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拍孕妇剃毛图片:中国历史上汉代最会做人的两位名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2:38:27
汉代丞相平津侯公孙弘(忽悠汉武帝于鼓掌之中的权臣)    汉武帝在位五十四年,一共用了十三位丞相,其中三个丞相自杀,三个丞相被杀,所以,在汉武帝朝做官的人都知道伴君如伴虎,庙堂之上处处充满了杀机。所以,在汉武帝朝后期,在汉武帝任命一个大臣做丞相的时候,这位大臣就趴在地上痛哭流涕,叩头求饶,不愿意做丞相,好像做丞相就像上刑场一样。然而公孙弘却非常例外,他在汉武帝朝做了两年副丞相,又做了四年丞相,最后八十多岁老死在丞相的位置上。那么公孙弘凭借什么做上丞相的位置呢?他又有什么样的本事做丞相一直做到死呢?  公孙弘这个人早年家境不好,就是出身很卑贱。公孙弘是淄川国人,他早年不过是监狱里的一个小狱吏,就是一个监狱中间里的一个小的办事员,后来因为犯罪连这个职务也丢了。丢了职务的公孙弘后来就去放猪为生啊,所以公孙弘这个时候的官位叫什么呢?叫猪倌,放猪的。但是公孙弘很不甘心自己的命运,当个公务员被开除了,当个猪倌又没有品位,所以公孙弘最后想来想去还是得走读书做官的路,这个时候公孙弘多大了?四十岁。公孙弘四十岁开始读书,读的是《春秋》,而且公孙弘读的是《公羊春秋》,也就是西汉的显学公羊派的《春秋》。这样,公孙弘就开始走上为学之路,还有一条,公孙弘是当时淄川国非常有名的一个大孝子,就是他对他的后母特别孝敬。汉代的皇帝以孝治国,所有的皇帝最后谥号都有一个孝,孝文帝,孝景帝,孝武帝,讲究以孝治国。公孙弘是一个大孝子,就为公孙弘带来了名气,也带来了人气,所以到了建元元年,这一年,公孙弘已经走完了自己人生的第一个甲子(六十岁),这个时候命运之神眷顾了公孙弘。这一年有一个什么事件呢?这一年汉武帝刚刚继位,他就向全国下诏书,让全国向中央政府推荐人才。直言敢谏,也就是要选拔人才,敢于向时政、朝政提意见的人,要选拔一些敢于提意见的人。用我们现在的说法就是在全国范围内通过推荐、公选相结合的方式选拔人才,公孙弘是当时的大孝子,当地的大孝子,所以第一次推选淄川国就把六十岁的公孙弘推荐上来了。因为当时汉朝并没有六十岁退休的制度,也不讲究学历,推选上来以后,公孙弘很幸运,经过公选他入围了。而且汉武帝这一次一下子就任命他做了博士,这一年公孙弘六十岁。公孙弘六十岁做了博士以后,汉武帝派他出使匈奴。结果他出使匈奴回来向汉武帝做了一个报告。但是这个报告一上来,汉武帝是龙颜大怒,汉武帝为什么不喜欢他?我想那么大概有一点原因,公孙弘这个时候是六十岁,汉武帝这一年多大呢?汉武帝十七岁。是不是有代沟,我们不得而知,反正是这一次汇报工作汉武帝非常不高兴。公孙弘有一大特点,公孙弘看人看得非常准,他一看皇帝不高兴,等不到皇帝炒他的鱿鱼,他就上了一道章表,辞官了。辞官的原因,年龄大,身体不好,这个理由很充分啊,六十岁的人身体不好,皇帝信任你啊,相信啊,所以他就回去了。这是公孙弘第一次入仕,一做官就很不顺。到了元光五年,公孙弘第二次机会又来了,看来这个人啊该出头的时候你拦都拦不住,公孙弘第二次机会又来了,是汉武帝元光五年第二次在全国范围内公选人才,还是求贤良文学,当地的淄川国把公孙弘又推选上来了,理由还是一个样,大孝子。公孙弘这个人很精明,被当地政府第二次推选以后,他是坚决推辞。他说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就是我开始做官做得不顺,皇帝都不欣赏我。实际上我揣测公孙弘的心理,他其实很想去,推辞了一番,当地政府是极力保荐他,他也最后就堂而皇之第二次来了。这一次来又写了一篇文章递给主考官,主孝官一看就把公孙弘的文章放在最末,就列为最后一名,很不顺。但是这些策文上报给汉武帝,汉武帝亲自看,看完以后把最后一名的公孙弘提拔到第一名来。然后,汉武帝召见公孙弘,史书记载公孙弘四个字“状貌甚丽”,就是公孙弘长得很帅,而这个时候公孙弘是多大呢?因为公孙弘是建元元年被推选上来,因为他后来处理得不好就辞职回去了,而这一次第二次他来应举的时候已经是元光五年了,离建元元年过了十年,第一次来是六十岁,第二次来是七十岁,当然公孙弘这个时候不能叫帅哥了,七十岁的人要叫也只能叫帅爷了。但是汉武帝是一个非常喜欢美貌的人,这样一来,汉武帝就选中了公孙弘。 年龄小有年龄小的优势,年龄大有年龄大的优势。中国历史上历来不缺少枯木逢春、老来发迹的例子。大器晚成的人他没有年少轻狂,没有少不更事,年轮的重叠使他们更加珍视机遇,岁月的磨砺使他们事事洞明,人情练达,这反倒成了公孙弘的优势了。所以公孙弘入仕以后走得非常顺,七十岁的公孙弘在为人处事上他有自己的一套处事之道,概括起来有如下几条:第一,公孙弘在和汉武帝交往和处理政事中间,第一特点就是外儒内法。表面上是儒家一套,骨子里是法家一套。而公孙弘的经历有什么特点呢?公孙弘早年在监狱里做过事,是监狱里的小办事员,他深深地懂得汉代的法律。他又知道汉武帝要尊儒,所以公孙弘做事他是按法家的那一套来办,但是他一定要引用儒家的那一套理论,给它披上一个儒家的外衣。以儒家的外衣包了一个法家的内涵,这样一来,《史记》记载,公孙弘这样做,“上大悦之”,汉武帝非常欣赏。这就是七十多岁的公孙弘第一个优势,就是他看穿了汉武帝既要儒家的面子,又要法家的里子,面子、里子汉武帝两方面都要,公孙弘刚好是投其所好。这是第一。   第二,公孙弘善于察颜观色。公孙弘和皇帝打交道有三种方法:第一,自择。公孙弘跟汉武帝打交道他自己有自己的一套办法,他不会把自己的办法强加于汉武帝,他会列出来第一方案、第二方案、第三方案,然后供皇帝选择,这叫自择。这样就免于同皇帝发生冲突了,不是把自己意见强加于皇帝。第二,察颜。这是看皇帝的脸色,这个吃他亏最多的就是那个汲黯。汲黯是个很耿直的人,汲黯经常跟公孙弘在一块儿商量事情,商量好了以后他俩达成共识去见汉武帝,见了汉武帝公孙弘不先发言,总让汲黯发言。汲黯是个直筒子,突突突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公孙弘就看汉武帝的脸,汉武帝要是欣赏了他再来几句,汉武帝要是不欣赏了他反过来再说几句,结果公孙弘的意见总是被汉武帝采纳,汲黯老是吃亏,所以汲黯心里特别不平衡。第三,违约。公孙弘有时候和大臣们在一块儿商量好,达成共识,然后去见皇帝。大臣们稀里哗啦说了一番,公孙弘在一边察颜观色,完了以后,他就看汉武帝的眼色他再发言意见,结果让大臣们也吃了亏。但是这吃亏一次可以,两次,三次,大臣们就警觉了。特别是汲黯心里不平衡。因为汲黯老吃公孙弘的亏,汲黯后来就火了,有两次就当着汉武帝的面揭露公孙弘。第一次,说齐地之人狡猾狡猾的,他总是和我们商量好了以后,然后看见皇帝的意见后他就违背了当初的誓言,这叫为臣不忠。这是当着皇帝的面说提,而且是当着很多大臣的面说的,因为汲黯是个很敢说话的人。这一说让所有大臣的眼光都齐刷刷地盯住公孙弘,汉武帝也很惊讶,汉武帝听了汲黯的话,因为汲黯是个很耿直的人,突然发现自己身边怎么有这么一条老狐狸啊,所以汉武帝也盯着公孙弘,这对公孙弘来说是个信任危机,如果解答不好,就会失去皇帝和大臣们对公孙弘的信任。公孙弘的回答非常高明,公孙弘怎么说呢,说了两句话,“夫知臣者以臣为忠,不知臣者以臣为不忠”。什么意思呢?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忠诚,不了解我的人都不知道我忠诚,就认为我不忠诚,就这两句话。这两句话它巧妙的地方在什么呢?第一,它不纠缠于具体的事,汲黯是举了个具体的例子,公孙弘不就具体的事跟他争辩,这是第一个很巧妙的。跳出具体,上升到了解跟不了解的问题。再一个,他的辩解是说汲黯不了解自己,所以才会对自己有误解。这个句一说,汉武帝反而觉得汲黯这个人有点儿太挑刺了,鸡蛋里挑骨头了,反而觉得公孙弘这个人更可靠。所以,从此以后谁再说公孙弘的坏话,汉武帝一概不信。这是公孙弘面临第一次危机,按照现代术语,这叫危机公关。在危机关头,他这个公关很成功。但是紧接着又出现第二件事,又是这个汲黯,说公孙弘贵为丞相,俸禄极多,但是在家里公孙弘盖的是个布被子,他不用丝绸的。说这个人啊,那么多的俸禄,装孙子,欺世盗名。这又是当着汉武帝和大臣的面说的,当然这个话让汉武帝再次对公孙弘产生了疑惑。老狐狸为何做秀啊?为什么公孙弘那么多俸禄却要盖一个布被子,非要装穷呢?所以公孙弘再一次面临信任危机。但是公孙弘又一次化解了,公孙弘听了汲黯的话立即做了一番检讨,他这个检讨包括这么几项内容:第一,他说我的确是想博一个清廉的名声,首先承认自己的确是做秀,但是我这个做秀是想得一个清廉的名声。然后他就说,但是从历史上看,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他手下有一个重臣叫管仲,管仲这个人有三处豪宅,非常富有,他的生活超过了帝王,但是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成功。齐国还有一个齐景公,他手下有一个名臣叫晏婴,晏婴这个人食不重肉,妾不衣丝,说他每次吃饭吃那个肉菜不超过两样,他的妾不穿那个丝的衣服,都穿粗布的衣服,所以晏婴的生活和那个普通百姓没有区别,但是晏婴也辅佐齐景公成就了一番大业,言外之意说为臣的生活不管豪奢还是俭朴跟他为王朝有贡献没有联系。第三点,他说整个朝中最了解我的就是汲黯,汲黯是个大大的忠臣,如果不是汲黯陛下不会听到这样的话。这就是公孙弘危机公关所说的话,这个话一说出口,汉武帝就觉得公孙弘这个人非常厚道。为什么厚道呢?因为汲黯揭露他,他反过来表扬汲黯,多厚道啊。而且实话实说,承认自己沽名钓誉,反而更加信任公孙弘。那么公孙弘这番话到底妙在何处呢?我们下面做一下分析。公孙弘的高明之处是不为自己辩解,承认自己是想沽名钓誉。用这个办法他获得了一个什么效果呢?他让皇帝和大臣相信公孙弘至少现在是没有说谎,用现在没有说谎,如果得到汉武帝和大臣们的认可的话,那就大大减轻了人们对公孙弘的指责了。如果公孙弘这时候要做辩解的话,任何辩解都非常苍白,他首先承认自己是沽名钓誉的。再一点,他称赞汲黯,这是一般人很难做到的。他称赞汲黯给人们造成一个什么感觉呢?大人大量,宰相肚里可以撑船,造成这样一个感觉。这样一来,公孙弘的沽名钓誉充其量不过是一个个人爱好,没有什么太了不起的事,这样一来就一下子化解了这一场信任危机。  汉武帝扩张版图给老百姓千万了沉重的负担,汉武帝一方面要对匈作战,一方面要开辟西域,同时还要征服西南夷,搞了很多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公孙弘向皇帝建议不要修建朔方郡,公孙弘不赞成建朔方郡,当然这和汉武帝的意见不一致。汉武帝就派他手下的一个臣子写了一篇文章,提了十个问题,向公孙弘发难。这就是“十难”。依照着公孙弘的才华,十难书他总不至于一难也回答不出来吧?但是公孙弘一条都不回答,反倒承认自己孤陋寡闻,向皇帝请罪。那么他为什么不和汉武帝手下写十难书的这个人公开辩论呢?因为汉武帝时期实行内外朝制,这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因为我们前面讲过,汉武帝以前丞相的权力非常之大,汉武帝想削弱相权,就召集了一批人,让这些人在他身边和他议事,而把原来的丞相由决策人转变为执行人。也就是汉武帝不和丞相商量大事,而和他身边提拔的这些人商量国家大事,这就是内外朝制,而写十难书的恰恰是内朝的重臣。公孙弘不愿意和内朝的重臣直接发生冲突,他知道内朝的重臣是汉武帝最信任的人,所以公孙弘他是一个非常善于妥协的人。妥协是一大本领啊,妥协往往是一个致胜的法宝,妥协往往是一个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不知道妥协,不知道必要的妥协,只追求完美,只追求最好,而放弃次好,其实是人生的一大失误。公孙弘是一个知道妥协的人,当他知道自己的意见不被采纳的时候,他退一步海阔天空。他提了一个新的提案,就是说我们不要对匈作战和开发西南夷同时并举,集中力量办好一件事情,他提了一个妥协方案,得到了汉武帝的采纳。所以他这个人很懂得知难而退,这是很了不得的。再一点,他之所以不回答这个十难书是不愿意和汉武帝发生正面冲突。公孙弘所有的做法都遵循的一个观点。他是一直这样做的,结果的话,“天子以为谦让,愈益厚之,卒以弘为丞相,封平津侯”。由于公孙弘这一系列做法,让汉武帝觉得公孙弘这个人为人谦让,反而更看重他,而且让他做了丞相,后封平津侯。汉代一贯的做法是先封侯,再从侯爵之中选拔人才做丞相,公孙弘开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先例,叫什么呢?先做丞相后封侯。可见,公孙弘在他的做人上确有独到之处。  公孙弘还有一个很独特的地方,叫散财养士。公孙弘做为一个丞相那么多俸禄,盖一床布被子,那么他的钱花哪儿去了?留给子孙了吗?没有。公孙弘的钱两个用途:第一,周济故人。就是他救助了一些往日的老朋友,叫故人,所以导致家里面家无余财,公孙弘死后家无余财,所以这个人很精明。再一点,供养宾客。公孙弘家里养了很多人,养了很多宾客,这也是公孙弘他的钱,他自己的生活是非常俭朴的。一方面帮助了一些老朋友,另一方面养了一大批门客,这些人都说公孙弘的好话。这样就造成公孙弘人气很旺的一种局面。但是我们读《史记》特别是读《平津侯列传》,明显可以看出来司马迁对公孙弘是不满意的,对公孙弘这个人的狡猾很不满意。但是我们可以肯定一点,公孙弘既然两次被公选,被选上来,这个人绝不是一个无才的人,他肯定是一个有才的人。他也不是一个不做事的人,而且公孙弘确确实实还做了几件值得肯定的事情。第一,他阻止汉武帝在匈奴和西南夷两个方面同时大兴开边。他主张集中精力先办匈奴,这个事情应该说是一件善事。另外一点,公孙弘尽管入学很晚,四十岁开始入学,但是他毕竟也是汉代的一代大儒啊,董仲舒只是提出来了一个尊儒的大方向,这个尊儒的具体实施其实是公孙弘具体实施的。公孙弘提了一个具体办法,在全国选了一些人作为博士的弟子,当然刚开始选了五十个,这个办法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到了东汉的后期,那个博士的弟子增加得很快,这样就把儒学具体化的步伐大大向前推进了。所以公孙弘在历史上也不是一个不做事的人,他还是做了一些事情的。但是我们回顾公孙弘从起家到丞相尊位,他经历过汲黯的两次打他的闷棍,这两棍子他都巧妙地躲过去了,巩固了自己的地位。特别是公孙弘那种危机公关的手法,值得人们深思。同时,公孙弘还极力地夸奖汲黯是个大大的忠臣,如果照此来讲的话,公孙弘应当是一个非常宽宏大量的人。  在汉武帝面前,公孙弘表现得一直是品行忠厚,谦让有礼。甚至遭到同僚的严厉批评时,他也表现得非常宽容。但是在《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公孙弘是个疑心极重的人,表面上宽厚,实际上内心阴险恶毒。凡是和他有过节的人,他都表面上装作关系很好,暗中却找机会报复。公孙弘杀汲黯没有得手,但是他铲除政敌的计划却没有停止。在汉武帝广纳天下贤良的政策之下,不少的奇才都被召入宫中,威胁公孙弘相位的,又何止汲黯一人?汲黯的两次告状,他告的都是御状,都是当着汉武帝的面告的,这两次御状都是触及了公孙弘是不是一个可信任的人,可以说是信任危机。但公孙弘却两次逢凶化吉,那么公孙弘心里边是不是真的把这个包袱,也就是把两次告状的汲黯这个包袱放下来了呢?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例子来看一看。《史记》有一篇叫《乐书》中间记载了一首歌很有名,这首歌是汉武帝得到了西域的一匹宝马,叫天马,所以汉武帝就写了一首《天马歌》。《天马歌》不长,一共有四句,“天马来兮来西极,经万里兮归有德。承灵威兮障外国,涉流沙兮四夷服。”这个歌的意思是说西方的天马历经万里来到了大汉之国,而大汉呢是个有德之国,所以四夷的人都宾服于它。当然,汉武帝写《天马歌》的时候非常兴奋,因为它对西域的开发其中有一个目的就是希望能得到西域的天马。但是,当汉武帝满怀兴奋写《天马歌》的时候,汲黯在旁边。汲黯在旁边听见了以后,汲黯当时就批评了汉武帝,他说凡是王者作乐,就是做君王的人你要写歌,一定要上要承继祖宗,下要感化万民。但是你写了这首歌,既不是承继祖宗,又不是感化万民,这个歌要把它配成乐来演唱实在是不合适。所以这个汉武帝正在兴头上汲黯是一盆凉水浇上去,汉武帝当时就楞了呆了,这个时候还有一个人在场,公孙弘。公孙弘一看汉武帝作了《天马歌》正在兴头上,汲黯来了一盆凉水,公孙弘觉得机会到了。公孙弘抓住机会说了七个字,这七个字是“黯诽谤圣制,当族”,说汲黯这个人啊诽谤皇帝制作的乐曲,应当灭族。所以公孙弘这个人不得了,公孙弘两次面对汲黯的告御状他都能化解了,显得非常碱度。但是这一次公孙弘倒是露出真相了,汲黯的一番话他马上奏上去,而且最后是两个字“当族”,应当判为灭族罪。我们从这里能够看出来,公孙弘绝不是一个肚里能撑船的丞相,不是一个大人大量,他所有的大度都是一种伪装,一种假象,是一个作秀。那么汉武帝是怎么处理这件事情的呢?汉武帝这个人杀大臣是非常有名的,我们讲过汉武帝在他一朝五十四年中间,除了第一任丞相是汉景帝留下来的卫绾以外,其他十二位丞相死在他手里六个,杀大臣是非常有名的,但是他惟独对汲黯非常的宽容。他这一次也是一样,很不高兴,但是他沉默,没有杀汲黯。这件小事我们看到了三个人,汲黯的耿直忠诚(汲黯就是汉武帝的魏征,汉武帝见他时都要着正装!),公孙弘的阴险狠毒,汉武帝对汲黯的宽容,看到了三个人的品格。同时我们从这件事件看到了公孙弘是一个非常可怕的人,公孙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公孙弘是一个不把仇恨写在脸上的人,也是一个伺机,就是一有机会就直取命门甚至于要灭对方全族的人。我们再看公孙弘咬了汲黯一口,他满以为这一口一咬汲黯就完了。但是汲黯竟然奇迹般地活下来了,公孙弘怎么办呢?公孙弘很精明,是很恨汲黯的,他只咬一口,本以为这一口就致敌于死命,一看不能致敌于死命不再咬了,适可而止,这个也很不得了,因为他要再咬一口的话,他的伪善、他的凶残就暴露了,他只咬一口。那么,下面将来他还咬不咬汲黯呢?那就再等机会。所以公孙弘翦除政敌的计划并没有就此停止,在汉武帝广纳天下贤良的政策之下,不少的奇才都被召入宫中,威胁公孙弘相位的,又何止汲黯一人?除了汲黯之外,他又盯住了第二个人。这个人就是主父偃, 主父偃一年之中被连着提拔了四次,成了皇帝身边红得发紫的大红人,于是丞相公孙弘也就把主父偃视为了头号敌人。然而,要除掉主父偃,这样一位皇帝身边红极一时的宠臣肯定不会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当公孙弘苦于无处下手的时候,天赐良机,远在齐国发生的一件乱伦丑闻成了公孙弘攻击主父偃的最大机会。主父偃受命到齐国出任国相查处齐国丑闻,却没想到竟然一下就把一位大汉的诸侯王—齐厉王给活活逼死了。主父偃马上被推到了一个很微妙也很危险的处境,他成了齐厉王自杀的直接负责人,成了凶手。另一方面,齐厉王的自杀也使得其他诸侯王人心惶惶,因为当时不止燕王和齐王有乱伦的丑事,在其他的诸侯王家中也有乱伦的事发生。燕王和齐王都是因为主父偃的告发而惨死,其封地也被收回中央,所以其他的诸侯王人人自危,对主父偃是又怕又恨。身处险境的主父偃,此时有树敌众多,这时公孙弘就有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去攻击主父偃,但是很奇怪,根据《史记》的记载,当时告发主父偃的却不是公孙弘,主父偃最终被关进了监狱,但是他一直不承认谋害了齐厉王,据《史记》和《汉书》的记载都是“上欲勿诛”,也就是说汉武帝其实并没有真的想杀主父偃,可以说汉武帝还是有所犹豫的,因为主父偃毕竟是个很有才干的人,如果当时有人帮主父偃求情的话,主父偃不见得就会被处死,而就在这个时候,担任御史大夫的公孙弘出面了,御史大夫是副丞相,御史大夫是主管司法的最高官员,公孙弘出来了。公孙弘出来说了两句话,说如果不杀主父偃,你没有办法向天下人交待。所以,公孙弘的这个罪恶之手,公孙弘的这满嘴毒牙,伸向了主父偃。    其实公孙弘的话太厉害了,如果说是个天平,天平的两边一边是死亡,一边是赦罪,那么公孙弘所做的工作就是在天平死亡那一边投上了最后一个砝码,让天平迅速地向死亡倾斜。换句话说,公孙弘的这句话是主父偃下地狱的一道咒语,这个公孙弘话一出口,汉武帝相信了,主父偃就被汉武帝处死了。那么,主父偃被杀究竟有哪些因素呢?第一,赵王的告状。这是主父偃翻车的诱因,导火索。第二,树敌太多。主父偃这个人八方树敌,倒行逆施,散金断交,导致他最后无人替他说话。其实主父偃的话是可以讲的,因为为什么呢,其实齐厉王和他姐姐的这种乱伦关系是完全可以拿到桌面上讲的,而且如果查一查的话,主父偃也不过是奉公办事,并没有逼杀他。但是因为没有人替他说话,汉武帝并不了解齐厉王自杀的全部真相。第三,公孙弘的谗言。公孙弘的谗言可以说是致主父偃致死的一记勾手拳,这一拳算是击中了他的要害。第四,汉武帝的冷酷。汉武帝的冷酷大家千万不要忘掉,汉武帝是个非常冷酷的人。公孙弘借刀杀人并不是初犯,公孙弘其实是留有案底的,他其实借刀杀人的事情公孙弘做的不只一次,他前面还有一次,那一次是他和董仲舒。董仲舒在汉武帝继位以后上了《天人三策》,也就是讲天和人关系的三道策文。这个天人三策中间最重要的是两句话,就是罢黜百家,表彰六经。天人三策上过以后,汉武帝非常信任董仲舒,就想重用董仲舒,但是公孙弘心里头嘀咕起来了。公孙弘嘀咕什么呢?公孙弘的家底,公孙弘多大开始上学?公孙弘从四十岁才开始从猪倌读书啊,而董仲舒是从小就学习的。董仲舒的经学功底远在公孙弘之上,所以第一,董仲舒的才学在公孙弘之上;第二,董仲舒看不起公孙弘的人品,曲学阿世。所以,公孙弘就想办法要把董仲舒给除掉,他怎么除掉呢?他给汉武帝提了一个建议,他说董仲舒是胶西王国相的唯一合适人选。这个胶西王是汉武帝的哥哥叫刘端,胶西王刘端这个人是一个非常坏的诸侯王,他坏到什么程度呢?就是他在他的胶西国的国内任意杀人,多次违犯汉朝的法律,所以到了最后大臣们都忍无可忍,纷纷上书要求汉武帝严惩胶西王,汉武帝念手足之情不愿意杀他。汉武帝不杀他最后想了个办法怎么办呢,就把他的胶西国的领土给他削了,给他砍了一半领土,这一砍,刘端就更火了。刘端一火,这个胶西王刘端就做什么呢?消极怠工(有点像明朝的万历皇帝),他那个胶西国的仓库坏了,他也不修,让仓库里的东西就露天堆放随意地烂,然后他把他的王宫的大门给堵着,开了个小偏门,他经常还玩什么呢?玩失踪(有点像明朝的正德皇帝),一弄国王就失踪几天,谁也找不到了,他跑到其他的国家改变姓名到处胡窜,就是这么一个人。而且胶西王刘端还有一个特点,这个家伙特别聪明,因为按照汉朝的规定,一个诸侯国的国相和高官是中央政府给它任命的,中央政府任命的高官呢这个胶西王总想办法把他除掉。两手,他就找你的毛病,找着罪名一上奏,杀。找不着罪名怎么办呢?下药,把他毒死。所以胶西国虽然是个小国,两千石的高官在胶西国被杀的一下子几十个人。就在这种背景下,公孙弘说董仲舒适合做胶西王的国相,汉武帝一听挺好啊,董仲舒是个大儒啊,是个大知识分子啊,是个大专家,好了,让董仲舒去了。其实公孙弘的主意是什么呢?两条,第一,不能让董仲舒留在中央政府,因为董仲舒的才学,董仲舒的能力,一旦留在中央政府可能是公孙弘巨大的威胁。再一个,你给他派到胶西国去,没等多少时间,胶西王就会把董仲舒给做掉,这不就借刀杀人了吗?他是这样想的,结果汉武帝就把刚刚上了《天人三策》的董仲舒一下子就给派到了胶西国。但是人算不如天算,这个胶西王刘端虽然作恶多端,但是他对董仲舒却是格外尊重,这倒是奇了怪了。他不但没有杀董仲舒,而且对董仲舒是毕恭毕敬,不过董仲舒倒是很聪明,他知道这个不被杀只是暂时的,所以董仲舒在胶西国待了没多长时间,董仲舒辞官不干了,官辞了,所以董仲舒算是躲过了一劫。主父偃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主父偃是被他杀掉了。 主父偃曾经向汉武帝提过非常有名的两个对策。第一,建朔方郡。是主父偃提议在河套地区建朔方郡,朔方郡建了以后可以减少从内地向它运粮草的困难,这个建议大臣们反对,公孙弘坚决反对,只有汉武帝支持主父偃。主父偃这个建议是多数服从少数,通过了。这是公孙弘和主父偃唯一的一次冲突,而这个事从他俩看都是为了国事,本来是为了国事,但在公孙弘的心里他不这样想,他觉得主父偃抢了他的风头,这是第一件事。主父偃做的第二件大事,就是行推恩策。这是汉武帝时期非常有名的一个政策,叫推恩策。什么叫推恩策呢?主父偃觉得他说古代的诸侯国它很小,方圆几百里几十里就是个小诸侯国,它人口少,兵力少,它不能造反。现在的诸侯国动不动几百里甚至方圆上千里,那么大的一个诸侯国它实力很强大,那么到一定的时候它就可能造反,像七国之乱。主父偃建议啊,他说你最好采取什么办法呢,他说现在诸侯王少则十几个儿子,多则几十个儿子,只有嫡长子才能继承,其他的儿子一点儿没有。他说你这样,你下一道命令让诸侯王把他的土地平均分给他的儿子,他十个儿子分十份,二十个儿子分二十份,然后儿子再以后呢有了孙子再分给孙子,让每一个诸侯的后代都有自己的封地,表面上是给他们恩惠,实际上是把大诸侯国变成中诸侯国,中诸侯国变小诸侯国,这样任何一个诸侯国都不可能再有实力对抗中央政府。这是主父偃一生中间最有名的一个谋略,汉武帝非常高兴采纳了。但是有一点,主父偃越聪明越能干,公孙弘越是恨他越要杀他。这就像我们上公交车,车上,车下,两种不同的位置决定了两种不同的立场、两种不同的思想,车上的既得利益者总想保持自己的利益,这就是人性的自私和偏狭。而公孙弘现在是已经坐上了东方快车,你想想公孙弘现在已经是做了副丞相了,已经上了东方快车了,如果这个时候让主父偃上了东方快车,那么这个东方快车上的谋杀案谁杀谁很不好讲啊。而就在公孙弘琢磨着怎么算计主父偃的时候,机会来了,就是齐厉王自杀了。他已经把主父偃看成是自己的政敌了。所以公孙弘借齐厉王自杀事件一定要置主父偃于死地,这就是公孙弘和主父偃结怨的开始。 公孙弘表面和善,背地里却阴险狠毒,是个妒贤嫉能的伪君子,于是在他借刀杀人的诡计下,董仲舒被降职,主父偃旗息鼓被杀。以汉武帝的眼皮底下上演了一出公报私仇的好戏,汉武帝是少有的一代英主,难道他就没有看穿公孙弘借刀杀人的阴谋吗?尽管有公孙弘的谗言,但是生死大权还是在汉武帝的手中掌控着,汉武帝到底出于什么考虑非要处死一个他非常欣赏的人呢?那么下面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汉武帝看穿了公孙弘借刀杀人的用心吗?汉武帝很聪明啊,一代英主,一代明君,汉武帝看穿公孙弘借刀杀人的用心了吗?从理论上看两种可能,第一,看穿了。第二,没有看穿。那么到底是看穿还是没有看穿,以我来看,没有看穿。为什么?汉武帝是个个性非常张扬的人,他是一个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人,他要是知道公孙弘要利用他来杀主父偃的话,那么汉武帝早就把那个公孙弘先宰掉了。汉武帝岂能被他人所利用啊,这是决不可能的,所以我认为汉武帝看穿公孙弘的可能性很小,而且我们从后来历史来看汉武帝一直宠信公孙弘啊,他没有看穿。这么一代明君,反而给公孙弘给忽悠了,太可悲了,一代明主,一代明君,反而被公孙弘给忽悠了(公孙弘把刘彻玩弄于鼓掌之中)。司马迁写了这么几句话,“杀主父偃,徙董仲舒于胶西,皆弘之力也。”杀这个主父偃,把董仲舒迁到胶西国做国相,这都是谁的力量啊?公孙弘的力量。司马迁确实很伟大,这两句话就是历史的审判,是正义的宣判。武帝对大臣的冷酷无情和他的求贤若渴一样有名。公孙弘是武帝十三位丞相中唯一善始善终,最后老死在丞相之位上的宠臣,伴君如伴虎,公孙弘的为人又高明在哪里?为何他能够独得善终?至于公孙弘就比主父偃高明得多,公孙弘最大的本领,两个字:固宠。公孙弘最大的本领就是他能够保住汉武帝对他的宠信,这是大本领啊,这是非常不容易的。我们大家都知道伴君如伴虎,你待在那个皇帝的身边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一句话说错立马就是死罪。而公孙弘竟然能八十多岁老死在丞相的位置上,始终能得到汉武帝的宠信,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当然,公孙弘过去吃过亏,我们过去讲过,公孙弘第一次被选进来的时候出使了一趟匈奴,汉武帝不高兴就把他打发走了。第二次再被选进来的时候,他接受教训了,第一次被打发走是他没处理好,所以第二次他处理得就巧妙多了。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公孙弘晚年,就是他死前一年,汉武帝这一朝出现一个重大事件,什么事件呢?就是淮南王刘安、衡山王刘赐两个人先后叛乱,淮南王跟衡山王的叛乱是武帝之朝的一个大事件。当这个事件发生的时候,公孙弘因为有病正在家里养病,和他其实毫无关系,但是公孙弘却想得非常多。他说我身为丞相是辅佐皇帝处理朝政的,现在竟然出现了叛乱,他就赶快在病中哆里哆嗦给皇帝写了个奏章,提了两件事的要求,第一,辞封,就是把封我的这个平津侯我辞掉吧。第二,让位,我这个丞相的位置让出来,找一个有能力的人去干。这就是公孙弘非常高明的地方,公孙弘真愿意辞封让位吗?绝不是,姿态。这是个姿态。结果这个章表上去以后啊,汉武帝非常感动,马上回了一道圣旨,不但不同意他辞封让位而且赏了他很多东西,还给了他一个长长的假期,你好好养病,养好病继续上班,这一下子公孙弘才彻底放心了。所以过了几个月公孙弘病好了继续上班,第二年,八十岁的公孙弘病死在丞相的宝位上。这是汉武帝一朝五十四年十三位丞相唯一的一位善始善终者。其实要说起来汉武帝犯了一个很低级的错误,汉武帝是很能够识别人才的,但是他没有能够看穿公孙弘,你作为一代皇帝连自己的丞相都看不清不是个很低级的错误吗?为什么呢?道理也很简单,汉武帝太自负了。越是自负的皇帝越是自以为是,越是自以为是就越是听不进别人的意见,这就是一代明君的悲剧。所以汉武帝被公孙弘忽悠了十几年,这个事情的过错就在汉武帝性格上的自负,一点意见都听不进。所以啊,齐厉王的事件最终的结果是齐厉王死了,主父偃也死了,公孙弘保持了自己的地位。佛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应,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时辰一到,劫数难逃!”公孙弘表面和善,背地里却阴险狠毒,是个两面三刀,疾贤妒能的伪君子!于是在他借刀杀人的诡计下,董仲舒被降职,主父偃被杀害。而他却保持了自己的地位,老死在丞相之位上,能够独得善终!但是根据司马迁《史记》记载:公孙弘的儿子公孙度继承了平津侯的爵位。公孙度当山阳太守十多年,因为犯法而失去侯爵,被贬为庶人,后被仇人杀害!(公孙弘的儿子终于遭报应了!) 2.汉代游侠郭解(汉朝黑帮大佬游侠总舵主)    郭解(jiě),字翁伯,汉族,河内轵(今济源东南)人,汉善相人许负的外孙。其父亲因为行侠,孝文帝时被诛。西汉时期游侠,作为《史记?游侠列传》中的主要人物而著名。  郭解其外祖父为当时的相师(看相人)许负,曾被汉高祖封侯。后来跟周亚夫说明了亚夫的后半生命运。则其父为任侠,在汉文帝时被逮捕处死。 郭解长得短小精悍,貌不惊人,性格沉静,勇悍,不喝酒。年青时心狠手辣,恣意杀人。他肯舍命人报仇,还干些藏命作奸剽攻、铸钱掘冢的事情。后来,郭解一改前行,对人以德报怨,厚施薄望。救人之命不恃其功。因此,他在当地声望很高。  郭解曾有一个外甥,在与人喝酒时,仗势欺人,强行灌酒,被对方一怒之下杀死。郭解的姐姐把他的外甥陈尸街头,想借此羞辱郭解。后来,凶手自归,将实情告诉了郭解。郭解不仅没有加罪于他,还说,是我的孩儿作得不对,把他放走了。随后,他又埋葬了外甥。郭解如此公正,深得大家敬重,越发依附于他了。   郭解有一次出门,见有个人姿势不端地坐在路旁,很不礼貌地看着他。门人看见了很生气,想杀了那个人。郭解说:在家乡得不到尊重,是我的修行不够呀。暗地里,他叮嘱尉吏说:这个人我很看重,到践更时放过他。践更是当时一种徭役,受钱代人服役者称践更。每月一次。践更数次,都没有人找他。那人很觉奇怪,一问,才知是郭解替他解脱。于是他袒胸露腹地前去谢罪。郭解此举,得到少年们的倾慕。   雒阳邑有互相结仇的人。邑中贤豪多次从中调解,始终不听。郭解听说后,夜见仇家。仇家听了他的劝解。郭解说:我听说雒阳诸公在这里调解您都不听,幸而现在您听了我的话。但在您的地面上出了这样的事儿,恐怕有点不合适。我还是离开这里的好。他连夜悄悄地离开了雒阳邑。 郭解处世恭俭,在本县从不乘车,到邻郡为人请求事,也是能办则出,不能为则不为,从不为难人家。因此,诸公争相为用,亡命者多归郭解,而邑中少年及旁近县贤豪,也经常把大车送到郭解家,以备投奔郭解的人来使用。 元朔二年,汉武帝的一纸诏令,名满天下的关中大侠郭解被迫亡命天涯,他逃亡的最终目的地,是北地重镇太原。为了充实京师,汉武帝下令关中地区资财超过三百万的富户迁往茂陵居住,郭解虽然并没有达到这个标准,但是,一方面,主父偃向汉武帝建议的迁移对象,不仅包括富户商贾,而且还有那些需要加强控制的豪杰巨侠;另一方面,负责此事的杨县掾也想趁此机会将郭解这个令县吏们头疼的不安定因素送出轵县,郭解于是也被列入了迁移名单。名将卫青曾为此向汉武帝求情,但汉武帝说:“一个百姓的权势竟能使大将军替他说话,可见他并不贫穷。”(能让汉朝名将大将军卫青为他求情的江湖人物非同小可!)  郭解终于被迁移到了关中,为他送行的豪客们送给他的礼金就达一千余万,超过了迁移标准的好几倍。就在关中豪杰争相与郭解结交之时,杨县掾和他的父亲杨季主先后被人刺杀,杨家告状的人又被杀死在宫门之下,这一系列血案最终促使汉武帝亲自下令拘捕郭解,郭解将老母安置在夏阳后,孤身来到临晋。   面对天下英雄仰慕的郭解,素昧平生的临晋大侠籍少翁协助他出关,郭解逃到太原后,被人告发,籍少翁竟然自杀去断掉官府的线索。过了许久后郭解被抓住,但是列出他所犯的罪,都在大赦之前。   轵县有一位儒生招待查办郭解的使者时,客人在席间赞扬郭解,儒生便说:“郭解专门干违法乱纪的事情,怎么能算是贤人?”郭解的手下随后便杀掉了此人,并将他的舌头割下。官府追究此事,郭解并不知道杀手的事,杀手也从没查出来。御史大夫公孙弘(英雄识英雄,公孙弘本来就是很会做人的“人精”,他一眼就看出郭解决非善类!)得知后说:“郭解作为平民,玩弄权诈之术,仅凭他的眼色就能置人于死地,他虽然对案件并不知情,但此罪比他亲自杀人都严重!应以大逆不道论处。”遂下令将郭解满门抄斩。(虽然俗话说:“强龙难压地头蛇!”但是如果官府真的想收拾地头蛇的话,那也是一句话的事!)  直接的罪名是:御史大夫公孙弘议论道:“郭解以平民身份侠,玩弄权诈之术,因为小事而杀人,郭解自己虽然不知道,这个罪过比他自己杀人还严重。判处郭解大逆无道的罪。”   实际原因是汉武帝要铲除有势力的游侠集团。郭解很会做人,而且名气很大,交往面很广,很多人佩服他、愿意听从他,在社会上是一股很强大的势力,一定会对汉王朝政权构成威胁,自然在被铲除的名单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