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下巴长痣的女人面相:折腾人的成就感 [刘荒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2:59:07
转自(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一位因我在报上发表的专栏而结缘的朋友,写来第一封信,自我介绍中有这一段:“回顾数十年的人生路途,政治上最得意的是1963年开平三埠潭江大桥通车的剪彩仪式,我入选为少先队的鲜花队,同时入选的有同班的女班长。我们挥舞鲜花,唱着歌儿,第一时间走过新桥———”他认定,少先队时代这和成功差不多毫无瓜葛的一幕,是此生唯一的高潮。

    不过,从来信看,他这辈子应了乡间歇后语———九月的糖蔗,甜在尾。他出生属“黑七类”,即新社会的贱民,童年备受歧视。小学毕业后因此而不能升学,进建筑公司当杂工,20岁下乡当知青,熬了8年。其间曾偷渡香港两次,均被抓回。30岁前被招工回城,妻子当年也是知青,同甘共苦的一对组织家庭,生儿育女。21年前移民来美,夫妻在中餐馆当厨师至今。我可以大致断定,他对现实尚称满意,他往昔的经历,只要不失客观,还是可以“差强人意”来总结的,家道小康,身体健康,家庭和睦,孩子长进。换上爱自炫的父子,该拈须微笑,接受朋友的赞扬时,谦虚地说:“哪里哪里!不过,辛劳半生终于有了这局面,没有遗憾就是了。”

    然而,这位新朋友的心结跃然纸上:没有成就,这辈子白活了。

    我捏着信,在房里徘徊,心里盘旋着感慨,唉,成就,成就!从前折腾男人,如今折磨大多数的男人与女人的,就是所谓“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的玩意。世俗所认定的成就,都是实打实的,形于地位,有职称、衔头、排场、座次为证,别以为这事情简单,贵为美国总统,老布什曾吃过瘪。有一次,他去访问一所小学,八岁的黑人小学生不知天高地厚,傻乎乎地问他:“我怎么知道你是美国总统呢?”布什蛮有把握地掏出钱包,打开来,让孩子看驾照,驾照只有名字,没有职位;布什又拿出信用卡,也没有职位。最后,他只好指给孩子看停在门外的大型礼宾车。由此可见,形诸学问、智慧、精神,未必算数,因为缺乏“一目可见”的特质。形于财富,有豪宅、名车、珠宝、富比世上的排行榜为依据。

    成功驱使人发奋,发疯;社会因之而激动,浮躁,前进;成功诱使人钻营,堕落,红尘因之而纷扰。及至老了,已然或行将退出人生战场,成就却没有着落,莫大的空白,往往叫人扼腕长叹。看看海外唐人街林立的同乡会里,“元老”们、“总董”每每为了胸前所挂“燕子尾”上的名衔,而斗得死去活来,乃至对簿公堂,就可以知道。好些人,哪怕到了被孔夫子咒为“老而不死是为贼”的年华,还死死抓住权力,动力全来自成就感。业已过完的大半辈子赚不到名气,愧对江东父老,所以拼出老命来,在会所、全侨春宴一类出风头的地点,买下几只烧猪请客以拉抬知名度,约上多年来因无利益关系而疏远的的同乡上茶楼以拉票。(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不过,勿论世人怎样殚精竭虑,屡败屡战,世俗上的成功者和不成功者,从来是绝对不成比例。相对而言,在法制健全、人可以自由发展的社会,只要勤劳,节俭,哪怕你没任何横财,赚个温饱是没有问题的。至于制度差劲的国度,正直的劳动者获得有尊严有质量的生活,则相当困难。不管处于何处,多数人都须面对这样的问题:老来结账,成就比当初的预期大有距离。我可以设想,给我写信的新朋友,他回到小学生时代持鲜花,高唱革命歌曲走过的大桥时,万一遇到和他一样白发苍苍的校友,聊起离校以后的人生,他顾左右而言他,心里堵着,人家到“金山”发了大财,在家乡捐建学校、博物馆,我买双程机票还要选淡季,好意思招供,当厨房牛20年吗?

    怎么办?人生的尾声,东山再起的唯一机会,是买赔率为几千万分之一的六合彩,天天和咬啮心灵的遗憾作徒劳的拉锯战。怎么办?

    首先,该是接受自己。王鼎钧先生给芸芸众生开了一个药方:青年,不要怕;晚年,不要悔。悔于事无补,却大大伤及心理平衡。

    其次,该是把生命的重心放在寻找心灵满足上。如今,孤独已成老人群体最严重的问题,儿女忙于事业家庭,再孝顺也不会整天追随左右;含饴弄孙无疑好极,可是他们得上学,不上学也不能把当爷爷奶奶的开心果当成唯一义务。其实,比起有形的陪伴,更要紧也更难以处理的,乃是心灵的寄托。孤独感和身处何处没有绝对的关系,派对中向隅而泣者有的是。自力更生,寻找健康的快乐,就是唯一可行的途径。

    说到这里,又要触及纠缠终生的成就感。“临老学吹打”这一古谚,讥讽不自量力的老年人,这里包含着国人生命哲学的重大缺憾:只把生命的意义铆定在功利上。学吹打的目的,一定是成为演奏家,非要上台演出、灌唱片、赚出场费吗?七十岁吹笛子以自娱有何不可?八十岁打扬琴逗老伴笑笑难道是罪过?我们就是要鼓励老年人专注于非功利、只为满足自身心理需要的活动。

    最后写下来,不是为了教训别人,是为了自我警戒:不要妒嫉任何人的成功。要老得漂亮,就要容忍乃至鼓励不属于自己的成就。好些老人,自身的成就感难以满足,就转移目标,骂遍全世界的成功者。他的心灵黑暗,也不准地球上点亮一盏灯。老而偏狭,紧张,大惊小怪,这种生活态度,不但赶走同龄的朋友和后辈,也使他因频频气结而提前翘辫子。(题签:吴瑾)(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刘荒田,作家,现居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