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让脖子变细:白马山战役 - 战火烽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10:11:20
白马山战役(韩文:???? ??;英文:Battle of Whitehorse Hill)是朝鲜战争进入阵地相持战后的一次战役,交战双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和南朝鲜军队,1952年10月6日至14日发生于朝鲜境内铁原西北大约10多公里处的白马山。享有“万岁军”称号的志愿军王牌第38军以114师340团2个营兵力,于10月6日凌晨开始进攻由韩国军队第9师第30团第2营防守的白马山。由于志愿军作战计划事先被泄漏,韩军第9师在美军空军和炮兵支援下,作了大量炮火及兵力准备,迫使第38军依次投入4个团的兵力,营级攻防战斗逐步升级为战役级规模。历时9个昼夜,第38军在付出了重大伤亡代价后,反击281.2高地(联合国军称箭头山)失利,反击394.8高地(联合国军称白马山或391高地)久战不决,最后被迫撤出战斗。 白马山战役韩9师及美国空军造成中国军队伤亡6700余人(韩国宣称14322人),38军此役遭挫首开志愿军败给韩国军队的记录。韩军方面也付出了伤亡4000余人的代价(中国方面记录此役韩国损失9400余人)。作为朝鲜战争中本方军队唯一的亮点,韩国军方战后一直大力宣传白马山战役,韩国第9师同时赢得了“白马师”的称号。[1] 志愿军承认38军未能啃下韩军“1个加强营的阵地”。但由于志愿军在随后进行的更大规模的“上甘岭战役”(英文:Battle of Triangle Hill)中获得了标志性的胜利,因此在战后宣传上中国方面一直有意忽略白马山战役,直到90年代初才有参战军人通过回忆录等形式承认这是一次“失利战斗”。然而此战的失利,并没有改变第38军在中国军队中的“万岁军”地位。白马山是由一群以395高地为主的山岭组成,主要高地是395高地(中方称394.8高地)和281高地(中方称281.2高地),与志愿军三十八军项里北山阵地相望。越过白马山,南面就是通往汉城的军事补给线,一直通往美军重要兵站基地铁原。 白马山一开始是小型战斗规模,志愿军预定以2个团奇袭韩军1个团防守的阵地,后来因为损失过大逐步投入兵力,发展到战役规模。即使事机不密,但三十八军出于对对手的蔑视,仍然按照原计划的6个连发动攻击(4个在白马山,2个在箭头高地),结果被有备而守的韩国军阻挡,即使逐步投入了3个师番号的兵力(实际4个团,114师340,342团,112师339团,111师334团,总计14个营另2个连),最后仍未达成预定作战目的。 白马山战役表明,经过2年多的战争锻炼以及美军的训练和整顿,韩国军队素质有所提高。此战,南朝鲜军队依靠美国空军炮兵全力立体支援,以一个师名义的兵力对抗志愿军一个师兵力的进攻,经历了10天的战斗,展现出一定水准,做为南朝鲜军队仅有的亮点:与亚洲大陆本土最精锐部队交手十天未溃败,值得称许。 韩国方面认为: 在美军空军的有限支援下,韩国军队甚至可以做到在当时亚洲本土最精锐的部队攻击下支撑10日仍然做到编制保存,是相当了不起的成就。 做为南朝鲜军队在朝鲜战争中仅有的亮点,第9师战后被称为“白马部队”,成为韩军的荣誉部队,该师的徽章也从此改为白马图案﹐该师参谋长朴正熙后来成为大韩民国总统。 中国方面认为: 志愿军第38军战前作战计划泄漏,造成重大困难。志愿军在敌预有准备的火力优势下,强攻稳固阵地,遭受了不必要的伤亡。尽管如此,主攻部队仍造成韩军重大伤亡,至战役末期,志愿军依然占领着除主峰以外的大部分阵地,最终迫于周边韩军和美军重型炮兵等9个炮兵营的炮火支援,美军1个坦克营的抵近火力支援,和美远东空军的空中支援,以及其后美军第8集团军新的作战意图(即“上甘岭战役”,美军称“摊牌行动”)而主动撤出战斗。志愿军认为,韩军此战兵员损失甚众,达10万之巨,韩第9师依靠釜山、春川不断补充新兵员才得以坚持到10月14日。据此,志愿军虽认识到韩军战斗力有所提高,但并未改变对南朝鲜军的蔑视态度。 此战后,韩9师于1953年参加了朝鲜战争的最后一战 - 金城战役,与志愿军某连队争夺金化地区的432.8高地中失利,以此结束了在韩战中的军事行动
http://www.cqzg.cn/viewthread-796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