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真的快乐评论:二战中苏德两国将军无战略头脑 决定大局的是领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5 20:47:20
2011年11月19日 09:32
来源:凤凰网历史 作者:朱世巍
字号:T|T
234人参与20条评论打印转发
核心提示:客观说,苏联和德国将军都没什么战略头脑,虽然后者中很多人在这方面自视甚高。但这种事情是斯大林和希特勒决定的。列宁的革命消灭了帝俄军官团,斯大林又搞了大清洗(前者的影响其实比后者更深远);德国保留了自己的军官团。后者的基本素养自然要高于前者。
朱世巍小传:著名军事文学作家,曾出版过《东线:从哈尔科夫到库尔斯克》,《东线:决战第聂伯河》,《东线:从乌克兰到罗马尼亚》,《东线:中央集团军群的覆灭》等,深受广大军迷的喜爱。
二战对世界格局影响在于使西方模式度过危机
凤凰网历史:您认为苏德战争在整个二战史上是一个什么地位?对于世界史,尤其是战后数十年世界格局的影响有多大?
朱世巍:苏德战争乃至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基本背景,是西方现代化模式——长期以来统治这个世界的唯一现代化模式——在经济危机中的摇摇欲坠。而苏联与纳粹德国,排除所谓的“正邪”观念,其本质就是两种区别于西方模式的新型现代化模式。当西方世界陷入萧条、破败和混乱的30年代,这两种新模式却显得生机勃勃,蒸蒸日上。而苏德战争,实际上也就是两大新兴模式的猛烈碰撞。其结果,导致纳粹德国猝死,而苏联也元气大伤,经过数十年的冷战,最终败给了缓过劲来的西方模式。
苏联解体后,西方再次宣称其模式是唯一的先进代表。但现在它们再度陷入严重的危机。西方模式能否安然度过这一危机?谁会是新的挑战者?这都是当今我们所需要关注的问题。
凤凰网历史:苏德战争中,在双方的交换比方面,为何德国长期处于明显优势?是因为基层士官和士兵的战斗素养优于苏联?还是因为技术装备优于苏联?还是因为高级将领的战略战术水平优于苏联?
朱世巍:客观说,苏联和德国将军都没什么战略头脑,虽然后者中很多人在这方面自视甚高。但这种事情是斯大林和希特勒决定的。
列宁的革命消灭了帝俄军官团,斯大林又搞了大清洗(前者的影响其实比后者更深远);德国保留了自己的军官团。后者的基本素养自然要高于前者。
1939-40年,德国军队在波兰和法国,以数百万人的规模实践并掌握了现代化战争模式。同期,俄国人仅仅在远东搞了一次军级规模的机械化进攻,在芬兰则碰的头破血流。在现代化作战实践方面,无论规模还是质量,苏德战前的苏联都不如德国。
苏德战争是以偷袭方式开始的。德国人一开始就投入了强大的主力军团,包围并俘虏了大量接受过较好训练的苏军。此后苏联只能依靠未经训练仓促补充进来的低劣士兵作战。
武器的问题很复杂。就装甲兵器来说,1943年以来苏联一直未能摆脱对德国坦克的劣势地位。而且面对德军的75毫米反坦克炮,大部分苏联坦克的装甲都是很脆弱的。坦克和反装甲能力的劣势,迫使俄国人采用了步兵为坦克开道的奇特进攻模式。伤亡自然小不了。
凤凰网历史:苏德开战前,苏联是否有先于德国发动进攻的准备?另外,在战争爆发初期,与德国相比,苏联在兵力数量和技术装备数量、质量上都占有压倒优势,为何仍旧遭到毁灭性打击?这与苏联在1937年开展的大清洗是否有联系?
朱世巍:纠正一下,战争爆发当时,苏联的兵力处于劣势。无论前线部队还是总兵力都是如此。大体来说,在前线地带,德国及其盟军投入了400万陆军(德军330万以上),而苏联只有268万陆军应战。德国总兵力是700多万,而苏联是500多万。苏联的坦克飞机比德国多,但大部分都过时了。空军尤其如此。
在扩军备战方面,苏联客观说早于德国,希特勒上台前就开始了。但是在1939-1940年,德国利用对波兰和法国的战争,建立起了更庞大的军队。
苏联当然是一直想进攻的。至于到1941年他们具体准备到了什么程度,依然存有很多疑问。
凤凰网历史:在苏德战争中,美英等同盟国对苏联在技术装备、生产资料,乃至于在西线的空袭和直接登陆的侧面支援,对于东线战场起到了多大作用?
朱世巍:这个问题在东线谈过很多,不再多言。我只想强调一点:苏联和德国之间,并非没有谈和的可能。尤其是1943年夏季之前,两国两军都已经精疲力尽之际。假设出现这种局面,那苏德共治的欧洲将不再有西方民主的存身之地,美国也将一无所获的退回美洲玩孤立主义。所以对美国来说,让苏联和德国死掐到底是最有利的。为此,罗斯福向德国抛出了“无条件投降”、“惩办战犯”、“肢解德国”的可怕信息,早早断了德国的退路;对苏联则提供一些支援,保证其不至于半路退出。最终结果是德国完蛋,苏联被打残,为美国最终成为冷战胜利者奠定了基础。相比之下,美国人付出的代价真的很轻微。
凤凰网历史:希特勒在苏德战场上,多次以经济目标优先,将军事目标放在其次,比如1941年为夺取乌克兰粮仓和重工业区,放弃直接进军莫斯科;1942年为夺取高加索石油产地,削弱进攻斯大林格勒的兵力,您认为他这种考虑是对是错?对全局产生了什么影响?您如何评价希特勒在苏德战争中起的作用?或者说他在指挥上犯过哪些重大错误?他与国防军将领的矛盾又在战争中起了什么负面影响?
朱世巍:分兵问题东线第二卷详细论述过。复述起来很复杂。
希特勒最大的错误,恐怕在于他对西方世界(尤其是英国)存有过分的感情,总是以西方的保护神自居,一厢情愿的认为,如果德国放弃与苏联拼命,那西方世界就完蛋了。这方面他的日本和意大利盟友要现实多,多次劝说他与苏联媾和,但他不是拒绝,就是说时机未到。结果他自杀后,戈培尔还真和俄国人谈了一次,但此时苏联坦克和总理府花园的距离只能用米来计算了。希特勒爱西方,但西方并不爱他。基辅会战双方都在考虑经济因素
凤凰网历史:朱可夫等苏联高级将领都反对固守基辅,斯大林为何一再要求坚守?是否有牺牲该集团争取时间的考虑?
朱世巍:斯大林和希特勒一样,除了军事也要考虑经济因素。会这样选择我认为很正常。
凤凰网历史:在德国合围基辅之际,该作战方向的苏军兵力、火炮、坦克的数量仍然远高于德军,为何却全军覆灭?
朱世巍:这种说法值得商榷。统计数据是个很微妙的东西。
凤凰网历史:在苏德战争开始后,德军如放弃基辅会战,直接进攻莫斯科,能否夺取苏联首都?
朱世巍:从战场态势看,这样做对德国未必有利。参见下一个问题。
凤凰网历史:如果德军放弃基辅会战,基辅方向的苏军是否会对莫斯科方向的德军侧翼造成威胁,从而影响到莫斯科会战?
朱世巍:我认为有这个可能。
莫斯科会战中希特勒为何不许德军做战略撤退
凤凰网历史:如果德军在战争初期夺取了莫斯科,是否能结束对苏战争?如果不能,东线将会出现什么局面?
朱世巍:要看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夺取莫斯科。孤立看这个问题无意义。
凤凰网历史:如果德军攻占了莫斯科,是否会面临拿破仑在1812年占领莫斯科后又被迫撤退的局面。
朱世巍:同前面回答一样。无法孤立看待这个问题。
凤凰网历史:莫斯科会战是德军为数不多的、在兵力和装备数量上接近乃至超出苏军的会战之一,有哪些因素导致了这支屡战屡胜的军队无法夺取莫斯科?德军是否有可能解决或改善这些不利因素。
朱世巍:以1941年来说,东线德军总兵力基本上有优势。仅仅莫斯科战役有优势的说法,并非事实。说起来,德国战后公布过莫斯科战役较为全面的兵力统计倒是真的,其他很多战役没有类似的统计。
苏德战争最常用的作战模式是坎尼式合围,优势兵力是该作战模式所必需的。否则就算包围住了敌军,也会因为战斗队形不够稠密而导致敌人大量突围或渗透出去,无法彻底歼灭。
反过来说,在无法达成合围的情况下,即使是较有优势的一方,也很难击败对手。
而要达成合围,一要达成突然性,尤其不能让对手知道突破点的具体位置;二要在突破地段必须有更大的、压倒性的兵力优势;三要用最快的速度突破,否则对手就会撤退,让你扑空。
简单说,合围战,必须以力量、速度、突然性和隐蔽性的紧密结合才能成功。
而莫斯科战役后期,德国人除去后勤方面的问题,显然已经失去了速度和突然性上的优势。
凤凰网历史:朱可夫在回忆录坚持认为,1941年的冬季是适于进攻作战的;但德军将领的回忆中大都突出了严寒气候和泥泞地形对部队作战和机动造成的不良影响,您如何看待双方的矛盾观点?
朱世巍:换一个处境,我想说法会截然相反。回忆录这种东西很难绝对客观,都是找对自己有利的说法,无论什么人写的。
凤凰网历史:在莫斯科会战的苏军反攻阶段,希特勒不允许进行战略撤退,您认为这种做法在当时是否合适?在苏德战场之后的几年里,他又多次坚持这一做法,比如在斯大林格勒,比如禁止南线将领大规模机动的要求,您认为是否合适?
朱世巍:希特勒没上过军校,但他有很丰富的前线经验,知道基层士兵的弱点和底线。这是将军们所缺乏的,他们只知道一味强调精神因素和德国士兵的优越性。而希特勒亲眼看见过德国士兵是如何背叛旧帝国的。
特别是希特勒很清楚一点:撤退的代价是放弃重装备和阵地保护。而现代军队失去重装备就将变得不堪一击。苏德战场是连贯一体的,一处战线撤退会引发连锁反应。
莫斯科战役的场合,这一决定应该是正确的。其它的需要具体分析了。
多说一句:因为他个人的士兵经验,希特勒考虑问题的方式很特别。比如他要求虐待俄国战俘,从一开始就要把德国士兵绑上不归之路。戈培尔战争末期在日记中发牢骚,说我们的错误就是没有虐待西方战俘,否则哪个德国士兵还敢向美国人投降?为防南方战线崩溃 希特勒不允许德军主动撤退
凤凰网历史:如果德军在斯大林格勒会战中不分兵攻打高加索地区,是否能占领该城?
朱世巍:要看具体时机。
凤凰网历史:斯大林格勒与基辅同样是背靠大河,地形相似,德军此时为何不采用基辅会战中的深远合围作战?
朱世巍:一座单独的城市和一个战区是两码事。斯大林格勒这个城市本身很大,适宜巷战。而德国也无法完全切断其与对岸的联系。
凤凰网历史:如果在苏军反攻之前,德军如果主动撤退,保存数十万有生力量,对整个战局会起到什么影响?
朱世巍:给个撤退的理由先?这不是可以事后诸葛亮的事情。
凤凰网历史:在斯大林格勒地区的德军完全被苏军包围后,依旧在包围圈进行了几个月的作战,为何他们宁可坐守也不突围?
朱世巍:让几十万大军抛弃重型武器在敌人追击下,在无遮无掩的雪野中落荒而逃么?或许可以救出不少人命(但这些人在很长时间内将无法充当作战兵员,因而价值为0。这种话听起来很残酷。可战争本身就很残酷),可是南部战线或许会因此崩溃。还不如让他们在废墟中死守呢。好歹有屏障,也可以牵制住俄国人。当然结果是他们都要去死。
凤凰网历史:德军顿河集团军群为第6集团军解围时,离被围部队最近只有30英里,是什么阻止了被围部队向外突围?
朱世巍:简单的说,就是打不过去了,详细请参考东线第五卷。
凤凰网历史:希特勒为何命令第六集团军坚守斯大林格勒?是否有牺牲该集团争取时间的考虑?
朱世巍:有这个因素。如果第6集团军撤出,则整个南部战线有崩溃之可能。库尔斯克会战是苏德最好的媾和机会
凤凰网历史:德军曾将发动库尔斯克会战的时间定得更早(五月之前),但由于希特勒坚持要等新式坦克装备部队才发动进攻。如果,库尔斯克会战在此一更早的时间发动,是否能达到预想的歼灭突出部苏军的战果?
朱世巍:不会。德军此时缺少的并非只有新型坦克。而且我认为,希特勒犹豫的并非是战役开始的时机,而是这场战役是否真的有必要。看过战役开始后德国的新闻简报片,排序非常靠后。
凤凰网历史:在库尔斯克会战之后,德军曾有争论:是先等候俄军发动攻势,然后再实施沉重反击?还是先发制人,在战略防御的框架之内,进行一次有限的攻击?您认为按照当时的战场态势来看,哪一种方案对德军更为有利?
朱世巍:最好的方案是放弃这次战役,选择与苏联媾和。这是德国最后的机会,其实也是苏联最后的机会。希特勒的确考虑过这个问题,但他被好战的将军们说服了。这些将军们战后又在美国人面前强调他们的“正确”。美国人当然会赞同他们的“正确”,原因你懂的。呵呵。
凤凰网历史:在获知德军将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发动进攻后,苏军曾有先于德军发动进攻,进行硬碰硬作战的考虑。如果实施该构想,您认为是哪一方获胜?对整个战局会起到什么影响?
朱世巍:德国或许会赢得一次局部战役。但对全局影响不大。
凤凰网历史:在库尔斯克会战的最高潮时,为何德军突然放弃整个预定计划?
朱世巍:因为已经不可能取胜了。从各方面说,比如进攻失败,东线的整体形势也不允许。
凤凰网历史:从库尔斯克会战中双方人员伤亡和技术装备损失上看,苏军都远大于德军,为何双方却都公认是苏军获胜?
朱世巍:战损比,从来不是衡量一次战役胜负的必要条件,否则苏德战争的多数战役,包括后期战役,都是德国人取胜?“从胜利走向灭亡”??关键是是否达成战役目的。德国人的战役目的落空了。俄国人达成了战役目的。就这么回事。
凤凰网历史:库尔斯克会战后期,苏军曾经有围歼撤退德军(尤其是在北线)的机会,但是斯大林主动放弃,您认为这是他过于谨慎,还是吸取了之前多次每每在反攻阶段中蒙受重大伤亡的教训?
朱世巍:我不认为苏军当时有这个实力。这里聚集了全德国的精锐。可不是随便能下肚的豆腐渣。
凤凰网历史:您认为,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年轻人了解二战历史,最大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这段历史对于我们最大的启示是什么?
朱世巍:要学会从战略角度看问题。尤其不要被意识形态的好恶遮住眼睛。国际舞台上不存在天使和魔鬼,只有“对我有利”和“对我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