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向东流搞笑段子:老师,你的眼光有多远?——上海研修日志之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06:54:46
老师,你的眼光有多远?

——上海研修日志之四

中午讲座时是 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的吴亚萍老师的《怎样备好一堂课》。不愧是国内著名研究团队成员之一,吴老师激情的演示,详实的案例,有深度有高度又有可操作性的剖析了备好一节好课需要具备的要素,给我们上了一顿营养丰富的精神大餐。

时间很短,内容很多,吴老师讲得兴起,我们听得有趣,但合上笔记,心里留下的能用的东西又有多少?谁也不知道。下午讲座结束后小组讨论,杨兵老师说:“我只知道听完后我要买本新基础教育的书来读。”王垒老师则干脆套用吴老师的话来表达自己的立场:“你的心在哪里,智慧就在哪里。”浅薄的我没有想法,只知道要想“涵化”(嘿嘿,学以致用)这些内容,必须把它们和我已有的知识经验“濡化”到一起,可把笔记从前翻到后又从后翻到前,提炼了无数个关键词,总感到不得要领。是啊,专家研究了十来年的东东岂是我辈一场讲座就看得清摸得着的呢?其实,好课如何上出来的?我感觉是老师的眼光决定的,老师站得高看得远,学生学得好课就会好,而老师只盯着眼前一寸距离,那当然课也好不了了。当然,我可能就属于后者。

好在近两年对朱永新新教育有效课堂教学框架有所知晓,虽是皮毛之间依然有所感触,课堂中也有很多经验与反思,那就拿来比较鉴别中以发现规律吧!先看吴老师的讲解:

一、资源开发多元性

教师上课第一要解决的问题不是采用什么方法,怎么教的问题,而应该是“教什么”。如果教材处理不好教浅教错,那就是教师学生教材三大悲哀了。

吴老师在提到资源开发时候提到重心下移,文本资源的开发要注意到整体把握,结构加工和还原加工,而学生学情资源开发,则要注意到学生的“前在经验”、“潜在可能”、“个体差异”。这样的课堂立足学生,不是老师自己在练思维,而是将学生思维调动起来,老师是个把握者督促者引导者和提升者。

如概念教学的上位到下位,材料感知——寻找相同中的不同——分类                                              ——归纳提炼、定义、命名,即:寻找不同中的相同 ——聚类;发现和感悟材料特点(提炼事实材料);辨析和理清本质特征(经历分类或聚类过程);描述和表达本质特征(对本质特征概括命名)。

这种知识资源的开发类似于苏霍姆林斯基《建议》一书中《8、关于获取知识》《9、怎样把学生从事实引导到抽象真理》《10、第一次学习新教材》《11、思考新教材是上课的一个阶段》几条建议内容,将立足点放在学生自己发现的基础上。因学生个体不同,基础不同,这样的资源当然是异常丰富。

二、内容设计系统性

首先是目标的系统性。26号下午黄忠敬老师曾对教学有效性提出五个度,第一度就是“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可他下面的阐述是“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的达成,虽然他也说是依据文本内容弹性把握,但仔细分析确实有很大问题。教学目标三维度本身就很难定义,一节课蕴含内容很多,教师的解读如何目标如何都会促使三维度目标转移,这点就算是教师自己也很难把握。例如一节课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爱国情感”,怎样才算激发?激发到何种地步才算完成目标?

所以,这点上吴亚萍老师退出的“新教学方案设计表”就好得多,教学目标依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学习困难、潜在可能、个体差异”和教材的“知识结构、育人价值”,分为“长段总目标”、“阶段递进目标”、“具体弹性目标”,这三者目标立足学生实际,将教材的“点”放在知识框架中,放到整个学生需要掌握系统中来设计,使知识系统起来,即关注整体,又根据教材情况连续实施,还能够针对具体内容进行特殊设计。

目标决定高度。所以一节课目标设计好了,下面的环节才能够有的放矢。

其次是内容的结构性。这两天一直接触现实中鲜活的案例,昨天下午黄向阳博士在提到管理不住学生思想的时候讲了一个小故事,说自己孩子做数学题用了下周要讲的方法而被判错,原因是“老师还没有讲到呢!”教材如此,好像蛮有道理。但仔细分析,教材是死的,老师是活的,为什么不能整合设计?如果教师眼里只有一个又一个散点知识,那学生学到后又能收获多少?创新能力、发现能力如何培养?

所以,吴老师专门讲了几个案例,提到“教材重组”(我的总结),就是根据知识系统化需求,规划教学内容的长程设计,重新组合运用教材。重组后根据人类接收知识的需求再将教学内容组织的结构设计为“整体——部分——整体”,最终化“教结构”为“用结构”。

这样的设计和授课,学生思维活跃,尤其是从大量事实中获取经验总结,逻辑思维得到培养,学生学会发现信息、捕捉信息,能力得到培养。这点也是苏氏建议里提到的内容。

三、师生关系交互化

所谓交互,即互动,好像就是你来我往,你提问我回答。但吴老师不用“互动”而用“交互”,是因为交互立足点在学生,学生发现的基础上教师利用把握好这些信息,然后生成一些基础性资源,有选择的拿来使用。

这方面需要注意的是全体学生思维打开,即“开放性”,不是几个学生答案的累积,而是一个学生几个答案的思索,使每个学生动起来探究问题答案。这样的课堂学生进来时候是一点感觉,出去后就会是多样化收获,

互动式教学的新基本功:问题设计的开放度,重心下移的稳定度,资源捕捉的敏感度,资源处理的有效度,互动推进的提升度。三放三收的过程设计:“开放性”的设计,大问题的设计,重心下移的设计,信息回收的设计。

由于时间有限,后面这个问题吴老师并没有展开多讲,但从字面意思上是可以窥见她的重心的,那就是关注学生,将思索、发现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不要替代更不要指令。

其实不管资源开发内容设计还是师生关系,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要是教师在备课时候能够把握住这三个度,那么课堂应该是异彩纷呈、生成不断、点燃着思维的火花吧?!

但听课下来后我们都有一个感觉,那就是本来开始时候听的很清晰,越听越想越有些糊涂了,仔细思考是时间短推进速度快,吴老师将问题细化后,遮蔽了我们对大问题的阐述理解。

对照着自己理解的新教育备课框架,感觉这两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下面就将两者拿来比较。

概念一:教材及文本解读

教材解读是教师对于教材本身进行解读,以及结合课程要求、学生实情确定教学知识的一个过程。以语文为例,教材解读分为两步:一是文本解读,二是教材解读。

文本解读是基于教师自身的阅读对于文本的分析和诠释,教师从文本形式和文本内容两个方面入手,清晰地了解文本结构特点,掌握文本内容,为下一步教材解读提供扎实的基础。

教材解读则建立在此基础之上,并参照教学课程要求以及学生实际学习能力,对文本解读出的结构,内容进行提取,筛选,确定可供学生学习的知识要点。文本解读是教师对文本尽可能整体而深入的理解,力求全面、深刻。而教材解读则要在课程的框架中求得合宜、贴切,涉及到课程标准的规定,涉及到学生的学情,涉及到这一篇课文在本册教材乃至整个课程中的定位。

这点涵盖了吴老师的教材内容开发与内容设计的系统性。

概念二:教学目标的制定

A类目标:本课教学的基础目标。包括学习本课必须解决的障碍性知识,包括为达成B类核心目标的阶梯性知识。

B类目标:课堂教学的核心目标。本课教学所有内容将紧扣此目标完成,它是教材核心知识的传递。包括教材解读中文本自身最关键的知识技能,包括单元性重点知识的传递。

C类目标:课堂的延生性目标和拓展性目标。也包括非文本核心目标,不需要大量时间教学的思想情感价值观目标,是由B类核心目标衍生和拓展而来的教学目标。

这点是吴老师讲座里目标的系统性与层次性。 

概念三:预习作业

课前预习是有效教学框架的重要组成内容。与传统教学不同的是,有效框架的预习设置并非局限于一般基础知识的温习。而是教师在完成教材解读之后提出的直面教学目标的重要问题。这就使得学生在未走进课堂之前拥有了一次独立的学习机会。它的作用不仅仅为课堂教学赢得了时间,提高的学习的层次,更重要的是,它为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提供了可能性。

新教育的预习:一是系统,是有关整个课堂三个目标的全面预习;二是操作性强;三是富有内在的生命关联(一种追求);四是真正的独立学习。

这点是吴老师讲座里的资源开发的多元性,每个学生都要思维都要操作,所以生成资源就会很多,教师可用资源也就很多,这就是重心下移的过程,更是课堂上师生交互关系性的前提。

概念四:教学版块的左右手栏

教学版块的设计原则

新教育有效教学框架要求课堂能够清晰地划定为若干板块,并在每一大板块及核心部分的不同小板块叙述后,注上本板块的要解决的目标序号及可能所需时间。在此部分一定要以教学板块的角度来叙述,不能只是重复教材及解读,应该清晰地写出教学组织的策略及过程。

左手栏和右手拦的定位和关联

教学板块分为左手栏(作为教师主导的集体的教学流程)和右手栏(教师在设计教学中,从个体学生的角度,为完整的独立学习作谋划,并对个体学习,尤其是重要知识技能部分的学习作出规定)。

与完备的预习作业一样,右手栏,即课堂上个体学生的学习清单,也是新教育有效教学框架的一个特色。

教学板块的设计立足于目标设计,层递性非常强,加上目标有效性的把握,足以使课堂结构关联,开放互动,将重点放在学生疑难之处,打破一节课一节课的匀速运动,也使课堂立足于学生实际,促使学生在预习基础上交流,发现知识提升能力,形成终生能量。

概念五:课后反思要点:

1.课前明确清晰的目标——即课后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与能力,哪怕掌握的部分知识是感受性质的,教师的心中也要能够获得清晰的描述。

2.依据掌握的其他信息制订出课堂药方(教学策略),尽可能在课堂上及课下进行检测,用检测出的结果,来检测我们的目标、策略是否合理及有效。

3.形成一种反思习惯,要持续追问:为什么我的估算正确率如此之低?哪些方法能够进行更有效的课堂反馈?

概念六:训练有素

训练有素是新教育理想课堂对于学生行为以及思维的一种要求。从行为上看看,从学生学习的一般流程,以及课堂教学对话规则等等都要求做到一种良好的行为惯性。从思维上看,要求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形成一种专业性的敏感,迅速对问题进行归类,思考获得最佳的问题解决方式,并尝试进行实践。

虽然今天吴老师只是讲备课并没有讲到课后反思,但明确目标后的反思一定是必须的,这样才能有助于教师发现自己问题,然后解决问题。而概念六的“训练有素”,等同于苏霍姆林斯基的“思维课”“智力”,它是课堂的中心重心。今天吴老师一直在问一个问题:课堂上思考了没有?谁在思考?大家笑曰“老师在思考”,这就是课堂上需要注意把握的重点:学生的思维所处状态。

记得那天在反思一个问题,我们课堂上要活动要互动要交流,没有交流没有互动的课,但学生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状态是不是好课?好像按照常规来说不是好课,但不排除特殊情况下,那就是时间短或者不需要交流时候。所以,一节课上得如何,除了参考黄忠敬教授的五度外,我还是认为要关注学生思维状态。

如何备好一节课?要看教师眼光有多远,关注点在哪里。如果在知识的教授,那学生就学会点的知识;如果在学生的培养,那学生就收获能力的提升!!当然,其中很多细节是需要好好根据自己的追求来揣摩的。

下午华东师大终身教授路有铨给我们奉献了一场震撼视野引发思考的水平极高的讲座《关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养育》。且不说陆教授年近七十依然精神矍铄豪情满怀,单就其昨天刚刚讲课归来今天依然站了三个小时就足以让我们心生敬佩。

他立足古今中外从“人和自然”“人和社会”“人和自我”三个关系入手,分析了旧人文精神和新人文精神及如何养育,关键词落在“与自然和谐”“社会责任感”“合作”三个词语上,而贯穿始终的就是那个最博大最深奥最平凡而又最难做到的“爱”。

事实很清晰,道理很明白,至于怎么操作教师只要注意到“慢”“养育”就可以了。但仔细分析,我从中鲜明的读到另一个词语:用心。

只有用心,教师才能够想尽各种办法来养育三种“人文”关系;只有用心,教师才能够将学生三种“人文”关系慢慢养育出来。记得《小王子》一书提到驯养一词时候说到“驯养”需要信任,需要耐心,需要用心,需要责任,这,也是我们养育学生人文关系时候需要注意的吧!

培训第三天,总体感觉吃饭像打仗,走路像赛跑,听课像弱智,太多的内容太大的信息量全新的一些视角都让我有云里雾里之感。新浪好友提醒我听课最需要注意的是消化吸收和运用,我也知道,也希望自己可以做到最好。可我现在最多只能做海绵,先接收,然后再消化,我不希望自己合上笔记依然走回老路,我希望自己能看得尽量远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