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最炫民族风》:气候变化威胁人类生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08:00:12
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climatic change)通常指数十年平均气候状况的变化,多用于表述历史时期数千年间的气候变化,有时也泛指任何时期的气候变化。武木亚冰期中的最后一次冰期大约在1万年前结束,自此以后总的趋势是气候变暖,但其间至少发生过四次寒冷时期,即距今8000-9000年前,公元前5000-1500年,公元前1000一公元100年及公元1550-1850年,但每次寒冷时期降温不过1-2℃,而寒冷时期之后又是暖期,不过最后两次寒冷期较前强烈,气候已明显比4000年或7000年前的所谓最适宜期(或黄金时代)寒冷(见图)。最后一次寒冷期通常称为小冰河期,一般认为小冰河期的温度约比现代低1一1.5℃。研究历史时期气候变化与地质时期气候变迁不同,除地质上的证据外,主要靠历史记载、树木年轮、冰芯及湖泊沉积物的分析。

气候变化与灾害之间的联系 自然灾害分为很多种,其中与气候变化有关的气象灾害主要有:旱灾、洪涝、高温热浪、沙尘暴、霜冻、冰雹、暴雨、雷雨、大风、雪灾等。我们称这种由于气象条件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建设及国防建设等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害的天气事件为气象灾害。同时,气象灾害还能诱发其他的灾害,如暴雨除了引起洪涝灾害之外,还能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旱灾可进一步引起的土地荒漠化以及农作物的病虫害等。

当然,同一个天气事件,在不同的方面各有利弊,例如,我国的地理环境使得我国是一个受台风影响频繁的国家,台风的侵袭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的损失,但是另一方面,台风带来的降水又是我国东南各省夏季雨水的主要来源。尤其是在江南伏旱时期,一次台风登陆,往往给农作物带来及时、丰沛的雨水。所以,如果能够加强应对措施,提高整个社会的承灾能力,对于减少灾害风险、趋利避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生态系统、人类经济社会等对气候变化具有明显的敏感性和脆弱性,农业、水资源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和脆弱性问题也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这些系统通过对气候平均状态、变异和极端事件的变化做出不同的响应,给人类社会和经济带来影响。

需要指出的是,任何事物的变化所带来的影响都具有两面性,有利有弊,重点是哪一方面占主导地位。目前正经历的以变暖为主的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是弊大于利,虽然能在某些方面带来一些直接的正面影响,但由于其变化所导致的波动相对而言也更大,而人类和地球上的其他生物的应变能力不够,所以,气候变化将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其所带来的自然灾害及造成的后果已经日益严重,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最近几年,没有发生全球变暖!

气候变化与农业及生态安全  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气候在变暖的同时,高温、干旱、洪涝、风雹等灾害性天气的时空格局、灾害程度等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已经或正在,并且还将继续对我国的农业和生态安全产生重大影响。

由于采取了适应措施,已经观测到的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所产生的影响利弊并存。气候变暖以来,由于气温升高和热量增加,我国冬小麦的种植边界明显北移西延,玉米晚熟品种种植面积扩大。反映了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有利的一面。然而不利影响也是非常显著的,主要表现在,因气象灾害而导致的农业损失加重,增加了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尤其是局部高温、干旱、春霜冻对农业的危害严重。

同样,未来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也是有利有弊,存在区域性差异,并逐渐以负面影响为主。具体地,将影响我国的农业生产布局、结构以及生产条件,并将大幅增加农业成本和投资需求,对粮食安全、作物产量、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产生重大影响。据估算,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到2030年我国种植业在总体上可能减产5%~10%。到2050年农业受到的冲击会更大。其主要表现为,因气候变暖,三熟制的北界约北移500km,即将从长江流域移至黄河流域;两熟制地区将北移至目前一熟制地区的中部;一熟制地区的面积将减少20%以上。要使农业适应气候变化,可采取的可行性方案是:调整农业结构和种植制度,强化农产品的规模化、区域化布局;强化高产、稳产的集约化农业技术;选育抗逆农作物品种,发展生物技术等新技术;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和农田基本建设,改善农业生态与环境,以提高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气候变化不仅正在和将要对农业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也会对自然系统的生态安全产生显著的影响。在我国已经观测到的影响有:东部亚热带、温带北界普遍北移,物候期提前;祁连山森林面积减少16.5%,林带下限上升400 m,覆盖率减少10%;四川草原产量和质量都有所下降;西南湿地面积减小,功能下降。

未来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温带北界的继续北移将致使主要造林树种北移和上移,将不同程度地增加森林生产力,其中,青藏高原森林面积可能增加6.4%;林火灾害的发生频率会有所增加,分布区域扩大;病虫害的空间分布格局改变,森林主要病虫害传播范围将扩大,病虫害程度加重。另外,高山草甸的面积将显著减小,高原山地温性荒漠增加;多年冻土退化,山地雪线上升,冰川退缩;受海平面上升的不利影响,沿海湿地功能下降。

为了研究气候变化与影响对象(如农业、自然生态系统)的关系,科学家们引入了脆弱性和敏感性的概念及其相关评估方法。农业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研究表明:在雨养条件下,东北、长江中下游和黄土高原地区是小麦减产的敏感区,华北地区为增产敏感区,其他地区对气候变化不敏感;在灌溉条件下,绝大部分地区的小麦对气候变化的敏感程度有所减弱。东北和西北地区(新疆、甘肃和宁夏)为高脆弱区,中度和轻微脆弱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及云南、贵州等地。对未来不同气候情景下自然生态系统的脆弱性研究表明,亚热带长绿阔叶林类型的脆弱性由轻度变成中度,而内蒙古草地的脆弱性由重度变为中度。其他类型生态系统仍维持轻度脆弱性。华东地区自然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加重,但尚未发现生态系统可能崩溃的迹象。

由于季风气候造成了我国自然生态系统的环境因素变率大,再加上气候变化的影响,使得未来自然生态系统的变化存在很大程度上的不确定性,需要进一步加强生态系统与气候之间内在机理和模型的研究,以及监测网络建设,以提高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安全影响的预测和评估能力。

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

在过去几十年中,气候变化已经引起了我国水资源的变化。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主要是由于气温升高或降水增减使径流变化而引起的。
对我国6大江河(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海河、淮河)主要控制站的实测地表径流量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近40年来六大江河的实测径流量都呈下降趋势。降幅最大的是海河流域黄壁庄站,每10年递减率达36.64%;其次为淮河的三河闸,每10年递减率为26.95%。下降趋势最小的是珠江,每10年递减0.96%;长江的宜昌为1.01%、汉口为1.46%;松花江为1.65%。从地表和地下总径流量来看,除珠江流域和松花江流域呈总体上升趋势外,其他流域皆下降。其中海河流域下降幅度最大,每10年下降22.5%~23.4%;其次为淮河的三河闸,下降19.34%。
特别是近20多年来,北方干旱缺水与南方洪涝灾害同时出现,北旱南涝的局面有所加剧。1980-1989年海滦河流域平均地表径流量仅155×10.8 m3,比1956-1979年平均地表径流量288×10.8 m3减少了46.2%。进入20世纪90年代,干旱区向西南方向转移,在黄河中上游 (陕、甘、宁)、汉水流域、淮河上游、四川盆地,1990-1998年9年的平均年降水量较多年平均偏少约5%~10%,气温偏高0.3~0.8 ℃;黄河利津以上平均来水量较多年同期平均偏少32%。同时,海滦河和淮河的年径流量也都明显偏少。北方缺水地区持续枯水期的出现,以及黄河、淮河、海河和汉水同时遭遇枯水期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加剧了北方水资源短缺。

气候变化对冰川融雪的影响

冰川是我国淡水资源的调节器,在我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对天山伊犁河流域上游冰川的研究表明:
①冰川越小,对气候变化越敏感,气温升高引起冰川变化的绝对量越小,相对量越大。
②气温升高对冰川的影响,使体积的变化最大,其次是冰川长度和面积变化,对于较小的冰川(<0.6 km2),冰川长度的相对变化小于冰川面积的变化,但对于较大的冰川,则长度的变化大于面积变化。
③冰川越小,气温升高引起的冰川径流变化越大,冰川径流的峰值大,退缩也快。
④气温升高引起的冰川径流的峰值大小及出现的时间还取决于升温的速率,升温越快,峰值越大,降值出现时间越早。
⑤对于给定的升温幅度,随着升温速率减小,冰川径流峰值的出现时间与气温的最高值出现时间不同步,临界升温速率与冰川规模呈反相关关系。
用水量平衡模型估计各种气候情景下,伊犁河上游水资源的变化,气候变化将对径流产生如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①作为西北干旱区水资源源区,气温较低,降水丰富,未来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将主要取决于降水量的变化,气温升高的影响相对较小。
②气候变暖将引起年径流变差系数的增大。
③气候变暖将使径流的年内分配发生变化,春季径流增加,其余季节径流减少,其中夏季减少最多,月径流峰值减少,时间提前。
④气候变暖导致流域内冰川面积减少,从而引起流域径流变率加大。

根据冰川的生消机理,冰川面积的大小及冰川类型对气候变暖的敏感性有差异,对我国西部地区冰川消融及冰川融水径流的预测如下:
①2050年,当青藏高原气温比20世纪末升高2.5 ℃,并导致冰川消融的夏季升温1.4 ℃时,平衡线高度将上升100 m以上,冰川出现变薄后退,初期以变薄为主,融水量增加;后期冰川面积大幅度减少,融水量衰减,至冰川消亡而停止。
②祁连山北麓河西地区、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天山南麓吐鲁番-哈密盆地的多数出山河流的冰川面积小于2 km2,对气候变暖十分敏感,消退迅速。21世纪初期将出现融水量高峰,中期融水量将减少,每条河流的融水增加0.01×10.8~0.1×10.8 m3/年的量级。
③塔里木盆地周围高山冰川总面积达22009 km2,面积超过100 km2的大冰川有22条,冰川融水占河川总径流的40%以上,其中叶尔羌河、玉龙喀什河、昆马力克河与阿克苏河等的冰川融水量高达总径流的50%~80%。这些大冰川退缩缓慢,预计2050年前冰川融水一直处于增长状态,与21世纪初相比,增长量可达25%~50%。与重要的7条河流的冰川融水相比,增长量可达10.8 m3/年的量级。
④柴达木盆地和青藏高原内陆河流域,以冰温低、退缩缓慢的极大陆型冰川为主,21世纪上半叶升温与融水增加有利于畜牧业和经济发展。
⑤青藏高原东南部与横断山系的海洋型冰川区,降水量大,冰温高,冰川急剧融化与暴雨结合,可导致洪水与泥石流灾害大量发生。
根据小冰期以来冰川退缩规律和未来夏季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的预测结果,到2050年,西部平均冰川面积将比现代冰川面积减少27.2%。其中海洋型冰川减少最显著,为52.5%;亚大陆型冰川次之,为24.4%;极大陆型冰川最少,为13.8%。由此预计,冰川平衡线高度将分别上升238 m,168 m和138 m。这意味着我国西部及高山地区冰储量将大幅度减少,冰川融水对河川径流季节调节能力将大大降低。

气候变化与疾病

气候变化是影响人体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气候变化不仅可影响人们的生理功能,而且还会影响人们的情绪,使精神状态发生改变。另一方面,人们因气候变化而产生不适应的感觉,这将助长某些疾病的蔓延,使病情加重,甚至导致死亡。研究发现,一些靠病菌、食物和水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多数模型的模拟与预测结果都表明,在气候变化情景下,疟疾和登革热可能传播的地理范围会略有增加;尽管一些传染病会出现区域性减少的现象,但在目前分布范围内,这些传染病和许多其他传染病在地理分布和季节上的分布都有增加趋势。

气温变化与疾病死亡率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国内外的研究都表明,当城市有高温热浪袭击时,总体死亡率大多呈上升趋势。随着全球变暖,高温热浪将随之增加,这将引起与热有关的疾病和死亡率的增加。气候变暖还可以增加传染性疾病的传染范围,如霍乱、伤寒、血吸虫和钩端螺旋体病等传染病,其病原体大多是通过昆虫传播的;由于气候变暖有利于昆虫的滋生繁衍,提前出蛰,提前形成密度高峰,并使其体内的病原体毒力增强,致病力增强。自全球变暖以来,冬季越来越温暖,使一些媒介昆虫越冬成功,并在春天提前活动形成密度高峰,且滋生繁衍季节延长,从而引起媒介生物性传染病的分布发生变化,扩大其流行的程度和范围,加重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气候变化的应对

加强气候变化研究和能力建设

需要加强气候变化的基础研究,开展气候变化监测与检测技术,加强气候系统模拟与预估计技术研究。需要加强气候变化的科学事实与不确定性、气候变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应对气候变化的经济社会成本效益分析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选择与效果评估等重大问题的研究。需要开发全球气候变化监测技术、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和气候变化适应技术等,提高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和履行国际公约的能力。

完善气候观测系统,提高气候变化观测、监测技术。主要包括大气、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观测技术,气象、海洋和资源卫星技术,同时特别重视气候系统长序列观测资料分析研究,解释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趋势特征和规律。

积极开展节能减排工作

调整经济结构,推进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把应对气候变化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结合起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地区规划。
通过实施一系列产业政策措施,降低第一产业的比重,调整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加快第三产业发展。鼓励节能技术的研究、开发、示范和推广,通过引进和吸收先进节能技术,建立和推行节能机制,来有效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针对我国当前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基本国情,重点研究开发煤炭高效开采技术和利用技术,大力开发煤液化以及煤气化、煤化工等转化技术、以煤气化为基础的多联产系统技术、二氧化碳捕获及利用、封存技术等。尤其要在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化工、建材工业、建筑、农业机械、交通运输等重点行业中,强化节能技术的开发和推广。

发展低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改善能源结构

通过采取一系列法律、经济、行政及技术等手段,优化能源结构,逐步提高优质清洁能源比重。

加强对水能、核能、石油、天然气和煤层气的开发和利用。在保护生态基础上有序开发水电,把发展水电作为促进我国能源结构向清洁低碳化方向发展的重要措施;积极推进核电建设,把核能作为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提高核电在中国一次能源供应总量中的比重,加快经济发达、电力负荷集中的沿海地区的核电建设。

积极促进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的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精细化的风能资源分布的评估,促进大规模的风电开发规划和建设;开展太阳能资源分析评估,积极发展太阳能发电和太阳能热利用,在偏远地区推广户用光伏发电系统或建设小型光伏电站,在城市推广普及太阳能一体化建筑、太阳能集中供热水工程,建设太阳能采暖和制冷示范工程,在农村和小城镇推广户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房和太阳灶等。

风能和太阳能的利用

大力发展植树造林,加强生态建设与保护

加强城市绿化工作,积极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防护林体系、草原建设和管理、自然保护区建设等生态建设与保护政策,进一步保护现有森林碳贮存,增加陆地碳贮存和吸收汇,增强林业作为温室气体吸收汇的能力。

实施计划生育,有效控制人口增长

坚持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做好城镇、农村和偏远地区的计划生育宣传和落实工作,保持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特点,通过计划生育和控制人口,降低能源消耗的总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的制度和措施

进一步强化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措施,大力加强能源立法工作,建立健全能源法律体系,促进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实施,促进能源结构的优化,减缓由能源生产和转换过程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制定和完善中国能源的总体规划和各类能源的专项规划,提高我国能源的可持续供应能力,促进能源的清洁发展。

加强制度创新和机制建设

加快推进我国能源体制改革,着力推进能源管理体制改革,根据各地区在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政策措施。进一步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机制建设。

加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对于某些影响来说,适应是唯一可行和适当的应对措施。在未来几十年内,即使做出最迫切的减缓努力,也不能避免气候变化的进一步影响,这使得适应成为主要的措施,特别是对近期的影响来说。

采取更广泛的适应措施来降低未来气候变化带来的脆弱性

虽然通过适应措施可以有效遏制许多气候变化的早期影响,但随着气候的不断变化,可选的有效措施会减少,相关的成本则增加。要充分研究气候变化对未来我国各行业和各方面的影响,依靠科技进步为主的各种措施来提高适应能力。但是另一方面,不能指望仅仅依靠适应就能应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全部预期影响,特别是不可能应对长期的影响。

充分考虑其他危机的出现加剧气候变化的脆弱性地区的资源竞争所引起的非气候危机,将加剧气候变化的脆弱性,也会降低适应能力。适应措施可以与其他措施相结合,如水资源管理、海岸带防护以及防灾规划,而非单独针对气候变化的实施。

重视可持续发展与气候变化的相互影响关系

通过提高适应能力并增强恢复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够降低气候变化的脆弱性。另一方面,通过更加不利的影响,或通过削弱适应能力,气候变化很可能减缓可持续发展的步伐。因此,要密切跟踪国际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政策走向,审慎对待参与减缓气候变化的重大行动。适应措施既要考虑气候变化对中国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直接影响,也要兼顾世界减缓气候变化行动对中国产生的间接影响。

兼顾适应和减缓的措施,降低气候变化风险

把减缓、适应、技术发展等一系列政策相结合,将气候变化影响纳入到发展规划中,如把适应措施包含在土地利用规划和基础设施设计中,把降低脆弱性的措施包含在现有的降低灾害风险策略中等。

加强气候变化公众教育和宣传力度

利用图书、报刊、音像等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各阶层公众进行气候变化方面的宣传活动(图92),鼓励和倡导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倡导建筑节能、用电、用水节约,增强垃圾循环利用和垃圾分类的自觉意识等;在基础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中纳入气候变化普及与教育的内容,使气候变化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举办各种专题培训班,就有关气候变化的各种问题,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开展专题培训活动,组织有关气候变化的科普学术研讨会;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一步充实现有气候变化信息网站的内容及功能,使其真正成为获取信息、交流沟通的一个快速而有效的平台。积极发挥民间社会团体和非政府组织的作用,促进广大公众和社会各界参与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