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得了梅毒吃什么药:胡启立:我心中的耀邦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9 16:17:59
胡启立:我心中的耀邦 2010年04月15日 09:49 中国青年报 】 【打印共有评论14

耀邦同志说到做到,在总书记的位置上,始终保持着一个普通党员的本色,从来没有因为自己职位提升了,就盛气凌人,搞一言堂,搞家长制,处处突出个人,甚至把个人凌驾于党组织之上

我到中央工作之后,耀邦同志给我的一个突出印象和感受,就是他的民主精神,民主意识,民主作风。身为党的最高领导人,他始终把自己看作中央集体的一员,胸怀博大,光明磊落,谦虚谨慎,从善如流,时时、处处、事事注意倾听党内党外的不同意见,自觉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

十一届六中全会,耀邦同志当选为党中央主席之后,发表了一篇讲话,其中有一段话讲到他自己,他说,我个人职务的提升,并不意味着能力水平就一下子提高多少,我自己知道,今天的胡耀邦还是昨天的胡耀邦。这个意思,他当年对我讲过,其实,他对自己也是这么认识,可见他政治上的冷静和清醒。有几位老同志听了他这段话,高兴地说,就凭这个话,看来这个人我们选对了!尤其难能可贵的是,耀邦同志这一番话,绝不是做做政治姿态,而是作为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准则。他说到做到,在总书记的位置上,始终保持着一个普通党员的本色,从来没有因为自己职位提升了,就盛气凌人,搞一言堂,搞家长制,处处突出个人,甚至把个人凌驾于党组织之上。

耀邦同志之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始终保持清醒和自觉,除了他个人的历练、修养,还与他对我们党在历史上的经验教训的深刻认识直接相关。他常说:毛主席他老人家晚年听不进不同意见,搞个人崇拜,使党内生活不正常,形成了一言堂,出现了家长制,导致林彪反党集团和“四人帮”兴风作浪,发动了“文化大革命”,给党和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使我们党的事业蒙受了重大损失,使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耀邦同志深刻地总结了这个历史经验,念念不忘这个历史教训。他时刻告诫自己、也告诫别人,再也不能搞过去那一套了,一定要搞民主集中制,要能听取各种不同意见,要把党内的政治生活正常化。他多次对我说:我们党再也不能搞一言堂,再也不能搞运动,如果我们做不到这一点,我们就要重蹈历史的覆辙,重犯历史的错误。

我清楚地记得,我当了中办主任后去拜访老领导,有一次见了叶剑英元帅,叶帅问我,你们民主集中制怎么样?我说,耀邦同志非常民主,他允许人发表不同意见,大家都能畅所欲言,重大问题都要反复讨论,最后集体决策。叶帅说,那很好。你读过《出师表》吗?其中有一段话说,“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民主集中制非常重要,它是我们党付出鲜血的代价得来的教训,每当我们能坚持民主集中制的时候,我们的党就兴旺发达,每当我们的党不能坚持民主集中制的时候,我们的党就会遇到挫折、失败,甚至付出血的代价!我觉得叶帅和耀邦同志在党内生活的重大政治原则上是心心相印的。

有一件事情最能体现耀邦同志博大胸怀和自觉执行民主集中制。那是在1981年9月,中央召开各省、市、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座谈会,讨论加强完善农村生产责任制问题。耀邦同志讲话以后,很多省市委书记都表态赞成,但当场有位省委书记明确表示持有异议,他在讲了一大堆理由后明显带有情绪地说:“我们那里情况特殊,不能搞联产承包责任制!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

这位省委书记发言之后,会议气氛显得有点紧张。尽管耀邦同志当时非常急切地要推动农村改革,也满心希望在党内高层能形成共识,但当他耐心听完那位省委书记的意见之后,平静地说:各位如果对联产承包责任制想得通,就做,想不通,允许你再想一想。那位不同意的同志也可以“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嘛,让实践来证明哪个办法好,你们看这样行不行?耀邦同志的一席话,让整个会议气氛轻松下来。大家都感到心情格外舒畅。久违了的党内民主终于又回来了。会议过后没多长时间,这位省委书记通过学习和实践,主动放弃了自己的意见,在本省农村积极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类似这样的事情还很多。耀邦同志允许大家发表不同意见,有时是有意识地启发和鼓励大家发表不同意见,甚至允许身边的普通工作人员和他辩论。他明确讲过,在一个领导班子里,没有一点不同的声音,是不正常的。鉴于历史上我们党内曾经出现过的违背民主原则,压制不同意见,甚至因发表不同意见而罹祸的经验教训,耀邦同志鲜明地提出对持不同意见的同志要坚决执行“四不主义”,即:不抓辫子、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装袋子(不进档案)。从来没发生过,至少是我没听说过,因为某个干部向耀邦同志提了意见,他就发脾气或者打击报复将其调离岗位的事情。他允许别人有不同意见、有保留意见,甚至允许别人按照自己的想法先去做,但是在全局问题上,在原则问题上,他从不让步,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同时又坚持民主集中制。耀邦同志担任总书记期间,书记处的重大问题都是集体讨论决定的。

据我的观察和感悟,耀邦同志作为总书记,他不仅是把民主意识、民主作风视作政治家个人必备的政治意识和政治品质,而且一直在思考,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应该为谁执政和如何执政的问题。耀邦同志曾经说,我们要在复杂的环境中增强治国安邦的本领,要运用民主法制的办法解决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耀邦同志实际上是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执政党要如何正确分析和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问题,如何处理新时期改革中各个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格局调整的问题。他历来主张是非要分清,原则要坚持,但不赞成动不动就上纲上线,用过去搞阶级斗争、搞政治运动的方式解决新时期的人民内部矛盾,而要坚持走民主法制之路。尤其是思想领域里的问题,要按思想认识的规律,要讲道理,让人说话,以理服人。

耀邦同志经常给我们讲,艰苦奋斗包括三个层次:生活、工作和思想。他身体力行,在这三个方面都给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工作上废寝忘食,生活上自奉简朴,作风上艰苦深入,克己奉公,廉洁自律,始终保持人民公仆本色,是耀邦同志的又一鲜明特征。

耀邦同志经常给我们讲,艰苦奋斗包括三个层次:生活、工作和思想。他身体力行,在这三个方面都给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耀邦同志干工作几乎是不要命,是全身心地投入,说他是夜以继日一点都不夸张。耀邦同志为了党的事业,几乎牺牲了自己的家庭生活。他的家就在中南海边上,但他只在每周六晚上回家同家人吃一顿饭,其余时间除了出访、出差,吃住都在办公地点勤政殿。耀邦同志在当总书记的那几年,勤政殿夜夜灯火通明,他经常加班加点批阅文件到深夜。中办的很多工作人员都知道,耀邦同志办公室的灯是熄得最晚的。

考虑到他也是七十岁的人了,我们劝他注意休息,他说:为人民办事情,耽误一分钟都是罪过。确实,我们送耀邦同志的报告、文件、请示等,他从不积压拖拉,总是很快就批示下来,生怕误事。

工作上雷厉风行、紧张有序是耀邦同志一贯的作风。1984年1月,耀邦同志到贵州安顺考察,吃完晚饭,时间已经比较晚了。耀邦同志坚持连夜赶往广西百色。因为路况不好,又有大雾,省里陪同的领导同志和身边工作人员都主张第二天天明再出发,他坚持不肯。夜间12点钟,车到望漠,实在走不了了,只好找地方住下来。望漠那个地方很穷,身边同志到当地招待所看了看,招待所都是大通铺,只有县委书记办公室有几个单人床。于是,他就在县委书记办公室里睡了几个小时,工作人员便在会议室的板凳上躺了半宿,第二天早上又接着赶路。中午到了广西一个小镇,他看到街上很热闹,卖东西的人很多,正好有家路边小摊卖贵州米线,三毛钱一碗。耀邦就说,不要找人家地方去安排了,就在街上吃饭吧。说完他就坐在条凳上,点了一大碗贵州米线。吃完饭,老百姓才发觉,原来是胡耀邦总书记,于是呼拉拉围了过来热烈鼓掌,耀邦同志站起来,恭恭敬敬给大家鞠了个躬,上车就走了。

还有一次,耀邦同志要上西沙,有些同志出于安全考虑,不赞成他去,劝他说耀邦同志不要去了,那地方连水都是从大陆运去的,你去了会给人家增加麻烦。耀邦同志说:我去不是为了吃他们的东西。我觉得我们高级干部,不能老在发达地区、中心城区转来转去,我们国家的边边沿沿,贫困地区,这些地方有机会都要去看一下。耀邦同志带了个头,从那以后,中央形成传统,每逢过年过节就要到老少边穷、经济落后或遭遇灾害、群众还比较困难的地方去慰问,体验和了解民情。

1985年4月,我随耀邦同志一起出访南太平洋诸国,12天跑了5个国家,外事活动全都安排得满满的,会谈接着会谈,公报接着公报,忙得无暇他顾。回来后,跟着我们出访的工作人员打趣地说,我们跟着总书记去了一趟澳大利亚,连袋鼠是什么样儿都没看见就回来了。

当了总书记,怎么把党的事情办好,把国家建设好,让人民群众生活得好,耀邦同志真叫殚精竭虑。他吃饭在想,散步在想,火车上在想,飞机上在想,脑子一刻不停。耀邦同志非常注重在基层调查研究,一有机会就往工厂、农村跑,到群众中了解真实情况,体察群众的疾苦,摸清群众的情绪,倾听群众的呼声。在他当总书记四年时间里,足迹遍及海疆边陲,民族村寨,贫困地区,他甚至抱病到雪域高原西藏考察。每到一个地方之前,他都要抽空阅读有关材料,查地方志,读历史书,把这个地方的情况、特点、优势搞清楚;到了地方,又敞开心扉,与当地干部群众交换意见,共商发展大计。

耀邦同志为了能与群众直接交流,听到群众的真实声音,历来都主张轻车简从,他特别反对出行时前呼后拥,戒备森严,搞成浩浩荡荡的车队。为此,他不知对身边工作人员发了多少脾气:你们干嘛要把我搞成这个样子呢?这是给我帮倒忙嘛!你们知不知道,让我脱离群众那才是真正的危险!为了避免这种状况,耀邦同志率先坐大巴出外考察,到省里有时候布置好的地方他不去了,临时决定去某个没有准备的乡镇村寨考察。他还经常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你们要设法努力了解基层的真实情况。

耀邦同志对自己要求一向非常严格,从来没有用自己的权力地位为家族和个人谋取过任何的利益。耀邦同志的哥哥一直在农村当农民,生活比较困难,有一次到北京来找他,希望帮助给找个工作。耀邦同志对他说,我们全国有8亿多农民,如果每个家庭有一个人能出来工作、挣工资,就不错了。我们家我已经出来了,如果你还要出来,那我就得回去。你看怎么办?劝服了哥哥后,他从自己工资里给了哥哥200元钱,他哥哥回家还是继续当农民,直至去世。耀邦同志还有一个侄子,省里给安排当了干部。耀邦同志知道了,专门给省里打电话:你们不能这么做,不能因为我是总书记就给他安排,要靠他自己奋斗。结果硬是又给退了回去。

耀邦同志一向反对领导干部利用公款大吃大喝。他吃饭严格按照规定标准,非常简朴。记得有次开会,耀邦同志站起来激动地说,这次我到省里去,他们给我上熊掌,怎么得了啊,我怎么能吃呢!我一再说了,大吃大喝不行,咱们讲个价钱好不好,小吃小喝行不行?最大我让步到中吃中喝行不行?但下面还是不听!后来,耀邦同志再到下边去,就变了个法子:刚上两三个菜,他就抓紧吃,三下五除二,后面的菜还没上完,他已经吃饱放下筷子起身走了。他一走,陪同人员当然也跟着走,宴会不结束也得结束了。平时,有些地方的干部和群众给耀邦同志送来土特产品,他总是转交给托儿所或大食堂。

耀邦同志家住的是一个旧式四合院。他住进去前,负责后勤的同志几次提出要给他翻盖个二层楼,都被他拒绝,最后只是简单地装修了一下。耀邦同志在那个旧房子住着直到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