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二妮做客我爱我家:《第十放映室·恭贺2011》解说词转载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18:52:28

《第十放映室·恭贺2011》解说词转载一

 

2010年电影回顾(春季篇)
  
  2010年,中国电影终于站在了一条明确的起跑线前。在经历了连续7年的狂飙突进之后,中国电影票房总额终于开始触及到了100亿人民币这个门槛。对于那些偏好整数的人来说,2010,100亿,都仿佛预示着一个全新时代的正式开始。
  在2010年,中国电影市场连续刷新了多项票房纪录,同时也悄然改变了中国电影产业链中的大部分环节。1月份公映的引进片《阿凡达》以史无前例的14.5亿元的票房成绩,重重震撼了中国电影行业的方方面面。也正是从这一刻起,向“100亿”进军的号角也正式吹响,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数字和纪录,更是给这个“淘金时代”里兴奋的人们增添了各种谈资。
  暑期档国产影片《唐山大地震》票房突破6亿元,成为中国电影票房总冠军。但在当下这个“一切皆有可能”的电影市场里,一切历史都会被现实迅速地甩到身后。喧嚣和繁华之后,中国电影所隐藏的种种危机也正在逐渐浮现。连续飘红的票房数字,在国庆档之后的11月份连续三周未能过亿,市场热情迅速跌落到冰点之下,其成因颇为复杂和耐人寻味。
  在年末的贺岁档,三部国产大片轮番上阵,《赵氏孤儿》、《让子弹飞》以及《非诚勿扰2》作为本年度国产电影的代表作,又将会给2010年的中国电影画上一个什么样的句号?
  在2011年到来之际,作为《第十放映室》的传统节目,《恭贺2011》将以四集特别节目的形式,回顾和盘点2010年国内公映的主要影片。下面,就请观众朋友和我们一起,再次回到2010年令人百感交集的银幕世界。
  
  
  一月份:作为2009年贺岁档的延续,本月共有6部影片公映。以往年份的贺岁档里,12月份公映的几部国产贺岁档大片的厮杀都会延续到1月份,但在2010年,引进大片《阿凡达》彻底改变了中国电影的贺岁档。
  
  
  《阿凡达》
  
  这是一部在全球都掀起了观影热潮的影片,导演詹姆斯·卡梅隆通过IMAX+3D格式的《阿凡达》,重新把世界电影带回了3D时代。而《阿凡达》不仅改变了3D,它也彻底改变了电影特效行业,说不定还会彻底改变电影已经延续了一百年的生态环境。从2011年开始,好莱坞生产的主流商业影片基本都将以3D版本进行放映,这不仅仅只是一种技术上的革命,由此而来的变革将会波及到融资、制作、发行、放映等一系列电影环节,从而彻底改变电影行业本身。
  本片最后全球票房达到27亿美元以上,而在内地则创下了史无前例的14.5亿人民币的票房成绩。这个约合2亿美元的成绩,仅次于《阿凡达》在北美地区的票房,位列全球第二位。这个票房成绩恐怕在短期内无人能及,能再次打破这个成绩的导演,很可能还是詹姆斯·卡梅隆自己。
  《阿凡达》给中国电影行业带来了全面冲击。有很多中国电影人看完《阿凡达》之后未免会觉得很沮丧,觉得技术上的巨大差距会让未来的中国电影在市场上“完败”。只是,虽然我们要承认这种电影技术上的差距非常巨大,但并不意味着中国电影在未来的市场上就没有机会了。
  让电影摆脱杂耍层面进入艺术范畴的诸多因素中,技术并不是唯一的因素,更重要的还是关于如何讲故事的艺术。无论多么眩目的技术,如果没有一个好故事作为本体,它都不能被称为是一部“好电影”。而如何讲一个好故事,我们虽然和好莱坞也有技术上的差距,但这种差距还没有大到不可追赶的地步。
  何况《阿凡达》虽然在视觉效果方面很震撼,但它从市场行为上来说还是一个特例。这部电影制作成本3亿美元,算上宣发费用成本高达5亿美元,如此昂贵的电影不可能成为市场上的主流。而且,《阿凡达》这种电影从故事本质上来说,还是欧美文化环境下的产物。和美国同种同源的欧洲电影都尚且可以在市场上和美国电影一较高下,作为和欧美文化有着巨大差异的中国电影市场,中国电影一定还有机会去争夺市场。观众去看电影,并不都是冲着视觉奇观和感官刺激去的,他们更多的是想让自己从电影中得到感动。只要中国电影能够认真地讲故事,认真地研究观众需求,认真地表达中国人自己的情感,中国电影一定能够在市场上获得自己的机会。或许,这才是《阿凡达》带给中国电影最大的启示。
  
    
  
  《孔子》  
  

    本片导演胡玫曾说过,“拍《孔子》是需要勇气的”。评论《孔子》这部电影也是需要勇气的。因为,国内有一部分电影创作者和评论者会有一种很奇怪的观点,就是他们认为评论一部人物传记电影,其实就是在评论这个人物本身。如果按照这种思路,鉴于孔子的身份,我们恐怕无法也不敢对这部电影妄加非议。
  但是,它只是一部电影而已。如果只从电影本身来看,虽然《孔子》在单独的每个画面上都显得非常夸张和奢华,但实际上这还是一部缺乏视觉感的电影,以至于这部电影整体都感觉比较沉闷。说白了,就是它看起来不像是一部电影。
  这个问题的症结在于本片的镜头语言和故事结构都有问题,有佳句无佳章,虽然单独的场景都很好看,但凑到一起以后,这个电影从故事结构角度来说就只能用“散乱”来形容,再加上画面缺乏表现力,直接导致整部电影看起来都比较沉闷,缺乏视觉感。
  好的故事结构需要有稳定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才能形成,而对于《孔子》这部电影来说,因为其题材的敏感性,恰恰导致这种“价值观”是不被编剧和导演所把控的。所以整个故事的叙事重点一直在飘忽不定,形不成能够统领整个影片故事的核心线索。
  在有明确诉求目地的前半段,因为有“堕(hui 一声)三都”的故事主线支持,所以虽然有很多室内对话场景,但整体故事仍然保持了紧凑的节奏。而到了孔子周游列国的后半截,因为缺乏一个强大、明确的故事主线,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的故事,就无法再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了。
   另外,《孔子》略显沉闷的一个原因,可能还在于它人为设置的文化壁垒太高了。这部电影在大量的对白、人名、地名等故事细节上非常尊重史实,但这等于对当下的许多观众设置了文化壁垒。虽然这个现实值得我们哀叹和反思,但对于一部电影来说,这却是无法回避的事实。只是,对于这样一个题材的电影,这并不能算是一个缺点,因为如果连这些历史细节都回避了,那拍这个故事的意义又何在呢?
  俗话说“深入浅出”,但《孔子》一方面在影片对白和背景介绍上“入的太深”,另一方面却在人物关系和故事结构上“出的太浅”,整部影片缺乏一个完整而精彩的故事,这个缺陷就直接把“入的太深”的问题给凸显并放大了。观众既看不懂影片的人物和背景,又不耐烦看影片的故事,自然会觉得影片整体显得沉闷。
  虽然本片引发了许多纷争,但对于一部以孔子为主角的影片,它恰恰需要更多角度的观众解读,才能映射出我们当下的主流文化方向,才能让大家都去思考一下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问题。
  
  
  二月份:本月共有11部新片公映,作为2009年贺岁档的最后阶段,春节档期成为不少国产电影的必争之地,只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春节档到底谁能笑到最后?
  
  
  《大侦探福尔摩斯》
  
  本片虽然名为《福尔摩斯》,但它实际上却是根据同名漫画改编的,并非是从柯南道尔所著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来。正是因为如此,这部电影的故事和人物,实际上仅仅只是借用了原著的概念,而电影中出现的福尔摩斯和华生,恐怕已经和大家传统概念中的那个神探和他的助手大相径庭了。
  对于一批为数不少的女性观众来说,这部电影可以说引发了她们强烈的兴趣和关注。电影对于福尔摩斯和华生之间的男性友谊进行了一种刻意模糊的描述,使得他们在虚拟文学世界中已经持续了百年的友谊,在新世纪变成了一种颇为尴尬的关系。
  本片在全球范围内都获得了票房成功,因此续集电影的拍摄自然提上了议事日程。本片在国内票房顺利过亿,也让本片续集被引进的可能性大增。


  《大兵小将》  
  
  作为一部成龙和王力宏主演的贺岁电影,《大兵小将》实际上是第一部在内地票房过亿的成龙电影。本片导演丁晟是内地青年导演,他之前在国内公映的影片是由刘烨主演的《硬汉》,最后市场反响一般。但是在《大兵小将》一片中,丁晟导演成功地将个人风格和成龙电影结合在了一起,最后本片成为春节档最耀眼的票房明星。
  《大兵小将》这部电影融合了之前成龙电影一贯的喜剧动作风格,同时又在故事层面做了细致的编排,两个主要人物的性格发展以及各自最后命运,都能够引起观众的广泛共鸣,因此本片最后获得口碑和票房的双重认可,可以说是内地青年导演在向主流商业市场进军的一次成功尝试。
  作为内地青年导演向主流商业类型片进军的尝试,导演丁晟成功地打响了头炮。伴随中国电影市场的急剧扩张,对商业类型片的需求也在急剧增长。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电影在叙事类型和模式上一直缺乏类型片的训练,因此市场需求和生产能力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凸显。而以丁晟为代表的内地年轻导演,可能正是未来中国商业类型片的希望所在。
  
  
  《全城热恋》  
  

    《全城热恋》是一部背景复杂的贺岁片,它折射出了中国电影在未来市场上所可能出现的一种局面。本片出品公司除了内地的华谊公司外,美国20世纪福斯公司也是本片出品公司之一。而本片导演夏永康和陈国辉来自台湾,主演则来自两岸三地。不同文化、不同背景、不同形态的资金和主创,最后共同构成了这部温馨甜腻的爱情小品,并成功地在2009年《非常完美》开创的都市浪漫爱情喜剧的道路上更进一步,跻身“亿元票房俱乐部”。
  本片是非常经典的多线索拼盘式爱情喜剧,香港男司机和深圳女按摩师、八十年代小伙子和工厂美少女、香港电器维修员和神秘摩托女子,以及寿司师傅和女食客、著名摄影师和徒弟,一共五对恋人的故事之间并无交集,但却在命运的指引下,终于在故事结尾相会。作为一部批发式组合明星阵容的爱情小品,这部电影虽然在艺术上并无值得称道之处,但在商业模式上却为中国都市爱情片开辟出了一条新的道路。
  在狂飙突进的2010年,刚刚形成概念的“亿元俱乐部”已经迅速贬值,亿元票房已经成为主流商业类型片的及格线,但凡自称大片的电影,没个两亿票房就不好意思出来打招呼,但对于《全城热恋》这样的都市爱情喜剧来说,能够获得过亿票房仍然是内地电影市场对商业类型片尝试的一次肯定。
  作为一部商业成功的影片,它的续集自然提上议事日程。在2011年的春节档,内地观众很快就能看到本片的续集《全球热恋》。作为商业类型片市场潜力的试金石,如果这次的续集《全球热恋》也能如愿成功,中国电影在类型化探索的道路上将会留下一个值得铭记的标志。
  
  
  《苏乞儿》  
  

    《苏乞儿》这部电影最大的价值就是为中国电影贡献了一个独特的影片类型:“精分片”,其全称是“精神分裂型叙事影片”。作为长期以来一直隐藏在中国电影中的一个独特类型,《苏乞儿》终于让“精分片”正式成为中国类型片中的一支奇葩。
  如果有观众曾经看过《霍元甲》这部电影,他们也会惊讶地发现,《苏乞儿》几乎是照着《霍元甲》的剧本重新拍了一次,几乎所有的故事桥段都似曾相识,而各种故事逻辑上的不合理只有放大没有改善。
  作为以拳脚格斗为主打风格的类型片,功夫片一向在叙事层面是略显薄弱的。不过,对于功夫片的目标观众来说,电影故事层面的薄弱并不是一个致命问题。因为对于这些目标观众来说,他们消费的主体还是那些精彩的格斗场景,只要有一个基本合格的故事作为这些格斗场景的载体,大部分功夫片影迷是不会对于功夫片的故事性做过于苛刻的要求。但是一部功夫片在故事层面能够惨烈到如此地步,以至于本片几乎沦为打斗场面串联,《苏乞儿》也算是开创了近年来功夫片的一个先河。
  在《苏乞儿》中,本片故事更是罕见地采取了一种前后断裂的叙事方式,前后两段故事完全互不搭界。这种古怪的叙事手法,要么是在挑战观众的智商,要么干脆是无视观众的智商。作为一部功夫片,观众或许可以对故事性的要求有所降低,但不能低到如此程度──否则我们还来电影院看电影干什么?
  为了弥补这种剧情上的薄弱,或者说是为了适应其独特的“精分”叙事类型,本片在所有动作场面上都有比较夸张的处理,基本上就是照死里打的意思,其中几场打斗戏处理的相当血腥暴力。这种暴力并不是因为动作打斗的激烈而带来的,完全是一种毫无节制的暴力展示和感官刺激,真正是鼻血四溅,牙齿横飞,一直看到你牙疼为止,然后电影再次提醒你这是一部“精分片”就结束了。
  作为华语功夫片的一次创新和尝试,《苏乞儿》在片中放入了20分钟的3D场景。将3D技术融合进功夫片的打斗场景,本来是一个值得期待的创新,但因为受到国内3D技术的制约,《苏乞儿》中的这20分钟3D场景是依靠后期技术将2D画面上的前后景人工分层,然后经过调整透视关系后重新合成为3D画面。这种3D技术的实际效果实在是不尽如人意,画面透视关系如同几层玻璃片叠放在银幕前,各个画面层次之间完全没有画面景深的自然过度,前后景的透视关系也基本没有立体效果。而且在这20分钟3D场景中,电影还不断地在2D和3D画面之间来回切换,迫使观众不得不频繁摘下和戴上立体眼镜,其效果之古怪,对于刚刚经受过美国3D大片《阿凡达》洗礼的内地观众来说,只能以摇头精分表示惋惜。
  作为华语奇葩片的杰出代言人,周杰伦在本片中以一个天雷滚滚的华丽造型完成了他的告别演出。估计短期内他的影迷是无法在大银幕上再次一睹他的风采了。
  
  
  《锦衣卫》
  
  按照国内电影市场的习惯,《锦衣卫》被归类为“武侠片”,而《苏乞儿》则被归类为“功夫片”。武侠片和功夫片最主要的区别其实就是在于一个“侠”字,作为以武犯禁、替天行道的侠客,划分他们身份的最主要标志并不是绝世武功,而是侠义精神。功夫片则更注重拳脚格斗的视觉刺激。
  从视觉风格来说,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武侠片”的时代背景多为古装年代,格斗方式以冷兵器为主;而“功夫片”则主要是拳脚格斗,时代背景则不拘泥于古装或时装。按照国内观众的习惯分类,“功夫片”一般是发生在民国时期或现代,如成龙的《醉拳》系列和《警察故事》系列。也有少量“功夫片”的时代背景发生在晚清时期,如《霍元甲》、《黄飞鸿》、《苏乞儿》等影片。
  如果按照不那么严格的分类,“功夫片”其实可以算是“武侠片”的一个亚类型,是刀剑武侠的变种,可以被称为拳脚武侠。从历史时间线来看,武侠片和功夫片的划分基本上是以枪火在中国大规模使用为时间分界点。而这一时间点基本上是明清两朝交替时期,所以大部分武侠片都发生在明朝或以前,而大部分功夫片都发生在晚清及以后。但无论是武侠片还是功夫片,枪火的使用基本上都是被两种类型所严格禁止的。一直到吴宇森以《英雄本色》开创了新一代的“枪炮武侠”之后,中国的武侠片才开始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在简单地回顾了武侠片和功夫片的历史后,《锦衣卫》这部电影就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作为一部甄子丹主演的电影,它究竟是武侠片还是功夫片呢?很明显,《锦衣卫》无论是其视觉风格还是故事类型,都是一部典型的武侠电影。但是对于甄子丹的影迷来说,《锦衣卫》中的打斗场面无疑有些浪费了甄子丹这个功夫明星,大量天马行空的打斗场面都是依靠吊钢丝和电脑CG特技手段完成的,而甄子丹本人最擅长的拳脚格斗则被刻意压缩到了最少份量,否则就无法服从于影片的整体风格。
  作为一部试图吸引最大基数观众群体的电影,《锦衣卫》在演员阵容的配置上可谓煞费苦心,既有甄子丹负责硬桥硬马的打斗场面,也有赵薇负责细腻深沉的情感场面,还有吴尊负责吸引低龄粉丝群体,最后又找来了徐子珊来渲染一些香艳场景。作为一部武侠片,刀剑相博的场景自然是必不可少,片中几场主要的打斗场面,即使按照最苛刻的标准来看,都属于近年来可圈可点的精彩场面。甄子丹也贡献了他最近几年最精彩的器械打斗场面,对于功夫片和武侠片影迷来说,这部电影的动作场面可以说是基本合格的。
  作为一部武侠片,《锦衣卫》的英文片名叫做“14 Blades”,更是突出了片中重要道具“大明十四势”的重要性。不过可惜的是,这14把形状、用途都各不相同的刀,在电影故事中并没有起到什么关键作用,只是作为一个噱头简单地出现在故事背景中,其作用甚至连007的那辆阿斯顿·马丁跑车都不如,或许勉强能比上一把瑞士军刀。
  但在精心盘算的商业阵容背后,本片在叙事层面继续了李仁港导演古怪而顽固的风格。如果观众看过李仁港导演的前作《三国之见龙卸甲》,不免会有些惊讶地发现,《锦衣卫》基本上沿袭了《三国之见龙卸甲》的套路,故事主线、情感动机、人物设置等等故事主要元素都可以说惊人地一致。而《锦衣卫》的故事也继承了《三国之见龙卸甲》的所有缺陷,片中人物缺乏合理的行事动机,故事逻辑不严谨,以及对内地观众来说略显古怪的对白,都在《锦衣卫》这部电影中继续令人遗憾地存在着。
  
  
  
  三月份:作为传统的淡季,2010年的3月份却显得分外热闹。由于2009年末和2010年初电影市场的火爆,大批国产小片和引进批片都找不到档期上映,最后都被挤压到了3月份,直接导致本月共有17部中外影片公映,但其中却难觅重量级影片。
  
 
  
  《未来警察》
 
  作为一部所谓的“科幻片”,《未来警察》即使放到国产奇葩片中都算是独俏枝头。本片导演王晶在本月还有一部电影《美丽密令》同时公映,从这种左右互博的姿态里,我们就能看出这种电影摆明了就是冲着钱来的。作为中国电影“淘金时代”的畸形产物,《未来警察》浑身上下都透露着一股漫不经心的陈腐之气,虽然借用了许多好莱坞商业类型片的经典元素,最后却把毕加索给临摹成了学龄前儿童的涂鸦之作。
  
  
  
  《越光宝盒》
  
  导演刘镇伟可能对多年之前《大话西游》在内地的火爆一直耿耿于怀,因为这场热闹和他一点关系都没有。所以时隔多年之后,刘镇伟决心让当年的影迷弥补对他的亏欠,因此拍出了《越光宝盒》这样一部电影。对这样一个没有一点创意和诚意在里面的东西,它实在都不能被称为一部“电影”。但是,凭借翻炒多年之前的隔夜饭,本片最后还是在内地市场票房过亿。这反应出一个令人沮丧的市场现状:我们的观众就是喜欢看这样的电影。
  如果说存在即合理的话,那么我们就要坦然面对这种市场现实。因为这并不意味着观众(对烂片—此处三字删除)太宽容,而是市场上没有更多更好的影片让观众去选择。观众只有在拥有用钱包去投票的可能性后,他们才能真正用自己的态度去影响市场的趋势。
  
  
  
  《爱丽丝梦游仙境》
  
  作为一部根据世界名著改编而来的影片,《爱丽丝梦游仙境》的故事和传统故事有很大不同,影片故事的起点是从女主角爱丽丝成年之后开始的,整个影片的故事或许可以被称为爱丽丝再游仙境。
  作为一部在3D大潮中仓促上阵的“伪3D”影片,《爱丽丝梦游仙境》让许多观众不免感到大失所望。因为气势如虹的《阿凡达》在3D视觉效果方面树立了一个高不可攀的标准,后来者都难逃被拿来比较的悲剧性命运。而本片因为是后期转制的伪3D电影,因此在3D效果方面实在是乏善可陈,许多真人实拍段落几乎看不出什么明显的立体效果,只有在电脑特效比较集中的段落才能看出立体效果。与此同时,本片的票价却因为“3D”这个神奇的词汇而有了涨价的充分理由,直接导致了观影成本的飙升。作为借《阿凡达》东风最成功的一部影片,本片最后票房顺利过亿,只是这种过于仓促的圈钱行为让观众有了深深的怨念,后来的跟风模仿者《众神之战》终于让观众有了爆发的机会。
  
  
  
  《波西·杰克逊与神火之盗》
  
  本片无论是故事类型还是演员阵容,都是完全照搬《哈利·波特》系列的设定来了个美国版,甚至连导演都是《哈利·波特》系列前两部的导演克里斯·哥伦布,但《波西·杰克逊与神火之盗》最后还是以其苍白空洞的故事将整部电影变成了一个山寨的“哈利波特大”。(此句删除)
  作为一个以希腊神话为基础而凭空编造出来的青春校园类型片,《波西·杰克逊与神火之盗》这部电影对希腊神话简单粗暴的来了个生吞活剥,最后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这个蹩脚的故事:一个青少年因为意外的召唤,发现自己的不凡身世,响应召唤踏上冒险旅程,最后成长为英雄。
  作为一个经典的青春成长类型的故事模式,《波西·杰克逊与神火之盗》所犯下的最大错误,就是它以为拿到了一本好菜谱,就认为自己也可以成一个好厨子。同样的故事模式,《星球大战》和《功夫熊猫》能够征服全球亿万观众,而本片就只能让观众在电影院不耐烦地频频看表,祈祷这两个小时的电影能在最后时刻给出点惊喜,直到他们在字幕升起的那一刻彻底绝望。
  作为一个好莱坞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行活儿产品,《波西·杰克逊与神火之盗》即使对于很多(备受烂片摧残和考验的—此处删除)国内观众来说都会是无聊乏味的。除了影片本身的叙事技巧乏善可陈外,影片故事所依托的希腊神话设定也给国内观众立下了一个不高不低的观影门槛。
  对于那些熟悉希腊神话的观众来说,《波西·杰克逊与神火之盗》中所涉及到的希腊神话背景是令人无法容忍的──优雅而浪漫的希腊神话被这帮半大小子演绎成荷尔蒙过剩的美国高中生活不说,整个故事背景的设定也是如此粗糙,让对希腊神话略懂一二的观众都觉得漏洞百出。而对于那些不了解希腊神话的观众来说,虽然电影中屡屡借助主角上课的机会给观众速成普及希腊神话ABC,但这点可怜的基本常识对观众了解整个故事的世界观设定毫无帮助。
  对于爆米花电影来说,“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一般是指它们虽然没有什么高明的叙事技巧和深刻的思想主题,但它们好歹有强大的明星阵容或视觉特效。如果用这个标准来衡量《波西·杰克逊与神火之盗》的话,它只剩下“头脑简单”了,连“四肢发达”这种悲剧性的评论都没捞着。
  
    
  
  结尾:2010年第一季度的国产电影呈现出了类型多元化的可喜趋势,而且电影产量也在高速增长。但是一片喜人形势之下,如何在提高产量的同时提高影片质量,则成为摆在中国电影创作者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