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上起白癣怎么办:【麒麟收藏】迷失·东莞老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9:55:11

迷失·东莞老巷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29日08:41  南方都市报

  

  

  

粤剧发烧友苏婆婆。

  

澳口街清代建筑一隅。

  

拜访容庚故居。

  

塘面坊小巷石阶上嬉戏的小孩。

  

道生园,曾被誉为“比可园还漂亮”。

  有一天,当你累了,从繁华热闹的西城楼商贸区,跨过运河上的东莞大桥,来到寂静的西隅老巷,穿越明清,踏访古迹,跟老屋门口休憩的八旬老人聊天,与间或穿梭而过的猫擦肩而过,那时,会否有遗世独立当年迷失鼓浪屿的感觉?

  《迷失·鼓浪屿》曾被不少朝圣者拿在手中,依图行走,东莞老巷达人巨野子木制作的“东莞老巷手绘图”,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当成老巷行知书。发呆不一定非要去鼓浪屿,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风情万种的东莞老巷,迷失在时光里吧!

  行走用时

  4月24日上午10点-下午1点,走走停停需时约3-4个小时。

  行走路线

  西城楼-莞城大桥-牛骨巷-王屋街-大芳园-澳口街-下关路-大巷-道生园-窄巷-沙头遗址-水仙庙-塘面坊-大西路-阮涌尾-兴文街-中山路-阮涌尾-皮鞋巷-千祥街-果巷-青云街-洲面坊-竹排街-床街-教场街-史园坊-文教区-葵衣街-天水养芹-芹菜塘-灯头一甲-世科里-光明路四巷-光明路-星耀坊-平乐坊-平定里-三巷-旨亭街三巷-旨亭街-振华路-西城楼

  第1站牛骨巷

  王氏家庙里那只“怪兽”的故事

  从东莞地标建筑、老城象征西城楼出发,跨过运河上的东莞大桥,途经左侧华侨大酒店、右侧运河商场,仿佛走过老城过往的繁华时光,来到了已经被拆得七七八八的振华路。

  顺着振华路前行,过新华大(华侨大酒店)左转入牛骨巷。牛骨巷现存不足百米,仅余几户人家,依稀可见挂有简介的东莞本土画家李万城的旧居,不过住在旁边的老婆婆说,画家已经搬走了。

  出牛骨巷,便是东莞现存唯一的明代建筑———王氏家庙。王氏家庙里那只“怪兽”的故事,还演变为一句东莞俗语——“狼过王家庙咯只‘犭贪’”。据载,家庙主人王锡文告老还乡后曾带了一只怪兽回家,凶猛但听话。王锡文死后,怪兽出来糟蹋庄稼,见什么吃什么,连鱼塘里的月亮都不放过,结果跳到水里淹死了。后来东莞人将这只怪兽命名为“犭贪”,以此告诫世人。

  家庙如今被围墙圈住,荒草丛生,只能从围墙外一睹芳容。在最近莞城旧城改造规划中,新规划的可园路,就曾为了绕过王氏家庙而改线。

  第2站王屋街

  糖果厂旧址

  从王氏家庙旁的屋街六巷,拐入王屋街,其曾经是东莞糖果厂的所在地。糖果厂出产的东莞云片糕、香蕉糕、花生糖曾是不少莞人爱吃的糕点。

  如今,王屋街成为老街仅存的花灯老手艺人的聚集地。老手艺渐渐没落,只剩下王照记、南记、陈记3家花灯店,只在每年农历新年前两个月开门做生意。

  南记、陈记两家花灯店位于王屋街25号。住在旁边的是89岁高龄的何婆婆,丈夫曾经是开照相馆的,家里墙壁上挂满了老照片。她喜欢搬个小板凳坐在门口,慈祥的笑容里有无边的豁达,令走过老巷眉头紧锁的年轻人无地自容。

  第3站澳口街

  即将被拆的清代建筑

  从王屋街拐入大芳园,然后来到了澳口街。位于澳口街6号的老屋是清代建筑,可惜即将被拆除。院内荒草萋萋,野藤爬上房檐,老屋青砖斑驳,门厅廊下木刻精致。

  老屋外有工人正在工作,走进老屋,发现结构为二进两廊三间,客厅为17坑瓦,在当时来说算得上大户人家。客厅入口屋顶上有5个合光,为当时用来透光的主要建筑形式。一旁的街坊梁叔说,10多年前这户人家还曾在这里居住,当时天井还有椿米机器。

  第4站道生园

  “比可园还漂亮”

  出澳口街经下关路,走入长长的大巷,在巷尾左侧,爬上围墙,依稀可见被荒草围裹的一栋老建筑,这就是道生园。

  道生园是可园主人张敬修的侄子张嘉谟为自己修建的大院,曾被赞“比可园还漂亮”。现存的道生园建筑仅有三排,第一进各为三开间青砖门面,门口尚有“莞城镇道生园”字样的门牌;第二进为锅耳式山墙,颇具潮汕风格,亦为岭南风格;而第三进则是二层小楼建筑,马蹄式山墙,突显徽派建筑的风格。

  第5站脉沥洲

  撑船卖蕉水上市场几辉煌

  出道生园,经中兴路往下,再右转还可通到中兴路河尾。河,即脉沥洲,原来与东江相通,一直是东莞各乡镇与莞城及莞城与省城、各县城来往的重要河道。如今已是河柳依依。

  旨亭街人李翠薇回忆,脉沥洲上的水上商业盛极一时,农民们撑着小船在水上卖香蕉等商品。曾经在新科电子厂上班的她,曾经来这里买香蕉,都是一挂一挂地买,然后放到工房里,用泡沫闷熟。

  第6站塘面坊

  曾经的烟花之地

  返回到中兴路,过大巷口,经窄巷和沙头遗址,然后可到塘面坊。顺塘面坊而行,过了一个叫高墩的巷口,这里曾是东莞旧时最为繁华的城外烟花之地。如今则成为一条颇有生活气息的小巷。

  具有西洋建筑特色的小洋楼,二楼阳台上丛生的花草,坐在藤椅上吃饭的老人,在门口石阶上嬉戏的小孩,还有悠闲漫步不怕生人的猫,令人仿佛置身于西洋小镇。

  第7站

  阮涌尾

  周恩来演讲过的地方

  出塘面坊,就是至今仍繁华的大西路,途经前身为莞城大饭店的大地厨具,脑海中浮现出脖子上挂着大蒸匾,叫卖着“大包、烧麦”的场面。

  从承载了老莞人多年记忆的东方红照相馆,可拐入阮涌尾。这里是曾经的民兵指挥部,如今的莞城医院第一门诊部,当年周恩来曾在此演讲。

  除了花鸟鱼外,阮涌尾街上的草药店也是如今不少莞人光顾的老地方。李翠薇说,东莞人有点什么皮肤病,或是医院里吃药解决不了的问题,都会来这里抓一两剂草药。

  第8站

  兴文街

  古井对面的奥地利发廊

  阮涌尾可直入兴文街,这里有口建于嘉庆年间的古井———太平龙泉井,石碑上刻“兴文市”,如今演变为兴文街。古井对面的奥地利发廊,曾经是不少老莞人20世纪80年代臭美的地方。李翠薇回忆,当时洗头是2.5元,烫发是35元,吸引了不少爱美的女士。

  第9站

  旨亭街

  听粤剧发烧友讲那过去的故事

  出兴文街后,经皮鞋巷、葵衣街、天水养芹、芹菜塘、灯头一甲、平定里后,可到旨亭街。这一段路可谓“美食之旅”,中山路的中山餐馆、旨亭街14巷的无名烧味铺、千祥街的饼点、葵衣街的四仔鱼丸店、光明路的无名食馆成为一众老饕的觅食之处。

  来到拥有容庚故居的旨亭街,再次感染这里的人文沉淀。位于旨亭街6巷1号的苏婆婆热情邀请我们去看大戏。她说,这里每周一和周三都会召集粤剧发烧友唱大戏。“周三是年轻一点的,你们也可以来!”

  进1号大院,客厅摆满唱戏的家伙,还有话筒、音响,墙上挂满奖状照片,俨然一个文娱活动室。苏婆婆兴起,拿起话筒唱起《珠江夜游》。曲毕,又讲起自己从广州到东莞因唱戏与丈夫结缘、为唱戏搬入埠婆“14姐妹”家中的经历。

  第10站

  影剧院

  曾看霸王戏,如今“被退票”

  如果你有兴趣,还可以探访位于平定里18号的姑婆屋———这里曾是莞城自梳女住的地方,以及平定里三巷14号具有书香气息的老屋。

  从平定里出来,就是振华路。最后,还可以重游运河边位于平乐坊的老东莞影剧院。小时候曾经看过“霸王戏”的李翠薇,现在在这里买票后,却常常因为少人买票而“被退票”,直接停映,可谓风光不再。

  美食推荐

  千祥街的东莞风味饼店五六家;葵衣街的四仔鱼丸店;旨亭街、下关路口的云吞面店和东方红照相馆对面的牛杂档;光明路上的高佬粥铺等。

  采写:南都记者 龚萍 摄影:南都记者陈奕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