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痘的简单治疗方法:佛教知识核心基础入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17:09:32

佛教知识核心基础入门“书籍”与“讲座”-------个人推荐:
1 圣严法师《印度佛教史》,法藏法师《中国佛教史》。
2 (俄)舍尔巴茨基《小乘佛学》、《大乘佛学》、《佛教逻辑》。
3 土观罗桑却吉尼玛《土观宗派源流》,.配合:圣提婆菩萨《百论》、商羯罗《示教千则》、自在黑《金七十论》、慧月《胜宗十句义论》、乔答摩《正理经》。
4 寂护菩萨《中观庄严论》、.配合学习:圣龙树菩萨《中观六论》、圣提婆菩萨《四百论》、清辨论师《般若灯论》、月称论师《入中论》、圣弥勒菩萨《弥勒五论》。
5 宗喀巴大师《因明七论入门除意暗》、.配合:圣世亲菩萨《俱舍论》、陈那论师《陈那八论》、法称论师《法称七论》、全智萨迦班智达《量理藏论》。

《印度佛教史》,序章

何谓印度佛教  佛教本来就是起源于印度、发展于印度的宗教,因此似乎没有必要特别称为「印度佛教」;不过,后来佛教越过印度国境,遍及全亚洲,发展出南传佛教、西藏佛教、中国佛教、日本佛教等各具特色的佛教。在这些蓬勃发展的佛教中,已经增添了各个地域的民族特色及风土特色。一般认为,因为和这些佛教相较之下,印度佛教之中也有其它佛教所没有的特色,所以就产生了「印度佛教」这个名称。印度佛教和中国佛教或日本佛教比较起来,由于气候、风土的缘故,在修行生活上也有很大的差异。修行生活一旦不同,当然也就会反映到教理上;就这一点而言,南传佛教(锡兰、缅甸、泰国等佛教)的气候、风土和印度本土相似,因此南传佛教在生活方面,与印度佛教类似之处颇多。总之,如果以地域来区分佛教的话,可能就必须阐释出整体佛教共通的普遍性,以及各个地区佛教特有的特殊性。此处预计简单地浏览印度佛教有别于中国、日本佛教的特殊性质。

佛教此一宗教是由创始者释尊(释迦牟尼、乔达摩.悉达多),在公元前五世纪时开创的。释尊诞生于位于北印度至尼泊尔一带的释迦国,出家后来到中印度恒河南岸地区的摩竭陀国,之后就在这一带修行,三十五岁悟道成佛(觉者)。他说明此一自觉是「了悟不死」,而且也表明自己「发现自苦解脱之道」。人生有种种的苦,死亡的恐怖是其中之最,因此才将领悟了解决人生苦恼的真理,表达为「了悟不死」吧。这中间也显示出一种确信,认为即使佛陀的肉体到了八十岁就会灭亡,然而心则和永远的真理合一了。总之,既然人生的苦恼一直是人类有待解决的问题,那么很明显地,在解答这个问题方面,自苦解脱之道似乎深具普遍性;也因此,佛教才住世至今。那么,为什么佛教会在印度灭亡呢?

公元前五世纪于中印度兴起的佛教,在佛陀入灭之际,还只不过是分布在中印度的地区教团。但是之后有赖弟子的努力,首先往西方及南方传教。其后在公元前三世纪的阿育王时代,由于王的归依,佛教更迅速地扩及全印度。不过就在教团扩大、人数逐渐增多之际,教团内部在解释教理和实践戒律方面产生了对立的意见,原始佛教教团便分裂为两派,而后成立了先进的大众部和保守的上座部。后来这两部都发生枝末分裂,因此最后就出现了许多部派教团,进入所谓的「部派佛教」时代。分裂为十八部或二十部的说法都有,不过根据碑文可知,有二十部以上的部派名称。其中,上座部系的上座部、说一切有部、正量部、经量部,大众部系的大众部等较占优势。公元前后起,大乘佛教兴起,被大乘攻击为「小乘佛教」的,应该就是说一切有部了。只因为说一切有部在教团方面的势力很强,同时在教理上也能提出一套完善的体系,拥有足以与大乘佛教相抗衡的殊胜教理。

总而言之,佛教就这样分裂成许多部派,而各个部派都被公认为佛教,这是因为佛教一向都很重视个人思想和开悟上的自由;也就是说,佛教是一个自觉的宗教。《文殊问经》解释此部派分裂为:佛二十个亲生儿子解释佛陀的教法,他们都受持了佛陀真正的教法,只是解释各有不同。《南海寄归内法传》则介绍了一则金杖折断成十八截的古老譬喻,认为即使分成了十八部,佛法的本质也不会改变。由此可知,部派佛教都能互相认同对方是佛教,原因在于佛教并非奠基于盲目信仰之上;一般认为,这一点是佛教殊胜之处,但同时却使得教团很容易产生异说,而且也成为减弱佛教内在本质的理由之一。亦即佛灭五百年左右,顺应时代的大乘佛教兴起,其中包含了原始佛教中看不到的种种杂质。当然佛陀的精神并没有被遗弃,而且可以说,大乘佛教藉由不同的看法来适应新时代,配合时代有效地发挥佛陀的精神。然而其中自然也隐含了某种危险性:如果这些杂质足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当再一次的大转变时,佛陀的思想就会占极少的部分。

也就是说,在一开始,大乘佛教的咒术成分很高,这是为了要顺应民众的要求,也有不得已之处。《般若经》中业已强调,可藉由受持《般若经》避去危难,并称《般若经》是「大神咒」、「大明咒」。《法华经》也宣说,信仰观世音菩萨可以免除一切灾害。进一步与这些避祸思想结合后,大乘经典中的陀罗尼信仰就逐渐扩大。如此一来,咒术成分逐渐在大乘佛教中占优势,约从公元六世纪开始,密教就大行其道。密教也算是佛教之一,但是其表面的仪式几乎和印度教如出一辙,因此如果忘失基本精神,只重视表面仪式的话,密教就会消融于印度教之中。因为印度教和密教同是印度宗教,所以在印度,两者似乎很容易就可以融合在一起。相对于此,一般认为,中国佛教及日本佛教、南传佛教等,都是移植于不同国土的佛教,因此印度文化乃至佛教的本质都不容易和当地文化融合,所以导致佛教的特色被突显、保存下来。同理,在比较中国或日本密教与印度密教时,好象也可以说得通。在中国及日本的密教,其印度教仪式的形式中,是以佛教的空观思想为支柱,因此密教并没有丧失佛教的本质;而在印度,佛教失控地密教化,乃至印度教化,最后密教还是忘失了佛教本质。

初期大乘佛教是个极为多彩多姿的宗教,除了《般若经》、《法华经》、《华严经》之外,也结合了阿弥陀佛信仰。后来自公元二世纪起,逐渐在这些经典中加入理论,且立足于空观的中观派成立;但是一开始因为没有对立的第二个学派,所以似乎没有特别称为「中观派」。我想,此一名称的产生,是因为后来有瑜伽行派兴起。瑜伽行派约晚中观派一百年成立,其根据是唯识思想。其后的数百年是两学派并行的时代;在瑜伽行派兴起前,宣说唯识思想及如来藏思想的经典,即《解深密经》、《如来藏经》、《胜鬘经》、《涅盘经》等作品就已经问世了。中观、瑜伽两学派并行发展的同时,也互相受对方影响,随着时间而融合在一起,同时两派也都已经密教化了。此外,大乘佛教兴起后,部派也蓬勃发展,在五世纪初旅行印度的法显所着的《佛国记》,以及七世纪前半留学印度的玄奘所着的《大唐西域记》,以及后来的义净的《南海寄归内法传》等书中,都可以清楚这件事。而且部派佛教也曾经在某个时候,比大乘佛教还占优势,特别是义净(公元六五三|七一三)停留在印度时,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之间也都没有明确的区分,似乎很密切地融合在一起;从这段时间开始,密教就急遽地扩大起来。简单来说,就是大乘和小乘都已经密教化了,再加上印度教的兴盛、回教徒入侵印度,佛教失去了势力;在十二世纪末时,超行寺譯注为回教徒焚毁,佛教就在印度灭亡了。但是并非完全灭亡,之后佛教还继续存在于孟加拉国地区,现在的东孟加拉国地区,虽然早期佛教徒很少,但还存在着。

总之,回教徒入侵印度后,印度教徒还维持着庞大的势力,而耆那教徒等信徒虽少,但是绝对不会灭亡。反观曾经到达号称「佛教印度」的盛况般,遍及全印的佛教,为什么会消失殆尽呢?

如上述,佛教并没有在确立教义后,激烈抨击以外的思想是「异安心」譯注,我认为这是导致佛教教理逐渐改观的最大原因;但是,教理改观绝对不是意味着错了,如果个人的能力不同、时代也不同,那么宣说相应时机的法是正确的。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也可以说,释尊的教说结束了使命后,消灭的时机随时都有可能到来,这是无法避免的。佛教教团之中,自古就有正法灭亡等正、像、末三时的说法,这正印证了上述的观点。

但是不严格规定教义的,并不只有佛教,印度教等同样也如此。印度教圣典的代表是《薄伽梵歌》,这部作品也允许自由加入解释。严格规定教义的举动,在印度教中相当少见。因此,佛教会在印度灭亡,应该另有原因;我想,最大的原因是在于,佛教否定了「我」。佛教自原始佛教以来,就主张「无我」,这无异与印度传统的「我」的宗教为敌。「我」的存在与轮回思想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轮回思想可以说已经到达与印度人息息相关的程度。因此在印度,佛教也接受轮回思想,使教理基于轮回思想而发展起来。但是释尊的佛教并非一定要承认轮回思想才能成立;当然也没有与轮回思想矛盾之处。因为如果生存是轮回的话,所谓的自苦解脱,就意味着自这个轮回的生存中解脱出来,所以根本没有必要积极地抨击轮回思想。因此,轮回思想也汇入佛教之中,但佛陀的目的其实是自轮回中解脱。

不过,如果承认轮回思想的话,就一定要有轮回的主体。因此佛教在宣说「无我」的同时,也逐渐以有别于「我」的形式,来承认轮回的主体。唯识思想的阿赖耶识以及如来藏思想的如来藏、佛性等,都是与「我」极为相似的观念。于是连在部派佛教中,主张机械式「无我说」的说一切有部,也逐渐失去势力;正量部主张另一种「我」的补特伽罗(人我),其势力在后代则变得极为强大。这些事在玄奘及义净的游记中有明确记载。当时,相较于有部的失势,正量部已经盛行印度全境。佛教在朝气蓬勃的新兴时代中,极力主张「无我」及「空」的思想,然而随着时代的演变,教理逐渐遭受改观之际,也渐渐被「我」的思想同化,紧接着佛教就在印度失去了势力。我认为,佛教一开始没有「我」的说法,是佛教在印度灭亡的最大因素譯注。同时,印度佛教是与轮回思想结合的佛教,这一点就是印度佛教的特色。因为中国佛教与日本佛教都是印度佛教的移植,表面上虽然接受了轮回思想,但是本质上并不是一个以轮回思想为主的佛教。因为中国人及日本人自古的灵魂观,并非奠基于轮回思想。当然关于这一点,似乎有必要进一步详细论述,只是已经偏离主题,故略去不谈,这里仅指出,佛教的目的是「自苦解脱」,以及印度佛教是轮回思想的佛教。

印度佛教的时代区分  本书预计将印度佛教史分为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初期大乘佛教、后期大乘佛教、密教等五章来叙述;其中并将前半的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初期大乘佛教,收录于《上册》,而后期大乘佛教、密教则编入《下册》。此外,在第一章的「原始佛教」中,着重于阐释佛陀思想,尽量藉由叙述佛陀的传记与教团的成立,呈现出原始佛教的情形;接下来,佛灭后,佛教教团逐渐发展,但是欠缺资料,因此探讨佛教教团在阿育王之前的发展,同时叙述阿育王的佛教后,第一章结束。一般认为,从内容上来看,阿育王的佛教并非接下来要谈的部派佛教,而是与原始佛教同性质的佛教,因此收录在第一章中。

原始佛教教团于佛灭百余年后,分裂为上座部与大众部,接着两者又发生枝末分裂,进入了所谓的部派佛教时代。从教理的立场来看,部派佛教被称为阿毗达磨(论藏)佛教,与原始佛教的性质大不相同;因此区分为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是很正常的。往后部派佛教还继续存在一千年,其独特教理的扩大,完成于最初三百年左右,当时约公元前后三百年。一般都说部派佛教共有十八部或二十部,但是实际上也许还更多,而且这些部派的成立时间也不尽相同。此外我们大致上能确实知道的部派佛教的教理,仅止于锡兰上座部与说一切有部,其它部派的教理只能知道其中一部分。至于经量部与正量部到了公元以后,成为十分盛大的部派,虽然好象也发展出完善的教理,但很遗憾的是,无从得知这些教理的详细内容。总之,部派佛教存在了一千年以上,公元六七一年,义净到达印度时,上座部、有部、正量部、大众部等,都还很兴盛。其后逐渐融入大乘佛教中,一起走向密教化,但并不清楚这时候部派佛教的实际情况。

公元前后,与此部派佛教同时的,是新兴的大乘佛教。可能在公元前一世纪时,就已经有大乘经典存在了。大乘佛教极力主张空的思想,这一点与阿毗达磨佛教大异其趣。空的思想业已存在于原始佛教,不过大乘佛教特别强调这一点。而且大乘佛教进而不站在学生的立场学习佛教,而是仰慕佛陀的行迹,主张想与佛陀站在同样的立场去救度众生。大乘佛教称部派佛教为「声闻乘」,声闻有「弟子」的意思;因此大乘佛教就是从学习立场转换为教导立场的佛教。所以大乘佛教采用称呼佛陀修行阶段的「菩萨」(求开悟者)来称呼自己,并称自己的教法为「菩萨乘」。此一声闻乘与菩萨乘的对立,之后演变成小乘与大乘的对立。总之如此一来,从公元前一世纪左右起,许多大乘经典就由无名的菩萨所完成。一般认为,这段期间是自公元前至公元后的两百年。拟于第三章「初期大乘佛教」中,叙述大乘佛教的起源问题,以及初期大乘经典的思想。

第四章「后期大乘佛教」中,叙述兴起于公元二世纪后的中观派思想、其后兴起的瑜伽行派││唯识思想、以及与之同时出现的如来藏思想等,接着要探讨之后继续发展的因明学。中观派后来分裂为自立论证派与归谬论证派,然后这两派都与瑜伽行派结合,成立了瑜伽中观派等。于是中观派与瑜伽行派的论师,逐渐形成同时都是密教论师的关系。但是六、七世纪起,蓬勃发展的密教与后期大乘佛教有什么样的关系,就无从得知了。

书中最后叙述密教,不过密教留下了庞大的经典,而且大部分都还有待整理,日后有必要对密教作正式的研究。在研究密教时,研究印度教是不可或缺的条件;然而理解密教时,除了理论外,事相上的研究也是必备的,从这些地方来看的话,就可以体会到研究密教的困难度。总之,密教的区隔方式是自称「密教」,并称之前的大乘佛教为「显教」,因此很明显地,密教与大乘佛教的性质不同,所以才决定要立密教为第五章(下册),并且在可能的范围内,试着对密教教理作概观式的介绍。

如上,以历史来区分印度佛教,此外也有人用朝代的区分来叙述,只是本书以说明佛教教理发展为主,因此采用上述这五个区分方式。佛教活跃于印度,自公元前五世纪左右起,一直到公元后十世纪后,这是一段漫长的时间,但是从整部印度史看来,也只不过一半而已。一般的印度史中,称土耳其裔的回教徒入侵印度(十一世纪左右)为中世,之前为古代,而英国人统治后为近代。从这个时代划分来看的话,「佛教印度」主要应该是属于古代。因此要注意的是,如果单只研究佛教以及同时代的印度哲学思想的话,也只不过了解到印度思想的一半而已。

 

--------------------------------------------------------------------------------

譯注:vikramasilA,位于北印乌仗那(Udyana)地区。

譯注:净土真宗用语,指依照不同的教义得到安心的境界。

譯注:印度佛教灭亡的最大因素,应是学习、实践、体证、弘扬佛法方面不尽理想;至于外在原因,理应不是「根本的因素」或「最大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