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月光洒在毡房:[转载]浙江富商“移民潮”真相追踪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6:31:39
转载]浙江富商“移民潮”真相追踪 (2011-11-18 12:10:36) 转载原文标签:

转载

分类: 好文转载 原文地址:浙江富商“移民潮”真相追踪作者:dave



国外给了名额,媒体给了最好的移民宣传,很多民企很可能在这一轮舆论漩涡中选择移民。不解决民企生存环境的“重”与“痛”,接下来很可能会迎来一轮真正的移民大爆发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王政、黄深钢发自义乌 11月的浙江义乌,气候远比北方暖和,唯有早晚略显凉意。
    伊美广场大酒店里,人来人往,这里每周一场的移民宣讲会如期举行,听完之后,几十人渐次离去,只剩下三两个人在咨询,看似与往常一样。只是,咨询的人更加警惕陌生人的存在,并不愿和记者就任何移民的问题交谈。他们试图用“个人隐私”将关于移民的一切都包裹、隐藏起来——尽管移民并非一个禁忌的话题。但,当下除外。
    富商移民的话题连日来持续升温。
    有媒体日前报道说,在温州债务危机当中,一些民营中小企业主以实业作为抵押,从银行获得贷款,再通过各种地下途径将资金转移出境,等待时机宣告破产后移居海外。“如今很多义乌的企业主名下基本已是空壳子。”
    舆论对此大哗。有学者甚至指出,这些人富商移民,只考虑个人因素,而不管国家大局和国家政策,没有肩负起先富起来应有的责任,而且他们将受惠于国家政策和广大员工辛勤汗水的财富转移至海外,产生的影响是恶劣的。
    日前,《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前往义乌实地调查,得到了关于这个话题的不同说法,其中一些值得人们深思。

移民国外的人数确实在上升

    外界的舆论压力已经传递到了义乌当地。
    面对面采访一些民营老板,本报记者能够深刻地感受到一点,移民话题开始给他们带来心理压力。现在,他们担心的不是财富的来源被质疑,而是他们担心自己被推置道德的审判台上,被质疑为向海外转移财富。面对记者的提问,他们很难给出一个“是”或“不是”的回答,颇有一切尽在不言中的味道。
    中国小商品城日用百货商会会长楼仲平,比较了解民营企业主的心态。他表示,企业主移民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就义乌、浙江的情况看,移民人数和留在国内的企业主相比,只不过是很小的一部分。近两年来,移民国外的人数确实在上升,但是“民企是否引领了这波移民潮”这值得探讨。
    尽管民营企业家移民早已存在,但近来才开始升温为热点话题。
    今年4月招商银行与贝恩管理咨询公司联合发布的《2011年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个人可投资资产在1000万人民币的高净值人群中,有60%受访者已经完成或正在考虑投资移民,在可投资资产过亿的富豪中,有27%已完成移民,47%表示正在考虑。
    近日,胡润研究院与中国银行私人银行联合发布的《2011中国私人财富管理白皮书》称,14%的中国千万富豪目前已移民或者在申请移民,另有近一半在考虑移民。
    这些听起来言之凿凿的数据,着实让不少人心存担忧,但也有不少人质疑。
    义乌市公证处主任骆敏给出的数据似乎同样具有说服力。他介绍说,没有发现义乌有所谓的“移民潮”,今年的1月到10月期间,公证处共办理移民公证29件,比去年同期的24件仅增5件。2009到2011这三年,基本情况是每月两件,“从我们这里来看,办移民公证的人数最近几年基本保持稳定”。
    但一家移民中介公司的林姓工作人员认为,义乌当地公证处的数据不能说明全部问题,因为移民不一定非要在当地办公证。他坦言,最近几年来,他们办理移民的人数在逐年增长。至于是否存在最近媒体所报道的“假破产真移民”现象,他表示不了解具体的实际情况,也不方便透露太多,毕竟这是属于客户的隐私。或许是出于职业习惯,他不忘怂恿本报记者,“你最好也尽快办理移民。3到5年内政策可能有变。”
    对于民企老板移民的数据,本报记者还相继询问了义乌的公安、工商、外事等相关部门,但都没有得到确切答案。他们表示,移民具体的数量以及去向,他们的部门并不掌握。当地一名政府官员称,“谁也弄不清楚究竟有多少,也不知道社会上那些调查数据从何而来。我个人认为这些数据也就是老板们自己说说而已。”

“策略性移民”占较大比例

  11月2日,《国际先驱导报》联合搜狐网做了一项网络民意调查,短短时间内就吸引了近3000网民投票。
    结果显示:有36.43%的网民投票认为,富商移民是为了“逃避可能发生的违法制裁”;31.48%的网友认为,富商移民是因为“国外的教育和生活资源等比国内优越”;在影响问题上,45.2%的认为,富商移民“将导致国内人才和财富流失”;41.3%的认为,长期下去,对国家发展不利。
    关于民企老板(富豪)移民的原因,显然很难简单地归结于哪一种。有研究机构认为,海外置产和投资是他们选择移民的主要原因。支撑的一个证据,就是在美国投资房地产的中国人数量大幅增加。自2008年以来,“到国外去抄底房地产”这样的口号,就一直存在。
    本报记者调查发现,实际上富豪们选择移民的原因有很多,“策略性移民”占较大比例,他们通过海外投资获得海外身份,为家人和子女提供更好的医疗和教育环境,而自己的生意和资产大多都还是在国内。义乌市公证处主任骆敏说,移民公证过程中有一个询问移民目的的环节,她经手的案卷90%以上的移民申请者是为子女教育。
    有多份研究报告显示,子女教育、海外投资、便于旅游、生育子女、税赋较轻等因素是移民的民企老板给出的答案。也有观点认为,基于国内投资环境的压力,以及对私有财产安全的担忧,不少民营企业老板将其资产转移至海外。移民者倾向于认为,外国有着更健康的生活环境,更完善的社会保障,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更高的私有财产保护水平等等。当然,也有一些财产来路不明的企业家,想通过移民的方式将财产转移到国外“漂白”。
    至于民企老板(富豪)移民海外的影响,则有不同观点。乐观者认为,这是正常情况,不必太大惊小怪,因为这体现了中国社会的进步,是中国三十多年改革开放取得的进步。
    在浙江,不少人对移民更是持开放态度。这跟当地的浙商文化分不开。浙商是民资海外投资的开拓者。青田等地因为许多人在海外做生意而被称为侨乡。本土浙江、省外浙江和世界浙江正成为“浙江人经济”崛起的新坐标,海外投资一直是浙商“走出去”的重要内容。“七山两水一分田”的浙江让浙商流淌着“向外”的血液,每当海外有新的投资机会或“价值洼地”出现的时候,他们总会勇立潮头,整个世界都是他们的舞台。
    多个移民中介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浙江老板拿“绿卡”的比其他省份多。

真正的移民潮或可能爆发

    对抱有叶落归根观念的中国人来说,移民海外,背后肯定有着不一般的滋味。假如真的出现了所谓的民企老板“移民潮”,“难道整个社会不该反思,他们为什么要移民?”楼仲平反问。
    一些民企老板表示,核心问题仍是民间资本投资压力如何纾解的问题。去年以来,国内楼市、股市低迷,善于逐利的浙江民资开始将目光向海外转移。在10月底举行的浙江省第18届房博会上,往年的温州炒房团不见踪影;在二手房市,多个中介公司坦言,许多温州投资客开始保本“抛售”,涌动的温州民资开始撤出经营多年的楼市,它们向何处去?
    “国外移民政策的放宽,和国内民营企业的投资需求,两方面促成移民人数的增长。” 楼仲平表示,在移民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一些企业主违规违法情况,但这是极个别的。“我常年关注义乌本地的民企发展,经常和企业主座谈,也常搞调研,我自信我了解的情况应该是义乌民企的主流。”楼仲平说。
    今年初以来,企业界关于本轮调控收紧了流动性的“叫苦”声从未断绝,与此同时,制造业受制于原材料涨价、员工工资涨价及用地紧张、用电紧张的局面。移民,被一些人解读为民企老板为应付“危机”买保险。
    据本报记者调查,杭州、温州、义乌等地的民企移民,实际上大多数只是拿到了“绿卡”身份,而并未完全放弃中国国籍以及在国内的生意。“所谓的移民,只是一条退路而已,选还是不选,现在都还未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民企老板告诉记者。
    被问及是否会移民,此间多位民营企业家表示,移民与否是自己的自由。从香港、台湾过往的移民潮看,一个时期的集中移民,常常会在不远的将来有一个回潮。长远来看,移民总是在动态中保持相对平衡。
    “国外给了名额,媒体给了最好的移民宣传,很多民企很可能在这一轮舆论漩涡中选择移民”,楼仲平不无忧虑地说,“不解决民企生存环境的‘重’与‘痛’,接下来很可能会迎来真正的移民大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