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话》的歌词:浅谈语文课堂中的追问艺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5 10:03:58

追问,作为一种提问技巧,在课堂上广为运用。它是在前次提问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是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在一问之后又再次补充和深化、穷追不舍,直到学生能正确解答甚至出新出彩为止。它追求的是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这无疑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课堂中运用追问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见缝插针,注重追问的随机性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习方式的转变,意味着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是用什么样的手段和方法、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获得知识的。也就是说,教学的视线应由过去的关注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其学习过程。追问作为“关注过程”的一种具体的手段,有着其它提问技巧不可企及的优越性。追问不但能使学生保持注意的稳定性,激发其积极思考,而且能使学生由紧张到轻松,又由轻松到紧张的一张一弛的学习。特别是当教师听了学生的回答,发现其认识还是肤浅、粗糙、片面、零碎甚至是错误的时候,就应紧追不舍再次发问,促使并引导学生就原来的问题进行深入而周密的思考,或由表及里,或由浅入深,或由此及彼,或举一反三,直到理解变得更加准确、全面、细致、深刻为止。

 比如在教学《阿长与〈山海经〉》中,预习后我就开门见山的问:“文中作者回忆的人物是谁?”同学们响亮的回答:“阿长。”我接着问:“她的名字是叫阿长吗?”同学们都好奇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说:“当然是了,书上都这样写的啊。”看到他们还没反应过来,我就又追问了一句:“阿长是她本人的名字吗?”很多同学们赶紧翻了翻书,回答说:“不是,是以前一个保姆的名字。”然后我又问:“她连自己的名字都没有,可以看出什么?”同学们都恍然大悟,回答说可以看出阿长命运悲惨,受人轻视、漠视,令人同情。

 

二、有的放矢,注重追问的有效性

首先追问要讲究质量,讲究实效。很多老师认为追问就是多提问题,满堂都是问题,却不管问题的质量如何。在这种"满堂问"的支配下,教师在课堂上连续提问,或是非问,或选择问,或填空问,或自问自答,学生则习惯性地举手,仓促地回答问题。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也只作简单的肯定、否定,或不置可否,然后自己补充讲解,再提出问题……大量毫无思维价值的问题充斥课堂,表面热热闹闹,实际效果却少得可怜,与新课程中阅读对话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

其次追问要准确地把握时机,找准切入点,有利于在最佳突破口点拨学生。正如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就是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开导他。追问也是这个道理,否则引不起学生的关注。所以,教师一定要把握追问的最好时机,这样才能“一石激起千层浪”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使追问的效率大大提高。

如教学《皇帝的新装》时,我提了一个问题:“如何看待文中的这些人物?”同学们回答都很积极,有的说皇帝太笨了,发现不了骗局,有的立刻反对说皇帝有时也是聪明的,知道受骗后还若无其事的演下去,否则更难堪了;有的说骗子太坏,也有同学说骗子挺聪明;当然也有说小孩子的,不同意见的同学都争论地面红耳赤。看到同学们情绪如此高涨,我不失时机的追问一句:“如果你是其中的皇帝、骗子或小孩,你会怎么做呢?”问题还没问完,教室里就炸开了锅,说什么的都有。有的装着咬牙切齿地说:“如果我是皇帝,我一定把那两个胆大包天的骗子给杀了。”有的则笑着说如果他是骗子肯定早就携巨款潜逃了,还有的说如果他是骗子就索性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甚至对皇帝说笨蛋当然看不到了,说不定又可骗上一笔……听着这么多新奇的想法,我暗自高兴,就让他们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并摆出足够的理由。课后上交的作业显示同学们的想法非常丰富新颖。一个适时的追问很好的达到了锻炼学生想象力的效果。

 

三、以人为本,注重追问的人文性

有教育家明确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在课堂上不但应该学知识,更应该学做人,在老师的引导下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譬如在《散步》中,我设计的一个教学环节:请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读给同学们听,并告诉大家你喜欢的原因。

 一个学生说:“我喜欢的是‘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因为从中能感受到这一家人的亲情,感觉很温馨。”

听完我抛给他一个设计好了的问题:多年之后,这温馨的一幕会发生在“我”的儿子身上吗?学生的回答也在意料之中:会,因为爸爸已经给他树立了榜样,就象一个公益广告中,孩子看见妈妈给奶奶洗脚,他也端着个水盆要给妈妈洗脚。

我接着问:“那多年之后,这温馨的一幕会发生在你的身上吗?”提问的目的是想告诉学生应该从自己做起。学生略加思索,居然回答:不会!

我一怔,继续追问:“不会?为什么?”其实我心里开始有点忐忑不安了。他的答案是:因为现在根本就见不到这一幕,所以即使我想这样做,也会不好意思的。

我肯定了他:大实话,可看出你认真观察了生活。

可是答案不但背离了我的初衷,而且似乎意犹未尽。于是,我再次追问:“可是你的母亲真的老到走不动了,你难道不背她吗?”学生的回答:那就用轮椅推着她。轮椅?我脑子灵机一动,先赞扬他:你的办法真多。再接着追问:“可是轮椅给我们什么感觉?”其他学生都回答冰冷、生硬等等。我说:“是啊,冰冷的没有一丝的温度,比得上你宽厚温暖的肩膀吗?你的母亲老了,趴在你的肩上,她就有了依赖,她就有了支柱,所以我们以后应该勇敢地背起年迈的母亲,对吗?”学生都恍然大悟的连连点头。

 

四、融会贯通,注重追问要与实际相联系

新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不但对其他科目,对实际生活也有指导意义。

如上《真正的英雄》时,我以飞船爆炸失事的视频导入。画面中宇航员们临行前和亲人依依惜别的话语,爆炸时喷射出的火球,和那几道耀眼的吞噬生命的弧线,同学们都看的热泪盈眶。稍稍停顿一下,我问道:“看完了,大家有什么话要说吗?”可能情绪还没有回到课堂,寥寥几只手孤零零的举起来,我也不急,就先让这几个同学回答。回答很是精彩,有的同学对宇航员们表示哀悼;有的同学具体到个人,比如对罗纳德·麦克耐尔说我们将永远怀念你的萨克管,我们将要建成你所梦想的空间站等等;还有的同学激动的表示要学习他们这种伟大的精神。其他同学都聚精会神的听着,若有所思的点着头,看着同学们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我追问一句:“刚才同学们都说的很好,那大家能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你从课文中学到了什么吗?”很多同学举起来手,同学A说:“我要学习他们锲而不舍的责任感,在学习中求上进,生活中争上游。”同学B说:“我要学习他们超人的勇气和永不放弃的探索精神,在学习中不能遇难就退,应该鼓足勇气,迎难而上,这样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同学C说:“我要学习他们拥有一颗平常心,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也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宠辱不惊,而在关键时刻则敢于挺身而出,或许英雄就是这样诞生的。”……一个追问,让同学们从抽象的文本转向具体可感的现实生活,并以之指导自己的行为,对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有莫大的帮助。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行是知之路,学非问不明。”适时的、有创意的追问是教师课堂机智的充分表现。在有效的追问中,教师和学生都以生活着、思考着、发展着的生命体而存在,并互相影响,共同创设一个美好的境界。愿我们的语文课堂,变成生命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