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下疳会烂吗:户外领队召集人学习资料(页 1) - 户外活动 - 筹组登山事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1:12:39
筹组登山事宜
  
      就算路线很简单,执行起来也会十分复杂。一旦选定了目标,领队需要汇集资料,了解到达该地的方法以及路线的状况。你必须选定登山伙伴,决定需要什么样的装备以及由什么人负责携带。领队也需要拟定一份行程表,以确定即使突发事件发生,也仍然有充裕的时间完成登山。领队必须安排所有队员到达路线入口的交通,在出队前一段时间即需密切注意雪地状况和天候变化。表21-1的清单可以当作有用的指南。
  
(表21-1)筹组及领导登山之旅的检核清单  
出发之前
▲研究路线
△翻阅登山指南和地图。  
△和曾经爬过这座山的人谈谈。  
△确定这次路线的技术要求程度,以及是否有什么特别的问题。  
△评估队员所需的登山技术程度以及体能状况。  
△决定登山队的最佳人数规模。  
▲确定装备的需求
△个人装备∶衣物、登山鞋、食物、扎营设备、冰爪、冰斧、头盔与其他技术装备。  
△共同装备∶帐蓬、炉具、登山绳与硬体装备。  
▲分配营帐、厨具以及登山装备
▲探查到达山区的途径
△开车路线∶确定偏远山区的道路是否开放。  
△健行路线∶探查山径状况。  
▲拟定登山行程表  
△预估:开车所需的时间和公里数。  
            健行到高处营地或路线起点的时间和公里数。  
            攻顶所需的时间。  
            回到车内所需的时间。  
△查询:气象预报和雪崩状况。  
            留一张行程表给留守的人。  
出发前  
△最后再查询一次气象预报和雪崩状况。  
△需要时向公园或森林管理处登记。  
在登山口时
▲检查装备与讨论计划  
△个人装备∶确定每个人都带了足够的食物、衣物与必要装备;装备不全的队员不应该继续行进。  
△共同装备∶清点帐篷、炉具、绳索与硬体装备。  
△必要时重新分配队伍的共同装备,以平均每个人的负重。  
△讨论计划∶攀登路线、扎营地点、时间分配与可能碰到的困难。  
行进途中  
△大家尽量走在一起。讲好特定的会合时间或地点,尤其是在交叉路口。  
△决定绳队的调配。  
登顶途中
△订出一个折返的时间。持续评估并视当时状况调整这个时间。  
△各绳队的距离要近得足以沟通。  
下山时
△指定一个人殿后。  
△定期集合整支队伍。  
△务必确定所有人都已下山,所有的车辆皆已发动,才可以离开登山口。
  
行前研究
  
      一般而言,登山者会事先研究路线,因此他们知道会遇上些什么,进而先做准备。大部分热门登山地区皆可找到登山指南作为参考。这些指南会介绍到达该地区的方法,附有登山路线与地图,有时甚至还有照片。地形图也是极为宝贵的工具——请先确定你看得懂(见第五章《导航》)。
  
      有些登山社团会存档他们每回出队的行程纪录,这些报告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内容叙述,也在于它们通常会包含该队队员的名字。从最近才完成这条路线的人手上获得第一手资讯,可以补足你从登山指南中获得的资料。至于属于公有地的山脉,政府机构(例如负责掌管国家公园或国家森林的单位)可能是很好的资料来源。 你应该将有关入山许可的条件,有无入山限制,费用如何等资料问清楚(见下文的“许可与费用”)。
  
      关于如何研究路线的完整介绍, 请参考第六章《山野行进》中的“汇集路线资讯”。
  
估量路况与天气
  
      了解目前与未来的路况与天候状况是门科学,也是门艺术。不过,登山者有越来越多的途径可以取得有关于天候与目前路况的资讯,主要是透过网际网络。各个地区,山域或特定路线的可得资讯量差异很大,许多地区与山区只有很少的现况资讯,甚至是几乎没有。
  
      有用的网站包括地方政府、国家公园或地区公园、私人休闲地以及其他包含详细天气和路况的网站。有些网站会有即时连线的天候状况及网络摄影机,可以让你看到此刻当地的状况。在地区性的登山网站搜寻目前的路况资讯也十分有用,你也可以在上头问问题。 然而,关于目前路况最有用的资讯来源,是一个最近才去过那座山或那条路线的可靠人士;打个电话给国家公园办公室、登山器材店、山区飞行员或当地的朋友是不错的方法,尤其在攀登地点距离遥远时更应如此。
  
      了解路况与天气预报的“艺术”成分,则在于理解天候的变化将会对路线及攀登目标造成怎样的影响。在很多地区,关于天气唯一可以确定的一点就是天气会变。不过,温度、风速、湿度、降雨或降雪的改变会对你的登山计划造成怎样的影响?在心中先想好替代方案是个好方法,可以让你免于“被迫成行”——此举通常是个坏决策。
  
许可与费用
  
      各地的许可与登记费用会有很大的不同。许多公有公园、森林或野地会有某种形式的政府管制。大体上,管制的目的是保护当地的生态系或增加野地体验的价值。有些是为了游客的安全,有些则是为了救难或维护该地的基础设施。还有一些地方会对扎营地点设有限制,进而影响登山行程的安排。
  
      热门的登山地点或特定登山路线可能需要在一年或甚至更早之前预定,而某些地方的许可原则则是先到先赢。不论是何种方式,在安排登山行程时,都必须把得到许可所需的时间以及收到许可的时间纳入考量。如果有任何关于管制的疑问,最好先打个电话询问最新状况。如同天气或路况变化所会造成的影响,未获得入山许可亦会使计划生变。
  
筹组登山队伍
  
队伍能力
      一支登山队必须要有相当的能力,才能保证旅程的安全、愉快与成功。能力是指这个团队完成路线并处理可能状况的能力。队伍的能力取决于队员对登山的熟练度、他们的体能状况、队伍的规模大小以及他们的装备。 诸如队伍的士气、队员对于达成目标的决心以及领队的领导品质等无形的事物,都会影响登山队的能力。
  
      一支能力强的队伍包含了几个经验老道的登山者,他们的装备妥当且体能状况良好。何谓能力弱的队伍则很难具体定义,因为一支队伍是强或弱,端赖其目标而定。如果路线极具挑战性,多加入一个不是很有用的队员可能会让队伍变得很弱。而当路线简单时,即使成员中有几个人能力较差,只要有两个能力强的队员也就够了;事实上,由向导带领的登山队通常都是如此。不过,无论是哪种情况,若队伍中没有任何有经验的队员,则它的能力必然不强。
  
      对路线的研究可以帮助决定此次登山需要何种程度的队伍能力。这条路线是否很困难?它有何种程度的技术挑战?这个地点是否很远,因此队伍完全只能靠自己?该地附近是否会有其他的登山队?
  
该找谁去?
      经验:登山队的每位成员都必须准备好面对挑战,无论是生理层面还是技术层面。有些人在攀爬接近他们能力极限的路线时,只肯跟一些他们认可的人一块去。如果领队考虑要让一个自己不认识的成员加入,有几个问题该先弄清楚:经验是最保险的能力指标;一个曾数度爬过某种难度路线的登山者,再完成一次类似难度路线的机率就很大。登山能力必须要与路线的要求相符,例如室内岩场所习得的经验未必适用于高山环境。如果是远征队伍,领队有时甚至会要求一份正式的履历表;不过,如果只是周末登山,一些探询性的口头谈话或许就足以确定这人适不适合。无论如何,领队必须注意一点,就是这些经验较少的人可能并不了解自己还没准备好接受这次路线的挑战。
  
      若登山队里头有新手,或是虽有经验,却从来没有爬过这种难度路线的人,就得要有愿意且能够指导他们的登山老手。如此一来,这回的登山行程几乎必然会拉长,而且成功机率会降低,务必确定每位成员都了解并接受这个事实。
  
      有时登山队是在目的地尚未选定前筹组的,也许当初只是几个登山者决定要“一起去闯闯看”。 如果是这种情形,程序就正好相反,变成要以这个队伍为主,挑选适合队员能力的路线。评估每个人的技巧与体能,并选择一个大家都能安全抵达的山峰是很重要的。一般而言,能力最弱的队员既是限制因素。
  
     契合度:幸运的是,大部分的人在登山途中似乎都会表现出最好的行为。一项未言明的认知——登山队友的性命确实掌握在彼此手中——大幅提升了彼此的契合度。不过,在筹组登山队时,还是应该将大家是否合得来的因素考虑进去,漫长而艰难的路线更需如此。在远征文献中,关于队员间口角争执的小故事俯拾皆是。再怎么说,登山队员意见分歧总不是好玩的,这不但会降低队伍的成功机率,而且登山乐趣绝对会丧失大半,甚至可能会危及安全。
  
      如果有些人明显处不好,他们就不该被编在同一支队伍中,登山过程的紧张与近距离接触只会加深他们的敌意。如果两个人在登山途中处不好,其他的队员应该尽量居中调停,让他们不至于公开冲突。
  
该找多少人去?
      登山队的人数一定要适合它的目标。能力和速度都该纳入考量——不过,这两个因素有时会相互冲突。
  
     最低人数:根据第一章《野外活动的第一步》内“登山守则”的建议,登山队至少要三人成行才能保障安全:如果其中一人受了伤,第二个人可以跑去求援,第三个人则留在原地陪伴伤者。守则中另一个保守的建议是攀越冰河时,至少要有两组绳队:如果一组为了拉住跌落冰河裂隙的同伴而动弹不得,可以由第二组**进行救难。
  
      这些规则只是登山队伍最低人数的一般准则,其他考量应视此次路线的特性而定。较长的路线或许需要比较多的人数,除了有较多人可以帮忙背负装备和补给外,发生紧急事故时也可以提供较好的后援。有些路线在下山时需要用到双绳垂降,这表示至少需要两组绳队,除非其中一组愿意携带两条绳子。 至于技术攀岩或冰攀,最佳的状况是一条绳子只有两个绳伴;无论登山队伍规模大小,这类登山活动的人数都应该是双数。
  
      有时候,速度就代表安全;经验丰富的登山者都知道,大规模的队伍行进速度总是比较慢。例如,在某些路线上,登山一定要行动迅速,在天黑前结束活动。此外,队伍人数越少,就越不容易引发落石。一般的法则是路线越艰险,登山队的人数就应该越少。虽然一般认为三个人是安全的最低队伍人数,但一些长程的技术攀登路线却是由两位动作敏捷、经验丰富的登山好手完成的。
  
     最高人数:登山队伍的人数上限,取决于速度与效率的考量以及对高山环境影响的疑虑,这也可能会由该地的土地使用规定来决定。大型队伍可以携带较多的装备,紧急时也可以提供较多的帮手;不过,一支较大的队伍未必就是较安全的队伍,队伍越大,就越容易分散,也就可能会导致较大的雪崩,踢落更多的松岩。
  
      大型登山队可能会伤害脆弱的高山环境,也会破坏大家山野寻幽的乐趣。 为了减少冲击以及保存珍贵的景观之美,国家公园和山野地区通常都会限制登山团体的人数(通常以十二人为上限)。最起码,我们必须尊重这些规定。在环境特别脆弱的地区,有责任感的登山者甚至会对自己施以更严格的自律。
  
装备
  
      登山队必须决定携带哪些个人装备和团体装备。
  
      个人装备是每位成员都必须携带的东西,例如冰斧、背包、衣物等。有些个人物品(例如冰爪或雪崩救难讯号器)只有在大家都带时才有用,因此事先协调是必要的。如果登山队的规模很大,应该有人专门负责为大家协调装备。
  
      团体装备则是大家共用的东西,例如帐篷、锅具、食物、登山绳、攀岩装备、雪铲等等。队中必须有人负责决定需要带些什么、询问队员有些什么装备,然后决定谁该带哪些东西。
  
      登山队额外多带一点装备到路线入口处,或许可以多一份安全保障。如果情况变得比当初预期的还糟糕,或是有人忘了带什么东西或是根本没出现,你的队伍依然可以装备齐全的上路。真正多余的配备可以留在山脚下的车子里。
  
      如果你是领队,离家之前要再三检查自己的装备。领队自己忘了携带重要的装备,那可是够难堪的了。
  
时间管理
  
      对于高山世界来说,登山者只不过是游客。每回登山都可能会碰到暮色苍茫、补给耗尽,或是好天气转坏的时刻,此时该是你返家的时刻。登山途中,时间必须仔细调配,重点不在于行进速度多快,而是在于时间的利用是否明智。
  
      登山之前要先拟定行程表,预估每个部分需时多长,而且要多预留一点时间以防万一。 一般的估算方式如表21-2所示。
  
(表21-2)估算行进所需时间
行进类型                       估计时间
循山径健行往上                2.0小时
越野跋涉                         1.0小时
攀登山峰                         4.0小时
在峰顶停留时间                1.0小时
下攀时间                         2.0小时
回到山径上                      1.0小时
健行出山                         1.5小时
总计                               12.5小时
预留因应突发事件的时间    2.0小时
总共时间                         14.5小时
  
      在表21-2的预估中,如果天黑的时间是晚上九点,而队员想在八点左右返回登山口,则必须在清晨五点半出发。
  
      设定一段缓冲时间也是很好的作法。 以上面的例子来说,在没有预留因应突发事件的状况下,登山队预估从峰顶下到登山口需要四个半小时,但他们可能会觉得估五个半小时是合理的。 这表示他们必须在下午三点半下山,否则就得冒着摸黑下山的风险。
  
      大部分的登山指南都会针对热门的登山路线提供预估时间,有时还会估计到达该山区的时间。不过,不同登山队所需的时间其实差异颇大。如果你对某本登山指南摸的很熟,就可以知道它估计的时间和你个人所需的时间相比是长还是短,然后就能据以调整。找某个曾经走过这条路线的人问问,同样有助于估计时间。
  
      如果没有资料可循, 就用你的经验当作法则。譬如,许多登山者发现,如果是容易的路线,他们平均每小时可以行进约3公里,若是轻装非技术攀登的路线,每小时可以上爬300公尺的高度。
  
      尽量不要在预定结束行程时间之后的几小时内安排重要业务会议、飞机航班或社交活动。一般而言,登山所需的时间往往会比预期的要长,如果大家因为某人要赶飞机而必须在尚未登顶的情况下折返,或是必须在黑暗中跌跌撞撞地下山,他们可不会觉得高兴。
  
为自恃做准备
  
      什么时候登山召集人可以觉得自己已准备妥当? 什么时候算是足够? 一个检验的好方法是自问:我们的队伍是否已经具备在正常情况下依赖自己所需的人手、能力和装备? 如果发生严重的意外,当然应该向附近的山友求助,必要时也应该向山区的救难单位请求援助(参考第二十四章《高山救难》)。
  
     多准备一点:如果是小灾小难或是天气转坏, 所有的登山队都应该要有自立自强的准备。事实上,这表示你们应该“多准备一点”来保障安全:多一点时间、多一点衣服、多一点食物、多一点手电筒电池、多一点登山装备,尤其是多保存一点体力。 基本原则是登山者除了计划好的行程外,还要有自恃额外的二十四个小时的准备,并了解如果他们需要外界协助,救援可能会被天候状况或地形所延迟。 权衡多一点装备的好处与受它的重量拖累的坏处, 这是每个登山者都必须修习的技艺。
  
      将登山行程表交给留守人员:将登山行程表交给山下的留守人员,并说明你预计在何时回来,如果逾期未归,他该等多久才去通知相关单位。 因此,在预估登山之旅所需的时间时, 要尽量务实。也要说明若逾期未归,应该通知哪些相关单位。以美国来说,国家公园中的山难救援是由国家公园服务处负责的,其他地区则是由乡镇警长负责。
  
      携带手机:随着科技的进步,手机的重量和花费日减,因此在山友之间日益普遍。有了手机,向救难人员求救的时间可以大为缩短,在登山队必须迟归、但平安无事的情况下联络家人也很管用,因而可以免除无谓的救难报案。
  
      不过,了解手机的限制和了解它的用处同等重要。电池会耗尽,而且在很多山区都无法传讯与接收。手机仅可视为自恃的辅助品,而非替代方案。如果准备不足、装备不全、或是攀登路线超过队员能力,那么,登山队就不该上路,不能只想着“没关系,出了事可以打电话求救”。 这种态度不但让自己陷于险境,还把那些可能得去搜救的救难人员拖下水。
  
登山途中
  
      在进入路线起点前,队伍应花几分钟检查一下所有必需的装备和用品是否都带齐了。登山老手一定有过这种经验:一样重要的东西不见了,结果整个周末假期只好泡汤。有些人甚至会写下一张装备检验清单,在打包时用来帮助记忆。
  
      无论是登山之际还是前往目的山区途中,步履速度的平稳都是很重要的,不过这并不表示一定要快。就长期来说,登山队的行进速度不可能会比走得最慢的队员更快,而如果那个人已经疲累到虚脱的地步,行进速度更会被拖慢。重要的是以稳定的速度保持前进。 比起有人决定要休息就随意停下来,定期让整支队伍同时休息会更有效率。
  
      登山队员应该一直走在一起——不一定要紧紧相随,但至少要能彼此沟通。毕竟,我们之所以加入团体爬山,原因之一就是人数多比较安全,如果团体分散了,安全也就减弱了。通常能力较强的队员会往前猛冲,使得那些比较可能会需要协助的人与那些有能力提供协助的人越隔越远。 最容易分散的时刻是技术要求高的路段,因为这时比较高明的队员的行动会较为迅速;下山也是容易分散的时刻,这时有人恨不得健步如飞,其他人却拖着一身疲惫蹒跚前进。
  
      一群朋友组成的小型登山队自然比较容易走在一起,会发生问题的多半是大型登山队。 大型登山队通常都有指定的领队,好处之一就是领队能够协调大家的行动。队员应该以自己的步伐速度攀登,但也应该在预定的约定地点和大家会合,特别是在:
      交叉路口——以确定每个队员都没走错路。
      危险地点(例如过溪)——以备万一有人需要协助。
      滑降路段的尽头处——因为大家在滑降之后很容易分散。
  
      指定一个强健的队员殿后(尤其是在下山时)以确保没有人落单,这才是明智之举。
  
      领队不一定要走在前头,事实上,很多领队情愿走在大伙中间,这样比较能够留意整个队伍。不过,领队应该随时准备在遇到困难时跑到前头,例如在找路出现问题或遇到困难地形时。
  
     领队的责任是把事情做好,但不一定要亲力而为。授权他人有许多好处。授权可以让领队对整个行程保持一个全面性的观点,不会被繁琐的小问题、小决定绑死。授权让队员有机会参与团务,觉得自己有用,因此有助于建立团体感情。另外,授权有助于培养个人责任感,因为这等于明白告诉大家做事情、做决定并不只是领队一个人的责任。如果有人碰到困难而需要特别支援,领队或许可以把私人教练的角色指派给一位能力强、经验多的队员。如果登山队的规模较大,尤其是教学单位,领队应该指派一位副领队,一方面协助事务进行顺利,一方面可以在领队无法继续领军时接手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