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睡觉时间安排:寻访上海老城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3:20:51

  上海是一个华丽的城。外滩的十里洋场,浦东的摩天高楼,百年繁华让人目眩神迷。只有去南市的老城厢,才能看到建城七百年的真实上海。

  走进上海老街,两旁落地花格窗、排门板、范氏栏杆的老房子,大多都是民国年间的建筑。几百年前,这条街还是一条叫“方浜”的小河。北宋熙宁年间,上海酒务设在方浜畔征收酒税。南宋咸淳年间,上海镇就在这一带形成。宋末元初上海已发展成“襟海带江,舟车辏集”的一座巨镇,元朝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升格为上海县。至明朝末年,上海已发展成为“编户六百余里,钱粮四十余万的”东南名邑“。

  始建于宋代的城隍庙,到明朝迁建于方浜中路,经过康熙年间的集资修建,城隍庙成为城中名胜。乾隆年后,商贾辐辏,百业荟萃,城隆庙于是成了著名的小商品市场。民国十三年,城隍庙遭受了两次大火,上海滩大亨黄金荣、杜月笙募集了五万银元重建。城隍庙主体工程采用钢筋水泥结构,仍然雕梁画栋、翠瓦朱檐,保持着古神庙的遗制。现在城隆庙一带每天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周围云集了王大隆刀剪、童涵春药店、老凤祥银楼等一批老字号,记载着近代上海快速繁荣的商业。

  城隍庙西北面的豫园,是一座“奇秀甲江南”的著名私家园林。园主潘允端,嘉庆年间曾任四川布政司,其父潘恩曾官至刑部尚书。潘氏造此园是为“愉悦老亲”,故名豫园,作为其父晚年游憩之所。从明嘉庆三十八年至万历五年,前后经营二十年,豫园才有了曲槛回廊,假山叠翠的景象。豫园中部有一奇石称“玉玲珑”,具有皱、瘦、透三美,为石中上品,相传为宋代花石纲遗物。后面的玉华堂里,花梨木琴桌、红木书几、紫檀木书案、躺椅,都是明代家具中难得的珍品。熙熙攘攘的九曲桥,古色古香的湖心亭茶楼,背景是高入云宵的金茂大厦,数百年时光流转让人惊叹不已。

  老城厢里的敬业中学,是上海迄今尚存最古老的一所学校。当年江苏巡抚林则徐每到上海,以在敬业书院下榻为荣,并称之为“海滨邹鲁”。敬业中学对面是文庙。穿过棂星门和仪门,即可看见一座巍然大殿——大成殿,供奉着被尊为“集古圣先贤之大成”的孔子塑像。两边廊庑内高悬的录士碑,刻着上海县籍进士名单。在这里可以找到“蔡元培”的名字。始建于明成化六年的尊经阁,是贮六经、卸制诸书及百家子史的地方,也是上海最早的一所国立图书馆。登上魁星阁,可以一览老城全貌。文庙平日里是安静的,阳光洒在院内,恍若隔世。倒是后院的文庙书市,虽然不热闹,交易量却很可宽。书市的门通向一条极富诗意的小街,这条街叫梦花街。

  嘉庆三十二年,为防止倭寇入侵建成了上海城墙。后经万历年间的两次重修加高,上海城墙成为一座高八米,周长近十里,城门六座,雉堞三千六百处的雄伟建筑。四百余年沧桑过去,城墙已荡然无存,变成环形的中华路和人民路。幸存的大境阁是栋抱厦式的三层楼阁,半倚城墙,半在城上,是明代“沪城八景”之一的“仕皋雯雪”。清道光六年的春天,两江总督陶澍来游大境阁。面对眼前桃花盛开的景象,飘飘欲仙,于是情润笔端,挥毫题写下“旷观”的匾额。老城里闲居的老人们终日在这段短短的城墙底下晒太阳

  老人大多是早期来上海的移民,很多人还有宁波口音。这座移民城市里,苏州、宁波人占了很大比例。1797年,宁波商人钱随、费元圭等筹建了同乡会馆。崇祀关帝的正殿取名宁波的四明山。后来四明公所屡次被法租界当局侵占,又在清军镇压小刀会的战火中毁坏。保留下来的四明公所牌楼,背后是玻璃幕墙的高楼,而这一切总让人们想记这座移民城市曾经有过辛酸。

  老城厢的街道,阡陌纵横,有着触手可及的凉和暖。这街巷中飘散着本地的南翔小笼包、乔家栅糕点、外来的五芳斋面馆、宁波酒酿圆子的香气。市井百姓的生活,那样的久远幽长,它是这城市的源头。
                 
  2004.2.19上海梅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