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耀华郭德纲知乎:爱国是贯穿钱学森整个生命的主旋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1:03:35
         巨星陨落,天地同悲。斯人虽去,精神永垂。钱学森98载岁月中所留下的精神轨迹,其为国家、为民族、为中国航天科技事业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依然激荡在国人的心中,成为一个民族的珍贵记忆。 2007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词中,推选委员阎肃对钱学森这样评价:大千宇宙浩瀚长空,全纳入赤子心胸。惊世两弹冲霄一星,尽凝铸中华豪情,霜鬓不坠青云志。寿至期颐回首望去,只付默默一笑中。
        钱学森是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他也是中国近代力学和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奠基人和倡导人。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尤其是他的爱国情怀更是激励我们爱祖国、爱民族、爱人民的一种巨大动力。当笔者读着钱学森的传记,回忆他孜孜不倦的一生时,仿佛是一曲起伏跌宕、澎湃高昂最精彩、最浪漫的人生和热情奔放的爱国主义交响乐在撞击着我们的胸怀。

        国情怀是贯穿钱学森整个生命的主旋律。在他的人生四季中,无不洋溢着爱国主义的情怀。当他身在异国他乡、羁縻难归时,在美国法庭上以黄钟大吕般的恢宏声音宣告:“ 我是大唐的后代,我的一腔热血只图报国。我的根在中国。”他还十分动情地说:“我在美国前三四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因为我是中国人。”“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回国以后,这位享有国际威望的大科学家,始终以一个普通的科学工作者、一个普通人的姿态,投入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穿行在风沙弥漫的西北荒漠,风餐露宿,爬冰卧雪,默默奉献,这种爱国主义的情怀,这种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的境界,成为他人生的支点。

          这些年来,美国方面也曾多次邀请钱学森访美,甚至提出,只要他来,就授予他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称号。但是,都被他拒绝了。钱学森说如果中国人民说我钱学森为国家、民族做了点事,那就是最高的奖赏。我不稀罕那些外国荣誉头衔!” 在国内,曾经有人写信称他是中国的‘导弹之父’或‘航天之父’,他立即回信说,这么称呼他是不对的,不科学的。并在信中说:“导弹航天是成千上万人的事业,不是一两个人能搞成功的。一切成就归于党,归于集体,而他只是党领导下的这个集体中的千分之一,万分之一。”“我个人仅仅是沧海一粟,真正伟大的是党、人民和我们的国家。”钱学森这么说着,也是这么做着。充分表达出这位科学泰斗对祖国、对人民热爱之情。   

           钱学森爱国情怀不仅是以自己严谨和勤奋的科学态度在航天领域为人类的进步做出卓越的贡献,更是以淡泊名利和率真的人生态度诠释了一个科学家的人格本质。 他曾幽默地说:“我姓钱,但我不爱钱。”在“万元户”还是绝大多数人遥不可及的梦想年代,钱学森已捐款上百万元。1994年,他获得何梁何利基金奖,奖金100万港元;2001年,他又获得霍英东“科学成就终生奖”,奖金也是100万港元。据他的秘书兼学术助手涂元季回忆,这两笔奖金的支票还没拿到手,钱学森就让代他写委托书,将钱捐给祖国西部的沙漠治理事业。

           殷殷赤子情,拳拳报国心。“我作为一名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 为人民服务。如果人民最后对我的一生所做的工作表示满意的话,那才是对我的最训的奖赏”! 这是一位科学老人对祖国、对人民热爱之情的独特表达。钱学森以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人民热爱品质的高洁,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在这深情之中,闪耀着他把有限生命融入祖国和人民伟大建设事业的光辉一生。这就是贯穿于钱学森整个生命的主旋律,是钱学森给我们留下的最宝贵精神遗产,也是我们学习钱学森高贵品质的最本质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