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脸发红发痒怎么办:端砚的鉴别(肇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4:30:27
                                                  端砚的鉴别(肇庆)

 

        老坑:老坑的石质细润,纹理致密,摸索起来像小孩的皮肤,有下墨快、发墨好的实用效果。石色深紫色微带灰蓝,色彩丰富,石品花纹有金线、银线、冰纹、鱼脑冻、蕉叶白、青花、天青、火捺、石眼等,这些石品常常一起出现,交织成一幅缤纷绚丽的画面,成为老坑的特色,尤其是明清以后的大西洞与水归洞,石品最为精彩,老坑石眼较少,偶而能出现一、两颗已属难得,眼多呈隋圆形,多翠绿色,眼周围的黑色晕圈深而宽,这是老坑石眼特征之一,老坑眼多鸲鹆眼,颜色翠绿稍许偏蓝,晕圈数重,晶莹可爱,象牙眼也是老坑的特色。

  麻子坑:麻子坑由蓝、红、紫、黄、白等各种颜色交织成细密的平行纹理,形成麻子坑的特徵,石品花纹有名贵的蕉叶白、鱼脑冻、青花、天青、火捺、石眼…等等。麻子坑的石眼不多,颜色以翠绿为主,形体大而不完整,偶而也有美丽的鸲鹆眼。麻子坑多虫蛀,几乎每块都有。麻子坑有“水坑”与“旱坑”之分。水坑石质要比旱坑细润。水坑的石色较深,石质滋润、纯净,虫蛀比较少,石品花纹多蕉叶白、鱼脑冻、青花,石眼则较少。旱坑石质不及水坑滋润,石色偏青,常有胭脂晕火捺出现,形成青、红相间的色调,其它常见石品有天青、天青冻、石眼。

  坑仔岩:坑仔岩肇庆人又称康子岩,它石质细润、坚实,石色深紫色微带赤,颜色比较均匀,没有老坑与麻子坑的石色丰富。三大名坑中坑仔岩以眼多闻名,有明媚的鹦哥眼、雄鸡眼;石眼层次分明,晕作数重,深受人们的喜爱。眼绿莫如老坑与麻子坑,眼媚莫过坑子岩。石品花纹还有蕉叶白、鱼脑冻、天青、火捺、青花…等。

  宋坑:它的代表色是深紫色,即是古人所称的猪肝色。宋坑中有一种紫红色的砚石,肇庆人称为“一片红”,呈调均匀,望之浑厚凝重,这种宋坑锋芒刚强,磨墨效果非常好,古人口若悬河中的“紫端”,“紫云”,应与“一片红”有些渊源,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宋坑看起来动感十足,常有精彩的马尾纹火捺出现,近年所采出的蕉园坑有一种砚石色调丰富,颜色偏黄,有明显的胭脂火捺、金钱火捺、猪肝冻等石品花纹,具有强烈的特色。宋坑在长期大量的开采下,石色有很大的变化,除了深紫红色外,还有紫灰色、紫红偏黄,有的偏黄带绿,接近梅花坑的色调。虽然宋坑石质与石色变化很大,但有两个共通点,一是硬度变化不大,所以石声大概是瓦声。二是砚石表面有明显的“金星点”,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这是因为石中含有大量的石英矿物,因此宋坑锋芒锐利,磨起墨来沙沙作响,出墨速度特别快,应用效果非常好。

  梅花坑:梅花坑因石眼多,石眼呈米黄色,大小疏密聚集在一起,远远望去如朵朵盛开的梅花,。梅花坑目前主要产地在沙浦镇,人称沙浦梅花坑。另一个主要产地是典水村的“典水梅花坑”,特征是石眼大。它的石质近似宋坑,但实用效果比不上宋坑。梅花坑石色苍白灰色微带黄。

  绿端:绿端因其色调为绿色,与其它坑口截然不同,所以取名为绿端。它石质细腻,有一种滋润感,唯磨墨效果不及宋坑,观赏效果大于实用效果。绿端石色青绿带黄,佳者翠绿色,人称“绿豆青”。它没有明显的石品花纹,只有“鸭蛋黄”,状如鸭蛋,色米黄。

  冚罗蕉岩:简称冚罗蕉,它的石质硬度稍高,石质虽犹细腻,但不及麻子坑。下墨与发墨效果也不如宋坑与坑仔岩。冚罗蕉石色青灰色微带紫,有的则是紫红色的,石中类似麻子坑的平行纹理,人称“衫木纹”,像竹编的平行纹路,它偶而也有鱼脑冻与金钱,虽然有些冚罗蕉看起来像老坑或麻子坑,但由石声可以分辨出来,它除了极少数石质娇嫩者呈木声外,大部分是铿锵的金石声。其它石品花纹偶有蕉叶白、火捺、天青、翡翠等,惟一未发现有石眼。

  沙浦坑:其石质与石色变化很大,石质一般比较坚燥,没有三大名坑(老坑、坑仔和麻坑)的滋润。好的沙浦坑特征很像三大名坑,似是而非偶而也有鱼脑冻、蕉叶白、石眼、火捺等石品花纹,区别在沙浦坑呈铿锵的金石声,三大名坑则大部分呈木声与瓦声反应。

  朝天岩:朝天岩与沙浦坑的石质硬度最高,扣之铿锵有声。它石质不如冚罗蕉细润,石质虽与宋坑相近,但下墨效果却不及宋坑,朝天岩石色深紫色微带红,砚石上布满“青苔斑”,这是朝天岩的特征,几乎每片都有,它无石眼,其它石品也少见。

笔者-《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