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要认识我合唱:思卓荐书:大学生必读的十本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07:25:20
思卓荐书:大学生必读的十本书
文章转自:思卓读书http://blog.sina.com.cn/yszds敬请阅读!
大学时代是“最该读书的时候”,大学生当然是“最该读书的人”,可恰恰是最该读书的时候不读书,最该读书的人不读书,最该读的书没人读!  
盲目性是目前大学生读书中存在着的一个普遍问题,不少大学生缺乏按照社会需求和个人兴趣系统进行知识配置的意识。所以,大学生在读书期间应该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我们建议,大学生在学好专业的同时,读的书还应包括哲学精品著作、文学名著、关注社会现实的作品、史学专著、心理学著作等,另外还要了解职场、人际交往、职业规划等实用性著作。读这类书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思维能力。

1、《史记》
《史记》是我国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学巨著,列“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三千年左右的历史,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读中国历史,不能不读《史记》。
《史记(汉)(精装)》是为了满足现代广大读者阅读这部巨著的需求推出的白文普及本。首先,它以中华书局点校本《史记》为底本,可以确保其文字的准确性、可靠性;其次,《史记(汉)(精装)》删除古注,只保留原文,从而保证阅读的连贯性;第三,《史记》中涉及大量古代的人名、地名,不加注明是很难读懂的,因此《史记(汉)(精装)》保留了原点校本人名、地名下加专名线,书名下加波浪线的做法,使读者一目了然。因此,可以说,《史记(汉)(精装)》非常适合普通读者阅读、收藏《史记》这部巨著。

2、《人际关系与沟通》
中国人相信事在人为,所有的事情都是人做出来的,所以管理应该以人为主。若非理念相同,很不容易做到以人为主而又能够亲切梧合,把工作做好,中国式管理首重道不同,不相为谋,力求因道结合,彼此志同道合,理念相同,更能够同心协力。
  我们的沟通和西方人有很大的差异,和西方人说话,如果没人结论,就很不容易沟通,与中国人沟通,最好不要有结论,以免引起了无谓的排斥或抗拒。我们的方式,就是让对方获得结论,而不是我们给对方结论。凡此种种,都是研究人际关系沟通必须了解的文化差异,值得我们特别的加以注意,以免不研究还好,愈研究使自己远离中国社会,产生反效果。书中若干论点,乍看起来,好像是古老而不够现代,其实深入了解以后,才能觉是我们现代人解释错误,产生不正确的认知,而这是这一些道理有什么不妥。

3、《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
你也许从来没有想过踏入仕途,但你不得不承认,在中国做任何事情,只要做得够大,甚至稍微大一些,就必须了解仕途。《流血的仕途》以令人震惊的方式,描述了千古第一宰相李斯如何从一个小人物,通过34年艰苦卓越的奋斗,崛起为大秦帝国仅次于秦始皇的二号人物的故事。
《流血的仕途》读完让人感到惊心动魄,它不但在讲历史,讲古人的智慧,更是
在讲人性。它不是那种看起来跟我们没什么关系的历史著作,也不是随处可见的通俗读物,而是通过对历史画面的描述,让读者受到启发,有所收获。
  自古以来,人们就认为李斯是一人个复杂的人。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贽在《史纲评要·后秦纪》中说,李斯“是圣是魔,未可轻易评说”。可见,李斯不是一个简单的人,一两句话说不清楚。
 《流血的仕途》里有一种向上的精神,这种精神让人心潮澎湃,不可阻挡。正如胡适所言:李斯的“有为”思想,影响了中国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我想,也许不光是狭义的“知识分子”,现在的公务员、经理人、老板、学生等等,读曹昇这本书,都必将受益匪浅。
读《流血的仕途》,你可以了解到仕途的残酷,成功的残酷,但也可以让你觉得:只要坚持,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北大教授孔庆东说:《流血的仕途》是一部奇书,作者曹昇是中国的奇迹。

4、《用好时间做对事》
本书突破传统模式,首次明确地指出了时间管理的根本是对价值观的管理、对状态的管理和对习惯的管理,并创造性地将时间管理上升到生命管理的高度。
秉持“知识并非力量,只有被应用时才是力量”信念,本书介绍了很多独特且实用的方法,帮助人们提高自己的能力,例如设定目标、管理心理状态、持续改善、消除拖延和预设地图等。
本书适合各企业员工、各学校学生,以学校学生,以及想充分利用时间、实现自己目标的有志之士阅读。           

5、《上大学为了什么》
在大学里,年轻人过着穿牛仔裤、打篮球、每天只上三个小时课的悠闲生活,可为了毕业后更好地找到满意的工作,从现在你们就需要一些指导,帮助你们在严酷的现实工作中如鱼得水。
如何让你的简历越过前台或人事部的垃圾箱,直接送到老板手中;了解办公室密语;当你的事业处于低谷时,如何渡过难关;怎样与难相处的人打交道;当你要求加薪或升职的请求被拒绝时该怎么处理;升职后如何和下属建立融洽的关系;找到新职位时,如何潇洒的离去;学着觉察失业的前兆。

6、《老板要你在大学里学的10件事》
考上大学并不是成功的终点,而是迈向职业生涯的起点。你将在大学里学到很多东西,但是有一件时是教科书无法教给你的:如何在毕业前获得被人认可的工作技能。
是考研、出国深造,还是就业;没有工作经验,得不到工作;没有工作就得不到验;如何在职场中脱颖而出;老板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为了拥有称心的工作,仅仅凭分数高、学习好是不够的。最有效的求职途径是从入学第一天就开始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比尔教授花了三十多年的时间,研究大学生活和职场生涯的关系,帮助了数以千计的学生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工作。
在这里,他列举出了那些能够使你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生存和取得成功的技能,帮助你比同学更早地找到实习单位;少付一点学费、多赚一点工作经验;最大化利用学校的资源;在毕业前就拥有管理经验和销售经验;理智地选择职业领域;从面试者中脱颖而出。

7、《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人生的辉煌需要生涯规划,事业的成功离不开职业规划,规划意识是成功人生必须具备的意识;而大学生涯正是人生最重要的阶段,职业发展也是大学生最重要的话题之一。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就是为此目的,以国家级高校精品课程“职业发展规划与设计”为基础,为帮助和指导大学新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有效规划大学学习和生活,学会运用生涯规划的理念与方法,为自己的职业生涯作出有效的规划、管理与调控而编写的教材。全书共分为三篇六个单元十三章,它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需求与任务出发,针对大学生在各个学习阶段所面临的职业生涯规划问题,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展开了相关论述与指导,有助于大学生在生活理想、专业知识、基本技能、职业能力和心理健康等多个方面对自己进行有意识地设计和塑造;有助于促进大学生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其自我评价能力、职业信息的收集能力和理性决策能力。

8、《渐入佳境》
本书详细阐述了在30天完成学生到职员角色的转换的方法与技巧。主要内容包括编书人语、工作之前的最后一课、准备着,时刻准备着、工作赋予我们权利和责任,同时也意味着更多的要求、适应你的新角色、新工作从何处入手?好计划是通向成功的桥、在你所有的力量里也包括寻求别人的帮助、保证工作时间、上班第一天——谨言慎行、上班的衣装打扮、上班时间的把握、面见领导、与同事初次接触、初步认识你的工作环境和自己的业务范围、明确自己的职责、第一个星期——沉默是金、识得庐山真面目、做好第一份工作计划、树立在同事中的形象、完成第一项工作任务、第二个星期——明察秋毫、赢得好人缘等。

9、《大学生心理健康读本》
这是一本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指导大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适的好书。该书内容涉及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经常遇到的环境适应、自我认同、人际交往、情绪管理、科学学习、热爱生命等方面的问题,以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个性品质为核心,紧紧围绕大学生面临的健康、适应、发展的主题,来进行理论阐述、问题分析、方法指导、实验设计,考虑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维护的渐成性、内化性与参与性等要求。

10、《哲学与人生》
《哲学与人生》集作者十数年之授课精华所成就的作品,开宗明义介绍哲学是什么?前半段以西方为焦点,探讨思想方法、人性的真相、神话与悲剧、苏格拉底、存在主义、荒谬之超越等普遍的知识背景,提供由人生省思走向哲学的途径。后半段则以中国哲学的起源与特质、儒家的风格与道家的智能为主题,揭示中国传统文化中体大思精的人生哲理与玄妙卓越的人生境界。此外,尚有艺术与审美、宗教与永恒、教育与自我等题材。《哲学与人生》的结论放在文化的视野,这亦是通识教育的目的所在。

《领袖兵法》:2.0版的“中国式管理”
文章转自:思卓读书敬请阅读!
经济发展全球化,企业管理是全球化还是本土化?学者们争辩不休。台湾交通大学的曾仕强教授,写了一本《中国式管理》。旗帜鲜明地提出,要以中国的哲学指导管理:既然有美国式管理,日本式管理,为何不能有中国式管理?这些年来在大陆教学中国式管理,被称之为“中国式管理之父”。
《中国式管理》一书面世,可以说是争论热烈,毁誉参半。
赞同者认为:老曾同志打破了西方管理理论的一统天下,以“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理念,这一套管理学说,适应本土文化,比西方的管理学说更切合中国中小民营企业的实际。一位博友的评论相当认可:
“中国式管理讲求随机应变,个案处理,无疑对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也更充满人性和有利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构建和谐的企业工作环境。”
反对者有两种声音,一种是认为管理是科学,科学无国界,根本不存在什么中国式管理;一种是认为曾仕强同志的中国式管理不过是加了现代包装的宫廷权术。一位“豆瓣 ”的评论颇有代表性:
“曾经满怀崇敬之情看完了曾仕强的《中国式管理》,看完才发现,原来中国式管理就是奴性化管理,教你怎么人情世故,教你怎么左右逢源,教你怎么欺上瞒下……”
另一位博友说:
“中国式的管理,就是推、拖、拉三个动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等等看吧”、“再说吧”……轻易化解许多难缠、难办的事情,在自然而然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办成事情。”
思卓认为:曾仕强是个好同志,中国式管理也是个好论题。正如中国企业联合会副理事长胡新欣的说法:“虽然很多方法我们不具备,可将来会有一个为世界所认同的中国式管理。我认为第一是东方智慧、第二是全球视野、第三是本土方案,具备这三点就可称做中国式的管理。”
但是好同志也不完美,作为中国式管理1.0版的研究者,曾仕强理论最缺失的是失衡。在教人“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时候,自己的理论体系有点“阴阳失调”——阴柔有余,阳刚不足。中国传统管理方法中,不仅有阴柔之术,还有阳刚之道,所以一直盼望他能够在新著中加以弥补。
一个偶然的机会,机械工业出版社副社长谢小梅女士向我推荐了一本新书,周永亮与陈正侠合著的《领袖兵法(中国式领导力12项修炼)》,看罢不仅欣然击掌:他开始弥补了中国式管理1.0版的缺陷,可以称之为中国式管理2.0版。

为了称呼简单一些,我在解读中也用了中国式的称呼,曾仕强年长一些,我称之为“曾公”,周永亮年轻一些,我称之为“周郎”。与曾公的“中国式管理”相比,周郎的“中国式管理”,好在哪里?我有三点感受,说出来与诸位讨论。
其一、曾公之说重权谋,周郎之说重道法
曾公在讲到“如何管理下属”时,反思这样说:
“你明知道你要假装不知道。只有你假装不知道,你才可以得到更多的情报。如果你样样都知道,那下属还跟你讲什么呢?”
“你有能力但要假装不会做。你不会做,所有人都会做。你会做所有人都让给你做,你就惨了。”
做领导的要深藏不露,让下属摸不透、猜不着,这就是领导“偷懒”的权术。同样是管理下属,周郎的观点:“术”是次要的,“道”才是根本。所谓的道,就是“合众若水”:
领袖如海,海纳百川,若水和众,像水一样把大家融合起来。……水因形而变,只有很小的摩擦力,但是势能最强大,无可阻挡。尽管柔弱,但是汇聚到一起又能让人看到最强大、最宏伟的状态。水变成了天下第一大,因为它容纳一切,肯往低处走,肯容纳各种各样不同的事物。
其二、曾公之说偏务虚,周郎之说偏务实
曾公的决策管理,以中庸之道为核心,但是把握起来很难:
决策层既务实又不执着,仍然不足以保证所有决策皆合理,必须切实把握“中庸”的道理,务求在变化多端的各种状态中,达成其合理的决策。……“务实”、“不执着”、“中庸”,一层比一层困难。“中庸之道”,代表中华文化的精华,可以说是儒家融合道家思想的的结晶。中庸之道的管理,亦即‘中道管理’,就是现代所倡导的‘合理化管理’。”
周郎的决策管理,同样讲中道法则,但更容易把握:
中道是超越有无、增减、苦乐、爱憎,不偏于任何一极端的中正之道。不带有更多的私心杂念做出的决定,平静的时候做出的决断,是最近佛的。
所谓“中道决策”大致有几个要素:知止可以不怠,圣人不为时,时至弗失(圣人没有办法给你选择决断的时间,但是时机到来一定不能失去);谋贵众,断贵独(要和更多的人去讨论,但是最后的决断一定是自己进行);欲思其利,必思其害(要获得利益,首先要考虑其害,不要一心想着好处,忘记了害处)。
时与断的把握、谋与断的流程、利与害的分析,把握了这三条,就大大提升了决策的可操作性。
其三、曾公之说多阴柔,周郎之说多阳刚
曾公的招法十分老到:遇到问题时,多采用迂回战术。比方一位企业家问他:“当下属握着‘重拳’用来对抗老板,老板该怎么办?”老曾就这样回答:
  我希望我在这里讲话大家不要介意,因为我会讲很重的话,大家才印象很深刻。如果我在这里跟你打马虎眼,讲客气话是没有用的。所有的人都要记住四个字,人生就是这四个字“自作自受”。干部对你好也是你自己造成的,干部对你不好还是你自己造成的。你把他怂恿到这么一个大的派系,这么大的一个权势,他当然跟你对抗,他不跟你对抗他跟谁对抗?……各位,当他差不多的时候,你就要开始动手了,你不能等到他已经根深蒂固的时候你才动脑筋。我相信问这个问题的人他胸有成竹,他会解决的,他只不过是把这个题目透露出来而已。我想我们这整个系列里面一定会把这些化解掉。大石头化成小石头,小石头化到没有,这个比较好。
听来听去,你会发现自己有点“晕”。而周郎对这类问题的回答往往十分直接,向刘邦学习三招嘛:
第一,具备出类拔萃的人才吸纳力——学会预防
刘邦身边文臣有张良、陈平,武将有韩信、周勃、灌婴,后方有萧何,身边有樊哙。这些都说明刘邦的人才组织能力比较强,能够将这些有这样那样缺点的人吸纳在一起合作,并为他做事。
第二,具有超乎常人的忍耐力——学会隐忍
刘邦有一个能力值得注意,那就是他的忍耐力超一流。大家都知道,他父亲被项羽抓住了,包括老婆孩子一家人都被人家抓住了。项羽要把刘太公煮成肉粥。很多人遇到这个情况就心理崩溃了。但是,这个时候,刘邦说:项老弟,咱俩是拜把子兄弟,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你把你的父亲煮粥了没关系,到时候可要记得分我一杯喝啊。他说这话的时候面不改色心不跳,而项羽却不敢煮了,他想想也是,“我们是兄弟,把兄弟的父亲煮了影响不太好。”
第三,超乎人们想象的利益分享观——学会分利
刘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很会与他人分享成果(至少在创业打天下的时候是如此)。对于跟随者,他是该封王的封王,该分地的分地,因为他知道只有做到了利益共享,才能结成利益共同体,才能够得天下。
放下这两本管理书,东方已大白,放眼望去,山水相连的香港清晰可见。忽然想到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参禅三重境界之说:“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如果说曾公之《中国式管理》已经达到了第二重境界的话,周郎之《领袖兵法(中国式领导力12项修炼)》已经达到了第三重境界,翻译成网络时代的术语,叫作“2.0版的中国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