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主很强大很渣的小说:二十四节气之夏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3:36:14
文化文史知识


二十四节气之夏至
华夏经纬网   2011-06-22 08:16:38    字号:小大

夏至到,白天将变得很漫长
22日夏至:年中最热即将到来
6月22日将迎来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夏至。有关专家表示,夏至后不久,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将随即到来,值此时节,公众起居调养应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宜晚睡早起。
天文教育专家、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说,在每年阳历的6月21日或22日,太阳到达黄经90度时,为夏至日。《恪遵宪度抄本》中说:“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夏至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南方各地从日出到日落大多为14个小时左右。
“不过夏至不热”“夏至三庚数头伏”。夏至这天虽然白昼最长,太阳角度最高,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因为接近地表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的时候。俗话说;“热在三伏”,真正的暑热天气是以夏至和立秋为基点计算的,大约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我国各地的气温均为最高,有些地区的最高气温可达40℃左右。
夏至与端午的起源
夏至节气与端午节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人还认为,夏至便是端午节的起源。
首倡夏至说者为黄石先生,1963年他在《端午礼俗史》(香港秦兴书局1963年出版)一书中提出,端午节如涓涓之水发源于远古时代,三代汇为川流,秦汉扩为河,唐宋纳百川而成湖海。
端午节源于夏至说闻世后,学者吞吐百家,从更广泛的视野去研究。1983年,刘德谦先生在《端午始源又一说》(《文史知识》1983年5期)中,认为端午来自夏、商、周时期的夏至,且提出端午节中“斗百草”、“采杂药”等与屈原无关。2006年12月在韩国首尔举办的国际学术会上,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何星亮先生,再度完善了夏至说,又提出端午节即夏至,令人耳目一新。夏至的由来
夏至日"立竿不见影"
夏至在正午时分看自己的影子,会见到一年当中最短的影子。而在我国南方的部分省区如广东、广西、云南等北回归线上的地区,因为太阳垂直照射,立起来的竿子就可能没有影子。那么这种“立竿无影”的现象是怎么出现的呢?
江苏省天文学会专家严家荣介绍说,在夏至这一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时分呈绝对(接近)直射状,北回归线地区就会出现短暂的“立竿无影”现象。我国大陆目前有5个北回归线标志点,分布在广东的汕头、从化、封开,广西的桂平和云南的墨江。
在我国大陆的北回归线标志点都设有“窥阳孔”,公众可以验证夏至中午阳光是否垂直射向地面,是否“立竿无影”。21日中午阳光直射北回归线标志“窥阳孔”和“立竿无影”的时间分别是:广东汕头北回归线标志是12时15分,从化北回归线标志是12时27分,封开北回归线标志是12时36分 ,广西桂平北回归线标志是12时41分,云南墨江北回归线标志是13时15分。
当地感兴趣的公众可选择在各自的时间点上,在阳光下手拿一个垂直的物品,就会发现地面上的人或物在阳光下的影子会落到这个人或物自身的垂直下方,这便是“立竿无影”现象。
夏至别忘吃碗面
夏至到,吃碗面。“冬至馄饨夏至面”,据老南京介绍,夏至跟端午等节日一样,其实有很多讲究,今天最好能吃上一碗面。老南京一般都会在面条上放上豆芽、芹菜、胡萝卜丝等时节菜,红红绿绿非常好看,有的还放上一些鸡蛋丝,寓意生活会越来越富裕。
在江苏,夏令三鲜也少不了,地三鲜是苋菜、蚕豆和杏仁,树三鲜是樱桃、梅子和香椿,水三鲜是海丝、鲫鱼和咸鸭蛋。
老南京流行“送夏”
迎接炎热时节的到来,老南京人还有一有趣的“送夏”之俗。《岁华忆语》说:“人家有嫁女者,在五月前,必备纱葛之衣赠之,曰‘送夏’。”一般是送女儿、女婿纱罗衣裳各一身。大户人家还要送去芭蕉扇、折扇、宫扇及时令食物等,让女儿(新媳妇)将这些物件分送姑嫂、犒劳丫环和老妈子等人。(孙羽霖)
山东习俗花样多
夏至这天山东各地普遍要吃凉面条,俗称过水面,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谚语。莱阳一带夏至日荐新麦,黄县(今龙口市)一带则煮新麦粒吃,儿童们用麦秸编一个精致的小笊篱,在汤水中一次一次地向嘴里捞,既吃了麦粒,又是一种游戏,很有农家生活的情趣。
"夏至"之日话北京地坛
“冬至祀天”、“夏至祀地”是我国历朝历代最隆重的礼制之一。中国的传统观念中,一切事物均有阴阳两面,一天之中有阴阳(即夜间与白昼),一年之中也分阴阳期(即夏至——冬至期间为阴期,冬至——夏至期间为阳期)。夏至开始夜间渐长,白昼渐短,象征阴期开始,因为地代表阴,所以皇帝于阴期开始之日——“夏至”祭地,祈求安度阴期。
好吃不过夏至狗
在中国一些地方还有在夏至日吃狗肉的习俗,并留下“好吃不过夏至狗”,“夏至狗,没啶走(无处藏身)”等有趣的谚语。
在广东省开平市就有夏至吃狗肉的风俗。开平人夏至吃狗肉的习俗流传至今,一方面有避邪等迷信的原因,也有一些市民认为“夏至吃狗肉可以精神旺运气旺”,“可以升官发财”;另一方面是因为狗肉滋补、暖胃,夏至过后,农民要收割和耕种,体力消耗非常大,吃狗肉能增强体力。
在广西省钦州市,同样流传着夏至吃狗肉的风俗。究其原因,有人说:“好吃不过夏至狗,这天的人们吃多了狗肉不上火”;也有人说:“在这一天吃狗肉营养吸收得最好。”
吃乌饭纪念庞涓
浙江杭州喜吃乌饭,据传说是纪念战国庞涓。浙江建德民谣说:“立夏日,吃补食。”说明夏至补食从立夏就开始了。一般都吃红枣烧鸡蛋和黄芪炖鸡,以滋补身体,为投入紧张的秋季农业劳动做准备。
夏至时节要多吃“苦”
我国传统中医学认为,凡有苦味的蔬菜,大多具有清热的作用,因此,夏至前后要经常吃些苦瓜、苦菜、油麦菜、竹笋、莴笋、芹菜等苦味菜。苦瓜素有“菜中君子”美称,夏天常食苦瓜汤或苦瓜菜肴,能调和脾胃,清除疲劳,醒脑提神,对中暑、胃肠道疾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专家指出,在夏季首先应做到起居有序,一般宜晚睡早起,年老体弱者则应早睡早起,尽量保证每天有7小时的睡眠时间;其次,应注意卧室通风、凉爽;第三,要保持平静的心境,力求“心静自然凉”;第四,要有适当的午睡时间,夏季午睡一方面可弥补夜晚睡眠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有利于下午的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有力措施。
夏至,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夏至时值麦收,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夏至不仅是中国的民间节日,在海外一些国家也有夏至日的风俗,那里的人们用一些奇特的方式迎接这白昼最长的一天。
本网综合新华网、中国网、人民网等
责任编辑: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