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go:过午不食_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4:58:22
  中医和佛教均提倡过午不食

        按中医的十二经气血流注歌诀,“寅时气血注入肺,卯时大肠辰时胃,巳脾午心未小肠,申属膀胱酉肾位,戌时心包亥三焦,子胆丑肝各定位。”。气血是在辰巳之时,流注胃脾两经的。此两经主消化吸收,时间大约是在上午7----11点。

        所以中医养生理论认为这两个时辰,应该吃得好,吃得饱。这样对食物的消化才是最好最有效率的。

        而到了晚上,气血流注心包三焦肝胆诸经,这时应该让胃肠得到足够的休息。这就是正宗的养胃病之道了。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适量精而少。现在人很多在入夜后大量的进食,导致胃肠系统始终处于超负荷的工作,没能休息好。于是就由此表现出种种亚健康来,如食欲不振,动者乏力,嗜睡等等。均是过度进食所致。很多胃病的人,按中医的理论,是脾病。吃了东西后,老是消化不良,窝在上腹,感觉奄奄一息,无精打彩,吃了就想睡,所谓的食困。其实是过度饮食,或者饮食没有规律造成的脾病。

 

        中医里的脾,并不是现代医学所谓的脾脏。脾主运化,散布精微,化生气血,主升。胃主受纳,主承降。脾胃合而为一体,为后天健康的本源。是人体的能量来源,是发动机。

        脾的运化,是指脾气有主管消化水谷,使之变化成精微并输送到人体的各部。按照现代科学的解释,脾的功能实际上是现代医学上小肠的功能。肚子里的小肠吸收转化食物,还包括一部分肝脏合成能量的作用(这一部分中医称为肝主泄,知肝病而必治脾)。

         因此过午不食,能使脾得到很好的休息自壮。当然不是真的说过了中午就不吃饭了,而是晚餐要少吃,夜里让小肠得到很好的休养。就不易出现食后困睡,中医所谓脾气不足,易为食困,食苔上每表现为湿困。

        小肠本身又分泌很多肽类激素,其中许多成分与脑里的相似。胃肠激素对生命的影响正成为下一下科学焦点。

        《佛遗教经》云:汝等比丘!受诸饮食,当如服药,于好于恶,勿生增减。趣得支身,以除饥渴。如蜂采华,但取其味,不损色香。比丘亦尔,受人供养,趣自除恼,无得多求,坏其善心。譬如智者,筹量牛力所堪多少,不令过分,以竭其力。

        《律海十门》八戒近住分别门第四 云: 一日夜不晚黄昏食,若过中食界限,乃至明日东方日出之间,于乾饭、饼饽汤面等熟食之食物弃舍不食,则身安息调、健康永年、世福绵远、悲他有情、而后速出三界。一切有情皆依食住,能减饮食习气,则世系渐脱故。

        这都是说饮食要淡薄(甚至过午不食),才能身体健康、修行有成。

        胎儿在母体是用肚脐吸取养分与氧气,是腹部呼吸;人长大后呼吸部位上移至胃中部,老弱后则用肺部短程呼吸。修行者目的是回复年轻活力,这需要恢复用腹部呼吸。腹式呼吸能把丹田开发出来,但若吃得太多,则会雍塞丹田气道,故持过午不食,能让丹田复活,则生机长存。

        再有,过了中午阳气下降,阴气上升,吃了食物会使人阴气加重。早晨是天食,中午是佛食,晚上是鬼食。过午还食会使胃和大小肠内堆积垃圾,所以过午不食,是清肠的最好方法,因小肠和心互为表里,肠清则心清,心清才有利于修行。

        吃饭过饱或过了中午还吃饭,会使经脉不通。经脉不通,则身疲困乏、心地闭塞;心地闭塞,则道业荒废。

        5-7点吃晚饭,则使肾经不通,无法后转上升起命门火,形成污秽之精,助长爱欲;

       7-9点吃,使心包经不通,无法清除心脏周围邪气,久之,正居其内的心不能主神明,大脑思维被心包内之邪气所控制;

        9-11点吃,三焦百脉不通;

        11-凌晨3吃,点胆肝负担重,解毒换血功能下降,严重时影响睡眠,到了第二天凌晨寅时阳气不易升起,到了卯时,肠道淤积的浊物难以排除,在体内形成毒素,进入血液和脏腑百骸,辰时巳时的最佳吸收营养阶段不思饮食,形成恶性循环,到了午时心负担重,阴阳相交不利。


        所以过午不食能保持头脑清醒、清心寡欲,身心清宁。


       必须说明的是:过午不食是佛教修行的一种修持方法,佛家叫做【持午】。严格的说这是不宜普及的,为了避免误导,这里不作解释。持午只是一种形式,更重要的是修自己的清净心,心清净妄念少,有了禅定基础,在禅定状态下自然不会觉得饥饿,也就自然达到了斋日持午的境界

     随便就想来个【过午不食】,会搞坏身体的,慎之!

 

                                                  择自--暇满人生莫蹉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