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朋友特别怕怀孕:一个理性民族的八大特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0 15:52:29

            作者: 许锡良

 

    一个民族是否理性,主要从认识与处理一些人类的基本问题上的态度得到反映。

 

第一,对待时间的态度。理性的民族常常会有比较清晰而准确的时间观念。这种时间观念,也常常反映在相应的历史感上。非理性的民族,常常漠视时间。基督教思想家奥古斯汀早在公元300多年时候,就在他的名著《忏悔录》第11卷里,用整篇幅详细论述了时间问题。对时间的概念全面而详尽的把握可谓是最早的。现代钟表发明于欧洲,而不是中国,这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及至爱因斯坦从宇宙范围内重新思考时间、空间、质量与能量之间的关系,演绎出相对论,这也是有其文化渊源的。在中国的古典著作里,能够这样专门论述时间的著作一本也没有。最早表达时间的警句可能就是孔子的那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然而相对古希腊哲人所说的:“濯足急流,抽足再入,已非前水”来说,孔子之言显得简单而肤浅。古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够两次踏进同一条河,也说明了时间的一次性。缺乏时间概念的中国人,到了公元19世纪时,美国传教士斯密斯在其《中国人的性格》一书,还用专章论述过中国人“漠视时间”的特性。漠视时间的中国人,在千年历史上,只是一个相似朝代的循环,这就是百代皆行秦政制。漠视时间的中国人,用于计时的工具粗糙、笨重而繁锁。

 

第二,对待金钱的态度。金钱是人类社会发明出来的,达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必然手段。一个民族对金钱的态度可以看出其理性程度。视金钱如粪土的民族必然要当场现丑。然而拜金主义的民族,也将十分痛苦。然而赤祼祼的拜金主义也比虚伪的“阳为道学,阴为富贵”的民族要好。中国文化,骨子里其实是唯物主义与功利性的。但是,却没有相应的功利主义哲学。相反,所有的只是掩盖功利的一套虚假说辞。最著名的论述就是董仲舒的那句:“正其谊(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即使在表述金钱观上也有着非常矛盾的地方。比如视“金钱如粪土”,却又说“仁义值千金”。然而现实中却是明朝思想家李贽所说的那样:“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彘”,“口谈道德而心存高官,志在巨富”,“读书而求高第,居官而求尊显”,对待金钱的态度常常用道学来掩盖,而骨子里追求的却是富贵。与明朝李贽几乎同时代的人英国思想家亚当斯密撰写的《国富论》,直面金钱财富。又有边沁的功利学说,将金钱财富的增加,看成是一个国家的生存之道。并且将之建立在市场秩序与法治秩序之下来研究,这样的民族就是理性的。

 

第三,对待性爱的态度。中国孔子虽然在《礼记》里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孟子里也有“食色性也”一说,然而孔子却又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二千多年来,其结果就是让中国人变成了“两眼下视黄泉,看天就是傲慢;满脸一副死相,说笑就是放肆。”终于达至于这样的程度:“存天理,灭人欲。”其实就是存天子之大欲,灭百姓之小欲。因此,在对待性爱问题上,中国历史上,始终笼罩着一套严格的礼教。禁小百姓之小欲,成全的却是圣上的蓄三千宫女之纵欲。灭小百姓之小私,成皇帝家族之大私。回归理性的常态,应该是正视人的欲望。从心理到生理之正常需求。既不放纵,也不特意克制。德国有佛洛伊德的性解释学说,直面了人类的基本问题。当今西方世界里,允许色情公开合法存在,却又有相应的法度制约,既不回避,也不放纵,其实是在对待性爱问题上的理性态度。

 

第四,对待真理的态度。有没有追求真理的传统,这是直接证明了一个民族是否具有理性的传统。一个理性的民族,有为艺术而艺术,为知识而知识,为文学而文学,为真理而真理的传统。与之相对应的就是读书为做官,生儿为防老。“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著书只为稻粮谋。追求真理更是没有的事情。中国从孔孟讲仁义开始,其实真实的追求却是“学而优则仕。”没有先验意识。没有绝对真理,只有绝对权力。成王败寇。真理概念是没有的。所谓真理都是跟着权力走。有权则可以指鹿为马,无权则人轻言微。缺乏像苏格拉底那样纯粹追求知识,追求真理的人。

 

第五,对待死亡的态度。理性的民族,不回避死亡的问题。能够认识到死乃是人生的重要问题。不会来一个未知生焉知死。其实,未知死,焉知生才是对的。向死而生,才能够真正明白生的意义,生的价值。因此,古希腊柏拉图的对话,开篇即以苏格拉底的死为话题展开对人生价值的追问。直面人之必死,才能够看透人生。懂得珍惜生着的分分秒秒。

 

第六,对待权力的态度。理性的民族,能够认识到不受约束的绝对权力必然导致人性的败坏。因此,不会将社会的良善治理寄托于绝对纯洁智慧的圣人王出现,而是把注意力集中于如何约束权力,为社会大众服务。同时,认识到,公共权力是“天赋人权”的部分自愿让渡的结果。而自愿让渡就必须通过让渡的仪式与程序来表达,这就是投票——LET US VOTE,是一个社会普遍的共识。制约权力不能够仅靠内在的道德诉求,而要靠另外的权力的制衡。因此,有权力的分立与互相的监督,而不是将人分成三六九等,然后寻找到最上等的人来掌握权力。然后让权力在上等人手中胡作非为。

 

第七,对待人本身的态度。一个理性的民族在如何对待他人的问题上,有一套平等、自由的个人主义学说。将人的生命视为至高无上,而不只是高于牛马,而是高于权力、金钱、荣誉与地位。在这里“爱人如己”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推己及人”是大不相同的。爱人如己,首先明确的是确立自我意识,认识自己。然后才能够守住人己的边界。而推己及人,虽然避免了将坏的东西强加于他人的一面,但是,却由此生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强迫症。一个非理性的民族,常常人己不分,群己不分。一生就那样生活在浑浑噩噩之中。从来没有个人主张,也没有个性自由,只有从众之心。在这样的社会,人们每天要问的是:为什么我与他人不一样?因此,总想与人一样。而一个理性的民族每天要追问的是:我还有哪些应该是与他人不同的?从而只想做最好的自己。

 

第八,对待自然的态度。非理性的民族常常将自然看成自己的掠夺对象,天人合一,并不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反,是人对自然的蒙昧状态。因此,在这样的理念里,常常会有“人定胜天”,人高于天,也就是高于自然规律的错觉。因此,这样的非理性民族,自古就爱好砍伐,早在远古时就是“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那时又没有所谓名贵檀香木家具一说,要砍那么多的檀香木做什么呢?这只能够说明破坏大自然也是中国的传统。即使是“月宫里的故事”,美女嫦娥奔月,也要安排一个砍树的壮汉——吴刚伐桂

由此分析,中国要成为一个真正理性的民族,仍然任重而道远。除非以上八个方面都重新进入常态,回归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