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冰糖葫芦甜馒头的:麻将乱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0:41:16

麻将可以称之为地道的中国国粹。但是麻将究竟起源于何年何月?它的发明者究竟是谁?这已成为一团历史乱麻说不清,理还乱了。有的说麻将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有的说麻将可圈可点是在唐代;还有的说世上真正有麻将是在明朝万历年间。至于发明者分歧就更大了。说和尚的有之;说太监的有之;说渔民的、说商人的也有之。为什么在麻将的起源和发明者上,说法会如此千姿百态,众口纷纭,公说公理,婆说婆理,至今仍无定论。我想,其个中原因主要还是麻将这个中国国粹之国粹太博大精深难以琢磨了。

既然麻将的起源和发明者至今尚无定论,那么必然有好事者去刨根问底弄个明白。因为麻将这个国粹毕竟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作为子孙是不能让它留得不清不楚,不明不白的。人家宁波在这方面就是先人一着。他们先是研究出麻将的发明者是宁波人陈鱼门,把麻将的根定住。看官可能要问:这个陈鱼门何许人也?据史载,陈鱼门,乃浙江宁波人氏,清道光时曾任过内阁中书,官至三品,一生极喜玩耍,尤其精通纸牌。由于宁波这个地方临海,我们这位陈大官人在玩牌时纸牌时常被海风吹走,于是他便萌生改革之意,将纸牌改为了竹骨。在改的过程中,陈大官人除了保留纸牌中的万、索(条)、筒共108张牌外,还将纸牌中的红花改为绿发、百花改为白板、老千改为红中共12张牌,同时增加东西南北四风共16张牌,由此形成了当时流行的136张一副的麻将牌。在打法上也改繁为简,以便初学者掌握。陈大官人的竹骨麻将一问世便被众多的牌客接受,并立刻风靡大江南北。宁波人在研究出麻将的始祖是本土人士后仍不罢休,他们一方面继续在理论上实践上找依据。另一方面是广收资料,大兴土木,正儿八经在宁波建起了中国第一座麻将博物馆,由此引来大批的麻客麻友前去朝圣。宁波人把麻将文章做到这个份上,我认为麻将的起源、发明者是不是真的在宁波已不是很重要了,只要人们心中认为麻将的圣地是在宁波就够了。

然而,宁波人尽管研究麻将、收集麻将,制作麻将,为麻将树碑立传,但宁波人不痴迷麻将,不信你到江浙去走一趟,在大街上、在公园里就很难看到许多人围坐在一起打麻将的现象,但江浙的麻将制作工艺却是非常先进的,全国各地打的麻将几乎都是出自江浙,就像当年英国人把鸦片传输给中国一样,英国人是从来不吸鸦片的。麻将是国粹,很多中国人包括许多华人都会打麻将。但是现在真正把麻将发扬光大到淋漓致尽的还是四川人。四川人对麻将的痴迷就犹如瘾君子见了白粉。外地人形容四川人打麻将的气势是只要飞机到了四川上空就听得见下面一片哗哗哗的麻将声。在打麻将上四川人的确名不虚传,就连呀呀学语的小孩也知道“青一色”、“暗七对”。不管是周末还是周初,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只要有人的地方就能听到麻将声。周一上班见面的第一句问候话,通常是“昨天又胡了几把?”单位组织开展工会、党团活动,大多数是集体外出群战麻将。因此,大凡春秋两季节假日,公园里、农家乐到处人满为患,处处麻将声声。为此,有人戏曰:“待到秋来九月八,天气凉爽去喝茶,呼朋唤友到北湖,满园尽是一片麻。”

麻将为什么成为国粹?主要还是因为麻将的打法尽管变化复杂,但其本打法简单,容易上手。传统打麻将是4人成局,轮流坐庄。每局开始,庄家抛骰子以点子决定从何处开牌,然后每人摸13张牌,庄家多摸一张牌以便打出。接着从庄家开始依次打牌、吃牌、碰牌。谁先将自己的牌凑成四组零一对者为胜。每组牌为三张,三张同样的牌称为“坎”,三张同色点数相连的牌称为“搭子”,一副对子称为“将”。传统麻将尽管好学,但要学精却十分难,就好比外国人学中国字,不同的排列,不同的组合就有不同的含义,一般人没有十年八年功夫是难以领会到其中真谛的。打牌时,人们按照各种特定的规则和惯例,把不同组合的牌分为不同的等级,在叫法上一般以“番”来区别。每副牌“番”数越多,牌就越大。一副牌全为一门称之为清一色,一副牌中“中、发、白”全部成坎,叫做三元会,“东、西、南、北”都成坎或成对叫四风会。每组牌都有幺,也就是一或九,一对将也为幺的,叫做全幺或带幺牌等等。当然,这些大牌也是不多见的。通常出现的都是杂牌,但杂牌也有讲究。一般来讲,二、五、八作将的有一番牌,全副牌成坎或成对的有三到四番牌。还有门清、卡心五、一般高都有一番牌。因此,过去学麻将首先要学背番。比如 “清三、暗四”、“断断无字平将”等。然而,这种打法太繁琐,不适合现代生活节拍,一圈麻将打下来,劳神费力不说,还浪费时间,于是一场麻将的改革就势在必行了。

在麻将打法的改革上最见成效的是四川,尤其是成都麻将的改革颇有创意。现代麻将打法都不要白板、红中、东西南北之类的东西,全副牌只有万、条、筒108张牌。成都麻将的特点除以上这些外还有一点就是准碰不准吃,而且必须缺一门。参加打麻将的人也不仅限为四人,五人、六人均可。每人摸的牌四人是13张,五人是10张,六人是7张。在打法上尤为特别的是成都麻将凡是杠牌,也就是谁手中凑齐四张一样的牌摆在桌上,牌桌上的每一家都要给杠家份子,用四川话来说,这是“下毛毛细雨”。同时成都麻将一人胡了牌,其他人还要继续打下去,直到打得只剩下最后一人。因此,打成都麻将又被称为“血战到底”。有时人们也称成都麻将为 “幺、二、四、八”,这是根据胡和赌注的大小来叫成都麻将的。幺最小,一般称为素胡,八最大,也就是传统麻将中的大牌,成都麻将又称为极品。

四川人打麻将有许多讲究。打牌时最忌别人或热闹客用手压住自己凳子的靠背,或用脚踩住凳子,说是压住了龙头,也忌说“输”字,甚至忌说“书”和“叔”。据说有个年轻人从外地来去找他叔叔,这天他叔叔坐在牌桌上,手气正旺。年轻人不懂规矩,上前叫了声叔叔。他叔叔心里一惊,回头一看,一张牌打出去,结果放了个满贯,当场就气得血压升高,手发麻,一条命去了半条,至今躺在床上不能动弹。同时,四川人打牌,还流行赢家还怕吃饭和怕拉尿的说法。行家说,打牌讲运气,人的运气,有时上午好,有时下午好,有时晚上好,一吃饭人就转了运,所以赢家怕吃饭。怕拉尿是因为怕泻了气,赢家手气旺,一拉尿把气泄了,那不是自己给自己过不去。因此,许多老牌客都极能憋尿,有的一泡尿能憋上四、五个小时。为此有很多人都憋出了毛病。四川人打牌有外人参加自己家中的人一般情况下只参加一人,多了怕外人误会“抬轿子”。星期天、节假日家人团聚打麻将叫“杀家搭子”,那就是纯粹娱乐了,即便有点小赌注赢家也是拿出来请大家吃个便饭,有时多的都要贴进去。四川人打麻将有些叫法是很有趣的。如果是三个女的和一个男的打牌,女的赢了,叫“三娘教子”,女的输了,叫“三女拜寿”。如果是三个男的和一个女的打牌,男的赢了,叫“三堂会审”,男的输了,就叫“一娘教三子”。当然这都是玩笑话,一伙人围坐在一起,不荤的、素的说一点,气氛活跃不起来。

麻将在四川普及率很高,大凡四川人几乎没有不会麻将的。前一阵子,四川曾风风火火地禁过麻将,为此也有人被丢官撤职,但效果似乎不太好。这边官在丢,那边麻将照样在打。最后,法不责众,“禁麻令”无疾而终,现在人们又可以正大光明地打麻将了。我对麻将没有特别的爱好也没有特别的不爱好。我认为麻将能够作为国粹流传下去,是有它的道理的。只是我反对将麻将作为一种赌博工具,如果它也像象棋一样只用于娱乐,那该多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