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西点职业理想:收藏者戒:收藏需避免六种心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2:18:07

收藏者戒:收藏需避免六种心态

收藏者戒:收藏需避免六种心态
     收藏源于兴趣,对于收藏者来说,收藏显然利国利民,利人利己。但是,收而不狂,藏而不痴十分重要。
   记 者:如今,收藏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不再曲高和寡。不少老百姓对收藏渐渐萌发兴趣,并有着不同的收藏目的。有人为了提高品位,有人为了增长学识,也有人为了增加财富,还有人则是看中了这种投资方式。但目的不同,心态也不一。有些心态值得推崇,而有些心态则会让收藏者误入歧途。今日,几位藏界人士现身说法,总结出了当前收藏者应当避免的六种心态。
  梦想捡漏的心态
  张靖远:现在,有些收藏者能一天收一件“官窑”。问他们在哪里收的,他们说在收藏市场上,有时候几百元就能淘到一件。听他们这么一说,我就纳闷了,官窑瓷器一般都是专门供给宫廷的御用品,存世量相当少。要说民间,那更是凤毛麟角。可现在有些收藏者就坚信,只要在收藏市场里逛一圈,不用花大价钱就能淘上一件。这样算起来,一个月就能收一二十件,一个月就能成“百万富翁”。其实稍微细想一下,就能发现这其中的荒唐之处。既然是精品,就肯定是难得一见。如果天天都有精品,一年下来就能有365件精品,这样的东西还能称作“精品”吗?
  马克·吐温笔下那个《百万英镑》中幸运的主人公,相信成为了不少人心中的偶像。在收藏界,有些收藏者也有一种梦想,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接到从天而降的百万英镑大钞。于是我们经常能听到某某捡了个“元青花”,某某又捡了个“田黄”的故事。但这些人中,有些甚至连元青花、田黄究竟长什么样都没弄清楚。当然,这绝不是说捡漏不可能,但有一句话说得好:机会总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
  迷信专家的心态
  王敬之:现在有些收藏者盲目偏信专家,认为只要是专家说的,就是正确的。事实上,有些专家虽然做了一辈子的研究,但他们每天看到的都是博物馆库房里的珍品,“下海”经验太少,对于民间做伪技术不一定了解。专家也不是全才,可现在国内却出现了一些很有名望的“全才”专家。本身是研究书画的,可拿个瓷器让他们鉴定时,他们也能品头论足一番。此外,受到各种利益因素的影响,有时候权威专家的鉴定也会大打折扣。曾经听一些朋友说,现在一些专家专门做“收费鉴定”。如果你拿了一张瓷器照片请他们鉴定,只要交纳一定的“鉴定费”,那么这位专家就会按照你的意思写上鉴定结果。
  收藏者手中的一些普通之物无须找“大专家”。道理很简单,小学生的算术,最好的自然是小学老师,院士水平再高,对小学算术题也可能一筹莫展。所以,真正“独具慧眼”者是那些身经百战的“练家”。他们每天都面对真品赝品,踩着“地雷阵”,练就了一双能断伪识赝的“火眼金睛”。那些“专家”们如果再有点私心杂念,这鉴定结果就很难说了。
  自以为是的心态
  梁学义:收藏者老李自称收藏了一屋子的“国宝”。我好奇,就上他家见识了一番。老李的屋子十分简陋,据说一家三口全都靠他一个月1000元左右的工资生活,可老李却将大部分钱都花在了收藏上。老李神神秘秘地打开了一个柜子,从里面小心翼翼地搬出了一件瓷器。我眼一瞧就觉得不对劲。老李得意地告诉我,这可是稀世宝贝“元青花”。我一下子愣住了,赶忙又将这“元青花”仔仔细细地打量了一番,但就是看不出它是“元青花”。老李见我直摇头,来了一句:“你不懂”。于是他又从床底拖出了一件明清瓷器,这次我看得更仔细了,但还是觉得不对劲。我问他这些瓷器有没有做鉴定,他说鉴定过,但那些搞鉴定的都不懂。后来我和一些拍卖公司的朋友提起这位老李,他们说老李早就“出名”了。他经常拿些古玩想到拍卖会上拍,可都是一些假东西,所以都被拍卖公司拒绝了。后来很多朋友也劝过老李,可老李就是不听,直到现在还继续买着“稀世古玩”。
  曾经有一位文物鉴定人员不解,现在有些收藏者都认为自己买的是哥窑,可他干文物鉴定几十年了,过手的瓷器少说也有三四十万件,但哥窑就只见过一件,而如今市场上却大量出现,这真假是不是就得打问号了?的确,收藏领域种类极多,每一类都含有丰富的文化知识,这就要求收藏者知识面要广博。所以,投资收藏者万万不可有“自以为是”的心态。一旦你感觉“自以为非”了,收藏事业才能硕果累累。
  按图索骥的心态
  杨 军:现在,有些收藏者为了找到一块古玉,就拿着书去寻。在他们眼里,这些书就是权威。如果寻到一块古玉,又恰好和书中的图案长得一模一样,那就肯定是真品了。此外,有些著书作者本身就没有收藏多少古玉,对古玉的研究也只是粗枝大叶,于是他们这里抄一点,那里抄一点。至于图片,也是从网络上下载一些,或者从其他书中翻印一些。这样拼拼凑凑,一本书就算完成了。还有一些专门介绍市场行情的书,为了炒作某一种古玉,他们会故意标高价格。可以说,这些作者是完全不负责任的,他们的这种行为不仅误导了许多收藏者,也搅乱了整个收藏的风气。
  如今,一些作者为迎合收藏热,编辑出版了一些指导购藏的图录。他们常常为了给书本增色,便不惜抄录一些根本不可能在民间流传的珍品图片,随意地标上参考价格。试想一下,有些稀世珍品价值连城,世界各大博物馆都不见踪影,成交价、参考价从何而来?还有些作者找不到真品图片了,就用赝品代替。因此,对这些书籍千万不可盲从。更不能拿着它们在市面上对号入座。如果按图索骥,则正好入了仿伪者的道儿。
  跟风炒作的心态
  梁学义:现在收藏界有一股很不好的风气——炒作。哪天听说陆俨少的册页拍了6000多万元,于是在书画市场上便看到一群人开始到处寻找陆俨少的作品。哪天听说某朝的什么瓷器涨价了,那市场上肯定又出现了一大批收购此类瓷器的炒家。在古钱币市场上,也同样有一批炒得不亦乐乎的炒家。如“泰和”金代钱币,2002年时一枚才300元左右。后来北京出土了一批,于是一些钱商以低价收购囤积,让市场一个都见不着。很多人闻风后也开始在全国各地抢购。不到半个月,该枚钱币就涨到了500元。一两个月后就是700元。2002年年底就达到了1000元。其实收藏品千差万别,真伪混杂,他的涨价了,你的未必就升值。一味跟风,往往得不偿失。
  现代社会的宽松环境和开放心态,使许多人在利益的驱使力下,不择手段地包装、炒作作品,认为收藏市场和股票期货市场一样,必须炒作,不炒就没行情。其实炒来炒去,套利的是庄家,被套牢的就是那些散户了。
  哗众取宠的心态
  王敬之:如今,有些人喜欢猎奇,一味收藏偏门、冷门,认为这样才是高水平。广州就有这么一位古钱币收藏者吴先生,收藏了很多在市场上极难见到的古钱币。据吴先生介绍,他有一枚北宋年代的“崇宁重宝”,版别特殊,价格要上万元左右。但看了他所有藏品照片的专家都说,这其中有64%都是假的,这些所谓的稀有古钱币无非都是真钱改刻而成。方法很简单,本来钱币上的那个字通常是一厘米长,那么就将这个字的某一笔画再刻长一些。如今市场上也出现了专门供应猎奇者藏品的“供货商”。听吴先生说,经常就有全国各地的人给他送一些版别特殊的古钱币,在猎奇方面吴先生可谓在全国都出了名。
  有些收藏者喜欢猎奇觅怪,一旦见到从未见过的藏品,往往会引起极大的兴致。而有些人则专门做起了利用臆造品行骗的行当,恰好迎合了这种猎奇心理。究其原因,还是收藏者不明白收藏的价值规律,一味追求猎奇,也是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