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标准发音视频:你不可不知的权谋故事 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11:04:15

一言既出万金轻

    季布,秦朝末年楚国人。此人性情耿直,乐于助人,最可贵的是他特别讲信用,凡是他许诺过别人的事,无论如何他都会想方设法办到,兑现承诺,从不食言,哪怕是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对于季布义侠诚信的品行,人们莫不交口称赞。后人常用“一诺千金”说明诺言的重要,并表示对别人诺言的尊重和信任。当时在楚地就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意思是说,如果能得到季布的一句应诺,比得到什么都宝贵。

    楚汉战争时,季布和他的舅舅丁公都是楚军将领。季布骁勇善战,曾多次奉西楚霸王项羽的命令围困汉军,近使汉王刘邦一退,险些儿丢了性命。及至项羽乌江自刎以后,其舅舅丁公归附了刘邦,季布不愿投降,不得不落荒而逃。

    刘邦在楚汉战争中获胜,建立了汉王朝,当上了皇帝,这就是汉高祖。刘邦对季布恨之入骨,于是发出诏令,以千两黄金为赏捉拿季布。诏令中还写道:“谁要胆敢窝藏季布,不但本人格杀勿论,还要罪及三族,满门抄斩。”季布只得东躲西藏,四处逃命。

    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季布平生取信于人,做了那么多侠义的事,在他危难之际,也就不可能会没有人救他。这是天理,也是人情。

    一天,季布躲到了濮阳(今属河南)一周姓人家中。周氏知道他是季布,就对他诚恳地说:“汉朝捉拿将军,马上就要搜查到我家。不是我不愿藏匿将军,实在是形势急迫,不便藏匿。将军如果愿意听我之言,我就斗胆献上一计;如果不愿听,我情愿先得自杀,以报答将军的恩德!”

    季布没有别的办法,只好答应听他的。周氏便让季布剃掉头发,带上颈箍,穿上粗布衣服,打扮成奴隶。然后把他装在柳条车中,送到原来的鲁国,改名换姓,卖给了一位叫朱家的义士。

    朱家心知他是季布,有心要保护他。买下后便让他去管理田园,又嘱咐儿子道:“田园的事就让他做主,吃饭时要和他同桌。他曾经有恩于我,你要好好待他!”然后,自己则采办了些礼物,轻车快马赶到洛阳,求见汝阴侯滕公。

    滕公留他住在家中,喝了几天酒。席间,他向滕公问到:“季布犯了什么大罪,陛下这么急于抓他?”滕公答道:“季布曾助项羽多次围困陛下,差点要了陛下的命。所以陛下非常恼恨他,非要抓到他不可。”朱家又问道:“您看季布这个人怎么样?”滕公道:“这谁人不知,哪个不晓,他不仅是个有名的诚信之士,而且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朱家见滕公如此说,就趁机劝他为季布说情。于是说道:“人臣各为其主,季布为项羽效力,不过是他的职责。当过项羽的下属的,难道可以斩尽杀绝吗?如今陛下刚得天下,正是用人之时,却偏偏因为个人的一点恩怨追杀一个人,这在天下人面前显得何等小肚鸡肠啊!况且,季布这样的人才,如果苦苦追逼下去,那他不是北投胡人,就是南奔越地。记恨壮士而导致资助敌国,这不是造成伍子胥掘楚平王墓而鞭尸的原因吗?您何不找个机会将这些道理奏明陛下呢?”

    汝阴侯滕公知道朱家颇有侠肝义肠,现在又听他这么说,就知道季布可能藏在他家里。于是便答应为季布说情。

    过了不久,滕公借故去面见汉高祖刘邦,并说道:“皇上刚得天下,正是用人之时,却因个人的私怨下令捉拿季布,这恐怕不是高明之举。况且季布是个侠义之士,国人皆知‘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因而天下的人都敬重他,朋友更是愿意以死去保护他。如今皇上追捕得紧,说不定他已经北走匈奴或南逃越国了。皇上何不赦免季布,使天下皆知皇上珍爱贤才呢?”

    滕公的这一席话,说得汉高祖刘邦频频点头。于是,他特赦季布,并召见季布,封季布为郎中。

    【人生点击】

    季布平生言而有信,从不食言,做了很多侠义之事,对他义侠诚信的品行,人们莫不交口称赞;在他危难之际,也多有人乐意为他效命。后人遂用“一诺千金”、“季布一言”、“季布千金”、“季诺”等表示诺言信实可靠,说话算数。我们应该学习季布,做一个重承诺、讲信用之人。

言而有信,千秋立业

    周成王,西周国王,姓姬,名诵。其父周武王死时,他尚年幼,由其叔父周公旦摄政。

    周成王小的时候,有一天,他和与自己感情非常好的小弟弟叔虞在宫中的一棵梧桐树下一块儿玩耍。

    忽然,一阵秋风吹来,梧桐树上的叶子纷纷飘落。风过后,地上留下了许多梧桐叶。

    成王一时兴起,便从地上捡起一片梧桐叶,用小刀切成一个(当时大臣们上朝时手中所持的)“圭”,并随手将它送给了叔虞,以玩笑的语气对他说:“我要封给你一块土地,喏,你先把这个拿去吧!”

    叔虞听到成王这么说,随即欢欢喜喜地拿着这片用梧桐叶做成的“圭”,跑去将此事告知他们的叔父周公。

    当时周公仍代替尚是稚龄的成王执掌国政,听了叔虞告诉自己的话,便立刻换上礼服,赶到宫中去向成王道贺!

    成王不解地问:“叔叔,你为什么要特地穿上礼服,赶来向我道贺呢?”面对周公的道贺,早已将此事忘得一干二净的成王,不禁一头雾水,不知所以……

    周公依然面带微笑地对成王解释道:“我刚刚听说,你已经册封了你的小弟弟叔虞!发生了这样的大事,我怎能不赶来道贺呢?”

    “哦,那件事啊!”这才想起此事的成王,忍不住哈哈大笑说:“刚才,我只不过是和叔虞闹着玩而已,不是真要册封他呀!”

    不料,成王话刚说完,周公立即收起笑容,沉下脸色对成王说:“无论是谁,说话都要以‘信’为重;你身为天子,说话更是不能随随便便,当做是在开玩笑一样。如此,你才能得到人民对你的信赖呀!倘使你总是罔顾信义,任意将自己说出口的话视为玩笑,这样,你还有资格做一国的天子吗?”

    周公之言,令成王深感惭愧……于是,成王便迅速决定:将叔虞册封于唐地!

    【人生点击】

    古人说“君子无戏言”,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如此。否则,长此以往,还有谁会相信自己呢?而这个与诚信之德渐行渐远的自己,又该如何在这个由密密麻麻的人际关系织就的人世间,觅得一席立足之地呢?不轻率许诺,并真诚信守自己曾经许下的每一个承诺,才是我们的立身处世之本。

王者无信必丧国

    周幽王(?—前771),姬姓,名宫涅。周宣王之子,西周的最后一个国王,公元前781至771年在位。

    周幽王是个昏君,整天光知道吃喝玩乐,打发人到处找美女,从不过问国家大事。有个叫褒响的大臣劝说周幽王不应该这样不理朝政,周幽王不但不听,反而把褒响打进了监狱。

    褒家的人千方百计想把褒响救出来。于是就在乡下买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姑娘,教会她唱歌跳舞,把她打扮起来,献给周幽王,替褒响赎罪。这个姑娘算是褒家人,取名叫褒姒。

    周幽王十分宠爱褒姒,可是褒姒自从进宫以后,就没有笑过一次,整天闷闷不乐。周幽王送各种珍奇礼物给她,想尽各种古怪的办法逗她笑,却都没有成功。

    于是周幽王在宫中悬赏:“有谁能让王妃娘娘笑一下,就赏他一千两黄金。”这时,有个马屁精叫虢石父,为了讨好周幽王,就给他出了一个主意。

    原来,周王朝为了防备西部一个叫犬戎的少数民族部落的进攻,在骊山一带造字二十多座烽火台,每隔几里地就是一座。如果犬戎打过来,把守第一道关的士兵就把烽点起来;第二道关的士兵见到烟火,也把烽火点起来。这样一个接一个点着烽火,附近的诸侯见到了,就会发兵来救。

    虢石父对周幽王说:“大王可以跟娘娘上骊山去玩几天。到了晚上,咱们把烽火点起来,让附近的诸侯看见了都赶来,上个大当。娘娘见了许多兵马扑了个空,肯定会笑的。”

    周幽王拍着手说:“好极了,就这么办吧!”于是,他们上了骊山,真的把烽火点了起来。临近的诸侯得到这个警报,赶紧带领兵马来救。没想到赶到那儿,却听到山上一阵阵欢快的乐声和歌声,大伙儿都愣了。

    诸侯知道上了当,憋了一肚子气回去了。褒姒见此情景真的就笑了。周幽王见褒姒开了笑脸,就赏了虢石父一千两黄金。

    周幽王为了取得褒姒的欢心,后来干脆把王后和太子废了,立褒姒为王后,立褒姒生的儿子为太子这个消息,就联合犬戎进攻周朝的都城镐京。

    周幽王连忙下了命令把骊山的烽火点起来,烽火台上白天冒着滚滚浓烟,夜里火光通明,可是诸侯们因为上次上了当,谁也不来理会他们,没有一个救兵到来。

    犬戎的兵一到,就把周幽王、虢石父和褒姒生的儿子伯服杀了,把褒姒也抢走了。到这时候,诸侯们知道犬戎真的打进了镐京,这才联合起来,带着大队人马来救。

    中原诸侯打退了犬戎,立原来的太子姬宜臼为天子于申就是周平王。没想到诸侯一走,犬戎又经常进犯,周朝西边很多土地都被犬戎占了去。于是周平王就把国都搬到了洛邑(今河南洛阳),这就是历史上的东周。

    【人生点击】

    为人应该诚实,不能以假象示人。否则,当自己终于表现真实的一面时,却再也不会有人对你会表现出“相信”了。那时,你失去的就不仅仅是“诚信”了,而会更多,甚至包括你的身家性命。《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与我们从小就耳熟能详的《伊索寓言》中的《狼来了》的故事,都说明了这个道理。

退而让之,进而取之

    晋文公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在晋献公被立为太子的时候,重耳已长大成人。晋献公即位那年,重耳已二十一岁了。晋献公即位第十三年(公元前664年),因为骊姬进谗言的缘故,重耳被派守蒲城防备秦军。

    晋献公二十一年(公元前656年),献公在骊姬的挑拨下杀死了太子。当重耳去看望父亲时,骊姬又进馋言加害重耳。重耳非常害怕,没有向献公告辞就返回蒲城去了。

    晋献公二十二年(公元前657年),献公派宦官履去杀害重耳。重耳翻墙而逃。宦官履在后面紧追不放,赶上前去斩下了他的衣袖。重耳没有办法,只好带着身边的一帮人投奔他生母的故国——狄国。这一年,重耳四十三岁。

    重耳在狄国住了十二年,还是不敢回国,只得在各国之间奔走流浪。大约在晋惠公十三年(公元前638年),重耳十分狼狈地离开郑国,来到了楚国。

    楚国是南方一个大国。国君楚成王意识到,以后要向北发展,就要和晋国取得谅解,搞好关系。这引起了他对重耳的重视。

    重耳来到楚国后,楚成王用相当于诸侯的礼节接待他,重耳辞谢不敢承当。随从赵衰说:“您流亡在外十几年,连小国都轻视您,何况大国呢?如今楚作为大国而坚持如此款待您,您就不必谦让了。这是上天在保佑您啊!”重耳于是以相应的宾客礼节会见楚成王。

    一次,楚成王举行盛大的宴会招待重耳。席间,成王对重耳说道:“您如果返回故国,当上了国君,用什么来报答我呢?”重耳很恭敬地说:“美女和玉帛等物,君王您有的是;鸟羽、牛尾、象牙、犀角等物,就产在您的土地上。我实在不知道用什么来报答您的好。”

    成王又说:“即便如此,您总该有所表示吧,到底想用什么来报答我呢?”重耳想了一下说:“如果托君王的福,能返回晋国当上国君,倘若有朝一日晋楚失和,同您各领兵车在平原旷野相会,我将退避三舍,以报答君王今日的盛情!”(古时候一日行三十里而宿,叫一舍。三舍就是三天的行军路程,即九十里。)

    重耳在楚国居住了几个月后,在秦国作人质的晋国太子圉从秦国逃亡,秦穆公因此怨恨太子圉。听说重耳在楚国,便派人来召季。楚成王说:“秦国和晋国毗邻接界,秦君又贤明,您就好好去吧!”并备厚礼为重耳送行。

    晋惠公十五年(公元636年),重耳在秦国重兵的支持下,趁着晋惠公死后晋国的混乱,回到了晋国,当上了国君,即晋文公。这一年,重耳已经六十二岁了。

    晋文公当国君的时候,楚国的势力已经达到黄河流域,有取代齐桓公称霸中原之势。晋国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内部已经统一,国土也扩大了不少,国力逐渐强大。晋文公当政之后,更是加紧发展生产,整顿吏治,训练军队,终于成了北方一大强国。

    新兴起的晋国,只有向南发展,才能成就霸业。这就必然与北进的楚国发生冲突。于是,两国之间的战争便不可避免了。

    晋文公五年(公元前632年),晋楚两国的军队终于在曹国相遇。以实力而论,楚强晋弱。晋文公一是为了避开楚军的锋锐,二也是为了实践自己“退避三舍”的诺言,便令晋军主动从曹(今山东定陶)退到卫国境内的城濮(今山东鄄城临濮集)。

    楚国的主将子玉是一个十分骄傲的人物。晋军后退,别的将领都主张楚也撤军,子玉则坚持不干,并命令楚军一直紧追到城濮,靠山扎下营寨。他以十分轻蔑的口气向晋文公下了一道战书,写道:“我愿与君王的部下在这里游戏一番。”

    晋文公派人回答道:“楚王的恩德我国国君还不肯罢休,那就请你们准备好战车,整顿好队伍,明天早上相见吧!”

    交战开始,晋军用诱敌深入、迂回抄袭的战术,打败了楚军。从此,楚国北进的打算受挫,逐渐向南退缩。晋文公的霸业就此确立了起来。

    【人生点击】

    讲究诚信,可以“不鱼水轻诺”,但须重践诺。晋文公在流亡时为感谢楚成王盛情款待,许下了“退避三舍”的诺言,几年后,当晋楚两军相遇时,晋文公真的让自己的军队后退了。晋军的后退,从主观上说,可能是为了避开楚军的锋锐,但在客观上,晋文公也确实实践了自己“退避三舍”的诺言。

心如日月,光可鉴人

    唐太宗(599—649),即李世民,陕西武功人,李渊次子。隋末劝其父起兵反隋,李渊称帝时封为秦王,任尚书令。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发动玄武门之变,得为太子,承继帝位。

    一天散朝后,唐太宗李世民和宰相房玄龄在闲谈。他们正说着别的什么事,唐太宗忽然问道:“自古以来,国史为什么都不让本朝的君主看呢?”房玄龄回答说:“因为一个正直尽责的史官中记着自己的过失。本朝的君主如果看到国史中记着自己的过失,很容易恼羞成怒,惩办史官,国史就很难撰写了。

    唐太宗不以为然地说:“有什么写什么,这又没有做错,怎么会得罪君主呢?你去把国史拿来给我看看,朕正想知道自己以前都有那些错误,好拿来作为鉴戒呢。”

    房玄龄这下可犯愁了。国史是由他负责监督撰写的,他清清楚楚地知道里面记载着玄武门之变。当时,李世民为了争夺皇位,杀死了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如果让唐太宗看到这一段记录,他能不生气吗?

    因此,房玄龄心里非常不安。但是皇上已经下令了,又不能抗旨不遵。没有办法,房玄龄只好硬着头皮、提心吊胆地把国史拿给唐太宗看。

    唐太宗把国史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后,对房玄龄说:“其他都还好,只有玄武门之变这件事没有写清楚……”

    房玄龄一听,暗暗着急,心想这相真的糟了,看来皇上果然对此不满意。他正琢磨着该怎么回答,忽然听唐太宗又吩咐道:“来人,去把史官叫来!”

    房玄龄越发着急了,他正想为史官辩解,唐太宗已接着原先的话题说了下去:“撰写国史是为了记录历史,经后人借监,所以一丝一毫也含糊不得,不能因为怕得罪皇上就对真相有所隐瞒。朕要把当时的情形详细地给他们讲一讲,好让他们把遗漏的地方补上。”

    房玄龄没有想到唐太宗会说出这样一番话来,真是又惊又喜。他由衷地说道:“陛下真是心胸宽广,臣深感佩服!”

    唐太宗认真地说:“诛杀李建成和李元吉,也是迫不得已,这是关系国家安定的大事,没有必要隐瞒。写历史就要告诉后人真实的情况,这样才能够使人们从中吸取教训。朕是一国之君,更要做出表率。朕有责任将历史的真相告知后人。”

    唐太宗的诚实赢得了满朝文武的尊敬。以后再有什么事,大臣们都敢于直言,朝廷上下逐渐形成了一种良好风气,从而才有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

    【人生点击】

    写历史就要告诉后人真实的情况,给后人以借鉴。所以必须以事实为准,秉笔直书,据实而录,而不能以个人好恶隐匿真相,否则就是对后人的欺骗,从而也就失去了它本身的价值和意义。唐太宗李世民不隐瞒历史真相,表现了他作为一代君主的诚实和开明。

严惩恶子,感召天下

    隋文帝杨坚(541—604)登上皇位后,常常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勤政爱民,注意节俭。他还特别告诫孩子说:“治理国家,必须树立法制的权威,取信于民。我朝的法律任何人都必须遵守,不管是谁犯了法,都要受到惩处。”

    隋文帝杨坚有五个儿子,他们分别叫杨勇、杨广、杨俊、杨秀和杨琼。三皇子杨俊在平灭位于江南的陈朝、结束中国南北朝长期分裂局面的过程中立了大功,被封为秦孝王。他既是功臣,又是皇胄,觉得国法是管不到自己头上的,于是就放纵自己,胡作非为。他和他的手下仗势欺人,霸占别人田产,抢夺百姓妻女,而且放债求利,下层官吏和百姓深受其苦。

    隋文帝听说三皇子杨俊干了许多违法乱纪的事,勃然大怒,立即派人查办此事。开始时,他还念及父子之情,只是惩办了杨俊的手下(因此受株连的有一百多人),以为这样可以使杨俊的所收敛。

    谁知杨俊恶习难改,他不仅依然我行我素,而且竟依照皇宫的规格来营造自己的王府,奢侈华丽到了极点。同时还从民间搜罗了大量的美女、歌妓,供其寻欢作乐。

    隋文帝见杨俊如此奢侈腐化,再也无法容忍了。他深切地认识到,如果再对杨俊庇护宽大,就会有更多的人效尤,以致危及隋朝的长治久安。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隋文帝断然下令削去杨俊的官职,先将其软禁起来,再依法惩处。

    这件事在朝中引起很大的震动。左武卫将军刘升以为这只是隋文帝的一时气愤之举,等气消了就没有事了,于是就向隋文帝进谏说:“秦王功劳很大,现在只不过是多花了朝廷几个钱把王府修整一下,也算不了什么大错,臣以为可以宽容,教育教育也就算了,还是恢复他的官职吧!”

    隋文帝说:“国家的法律是不能违犯的。皇子犯了法,也必须受到惩处。”刘升还是一个劲地为杨俊求情,劝隋文帝恢复杨俊的官职。只到隋文帝脸上显出愤怒的样子,刘升才停止了劝谏。

    这之后,朝廷重臣杨素也来进谏,说秦王虽有过错,但不应受到这样重的惩处,请隋文帝仔细斟酌,对杨俊手下留情。隋文帝对杨素说:“王子犯法,与民同罪。我是五个儿子的父亲,如果按照您的意思办理,那为什么不对皇帝的儿子特别制定一套法律呢?我倒是想赦免他,可是国法饶不了他啊!过去,周公还诛杀其弟管叔和蔡叔呢,我诚然远远不如周公,但也不能损害法律啊!”杨素听了隋文帝的这一席话,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

    三皇子杨俊听说父皇拒绝了大臣们的请求,知道自己罪不能免,又急又怕,吃不下,睡不安,很快就病倒了。他在病中给父皇写了封认罪书差人送去,请求从轻发落。

    隋文帝对送认罪书的人说:“你回去告诉俊儿,他犯的罪国法难容。我惩处他,心里也很难过,但只有这样做,才能使子孙后代有所警惕,不敢再胡作非为。不然的话,隋朝的天下会被很快断送的。”杨俊听了这话,病情加重,不久就死去了。

    杨俊死后,隋文帝又吩咐把杨俊的府第充公。

    【人生点击】

    我国古代圣贤即认为,诚信的君主治理国家,依靠法制而不依靠计谋,法令是君主用来治国的,君主发布法令而不被执行,这就等于没有君主,国家也就危险了。所以,治理国家,必须树立法制的权威,取信于民;不管是谁犯了法,都要受到惩处,正所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隋文帝严惩违法乱纪的三皇子杨俊,以彰明法度,取信于民,应该说是一位诚信的君主。

获权之术一种

    封伦本来是隋朝的大臣,隋朝立国不久,隋文帝命令宰相杨素负责修建宫殿,杨素任命封伦为土木监,将整个工程全交给他主持,他不惜民力,穷奢极侈,将一所宫殿修得豪华无比。那个一向以节俭自我标榜的隋文帝一见不由得大怒,骂道:“杨素这老东西存心不良,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将宫殿修建得这么华丽,这不是让老百姓骂我吗?”

    杨素害怕因这件事而丢了乌纱帽,忙向封伦商量对策,封伦却胸有成竹地安慰杨素道:“宰相别着急,等皇后一来,必定会对你大加褒奖。”

    第二天,杨素被召入新宫殿,皇后独孤氏果然夸赞他道:“宰相知道我们夫妻年纪大了,也没什么开心的事了,所以下功夫将这所宫殿装饰了一番,这种孝心真令我感动!”

    封伦的话果然应验了。杨素对他料事如神很觉惊异,从宫里回来后便问他:“你怎么会估计到这一点?”

    封伦不慌不忙地说:“皇上自然是天性节俭,所以一见这宫殿便会发脾气。可他事事处处总听皇后的,皇后是个妇道人家,什么事都贪图个华贵漂亮,只要皇后一喜欢,皇帝的意见也必然会改变,所以我估计不会出问题。”

    杨素也算得上是个老谋深算的人物了,对此也不能不叹服道:“揣摩之才,不是我所能比得上的!”从此对封伦另眼看待,并多次指着宰相的交椅说:“封郎必定会占据我这个位置!”

    可还没等封伦爬上宰相的位置,隋朝便灭亡了。他归顺了唐朝,又要揣摩新的主子了。有一次,他随唐高祖李渊出游,途经秦始皇的墓地,这座连绵数十里、地上地下建筑极为宏伟,墓中随葬珍宝极为丰富的著名陵园,经过楚汉战争之后,破坏殆尽,只剩下了残砖碎瓦。李渊不禁十分感慨,对封伦说:“古代帝王,耗尽百姓国家的人力财力,大肆营建陵园,有什么益处!”

    封伦一听这话,明白了李渊是不赞同厚葬的了;这个曾以建筑穷奢极侈而自鸣得意的家伙立刻便换了一副面孔,迎合地说:“上行下效,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风气。自秦汉两朝帝王实行厚葬,朝中百官、黎民百姓竞相仿效。古代坟墓,凡是里面埋藏有众多珍宝的,都很快被人盗掘。若是人死而无知,厚葬全都是白白地浪费;若人死而有知,被人挖掘,难道不痛心吗?”

    李渊称赞他说得好,对他说:“从今以后,自上至下,全都实行薄葬!”

    【人生点击】

    见风使舵讨好主子当然是小人行为。但是,面对严酷的现实和固执己见的主子,你不依顺他岂不是自找苦吃吗?自找苦吃也照样解决不了问题!

一件丝袍动权威

    范雎,战国时期政治舞台上一位十分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而他走上政治舞名却是历经坎坷。

    他原是魏国人,早年有意效力于魏王,由于出身贫贱,无缘直达魏王,便投靠在中大夫须贾的门下。

    有一年,他随须贾出使齐国,齐襄王知范雎之贤,馈以重金及牛酒等物,范坚辞没有接受。须贾得知此事后,以为范雎一定向齐国泄露了魏国的秘密,非常生气,回国以后,便将此事报告了魏的相国魏齐。魏齐不问青红皂白,令人将范雎一阵毒打,直打得范雎肋断齿落,范雎装死,被用破席卷裹,丢弃在茅厕中。须贾目睹了这一幕,却不置一词,还随同那些醉酒的宾客一起至厕中,往范雎的身上撤尿。    

    范雎待众人走后,从破席中伸出头对看守茅厕的人说:“公公若能将我救出,我以后定当重谢公公。”守厕人便去请求魏齐,请求允许他将厕中的尸体运出。喝得醉熏熏的魏齐答应了,范雎算是逃出了一条活命。

    范雎历经千辛万苦,来到了秦国都城咸阳,并改名换姓为张禄。此时的秦国正是秦昭王当政,而实际上控制大权的却是秦昭王之母宣太后以及宣太后之弟穰候、华阳君和她的另外两个儿子径阳君、高陵君。这些人以权谋私,内政外交政策多有失误,秦昭王完全被蒙在鼓里,形同傀儡。

    但范雎看出,在当时列国纷争的大舞台上,秦国是最具实力的国家,秦昭王也不是一个无所作为的国君,他更相信,在这里,他的抱负一定能够得以施展,于是几经周折,他终于见到了秦昭王。他以其出色的辩才,向秦昭王指出秦国政策的失误,他本人的孤立无权的地位,并提出了自己内政外交等一系列主张。

    秦昭王悚然而惊,立即采取果断措施,废太后,驱逐穰候、高陵、华阳、径阳四人于关外,将大权收归己有,并拜范雎为相。

    范雎所提出的外交政策,便是闻名于后世的“远交近攻”,而他所要进攻的第一个目标,便是他的故国魏国。

    魏国大恐,派出了使臣来向秦国求和,这个使臣便是范雎原来的主人须贾。不过,须贾只知道秦的相国叫张禄,而不知就是范雎,他还以为范雎早已死了哩。

    范雎得知须贾到来,便换了一身破旧衣服,也不带随从,独自一人来到须贾的住处。须贾一见大惊,问道:“范叔别来还好吗?”范雎道:“勉强活着吧!”须贾又问:“范叔想游说于秦国吗?”范雎道:“没有。我自得罪魏的相国以后,逃亡至此,哪里还敢游说。”须贾问:“你现在干什么呢?”范雎道:“给别人帮工。”须贾不由得起了一丝怜悯之情,便留下范雎吃饭,说道:“没想到范叔贫寒至此!”同时送给他一件丝袍。

    席间,须贾问:“秦的相国张君,你认识吗?我听说如今天下之事,皆取决于这位张相国,我此行的成败也取决于他,你有什么朋友与这位相国认识吗?”范雎道:“我的主人同他很熟,我倒也见过他,我可以设法让你见到相国。”须贾说:“我的马病了,车轴也断了,没有大车驷马,我可是不能出门。”范雎说:“我可以向我家主人借一辆车。”

    第二天,范雎赶来一辆驷马大车,并亲自当驭手,将须贾送往相国府。进入相府时,所有的人都避开,须贾觉得十分奇怪。到了相府大堂前,范雎说:“你等一下,我先进去替你通报一声。”

    须贾在门外等了好久,也不见有人出来,便向守门人问道:“这位范先生怎么这么半天也不出来?”守门人说:“没有什么范先生。”须贾说:“就是刚才拉我进来的那个人呀!”守门人说:“那是张相国。”

    须贾大惊失色,明白自己上当了,于是脱衣袒背,一副罪人的打扮,请守门人带他进去请罪。范雎雄踞堂上,身旁侍从如云。须贾膝行至范雎座前,叩头道:“小人没能料到大人能致身于如此的高位,小人从此再也不敢称自己是读书有识之士,再也不敢与闻天下之事。小人有必死之罪,请将我放逐到荒远之地,是死是活都由大人安排!”范雎问:“你有几罪?”须贾说:“小人之罪多于小人之发。”范雎道:“你有三大罪:我生于魏,长于魏,至今祖先坟茔还在魏,我心向魏国,而你却诬我心向齐国,并诬告于魏齐,这是你的第一大罪。当魏齐在厕中羞辱我时,你不加阻止,这是你的第二大罪。不只如此,你还乘醉向我身上撒尿,这是你的第三大罪。我今天之所以不处死你,是因为你昨天送了我一件丝袍,看来你还没忘旧情,我可以放你回去,不过你替我转告魏王,赶快将魏齐的脑袋送来!要不然,我就要发兵血洗魏都大梁城!”

    此时的秦国,威行天下,无人敢与争锋;此时的范雎,位高权重,言出令随。魏齐吓得仓惶出逃,可赵、楚等国畏于秦国的兵威,谁也不敢收留他,魏齐终于被迫自杀。

    【人生点击】

    一件丝袍感动了手握大权者的心,从而保住了官和命,看来,财富动人心哪!倘若当时没有这件丝袍,须要的性命就难保了!

应该了解自己

    一只青蛙,坐在池塘边上,悠闲地叫着,突然它看见一只苍鹰从空中飞过,心里就想,如果自己会飞该有多好啊!

    于是,它鼓起腮帮子对苍鹰喊道:“鹰大哥,我想学飞,你可以教我吗?”苍鹰听了青蛙的请求感到非常可笑,就善意地劝道:“青蛙兄弟,你的身体条件决定你是不能学习飞行的,你还是好好地去游泳吧。”

    青蛙已经被飞行迷住了头脑,它想一定是自己的诚意没有感动苍鹰。于是,它又说:“可是我十分想学飞行,我会很努力的,你就答应我吧。”苍鹰经不起青蛙的恳求,便抓住它,飞到高空,然后将它松开。青蛙感到自己似乎飞了起来,可还没来得及俯瞰大地,它便落在岩石上,摔得粉身碎骨。

    【人生点击】

    寓言中的青蛙先天不具备飞行的条件,仍然强求学习飞行,最终酿成了粉身碎骨的悲剧。它的悲剧在于缺乏对自身的清醒认识,为自己制定了较高、甚至是不客观的目标。

    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曾把“认识你自己”作为自己一生行动的箴言,在他看来,认识自己是做任何事情的前提条件。

不可收缩的目标

    美国加州大学曾经做过这样一个有名的实验:经测试,跳蚤跳起的高度一般可达它身体的400倍左右,所以说跳蚤可以称得上是动物界的跳高冠军。如果一个玻璃杯里放进一只跳蚤,发现跳蚤能够立即轻易地跳出来,再重复几遍,结果还是一样。

    但是,当实验者再次把这只跳蚤放进杯子里,同时立即在杯上加一个玻璃盖,跳蚤再跳时,便重重地撞在玻璃盖上。跳蚤十分困惑,但是它不会停下来,因为跳蚤的生活方式就是“跳”。一次次被撞,跳蚤就会开始变得聪明起来了,它能根据盖子的高度来调整自己所跳的高度。在跳了一阵以后,发现这只跳蚤再也没有撞击到这个盖子,而是在盖子下面自由地跳动。

    过一段时间后,当实验者把这个盖子轻轻拿掉后,跳蚤不知道盖子已经去掉了,它还是按原来的这个高度继续跳。

    三天以后,这只跳蚤还在那杯子里跳。

    一周以后发现,这只可怜的跳蚤还在这个玻璃杯子里不停地跳着,但是,它已经无法跳出这个玻璃杯了。

    【人生点击】

    人生的目标一旦确定,就不可降低其高度。决不可因环境而消磨自己的壮志。

把自己放在将军位置上

    1769年8月15日拿破仑出生在科西嘉岛的一个破落贵族的家中。他在家里排行第二,个子矮小却生性好斗,他的哥哥约瑟夫比他大一岁,但他很小的时候就和哥哥打架,从不认输。

    拿破仑十岁那一年,由于家境的贫困,父亲便把拿破仑送进了法国一所公费学校——布里埃纳军校。这所学校不仅纪律严明而且等级制度非常的明显,所以穿着破烂的拿破仑刚一到这里便遭到了欺侮。

    一天早晨,当他起来洗脸的时候,一个贵族子弟,故意把迎面走过来的拿破仑撞了一下,然后扬长而去。拿破仑早就看不惯这个横行霸道的家伙了,他从后面追上去朝着那人后背就是几拳,一下子把那个横行霸道的家伙打倒在地。

    那个贵族子弟并不服输。没过几天,这个小子又叫来几个贵族子弟报复拿破仑,当拿破仑刚从教室回到寝室的时候便被这一伙人给围住了。他们故意找拿破仑的茬,大打出手,那个贵族子弟还在一旁大喊加油。眼快的拿破仑看见大门后面有一根木棍子,拿起棍子便往人群堆里乱劈,当时只见人群迅速散开。从此以后,大家再也不敢冒犯这位破落贵族的子弟了。

    在学校里,拿破仑学习非常认真,他认为如果只凭力气大是不行的,只有学习好才能够最终征服那一群自认为了不起的贵族子弟。

    拿破仑广泛地阅读历史书籍,特别是有关军事方面的书和作战的书,他都非常喜欢看,而且他的记忆力非常好,关于历史上的一些重大战争是为什么成功或失败的,他都记得清清楚楚。他对那些在历史上有成果的将帅非常佩服。

    有一年的冬天,大雪把整个校园都覆盖了,学校气氛更显得沉闷了。课间,大家站在走廊上看着飘落的雪花发呆,谁也不敢朝操场走去。突然,一个人拨开人群狂奔着跑向雪地。他在雪地里滚了几个滚以后,又迅速爬了起来。

    “哎!快来打雪仗吧!”    

    大家仔细一看,是拿破仑。只见他把手中的雪团扔向了在走廊里发呆的同学。顿时同学们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了,大家也狂奔着跑向操场。

    “这边一队,那边一队,先把你们的战壕垒好。”

    同学们非常自觉地分成了两支队伍,他们用四周的雪迅速地垒成了战壕。

    “打!”拿破仑一声命令下,顿时雪团飞舞。他一会儿跑到这边去指挥,一会儿跑到那边去指挥,整个场面就跟战争差不多少。这次雪战持续了将近半个小时,等到老师来叫上课,同学们才依依不舍地跑回了教室。结果大家被罚打扫操场的积雪,而那场雪战的挑起者——拿破仑却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接受批评。

    在布里埃纳军校呆了五年以后,拿破仑便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进了巴黎军官学校,可是不幸的是他刚入学不久父亲便突然去世了,这时家里更贫穷了,为了使自己能早一点出人头地,摆脱家庭的困境,他决定努力学习,争取早一点毕业。他提前两年通过了这所军官学校的考试,然后跟其他两位同学一块被任命为皇家炮兵少尉,那一年拿破仑只有十六岁。

    【人生点击】

    一个善于表现自己的人,往往会成就一番事业。因为他的信心会在一次次成功的表现中得以提高,他的韧性也会在一次次的失败中得以加强,一个人如果能做到胜不骄、败不馁,那么还有什么理想不能实现呢?

慎微长贵

    事物总有看不透、不可料的一面,而世事诡谲、风波乍起,更非人所能目睹,所以主张立身惟谨,避嫌疑,远祸端,凡事预留退路,不思进,先思退。满则自损,贵则自抑,所以能善保其身。

    唐朝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的事迹已为人所熟知,但很少人知道,这位功极一时的大将为人处世却极为小心谨慎,与他在千军万马中叱咤风云、指挥若定的风格全然不同。

    唐肃宗公元二年(761),郭子仪进封汾阳郡主,住进了位于长安亲仁里的金碧辉煌的王府。令人不解的是,堂堂汾阳王府每天总是门户大开,任人出入,不闻不问,与别处官宅门禁森严的情况迥然有别。客人来访,郭子仪无所忌讳地请他们进入内室,并且命姬妾侍候。有一次,某将军离京赴职,前来王府辞行,看见他的夫人和爱女正在梳妆,差使郭子仪递这拿那,如同使唤仆人没有两样。儿子们觉得身为王爷,这样子总是不太好,一齐来劝谏父亲以后分个内外,以免让人耻笑。

    郭子仪笑着说:“你们根本不知道我的用意,我的马吃公家草料的有500匹,我的部属、仆人吃公家粮食的有1000人。现在我可以说是位极人臣,受尽恩宠了。但是,谁能保证没人正在暗中算计我们呢?如果我一向修筑高墙,关闭门户,和朝廷内外不相往来,假如有人与我结下怨仇,诬陷我怀有二心,我也会闭目塞听,错失分辩的机会。我现在这样无所隐私,不使流言蜚语有滋生的余地,就是有人想用谗言诋毁我,也找不到什么借口了。”

    几个儿子听了这一席话,都拜倒在地,对父亲的深谋远虑深感佩服。中国历史上多的是有大功于朝廷的文臣武将,但大多数的下场都不好。郭子仪历经玄宗、肃宗、代宗、德宗数朝,身居要职60年,虽然在宦海也几经沉浮,但总算保全了自己和子孙,以80多岁的高龄寿终正寝,给几十年戎马生涯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这不能不归之于他的这份谨慎。

    【人生点击】

    对于建功立业的优秀人物来说,慎微其言行不是怯懦,而恰恰是明智而勇敢的行为。

永不言败

    乔伊出生的时候,他的脚是向上扭曲的,看起来就是脚掌在上的样子。母亲认为这不是正常的,但并不真正理解这意味着什么。也许,这就是说乔伊是一个天生畸形足的孩子。医生向保证说,只要经过合理的治疗,孩子肯定能够正常地走路,但很可能永远也跑不快。

    在他生命中的最初三年,乔伊一直在手术、各种金属模型和绷带中度过。他的双腿经历着按摩、运动、练习等一系列过程,然后,在他七八岁的时候,如果你看见他走路的话,你甚至不知道他是有残疾的。如果他走了很长的路,比如说在娱乐公园里玩或者从家走到动物园那么远,他就会抱怨说他的腿很累很累,像受伤了一样。母亲往往会停下来,买一点苏打水或一个甜筒冰激凌,谈谈他们刚刚都看见了什么以及我们将要看到些什么。没有人告诉他为什么他的腿感到劳累,为什么它们那么虚弱。也没有人告诉他这是天生的缺陷。所以乔伊什么都不知道。

    在孩子们一起玩耍的时候,邻居家的孩子总会四处奔跑,就像大多数孩子会做的那样。乔伊会看着他们玩,当然,也会跳起来、奔跑和玩耍。没有人告诉他,他很可能永远不能像别的孩子跑得那样快。

    七年级那年,他决定参加环城赛跑小组。每天他都跟着那支队伍一起训练。他看起来比队里的其他成员练习得更努力,跑得也更多。很可能他已经感觉到,有些看起来很自然地就被其他人拥有的能力,并没有被他所拥有。他本来就不应该去试图参加这样一个队伍,这个队伍的成员都是学校里跑前七名的选手。即使是整个队伍都去跑了,也只是那七个人才可能有潜力为学校挣得分数。

    他继续一天跑四五英里,每天都是。即使高烧到华氏103度的那天,他也不愿留在家里休息,因为他还要参加环城赛跑的训练。母亲不放心他的腿,于是到学校去看他。他正一个人沿着一条长长的林阴大道跑步。她把车开到他的跟前,车速很慢,好和他奔跑的步伐保持一致。问他感觉如何。“很好。”他说。他只剩下两英里了。当汗水从他脸上淌下来的时候,他的眼睛因为发高烧,看起来就像玻璃一样,但他仍旧坚持看着前方,继续奔跑。

    两个星期以后,这个赛季倒数第三场比赛的前一天,宣布了参加正式比赛的成员名单,乔伊列在了名单上的第六位。乔伊成功地加入了这支队伍。他那时候上七年级,队伍里其他六个成员全都上八年级。

    【人生点击】

    如果不给自己一个停止努力的理由,那么大部分人都会取得成功。依赖或逃避害苦了很多人,但是他们却茫然不知。相反,还为自己有个偷懒的理由而自鸣得意呢。

站稳就是收获

    丽丝和凯勒同在一家公司上班。有一天,公司突然要裁员,裁员名单上赫然写有她们俩的名字,并规定一个月之后离岗。那天,大伙儿看她俩都小心翼翼,也不敢和她们多说一句话。因为,她俩的眼圈都是红红的。

    第二天上班,这是丽丝和凯勒在单位的最后一个月。丽丝的情绪仍很激动,谁跟她说话,她都像灌了一肚子的火药,逮着谁就向谁开火。

    不久,丽丝找了一些人到老总那儿说情,好像都是重量级的人物,丽丝着实高兴了好几天。不久又听说,这次是“一刀切”,谁也通融不了。丽丝再次受到打击,她显得很气愤,并用异样的目光在每个人脸上刮来刮去,仿佛有谁在背后捣她的鬼,她要把那人用眼钩子勾出来。许多人开始怕她,都躲着她。

    丽丝原来很讨人喜欢,但慢慢地,她人未走,大家就有点讨厌她了。

    凯勒却一直很讨人喜欢。同事们早已习惯了这样对她:“凯勒,把这个打一下,快点儿!”“凯勒,快把这个传真出去!”凯勒总是连声答应,手指像她的舌头一样灵巧。

    裁员名单公布后,凯勒哭了一晚上,第二天上班也无精打采,可打开电脑,拉开键盘,她就和以往一样地开始工作。凯勒见大伙不好意思再吩咐她做什么,便特地跟大家打招呼,主动揽活。她说:“是福跑不了,是祸躲不了,反正这样了,不如干好最后一个月,以后想干恐怕都没机会了。”凯勒心里渐渐平静了,仍然和以往一样勤劳地打字复印,随叫随到,坚守在她的岗位上。

    一个月后,丽丝如期下岗,而凯勒却被从裁员名单中删除,留了下来。主任当众传达老总的话:“凯勒的岗位,谁也无可替代;凯勒这样的员工,公司永远不会嫌多!”

    【人生点击】

    命运对人的考验常会以不同的形式出现。面对困难、挫折,一个人如果能做到冷静、理智地控制自己,并勇于面对眼前所遭遇到的困境,他就可以征服一切障碍。

    面对激烈的竞争,如果你不想让自己的名字出现在落选者的名单中,就请记住:要首先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人。

绝处逢生

    有一个叫蔡云畏的探险运动家曾于1984年成功地飞越太平洋。他是驾驶小飞机飞越太平洋的第一个中国人,也是第一个东方人。

    1984年,蔡云畏驾驶着“华侨精神号”小飞机,打破了1927年美国人柏林创下用32小时飞越3610海里的距离,而他自旧金山抵达台北,创下了35小时飞越7312海里,单人单引擎飞机飞越太平洋的世界纪录。他的成绩,已被载入《世界航空纪录大全》,至今仍无人向他挑战成功。

    驾驶单人单引擎飞机飞越太平洋是许多探险运动家的愿望。但几十年过去了,还没有人为这一愿望付诸行动。因为小飞机的载油量是有限的,要想飞越太平洋,中途必须加油。而飞机失事70%发生在降落过程中,何况单人单引擎飞机起飞比降落更危险。飞机以单引擎推动滑行到跑道尽头,有时仍达不到升空的速度,这时就会撞毁或坠海。如果增添飞机的载油量,那等于在它的身上安置了“飞行炸弹”。面对这种风险,有谁敢在太平洋上空赌一把呢?

    蔡云畏敢!这位中国人证实了黄种人不仅仅是探险运动的“追随者”。在颁发证书的记者招待会上,他阐述了自己成功的奥秘:自从飞机起飞的那一刻,我就斩断了自己的退路,让自己置身于命运的悬崖之上。正是面临这种后无退路的境地,我才会集中精神奋勇向前,从生活中争取属于自己的位置。我们常在付诸行动之前就为自己设计好后路了,这好比自己先打倒自己,任何失败都是从此开始的。

    【人生点击】

    如果你有信念,如果你有目标,如果你已经奋斗过努力过,那么,在最危急的时候,也许就是希望的曙光升起的最佳时刻。

经住赞美

    有一只红鲤鱼在暴雨来临前耐不住憋闷,纵身跃出池塘的水面,长长地透了一口气,并在阴沉沉的池塘上方画下一道红色的绝妙的剪影。

    在入水之前,它听到从岸上传来了一句天籁般的赞美:“呀,多漂亮的一条红鲤鱼!”

    第一次听到这么美妙的声音,红鲤鱼激动得连拍了好几个水花:“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终于有人懂得欣赏我的美了!”它的伙伴们从来都没称赞过它。

    伙伴们的缺乏美感让红鲤鱼对刚才的赞美更觉可贵,一种乍逢知己的惊喜充斥着它的内心:“也许我该结识结识那个人。”

    想到这些,红鲤鱼就在水中猛游了一圈,憋足了劲,闪电一般跃出水面,再一次高高地出现在池塘上方。

    水外的世界真是很刺激,红鲤鱼有一种鲤鱼过龙门的成就感,它一边享受着风拂过身体的凉爽与惬意,一边睁圆了眼睛去搜寻那个一生难得一遇的知音。

    但它只看到了一张网,一张铺天盖地的网,当那张肮脏的渔网裹住它美丽的躯体时,它听到了那个一模一样的声音:“哈,逮着了!”红鲤鱼就这样永远告别了生它养它的池塘。

    【人生点击】

    人都是有自我的,每个人都希望获得别人的肯定,自大自信的人需要这种肯定,自卑的人更是需要。自大自信的人听到别人对他的肯定,等于为自己的自大自信找到了强有力的证据;自卑的人通常条件比较差,他更需要别人的肯定,以建立自己的信心,甚至连与事实脱离的肯定他都信以为真。

展现自己的风采

    戴尔·卡耐基从密苏里州的乡下到纽约的时候,他就报名了法国戏剧学院,他立志做一名演员。当时他就有一个自认为非常聪明的想法,一条达到成功的捷径,这个想法非常之简单,非常之完美,他不知道为什么成千上万的富有野心的人居然没有发现这一点。这个想法就是,他要去学当年那些有名的演员怎样演戏,学会他们的优点,然后把每一个人的长处学下来,使自己能成为一个集所有优点于一身的名演员。他说:“我多么愚蠢,多么可笑,我居然浪费了很多时间去模仿他人,最后终于明白,我一定得保持自己的本色,我不可能变成任何人。”

    这次痛苦的经历按说能让他永久难忘才是,可事实并不是如此,当他后来写一本有关公开演说的书时,他又有了和以前演戏时一样的想法。他想把其他作者的观点,都“借”过来放在那本书里,使那一本书能够包罗万象。于是他买了十几本有关公众演讲的书,花了一年的时间把它们的“观念”尽收其中,可结果发现,他这本把别人的观念整个凑在一起而写成的“大杂烩”让人吃得实在难以下咽。无奈他只好把这道“菜”倒在垃圾桶里。

    这一回,他又一次对自己说:“你一定得保持你自己的本色,不论你的错误有多少,能力多么有限,你也不可能变成别人。”于是他卷起袖筒,做了他本该早就如此做的“菜”,完全以他自己写人生。他说:“我没有办法写一本足以与莎士比亚相媲美的书,但我可以写一本由我写成的书。”

    【人生点击】

    自己的个性自己的风采,必须独立必须别具一格。只有真实地展现自己生命实质生命风采的人,才能够取得惊人的成果。

不同选择

    在很多年以前,有一群熊欢乐地生活在一片树木茂密、食物充足的森林里。    

    后来,地球上发生了巨大变化,森林被雷电焚烧,动物四散奔逃,熊的生命也受到威胁。于是有一部分熊提议说:“我们北上吧,在那里我们没有天敌,可以使我们发展得更强大。”另一部分则反对说:“那里太冷了,如果到了那里,只怕我们大家都要被冻死、饿死。还不如去找一个温暖的地方好好生存,可供我们吃的食物也很多,我们也会很容易生存下来。”争论了半天,谁也说服不了谁,结果,一部分熊去了北极边缘生活,另一部分则去了一个四季温暖、草木繁茂的盆地居住下来。

    到了北极边缘的熊,逐渐学会了在冰冷的海水中游泳,到海水中捕食,甚至敢与海豹搏斗……渐渐地,他们比以前更大更重、更凶猛,成为了今天的北极熊。另一部分熊到了盆地之后才发现:根本无法和这里的肉食动物竞争,也无法与数量更大的食草动物竞争,于是只好改吃别的动物都不吃的东西——竹子,这才得以生存下来。渐渐地他们变得好吃懒动,体态臃肿不堪,演化成了现在的大熊猫。如今日益减少的竹林,使得大熊猫几乎濒临灭绝,只能被关在动物园里,靠人类的帮助才能生存。

    【人生点击】

    一个人现在的不如意、逆境、挫折、乃至苦难都是自己的财富,苦难是最好的大学。同样,一个优秀的公司也都是从苦难中走过来的。

    在逆境中,公司经受各种考验与锤炼,百炼成钢,就像北极熊那样成就了自己非凡的意志品质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逆境并不可怕,只要你敢于在逆境中求生存,往往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借助权势显贵自身

    森林中有些动物根本就不把狐狸放在眼里,所以它一直在想办法怎样利用邻居老虎的威风树立自己的威信。

    有一天,聪明的狐狸跑到老虎家说:“天帝已经任命我为王中之王,无论谁不听我的话,都将遭到极严厉的惩罚。”

    老虎半信半疑。狐狸见老虎迟疑,知道它对自己的那一番话有几分相信了,便神气十足地挺起胸膛说:“难道你不相信我说的话吗?那么你现在就跟我来,走在我后面,看看是不是所有的动物见了我,都吓得抱头鼠窜。”

    于是,狐狸大模大样地在前面开路,老虎小心翼翼地在后面跟着。

    没走多久,老虎就看见有许多正在争相觅食的小动物和大动物,发现狐狸后,都狂奔四散,老虎信以为真了,就对狐狸说:“你既然是王中之王,那我以后能为你做点什么呢?”

    狐狸说:“你是森林之王,我也不能太让你难堪了,你只要每天陪我散步一次就可以了。”老虎高兴地答应了。

    天长日久,森林中的其他动物见狐狸总是和老虎走在一起,老虎还对它很尊敬,自然就对狐狸另眼相看了,甚至还产生了敬畏之心。

    【人生点击】

    有时候狐假虎威并不是什么不好的事情。

    一个简单的道理是:善于假借外部力量,同样的事情就会有截然不同的结果,如果你把这样的智慧用在你的财富创造中,也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财富。

寻求事业伙伴不存门阀之见

    要知道:你如果想成为生活的强者,想通过自己的才智和创造力成为财富和权势的占有者,除了创造机遇,发现机遇,把握机遇外,最主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发现人才,笼络人才,启用人才,重用人才。

    人生之中,战略的目标一旦确定,人才就是决定性的因素。独立运营也好,独树旗帜也好,单枪匹马打天下的事例是没有的。《三国演义》中的常胜将军赵子龙,虽然能单枪匹马长坂坡大战,力敌百万兵,但是,那只是一次战斗而已,尽管是独踞亘古军史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倘若单枪匹马能打天下,人类的历史就需全盘改写。

    启用人才,重用人才,要不存“门阀”之见。不管他是“山野村夫”,还是“无名鼠辈”,还是潦倒之士,只要是人才,真正的人才,就要笼络,为我所用,为我重用。

对待小人的态度

    仇视小人虽然足以显示你的正义,但并不是保身之道,反而显出你的正义的不切实际,因为你的“正义”恰恰反衬出小人的无耻、不义。

    再坏的人也不愿被人批评“很坏”,总要披一件伪善的外衣,这就是人性。而你特意显示的“正义”,却照出了不少小人的劣迹,这不是成心和他们过不去吗?

    君子不畏谣言,不畏攻讦,因为他问心无愧。有些小人看你暴露了他的真实面目便会在心里暗暗愤怒。为了自保,为了掩饰也为了泄愤,他会对你展开攻击。也许你不怕他们的攻击,也许他们也奈何不了你,但你要知道,有些小人始终隐藏在暗处,用的始终是不合乎道德的手段,而且决不会轻易罢休。别说你不畏惧他们对你的攻击,看看历史吧,有几个忠臣能抵挡得过奸臣的陷害呢?

    春秋时期的伍奢被费无极所害,热血铸青史;南宋抗金名将岳飞被秦桧诬陷,血洒风波亭;清代“戊戌六君子”被袁世凯陷害,喋血菜市口……忠臣的血映红了大地,也映红了历史,同时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所以,我们平常遇到小人,要与之保持距离就是了,不必嫉恶如仇地与他们划清界线,他们也是需要自尊和面子的。

    《呻吟语》里有一句名言:“处小人,在不远不近之间。”这和孔子的说法如出一辙。过分地接近小人,对自己而言实在是一种负担;冷落了他,又会招致嫉恨,不知其心怀何种鬼胎。所以,保持适当的距离才是上策。

    庄子说:“小人之交甘如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倘若像甘饴一般地粘住对方,时间久了,关系就必然疏远。与朋友相交,一定要保持适当的距离,否则极易产生矛盾,造成两败俱伤,友谊难以永久持续。

    孟子说:“君子之所以异于常人,便是在于其能时时自我反省。”你即便受到他人不合理的对待,也要先反省自己本身。自问:我是否做到了“仁”?是否缺少了“礼”?否则别人为何这样待我呢?等到自我反省的结果合乎仁也合乎礼了,而对方强硬的态度却始终不改,那么,君子必然反问自己:我一定还有不够真诚的地方。再反省的结果是自己没有不够真诚的地方,而对方强硬的态度依然故我,君子这时才感慨地说:“他不过是荒诞的人罢了。这种人和禽兽又有何差别呢?对于禽兽根本不需要斤斤计较。”

    世事如局,变幻无常。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这是机智处世的原则。对小人嫉恶如仇,不如赐他一杯咖啡,让他感受到你的真情、你的美,你才不会被他们攻击、诬陷,才会为你的成功之路扫除障碍。

    【人生点击】

    小人何时何地都有。

    我们平常遇到小人,要与之保持距离就是了,不必疾恶如仇地不顾客观条件地与他们划清界线,也不要因和小人一时一事的争斗而谈了大事,误了人生。须知:小人在暗处,一手搭弓,一手握箭,说不定哪时哪刻就来个“弓如满月,箭似流星”,给你来个当背一箭,洞穿你的前胸呢!

睁开你的“火眼金睛”

    在利益面前,各种人的灵魂会赤裸裸地暴露出来。有的人在他人对自己有利或无害时,尽可以称兄道弟、呼朋唤友,显得好不亲热。可是,一旦这个人有损于他的利益时,他就立刻变了一个人,见利忘义、惟利是图,友谊、感情统统抛到九霄云外,丝毫不提。比如:在一起工作的同事,平时大家说笑逗闹,关系良好。可是到了晋级时,名额有限,有的人就露出“丑恶”的真面目。他们再也不把什么同事、朋友放在心上,在会上摆自己功劳,揭他人短处,背后造谣中伤,四处活动,千方百计地企图把别人拉下去,自己挤上来。这种人的内心世界,在利益面前暴露无遗。他们的行为真是吓人!事过之后,有谁还敢和他们交心认友呢?

    当然,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中,知心朋友难以寻觅,但还是能找到真正的朋友的。在利益得失面前,每个人一定会亮相的,每个人的心灵会迫不及待地钻出来当众表演。所以,此刻也是识别朋友和人心的大好机会。

    进而言之,时间也可成为公正的法官。有的人在一时、一事上还可以称得上是真心的好朋友;日子久了,经过一段时间的考验就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他们的为人、人品。“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说的就是这个意思。通过长期交往、长期观察,就会达到这样的境界:知人知面也知心。

    春秋末年,晋国中行文子在政治争斗中失败,流亡在外,有一次经过一座城池时,他的一位随从向他提醒道:“主公,这里的官员是您的老朋友,为何不在这里休息一下,等候着后面的车子呢?”中行文子对他说:“不错,以前此人待我非常好,我有段时间喜欢音乐,他就送给我一把瑶琴;后来我又喜欢佩饰,他便送给我一些玉环。他这是投我所好,希望我能够接纳他。而现在我担心他要出卖我来讨好别人了。”于是他迅速地离去。果然不出他所料,没过多久,这个官员就派人扣留了中行文子后面的两辆车子,献给了晋侯。

    在普通人当中,像中行文子这样有“心机”的人还是比较少的。

    中行文子在蒙难之际能够推断出“老友”的出卖,避免了被他伤害的灾祸,这可以让我们看到:当你身居显职时,某位朋友对你一再讨好,那他多半是因你的地位而结交你,而不是看中你这个人本身。这类朋友决不会在你身陷危难之时施以援助之手,却会趁机投井下石。

    话又说回来,通过逆境来检验人心,虽然代价高昂,时间长久,又过于被动,然而其可靠程度却很高。因此我们说:“倒霉之时揣度人心不失为一种稳妥的方法。”

    【人生点击】

    在利益得失面前,每个人一定会亮相的,每个人的心灵会迫不及待地钻出来当众表演。而君子对利益,采取的是不惊不乱、理智公允的态度;他们决不会为金钱和女色而迷乱心志。小人正相反,小人的贪欲和邪念,刺激他们采取种种卑劣手段,迫不及待地把一切据为己有。

到底该在哪儿

    大家都知道,李斯是秦朝的丞相,辅佐秦始皇统一并管理中国,立下汗马功劳。可少有人知,李斯年轻时只是一名小小的粮仓管理员,他的立志发愤,竟然是因一次上厕所的经历。

    那时,李斯26岁,是楚国上蔡郡府里的一个看守粮仓的小文书。他的工作是负责仓内存粮进出的登记,将一笔笔斗进升出的粮食进出情况,认真记录清楚。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着,李斯不能说完全浑浑噩噩,但也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对。直到有一天,李斯到粮仓外的一个厕所解手,这样一个极其平常的小事竟改变了李斯的人生态度。

    李斯进了厕所,尚未解手,却惊动了厕内的一群老鼠。这群在厕所内安身的老鼠,个个瘦小枯干探头缩爪,且毛色灰暗,身上又脏又臭,让人恶心之极。

    李斯看见这些老鼠,忽然想起了自己管理的粮仓中的老鼠。那些家伙一个个吃得脑满肠肥,皮毛油亮,整日在粮仓中大快朵颐,逍遥自在。与眼前厕所中这些老鼠相比,真是天上地下啊!

    人生如鼠,不在仓就在厕,位置不同,命运也就不同。自己在蔡城里这个小小的仓库中作了8年小文书,从未出去看过外面的世界,不就如同这些厕所中的小老鼠一样吗?整日在这里挣扎,却全然不知有粮仓这样的天堂。

    李斯决定换一种活法,第二天他就离开了这个小城,去投奔一代儒学大师荀况,开始了寻拢“粮仓”之路。20多年后,他把家安在了秦都咸阳的丞相府中。

    【人生点击】

    自古有言:凤凰不落无宝之地。如果你是一个优秀的人,千万要选择好自己的落脚点。只要稍有机会,就要择时而动,凤归梧桐。

真正的成功

    有这样一个人,他的成功经历可以值得我们深思。

    那是在1832年,当时他失业了,这使他很伤心,但他下决心要当政治家,当州议员,糟糕的是他竞选也失败了。在一年里遭受两次打击,这对他来说无疑是痛苦的。

    他尝试自己开办企业,因为管理不善,结果不到一年,企业又倒闭了。在以后的十七年间,为偿还企业倒闭时所欠的债务,他不得不到处奔波,历尽磨难。

    这一年,他再一次决定参加竞选州议员,这次他成功了。他内心萌发了一丝希望,认为自己的生活有了转机:“可能我可以成功了!”

    1835年,他与自己心爱的女友订了婚,但离结婚还差几个月的时候,未婚妻不幸去世。这对他精神上的打击实在太大了,他心力憔悴,数月卧床不起。    

    在1836年,他还得过神经衰弱症。1838年,他觉得身体状况良好,于是决定竞选州议会议长,可他失败了。1843年,他又参加竞选美国国会议员,但这次仍然没有成功。

    他一次次地尝试,一次次地遭受失败,但他没有放弃,也没有说:“要是失败会怎样?”1846年,他又一次参加竞选国会议员,最后终于当选了。

    两年任期很快过去了,他决定要争取连任。他认为自己作为国会议员表现是出色的,相信选民会继续选举他。但结果很遗憾,他落选了。

    因为这次竞选他赔了一大笔钱,他申请当本州的土地官员。但州政府把他的申请退了回来,上面有州长的批示:“本州的土地官员要求有卓越的才能和超常的智力,你的申请未能体现这些特点。”

    他还没有服输,1854年,他竞选参议员,又失败了;两年后他竞选美国副总统提名,结果被对手击败;又过了两年,他再一次竞选参议员,还是失败。

    这个人尝试了十一次可只成功了两次。这个在九次失败的基础上赢得两次成功的人便是亚伯拉罕·林肯,他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他一直在做自己生活的主宰。

    1860年,他当选为美国总统。

    【人生点击】

    当你发觉自己根本没有优势可言时,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永不服输的心。要坚信只要成功一次,我们就能大功告成。而在这次成功前的每一次失败,都只能算是我们为了这次成功应该付出的代价而已。

坚持,就会胜利

    许多人失败往往不是因为他们的能力不够,而是因为他们没有再坚持一刻的决心。

    一群蛤蟆在进行比赛,看看谁先到达一座高山的顶端。周围有一大群围观的蛤蟆在两旁看热闹。

    比赛开始了,由于大伙都不信有谁能到达那座山峰的顶端,只听到一片嘘声:“太难为它们了!这些蛤蟆无法到达目的地,无法达到目的地……”

    许多蛤蟆开始泄气了,有的干脆出发不久便退了下来。可是,有一只蛤蟆却一直在奋力地向上爬去。

    围观的蛤蟆继续高喊着:“太难了,你们不可能到达山顶的!”

    其他的蛤蟆都停下来了,只有那一只蛤蟆一如既往继续向前,并且更加努力地向前。

    比赛结束,其他蛤蟆都半途而废,却只有那一只蛤蟆不可思议地到达了终点。

    一只蛤蟆走向前来,问它为什么能坚持下来到达终点。

    这时,大家才发现——这只蛤蟆是聋子!

    【人生点击】

    人生最大的困难,并非来自于命运,却往往来自于畏难的心理。不去多想,奇迹就会发生。虽然面对风风雨雨的人生,对于有血有肉的我们,有时难免要苦痛地呻吟;虽然经受命运炼狱烧烤的苦痛,对于有志有情的我们,有时难免悲怜地落泪。但是,不移的壮志和钢铁的意志,却始终如一地支配着我们的生命,去夺取成功创造奇迹。

黄金搭档千金难买

    约翰·洛克菲勒果然是个可造之材。他7岁时就卖过火鸡。一次,他把呆在窝里的小火鸡提回来喂养,然后卖掉,赚了一些钱。从12岁起,他帮母亲干活都要记在账本上,然后等父亲回来要账。攒足了50元钱后,又按7.5%的利息借给当地的农民。这些事情深受其父的夸赞。

    1855年10月26日,约翰·洛克菲勒没有高中毕业,就辍学闯荡世界。起初他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粮食行的簿记员,其间的表现深得老板赏识。由于他对老板不满意,才决定自己出来创业。1859年约翰认识了一个比他年长10岁的英国移民莫里斯·克拉克,合伙开起了一家谷物和牧草经纪公司。在这个公司里,19岁的约翰“主内”,而克拉克则“主外”,但自始至终,克拉克只把约翰当成他的小“跟班。”一段时间以后,美国中西部农业区受霜灾,在面临农民用来年收成换取订金的抉择时刻,年轻的约翰认为是一个打响自己名号的绝好时机。他利用自己的诚信从银行的一个朋友贷款2000元,解除了公司的危机。

    洛克菲勒有句名言:“坚强有力的同伴是事业成功的基石,不论哪种行业,你的伙伴既可把事业推向更高峰,也可能导致集团的分裂。”因此,他在经营中十分注重选用有突出商业才能的人做自己的助手,甚至不惜血本,从对手的阵营中挖出自己所需的人才。他的标准石油公司里的最高层领导者,大多是由这种先是敌人后成为己兵的优秀的人才组成。真正做到了“唯才是举”,“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

    洛克菲勒的一生,所用之才都是为他赚钱服务的,他自己则一直是这个家族的首领。在与他人的合作中,洛克菲勒只是为了自己的需要而起用他们,并非完全地相信他们,因为庞大的石油帝国靠他一人之力是撑不起来的。但无论如何,洛克菲勒在经营哲学上对合伙人的审慎选择是值得每位企业人士深思的。

    【人生点击】

    人生所重是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在人的一生中,在风风雨雨的人生征途中,在我们生活的领地上,如能得遇知音结成黄金搭档,真乃人生一大幸事,要无比珍惜呀!

精诚待人双得利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

    一只狮子和一只野狼同时发现一只小鹿,为了享受美食,它们商量好共同追捕那只小鹿。它们合作良好,当野狼把小鹿扑倒,狮子便奔向前去一口把小鹿咬死。但这时狮子起了贪心,不想和野狼平分这只小鹿,于是想把野狼也咬死,独霸美食。可是野狼奋力抵抗,后来野狼虽然被狮子咬死,但狮子也身负重伤,无法享受美味。

    狮子目光短浅,只看到自己眼前的一点儿利益,不肯与合作伙伴分享胜利,结果两败俱伤。

    这个故事讲述的道理就是人们常说的“你死我活”或“你活我死”的游戏规则!

    人生犹如战场,但人生又不同于战场。战场上一方不消灭另一方就会被另一方消灭,而人生赛场不一定如此。为什么非得争个鱼死网破、两败俱伤呢?

    大自然中“物竞天择,弱肉强食”的现象已是屡见不鲜。这样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

    在社会中,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之间相互依存,共生共荣。竞争是必要的,但“你死我活”的竞争方法,于人于己均无好处。既然如此,为什么不采用“双赢”战略呢?你得利,也让同仁得利,这种“双方都能获得利益的双赢”,大家何乐而不为呢?

    当你与同仁合作时,你也应该采用“双赢”的竞争策略,这绝对不是看轻你的实力,而是为了现实的需要。任何“单赢”的策略对你都是不利的,因为它必然会有失败的结果。

    除非对方是个软弱无能的人,否则你在与对方进行争斗的过程当中,必定会付出很大的心思,而当你打倒对方获得胜利时,你或许已经疲惫不堪,甚至所得还不足以补偿你的损失。

    人类社会是复杂多变的,你不可能始终将对方踩在脚底下。如果你总是贪心,必然会招致祸患,使你的身边危机四伏。在进行争斗的过程当中,也有可能会发生意外的情况,而这意外的情况会使本是强者的你发生微妙的变化,使你反胜为败!

    所以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以那种“你死我活”的竞争方式与同仁合作,从实际利益、长远利益上来看都是不利的。因此,你应该运用“双赢”的策略,使彼此相互依存。

    但凡有点“心机”的人都知道,注重彼此融洽与互助合作,面对利益时与其独吞,不如共享。

    总而言之,“双赢”是一种良性的竞争,更适合于现代社会中同仁之间的相互合作。不过,人在自己处于绝对优势时常会得意忘形,不惜一切去与同仁争斗,其最终的结果也必然是赢得悲惨。如果是这样,你的一切努力都将会化为云烟。

    【人生点击】

    想独自获利是一种贪婪,而双赢就是一种策略,是一种明智,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境界,是一种收获。

    当你与同仁合作时,你也应该采用“双赢”的竞争策略,这绝对不是看轻你的实力,而为了现实的需要,为了事业长足发展的需要。

马和驴子

    从前,有个商人到外地去买了很多粮食。他赶着一匹马和一头驴子,驮着沉重的谷物往回走。经过一段跋山涉水的艰苦旅行之后,驴子感到自己承受不了谷物的重量,就向马恳求道:“马兄,我实在顶不住了,请帮我分担一点吧。”

    马却想:我凭什么要驮那么多谷物,我还想让你替我驮一点呢!所以就拒绝了驴子的恳求。由于路越来越难走,驴子终因体力不支、精疲力竭,倒地而亡。

    商人一看驴子死掉了,就把所有的谷物,包括驴子的皮,都放在马背上。这时,马才幡然悔悟,悲伤地说:“我真是自作自受啊!如果当初替驴子分担一点,就不会受这么大的苦了。可现在不但驮上了全部的货物,还多加了一张驴皮。”

    【人生点击】

    只有互助合作,才能生存得更好。寓言中的马就是因为不懂这个道理,不肯帮驴子多分担一点谷物,最终驮起了全部谷物。而最终它是否能够向驴子一样活活累死,还是个未解之迷。

    精诚合作,互相支持配合,互相补充是那些合作创业成功的人们的重要人格和品质。

联合制敌

    一只羚羊屡屡受到一只恶狼的追捕,它得想办法摆脱这一处境。

    于是,羚羊找到强壮的马和长着尖利长角的牛说:“我想你们也恨透了那只恶狼了吧,我们为什么不团结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干掉它呢?”

    马和牛听了它的话都表示赞同,因为它们也经常受到那只恶狼的侵袭。

    于是,羚羊、骏马和牛开始商量计策。羚羊说:“马兄,请你藏在这棵树后,等我把狼引来,你就把它踢到土坡下。牛哥,你埋伏到土坡下,等狼滚下去,你就用长角把它抵死。”牛马都同意了羚羊的安排。

    于是,羚羊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在恶狼经常活动的地方踱步。恶狼不知是计,前来追杀,最终被羚羊、牛和马联合杀死。

    【人生点击】

    这是一则关于合作的寓言,在寓言中,羚羊、骏马和牛,在共同制敌过程中,优势互补,最后达到了多赢的效果。

    强强联合,向人生和事业的竞争者挑战,这不但能体现个人和企业的胸怀,也是企业个人和应对竞争者的明智选择。

戏宫女

    齐王和群臣喝酒,一阵风把蜡烛吹熄了,这时有人喝醉拉了宫女的衣服,宫女也拉了那人的帽带。

    宫女对齐王说了这件事,齐王便说:“每个人立刻把帽带扯去,并且丢在地上。”

    为了不揭穿这个人,群臣都把帽带拉断丢在地上。点上蜡烛后,自然分不出是谁拉了宫女的衣服,群臣继续喝酒助兴。

    几年后,齐国和赵国打仗,有一个勇敢的武将在前线杀敌,每次都打了胜仗,齐王觉得很奇怪,平常也没对他特别好,怎么甘愿出生入死?

    一问之下,才知道勇敢的武将,就是当年拉宫女衣服的人,为了感激齐王的恩德,奋勇杀敌。

    勇敢的武将拯救齐国于危难之际,后来,齐王便封他为护国大将军。

    【人生点击】

    为什么聪明的人总是容易成功?因为,聪明的人,是将自己身边的敌人变成自己的朋友;而头脑简单的人,往往把自己身边的朋友统统变成自己的敌人。朋友多,很多事情顺风顺水,自然容易获得成功;敌人多,自然阻力重重,难以成功。

对手不仅仅是敌人

    有个名叫西拉斯的人,面临着想不到的危机,进退维谷,差点砸了全家的饭碗。

    此人在一个小镇上开着杂货铺。这铺子是他爸爸传下的。他爸爸又是从他爷爷手里接过的。他爷爷开这铺子的时候,南北两边正在打仗。

    西拉斯买卖公道,信誉很好。他的铺子对镇上的人来说,就像手足,不可缺少,西拉斯的儿子在长大,小铺子就要有新接班人了。

    可是有一天,一个外乡人笑嘻嘻来拜访西拉斯,情况便变得严重了!

    此人说,他想买下这铺子,请西拉斯自己作价。

    西拉斯怎舍得?即便出双倍价他也不能卖!这铺子不光是铺子呀,这是事业,是遗产,是信誉!

    外乡人耸耸肩,笑嘻嘻地说:

    “抱歉。我已选定街对面那幢空房子,粉刷一番,弄个富丽堂皇,再进些上好货品,卖得便宜。那时你就没生意了!”

    西拉斯眼见对面空房贴出了翻新告白,一些木匠在里面锯呀刨呀,又一些漆匠爬上爬下,他心都碎了!他无可奈何却又不无骄傲地在自家店门上贴了张告白:敝号系老店,95年前开张。

    人们对比读了,无不吃吃暗笑。

    新店开业前一天,西拉斯坐在他那阴暗的店堂里想心事。他真想破口把对手臭骂一顿。

    幸亏西拉斯有个好妻子。

    “西拉斯,”她低低的声音缓缓地说,“你巴不得把对面那房子放火烧了,是不是?”

    “是巴不得!”西拉斯简直在咬牙切齿,“烧了有什么不好?”

    “烧也没用,人家保险过。再说,这样想也缺德。”

    “那你说我该怎么想?”西拉斯冒着火。

    “你该去祝愿。”

    “祝愿大火来烧?”

    “你总说自己是个厚道人,西拉斯,可一碰到切身事就糊涂了。你该怎么做不很清楚吗!你应该祝愿新店开业,祝愿它成功。”

    “你这是脑筋出了窍吧,贝蒂。”

    话虽这么说,西拉斯决定去一次。

    第二天早晨新店还没开门,全镇人已等在外边。大家看着正门上方赫然写着“新新面货店”几个金字,都想进去一睹为快。西拉斯也在人堆里,他快快活活,跨到台阶上大声说:

    “外乡老弟,恭喜开业,祝你给全镇人添方便!”

    他刚说完便吃了一惊,因为全镇人都围上来朝他欢呼,还把他举起来。大家跟他进店参观。谁都关心标价,谁都觉得很公道。那外乡老板笑嘻嘻牵着阿拉斯的手,两个生意人像是老朋友。

    后来,两家生意都做得兴隆,因为小镇一年年变大了像老西拉斯的年纪。

    【人生点击】

    真正要做成大事的人,总是把对手当作自己的伙伴,在竞争中提高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你的对手不仅是敌人,也是学习的对象。向你的对手祝愿成功,你们会携手走向辉煌,而互相拆台只会令双方两败俱伤。

识真人获财权

    汉高祖刘邦是西汉王朝的开国皇帝,他的妻子吕雉(即吕后、高后)辅佐他夺取天下,巩固政权,在秦汉之际的历史大变动中起了重要作用。刘邦和吕雉的婚姻,完全出之于吕雉之父吕公的撮合。

    吕公是单父(今山东单县)人,与沛县县令是朋友。他因为躲避仇人的寻衅,就到沛县投靠县令。一次,沛令宴请贵客,当地官吏与豪富纷纷祝贺。沛县主吏像萧何担任宴会的司仪,他依据客人送礼的厚薄安排座次。贺礼千钱以上的坐堂上,不满千钱的坐堂下。当时,刘邦不过是个小小的亭长,身无分文,进门后却高喊“贺礼万钱”。众人大吃一惊,吕公却深以为奇。他仔细端详刘邦的相貌和气度,颇有出众之处,对他十分敬重,不顾众人猜忌的目光,径自将刘邦引入上座。萧何对此十分不满。他认为刘邦好说大话,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刘邦却谈笑自若,不时对那些贵客流露出轻蔑的神色。

    酒宴快要结束时,吕公特意挽留刘邦,他对刘邦说:“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刘邦字季),愿季自爱。臣有息女,愿为箕帚妾。”意思是想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刘邦为妻。吕公的夫人得知此事后,直埋怨吕公说,你经常说我们的女儿气质不凡,将来一定会成为贵人。沛令向你求婚,你都没有答应,怎么会许给刘季这样一个人呢?吕公不予理睬,终于将吕雉许配给刘邦。    

    在吕公看来,刘邦除了相貌和气度不凡外,他的豁达大度、不拘小节,表现了藐视传统、官吏豪富的大家风度,认定刘邦将来一定大有作为。知人于未显之时,这才是识人的一种独特的眼力与远见。后来,刘邦果然率众反秦,夺取天下。而当年在刘邦之上的萧何等人,则成了他的辅佐大臣。

    【人生点击】

    从来能把握天时、改变自己一生造就锦绣前程的人,一定是慧眼识真、善于发现奇才的人。在具有奇特才能而又身遭苦困的人面前,能识得对方的才华,又能给予其丰厚的恩惠,那么,自己一生的财、权也就全盘具备了。

 

信赖便是财富,人心便是权力

    

    财富的定义,对于被称之曰:“高级生灵”的我们,绝不可能抽象地把这个词语锁定在金钱和物质之中,因为,做人的诚信,是更加具有价值和意义的财富。在我们的生活与事业之中,没有什么比信赖更重要的了。而要想取得众人的信赖,就必须秉承诚信的做人原则。

    同诚信一样,人心便是权势。一个受到社会公众普遍称颂、普遍拥戴的人,既使他只是一个社会身份极普通的人,那么,当他需要时,也完全可以做到“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

    取得了他人的信赖,征服了众人的心灵,做起事来万事亨通,那么,财富和权势不属于你还能往哪儿去呢?

永不放弃承诺

    卡尔·威勒欧普到科罗拉多大学演讲的时候,有一个名叫杰夫的商人,通过演讲会的主办者约卡尔见面谈一谈。卡尔答应了,但只能在演讲完后而且只有15分钟的时间。

    于是,杰夫就在大学礼堂的外面坐着等。

    卡尔兴致勃勃地为大学生们演讲,讲他的创业史,讲商业成功必须遵循的原则,不知不觉中时间已超过了与杰夫约定的见面时间,显然他已忘记了与别人的约定。

    正当卡尔继续兴致很高地演讲时,他发现一个人从礼堂外推门而进,径直朝讲台上走来。那人一直走到他的面前,一言不发放下一张名片后转身离去。卡尔拿起名片一看,背面写着:“您和杰夫·荷伊在下午两点半有约在先。”

    卡尔猛然省悟。一边是需要他说服并且灌输百事可乐思想的大学生们,他们是他企业发展的目标甚至是动力。而另一边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向他请教的商人。卡尔没有犹豫,他对大学生们说:“谢谢大家来听我的讲演,本来我还想和大家继续探讨一些问题的,但我有一个约会,而且现在已经迟到了。迟到已经是对别人的不礼貌,我不能失约,所以请大家原谅,并祝大家好运。”

    在雷鸣般的掌声中,卡尔快步走出礼堂。他在外面找到了正在等他的杰夫,向他致了歉意后,便又滔滔不绝地告诉了杰夫他所想要知道的一切。结果,原来定好的15分钟时间他们一直交谈了30分钟。后来,杰夫成了一名成功的商人,他把这一段经历告诉了他的朋友。他的朋友们都对百事可乐产生了信任并决定经销和宣传百事可乐。

    【人生点击】

    君子一诺值万金。信守诺言的人,是世界最具美德的人,也是可以托付大事托付终生的人。人们在困境中,往往表现出性格中诚恳和诚信的一面,可一旦时机到来,命运改变,就变得自私和冷酷起来。凡是忘恩负义,得意忘形的人,一生是不会有什么大成就的!

以屈为伸成大业

    汉初的淮阴侯韩信是一位叱咤风云的战将,为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虽然最后被吕后诛灭,但毕竟是一位盖世英豪。

    就是这位叱咤风云的盖世英豪,在早年的处世生涯中却忍受了不少奇耻大辱,充分显示了他的处世谋略。

    韩信本是淮阴人,出身贫寒。既不能被推举做官吏,又不会从事生产或做生意赚钱,所以,常常到熟人家里去混饭吃,这些人家都不喜欢他。

    他曾经多次投靠在邻乡的一个亭长家里求食,一连几个月。亭长的妻子很讨厌他,于是很早就起床把饭做来吃了,等韩信到吃饭的时间去时,已没有饭了。韩信当然知道是怎么回事,从此便再也不去亭长家了。

    韩信到淮阴城的河边去钓鱼,有几位老大娘在那里漂洗丝棉。其中有一位老大娘见韩信到了吃饭时间还坐在河边,一副饥饿的样子,知道他没有饭吃,便把自己带来的饭分给他吃。此后一连数十天都是如此。韩信非常感动,向老大娘道谢说:

    “我将来一定加倍报答您!”

    老大娘却生气地说:

    “谁希罕你的报答呢?一个堂堂男儿汉却养不活自己,我是看你可怜才给你饭吃!”

    当时,淮阴城有个年轻屠户很看不起韩信,他轻蔑地对韩信说:

    “别看你身材高大,又喜欢带刀佩剑,其实你是个胆小鬼!”

    韩信不予答理。那年轻屠户又当众侮辱他说:

    “怎么你不吭声呢?难道你不承认吗?那好,如果你不是胆小鬼,就刺我一刀;要是你不敢刺我,那就承认你是胆小鬼,从我的胯下爬过去吧!”

    韩信把那年轻屠户看了好一会儿,又想了一想,居然真的低头俯身从他的胯下爬了过去。那人哈哈大笑,满街的人也都嘲笑韩信,认为他胆小怕事。

    后来,项梁率兵起义,韩信拔剑从军,但一直没有什么名气。项梁兵败后,韩信又跟随项羽的部队,也只做到郎中官。他多次向项羽献策都没有得到采纳。当汉王刘邦率兵进入蜀地时,韩信从楚军中逃出来投奔了汉军。开始仍然没有得到重用,只做了一个管理粮仓的小官。后来终于得到萧何的赏识,被萧何全力保举给刘邦做了大将,从此一举成名,为刘邦打下了半壁江山。

    垓下会战彻底打败了项羽后,刘邦封韩信为楚王。韩信到达封地,找到当年曾分给他饭吃的那位老大娘,赏给黄金一千两作为报答。又找到那位亭长,只赏给他一百钱,对他说:“你是个小人,做好事有始无终。”最后,他召来那位曾让他受到胯下之辱的屠户,不但不杀他,反而还任命他为楚国中尉,并对将领们说:        

    “他是一个壮士。当时他侮辱我时,我难道真的不敢杀他吗?不是的。但我杀了他就不能成名,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了,所以我忍辱而达到了现在的境地。我真该谢谢他啊,他磨练了我的意志!”

    【人生点击】

    人生之屈,为求一伸。欲伸展心志展现奇才,忍辱负重,以藏其真,避免俗人的猜测和小人的计算,是成大事者非凡的意志和耐力和修养的体现。

提升自我

    纹德从学校毕业进入社会工作没有多久。他在一家小型公司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立即参加了一家大型企业的考试,并且很幸运地进入这家公司。

    在上千人的大型公司工作,不像在小公司里那样随便。他可以专注于自己擅长的工作,但是公司里人才济济,他觉得自己被湮没了,很难体现出个人的价值。

    对于一个新进人员来说,如何加强自己的竞争能力,是必须要思考的问题。纹德心想:“要让高层主管知道我的能力,起码先要让他们认得我,公司这么多人进进出出,能让他们叫得上名字的低层人员也没有几个。”

    但是怎么才能够让高层主管认得我呢?纹德成天在心里反复念叨着这个问题。

    时间过得很快,又到年底了,依照惯例,公司根据年终盈余发放年终奖金,大伙儿也照样按着“惯例”,不管拿多少奖金,也要对发放的比例批评、讽刺一番,好像不这么做就不能表示出自己一年来工作的辛苦。

    发放奖金之后的第二天,一封“感谢函”静静地躺在公司总经理和几位高级主管的桌上,内容是感谢各位主管辛苦的指导和带领,署名是纹德。

    纹德“又”在洗手间碰到了总经理,总经理笑着对他说:

    “噢!你就是纹德啊!”

    原来在不知不觉间,所有的高层管理人员都已经偷偷观察过了纹德,在他们觉得这个小伙子可以造就的时候,开始向他发出信号了。于是过不了多久,纹德便从小职员中脱颖而出,进入了中级的管理层。

    【人生点击】

    一个高尚的人首先要学会感恩。在这个世界上,你所得到的很多东西,其实都不是你辛苦工作换得的结果。但是人们总是因为它太平常了,而觉得那是自己应得的,这种心态会让你的良心逐渐麻木,也会错过人世间许多美好的事物。

退一步地广天宽

    范蠡辅佐越王勾践20多年,终于打败了吴国,报了会稽之仇。他因为功绩卓著,被封为“上将军”。范蠡受封之后,想到越王勾践的为人,可以共患难,不可以同安乐,自己盛名之下是难以久安的,不如辞官回乡,于是他便携妻带子辞官而归了。范蠡曾对别人说:“计然的策略有七项,越国只用了五项,就成了强国,过去我用他的计策强国,现在我要用他的计策行之于治家。”

    计然是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一位公子,姓辛名研,字文子。他游学来到越国,结识了范蠡。范蠡向他请教治国大计,两人愈谈愈投机,于是成了亲密的朋友。那时越国已沦为吴国的附属国,越王勾践刚刚被吴王释放回国,始终不忘复仇雪耻,他也向计然请教复国之策。计然便为越国出了七计,他说:“吴越之战后,越国已元气大伤,要想重新富强起来,只有艰苦奋斗,上下同心,同时还要有一定的计划。贵国的情况是,12个年头里有6个丰年、6个灾年。掌握了丰歉循环的规律,丰年时多储备粮食,以备歉年之需,就不会盲目乐观、任意浪费,歉年也不会饿死人了。”计然告诉勾践,民以食为天,粮食的生产是维持国家安危和人民生死的特殊商品,应由国家进行控制,而且国家应该鼓励农业生产。他一口气讲了七条计策,越国执行了五条。10年之后,越国变得国富民强,所以范蠡很佩服计然。他弃官从商之后,运用计然的理论经营,不久也成了巨富。

    范蠡辞官之后,首先来到了齐国,隐姓埋名,自称是鸦夷子皮,意思是“酒囊子的外皮”,这样开始自己的创业历程。齐国是东方的大国,农业和工商业都很发达。范蠡父子在海边以种为生,辛勤劳作,合力整治生产。由于同心协力,功夫不负有心人,没有多久,他就积聚了数十万财产。由于他的能力和才干,在齐国很快成了名人。齐人听说范蠡很勤劳、很贤能,便请他出来做卿相,并且送来了相印。这与范蠡的本意是相违的,他感叹道:“在家能够艰苦奋斗聚集千金,做官则能位至卿相,这是一个平民最得意的事情了,但是长久享受尊名却是不祥的事情。”于是他奉还相印,并把家产分给了朋友及邻里,自己一家只带了金银珠宝秘密地离去了。

    他来到定陶(今山东省淄博),认为这里是四通八达的商业枢纽,居于天下之中,在这里谋生治产是完全可以致富的,于是在这里住下来,自称朱公,人们都称他为陶朱公。他面对新的形势,对自己的治产又作了新的调整。范蠡带领儿子们亲自耕种畜牧,战胜了各种困难,才获得了庄稼的丰收、六畜的兴旺。他又不失时机地进行商业活动,积累资金,大胆地买进卖出,只谋取十分之一的利润,买卖做得十分红火。没有过多久,他又积累了数百万的财富。天下人都知道定陶有个陶朱公,富甲天下。

    有位叫价顿的人来向范蠡请教致富的办法,范蠡告诉他,要想尽快致富,必须辛勤劳动,而且要不怕艰苦,同时多养六畜。又有人问他:“你十几年中,三次聚财至千金,家资巨万,有什么诀窍吗?”范蠡就把自己经商理财的十八则说出来:“第一生意要勤快,切勿懒惰,那样什么事也干不成;第二价格要标明;第三生活要节俭,切勿奢华,奢华则钱财竭;第四是切勿滥出;第五是货物需面验,切勿滥入;第六是出入要谨慎;第七是用人要方正,切勿歪斜;第八优劣分明;第九货物要修整,切勿散漫;第十期限要限定;第十一买卖要快捷,切勿拖延;第十二钱财要明慎。切勿糊涂;第十三账目要稽查,切勿懈怠;第十四切勿暴躁,和气生财;第十五切勿妄动,妄动则误事;第十六临事要尽责;第十七工作要精细,切勿粗糙;第十八切勿浮躁,浮躁失事多。”这些经验之中,几乎没有一条离开了勤劳致富、艰苦创业这个根本,所以范秀才能在十几年之中三致千金。

    【人生点击】

    月盈则亏,盛极则衰。凡人生立志做事,不论多大的才华多高的智慧,其完成的功业都该有一个尺度。这就叫急流勇退吧!

宽坦容物,人心归附

    器量,本义是指器物的容量,可引申比喻为人的度量。中国古人为人处世很重视“器量”二字。它是为人之道,也是为官之道;是处世哲学,又是政治哲学。古代那些享有盛名的人都将“器量弘深”作为人生箴言,且往往从中受益无穷。

    而一些不知韬晦、器量狭小之人,也往往因不能容人容事,最终导致事业失败。

    古代圣明帝王深知,得人心者才能得天下,而要获得人心与人才,君主就一定要有器量。海涵万物,有容乃大。“唐太宗初识魏征”的典故是很耐人回味的。唐高祖武德末年,魏征任太子侍从官。他看到李世民与皇太子李建成互相倾轧,争夺皇位,魏征常劝太子李建成早做打算,先下手为强。后来,李世民谋划玄武门之变,先下手杀了李建成。他后来荣登大宝,号为太宗。太宗将魏征召来,将他斥责一番:“你挑拨我们兄弟之间的关系,是何道理?”众人都为魏征身处险境而担心。魏征却镇定自若,不慌不忙地答道:“皇太子如果听我的话,一定不会有今日之祸。”太宗被他的话所打动,肃然起敬,将他提升为谏议大夫。太宗还多次召他进入寝宫,询问治国的方略。众所周知,唐太宗是千古明君,魏征是一代忠臣,两人的关系一直传为佳话;殊不知,魏征原来还是唐太宗的敌人。气度宏大,心胸开阔,善于识人、用人,这正是唐太宗的过人之处,也是他能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陈胜是大家熟知的农民起义领袖。司马迁的《史记·陈涉世家》中载有他的一则故事:陈胜称王以后,从前和他一起当雇工的一个穷哥们听说了,就来找他。这个人敲着宫门嚷道:“我要见陈胜!”守宫门的卫士要绑他。他一再解释,才没绑,却不肯给他通报。陈胜出宫了,他挡着路直呼陈胜的名字。陈胜让他上车一同回宫。后来,这人便时常出入宫殿,还情不自禁地说了他和陈胜在一起时的往事。于是有人对陈胜说:“这个人愚昧无知,专说些不得体的话,使您的尊严受到损害。”陈胜就把这人杀了。此后陈胜的老熟人都主动离去,没有人再亲近他了。陈胜是农民领袖,最后以失败告终,他的失败有多种原因,从这个故事来看,他这个人器量狭小,不仅不能广纳英豪,而且连老朋友都留不住,这便是导致他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历史确实意味深长:器量小,不容人,众叛亲离,孤家寡人难以成大业;器量大,能容人,可化敌为友,招纳天下贤明之士为自己所用,事业便会蒸蒸日上。

    俗话说:“忍字高,忍字头上一把刀。”古之帝王讲“器量”,宰相则有“相度”一说。宋仁宗时的宰相富弼。是北宋著名的贤相。据说,年轻时有人骂他,他就像没听到一样,充耳不闻。有人告诉他说:“有人在骂你!”富弼说:“恐怕是骂别人吧!”那人又对他说:“指名道姓地在骂你哩!怎么会是骂别人呢?”富弼又答道:“天下难道就没有同名同姓的吗?”那个人听后十分惭愧。身为宰相之后,富弼经常对子孙们讲:“‘忍’这个字,是办好一切事情的窍门。和睦亲族,处理政事,应该注意以忍让为先。如果在清正节俭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个‘忍’字,办起事来就会得心应手。大凡朝廷用人,专看才德,惟独在任用宰相时,在才德之外,还要以‘相度’二字来要求他。所谓相,是地道,也是妇道,土地要容纳万物,妇女要以忍耐持家。如果不忍耐,便像佛家所说的‘虾蟆禅’那样,一跳就倒了。”

    从富弼的言谈中我们可以明确借鉴到:即做人要有器量,有宽容精神。他的“地道”、“妇道”之喻,也是十分精彩的。做人就是要像大地一样宽广、厚实、包容万物,像母亲一样温厚、坚韧、包涵一切。有了这样的器量,这样的包容精神,人际关系将会更加和谐,人生事业也会更加顺利。

    【人生点击】

    容忍他人的轻狂和过失,用自己的一片真情融通对方的心灵,权势自然就稳固了。

去除疑惑,收取同心

    刘秀起义不久,率军来到河北,这时他的势力很弱,而河北正处于群雄并立、相互争夺的态势。其中占据邯郸的王郎兵力强盛,声势大大超过刘秀。他以十万申候的价格来悬赏捉拿刘秀,在与刘军的正面交锋中,多次打败刘军。但刘秀有勇有谋,经过艰苦不懈的努力,最后终于反败为胜,消灭了王郎。

    攻占邯郸后,汉兵从王郎府邸中搜出大批档案,其中包括大量信件,其中有几千封是刘秀的部下当初暗地里与王郎来往的物证。士兵带着这些信件送到刘秀处,请他定夺。刘秀一眼也不看,下令当场焚毁,说:“不要让这些信使我们内部发生隔阂。我等待他们,谁的心都是肉做的,怀过二心的人就会一心一意地跟随我了。”

    同样的事情在东汉末又重演一次,这次的主角是曹操。曹操与袁绍在河北交战,一次战役后,曹兵缴获袁绍大批文件,其中发现不少是曹操部下与袁绍暗中来往的信件。这下把柄在握,有人请求曹操说:“我们应该乘此追出内奸,否则事情会很不利。”

    曹操却下令把这些重要的信件全部烧掉,他对众人说:“我这样做,是有道理的。当时袁绍兵多将广,声势浩大,看起来很是一支劲旅。而我军势力微弱,地盘不稳,的确不能给人必胜的信心。这种敌强我弱、胜负未分的时候,连我本人都搞不清自己能否得以保全性命,何况各位将领呢?这是难免的。人有求生的本能,有些胆小的人给自己寻条后路,暗中跟袁绍通通气,算不得什么大事,不必追究了。”信件终于全数被烧掉,很多人对曹操敬佩得五体投地、心悦诚服。

    【人生点击】

    以自己的宽容之心和明察之智,去体谅去宽容那些在特殊情况下和自己离心离德的人,实在是英雄之举。用自己的苦衷去理解别人的苦衷,予以同情和安慰,实在是德者的行为。如此,成大事也就顺天应人了。

得人心得天下

    朱元璋起兵的目的是推翻元朝,应该说他与元朝是水火不相容的。但是,朱元璋的目光却注视着元朝营垒中的文武人才,努力争取,为己所用。秦从龙和郭云等就是有代表性的被朱元璋招至的文臣和武将。

    朱元璋攻心为上,很早便宣布对元朝人士“不以前过为过”的政策,因为仕元者不乏贤才。秦从龙是元朝的江南行台侍御史,颇有名声。战乱起后,秦从龙弃官隐居镇江,朱元璋早就留心到这位人物,徐达率军攻取镇江前,朱元璋便与他交待“镇江有秦元之(秦从龙的字)者,才器老成。入城,当为吾访之。”将寻访秦从龙作为徐达入城的一项重要任务。徐达访得秦从龙后,朱元璋立即派他的侄子朱文正带金子火速前往聘请。秦从龙到后,朱元璋亲自出门迎接,“呼先生而不名”,极示尊敬。

    郭云是元朝的一员武将,忠于元室。朱元璋北伐时,“元主北奔,河南郡县皆下,云独坚守,大将军徐达遣指挥曹谅围之,云出战,被执。大将军喝之跪。云植立,谩骂求死”。徐达将郭云押解南京,朱元璋爱惜郭云的为人,立即释绑。当时朱元璋正在读汉书,问郭云是否认字,郭云说“可以”,朱元璋将汉书交给郭云读,郭云读起来相当熟练,“帝大喜,厚加赏赐,用为漂水知县,有政声。帝益以为贤,特推南阳卫指挥企事”。因为郭云在河南南阳家乡有较大影响,当时聚集家族部曲甚众,朱元璋又让他回南阳收集部曲,负责当地的防务,一直至郭云病死。

    胡美原为陈友谅江西行省丞相,驻守龙兴,朱元璋派人招谕胡美,胡美表示可以考虑投诚,但希望“无散部曲”,即不解散他的军队。朱元璋有些犹疑。当时胡美使者在侧,刘基用脚轻踢朱元璋坐椅,朱元璋会意,当即下一道赐书称,“足下有效顺之诚,此足下明达也;又恐分散所部,此足下过虑也。吾起兵十年,奇才英士,得之四方多矣。有能审天时,料事机,不待交兵,挺然委身来者,尝推赤心以待,随其才任使之,兵少则益之以兵,位卑则隆之以爵,贫乏则厚之以赏。安肯散其部曲,使人自危疑,负来归之心哉?”朱元璋这一番表示,至为诚恳,可视为招纳敌方人才的宣言,足见其机警与胸怀。胡美打消疑虑,率众投降,朱元璋仍任命他为江西行省丞相,后又任征南将军,洪武三年封像章侯,是朱元璋倚重的大臣之一。

    【人生点击】

    得人心得天下,失人心失天下。信赖是人生最大的财富,人心是创业者最大的权势。要想得人心,就必须坦诚以待,以心换心,如果半真半假或真假混淆,是不会取得同级和下属的追随和敬重的。

争得民心富有四海

    对于民众,唐太宗李世民曾经这样论述过:“民为水,君为舟。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正由于他深谙此道,能够充分运用众人的智慧,才赢得了一代明君的称号。中国古代,成大事者对于人民群众力量的认识,能达到此种境界,实属不易。

    很多事实可以证明:凡是在事业上有所建树的人,大都是有威望,有号召力的人,他受众人拥戴,依靠众人的力量成就了自己伟大的事业。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同样也认识到众人的力量是取得最终胜利的保障。因此,他每到一处,便牢牢笼络当地的人心,有众人帮忙,他才打下了大明江山。

    为了谋求新的发展,朱元璋率兵进军江南。采石城是一个比较富庶的南疆城市,此城一破,红巾军千军万马顿时如潮水一般涌向城中的各个角落。对于粮食供应紧缺的将士来说,出现在他们面前的那些牲畜、粮食,比任何东西还要珍贵。尽管有军纪限制,但出于囤粮为公的心理,将士们都想把东西抢到自己的部队里去。因而进入采石城之后,各路将士争先恐后地抢东西,不管是仓里的还是囤里的,是官家的还是平民百姓的;无论是衣是粮,还是家禽牲畜,你争我抢,弄得满城惶恐不安,老百姓怨声载道,乱作一团。

    对此,朱元璋忧心忡忡,因为他向来军纪严明。他看到士兵们都只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发展。于是他抓紧派人组成了纠缉队在街头巡逻,城中秩序才渐归平静。他郑重向部队解释说:“我们这支队伍要成大事,就不能贪图眼前的这点儿小利。前面就是太平城,那才是个富庶的去处,兄弟们到那里去,一起去开开眼界吧!”经过这一番情真意切的话,将士们的抱怨总算消退了。接着便是犒赏军队,丰肴佳馔大开盛宴,让士兵们饱餐了一顿。

    经过这一场风波,朱元璋怕在太平城中再起波澜,便在从采石城出发以前命人紧急起草了《戒缉军士榜》,意在约束军队,制止扰民行为。果然,在太平城,战斗刚一结束,士兵们正准备动手抢劫、大发横财的时候,却见城中的大街小巷贴满了榜文,上面赫然写着:敢有抢掠财物、杀害百姓者,格杀勿论。士兵们无可奈何,只得遵守纪律。

    朱元璋就是这样重视自己的队伍在民众心中的形象,他命人起草的榜文很有作用,混乱的局面立即变得井然有序。战事结束后,朱元璋论功行赏,军士们都有一份。朱元璋的高明做法,既赢得人心,也稳住了军心。

    如果想成就大事业,就必须打好群众基础。把众人当做你强有力的靠山,让他们像明灯一样为你的成功之路照明。

    【人生点击】

    凡是在事业上有所建树的人,大都是有威望,有号召力的人,他受众人拥戴,因为他的言行充满了真理的光芒。

    依靠众人的力量,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

信守诺言成大势

    晋文公重耳即位之后,有些诸侯小国却不愿臣服于他。原国虽小,可是得知始封之君是周文王的儿子,怎么甘愿承认从国外逃亡归来的重耳作为他们的霸主呢?于是不断挑衅,制造事端。晋文公为平息动乱,完成霸业,决定讨伐原国。

    战前,晋文公亲自部署作战方案,到士兵中作战前动员,他与士兵约定:“根据我们的军事力量和原国的战头实力,我们能够速战速决。以七天为期,降服原国。”

    战争的进程出乎意料。原国的将土在强大的晋国面前,英勇顽强,沉着应战,尽管他们伤亡惨重,给养困难,但仍有拼死决战的势头。

    七天限期已到,原国仍然十分顽强。晋文公为遵守诺言,便坚定地下达了撤离的命令。眼见原国已近绝路,军官们纷纷向晋文公进谏,请求再坚持一下,大家一致表示:“只要再坚持三天,原国军就会完全崩溃,只有投降臣服的路了。”

    面对原国陷入绝境,军官们纷纷请战的局面,晋文公坚定地说:“君主言而有信,遵守诺言是国家得以昌盛的珍宝,也是军队能真正立于不败之地的珍宝,为了降服原国而失掉如此贵重的东西,我们犯得起吗?我们合算吗”

    这一仗晋文公虽然没有用武力征服,可是他言而有信,遵守诺言的名声却传到了周围许多国家。

    第二年,晋文公又发兵攻打原国。这一次他与士兵约定并向外发布:“我们必须坚持到底,达到彻底征服和得到原国的目的后再返回。”

    原国人听到这个约定,知道晋文公不达目的不会罢休,于是战幕尚未拉开就投降了。另外一个一直不肯臣服的卫国,也归顺了文公。

    【人生点击】

    言而无信,就没有人相信他的话。有言有信,别人都会相信他。在现代社会,信用成为衡量一个人的基础。只有那些“有言有信”的人才能够得到别人信任,才取得获得成功的基石。相反,那些“言而无信”之徒是怎么也不会得到别人信任的。

知心便知后果

    萧道成是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是南齐的开朝皇帝。在当皇帝以前,萧道成是刘宋朝的一员大将,由于屡立战功,地位也越来越高。宋明帝秦始年间(465-471),萧道成官至督南克州、徐州二州港军事,南兖州刺史、持节,假冠军将军,都督北讨前锋诸军等职。秦始五年(469),萧道成又在原职基础上进而督兖州、青州、冀州三州军事,权力越来越大。

    当时,萧道成正镇守淮阴(今江苏清江西南),民间纷纷传言:“萧道成当为天子。”又有人对宋明帝说,萧道成具有贵人之相,宋明帝本来迷信,听到这些话,又看到萧道成权力越来越大,便对他越来越不放心,萧道成也察觉到了明帝对自己的怀疑,便加紧营构自己的势力,以防不测。在萧道成的北面,是青州(今山东益都),王玄邈任刺史。萧道成为使自己将来有个退路,便给王写信,与他交洽。

    王玄邈是刘宋名将王玄谟的弟弟,史称他有士君子之风。他看到萧道成的信,知道他的意图,然而他身为宋将,不愿背叛。他的长史房叔安也劝他说:“我听说布衣韦带之士,吃人一顿饭都不忘其恩,这才是义士。如今将军身当州镇重任,与朝廷有君臣之义,如果无缘无故弃掉忠孝之义,那么青州士人宁愿跳入东海而死,也不会跟随将军。”房叔安的一番话,更坚定了主玄邈的信心,他便派房叔安回首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向朝廷报告了萧道成的意图。    

    萧道成给王玄邈写信后,许久不见他的回信,心中不免着急。这一天,手下的兵士抓到一个从青州方面来的使者,萧道成一问,知道是王玄迪派往京师的房叔安。萧道成向他要王玄邈给朝廷的信,房叔安说:“这信是我们将军给朝廷的,不是给您的。并且我所要说的话,只对国家有利,既不利于您,请您也不要多问。”手下的人劝萧道成杀掉房叔安,萧道成说:“杀之于我们更不利,何况人各为其主,房叔安无可指责。”说完便将房叔安放了。后来,王玄邈离开青州回京,途经淮阴,萧道成令人在途中等候他,邀请他到府中叙谈,王玄邈假意答应,但经过淮阴时,根本没有下车,而是在卫兵的护卫下驱车而过,回到京城后,也向明帝报告说萧道成有异谋。

    后来,萧道成沉着应付,打消了宋明帝的疑心,度过了危机。但萧道成丝毫也不怨恨王玄邈,反而爱慕他的忠诚。宋明帝死后,萧道成在朝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宋顺帝升明年间(477-479),萧道成成为辅政大臣,皇帝成了他手中的傀儡,王玄邈没料到事情的发展会出现这样的结果,非常害怕萧道成会加害于他。萧道成对王玄邈的态度还和当初一样,还提拔他做骠骑司马、泰山太守。后来,又让他做西戎校尉,梁州、南秦州二州刺史,并封其为河阳县候。不但如此,王玄邈的兄弟们也被封为高官。这使王玄邈非常感动,从此一心一意效忠于萧道成。

    公元479年,萧道成正式取代了宋顺帝的帝位,建立南齐。不久,梁州人李乌奴起兵作乱,王玄邈来不及调兵征讨,便带七八百人仓促应战,被打败。王玄邈觉得硬拼不成,便派人假装投降,对李乌奴说:“王玄邈兵众老弱,已经丢下佐妾,携家人逃出城去。”李乌奴大喜,率轻兵进入州城,被王玄邈的伏兵击破。李乌奴败走,梁州得以保全。萧道成知道后高兴地说:“玄邈果然没有辜负我的知遇之心。”

    【人生点击】

    人生百态,世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独木难支大厦,凭你有凌云之志,盖世才华,没有生活和事业的同道是难能实现心中宿志的。因此,寻求知音便成为人生的大事。如果有幸得到了知心人,就会知道事情的后果和人生的结局,这才是君子之风和人生有为的必备美德和品格啊!

戒备生命急剧升温

    戒备生命急剧升温

    如果你和某人仅仅是普通朋友,尽管也一起共事,但还远远谈不上交情;如果你和某人曾是好友,但有一段时间未联系,感情似乎已经淡了……

    对于这种情况,你一定要保持较强的“心机”。因为如果这样的人对你突然热情起来,那就有可能是要有求于你了。在这里之所以用“可能”这两个字,是为了对这样的行为保持一种客观,避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误解了对方的好意。因为人是有感情的“高级动物”,有人可能在一夜之间,因为你的种种言行而对你产生无法抑制的好感,就像男女之间互相吸引那样;不过这种情况不可能太多,而你也要尽量别一厢情愿地往好的地方联想。只有这样,你碰到突然升温的友情,才能够冷静地保持距离,才不会被友情烫伤。

    要分析这种“友情”是否含有“企图”,其实并不难。首先是看看自己眼下的状况,是否握有宝贵的资源。如果有,那么这个人就有可能对你有所企图,想通过你得到什么好处;如果你无权也无势,但是有钱,那么这个人也有可能想向你借点钱,甚至骗钱;如果你无权无势又无钱,没什么好让别人向你低头的,那么这突然升温的友情可能没有什么危险,但也有可能“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是想利用你这个人来帮他办点事,例如有些人就被骗去当劳力;或是重点在你的亲戚、朋友、家人,而你只是他借以过河的一块跳板而已。

    从自己眼前的状况,检查这突然升温的友情有无“危险”之后,你的态度依旧要有所保留。因为这只是你的主观看法,并不一定正确,所以当你面对这突然升温的友情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不推不迎。

    “不推”就是不马上拒绝对方的“好意”,就算你已经看出对方有利用你的企图,你也不要立刻拒绝,否则很可能得罪一个人;但也不能迫不及待似的迎上前去,因为这会让你无法抽身,即使抽了身也容易得罪对方,使自己太被动;不推不迎就好比男女谈恋爱,回应得太热烈,有时会让自己迷失,不能够正确对待问题;若突然斩断“情丝”,则会使对方大为恼火。

    (2)冷眼以观。

    “冷眼”是指不动情,因为一动情就会使判断变得不准确。此时不如冷静地看看他到底有什么企图,并且做好防备,以免措手不及。一般来说,对方若对你有所企图,都会在一段时间之后就“图穷匕现”,暴露他的真实面孔,而不会跟你长时间往下耗的。礼尚往来,对这种友情,你一定要“投桃报李”,有所回馈。他请你吃饭,你要送他礼物;他帮你忙,你也要有所回报,否则他若真的对你有所企图,你就会“吃人嘴软,拿人手短”,被他牢牢地控制在掌心。想要临事脱逃?恐怕没那么容易。

    做人不能没有防范之心,就如同前人所说:“防人之心不可无。”和你本来不亲密的朋友,突然对你热情起来,这就有必要引起你的戒心。否则,吃亏的是你自己。

    【人生点击】

    真正的友情从来都是波澜不惊、不愠不火,一如既往地保持着一种温度。

    做人不能没有防范之心,和你本来不亲密的朋友,突然对你热情起来,这就有必要引起你的戒心。但也不能排除知音,因为知音往往都是萍水相逢、一见如故的。

信誉是一件天然资本

    一位著名的企业家,在他还是一个穷光蛋时,便开始为自己日后的事业打基础,他明白一个人的名声就是永远的财富。

    一次,他向某银行借了500元,这是他并不需要的钱。他之所以借钱,是为了树立声誉。那500元钱,实际上他从未动用过,只是等借款到期的通知一送来,他便立刻前往银行还钱。从那以后,银行对他就比较信任,贷款都可以商量。

    另有一位成功的推销员,他有一种独到的推销策略,即每次登门拜访客人时,总是开门见山地先说明:“我只耽误你一分钟。”按下手表,计时开始,再通过一份精心设计的文案,口若悬河地讲一分钟。说用一分钟,就用一分钟,一秒不差。而这带给客户的印象是“他说到做到”,即“有信誉”。

    三天后,这位推销员再度来电话,在电话上自我介绍,客户一定都还记得他,就是那个“只讲一分钟”的人。而他留下的书面资料呢?大部分客户会看的;有没有进一步的商机呢?大部分是有的。

    金钱可以用来投资,而声誉则是生意场上另一种不可缺少的投资形式。

    【人生点击】

    一个人的名声和信誉,是一种天然的资产,它可以换取依赖,换取金钱。以信赖换取的财富,无论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贬值,不会跌落!

信赖同道创大业

    在北京城南,有一个浙江村,浙江村既不是自然村落,也不是行政编制,它是指到北京经商的浙江人自发形成的聚居区,他们租房而居,以服装生产和销售为主导产业。内部有自成体系的资金市场、劳动力市场、原材料市场。对外产品辐射全国各地,并进入国际市场。这既是一个让人感觉“外人无从进入”的社区,又是我国中低档服装的一个重要生产和销售基地。“浙江村”已成为北京城市生活中的一个固定概念。

    目前在浙江村注册的各类企业有上万家,平均日销售货物量达1600吨,年交易额300亿元人民币,占据了北京服装业交易额的一半以上。浙江村还创下京城最大的外来人口聚集地和最大的服装批发集散地两个之最。据统计,京温服装市场全年交易金额就相当于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一年的销售总额。

    由于北京市场对服装、皮货的需求量非常大,所以浙江村应运而生。浙江人有这样的习惯:通过族亲、朋友和乡邻来互相帮助,为自己的流动、生存、就业、融资、情感沟通等活动提供一个平台。所以越来越多的浙江人聚集到了这里。至于为什么选择北京城南一带,那是因为20世纪80年代,北京城南房租较便宜,交通也很便利。于是浙江村很快就在京城发展起来了。这也体现了浙江人的聪明睿智。

    现在,浙江村的“村民”不用迈出社区一步,便可满足全面的生活需要,村内有幼儿园、诊所、理发店、修理铺等等。

    在浙江村内,能感觉到有一个共同的“我们”存在。浙江村的“村民”在对事物作评价时,有时会说这样的话:“你也知道,对这样的事情,在浙江村都是这样认为的……”在他们的意识中,对事物的判断标准首先不属于他个人,而是属于浙江村这个团队,体现了他们对团队强烈的归属感。

    是团队精神造就了浙江村,成为全国抱团打天下的榜样。依靠众人的力量,互利互惠,竞争双赢的策略,是每一位成大事者的资本。有这种资本做依托,万事皆可化难为易。

    联络众人,吸引众人,才是我们的成功之道。只要与众人紧密团结在一起,任何艰难险阻都会被我们攻克,扫平。

    【人生点击】

    依靠众人的力量,互利互惠、竞争双赢的策略,是每一位成大事者的资本。有这种资本做依托,万事皆可化难为易。

    团队具有无限的潜力,因为它集结的是众人的智慧和力量。团结的基础是信赖;信赖的基础是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