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洲两大山脉:清明节习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7:59:34

清明节习俗

——踏青

——扫墓

  ——放风筝

    ——插柳戴柳

  ——打秋千

——拔河


清明节渊源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历的四月五号,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要谈清明节,须从古代一个非常有名的,现在已失传的节日——寒食节说起。

    寒食节,又称熟食节、禁烟节,冷节。它的日期,是距冬至一百零五日,也就是距清明不过一天或两天。这个节日的主要节俗就是禁火,不许生火煮食,只能吃备好的熟食、冷食,故而得名。

    寒食节相传是源于春秋时代的晋国,是为了纪念晋国公子的臣子介子推。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外国19年,介子推护驾跟随,立下大功,重耳返国即位,即晋文公。介子推便背着老母,躲入绵山。晋文公前往寻找,却怎么也找不到。于是他放火烧山,想把介于推逼出来。不料介子推却和母亲抱着一株大树,宁愿烧死,也不出山。晋文公伤心地下令把绵山改称介山(即山西介休县境内的介山),又下令把介子推被烧死的那一天定为寒食节,以后年年岁岁,每逢寒食节都要禁止生火,吃冷饭,以示追怀之意。

    其实,寒食节的真正起源,是源于古代的钻木、求新火之制。古人因季节不同,用不同的树木钻火,有改季改火之俗。而每次改火之后,就要换取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们生火。这是当时的一件大事。《周礼·秋官·司煊氏》:“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可见当时是摇着木锋,在街上走,下令禁火。这司煊氏,也就是专管取火的小官。在禁火之时,人们就准备一些冷食,以供食用,这样慢慢就成了固定的风俗了。以后,才与介子推的传说相联系,成了寒食节,日期长达一个月。这毕竟不利于健康,以后便缩短日期,从七天、三天逐渐改为一天,唐之后便融合在清明节中了。

    寒食节习俗,有上坟、效游、斗鸡子、荡秋千、打毯、牵钩(拔河)等。其中上坟之俗,是很古老的。有坟必有墓祭,后来因与三月上已招魂续魄之俗相融合,便逐渐定在寒食上祭了。《唐书》记云:“开元二十年敕,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宜许上墓同拜扫礼。”宋庄季裕《鸡肋篇》卷上:“寒食上冢,亦不设香火。纸钱挂于茔树。其去乡里者,皆登山望祭。裂帛于空中,谓之掰钱。而京师四方因缘拜扫,遂设酒撰(zhuan,饭食),携家春游。”《荆楚岁时记》:“(寒食)斗鸡,镂鸡子(鸡蛋),斗鸡子。”可见南朝时就有斗鸡与斗鸡蛋之戏了。斗鸡今多见,斗鸡蛋多是乡间小儿互相撞碰鸡蛋作为游戏。在古代,用作碰撞争斗的鸡蛋多是染色、雕镂(1ou,雕刻)过的,十分精美。画蛋。镂蛋之俗,源于《管子》中所记的“雕卵”。无疑它是由古代食卵求生育的巫术发展而来,成了寒食的节俗。今天民间亦有清明吃蛋之俗(如前述的“子福”)。寒食打秋干,据《艺文类聚》中记,北方山戎于寒食日打秋千。但这恐怕只是传说而已。刘向《别录》记打秋千是在春时,不一定在寒食。又打毯,王建《宫词》:“寒食宫人步打毯。”牵钩与打毯等戏,也不一定在寒食举行。

    由于清明节气在寒食第三日,后世随着时间的迁移,逐渐把寒食的习俗移到清明之中。宋代之后,寒食扫墓之俗移到清明之中。踏青春游、荡秋千等俗也只在清明时举行。清明节便由一个单纯的农业节气上升为重要的大节日了,寒食节的影响也就消失了。但寒食的食俗有若干变形的方式却传承下来了,并保存于清明节中。

 

清明节习俗

——踏青

    踏青是北京人在清明时的一项雅俗,古时也称探春、踏春或寻春,现在多称为春游或观光。由于过去交通的原因,一般是城内百姓去近郊观赏大自然的景色,赏花看绿,位于西直门外的高粱桥和东直门外的亮马河一带,是旧京踏青的好去处,一是离城里近,出行方便;二是碧水夹堤,绿柳花红,景色宜人。除此之外,香山、八大处、潭柘寺、万柳堂、通惠河等,也是人们踏青的好地方。出游时人们往往自带食物,中午在郊外进食,下午返回城里。穷者步行,富者乘车坐轿,一时间人来人往,好不热闹。同时春游踏青还与宗教祭祀结合起来,在赏景之时,到碧云寺、卧佛寺、大觉寺、戒台寺等庙宇里上香,以求平安吉祥。以后踏青便成为春天里人们进行最多、最为时尚的旅游活动。

——扫墓

    扫墓是北京人在清明的一项重要习俗,也称为祭祖、祭墓。据文字记载,扫墓的习俗早在先秦以前就已经出现了,到了唐朝更为盛行,既是人们对祖先崇拜意识的反映,也是生者对逝者的缅怀。明末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称:“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拜者、祭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槠锭次,以纸钱置坟头。”可见当时扫墓之盛况。北京人扫墓的地点多在城近郊一带。北郊的土城、东郊的西坝河、南郊的永定门外、西郊白石桥和西山都是墓地较为集中的地方。扫墓只是一个统称,实际上包括清除墓地及四周的杂草、为坟培土、跪祭、焚烧钱纸、摆放供品等,而现在多是焚烧钱纸和摆放鲜花

 

——放风筝

    放风筝是北京人在清明的一项趣俗,据传风筝在我国大约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特别是唐朝以后更为流行,明清时北京人制作的技术更为娴熟、精巧,并形成了曹氏、哈氏、金氏和马氏四大流派风筝。其中“曹氏风筝”是指著名文学家曹雪芹制作的风筝,在扎、糊、绘、放四个方面更独特,他还专门写过一本《南鹞北鸢考工记》,对风筝制作、放飞的方式做全面论述。放风筝妙在既能在近处观赏,又能在远处赏玩,而且全身运动,宜于养性强身。据传,放风筝最早是为图吉利,人们将风筝放得高高的,等快钻进云彩里的时候,就一刀将风筝线剪断,那风筝就看不见了,于是高喊“晦气没了”、“晦气走了”以图吉利。以后放风筝逐步成为人们的一项休闲活动,其样式和制作材料、工艺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放飞的时间也不仅局限于清明时节了。

 

——插柳戴柳

   插柳戴柳是清明的又一趣习,所以过去清明节又称插柳节。插柳戴柳有多种形式,最常见的是将柳条插在门楣上,妇女以戴柳作时令的点缀,孩子则用柳条编成帽子戴在头上。因城里的柳树不是很多,所以人们往往是在踏青回来时折上几枝柳条,或插或戴。《帝京景物略》中就记述了清明踏青游人插柳的习俗。民间对插柳戴柳的动机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有避邪除灾之说,有求生保健之说,总的来说是为了图平安和吉利。旧京时那些重礼数、图讲究的人家在清明时有这种习俗,但不是很普遍,以后就越来越少了。

打秋千

    打秋千是清明节前后的雅习,也称荡秋千,是我国古代北方的一种游戏,唐宋时就甚为流行,其主角是妇女和孩子。因为北方天气寒冷,一入冬妇女和孩子就很少出门了,等到天气暖和了,才出门活动活动。老北京人也有打秋千的风俗,但多是在宫廷里和有钱人家,一般百姓玩得很少,现在这项雅俗已基本消失了。

 

——拔河

    拔河也是清明的节俗,古称牵钩、俗戏。相传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最初以竹皮制成竹索,以拖敌船,后来演化为民间的一种竞技比赛。据说清明拔河也是为了舒展筋骨,健体强身。过去一进入冬季,人们就很少出门,多在室内生活,活动的空间很小,春暖花开,就赶紧出来活动活动,而拔河需要全身运动,既呼吸了新鲜空气,又锻炼了身体,可谓一举两得。以后这种活动变成一种体育运动项目,而在清明时拔河的习俗却逐渐消失了。

 

 

 

 

每一天都是清明

    如果先人地下有灵,已经和我默契,在熙熙攘攘的清明前后,他们不等我来,而在公墓一片沉寂的日子,我在看望他们的同时,也会看望他们的诸多邻居,以慰逝者们在一年一度清明节以外364天的寂寞于万一。

    惊蛰、春分,联翩而至;一入4月,便是清明。

    每年清明的扫墓,车水马龙,都会有“途为之塞”的报道。过去有些年月里假“移风易俗”之名,把清明扫墓、纪念先人当作“旧风俗”给反掉了,实际上反不掉,1976年4月5日天安门发生的事情,就是对禁令的反弹。平心而论,“慎终追远”算得上中国的好传统,尤其是已经不限于纪念各家的祖先了。

    不过,我想,心里存着对先人、先烈、先贤的感恩和敬爱,那每一天都是清明;要纪念,何必在清明这一天“扎堆儿”呢?

    我不是研究民俗的,只根据常识回溯一下清明习俗的来历:

    清明,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本来像“谷雨”、“芒种”一样,是切合中原地区农事的节令,在阳历的4月5日前后(前后差不了一两天),此时一般也正在阴历三月初(今年清明是阴历二月廿七)。

    而从先秦起就有了三月上旬的三月节,先是说定在“巳日”,魏晋后改为三月初三,千百年间相沿成风,人们到东流的水边嬉游,以清除不祥。孔子带着他的青少年学生“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虽没说是“修禊”,意味相去无几;而当时郑国的人,在三月上巳这一天,到《诗经·郑风》提到过的溱水、洧水上,“执兰招魂续魄”,除了以洗濯去垢防病之外,也还有请出往日的亡灵帮助“祓除不祥”的用意了。但手执兰草不光是请祖先,历来的记载中所谓“采兰水上”,有人说是用香草浸泡的水沐浴,这就比下河洗澡麻烦些。据说早在汉代,修禊已经不再举行祭祀仪式,成了春游活动。晋代王羲之《兰亭集序》记的就是一次三月三的雅集,文人和官员找到以兰草命名的兰渚兰亭,但不好意思洗野澡,便玩“曲水流觞”的游戏;杜甫笔下的“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更是皇家和权臣借着风俗节日穷奢极欲,铺张扬厉,平民百姓不与焉。

    在很长一段岁月里,三月节和清明节一而二、二而一了。水边的沐浴已免,而从两千五百年前春秋时代《月令》就有记载的、在黄土地上踏青扫墓,成了民间过清明的主要内容。

    直到清末和民国时期,在没有战争的阳春三月,人们借扫墓的机会,去郊外踏青,中小学放春假远足、野餐,还有像民歌小调《放风筝》唱的,这成了乡村年轻男女邂逅的机遇。而今天,交通的条件、社交的条件,大大不同了,人们不必借祭扫的机会来旅游,那么,清明是不是只剩下祭奠亡人这一层意义?

    选在清明时节扫墓,过去为的是除宿草,添新土。这对于历史遗留的“土馒头”或还适用,在多数公墓已经不是当务之急。

    因此,我以为,有些由政府主导的仪式,如祭黄帝陵,不妨一仍其旧,在清明节举行;其余活动包括青少年谒烈士陵园在内,都不必非赶在清明这一天不可。祭告先人,何必清明?追念逝者,可以在4月5日(或4日、6日),为什么不可在3月4日、5日、6日,5月4日、5日、6日……可以在月之上旬,为什么不可在中旬、下旬?或者,索性把春秋两季每月第一周,第一周的某一天,当作“清明”,有何不可?旧俗中秋节第二天(旧历八月十六)又叫“展中秋”,为了避免大家同在清明这一天扫墓的拥挤,多“展”出几个清明又有何不可?

    当然,民间风俗有习惯性,又有自发性,不是谁说改变就能改变的,人大提案也不行,领导批示也不行;我这里不过聊备一说。我自己是这样做的,先父先母葬在八宝山,我从不在清明这一天去,往往是到那里参加故人的告别仪式后,绕道到墓园,谈不上祭拜,这是顺道;如许久没去,有时也专程前往看望一下,看望而已。如果先人地下有灵,已经和我默契,在熙熙攘攘的清明前后,他们不等我来,而在公墓一片沉寂的日子,我在看望他们的同时,也会看望他们的诸多邻居,以慰逝者们在一年一度清明节以外364天的寂寞于万一。

 

 

 

 

 

 

 

 

 

 

 

 

清明节渊源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历的四月五号,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要谈清明节,须从古代一个非常有名的,现在已失传的节日——寒食节说起。

  寒食节,又称熟食节、禁烟节,冷节。它的日期,是距冬至一百零五日,也就是距清明不过一天或两天。这个节日的主要节俗就是禁火,不许生火煮食,只能吃备好的熟食、冷食,故而得名。

寒食节相传是源于春秋时代的晋国,是为了纪念晋国公子的臣子介子推。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外国19年,介子推护驾跟随,立下大功,重耳返国即位,即晋文公。介子推便背着老母,躲入绵山。晋文公前往寻找,却怎么也找不到。于是他放火烧山,想把介于推逼出来。不料介子推却和母亲抱着一株大树,宁愿烧死,也不出山。晋文公伤心地下令把绵山改称介山(即山西介休县境内的介山),又下令把介子推被烧死的那一天定为寒食节,以后年年岁岁,每逢寒食节都要禁止生火,吃冷饭,以示追怀之意。

  其实,寒食节的真正起源,是源于古代的钻木、求新火之制。古人因季节不同,用不同的树木钻火,有改季改火之俗。而每次改火之后,就要换取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们生火。这是当时的一件大事。《周礼·秋官·司煊氏》:“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可见当时是摇着木锋,在街上走,下令禁火。这司煊氏,也就是专管取火的小官。在禁火之时,人们就准备一些冷食,以供食用,这样慢慢就成了固定的风俗了。以后,才与介子推的传说相联系,成了寒食节,日期长达一个月。这毕竟不利于健康,以后便缩短日期,从七天、三天逐渐改为一天,唐之后便融合在清明节中了。

  寒食节习俗,有上坟、效游、斗鸡子、荡秋千、打毯、牵钩(拔河)等。其中上坟之俗,是很古老的。有坟必有墓祭,后来因与三月上已招魂续魄之俗相融合,便逐渐定在寒食上祭了。《唐书》记云:“开元二十年敕,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宜许上墓同拜扫礼。”宋庄季裕《鸡肋篇》卷上:“寒食上冢,亦不设香火。纸钱挂于茔树。其去乡里者,皆登山望祭。裂帛于空中,谓之掰钱。而京师四方因缘拜扫,遂设酒撰(zhuan,饭食),携家春游。”

《荆楚岁时记》:“(寒食)斗鸡,镂鸡子(鸡蛋),斗鸡子。”可见南朝时就有斗鸡与斗鸡蛋之戏了。斗鸡今多见,斗鸡蛋多是乡间小儿互相撞碰鸡蛋作为游戏。在古代,用作碰撞争斗的鸡蛋多是染色、雕镂(1ou,雕刻)过的,十分精美。画蛋。镂蛋之俗,源于《管子》中所记的“雕卵”。无疑它是由古代食卵求生育的巫术发展而来,成了寒食的节俗。今天民间亦有清明吃蛋之俗(如前述的“子福”)。寒食打秋干,据《艺文类聚》中记,北方山戎于寒食日打秋千。但这恐怕只是传说而已。刘向《别录》记打秋千是在春时,不一定在寒食。又打毯,王建《宫词》:“寒食宫人步打毯。”牵钩与打毯等戏,也不一定在寒食举行。

  由于清明节气在寒食第三日,后世随着时间的迁移,逐渐把寒食的习俗移到清明之中。宋代之后,寒食扫墓之俗移到清明之中。踏青春游、荡秋千等俗也只在清明时举行。清明节便由一个单纯的农业节气上升为重要的大节日了,寒食节的影响也就消失了。但寒食的食俗有若干变形的方式却传承下来了,并保存于清明节中。

 

扫墓渊源

 

  清明的主要习俗,就是扫墓。扫墓在古代已经有很悠久的历史《周礼·春官·冢人》:“凡祭墓,为尸。”可见古人有设冢人主持祭墓之俗,祭时要立尸。尸即神主之意。唐代,寒食扫墓得到皇家首肯。宋代后扫墓移到清明,寒食反而被遗忘了。但在先秦时,扫墓时间并不固定。扫墓的主要活动,是往亲人或纪念人物的坟前,除草、添土,修整好坟头。民间普遍以为,逝者住于地下,坟穴是房屋,坟堆便是房顶。经年雨水冲涮,杂草丛生,坟堆多有破毁,所以要除草、填土,在坟沿修排水沟,防止雨水冲人坟中。在修好的坟墓后,便陈设鸡、鱼、肉、糕饼点心、酒、水果等供品于坟前,点燃香烛,祭罢烧纸钱,或把纸钱压在坟头,又酹酒。

  除扫墓及祭祖外,人们对野鬼孤魂尤为畏惮,也要把酒食与纸钱分给野鬼,求得地下先祖的安宁,也防鬼魂干扰阳间。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篇《江苏·六合县》之岁时:“清明插柳于门上,男女或簪之。祀祖于家,祭扫于墓,插陌钱于墓上,或挂于墓边树上,谓可赆(jin)野鬼。”

  有的地方在上坟时还祭土地、山神。如绍兴一带多在坟堆左立一石,题“后土之神”,祈拜神保佑双亲后又拜左右邻墓,这才拜祭自家祖先的坟墓。这自然是因为坟墓在土中受土神管辖的缘故了。

  在祭坟时,民间多祈求祖先保佑自己及家庭健康、幸福,因为祖先是保佑自家的家神。

以上所述,多属于旧俗。如今已多加革新,扫墓也有只用鲜花束、花圈了。并且,由扫个人亲人之墓,发展到祭扫革命先烈之墓,祭扫中华民族的先祖之墓如黄帝陵等,其俗也已恢复,其思想内涵就更为深远了。

  在古代,祭墓之礼是极为繁杂的,《周礼》记有“为尸”的习俗;《后汉书·明帝纪》注引《汉官仪》:“绪陵寝皆以晦、望、二十四气、三伏、社、腊及四时上饭。”明代张岱《陶庵杂忆》记明孝陵祭祀之礼更繁。今天我们虽不必如此多礼,但于清明这一约定俗成的节日里,祭礼炎黄二祖及孔子先祖师,追怀华人之先祖,以利世界华人的统一团结,仍是需要的。建国后,政府曾派人前往陕西黄帝陵祭扫,这正表示了我们对先祖的艰苦创业的尊崇追忆及对先祖的缅怀之情。如今,炎黄帝陵均已修整一新,供后人祭扫。

 

 

 

 

 

 

 

 

 

 

 

 

 

 

 

 

 

 

 

清明时节的一些习俗和食俗

    您好!我们在北京向您问候,今天是清明节,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

按《岁时百问》一书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中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是的,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唉,我每到这个时候就会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真是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是的 ,这首诗特别能给人一种清爽抒怀之感,哎,你知道吗,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说到习俗,其实还有一个节日不能不提到,那就是寒食节,而且它与清明节关系最为密切,在古代寒食节是很重要的节日,而如今几乎失传,

对,我想年长些的听众朋友对寒食节恐怕并不陌生,但年轻人恐怕对其就不免生疏了,比如寒食节的由来、寒食节习俗等。

这样,在今天的节目里,我们就先跟您说说寒食节:

“寒食节”, 又叫熟食节、禁烟节、冷节。相传是源于春秋时代的晋国,是为了纪念晋国公臣介子推。相传春秋时,重耳与介子推等流亡外国,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随臣介子走到僻静处,在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给重耳充饥,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他知道后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好行装与母亲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 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介子推与老母亲抱着一棵枯柳树已死去。晋文公见状恸哭不已。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血书,上面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文公将其尸体葬于绵山,修寺立庙,并下令于子推烧死日禁烟火,只准吃冷食,并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由于这个故事发生在山西的介山所以这个风俗在山西最先流行。后来在民间逐渐把清明、寒食合为一个节日了。

听众朋友, 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而为一。现在,清明节取代了寒食节,拜介子推的习俗,也变成清明扫墓的习俗了。

下面我们就给您介绍一些清明节的习俗和食俗:

扫墓是清明节最早的一种习俗,这种习俗延续到今天,已随着社会的进步而逐渐简化。扫墓当天,子孙们先将先人的坟墓及周围的杂草修整和清理,然后供上食品鲜花等,向先人祭拜。

在中国北方有清明 戴柳的习俗,就是折柳枝扎成圆圈或帽子戴在头上,或插柳枝于屋檐和门窗上。据《燕京岁时记》上说:”至清明戴柳者,乃唐玄宗三月三日祓禊于渭水之隅,赐群臣柳圈各一,谓戴之可免虿毒。“北京有句民谚:”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可见此俗流传到民间,戴不戴柳却与死后的下场有关了。

 

 

    

  

 

清明时节的一些习俗和食俗

    上海城隍庙的庙会,传说也与人们的生死有关。有一首南城隍庙杂咏:”神庙还分内外城,春来赛会盼清明。更兼秋始冬初候,男女烧香问死生。“上述两个风俗,都有强烈的迷信色彩,所以,今天已经绝迹了。 

踏青,即郊外春游活动。由于各地春天到来的时间不一,过此节亦有先后,福建、四川等地在农历二月二日,陕西等地在农历三月三日。在北京地区却与清明节同时进行。旧时的踏青,以西直门外的高梁桥为最盛。《瓶花斋集》有一段真实地记载:”高梁桥在西直门外,京师最胜地也。

清明还有放风筝,荡秋千、吃寒食的习俗。

没错,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这便大功告成了。青团子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青团子还是江南一带人用来祭祀祖先必备食品,正因为如此,青团子在江南一带的民间食俗中显得格外重要。

中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现在流行于汉族地区的馓子有南北方的差异:北方馓子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精巧细致,多以米面为主料。在少数民族地区,馓子的品种繁多,风味各异,尤以维吾尔族、东乡族和纳西族以及宁夏回族的馓子最为有名。

吃清明螺,清明时节,正是采食螺蛳的最佳时令,因这个时节螺蛳还未繁殖,最为丰满、肥美,故有“清明螺,抵只鹅”之说。螺蛳食法颇多,可与葱、姜、酱油、料酒、白糖同炒;也可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糟、可炝,无不适宜。若食法得当,真可称得上“一味螺蛳千般趣,美味佳酿均不及”了。

潮汕人过清明节,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食薄饼:清明食薄饼在潮汕很盛行,几乎每家每户都不例外。薄饼分皮。馅两部份,皮是用面粉拌水搅成粘糊状,在热壤中烙成一张张圆形的熟面皮,其薄如纸。馅分咸、甜两种,由蛋、肉、肝类、腊味。香菇以及豆芽、韭菜等熟料混合成馅的称咸馅;用糖和麦芽糖经过特殊加工成为“糖葱”的为甜馅。食时用薄饼皮卷成圆筒状就食。

蒸朴籽粿。潮汕有一种树叫朴籽树(又叫朴丁树,属榆科),叶椭圆形,果实大如绿豆,味甘甜。传说先人在饥荒年,采此树叶充饥度荒。清明时节,气候转暖,草木荫茂,朴籽树叶满丛嫩绿。后人为不忘过去,便在清明节采此树叶,和米舂捣成粉,发酵配糖,用陶模蒸制成朴籽粿,有梅花型及桃型两种,也有叫碗酵桃的。食品呈浅绿色,味甚甘甜,据说吃了还可解积热,除疾病。 

在闽南侨乡,每逢清明节必定做一些糕、粿和米棕,在清明节前后让家人食用, 此外,中国各地在清明佳节时还有食鸡蛋、蛋糕、夹心饼、清明粽、馍糍、清明粑、干粥等多种多样富有营养食品的习俗。

这里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华语台《为您服务》节目,欢迎您继续收听,

刚才我们跟您说了说清明节、寒食节的由来以及由此产生的一些习俗和食俗,从刚才讲的那段感人的介子推的故事中,我们知道,中华民族每年一度的寒食节、清明节正是源于介休绵山,如今也叫介山、介休山。而它就坐落在山西那座尽显晋文化的文化名城介休。下面我们就把介休市和这座文化名山-绵山介绍给您:

 

  介休地处三晋腹地,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因史出割股奉君、功不言禄的介子推,东汉时期博通典籍、名震京师的郭林宗,北宋时期出将入相五十载的文彦博三位贤士名达,素有“三贤故里”之称。  

介休,春秋时代晋顷公十二年(公元前 514年)境内设邬县,秦朝置界休县。王莽改名界美,东汉复名界休,西晋改界休为介休(就是将界限的界改为介绍的介)。隋开皇十八年(公元前598年)叫介休县,自此县名相沿至今。1992年介休县改为介休市。

介休经济发达,城内新楼林立,市面繁荣,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两处文物古建:其一;位于庙底街的道教名刹后土庙,规模宏大,布局严谨,金碧辉煌,内存数千明代塑造的道教神像,极为珍贵;其二是位于顺城街的祆神搂,为山西三大名楼之一,楼体雄伟壮观,顶部为清初烧制的琉璃宝瓦。该楼既是戏楼,又是过街楼。后土庙与袄神楼的存在,使人认识到介休不仅是现代工业经济高度发达的城市,也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

 

 

 

清明时节的一些习俗和食俗

    当然,介休,名满天下,是与一个历史名人,一种文化精神,一座历史名山联系在一起的。

当年介子推隐居的绵山,如今已辟为山西重点风景名胜区。绵山集山光水色、文物胜迹、佛寺道观、革命遗迹为一体。

绵山毗邻平遥古城、双林寺、镇国寺,与灵石王家大院、资寿寺联为一体;同时又是介休市区玄神楼、后土庙景区和洪山、张壁古堡、弘济寺景区的“龙头”,起着重要的影响辐射作用。它又与沁源灵空山、灵石石膏山形成一个地域辽阔,各具特色的“旅游金三角”。加之铁路、公路四通八达,冬夏温差不大,一年四季皆适宜游览,尤宜冬日雪霁,是一个有着广阔开发前景并极具独特个性的旅游胜地。

绵山“无峰不奇、无水不秀、无洞不幽、无道不险”。它步步有景,景景有典。椤严会、李姑岩、蜂房泉、天桥、朱家凹、抱腹岩、小蜂房泉、银公洞等数以百计的天然岩洞堪称奇观。抱腹岩之“腹”大,抱二百余间殿宇、馆舍及一两万名游人于“腹”内,容两千年历史文明于其间,堪称天下第一岩。兔、鹿桥、天桥、古云梯、铁索岭、慑神崖等险道惊魂慑魄,令人赞叹叫绝。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所述“绵山石桐水”千回百转,飞流激荡,又开发形成了五龙瀑、水帘洞等形态各异的瀑布群体。此山此水即使在名声显赫的三山五岳也难寻难觅。全国柏树之冠——秦代古柏以及龙柏、虎柏、兔柏、鹿柏和原始柏林,组成了一个仙境般的“柏树王国”。天下名碑──《大唐汾州抱腹寺碑》和宋、金、元等历代碑刻,以及云峰寺石佛殿、马鸣菩萨殿、明王殿和天桥须弥殿、五龙峰五龙寺的大量宋代之前及宋、元、明雕塑异彩纷呈,颇具文物价值。以上奇岩、险道、秀水、古柏、唐碑、名刹等、以及流传千年而不衰的寒食清明习俗,组成了绵山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使人因目不暇接、思绪万千而留连忘返。

绵山最高的胜地是抱腹岩。岩壁架空,群峰拥翠,岩中有云峰寺,当地人称之为上岩。岩对面为南山,下有深沟,两山之涧直泄沟底,涧中有唐代的开元古碑。由岩往西是铁索岭,岭峻峭,旧时以铁索绳连接上下,手援乃登。由此往东,人迹罕至,山陡沟险。由铁索岭折北,是白云洞,当地人称为中岩,行数十步为蜂房泉,清水奔流。再北上为李姑岩,下为龙岩会,由龙岩会往东是南天门,当地人称为下岩。绵山之旅,前后三十里,风光不尽,美不胜收。有人说难怪性高志洁的介子推,要将此处作为归隐之所呢。

绵山脚下,有一个地方叫张难堡。历史的巧合,往往叫人捉摸不透。一千三百多年前,决定唐王朝命运的介休之役就在此进行。刘武周、宋金刚会同突厥军队数万人与太原公子李世民进行决战。李世民坚壁挫税,慎择战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这场战役李世民还有二个更大的收获,就是礼贤下士,收降了一位割股奉君的名将尉迟恭。不过在后来的凌云阁封臣中,李世民没有像晋文公那样健忘,首先重赏了这位忠义名士,传为千古佳话。

对,今日张难堡附近有回銮寺,相传为李世民登山礼佛未成,在此回銮。并题御诗一首:“回銮游福地,极目玩其晨。宝刹遥承露,天花近尺春……”我想,博学多才的李世民,也正是从介子推的不幸遭遇中,懂得了善待人才这个道理,因而有了大唐三百年的辉煌基业。

听众朋友,下面向您介绍两则生活信息:

究竟什么代表适合城市生活的品质?拥有怎样的特质才算是“宜居”?

近日《商务周刊》和零点公司联合实施的一项关于“宜居城市”的调查显示,在公众看来,“交通的方便性”、“城市是否干净整洁无污染”和“空气质量”是衡量一个城市是否适合生活的最重要指标。

 

该项调查于2004年底进行,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式,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沈阳、西安、济南、大连、厦门10个城市18~60岁的3212名城市居民进行了入户访问。

在评价一个城市是否适合居住时,分别有47.9%、46.1%和43.9%的受访者认为“交通方便快捷”、“城市干净整洁无污染”和“空气质量好”是成为“宜居城市”的必要条件,明显高于“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治安状况”、“社会保障水平”等其他因素。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居民的文化层次越高,对于环境因素越为看重。

在同时公布的“中国宜居城市榜”中,上海名列首位,大连、北京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之后依次是广州、成都、青岛、杭州、桂林、珠海和厦门。

据本次调查的研究人员分析,综合来看,一个城市的繁荣是环境、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因素的协调和均衡发展,只有这样的城市,才是最具有生活价值的城市。就目前看来,每个城市都有需要进一步改善的方面,大城市努力改善生态环境,小城市在经济水平甚至城市规模上向大城市靠拢,是城市发展的大趋势。

随着美国亚洲艺术有限公司与山东曲阜市合作项目的正式签订,“海外中国文物回归博物馆”的项目建设在孔子故里曲阜正式启动。这是曲阜把明代故城建成一个大型露天博物馆的又一新举措。 

该博物馆将建在刚刚修复的曲阜明代故城墙内,馆内将展出由美国亚洲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路平先生近年来倾力收藏的2000余件中国文物,这是曲阜在明故城墙内继“中外酒瓶博物馆”之后的又一大型博物馆,这将进一步丰富曲阜的旅游内涵。 

据了解,路平先生是美国收藏界知名人士,在华侨中有较高威信,一直致力于将流失国外的中国文物重返祖国。路平先生经过多次对曲阜的考察,认为把自己收集到的2000多件文物放在曲阜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中展出,意义十分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