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上有癣图片:青城藏书家王树田的藏书琐记(转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22:01:44
藏书琐记(一)

王树田

八十年代后期,我的藏书兴趣转移到了线装书上,因为比较新书,普通线装书当时的售价儿与新书同,有的甚至还要便宜。书价低廉,再加上经过“文化大革命”的劫火,存世的古书所剩不多,根据物以稀为贵的规律,其价值必定上升,所以,我看好线装书,故有“喜旧厌新”之举。当时,据开古旧书店的老段介绍,南方的线装书比北方便宜,他多次从南方买到古书,不等回来,便在沿途的天津、北京出手了,差价可观。他透露的消息使我心动,急待南行。
1990年,我出差上海。公事之余,我急赴位于上海福州路的古籍书店。一进店门,近十架线装书赫然在目,但却无一顾客,显得颇为冷清。这倒也好,我可以从容选书。选了几部书后,店家已有惜售之意,劝我下次再来买。这时,一位老者站在我旁边,翻了翻我所购之书,说了句还不错嘛。说话间,店员从里面取出一部古书递于老者,显然是预留的,古色古香,一望不凡。后来我才得知,敢情这位老者正是沪上著名藏书家黄裳先生,惜乎未能当面领教。
那次我所选购之书,其中《小仓山房诗集》虽为民国石印本,但两函十六册售价仅三十元,真比当时的新书还要便宜,怨不得书店惜售哩。临出书店,我又从门口堆放的一元一册的线装书中挑了几本,其中有一本《须静斋云烟过眼录》,是专讲书画收藏的,为民国初年私家精刻本,开本阔大,纸墨俱佳。2006年“孔夫子旧书网”有人上拍此书,书友应价者众,直拍到一千五百余元方才收场,令人叹为观止。
此番上海淘书只算是先行侦查,回来后,我又凑了数千元,于年底又重返上海古籍书店。吸取上次经验,我只说是替单位买书,便被引入店中内部的机关服务部。我一下子选了好几十部,意犹未尽,又到前台进到柜台内,一部一部从架上取书,不一会儿,便堆满了柜台。也许是久不见这样的豪客了,店员们也来了劲儿,从里面又给我搬出几套大部头的古书来。一部是八十本一套的清朝道光年间刻本《三苏全书》,书价二百五十元,还有一部是《续资治通鉴》,白纸大开本64册,书价一百六十元。要不是书店负责人劝止,我还会再买点儿。
这近千册的书,总共花费书款两千出头,平均每本仅两元出点头。如此书价,当时称廉,放到现在几乎等于白送。不妨举例说明,其中标价五十元的一套道光刻本《聊斋志异》,两函十六册白纸套印,十年前市价已达一千五百元,到如今再翻一番不在话下。当年两元一本左右的古书,现在最少需五十至一百元一本,这还是仅以普通古书计,仅此,十七年后,这批书已增值数十倍,这是当初不敢想象的。尽管我购买古书也有过失误,但上海这次购书绝对是具有前瞻性的,我的这份得意,一直保存到现今。此次购书既是豪举,亦可视之为奇遇,它奠定了我线装书收藏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