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的基本内容是:上林书社 >> "慈溪慈孝文化讲座"全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7:00:20
"慈溪慈孝文化讲座"全文
董顺德
一、慈溪董孝子
今慈溪市区有几处董孝子塑像,题为“汲水奉母”(图,网上搜集的),其来历,据方志记载:
黯母尝寝疾,喜饮大隐溪水,不以时得。于是筑室溪旁,以便日汲,厥疾用瘳。溪在县南一舍,故以慈名溪,又以溪名县。(光绪志卷二十四)
以上记载说明什么?说明大隐溪的水有治疗效果,治好了董黯母亲的病。至于董孝子汲水奉母这个故事,我倒觉得太平常了,不怎么让人感动。
完整版的董孝子故事应该包括“汲水奉母、地涌甘泉、君子报仇、辞官不就、执丧守孝”等5个情节。大致内容如下:
1、汲水奉母(同上)
2、地涌甘泉
关于这一情节,可以引用清代董訚的诗《慈溪故迹》:
在昔汉孝子,奉母大隐溪。溪水如崖蜜,疗疾胜良医。疾退与母返,筑室湖之西。荷耜sì阚峰麓,湛然泉涌畦。天心感纯孝,潜使地脉移。至今慈水曲,犹有慈乌啼。
还有董华钧《六世祖纯德征君传》里的描述:
舍旁涌泉成渠。里人共神征君之孝,征君曰:“是吾母之慈所感也。”遂名其水曰“慈溪”。(纯德征君是董黯的封号。)
根据以上记载,“慈溪”并非大隐溪,“慈溪”也不在如今的余姚大隐,而是在慈城的阚峰之麓慈湖之滨。有人说慈湖北边的谈妙涧就是所谓的“慈溪”。
“地涌甘泉”这个情节也得到了明代“江南大儒”桂彦良的肯定,他说:
“嗟乎,世传裸冰跃鲤、号竹萌笋,恻怛所及,通于神明,吾于董叔达信之矣。”(董黯字叔达)
在桂彦良看来,董黯孝感天地、涌泉成渠的故事,可以和中国古代24孝故事里的“裸冰跃鲤”、“号竹萌笋”相媲美。
3、君子报仇
关于董黯报仇的故事,可以引用唐代诗人贺知章的诗《董孝子黯复仇》:
十年心事苦,惟为复恩仇。两意既已尽,碧山吾白头。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董黯就是这样的。关于他复仇的故事,又有三个版本:
a、杀不孝子
据唐代《艺文类聚》引《会稽典録》:
董黯家贫,采薪供养,母甚肥悦。邻人家富,有子不孝,母甚瘦小。不孝子疾黯母肥,常苦之。黯不报。及母终,负土成坟竟,杀不孝子,置冢前以祭。
还有明代陈敬宗《重修汉董孝子庙记》:
负土既葬,痛念母仇不共戴天,操戈往斩寄头,祭于母之墓。
董黯的母亲被邻居不孝子(王寄)所伤,为了不让母亲担心,董黯在母亲活着的时候没有动手,等母亲去世,葬礼过后,立即砍下王寄的头祭奠亡灵。
b、守彼母在生之念
守彼母在生之念而至死方诛。(宋真宗《赐汉孝子董黯号纯德征君敕》)
必俟其人之母终其天年,复仇之中不忘锡类。(明·屠隆《董孝子祠志序》)
犹隐忍而待,邻母丧葬歇。斫首祭夜台,仇报耻始雪。(明·冯元仲《董孝子井》)
意思是,董黯报仇非但要等自己母亲去世后,而且还要等仇人之母去世后。董黯认为仇人的母亲是无辜的,不想让她承受丧子之痛。
c、且终三年丧
母竟不起。哀毁,负土营葬,庐于墓侧,思复大怼,以寄母在,未忍。枕戈不言。俟其母卒,且终三年丧,手刃寄首,祭于母墓,自囚以告有司。有司以为“抱义而行仁,复仇而全法”事闻。(清·《雍正浙江通志》卷一百八十四)
这个更夸张了,董黯报仇非但要等仇人之母去世,而且还过了三年丧期。只是为了让仇人王寄可以守孝三年?还是董孝子代替不孝子王寄守孝三年?
总之从唐代的“及母终”,到宋明的“守彼母在生之念”,再到清代“且终三年丧”,董黯报仇的时间是越来越往后移了。
4、辞官不就
董华钧编著的《纯德汇编》收录了两道汉朝皇帝的诏书,东汉永元八年的《征孝子董黯擢议郎诏》和东汉延光三年的《为孝子董黯立祠诏》。皇帝征召董黯出来做官,董黯辞官不就。
北宋大中祥符元年,宋真宗颁敕书,赐汉孝子董黯号纯德征君(征君,谓不接受朝廷征召的隐士),见于南宋楼钥的《慈溪县董孝子庙记》:
祥符元年冬,真宗皇帝封岱礼毕,诏赐号纯德征君,或云起于钱康宪之请。夫孝子岂有意身后名耶。
后人认为董黯辞官不就,高风亮节就像他的前辈严子陵。如:
……芳名百世留青史,至行千年启后贤。爵禄可辞甘海曲,富春耕钓与骈肩。(宋·杜醇《过董孝君祠》)
安车驷马漫追寻,高节应堪媲子陵。得禄已无亲可养,那能还受汉廷征。(清·史慎斋《补陀寺怀董征君》之一)
另据湖北孝感旧志记载,“句章董黯,亦尝流寓孝感,墓在邑北百二十里。”(句章,慈溪县古地名。)为何流寓湖北?或为避官,或为避祸。汉代隐士夏黄公、严子陵都是董黯的浙东老乡,可见当隐士也是有传统的。
5、执丧守孝
鄞县董孝子庙有“滴泪潭”,传说董孝子守孝期间,因大仇未报,日夜号哭,以至于泪滴成潭。
据《三国志·吴志·虞翻传》记载,虞翻曾说:
“往者孝子句章董黯,尽心色养,丧致其哀,单身林野,鸟兽归怀,怨亲之辱,白日报仇,海内闻名,昭然光著。”
唐大历年间,明州刺史崔殷为汉孝子董黯作《纯德真君庙碣铭》,曰:
其徙居也,庭出寒泉;其执丧也,林集祥鸟。无贻一日之忧,终报共天之怨。
这两处提到“鸟兽归怀”、“林集祥鸟”,都是说董孝子执丧守孝期间,鸟兽都被他感动了,和他一起悼念。
董孝子故事体现了传统孝道,可以用“无违”两个字概括。
《论语》说:“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我个人理解,“无违”分三种情况:一是先意承志,以父母之心为心;二是凭良心做事,无违我心;三是遵礼守法,无违社会公德。董黯基本上做到了这三个“无违”:
第一个“无违”体现在30里外去挑水。董黯母亲想要喝30里外的大隐溪水,这不是穷折腾吗?我们这里并非沙漠地带,找水喝哪里需要走30里地?董黯随便打一桶井水给他妈喝,她一个老太婆怎么会知道那不是大隐溪的水?所以董黯母亲的这个要求其实有点不通情理,但即便如此,董黯没有违背母亲的意愿,这就叫“无违”。这是内心深处的无违,不是表面上的阳奉阴违。因为他的无违,所以“母甚肥悦”,心宽体胖,喝水也长肉,家里穷一点也不怕。
第二个“无违”体现在报仇。董黯“恐贻母忧”,因为怕母亲担心,没有立即报仇,这是以父母之心为心;后来杀不孝子“以祭母墓”,这是凭良心做事,无违我心。不孝子的恶行,见于唐代《敦煌变文》:
(二母各言其子),寄后闻之,乃煞三牲,致于母前,拔刀胁●(抑)令吃之。●伺(专伺)候董●出外,直入●家,〔令〕他母下母床,苦辱而去。
对自己的母亲居然拔刀威胁,对董黯母亲更是“苦辱”,可谓丧尽天良。董孝子除恶,也是替天行道。
第三个“无违”体现在投案自首。董黯杀人,显然也犯法。以当时看,董黯杀人,可能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一方面父母之仇不共戴天,他必须报仇,另一方面或许因为当时打官司取证有困难,或对当时的司法公正没有信心等,只能铤而走险。“自囚以告有司”,说明他还是有觉悟的。后人称董黯“抱义而行仁,复仇而全法”,所谓“全法”,应该是先犯了法,随后主动接受法律制裁,最终还是顾全了法律。
董黯以父母之心为心,无违平生志向,最后也顾全了法律,做到了三个“无违”,他是封建时代的孝子典型。
慈溪董孝子虽然不属于中国古代著名的“二十四孝”,但“二十四孝”未必都比得上他。例如“二十四孝”之一的郭巨,为了养活父母欲将幼子活埋,他的父母会怎么想?又如董永(即《天仙配》董永)卖身葬父,为了挣一口棺材而卖身为奴,父亲在天之灵会安心吗?这两个孝子虽然凭良心做事,却没能以父母之心为心,“无违”只做到了一半。
董永和董黯都是我们董家孝子。董黯菽水承欢,体现厚养;董永卖身葬父,体现厚葬。厚养与厚葬,哪一个更值得提倡?我们现在提倡厚养薄葬,显然董黯的先进性更强一些。
董黯复仇也和《水浒传》武松复仇不同。武松是快意恩仇不计后果,董黯是“仁以复仇”,能为他人着想。董黯复仇符合儒家中庸的原则:一方面“父母之仇不共戴天,遇诸市朝,不反兵而斗”,必须要报仇;另一方面自己母亲的心思、仇敌母亲今后的生活,也在他的考虑范围。两方面都要考虑,统筹兼顾,“执其两端用其中”,这就是中庸。
完整版的慈溪董孝子故事至少有五个情节,现在只流行一个“汲水奉母”,为什么?
因为董黯杀人毕竟也是犯法的,我们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所谓的“去其糟粕”,是否就是把其中的大部分内容裁剪掉,从此再也不让后人知道了?
我们举一个当代的例子。十多年前全国少年儿童都要学习英雄少年赖宁,小学生赖宁因为扑救山火,被火烧死了。这里有没有糟粕?当时说要学习赖宁的精神,不是要学习他去救火的行为,小孩子不应该去救火。同样道理,我们要学习董黯的精神,不要学习他去杀人。既然赖宁故事里的糟粕可以全国流传,那么董黯故事里的糟粕为什么非要去掉呢?所以我个人理解,“去其糟粕”不是不让大家看到,而是看到了以后要善于区分精华与糟粕。
比如上面提到“郭巨埋儿”,也不全是糟粕,因为古人相信“身体发肤受之父母”,郭巨的生命属于他的父母,同样道理,郭巨儿子的生命属于郭巨,因为有这一层关系,所以他才会想到埋儿救父母,相当于用自己赚来的钱还债。虽然做法很残忍,但孝心可嘉,有传统孝道在里面,不应该全盘否定。
顺便再说一个慈溪孙孝子故事。慈溪县被称为“三孝乡”,这排名第三的孝子就是宋代孝子孙之翰。
孙之翰,字文举,少志学,天性孝友。母病剧,刲体取肉为粥以进。越夕,母如醉自醒,乃底以宁。里人以其事上于郡守赵伯圭,将闻于朝。之翰曰:“本心救母,他无所觊。”力止之。卒,葬五磊山。(光绪志卷二十五)
人肉当药,显然不科学,是糟粕,但精华也在于“他无所觊”,没有私心杂念,割肉不是为了评先进。孙孝子的做法是不科学的,心却是好的,就和赖宁救火相似。
二、“慈溪”名字的来历
“慈溪”无论作为一条溪流的名字,还是作为一个县名,都与董黯这位大孝子有关。既如此,当初为何不直接以“孝”字命名?比如“慈溪”可以叫孝溪、孝子溪,“慈溪县”可以叫孝感县、孝义县等等。究竟为何“以慈名溪”而非“以孝名溪”?目前尚无一锤定音的说法,以下都只是我的推测:
1、怀念慈母,寄托哀思的意思
慈,特指“慈母”,多用于对人称自己的母亲,如家慈。
明代袁载《慈溪怀董孝子》诗云:“长对灵泉怀寸草,肯将大恨博朝绅”,在董黯看来,相依为命的母亲已去世,他不忍独自享受荣华富贵,只愿守着溪流,在怀念中度过余生。“以慈名溪”是出于对母亲的怀念。
台湾桃园有个慈湖,旧名“埤尾”,因蒋介石怀念其母王太夫人,将此地改名“慈湖”。 “慈溪”是否也是怀念母亲的意思?
问题是,当时董黯没有蒋介石那样的地位,到死也只是一个平头百姓,他有资格去命名一条溪流吗?如果“慈溪”这名字是后人取的,后人又怎能领会董黯怀念母亲、寄托哀思的想法?
2、归功慈母,显亲扬名的意思
据董华钧撰《六世祖纯德征君传》:
舍旁涌泉成渠。里人共神征君之孝,征君曰:“是吾母之慈所感也”。遂名其水曰“慈溪”。
乡人称赞董黯孝感天地,董黯却说母亲“慈感天地”,因此取名“慈溪”。这里也体现着传统孝道。“江南大儒”桂彦良解释说:“此乃所谓事亲不言孝,而有善必归之父母者”,“因孝溯慈,其名在溪”。虽然以“慈”命名,体现的还是儿女的一片孝心。这就好比有钱人捐资助学,造了一幢教学楼,却以父亲母亲的名字命名,显亲扬名的意思。
民国时期,慈溪县的县治又名“孝中镇”,可能也是取“以慈命县”而“孝在其中”的意思。
3、慈乌之溪的意思
古人常用寒禽、饥乌、乳乌、乌雏比喻孝子,如:
乳乌仍绕树,亭午噪哗然。(明·姚梧《过董征君崇孝祠》)
饥乌号衣月,衰草冷阑干。(明·袁炜《过阚峰董征君荒祠》)
我来凭吊寒松柏,犹听乌雏噪夕阳。(清·王焯《谒南城董孝子庙》)
至今慈水曲,犹有慈乌啼。(清·董訚《慈溪故迹》)。
这些比喻都源于“慈乌反哺”这个家喻户晓的成语故事,所以慈溪也可能是“慈乌之溪”的意思。
无独有偶,浙江义乌的名字也与乌鸦有关。据刘向《说苑》记载:
颜乌,乌伤人。亲亡,负土为大冢,群鸦数千,衔土相助焉。乌既死,群鸦又衔土葬之。
为了纪念那些筑坟的乌鸦,人们把这一带叫做“乌伤”,后改称“义乌”。
4、慈悲之溪的意思
董黯母亲“厥疾用瘳”,以及“舍旁涌泉成渠”,都表明老天爷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显灵了。因此这个“慈”字也可以说是用来歌颂老天爷的。慈溪也可能就是“慈悲之溪”的意思。
类似的例子还有浙江义乌的“航慈溪”。据《义乌县志》记载:
航慈溪,地势宏衍,沙土不坚,每遇春水泛滥,则淹田禾……为祈祷溪水为民造福,取佛教名词航慈为溪名,意为大慈悲救度众生。
5、慈高于孝的意思
董黯汲水奉母,为母报仇,这是“孝”。“念若母即吾母”,为仇人之母着想,这是“慈”,仁慈的意思。对仇人之母讲仁慈,比对自己父母讲“孝”更难以做到,它需要更宽广的胸怀,更大的爱心,更高的精神境界,因此以“慈”命名,就是以董孝子故事中的亮点、闪光点来命名。
6、胜残去杀的意思
《论语》云:“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
自古浙东乃“报仇雪耻之乡”,前有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后有孝子董黯十年复仇;汉《地理志》说:“吴越之君皆好勇,故其民至今好用剑,轻死易发”。那个时候在崇尚王道的儒家看来,我们浙东这一带比较野蛮。所谓“善人为邦”,就是要美化风俗,胜残去杀。因为这地方的民风不够“慈”,所以名字里要带一个“慈”字,就像明明知道家里很穷,偏偏孩子的名字叫富贵,也是缺什么补什么的意思。
老慈溪县旧属“句章”,“句章”即“勾章”。据西汉《十三州志》记载:
周元王三年,越王勾践城勾余。勾践之地南至勾章。因大城之章伯功以示子孙,故曰“勾章”。
当初用“勾章”之名意在彰显霸业,称王称霸。后人反对霸道,主张王道,所以也要改掉“勾章”这个名字。“慈”字比较能体现王道精神,所以用“慈溪”作为县名。
三、老慈溪慈孝文化的几个特点
中国古代以孝治国两千年,每个州县都有数量可观的孝子典型,例如湖北孝感,著名的“二十四孝”,它一个地区就占了三个(董永卖身葬父、黄香扇枕温衾、孟宗哭竹生笋)。可见,全国各地都有慈孝文化。老慈溪的慈孝文化应该有它自己的特点:
1、“慈”、“孝”并重,突出一个“慈”字
首先体现在名字上,是“慈”、“孝”并重,突出一个“慈”字。突出一个“慈”字,其意义体现在家庭和社会两个层面。
家庭层面,突出一个“慈”字,是注重“慈”和“孝”之间的因果关系。孝子孝女不是凭空产生的,父母慈则子女孝,《颜氏家训》说“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要想子女孝,先要父母慈,孝道教育要从源头抓起。强调一个“慈”字,对为人父母者更具有教育意义。
对学校对老师也同样适用,也更应该强调一个慈字。我们不应该一味指责学生不懂得感恩,应该反思学校是拿学生当儿女来爱了,还是拿学生当机器使用了。
在社会层面,突出一个“慈”字,体现了公德意识。“孝”主要是个人私德;“慈”在家庭层面体现个人私德,如母慈子孝、父慈子孝;在社会层面更体现社会公德,如慈善博爱。有学者认为中国人历来重私德而轻公德。突出一个“慈”字,就有提倡社会公德的意思。
2、“不为良相,必为良医”的传统
老慈溪是一个科举名县,读“圣贤书”的人比较多,做官的人比较多。作为儒家信徒,读书做官为了治国平天下。治国平天下就是最大的慈善事业。
老慈溪并非中药材主产区,但千百年来,老慈溪的医药业闻名全国,各地都有慈溪人开的药店,还有不少慈溪籍名医。在这一背景下,老慈溪人一方面“药肆饶万金”,比较有钱;另一方面救死扶伤,医术高明心肠好。两方面结合起来,老慈溪的慈善事业就做得特别好了。
举两个代表人物:
桂惟贤,字华堂。尝谓人曰:“儒者之用心,必欲有以济人。不能为良相,必为良医。”遂究心轩辕之术,治人疾病,即见功效。(光绪志卷二十六)
王纶,字汝言,慈溪人,举进士。正德中,以右副都御史巡抚湖广,精于医,所在治疾,无不立效。有《本草集要》、《名医杂着》行于世。”(《明史·方伎》)
王伦因父病曾留心医药,常于公余兼为民疗疾,“朝断民讼,暮疗民疾”,每有奇验。他是既为良相,又为良医。
3、妇女能顶半边天
老慈溪的慈孝文化一半以上属于慈溪妇女。慈溪,可以称为母亲之溪;慈城,可以称为母亲之城。举两个例子:
冀国夫人叶氏,慈溪人,归鄞邑史简。简为县从事,尉受财杖民,欲见血。简悯之,伪涂以朱。尉察其伪,杖简死。叶氏时年二十五,四壁萧然,誓志不夺。遗腹举一男,即八行先生诏也。恶衣菲食,昼夜纺绩,课子读书。俾从乡先生楼评事郁游,每戒以师古敦行。八行尝曰:“无母氏,几无史氏矣!”后累世贵显,凡十八封,至冀国夫人。(《溪上遗闻集录卷十》)
南宋朝,鄞县东钱湖史氏家族“一门三宰相,四世两封王”,其中就有慈溪母亲的功劳。就像杨家将里的佘太君,七郎八虎再厉害,都是佘太君的孩子。
清清慈溪水,苹藻被涯涘。昔年修妇职,采撷荐明祀。殷勤执豆笾,斋肃事君子。一朝双鸳鸯,别离隔生死。死者无还期,生者当同归。奈何姑嫜老,重以膝下儿。升堂奉甘脆,篝灯训诗书。庶以未亡人,慰彼泉下思。溪水彼可竭,妾身不改节。溪水有停污,妾心但明洁。荧荧瑶台镜,玄发今已雪。孤鸾虽不舞,寒影自澄澈。溪水常流东,余波总相从。结发为夫妇,永别何由逢。青山有元寂,百岁须当同。愿言合欢树,化作垅上松。茑萝更缠绵,相依无终穷。(元·高则诚《王节妇诗》)
高则诚写的这个“清清慈溪水”,是不是我们这个慈溪?我没有经过考证,但他在宁波地区生活过,据说还在慈城居住过。他写的这个慈溪王节妇,忠于爱情,慈孝兼备,简直和《孔雀东南飞》或白居易《长恨歌》一样感人。古代女子从一而终,拒绝改嫁,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也不一定都是封建糟粕,在封建礼教统治下,很多妇女宁可牺牲自身幸福不再改嫁,为的是做人的尊严,为了子女不受人欺负,表现了一种坚贞不屈的奋斗精神,和壮士一样令人敬佩。
4、受佛教文化影响
佛教以“慈悲为怀”,主张“孝为大戒之首,孝为成佛之本”。
慈城北门外的普济寺原为浙东最古老的寺庙,“本东吴太子太傅都乡候阚泽书堂,后舍宅为寺”(宋《宝庆四明志》)。阚泽,早年“察孝廉,除钱塘长,迁郴令”,虞翻称“阚子儒术德行,亦今之仲舒也。”后来的阚泽却从儒家弟子变成了佛门信徒,从以儒家的“慈孝为本”变成了佛教的“慈悲为怀”。
南宋大儒杨简在慈湖之滨讲学,他的心学上承陆九渊下启王阳明,深受佛教影响,以至于朱熹一派学者攻击杨简心学是“借儒谈禅”。
杨简勤政爱民,他的“薄海内外,皆吾赤子”思想最能体现佛教的同体慈悲。当时很多朝廷官员都缺少他这种慈悲心肠。例如:
金人大饥,来归者日以数千、万计。边吏临淮水射之。杨简戚然曰:“得土地易,得人心难。薄海内外,皆吾赤子,中土故民,出涂炭,投慈父母,顾靳斗升粟而迎杀之,祈脱死乃速得死,岂相上帝绥四方之道哉?”即日上奏,哀痛言之,不报。(宋史·杨简传)
阚泽和杨简是老慈溪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两个读书人,可见老慈溪的读书人深受佛教文化影响。普通老百姓也是如此。老百姓未必懂得迷信与宗教的区别,但走进寺庙拜菩萨的人都懂得人要有菩萨心肠,这也可以看作是佛教文化对慈孝文化的影响。老慈溪自古多寺庙,“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老慈溪的寺庙大概不止四百八十座。
5、受地理环境影响
宋代王安石在《慈溪县学碑记》论及老慈溪的风土人情时说:
慈溪小邑,无珍产淫货以来四方游贩之民。田桑之美,有以自足,无水旱之忧也。无游贩之民,故其俗一而不杂;有以自足,故其人慎刑而易治。
可见,老慈溪是一个类似于小国寡民状态的理想社会,在这样一个自给自足的环境里,老百姓安于现状,享受平凡生活,注重家庭伦理,这是培养慈孝文化的温床。
6、慈溪孝子很低调
老慈溪因为有董黯、张无择、孙之翰三个著名孝子,被称为“三孝乡”。这三孝子有个共同特点,都是淡泊名利。如:
(董黯)两意既已尽,碧山吾白头。
(张无择)寻刺和州,以父艰奉丧归,负土结庐,七日绝浆,三年不栉,感醴泉芝草之瑞。服禫,辞禄,庐墓。以寿终。(光绪志卷二十四)
(孙之翰)里人以其事上于郡守赵伯圭,将闻于朝。之翰曰:“本心救母,他无所觊。”力止之。(光绪志卷二十五)
太守察其所安,行非起意,言非作为,竟不夺其志。(光绪志卷五十)
又如明代孝子冯瑮:
县令重其行,欲疏闻。瑮曰:“此子行之常,若以希褒锡是市名也。”力辞之。(光绪志卷二十七)
要么辞官不就,终生庐墓,要么拒绝表扬,不愿意被打扰。低调,其实更反映出慈溪孝子内心的真诚。
7、不乏勇敢精神
老慈溪作为慈孝之乡也不乏勇敢精神。道家说“慈故能勇”,慈中有爱,为了爱,有时就不怕牺牲。老慈溪曾有多次英勇抵抗外敌入侵的壮举,也可以看作是慈爱精神的大爆发。据《明史·列传》:“当是时,倭乱东南,孝子以卫父母见杀者甚众。”危急时刻孝子孝女舍生救父母救亲人,像这样的英雄故事,《光绪慈溪县志》收录了好几十个。
另据全祖望《鲒埼亭文集》记载:
张俊,高桥之捷,旋卷甲鼠窜,吾乡人尚夸其功,愚矣!若慈水林令君叔豹,于张俊既遁之后,举兵逐贼,卒正蒋安义之罪而诛之,庶可备鼓吹之亚而雪屠城之耻矣!
当年的慈溪县令林叔豹曾率领慈溪乡兵收复宁波城,诛杀汉奸,为慈溪后人树立了一个光辉榜样。《论语》说:“仁者必有勇”。因为慈孝之乡多仁者,所以也多勇者。
四、弘扬慈孝文化的意义
历史意义:
1、移孝作忠,培养忠臣
老慈溪出忠臣,光是在明朝正德、嘉靖年间,因劝谏皇帝而挨了廷杖的就有好几个:
(胡琼)正德六年进士。由慈溪知县入为御史。历按贵州、浙江有声。哭谏,受杖卒。(《明史》)(慈城孔庙西侧崇孝祠就是他建的。)
(冯泾)字伯清,正德九年(1514)进士,授礼部主事,转员外郎。武宗南巡,偕同曹伏阙谏,罚跪午门五日,复廷杖五十,竟死杖下。(《四明谈助》)
(同时代的余姚王阳明,正德元年(1506年)10月,因抗上之罪遭“廷杖四十,既绝复苏。”)
(姚涞)嘉靖二年殿试第一。授翰林修撰。争“大礼”,廷杖。又议郊祀合祀,不当轻易。召修《明伦大典》,恳辞不与。(《明史》)
明朝皇帝喜欢杖责大臣,我感觉明代慈溪官员因劝谏皇帝挨廷杖的比例偏高。
2、忠孝节义,世代相传
用家规、家训、家谱在家族范围传承慈孝文化,例如慈溪向氏家族(今慈城有向家门头):
向寿,字乐中,慈溪人。学者称为乐斋先生。宗慈湖,为赵宝峰门人。年八十,忽构疾,易箦起坐,进子朴命之曰:“丈夫仕不忠君,危不授命,所学何事也﹖”言毕而逝,后朴靖难就义,皆先生有以启之。(《宋元学案》)
向朴,字遵博,父寿。洪武末受献县知县。会燕王兵起,州县望风纳款。朴首倡大义,集民兵拒守,曰:“吾知有君,不知有君之叔也。”与燕将谭渊战,被执,怀印而死。民从泥淖中拾得残骸,葬于道旁。至今献民犹寒食上冢,如哀父母云。赐谥 “烈愍”。裔孙叙,诸生。嘉靖丙辰(1556年),海寇入县,为护母被戕。诏旌其门。(《四明谈助》)
向叙,字叔礼。叙为慈溪诸生。倭入寇,以县无城,掖母出避。遇贼,踣bó叙而斫其母,叙急起抱母颈,大呼曰:“宁杀我,毋杀我母!”贼如其言,母获全。(明史)
现实意义:
1、幸福家庭需要慈孝文化
对普通老百姓而言,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外面的世界我们管不了,只有家庭幸福才是最实际的。只要能像董黯,有“走30里路,只为了给母亲挑一担水”这样的爱心,那么这个家庭即使穷一点也是幸福的。
2、等级社会需要慈孝文化
人分等级,打工仔和老板之间,上级和下属之间,也要提倡慈孝文化。“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虽然带有封建意味,不适合拿来进行先进性教育,但也有它的实际意义,因为当前为富不仁、媚上欺下的现象大量存在,提倡以慈孝原则待人,仍有它的积极意义。
3、和谐社会需要慈孝文化。
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将慈孝爱心从家庭层面推广到社会层面,这就是慈善博爱。世界需要热心肠,世界需要慈善博爱,慈孝文化培养慈善博爱。
4、慈孝教育需要慈孝文化
教育就是学文化,慈孝教育就是学习慈孝文化。想当年,假如像赖宁这样的英雄少年多学习一点慈孝文化,或许就不会牺牲。例如: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经)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乡党)
懂得了这些道理,他或许不会去救火,至少不会那样鲁莽。
有些慈孝故事也体现慈孝文化,可以引发一些思考,使人对古今慈道、孝道有更好的认识。例如:
刘孝子舍生救父
刘逢润,为人诚笃。嘉靖三十五年,倭突入县,逢润父遇贼,贼露刃按其背索钱,囊无一文,将杀之。逢润适后至,大声号泣曰:“毋杀我父,宁杀我。”以身翼蔽之。贼怒,乱砍,父子俱死。(光绪志卷二十八)
沈孝子护母
明嘉靖乙卯(1555年)四月间,倭贼至鸣鹤镇。沈孝子良十,时年已七十余,尚有九十余母,负之而逃。至五里外,力竭不能行,息山谷中。贼追至,乃跪拜请死,愿贷其母。贼见母子俱皤发颓老,舍之而去。继至,又舍之。良十怜母饥渴,方图饮食。贼又至,举刀欲杀其母。良十以身蔽之,遂被杀,而母得全。(光绪志卷二十八)
冯觉晓孝感倭寇
冯觉晓,性至孝,二亲年高,艰于步履。嘉靖三十五年倭寇入境,欲刃之。觉晓延颈求代,寇感动,砍柱而去。(光绪志卷二十八)
冯孝子感动倭寇
冯校,字文源。嘉靖丙辰倭难,母方病,与兄荣负而逃。途遇寇,涕泣求全母。寇为掷锦帕覆其母面,而拘荣使负担。又泣求代,寇感而舍之。(光绪志卷二十八)
同样是孝子遭遇倭寇,有惨死的,也有侥幸逃生的。一则说明坏人分等级,既有良心未泯,也有十恶不赦。二则说明逃生需要逃生技巧,慈孝之人需要生存智慧。所谓“智、仁、勇,此三者天下之通德”,三者缺一不可,愚忠愚孝不可取。马克思说,无知从来也不能帮助任何人。
又如:
冯世杰弃子救母
冯世杰,字子英,为人孝友诚笃。嘉靖丙辰倭乱,世杰仓皇掖母负幼子逃。母误堕水中,世杰赴水援母得出,而母之襟裳重湿,不复能前,世杰遂弃子负母而行。夜抵人舍。顷之,其弟忽抱所弃子至,相见惊喜,人谓诚孝所感。子名云龙,两世皆以孙任贵赠官。(光绪志卷二十八)
大难临头,只能救一个,是救父母还是救孩子?古人崇尚“弃子救母”,但去年四川地震,“范跑跑”声称只愿意舍命救女儿,是对还是错?
按照传统孝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毫无疑问应该救父母。但是现在有一种观点说,爱是一代一代向下传递的,儿女们的主要任务并非是把爱再传回给父母,而是把爱继续向下传递,传递给自己的孩子。德国有一首诗叫《黄金球》,它以父亲的口气说:“我给他的爱,他会交给他的儿子。我注视他,带着渴望而没有嫉妒。我的目光跟随生命的游戏,深入时间的殿堂,人人含笑抛出黄金球,没有人抛给传球给他的人。”好了,如果按照德国人的观点选择救孩子,那你就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不孝的人;如果按照传统孝道,选择救父母,那你就是一个不慈的人。宁愿不慈,还是宁愿不孝?如何做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