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班凯悦酒店到机场:乾隆是中国历史第一罪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18:40:28
乾隆是中国历史第一罪人乾隆是中国历史第一罪人(2011-11-17 22:31:21) 转载标签:

乾隆

历史第一罪人

康乾盛世

文化

分类: 历史反思

即便是与伪开元盛世相比,所谓康乾盛世也显得逊色无比,与其说是盛世,倒不如说是一个将死之人瞬间虚幻的回光返照。随着大航海的进行,人类社会开始进入全球化时代,当欧洲各国正在展开工业革命,新文明开始滥觞于世界,与之相适应的政治革命也如火如荼的时候,爱新觉罗的子孙却关起国门,沉醉于田园牧歌式的太平盛世梦。

所谓康乾盛世经历了三位皇帝。康熙、雍正基本上是创业之人,辛辛苦苦一辈子,没来得及想几天清福。过太平盛世瘾的则是他们的宝贝疙瘩乾隆皇帝。乾隆活了89岁,是中国帝王中的长寿冠军,在位60年,加上做太上皇的日子,其统治中国的时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古稀天子”尽管让乾隆沾沾自喜,但对中国则是一场灾难。任何一个统治者,如果在一把手的位置上呆得过长,即便周公附体,到底也是一场灾难。乾隆并非吹嘘的 “千古第一全人”,而是货真价实的千古第一玩人、中国历史第一罪人。 

    所谓 “康乾盛世”成立的理由概括起来就是所谓文治武功。北京城的“崇文”、“宣武”就是这样挂出来的招牌。所谓“文治”如乾隆年间编撰了《四库全书》,整理、翻译了大量的满藏文献,兴建了圆明园等精美绝伦的皇家园林,尊崇儒术、给很多汉族知识分子的光头戴上红顶子。更振奋人心的是,皇帝率先垂范,作诗42613多万首,实为华夏之最,等等。所谓“宣武”,就是他自诩的“十全武功”,如两次平定准噶尔之役、平定大小和卓之乱、两次金川之役、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缅甸之役、安南之役及两次抗击廓尔喀之役等。单从表面上看,乾隆年间的确是四海升平,九州一统。大清帝国的疆域东起大海,西达葱岭,南极曾母暗沙,北跨外兴安岭,西北到巴尔喀什湖,东北到库页岛。人口也达到3亿,比明代末年的1.525亿增加了一倍。乾隆帝自己的总结是“得国之正,扩土之广,臣服之普,民庶之安”,因此戴上“十全老人”的高帽子一点也不觉着害臊了。

可事实并非如此,乾隆的“太平盛世”是中国彻底走向衰落的关键,大清帝国的丧钟已经在乾隆的“太平盛世”歌中悄悄响起。历史最大的悲剧不在于是否正在经历着苦难,而是对未来的麻木与无知。

虽然《四库全书》的编纂有利文化保护,但编纂中实行狭隘的文化方针,销毁了很多文化典籍,也是一次文化浩劫。对此,鲁迅先生《病后杂谈之余》批判道:“那时的禁书,我想他都未必看见。现在不说别的,单看雍正乾隆两朝的对于中国人著作的手段,就足够令人惊心动魄。全毁,抽毁,剜去之类也且不说,最阴险的是删改了古书的内容。乾隆朝的纂修《四库全书》,是许多人颂为一代之盛业的,但他们却不但捣乱了古书的格式,还修改了古人的文章;不但藏之内廷,还颁之文风较盛之处,使天下士子阅读,永不会觉得我们中国的作者里面,曾经有过很有些骨气的人。……我以为这之后,则清人纂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因为他们变乱旧式,删改原文……对我最初提醒了满汉的界限的不是书,是辫子。这辫子,是砍了我们古人的许多头,这才种定了的,到得我有知识的时候,大家早忘却了血史。”洋洋大作完成后束之高阁,对于文化普及并没有起什么作用。

至于那些劳民伤财的皇家园林,虽然已成为国之经典,但乾隆的初衷不过是为了满足私欲,不值得大书特书。更不能与伟大的万里长城相提并论,它是中国人为了保护农业产生进行的最宏大的基础建设。我们评价领袖或政治家,关键是他是否领导国家走向正确的方向,让百姓安居乐业,至于会不会写诗、书法、绘画、通音律、玩古董、斗蛐蛐、弹钢琴、那就免了。何况乾隆那些油乎乎的所谓诗,诸位能记得一首吗?

那么“宣武”又当如何?乾隆的“十全武功”尽管有很多水分,但基本的数目没问题。问题是为成全乾隆的“十全武功”,大清帝国付出了惨重的社会代价,仅军费开支就高达2亿两白银。很讽刺的是,正是乾隆年间中国的军事力量走向了迅速衰落。当鸦片战争爆发,洪秀全揭竿而起,大清军事力量的主体八旗军和绿营兵基本已成废物,丧失了战斗力。这种局面实在也不能归罪于道光和咸丰,或慈嬉这老娘们。乾隆年间,曾经骁勇善战、威震四海的八旗兵日渐堕落,失去了往日的锐气。乾隆皇帝检阅军队,看到的是“射箭,箭虚发;驰马,人堕地。”的丑剧。在所谓太平盛世的社会气氛中,作为社会的寄生阶层,八旗子弟早就失去了进取心,全部心思用在了养鸟、斗蛐蛐、逛窑子、捧戏子,尽管这对老北京文化做出了杰出贡献,但国家养着这些饭桶并不为这个。兄弟部队绿营兵也好不了多少,将领们争置田产,克扣军饷,骄奢逸乐,一打仗自己就先溃逃,军纪败坏,四处抢劫,跟土匪也差不多了。八旗与绿营号称大清帝国的两根柱子,乾隆年间柱子虽然没有倒,差不多也烂透了。

至于军事装备方面,数百年来非但没有任何进步,相比明朝也是大踏步后退。大明的军队已经装备火器,并拥有火力强大的红衣大炮,满清的祖宗努尔哈赤就死在了它的手下。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浙江慈溪守城军民用当年吴三桂埋藏地下沉睡200余年的大炮击败英法联军,可见明代武器装备的水平。可满清以骑射得天下,始终玩这种原始时代就有的武器,对火器弃如草芥,不屑一顾。明成祖时中国就可以组织郑和下西洋,当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舰队,可见造船技术的高超。可数百年后,乾隆时来华访问的英国使团“惊奇的发现中国的帆船很不结实,由于船只吃水浅,无法抵御大风的袭击”。这算他娘的什么太平盛世,黄粱一梦中国倒退了几百年,还自鸣得意、自欺欺人的以天朝大国自居,想起来我就想唾这个王八蛋一口。

作为国家领袖,乾隆皇帝最让人不齿的是把中国引向了错误的历史方向,从而失去了通过自身变革走向现代化的可能。

英国人培根说“好炫耀的人是明哲之士所轻视的,愚蠢之人所艳羡的,诌佞之徒所奉承的,同时他们也是自己所夸耀的言语的奴隶。”乾隆就是这样的模范。在文化方面,乾隆皇帝把 “文字狱”发挥到了极致,比及大明,乾隆间的文化政策也是历史性倒退。试想如果李贽生活在所谓“康乾盛世”,怕是有一万个脑袋也不够乾隆这小子砍。

在整个满清160余起文字狱案中,乾隆时就有130余起,占全部案件的80%。乾隆时的文字狱主犯都被处以极刑,亲属男15岁以上斩,15岁以下及女性为奴。浙江仁和县人卓长龄亦因诗中有“可知草莽偷垂泪,尽是诗书未死心”等句,被乾隆判为逆诗,卓被开棺戮尸,其孙被斩立决;乾隆21年,天灾人祸、民不聊生,常熟人朱思藻写《吊时语》抨击贪官,被乾隆认为“侮圣非法,实乃莠民”,不但朱被杀,凡看过《吊时语》而未告发的也被严惩;翰林院学士胡中藻因其作《诗抄》中有“一世无日月” 、“一把心肠论浊清”等句,被乾隆认为是“悖逆诋讪怨望之词”指斥胡诗“加浊字放在国号(清)之前,是何心肝?”胡诗中“穆王车驾走不停”之句也被乾隆认为是讽刺他南巡,结果不言而喻。如此等等,真是罄竹难书。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说:“文字狱频兴,学者渐惴惴不自保,凡学术之触时讳者,不敢相讲习。”鲁迅也说:“为了文字狱,使士子不敢治史,尤不敢言近代事。”

在文化专制恐怖下,中国的知识分子终日战战兢兢,怎么可能解放思想,探索社会的革新,寻找新的发展出路。没有思想创新,国家又怎么可能走向新的方向。在这一点上,晚明社会就强得多,可惜在当时中国已经燃起的社会变革的星星之火,被满清蛮子彻底给灭了。乾隆这个文化屠夫,竟然被后人特别是当红的伪文化精英吹捧为文化楷模,真是无耻至极!我们真的觉着脸跟良心都是多余的东西,可以不管不顾吗? 

   跟唐宋帝国不同,儒家政治思想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严重制约着中国经济与政治变革,成为实现现代转型的绊脚石。僵化的儒家道德伦理使知识分子失去了批判的自觉和勇气,沉醉于文化“酱缸”中无心自拔。文化本位主义严重阻碍了精英们的视野,对世界变化麻木不仁,表现出惊人的无知、偏执、自大与自闭。

在明代末期,已经有不少优秀的知识分子开始意识到了时势变化,提出了新的批判性思想,尽管有点粗糙。如思想家黄宗羲提出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鸣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呼吁废除“一家之法”建立“天下之法”。唐甄更不客气:“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杀一人而取其匹布斗粟,犹谓之贼;杀天下之人而尽其布粟之富,而反不谓之贼乎?”但满清入关后,真正实现了“万马齐喑究可哀”,继续以已经不合时宜的狭隘的道德或者伪道德作为帝国统治的依据,彻底消灭新思想,新科学与技术根本得不到重视。

明亡后100多年来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教育水平几乎没有任何进步。而同时莫斯科大学、美国科学院、哥伦比亚大学等相继建立,科学与人文建设日新月异。与此对照,大清1795年参加会试的举人中竟然有116个80多岁的老东西,乾隆为此龙心大悦,把这作为太平盛世的重要符号,让人啼笑皆非!英国特使马嘎尔尼感慨地说“自从北方或满洲鞑靼征服以来,至少在过去150年里,没有改善,没有前进,或者更确切地说反而倒退了;当我们每天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进时,他们实际上正在变成半野蛮人”。

经济上乾隆除了强化“小农经济”模式和闭关锁国的政策,基本上无所作为。尽管民间手工业与商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最终因满清贵族“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变为泡影。太平盛世实际上是农业文明的回光返照,严重阻碍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乾隆时全国合法的铁矿厂只有93处,甚至落后于明代的水平。乾隆爸爸雍正要求只能在“不可以种植五谷之处”种植经济作物,理由是“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则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实际上人口大量增加已经超过了土地的承载能力。国家对工业与商业发展的抑制使就业岗位有限,无法消化多余的农业人口,更多人陷于贫困,或离开土地后成为游民,造成严重的政治危机。嘉庆初年的白莲教等一系列社会暴动,就是乾隆送给儿子的礼物。在中国继续顽固推行几千年前的古老生产模式的同时,英国已经开始了工业革命并迅速崛起。从英国特使马嘎尔尼送给乾隆皇帝的礼物与乾隆的回礼中,就可见一斑。

由于嘉靖年间的海禁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如“倭寇”事件。迫于压力,隆庆皇帝解除了海禁,对外通商。可是满清入关后,又逐渐恢复了海禁政策,实行闭关自守,乾隆时达到极致。在给英皇的信中,乾隆皇帝傲慢地宣称“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自诩“抚有四海”的乾隆是否看到,在他统治的年代,美利坚合众国已经建立,法国大革命革命取得成功并发表了著名的《人权宣言》,帝王的脑袋也被砍下几个,彼得一世剪掉了俄国人的大胡子,一个强大的帝国正在崛起。所谓的“天朝上国”只是自欺欺人而已。1793年,英国特使马嘎尔尼来到中国,希望与大清帝国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并通商,但乾隆根本不买账,因为不愿磕头,乾隆皇帝甚至拒绝接见马嘎尔尼。被羞辱的马葛尔尼其实并没有把这位太平天子当什么东西,他认为所谓的天朝大国,只不过是一艘古老而残破的大战舰而已,最终它将重新堕落到野蛮和贫困的状态。闭关锁国使中国丧失了重要的机遇,“天朝大国”灾难性的命运已经不远。

康乾盛世表面的繁荣加快了政治黑洞效应的膨胀并导致严重的社会与经济危机,使社会处于一种极为不平衡的状态,矛盾空前激化。乾隆年间,吏治腐败到触目惊心的程度。乾隆宠臣和珅被抄家时,其家产估计超过11亿,足抵得上清王朝15年的财政收入。和中堂肆意妄为,显然是得到了乾隆的支持。乾隆自然明了和珅的腐败,但他需要和珅这样的奴才。一个小农社会的财政收入毕竟是有限的,无法满足乾隆六巡江南、穷兵黩武、大兴土木、奢靡生活的惊人开销,只能依靠和珅这样的能臣来搜刮民财,或通过捐输、商人报效、盐斤加价、公摊养廉、卖官鬻爵等非正常的收入来满足。有了乾隆、和珅这样的表率,皇亲国戚、八旗子弟、文武百官的作为,就可想而知了。腐败总是与政治黑洞效应相辅相成,一方面造成了国家权力不能完整、有效地实现,同时导致了严重的财政危机。从嘉庆开始,帝国的财务状况就江河日下,直至灭亡。据清末薛福成《庸庵全集》中《查抄和珅家产清单》的记载,和珅被查抄的部分家产有:

房屋3000间,田地8000顷,银铺42处,当铺75处,赤金60000两,大金元宝100个(1000两一个折十万两),小银元宝56600个(100两一个,折566万两),银锭900万个,洋钱58000元,制钱150万文,吉林人参600余斤,玉如意1200余柄,珍珠手串230串,珍珠10粒,大红宝石10块,大蓝宝石40块,银碗40桌,珊瑚树11支,纱缎绸罗,绫罗绸缎一共有14300匹,毛呢哔叽20000板,狐皮550张,貂皮850张,还有其他的皮又各种粗细皮56000张,铜器和锡器361000件,名贵瓷器10万件,镂金八宝炕床24座,西洋钟460座,四季好衣服7000件,家人606名,妇女600名。查抄时曾经把和珅的家产编为109号,其中26号已估价的价值两亿六千四百万两白银,剩下的83号没估价。若以前26号的平均价值记,其余83号总共八亿四千万两白银,和珅的总家产可达十一亿。

与权力阶层的浮华奢靡相对照的是,下层劳动者生活艰难,贫富分化加剧,从而导致了尖锐的社会矛盾。诗人魏来朋笔下的太平盛世是:“潍北邑当丁丑年,沿海村落少炊烟。无麦无禾空赤地,家家真乃如磬悬。膝下娇儿莫能蓄,百许铜钱即便鬻。但令得主免饥饿,宁甘下贱为人仆。交钱交儿说分明,钱交儿不随人行。翁亦无奈强作色,驱之使去终不能。望儿挥手频频打,旁观谁是解救者?频打频来怀中藏,儿声长号翁如哑。”

呜呼?天怒人怨、豺狼当道、民不聊生、醉生梦死,难道这就是我们口口声声所谓的康乾盛世吗?以乾隆为榜样、吹捧太平盛世的国人,真的脸上不发烧吗?

 

 

分享 分享到新浪Qing

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