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美度衣服质量怎么样:月光下的行者(书评、作品评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22:20:02
名家评陈广德
作者:名家
诗的彼岸在白云那边
---点击陈广德九首新作
王辽生
诗是诗人在精神领域长途跋涉留下的脚印;这奔波只有出发,没有到达.
陈广德端上一盘什锦,提请品尝.作为最初的食客之一,我知道广德正悄悄兀立一侧,等待我老眼微闭嘴巴微动脑袋微晃的一刻.我历来挑食.记得前不久他曾有一条短信给我,说是谢我对他的“点拨”;我对我自己都从不点拨,何况对他?当时无非是见他《都市晨报》上的一组小诗灵光四射而表了一次欣喜而已.那组诗拒绝靡靡之音,也远离纸醉金迷的颠狂摇滚,那精妙运笔及脱俗情致似乎又让我神会了一次“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柳永.至于眼前这几首新作,我比较欣赏《镜湖秀色》《桨声》《桃花水母》《半个月亮》和《寂照禅寺》,它们似乎更含灵肉基因更能以各自的不同旨趣激发读者的联想和再创造的冲动.我读诗喜欢超越具象而直取抽象,那儿暗潜着诗魂.华夏诗魂不论刚柔都必然含有民族骨血与中华气魄.我相信此时此刻,我身侧仪态儒雅英思敏锐的诗人会看到我含而不露的一丝微笑.  “诗”字后追随一个“歌”字,表明诗是诗人的心灵咏叹.广德用“在意料之内/所有的道路都通向歌声”为其九首低吟压轴,看似随意,实具匠心.意味着他对一个普天同乐的大同世界早存梦想且在精神上已先期抵达.好一个天真的缪斯之子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使最终葬身汨罗江的屈子,成了一个叹号.屈原因生逢乱世而一路颠簸,陈广德幸遇治世恐怕也未必一路绿灯,而这里的“都通向歌声”,就更加反衬出诗人的憧憬善美和意念坚贞.所有的道路都通向歌声,所有的歌声都呕自心灵;我早年也正是从席间一曲情颤四座的《北国之春》中识得了诗人陈广德并在其后感知他无时无刻不与歌同在.即便这几首小诗也无不玉曲依稀而弦音悠扬,比如“口弦响了”,比如“琴师没有归来”,比如“去镜子里歌谣”以及“渔歌闪烁纯美的月色”等等其实都是诗人久蕴五内的流韵与体外飞声有机碰撞产生的共鸣.也就是说,心中有诗才笔下有歌,这或许是这九首新作的一个特点.    再一个特点是措词运句的文字功夫已日见老到.一位朋友闲聊中曾说广德真不简单,市府办里重担挑着,预备役营教导员两杠两星的肩章扛着,居然还诗声绵绵诗名盈盈,如再能去掉咬文嚼字的毛病,大器必成!我问咬文嚼字有啥不妥,回答说他反对文字游戏.这友人此话未免偏激.在我看来,诗人若想“吟成一句诗”还真得“拈断十根须”;对嘴边胡须拈来拈去的经久不息恰恰就是咬文嚼字的过程.那不是苦役,那是一种美仑美奂的生命狂想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建构.试想我中华大地古往今来不胜其数的填词鬼才,哪一个不曾绞尽脑汁地日夜在那儿玩文字游戏?其实小自情感点滴,中至民族悲欢大到乾坤生灭,说穿了也都是一场游戏.所有游戏都讲究规则,诗的游戏规则,大概就是没规则,就是咬文嚼字.陈广德在这方面具有清醒的头脑,字斟句酌却鲜有凿痕.例如他《桃花水母》中“十五亿年了!埋在水里的那句话/悄然发芽”的两行,写得何其怪异!海月水母已司空见惯,桃花水母却几近绝迹,十五亿年星月流转,诗人呕出了一句“我们不在现场”的呓语,诙谐已极.接下来是由于时空迢遥,我们已无法讯问,“守望”便成了“唯一的选择”,这大有嚼头的意念引伸,意趣其表而哲思其里,论证出诗歌的游戏规则,正是拒绝规则,只求创造.其悲天悯人的本善根性和好学多思的进取毅勇滋养并提升他诗格人格,让他如尊重生命一样地尊重诗歌,一词一句,必效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在“推”与“敲”间去伪存真.应该说他能写出一些好诗,咬文嚼字当功不可没.不久前他在一首诗中写道:“多梦的季节已乘日轮远去.而暮色已近.为了你不再有歪斜的步履不再有纷乱的思绪也为了你能有一个静静的夜亮亮的眸子,把我忘掉吧,忘掉!”联系他第一首《寂照禅寺》中“香烟缭绕成一些回声,愈显/岁月的无垠.远处,火车汽笛/传来一声心惊,在皈依之前/你倏然离去”的诸多具象,他已将百年孤寂的生存感悟纳入绝地天通的博大时空,无疑是对诗美的一次高度飙升.至于禅寺皈依等宗教词语不过是诗人在呼唤人神杂糅自然回归这一大同世界时的有机借用而已.理念衍生气质,气质决定诗风,陈广德首先是一个倾听者,继而是一个思想者,倾听貌似用耳,实系用心,思想貌似用心,实系用神.我非常欣赏《寂照禅寺》这首空灵虚幻的小诗,它恰是诗人对人文关怀的精神诉求,借“众生徜徉于真理领域以净化身心”的佛教意蕴以追求宁静致远的和谐本真与天人合一的生命化境.
胆血决定气质,而一个人的气质又往往反过来主宰他咏叹的基调.醉我视野醒我冥思的甚至也不是夏夜的风,而是那划破千古寥寂的一线流星,而是那出类拔萃的无声“划破”所显现的诗质喷发和激情闪烁;我欣赏这种妙不可言的生命景观,因而也欣赏陈广德的诗格清宁和辞风婉约.也可以说,没有谁能阻挡他前行的脚步,他诗之旅中必须超越的唯一障碍,是他自己.
蓝色月光下谁在远行
读陈广德诗集《水边的远行》有感
彭丽娟
月光洒在大地上,那柔柔的月波,如潺潺的溪流,在诗人的心怀,慢慢的流淌,渐行渐远,直至流溢出一首首多思多情的歌,结集起来,就叫做《水边的远行》。
似乎,也只有诗人才会把淡蓝色的月光,视作为水,以此滋润他那一颗敏感的心,一颗多情的心,一颗向上的心。
“许一个愿!根须苍莽无际。
鸟儿诗歌黑点。叶片上的气息,渐渐
节俭起来,谁的手掌
在想象中细细成长,月亮的背后
能否洗灌呼吸”
我不知道“月亮的背后能否洗灌呼吸”,诗人,我只能告诉你月亮的背后有什么。
月亮的背后,窗外的月光依旧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路边的街灯不知疲倦地照耀着行色匆匆的人们。有月亮的夜晚依稀朦胧,有街灯的天空扑朔迷离。皓月不再当空时,激情依旧蔓延,思念噙湿了眼眸,孤独占据了心房。望着月光,唤唐人对饮: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
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
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乱;
这首李白的“月下独酌”,把诗人那浪漫率真的个性和天性不羁以及寂寞的心情,都放浪于诗酒之间。而你,我的兄长,一样的情怀和浪漫也时常在你的诗作里闪现:“邀月而舞/酒是魂”。于是,“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苦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通过明月,寄托了诗人关于理想、命运、苦闷、关于乡情、友情。那种深厚的感情,像明月一样,给人一派清辉。仿佛听到你在月光下低低的沉吟。
诗人,我似乎已经感受到了你那巨大的孤独和“马的失语”。虽然我知道,孤独是人类共同的病症,但对于诗人,孤独不是诗人自己的孤独,诗人把那些真实的孤独体验用最古老的形式编织成文字,勇敢、纯真的剖解自己的内心世界,自己跟自己对话,犹如李白在山中的亭子里吟哦出的千古绝句《独坐敬亭山》。
“从静水中走出/失语/ 如遍体水雾/抚透筋骨/埙响起/ 光一样刺穿久远的/苦难/  扬鞭长嘶/在记忆里/狂舞/并非无助/却垂手等待/ 命运的遗弃/雄浑与柔美/早已黯然失色/那颗泪/ 在黑夜之上/悬浮”
再坚硬的礁石又怎能承受浪潮的冲刷?那颗“悬浮在黑夜之上的泪,如遍体水雾,抚透筋骨”
然而,诗人远行的脚步依然健硕:
“可是我不能不再远行/因缘还在/雕塑自己。”、“凭水而依/天际流向我们/温暖而/无法拒绝”
看吧,诗人把诗歌当做城堡,他就是国王。他不是为了统治,而是为了对话。哪怕是一只卑微的蚂蚁,一株千年不变的映山红,一只唧唧喳喳的麻雀,一只飞跃的红蜻蜓,一匹孱弱的小马驹……它们和诗人一同呼吸空气,和云朵一起飞驰在想象的天空。
升腾起来的希望,如三月的麦浪,一片金黄,又一片金黄。一阵波浪,又一阵波浪。
“在心的沃土之上,五月的香,无边无际”。
哦哦,“暗香浮动。有一片温暖漾开。千帆涌来……谁说年年只有一日,就是一日,也是天上日殊!”
“恒香弥久远,是因为心不再枯瘦啊!”
于是,诗人自言自语,自问自答:
“有月相伴,人生还会清苦吗?”
这,也许就是诗人水边远行时最大的动力源吧!
月光走过,留下绚丽的色彩和美的暇思。日子还在继续,你就注定要去远行。人生的路上,有风,有雨,更有蓝色的月光。月光下的心,略带淡淡的失落但绝不悲,有过些许的寂寥却从不绝望,一种恬静的心灵,总有一缕檀香暗浮,温馨着悠然如歌的岁月……
远方的水边,有月光的照耀,谁在远行……...
举着渔火的月光之子
——读陈广德《水边的远行》
庞余亮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诗人最喜欢月亮。而写月亮的诗歌肯定不下一万首。
月亮在天上,人生是孤独的,因为你只能是你自己,而不是别人。人生又是值得探寻的,你可以找到和你相似的人。因为相似的经历和相似的气息,所以我喜欢广德兄的诗。恰恰很多刊物上,常常与他的诗歌相逢。
“晴朗的消息传来,我
很蓝
八月
是我的衣衫。”
八月的诗人,月亮下的蓝少年,在吟诵,在自恋。在时间的面前,我们仅仅是一支射向远方的箭矢:每一个人都是被动的,你必须长大,必须吃苦,必须承担,必须挣扎,向着理想的靶心……但每个人都在替理想还债。惟独自己的心,在时光的灰尘蒙面之后,它还能够在深夜时分,替我们感受到寂寞和不甘的疼痛。那疼痛,其实就是我们偿还的诺言。
“飞鸟凌空。檐下的玉米
还不到入地的时候。风来过
说着我听不明白的事。”
月亮就是我们的文学,文学就是我们的梦想。每个诗人都中了月亮的毒,陈广德也不例外,他有一本诗集就叫做《守月之树》,月光下的树叫做月桂,那是梦幻的,如银饰一般的桂花树。诗人在桂花树下,等待灵感的浇灌。
“是满月呢,皎洁正与想象
重合。回首
看月芽儿被肥沃的
思念包围,一层一层
那块地
再不会立着
这以后,有什么开始
胀痛,小米粥
越来越香。”
“小米粥”喂养的乡村少年总是无法忘怀——土地和文学同样的广大,无垠……少年的心越来越小,而文学的光芒越来越大,他不停地写,是因为他的卑微,而他的卑微,正是他的不安。坚守在抒情高地上的陈广德在用文字偿还,就像少年哪吒用他的血和骨的偿还。
“推杯换盏之后
谁打马而走
一身光华。”
是的,贫穷和单纯养育了我们童年的味蕾,但很多人,走出故乡的那些人,把它们都忘记了。忘记也是自然的,有些人不但忘记来路,更是忘记了去路。生活对于他们,仅仅是一件道具而已。而真正的诗人不,他说:“而我也几经熬煎而察觉,这层底色已在我的血液中流动,在我的筋骨中生长,永远无法分开无法剥离无法剔除了!我只好拿起笔,真诚地蘸着这层底色,涂抹自己,也涂抹生活……”
“涂抹”其实是自谦。作为每一个真正的游子,总是想在心的版图上复制心中的故乡,心中的母亲。因为忠诚,所以坚定,因为坚定,所以纯粹。纯粹得如五月的阳光。这么多年,诗人陈广德一直在红尘滚滚中坚持他对恩情,乡情和爱情的诉说,他的多汁液的笔,总是毫无伪饰。他用他的“小匕首”,也用他的“老骨头”在寻找针尖上的蜂蜜。
“我不走。在水流的地方,在
低处,歌吟。”
生活在“低处”,低于天空的是大地,低于大地的是河流。陈广德,这个月亮之子,举着他的渔火,正在水边远行。
——他去为我们捕捉诗歌的月亮。
家园的守候者
——《守月之树》序
子菡
四月的一个夜晚,春月如盘。灿灿的槐花乱颤。在这样的夜里,窗户是关着的,却依然有风一阵阵漾过我的耳边。一缕缕的清香熙熙攘攘地从木窗的缝隙间钻了进来,然后又渺渺地散落开去。我是醒着的,我的听力敏锐如猫。但是那一树的容颜是怎样穿过一道道的浮光掠影于呼吸之间停留在我的书桌前的,我却浑然不知。清晰的意识里有蜻蜓轻轻掠过,被点击的心忽然就莫名地感动了。在一行行超越已知超越未知的文字面前我凝神屏气地拉长那袅袅的余味,目光抚过一层又一层“龟裂的伤痕”,一份不施粉黛的安静就这么不期然地走近,走近。我有幸打开这一安静,有幸在如水的月华中“让悠然/而来的皱纹/拉起坐着的日子”,来啜饮一份与世无争的淡泊,聆听一组将“柔婉、纤细、优雅的吴音侬语与粗犷、博大、悲壮的燕赵之风”(沈健语)交融于一体的文字:《守月之树》。
他有一双睿智的眼。眼是窗户。打开这扇饱经风霜的窗户,我便看到了一个执著和大度的灵魂。在一个布满物欲与功利的世俗的天空中,一条清澈的河就这么柔婉、纤细、优雅的潺潺而来。一弯月,依河亭亭玉立,暮起而晨落,或盈或缺,有朔有望,它的吴音侬语在瞎子阿炳的手里以最决绝的韵回荡了几多春秋,最后却在他的眼睛里站成了一个个仪态从容的文字,任衣袂飘飘的嫦娥穿行其间。我睹其风韵,沉醉其中。他是幸运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他眼里的“淑女”,不是沉鱼落雁的翩翩佳人却胜其妩媚与脱俗百倍;而他自己,一个在十四岁就离开学校的孩子经年后在纸墨的丛林里相遇关关和鸣的雎鸠,从此执诗为伴,二十三年挚爱如初不改其衷。这是怎样的一份不可抗拒的呼唤与守候呢?!天知,地知,他知。而我,偶然的被丛林边缘的沁香所吸引,竟也乐此不疲了。意外的收获必是冥冥之中命定的缘分吧------于他,是与诗歌的邂逅、相知、痴恋,于我,是对一份默契、一阕文字、一个灵魂的解读,而其间的意义却又是我这支拙笔远不能写出来的了。
他有一双不甚纤弱的手。对于农夫,手是一把珍贵的锄,它不计其数地从土地间出入,获取的不过是别人不屑一瞥的草碎和一层又一层不为人知的疼痛。对于他,手又是什么呢?这双手,修过铁路,编过柳筐,弹过棉花,熨过衣服,做过繁杂的统计表,更写过数不胜数的文字资料;这双手,在黑暗的年代,却触摸并打开了最光明的亮点------书籍,也从此打开了他人生粗犷、博大、悲壮的一页。在八十年代初的一个晨曦,一株幼苗从弯月的目光里脱颖而出,它的芽柔柔弱弱地张望着,就象一个新生的婴儿,面对一个陌生的世界,除了新奇,剩下的也依然是新奇。春去冬来,寒暑轮回,吸吮着大地的乳汁,在风霜的历练,雷电的捶打之后它一天天茁壮起来,十年树木,它终于成为一棵为众人仰视的参天大树了。但是,它的枝叶却低低地垂着,每当月儿升起的时候,它依然不厌其烦地诉说着它的感恩。这才是树,它的存在首先是踏实的而不是张扬。我必须承认,当我被这一树的安详所笼罩的时候,我也曾是犹豫的,怀疑的。但是,当我走近了,我才发现,树原来就是这个样子的,走近或走远的,只是人为的感觉,这些感觉来自一枝一茎一叶一脉,而不同的人其感觉又是截然不同的。在这棵树下,我站了一个季节,当冰雪开始融化时,我目睹了一棵颓败萧条的树重新涌起的绿海。在山水之青气里,我终于明白,他就是这样的一棵树,博大,深邃,而雅致。自己挖坑。自己植根。自己抗争。这是成长的过程,直面最淋漓的伤痛,守望最原始的生存,在跌宕中固守一洁净之隅。燕赵之风已经掠过几个世纪了,而我从他的字里行间依旧触摸到了那份不可言喻的棱角。这是燕赵之风之幸呢?还是他之诗歌之幸呢?抑或是我这读诗者之幸呢?也许,三者皆幸吧。
这就是他,一个总带着厚实的笑容的人,一个叫陈广德的诗人。一副秀气的眼镜拉近了时空的距离。而我,在距离之外欣赏着一个诗人的内心世界。
诗人是理性的,这种理性驾驭了他骨骼性的思维,熔融了淳朴与厚重,也因此才有了经年后铮铮有声的反刍。诗人是感性的,这种感性渗透在他诗歌创作的过程中并被时时翻晒着,而其香不褪。真正的诗歌是起于生活而终于智慧的,一个真正的诗人首先是属于生活的,但这丝毫不影响他超越并拥有生活之上的智慧。陈广德做到了。所以,他是一个成功的诗人,一个智慧的诗人。从“谁的手?拂去/那层青涩/拂去的过程/让我感动”(《心路钟声》)的多情到“你没有伞/才多一次体验的机会/然后  在阳光下/收获饱满的人生”(《无伞》)的恬淡,从“静水不静/有记忆从深处潜来/染绿许多细节/一些名字  如鱼/在往事中游来游去”(《涟漪》)的彷徨到“回望  是心灵的节日/把心事的种子交给鸟/带回家乡 /一滴泪/在草尖上成熟”(《远山》)的笃定,从“那棵树  渐渐/挂出骄阳  蝴蝶们/掀起一朵一朵/蝉声。整个暑天的深度/隔着细雨呢”(《蜕变如花》)的浅思到“埙响起  光一样/刺穿久远的苦难  扬鬃长嘶/  在记忆里  狂舞”(《失语的马》)的反悟,沿着诗人“不甘寂寞的嗅觉”(《半涨之潮》),我被一束束“包裹极严”(《寻觅》)的光牵引着,目睹“冰川已经涌动”(《岔口》)的豪气“长了羽翼”(《桂花》),聆听“折叠如古道”(《隔夜之思》)的皱纹诉说着的乡思,直至,我纤细的指尖从那如花般“龟裂的伤痕”(《守月之树》)上划过的时候,蛰伏于我内心的重重疑惑便在一声珠玉落盘的脆音里释然了。这个春天,一种叫做“欣欣向荣”的东西在我的心里生根,并且发芽。
稳重笃实是诗人的作风,而扎根故土心怀四海的内敛升华了他的诗风。诗人用一支隽永的笔书写着这种很“本土化”(沈健语)的诗歌,在浸润着古典之韵的同时,却不失其属于现代的荡气回肠。只是方寸天地,而几千年的底蕴就这么沿着他的笔尖款款走来了,花香更迭,长夜未央,透过被浮光掠影分割得支离破碎的夜,我恍若看到一个朴素的人,他怀揣着满腔的柔情与执著,以树的形象守候着属于他的精神家园守候着属于他的那一份干净的光辉。他就是古书中所说的“宁静以致远”的那个人吧------这个叫陈广德的诗人。
雪落无声胜有声,言之有尽意无尽。承蒙广德厚爱,拙笔以序,借古句“一片冰心在玉壶”,以慰忐忑。
2003.04.16
意外之后的思悟
——在一次文学会议上的发言
陈广德
参加这次会议,于我是一次意外。从电话通知让我推荐参会人选到正式通知发放之后,我对我能否参加会议一直没有把握。我所处的岗位是个喧嚣的岗位,琐事、杂事缠身,即使领导格外开恩也常常无济于事,因为很多事要运转、要运作,你不能不做事,除非你不在这个岗位,除非有人替你。而领导却是开明的领导,知道后专门做了安排,让我能来参加会议。
我在欣喜之余也有感叹:诗歌不会没落,文学不会没落——虽然这是个喧嚣的物质时代,还是有人愿意倾听诗人善良的声音;虽然诗人和作品已经被无情地边缘化了,还是有人认为不能没有文学。不然,我来不了。
会上,两位主持人都反复交代,一定要我说说。本来,我是从喧嚣中“逃”出来体味宁馨,只想静静的感受、静静的吸收。但在这份情谊面前,不说显然不恭,只好仓促从命。
说点体会和想法。
关于柔软与淬火
我是写诗的,首先谈谈诗歌本身。诗歌是什么?我说不清。但写诗26年,发表处女作至今也25年了,说一点感知也没有,并不现实,用巴老的话说:这不是真话。诗歌也是国粹,但国粹并不等于一定要衰落。诗歌一直在变,一直在扬弃、吸收,也一直在和世界接轨。她的生命力在,影响力在,恒久力也在。为什么?因为诗是这个时代最人性的部分,是能感动世界的语言,她能使所有的美好变得持久。把美好变得持久的东西,其自身也会因此持久而永恒。这个世界能没有美么?不能!因此,不能没有诗!
诗人郁葱在获得第三届鲁迅文学奖后谈创作时说:一个好的诗人,应该是理想主义者。好的诗人需要真诚、睿智,需要学识、教养,需要相对自由的心理状态,需要相对持久的人格因素。不要苛求诗人一定是一个完人,但他一定要追求完美,一定要是一个纯净的人。
我的理解,这个追求,这个纯净,就是一种责任。在经过热恋、蜜月、磨合、适应或者说升华到亲情之后,维系家庭的就是责任。对于诗歌,也要在经过相似的过程之后,坚持责任。这个责任就是要把诗当作境界,当作尊严,当作血液和骨骼。人不可以有傲气,但不能无傲骨!其他文体不是不会写,是这个责任不能忘!是你最钟爱的不能丢!也许以后,我也会去写小说,但并不是说我就不写诗了!
说到这里,就谈谈我写诗的感受,谈谈柔软与淬火。诗人是易感的,心灵是柔软的。说月缺伤心、花落掉泪有点过分,但本质上容易受感动是不错的。也许言辞会比较犀利,行为也很果敢,但内心总有一块柔软,一块容易被唤起的东西。所以诗歌千变万化,无外乎两类:一类理性一些,靠思想、靠深邃去打动你;一类感性一些,靠情感、靠灵透去感染你。
我是偏于感性偏于柔软的一类。我认为写诗的过程,是把柔软淬火的过程。还是在上小学的时候,正是“文革”期间,父亲受难,我去服侍,照顾好父亲吃饭之后(父亲罚站、挂牌我无法替代),剩余的时间很多。打发这剩余的时间有感受最深的两件事:一件是编筐。以“筐”为题曾经成文,发表在山东《作家报》的终刊号上,谭延桐是责编。还有一件就是淬火。农村铁匠铺叫“溅火”(也许是“见火”)。在父亲“挂牌”的不远处,有一小铁匠铺,打造镰刀、锄头、菜刀、铁铲等等,我常去,常看。一来二去,熟了。人家知道我是陈医师的儿子,格外高看一眼(老百姓对父亲很有感情,从没认为这位从旧社会过来的治病救人的医生是“坏人”)。我帮助他们拉过风箱,也打过大锤,小锤没打过——那是技术活。最见技术的当属“溅火”。就是把打成型的铁器置放在水里。这里面很有学问,放入的时机、放入时间的长短以及放入的次数,都有讲究。掌握好了钢火才好。太过会“掉丫”,不及就“卷刃”……写诗何尝不是如此?1989年我发表在《诗刊》上的《追日》,就从“淬火”中吸收了营养——
泉声悠远  山崖
在仰视中隆起
温暖的土地沉寂如夜
荆棘如火
树,仍在中途
放喉一声辉煌
也有苍凉沿回声漫步
手下是路,脚下是路
而头颅在路的前方
在岁月之上悬浮
终于  有苍鹰
从胸膛翩然而起
一丝微笑  跳出
千年不语的苍劲视野
泪涌如瀑
《追日》从“泉声悠远”而起,让“山崖”突兀耸立;再把“一声辉煌”,“一丝微笑”,先后放进“苍凉、苍鹰、苍劲”,升腾(悬浮)承载思想的“头颅”,最后,是“泪涌如瀑”……此间的过程是追日的过程,也是把柔软淬火的过程啊。
这首17年前的小诗,不少人还能记得。江苏电视台播放电视剧《追日》时,有朋友还和我开玩笑,要我去追讨“起名权”。
随着阅历的丰富,会有一些坚硬,但柔软的心时不时的总要跳出来。在市里开展的扶困助学活动中,我在单位里要求大家不要大呼隆地捐一次款就完事,要实实在在的长效的进行帮助。对排出的30名孤儿和单亲儿童,要采取结对帮扶的方式,建立尽可能长久的联系。我帮助的是双塘初中的一名同学,他父亲卧病在床,母亲离家出走,家境十分贫穷,虽然学校按规定安排了有关减免,但还是有不少困难。我帮扶他不久,他祖父去世了。孩子很自觉,当时没告诉我。事后不久给我写了一封信,感谢我对他家的帮助,信中提及他祖父去世了,信纸上有泪痕。我读到信时是晚上,第二天要组织接待苏南民营企业家代表团。就回家和妻子商量,让她带上钱、物专门去双塘他家看望。妻子回来后哭了,告诉我他家里很穷但整洁,孩子艰苦但勤奋。这种时候帮一把就能让孩子站起来,放放手孩子就会趴下去。不是结对帮扶,孩子的学业就会面临夭折。这件事的触动也引发了我要写点什么。对于诗来说,就事说事也许并不讨好,我便选了另外一个角度,题目叫《谁也不说》:
那只小鸡  在冠儿
吐蕊之前
走了
连招呼也不打一个
会成为凤凰呢
余音在耳
余什么音在耳
谁也不说
诗很短,八行。也许并不完整,但硬度还有,情感自现。你不是也能感觉到这里面有个把柔软淬火的过程?
关于急躁与沉着
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因此,急躁并不奇怪。我也急躁,急躁作品的不够舒展,急躁诗意的不够内在,急躁语言的不够澄明……特别是当我因头晕检查出大脑右基底节区腔隙性梗塞的时候,急躁更甚——我还能写出东西来么?这时候,我总是告诫自己,沉着,沉着,要急,但更要沉着。诗歌不能光是急就章,要有沉着这一关。在我的创作中,沉着的好处显而易见。接触网络不久,有网友要我在签名处加上简介,我一想,正好也借机“显摆”一回,就实话实说了。不料想,被人冷嘲热讽一番。我已经过了拍案而起的年龄,便真的沉着一把,一首小诗随之诞生了——《一把老骨头》:
有把小匕首
真好
小匕首是年轻
我只能静静地回忆
那些光芒了
以漫不经心的
姿态
时光不能倒转
如果有——
只能剔剔
骨头
一把老骨头
急躁与沉着也是浮和沉的关系。就像报纸的内容可以浮上来,但书的内容一定要沉下去——文化需要积淀才会有底蕴,文人需要厚德才可以载物。
关于寂寞与充实
在嚣嚣尘世之中,常常会遇到一个词:寂寞。寂寞是什么?身居闹市会不会寂寞?忙忙碌碌会不会寂寞?会的,寂寞是一种心境。当处理完杂务之后,当繁忙落下帷幕,寂寞感常常袭来。这时候,去写点什么吧,写点什么就会充实。这种充实也是一种留言。车站的留言板上:我在出口处等你!会让在人流中急于寻觅的对方如沐春风。
时间最是无情物。最美的和最丑陋的都会被时间变成另一种形态。就是说,美丽的也许会变成丑陋,丑陋的也许会变得美丽。当一切繁华锦绣都成为过去的时候,我们会留下什么?用写作对付寂寞,让写作带来充实。更重要的是写作就是留言,就是唤回人类的情感啊,何乐而不为呢?
虽然这也苦也累,但无杜鹃啼血之苦、春蚕吐丝之累,又焉能有令人拍案叫绝的天章云锦?
说到写作,还有压力与惯性的关系。这里也有一个从政与从文的问题。从政与从文并不矛盾,虽然有时会打架。关键是你内心的调整,就是不在行事的惯性上忘记从文的责任。责任就是压力。有朋友真好,朋友常常会提醒你,敦促你,给你压力,让你在习惯的轨道上有自省,有动力。读喻继高先生画的九章散文诗,就是在朋友的高压下产生的。不然,惯性早把你推跑了。
另外,还有关于整合与分散——创作需要分散,也需要整合。独立完成是分散,相互批评是整合。个体写作是分散,集体沙龙是整合。载体本身是分散的,形成声势也需要整合。可以在彰显自己特色的同时,围绕某一位作者,某一篇作品,某一类题材,集中火力,集体推出,形成强势。
关于熟悉与陌生——在写自己熟悉的同时,更要拓展视野,不断开拓新的疆域,不断去探索陌生——陌生的领域,陌生的事物,以及从熟悉到陌生的新奇、新鲜、新意,抓住那些稍纵即逝的感受,充实自己的心灵,灵秀自己的笔端,和老师、同行们一起,在徐州、江苏乃至中国这座文学的富矿里,“宝贵着一方自己的园地”(冰心语)!
(221400  江苏新沂市政府办公室)
月光下的行者
——序陈广德《月亮河》
大卫
广德是一个成名很早的诗人,记得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一个叫陈广德的人,老是在《徐州日报》放鹤亭副刊发诗,好像是他自留地似。我不知道,当时同为写诗但又老是发表不出来的我,有没有不服气,反正,我记住了陈广德这三个字。果不其然,后来,在不同的刊物,一次又一次地见到陈广德的名字。他大有一发而不可收拾之势。当然,我也逮着他的诗就读,从那时到现在,他的诗给我的印象一直很深,这种深来源于他的诗有鲜明的个性特色:语言简洁、意境优美、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在稿纸的高速路上,诗人手中的那一支呼啸的笔,会在你不经意的时候,嗄然而止——这就是广德的高妙之处,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虽然,这是一部散文诗集,但他的简明扼要,直指事物的核心的语言依然在诸多篇章里,闪烁不止。
诗人有古典诗词的底蕴,而凝练的短句式就像删繁就简的秋冬之树。当然有人也许会说过于追求工整,而匠气重。我觉得广德的散文诗,其实是拉长的诗行、风物画。有的语言让我吃惊。比如在写圆明园,诗人只把语言攥紧在手心里,出汗,然后伸开:“抚摸到一串愤怒,人有兽骨在体内走动么?”
面对心动事物,就像遍地的野兔子,诗人只静静地等待着属于自己的那一只,柔柔地以双手为笼,抚摸、呢喃——把洁白的稿纸当成大雪之地,让这只灵动的兔子在上面奔跑、跳跃、舞成玉兔,自己默然地谛听那踏雪之声。
诗人的这棵“秋冬之树”,虽无表象的花花果果,而让自己的文章注水,去多挣几文稿费,但内心却想把一切文字落笔成家乡那串串槐花雨。我甚至想把这本书,看成一座槐树林子,每一篇文章,都像一棵槐树,而每一行文字,都像一串又一串槐花,在有风或者无风的日子里,它迷人的清香,都能把灵魂吹透。勾起我对家乡、童年美好的记忆(我和广德同是徐州老乡,只是我是睢宁人,他是新沂人罢了)。
记得好几年前,广德到睢宁去,文友聚会,广德喝酒有些放不开,不像一个诗人的酒量,我记得那一次他给我印象最深的倒不是他不大能喝酒,而是他送我一本厚厚的书,我得了宝贝一般,但,回去一翻才知不是一本诗集,更多文章是特约评论员一般的社论。我以为,以广德的才华是不必收录这些文章的。同样的,在这本书里,我认为有一些文章也不必收,但,转念一想,可能我的理解有问题,因为,对一个诗人来说,广德可能是想展示他别的方面的才华。“做不了诗人,就做总统”,嘿嘿。
广德这本书名曰:《月亮河》,打开这本书,像不像打开一条月光下的河流?透过文字的波浪,你可以看到那个叫陈广德的人,赤足在月光下行走,越走越远,直到他的背影,也成了一粒月光。月光如水,月牙如舟。一轮弯月在流淌,那就像诗人绷紧的神经之弓,在野渡之口,独钓天地之雪。万物如流,如淡蓝色的小夜曲在流淌。石头也有些发愣在听着雪之声、天地中蕴藏的诗之声。
2003、3于北京。
(大卫,著名诗人、散文家,《诗刊》编辑)
(陈广德散文诗集《月亮河》列入《诗刊》社“金马车诗文库”,华艺出版社出版,获《诗刊》社2003年度优秀诗集奖)
美文精品录入:dujuan    责任编辑:dujuan
·  上一个美文精品: 帐篷里的歌
·  下一个美文精品: 逃离与返回
【字体:小 大】【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