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舞王卓君:清川江上的水面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02:26:55

清川江上的水面桥   

    兵部·黑龙江·陈兆舟    www.cntdb.com铁道兵网报道

    在抗美援朝时,我在铁道兵团二师先后任总工程师与技术副师长,清川江桥是我师战斗任务的重要地段.南直达沙里院、物开里,有分部所在,向东经价川线,转顺川向阳德方面供应,满足中部和东部需要.因此清川江桥已成为运输必经的中心.我师接防清川江桥时,已有一座正桥,在正桥左右,还有两座木便桥,离正桥有几百米距离.前来轰炸的美国飞机为B29型.由日本起飞,在1951年是白天出动,完全是有计划的轰炸.每天就是炸了又修,修了又炸.在接手后,我受国内抢修时苏联专家谈话提到的水下桥的启发,提出了在距正桥2公里远处,铺架水面桥的方案。
    苏联专家讲到,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时,曾经采用水下桥过坦克。
    当时苏联工兵部队,利用伏尔加河的特点,在对面岸上还有德军扼守的时候,利用夜间把水下桥结构,一段一段存放水下位置.当反攻时,苏军坦克在水面上飞奔而过,使水下桥成为保障战斗胜利的杀手锏.
    我把从苏军水下桥所启发出的构思应用到清川江上, 在距正桥2公里的地方,观察清川江桥一日两次的潮位,采取以高潮水位为标准,修的一座水面桥.桥梁用55号工字钢,轨面刚漏出水面,因为桥桩上横梁木在高水位下,枕木在水面上.这样的桥,在空中照相有痕迹,但不十分清楚.在白天防止轰炸影响一大片,把鱼尾板螺栓卸下来,并卸下鱼尾板.到晚上开车通过前再用40分钟安装好.这样即使炸中也容易修复.而在清川江两岸,有很多道铁路线到江边,有时也靠人工在江上两边转运.同时两座便桥也经常保持畅通.因而在朝鲜战争中,美国人始终未发现这座水面桥.每天美国空军侦察带回去的照片显示桥还是处于炸毁状态,可是美军总部知道大批作战物资通过清川江到了前线.于是按照他们的思维,怀疑我军又从苏联引进了”先进修桥武器”.并曾派出特务到现场被我军抓获.清川江的日日夜夜,就是这么过来的。

    317绞杀战

    317战斗是我志愿军铁道兵二师在朝鲜的一次重要战斗.从317公里到319公里地段,是稻田地带,地下水位很高,也就是说铁路路基从稻田通过.路基条件不太好,当时我志愿军空军已入朝作战,是米格15型,有了一定的制空权,因而准备派100架飞机保护,将平壤的一些设备白天运回去.可是我军飞机没有出动.而从前方回来的车又很急,不顾我师官兵正在加固路基的现实,而强行通过,结果导致机车掉道,又不及时后退,美国一架飞机来侦察后,引来了大批B29轰炸机,将车头,车辆与路轨基础都炸的满地都是.在这2公里铁路线路上,先后投掷6000多颗炸弹.其中很多还是定时炸弹.弹坑有水,增加填坑的难度.结果导致这一线路停运达49天之多。
    当时有的高级领导,不是深入下层到工地了解情况,而是在上面指责.我师的袁光政委在铁路抢修指挥部也没少受批评,有人甚至说要把师领导们”送上军事法庭”。
    当时我师师部距317前线有60公里,于是以肖春先副师长与我组成距317前线只有四公里的桂林里的前线抢修指挥所,以肖为前线抢修总指挥,我为副总指挥.我对于现场抢修人员,设身处地,感到上下级来说,单纯的指责,只会使下面心情不痛快,只靠电话,也会使交流产生误会.因而我基本上每天晚上都到工地视察进度,并提出加快进度的施工方案.而在白天,在我负责的技术处与材料处的工作范围内,通过电话与前线保持联系,保证修复所须物资的供给.当时抢修最大的困难是石料,我们采用扩大公路防护边,就近开采块石,主承修的是我师22团,并从师范围内调其他团支援.三十八军的一个团就驻在附近,也来主动支援.这回他们充分体会到了铁道部队的难处,并且讲出了”宁肯去前线牺牲,也不愿在后方修铁路挨炸”的话.在317工地还调来一个高炮62师.这样经过49天的抢修,牺牲了近百名烈士,涌现出大量的功臣.终于通车了.(这一期间,急需的物资也从另外的道线运了一些到前线.)我们师领导也集体给记了大功一次。

附:陈兆舟传

    陈兆舟 男 1917年3月26日生于上海市崇明县庙镇附近农村.1925年入庙镇小学,高小前六名毕业.1930年考入私立三乐中学,前六名毕业.1933年考入杨州中学土木专科,1936年毕业.初到国民政府导淮入海工程部.抗战前夕经武汉去山西,1937年3月入民族革命大学,后到山西第六专员公署任视察员,1938年6月任山西新军决死二纵队修械所主任.1939年末在晋西事变中率修械所50余人追上主力转入晋西北.1940年考入延安自然科学院大学部化学系,前期在院建科学馆,酒精厂,及迁院建设中,后期在军工局建立电厂,边区造币厂,瓦窑堡铁厂建设中,均发挥了自已的土建专长.特别是在造币厂水轮机的安装,保障了造币厂的动力.并且完成了大学的学业。

    1945年底,由张家口转入东北,在牡丹江铁路局任段长,科长,194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被评为甲等模范工作者.1948年任东北铁路总局工电部第二工程处长.1948年8月在吉林并入铁道纵队二支队,任总工程师。

    铁路修复从东北到广西.记大功一次1951年3月入朝,任志愿军铁道兵团二师副师长兼总工程师.在清川江铁路桥修复中提出并实施水面桥.在317绞杀战中坚持在前指40余天.记大功一次.1954年回国,1955年授衔为上校.1956年任铁道兵计划处处长.1958年到北大荒任牡丹江农垦局铁路工程处长.指挥修复密虎线.后任工业处长,计划处长.1960年任完达山林业管理局副局长.负责基建工作.1965年任农垦部勘测设计院院长兼党委书记.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三年被批斗无数.1969年成立生产建设兵团后任兵团二师副参谋长,主管工副业.1972年任黑龙江农场管理局副局长,主管基建.1975年任黑龙江省水利勘测设计院院长兼党委副书记.1983年离休。

陈兆舟口述,陈宁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