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藓会不会传染给宝宝:每天只问4句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4:21:08

一堂好课的衡量标准

课堂是教学质量提升的主阵地,因此只有上好每一堂课,教学质量才能得到保障。那么,怎样才算一堂好课呢?

首先,我认为是学生的参与度。一堂课教师设计的再优秀,讲解的再精彩,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不足,缺乏学习欲望,那么学习效率可想而知了。如何让每位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这是我们教师首要解决的问题。记得某位教育家讲过,教育的艺术就在于激励。不断地表扬,鼓励,远胜于批评,指责。前几天,我校举办了提高课堂实效及小组合作的有效性的校本讲座,而且听了一节王慧杰老师的物理课,令我感触最深的是通过王慧杰老师有效地小组合作的逐步培训,每位学生都在学习,都在为小组争光,如果因为自己的不努力,而拖累了整个小组的考核,他会非常不安,比起老师的批评要难受不知多少倍。因此,掌握有效地激励机制,激起学生的参与度,是决定一节课的重要条件。当然,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与很多因素有关,比如师生的关系是否和谐,学生是否认可教师,等等。不管怎样,学生愿学,便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们教师便成功了一大半。

第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有思维的训练与升华,要体现学生的探究,使学生有思维方法的收获,思维火花的碰撞。以往的课堂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输,忽略思维的训练。前不久,王海燕老师到我校指导课堂教学时,提出课堂要有原生态生成的过程,要有思维的碰撞,不能简单的机械照搬,这样离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的。我认为是非常有道理的。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写道:“我们深信:如果学生在少年期没有遇到一位脑力劳动的真正的指导者,那他就永远不能学会真正地思维。我们力求做到:每一节课上,在学生特别是少年的脑力劳动中,一定要使对概念的理解占有重要的地位。真正的教育能手总是竭力使抽象的概念能真正地为学生所掌握,使之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东西,成为他们积极地认识事物和获取新知识的工具和手段。”我不是有意的引用名言,但是细细想来,我们教师难道没有培养学生学会思维的责任吗?这在某种意义上比教学成绩更重要。

第三,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课堂上,学生已经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了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这当然肯定是成功的课堂,这是教师平时不断培养的结果,石老师辛勤汗水的结晶,是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的。

还是要讲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一个例子,一位历史老师几分钟便备出了一堂精彩的课,问其原因,他讲到:“我这是用一辈子的时间来呗这节课的。”同样道理,一节好的课堂不是孤立来看的。真正好的课堂的取得是教师点点滴滴的耕耘才能换来的,也许,只有我们教师不断地积累,学习,探索,创新。才能收获教学的累累硕果,才能掌握教学的艺术,才能游刃有余的与同学们一起展示优异的课堂。

 

 

徐科

米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