪里来?实际这就是缘起,只要有缘起就有开始了。佛法是针对个别的事是开始,是个别的因,而不是所有的事加在一起找一个抽象的因果。

回答:在前面,我们讲的时候,有一个讲到转世,其实里面有一个很大的漏洞,大家如果从那个漏洞讲下去,可以好好跟他们辩论。

提问:有关相续的问题,时间、空间的相续问题。如果这个问题正能证明是对的话,就能证明不只是月称就连佛,都是一个大骗子。月称为了驳斥存在和不存在,错误的把相续分开,分成很多不同的部分。我们有四季,春夏秋冬,每一季都有不同的天气,热、冷、下雪等等,这个当然说一般的农夫都知道不同季节的差别。所以,如果我们在这边谈四季的话,就把年给破坏掉了。如果我们把一年当作一年来看,那里就没有季了。两方面从一开头就是错误的。同样,如果我们站在年的立场上看,我们没有十年、百年、千年,这些又不成立了。如果我们考虑一下时间更大,比如节的话,千年都消失掉,这也可以说是一个错误的、人造出来的概念。所以同样如果我们讲,月、日,这样的话,有没有所谓的节、十年、四季,我们又不提它了。如果我们说一条线话,是由无数的点所构成的,所以当谈它是线的时候,点就忽略了。同样,如果谈里面无数的点,就没有谈线。一个很重要的论点,小的离不开大的,大的离不开小的,一点一点离不开不条线,一条线离不开一点点。

另外一方面,他们也不能离于对方而独自存在。佛等于是错误的建立起东西有生、住、灭。业的概念破坏了我们生命,为什么这样说呢?当你谈到一个渐渐单独的现象的时候,这样实际上你没有看到整个生命的线与这个相续。如果你看到生命像一条线一样,我想单独的现象,又消失或者不被你注意到。事件和生命的相续就像点和线一样,两个既不能依靠对方而存在,但是正因为有了对方,他们又不能存在。今天的主题不是谈电脑。

我们听闻或者是教授中观,最终的目的就是要把我们从各种各样的烦恼中解放出来。为了帮助我们解脱这些烦恼,过往的菩萨们修的道或者建立了道。这个道包含了三个要点:第一,就是见地。第二,修,就是去思考你说知道的见地。第三,行,行为,可以令我们的见地坚固。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现在所有的见地没有办法带给我们就近的快乐。所以我们现在具有的见地,可能不是一个很完美的见地。因为我们的见地不完全、完美,所以我们从见地所衍生出来的修行,以及这个见地所衍生出来的行为都是不健全的,这个不健全导致我们后来的失望、痛苦。

第一,最重要的,就是要建立正确的见地,这个很困难。之所以困难,并不是因为究竟的见地在技术上,或者在其他的某一个层次上非常非常难,原因并不是这样的,并不像科学那样一个复杂的东西。见地,比如空性,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东西,至少我的上师是这样跟我讲的。为什么那么困难的去了解它呢?因为我们非常非常习惯于错误的见解,所以对我们而言,就算是面对真正正确的见地的意愿都没有。所以,即便我们希望去了解空性,或者我们对空性稍稍有一点好奇,都需要非常大的功德。就算我们有一些好奇心或者是兴趣,去了解正确的见解,但是正确的见解似乎仍然非常困难,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正确的见解往往被我们自己很多的想法染污了。

我们现在所研讨的这本《入中论》,就是用各种方法来建立正确的见地。以前我也讲过,我们只是这样来学或者是读《入中论》,实际上我们如果只这样做的话,并不会真正让我们了解正确的见解,但是至少我们会对于什么叫正确的见解有一个大概的认识。真正的了解,必须要经过我们自己的修持,必须经过我们的虔诚心和足够的功德。我们现在做的,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至少会让我们觉得,这个讲的很有道理。因为我们有这种感觉,所以也许我们会比较有热诚的心,希望能够面对或者了解正见,希望是这样的。我自己认为,如果你有足够的虔诚心或者足够的功德的话,我们现在做的是没有必要的。如果你有前面讲的这些,你可以到一个上师面前,上师会问你一个非常荒诞不经的问题,比如问你的手拍出来的声音是什么,你就可以当地说出自己的见解。但是要我们什么事都不做,等待像刚才讲的状况发生,稍微有点冒险。现在我们开始研读这本书,在研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前面讲的情况可能会发生。

我们想要去除的,想要清净的,就是我们错误的见解,我们想要建立的就是正确的见解。非常一般地来说,什么叫错误的见解?我们有一个成见,我们认为某一个东西是真实存在的。比如我们在沙漠里非常渴的时候,你看到海市蜃楼,你以为里面真的有水。像前面我们念心经的时候,里面讲耳鼻等这些东西要告诉我们,并不是要否定在沙漠里我们所看到的海市蜃楼,只是要让你知道,海市蜃楼并不是真的水。这个其实是非常难做的,因为刚才跟大家讲,你在沙漠里已经渴得要死,你看到前面似乎有非常甘美的泉水,突然有人告诉你那不是水,那是海市蜃楼,我们根本没有接受。这就跟我们没有办法接受空性一样,这是我们没有办法接受的。

月称菩萨这么努力地讲,唯一就想建立一件事,他跟你讲你所看到的不是水。如果我们用更学院派的讲法,这边月称菩萨根本不会讨论你看到的是不是海市蜃楼,他根本管都不管。他讲的只是说那个不是真的水,这是他唯一要说的事。但是,我们许多人认为,那个是真正的实存的水。一般来说,我们认为我们的身体是真的,台北这个城市现在的房子都是真的,是真实存在的。如果我们只认为这个东西是真的,如果我们只这样想,这也没关系,但是问题是我们的心又往前进一步,当我们认为这个东西是真的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执著,月称菩萨觉得我们这么执著一个不是真实的东西,这是一件非常荒谬的事。一旦你知道海市蜃楼并不是真的水,如果你真的了解到这一点,至于你会不会走向海市蜃楼,根本不重要。也许你仍然愿意往那边走,但是因为你不再受它是水的幻想,你可能是出于别的目的,你愿意跟着海市蜃楼到处走。

我们可以这样讲,对我们而言,我们可以说制造了两种真实存在的状况。这两类,第一类,比如我们的身体,我们的五韵、房子等等,这些东西一般都认为是真实存在的。第二种真实存在,有一些理论家或者是宗教家,他们经过分析之后,建立起来他们认为真实存在的东西,所以这边有两种真实存在。一个是瓶子,那个瓶子在我们来看,我们认为真实存在的,另外一种,就是理论学者或者是宗教家,经过他们的分析,所建立起来的他们认为真实存在的东西。我们一般的修道的道,不管我们修直、做祈祷、灌顶等等,主要是刚才说的第一种一般性的真实存在。像在这本书里,各种看到各种各样的分析、逻辑,实际上是第二种,就是由各种理论学者建立起来的真实存在。

虽然我们前面这样说,但是像以往我提过,这本书里所提的所有的外道,比如数论派的数论师,或者是佛教其他的派别,他们代表了我们本身很多的烦恼,或者是本身合理化的,或者本身用逻辑能够证明的东西,就是我们本身的烦恼。我们这里所要建立的,就是建立一种见地,这个建立就是任何东西都没有真实存在的本性。我们怎么样做到上面说的目的,第一个,我们来分析因。如果我们说一个东西是真实存在的,他们从哪里来的呢?他们或者是自生或者是他生,或者是二者自他生,或者是无因生。这样讲,实际上非常有道理。因为我们认为一个现象、一个东西真实存在,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东西有一个生起,有一个开始,因为这样,才能真实存在。

在前面三次的教学中,我把四种生里面的前三种,就是自生、他生、自他生已经讲完了。这次,我们主要要研讨的就是最后一个,就是无因生。在我们讲到无因生的时候,当然我们也有讨论的对手。这个对手,当然有历史上的对手,比如印度的顺世外道,但是同样代表我们本身的某一种烦恼。顺世外道,他们相信任何的现象都是没有原因的。我们本身的习性,其实有很多都是这样的,当然有一些不是有意识地可以感觉到,可是有一些是非常强烈地意识到的。

举例说,你刚和你的朋友吃完饭,你的朋友喝了三碗牛肉汤,喝得很猛,一下就喝掉了。他吃饭的时候很高兴,高谈阔论,东讲西讲。可是,一小时之后,你突然听到你的朋友被人家发现死在哪一个花园里。我们立刻的反映就是为什么这样?不可能,他前一个小时前健康得很。这一类的小事实际上是我们的大问题。这就表示,我们对于因缘的认知并没有真正深入我们的脑袋里。假如我们谈到现代很多的学派,当然我自己不是非常清楚。比如我们说的存在主义,也许有我们讲的类似于这种见解。基本上,认为没有来生,也没有过去生,只有我们的现在,也没有业,没有业当然就没有因。我会把这位先生刚才提的问题翻译给堪布他们听,如果月称菩萨在这边的话,他们会完全同意,这个其实没什么可以争的。

提问:世俗谛把东西分成很多点的话,那是很可笑的。如果你在整体方面来说的话,根本就不用提这些问题。所以,因为整体、全部跟所谓的人工分离的一些理论,是根本不能一起相处的。

回答:我有一个问题,这个看不出来是一个问题,还是一个辩论。我不知道该和你辩论,还是给你一个答案。第一,佛是有究竟、真实的心。这实际上是辩论的一个方法,我现在给你一个答案,看你怎么样来回应我。

提问:刚才讲转世是这一生的第一念,一生最后一念,一点一点推下去。怎么样证明刚出生的孩子还是一个生命?他的身体跟别外一个身体是不是不一样。我们看见他就是从一个母体里面出生,怎么证明他跟另外一个不相关的身体有一个关联存在呢?

回答: 任何一个组合而成的东西,一定有三个部分,就是生、住、灭。任何一个组合的东西,一定是由某一个因和某一个缘所产生的。这一生的第一念,是一个组合的东西。所以对他来说,这个因和缘,一定是从前一生来的,这是一个标准的佛教答案。我不太信任这个。

提问:在前面堪布说,不是神创造一切的现象,而是业。那是不是说业是真实存在的?

回答:不,那不是真实存在的。我不相信转世,因为前面说的第一念、第二念,我们说这一生的第一念来自于上一生的第一念,这个一点意思没有,不必这么说。生命就像一个录音机一样,只要你有机件,你的电池都有电,只要这些东西都在,放到一起,这个录音机就能用。如果说录音机前面某一些零件不太好了,我们就说这个录音机不太好了。这个所谓录音机的功能,不必一定要有录音机的上一世。我们有身体、大脑,我相信佛教说的因果,但是这并不表示我非得要相信上一世。比如我现在有身体,也有大脑,有血管,血管里面的血一直在流动,只要有一些空气经过我的喉咙,嘴巴动,就可以讲话,这些几乎是由这些零件组合而成,才有这样的。

另外,堪布讲了一个很不错的,这是一个很好的答案。堪布说你讲的东西听起来不错,但是有一个问题。他的答案是这样的,录音机没有心,但是我们有。我为什么要把这个翻给大家听呢?因为我下面要讲的这句话很重要,我根本不相信这个心。所谓心,只是一个理论,只是一个概念。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好象一根火柴,只要火柴盒的皮上一擦就能出火,我们身体里有一些基因,碰到某些例子,这样你就有心,我不相信。这一点,实际上很重要,因为对于心的解释,在西方的哲学和东方,其实有很大的差异。大家都用电脑,现在说112除4,4加4是多少,电脑也不会错,我们的心就是这样的。你证明一下怎么有心?当然,今天的主题不是谈电脑。我可以回答,就好象电脑是由人来操作一样,同样,我们这个人或者说你的心,也是由各种的离子,各种的零件组合而成,这样才能操作。如果说我们这些基因、离子破坏掉了,这个人就不能用了。举一个例子说,我们有心?

堪布现在开始跟我辩论了,让我们证明有心,因为我们记得上一世。我回答他说,你这根本是骗人。堪布说,这不是骗人,有的人真的记得前一世银行的存款、帐号。这个很简单,我跟他说这是碰巧了,正好让他碰上了。你这样讲,只是说心的一种功能,但是并不证明那是心。

这个实际上是一个佛教徒和科学家之间很大的一个问题。因为到现在为止,双方对于什么叫心,还没有达到双方都满意的,可以作为基础来讨论的定义出来。心能够认知,而电脑,或者是一个录音机不能认知。我跟喀布讲,我的理论是怎么样,这其实不是认知不认知,出太阳,向日葵的花跟着动,这完全是一种程式化的反映,像基因一样。我们有心,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有感觉,这还是一种程式化的结果。

提问:我们的身体一直在进行着新陈代谢。什么是新陈代谢?

回答:所谓的新陈代谢,这实际上是一个很好的问题。

您所举的,您认为可以证明有心的方法,我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证明没有心。因为可以证明,你可以把一个东西写成一定的程式出来,这样你可以把人弄得跟机器一样,对不对?但是这一切的讨论,除非我们能够统一心的定义是什么,不然没有办法讨论。

这位先生如果这样讲,如果我是一个相信断见的人,你一定是一个信宗教,你是佛教徒,才会这样。你所有的能知、知者,只不过是一个反映者。

为什么我们说心和机械不同,心可以学习,人家说心可以自杀,没有说机械可以自杀的。而且,机械会做合理的事,人会做不合理的事,所以人会自杀。现在的电脑学得很快,马上电脑会自杀了,因为以前我们没有设定程式让它自杀,以后设定了,它也会自杀。

为什么有这些东西呢?就是因为有这些东西,所以有这些东西。你不要认为这个思想很简单,我随便就可以驳斥它,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思想。因为我自己觉得,佛教其实没有真正给一个很好的理由来证实有下一生。怎么证明呢?这边不能说我在报纸或者是电视上斯里兰卡有一个小孩,记得上一辈子银行帐户的号码。现在这些就像是大河一样,到时候台湾来,有转世头衔的佛爷,没有一个人能够真正证明他们是转世的。因为西藏人从来没有在科学的领域里有大的建树,一直到现在,有很多西藏的喇嘛认为地球是平的,他们相信月亮是天神的一个城市。所以,这种人讲转世什么的,你能信吗?

如果没有下一辈子的话,我们现在做这些事干吗呢?别的事多的很,何必来做这种事。当然有一个确定,我们每个人都会死。所以,我们与其在这边希望去读这本根本没办法懂的书,其实每一秒可以做别的,我们可以享受,可以唱卡拉OK等等。这样讲并不是从宗教上来说。这种东西也不但只是在宗教上这样,像很多的父母为了下一代存钱,必须把这个钱将来死了留给小孩。可是如果没有下一代,你死了就像一盏灯灭了,什么都没有了。你的小孩什么也不知道,你何必要存这些钱,你都花了多好。同样也是,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何必要听我们的政治领袖所讲的东西,我们何必要遵守社会秩序,我就一辈子,想开就开,红灯就要开,你何必在乎人定出来的东西,这实际上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我们的对手是这样说,现象是真实存在的,但是他的生起没有任何的原因。下面应该讲第六章的100记颂。我们先把记颂先讲一下,后面我再加一些其他的解释。

月称菩萨讲,如果现象是无因的话,就像是空中的花一样。他实际上是讲,如果说一个现象没有因的话,这个现象根本不可能存在。但是如果你一直坚持说无因的现象能够存在,这样的话,空中的花也是可以存在的。但是,在历史里面,从来没有一个众生真正看过空中的花,从来没有一个众生曾经经历过这种空中的花。为什么呢?因为根本没有这种所谓的空花。而我们在每一天的经历里,我们都知道,众生每天都能看到花,当他看到的时候,他会觉得这是一朵花。这是一朵花的原因,实际上就是你看到了这朵花。所以,如果说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个众生经历到某一件事,这个事情实际上就是他经历的原因。

现在有没有人对这个有问题,可以提三个问题。

提问: 如果一个人使用某一种药,他会经历一些平常其他的人不能经历的东西,这样可以说他所经历的东西的原因是什么呢?

回答: 这个人所吃的迷幻药是他所经历东西的原因,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身为佛教徒的我们,如果没有办法证明所有的现象是有原因产生的,整个佛教的哲学会整个垮台。所以,你不必太担心什么转世。因为如果我们能够建立起来因源和果的关系,转世轮回可以慢慢地建立起来。现在我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是不是认为在这个世界上不相信原因,不相信因果的人是少数?各位是这样认为吗?比如真实存在主义者,这些人是属于少数吗?

提问: 每一个人在某一个程度上相信因源,当然这个因源不一定牵扯到前世今生,但是基本上大家都会相信一些。

回答:是不是这位小姐认为不相信因缘的人是少数?(答:是。)

下面几个记颂,可能让大家很不好懂。很好笑,月称菩萨根本不想去证明到底有没有前世或者是后生,他根本没有想要证实这个。如果我们问月称菩萨,你到底有没有前生后世,他总有一些话可以说,但是这些话不是这本书里所要讨论的东西。但是,对于月称菩萨的对手——顺世外道来说,他们之间有相当大的争论。我们的对手是怎么说呢?这些现象是真实存在的,而且没有原因,这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的问题。

顺世外道说,这个东西或者是现象,是真实的存在,或者是有本性的,这是一个问题。各位能不能看出来,当越程菩萨讲因是空,顺世外道说无因,这两个有很大的不一样。因为现在大家第四年来听这个课了,大家应该学到一些东西了。大家认为,月称菩萨说的因是空,顺世外道说的无因,之间有什么差别。

我们说一个事情和一个现象,是真实存在的。我出一个小问题给大家,如果顺世外道这样讲,他们说诸法,一切的现象都是无因生,同时诸法都是离于自性,如果他们这样讲的话,是不是顺世外道的见解和中观派的见解是一样的,或者是比较接近的?(回答:我觉得是多此一说,没有必要的。)

这样大家了解,月称菩萨是怎么样来诠释顺世外道的问题到底在哪里?因为顺世外道相信现象是真实存在的,因为如果他们不相信这一点,根本没有什么可以争论的。但是前面讲过,得到这个结果是经过他们自己分析以后的结论。这些所谓的顺世外道,或者是存在主义者,这些人都不是蠢蛋,他们花了很多的时间思考这个问题,世世代代去思考,然后才建立起这个见地,就是一切的现象都是无因而生。这个在下面的记颂有讲到。

“汝论所说四大种,汝心所缘且非有,汝意对此尚愚暗,何能正知于他世”。现在我们所说的记颂,虽然是属于顺世外道,但是是另外一个更精密的支派。这个支派虽然也不相信有前世,他们也不相信有业,但是他们相信,四大种的力量。这个像我们现在的科学家,我们的科学家是相信大种的力量。比如一个录音机,只要有电池,只要录音机的马达是好的,当这些情况都有的时候,录音机就可以发挥它的作用。可是如果电池没有电了,录音机就不能发挥它的作用。所以当大种集中在一起,大种的力量没有损坏,就能产生各种各样的生命。前面是不相信的,但是大种他们是相信的。这个记颂第三、四句,实际上是越程菩萨对他们所说的。对于一个这么愚昧的人来说,当然不可能知道有关下一生的东西。这个时候,我们的对手就反问,为什么呢?你为什么这样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