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身也会腐烂:最前沿创新中国玩不起 (林毅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20:05:28

林氏观点

◎不在乎用哪种创新方式,而要看哪种方式成本更低、更快推动经济发展。

◎最前沿的创新还是要考虑成本效益,100个项目最终成功的可能只有1个,一将功成万骨枯。

◎如果产业处于世界前沿,而且还想留在这个市场,就必须要创新,否则,等发达国家创新好了,我们再引进。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技术很重要,但技术要和自己的优势结合,才是保证。

◎自主创新很重要,但完全搞最前沿的技术,我们玩不起,能借东风还得借东风。

◎大家都说微笑曲线好,但如果钱没有多到那个阶段,微笑曲线就会变成哭泣曲线。

林毅夫说,现在国内情况变化很快,前几年对的事情,现在看来不一定对了。我们必须用新的思维来应对新的现实。广东在“十二五”规划中做的许多探索非常好,广东人均GDP7000美元,从国际上来讲是中等发达水平了,而且广东的人口规模很大,应根据自己的优势、特点来发展。

谈自主创新创新平均回报率不高

林毅夫与南方日报记者的一席话,重点就是自主创新。

一般来讲发达国家都喜欢自主创新。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创新是很重要的。只有创新,生产力水平才会提高。创新有很多种方式,一种是自己发明自己创造。另外还有一种,就是把别人用过的、但对自己来讲是新的东西,拿来用就行了。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重要的不在于用哪种创新方式,而是哪种成本更低、能够更快地推动经济发展,这应是我们搞自主创新的总的原则。

发达国家一定要自主创新,因为没有自主创新就没有发展,自主创新的好处是有自己的知识产权。但是自主创新,尤其是在最前沿的创新,投入非常大。各个国家发展的水平和基础是不一样的,创新还是要考虑成本效益,尤其是最前沿的创新。

比如美国要发展一种新药,一般要花十几年时间,投入10多亿美元,而且失败率很高,95%以上的投资都是打水漂的。自主研发能申请到专利的,100项中大概就只有那么五六项,但拿到专利后也不见得都有商业价值,最后有商业价值的也只有那么一两项,其他都只是科研人员挂在办公室里的一张证书而已。

当然,如果100项研究有1项成功,那么,这1项真正具有商业价值的创新,回报率就非常高。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创新成功率和全世界的差不多。就像我们中国人讲的,一将功成万骨枯,投入那么大,都只有1项成功。其实对发达国家来讲,自主创新真正的平均回报率不高,能达到3%算是非常不错了。

谈技术引进技术要和自己的优势结合

在是引进为主,还是创新为主这个问题上,林毅夫的观点是强调创新非常重要,但在什么地方自主创新,这个要看情况。

并不是说广东现在没有自主创新的空间,其实对任何国家来讲,到底是引进比较好,还是自主创新比较好,关键在于你现在这个产业在世界上处于什么位置。如果你这个产业已经处于世界最前沿,你还想留在这个产业,你就必须自主创新。

拿广东的产业来说,林毅夫先生到格力参观时发现,其实松下等在日销售窗机技术的标准,已经比格力在国内生产和卖的要低。格力窗机现在还在生产,因为在这个产业中是占有优势的,是比较成熟的,劳动力生产还是比较密集。发达国家,像日本人均GDP4万美元,人工是中国的4倍,因此它要把一些制造业转移到中国来。

但在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发达国家和中国而言都是新的,大家的差距还不是很大,这种领域我们要不要大力自主创新?

林毅夫的观点是这些领域发达国家的研究还不成熟,而我们国内的市场需求又很大,我们可以等发达国家研究成熟后再引进技术,但可能是1020年后才成熟。我们在这20年里面自己也会快速发展。考虑到我们国内巨大的市场,我们走上低碳的道路也有个长期的过程,即使是全世界最前沿的研究,我们也可以做一些,例如ZF给予一定的扶持来做低碳研究。

但是,这并不是说外国人搞什么我们就搞什么。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技术很重要,但技术要和自己的优势结合,才有保证。

谈广东创新产业升级还是要创新

林毅夫在与我们交谈时强调,我们的自主创新,必须实事求是,必须看我们现在的发展阶段是否处于世界最前沿。

广东现在的产业,在技术上还是处于前沿,在产业升级中,还是要创新。创新对经济的发展有拉动。从我们国内来讲,如果能直接提升国内产值的,相对来讲都是比较成熟的技术,但是完全搞最前沿的技术,我们玩不起。所以广东能借东风还得借东风。美国ZF有钱。如果他们缺钱的话,也玩不起。如果要说他们缺钱,我们更缺。

我们还是要利用我们的优势。上世纪80年代日本的创新能力也非常强,在美国,申请专利前10名的企业中有7家是日本的企业,但是,那时候日本的经济也没上去。因为在最前沿的产业上,最后决定成功的,还有市场规模,新技术必然带来新的标准。美国的市场非常大,所以开发一个产品,第一批的批量可以很大,这样一来,平均产品价格就低,就容易占有市场。而日本的市场小,相比之下就呈劣势。

谈微笑曲线微笑曲线会变哭泣曲线

林毅夫说,大家都说微笑曲线很好,但如果没有达到这个水平,微笑曲线就会变成哭泣曲线。

研发的失败率很高,研发后还要营销,品牌的信用是长期的结果,比如在美国,经营渠道的成本也是很高的。对发达国家而言,这样的投入盈利高,所以他们才会做。所以如果没到那个阶段,想赚也赚不了。

目前不少领域在中国发展也是不错的。拿格力来讲,在国内我们建立了营销渠道,但国际上还没建立。如何建立呢?国内先占据,但在国际上也要有品牌认知度。对格力来讲,可以打造自己的品牌,也可以把其他著名品牌拿下来,这有点像联想。联想收购了IBM Thinkpad,并不是完全建立自己的品牌。联想收购IBM Thinkpad只花了两亿美元,连工厂、渠道、人员和品牌一起买了,这还是比较成功的,它能继续在这个基础上去进行创新。

引进还是自主创新要考虑成本效益

林毅夫先生所言“前沿创新要考虑成本效益”,“能借东风还得借东风”,“该引进时引进,该创新时创新”,这些观点对当下广东怎么更好地自主创新,怎么更科学地用好创新这个武器,有深刻启迪。

问题是,作为发展中的广东,怎么样才能更快速、更经济、更有效地拥有强大的创新能力?是不是所有领域都得靠“自己创造自己发明”?能否在引进和自主创新间作成本效益的权衡?

其实,现在创新能力强大的美国曾充分学习、引进英国等欧洲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日本更是如此,从某种程序上来说,日本的创新力是建立在“引进”美国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的,先学习,先复制,再创新,再超越。

自主创新并非华山一条道,自主创新应是多层次的组合拳——— 自己去国际市场打品牌是创新,运用市场机制去收购也是创新;自己发明创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是创新,花大价钱去“引进”为我所用也是创新……长袖善舞,运筹帷幄,这是东方人的长项。

但是,“引进”也是有限度的,有些基础研究领域的核心技术很难“引进”,这事关国家利益,例如,航空航天技术,先生所言“引进”更多是指应用开发领域,他在采访时也特别说明了这一点。


林毅夫传奇:从叛逃者到世银高官


 

 

       在中国经济学界,能用“传奇”二字形容而决无夸大的学者,莫过于荣任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的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林毅夫。他的人生经历是不可复制的,事业如是,爱情亦如是。他和夫人陈云英,每年两会期间都是风头无二的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夫妻档,传媒争相围拥采访。
    林毅夫,男,原名林正义(到大陆后改名)原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八、九、十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并于2005年获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抱球泅海投奔大陆

  现年五十六岁的林毅夫,三十年前是国民党金门马山驻军的一名连长,本名林正谊。在一九七九年的五月十六日夜,他做了一个惊人的抉择,只身抱着两个篮球从金门岛跳海游到了距离两千米外的大陆厦门。此后,他改名为林毅夫,开始了在大陆的新生活,而在台湾,他的名字被列入了“失踪者”的名单,但留在台湾的新婚妻子陈云英心里知道,丈夫是到了大陆。
  林毅夫在给台湾亲人的家书中阐明了自己当年选择投奔大陆的心声:“基于对文化、历史、政治、经济和军事的认识,我觉得回归祖国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最佳的选择方案。做为一个台湾人,我深爱这块生我、养我的地方,我愿意为它的繁荣幸福奉献一生的精力,但是做为一个中国人,我觉得台湾除了是台湾人的台湾之外,台湾还应该能对中国的历史发挥更大的贡献。”

    负笈美国破镜重圆

  林毅夫到大陆后,在北京大学攻读经济学硕士,后来留学美国芝加哥大学,师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舒尔茨教授,他的博士论文《中国的农村改革:理论与实证》被舒尔茨教授誉为“新制度经济学的经典之作”。一九八六年,在台湾的妻子得知丈夫在美国求学后,也留学美国,夫妻两人相隔七年之后,终于在大洋彼岸团聚。林毅夫的执着和陈云英的痴情,让人肃然起敬。 vbT博通网-环球新闻网botongnews.com

  林毅夫在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增长中心做了一年博士后研究工作。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林毅夫作为改革开放后从西方学成归国的经济学者,与开展特殊教育研究的妻子回到北京。林毅夫在北京大学就职,专门研究中国经济发展,陈云英则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从事残疾人智障人士教育等工作。

  建树良多引人注目

  林毅夫后在北京大学创办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他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穷人经济学”等一系列理论,都成为中国政府的重要经济政策。二00六年,久负盛名的英国剑桥大学马歇尔讲座向林毅夫发出邀请,请他在二00七至二00八年度的讲座上发表演讲。与此同时,经济学家林毅夫成为全国政协委员,而他的妻子陈云英则当选为十届全国人大台湾省的代表。
  在海峡两岸,林毅夫不仅以其经济学成就享有广泛知名度,而他土生土长台湾人的身份也引来各方注目。二00二年五月九日,林毅夫的父亲在台湾去世,当时,林毅夫希望能够返台尽孝,而台湾当局则因为他当年“叛逃”大陆的“罪名”没有消除,拒绝放行。林毅夫回乡奔丧的愿望只能由妻子陈云英回台代行,而林毅夫自己则在北京大学的家里自设灵堂拜祭父亲。

  林毅夫语录

  谈困难:我总觉得我这一辈子过得很顺利,幷没有太大的困难。有困难的话,其实就是锻炼自己意志的时候。
  谈心愿:还是能够教出一批好的学生,让我自己的学生看到这个时代所给予的机会,然后来努力,创造一个更好的时代。
  谈仕途:如果做官是我的追求,在台湾我有更好的机会。如果做官是回大陆的追求,我走的道路应该会和现在很不一样吧。
  谈忠孝:当然能兼顾最好,但人生哪有完美?不能什么都要。鱼和熊掌,只能有所取舍。
  谈两岸:我爱台湾,也爱大陆,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子孙,不分彼此。 

      “军人的理想是马革裹尸还,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累死在书桌上。”---林毅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