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秀h小鲜肉视频:老城厢 老上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0 16:46:20

  老城厢上海的根,也是这个城市的历史,今天人们仍可以从它的一砖一瓦,寻觅历史演变的痕迹。

  随着“老城厢老了”的喟叹,上海旧城改造的步伐从未像今天这般迅捷。但是,老城厢的历史和文化是改造不了的。人们多么希望老城的改造是从延续历史文化和改善环境的目标来进行。上海老城厢如此,北京胡同亦如此。

  今天,我们跟从作者的脚步,逛一逛老城厢,想一想老上海。

  四百多年前,豫园主人潘允端在筑园时造了个小方亭,后由布业巨子祝韫辉建成六角形的“湖心亭”,专供商人聚会议事之用。后来辟为茶楼。这“湖心亭”茶楼由九曲桥通入,供人品茗、休闲,茶客盈门,天天满座。1924年,接管经营茶楼的刘慎康将九曲桥木栏杆改为水泥栏杆,又在湖心亭后面加盖了方形后楼。八十年代,英国女皇伊丽莎白二世访问上海时,特地到湖心亭品碧螺春新茶哪!

  我想再寻一寻小时侯住过的旧居,沿街的平房已拆除,一幢高楼挡住了我的视线。这就是老城厢的变化。我想,随着一条条弄堂、一排排街坊平屋的消逝,老城厢终有一天会从城市的版图上消失。那么,老城厢有什么留给后人呢,除了几张配上一些注释的老照片,留几处主要的古迹遗址不算奢侈。

  一定要在这样一个冬日的午后,在一片暖融融的艳阳下,肩头和脊背被晒照得酥软,筋骨舒展,逛老城厢才能逛出滋味来。

  老城厢是上海的根。与西安、开封等几朝几代的古城比较起来,老城厢其实不老。满打满算也就700来年光景。但在上海,只有上点年纪的人才有资格谈谈老城厢,只有在老城厢一带久居的老人,才能被称作“老上海”。

  老城厢坐落在上海东南一隅,方圆不过两公里左右。但自古以来,却一直是上海人口最稠密的地区。

  走在老城厢,似乎觉得这里的每一幢房、每一条街都有一段历历可数的故事与传说。虽说有的已昔是而今非,有的正一点点淡出,被匆匆行走的时光所吞噬。

  想着就来到了这条位于方浜中路上的“上海老街”。报上披露说,这条街已成为上海的特色街之一。路两旁是仿古的两层建筑,新的门楣,新的幌子,却寻不到一点儿老街的神韵。要知道,方浜原来就是一条河浜,十分居中地贯穿老城厢的东西两端,北宋熙宁十年(1077年),这里就设立过酒务以征酒税,至南宋咸淳年间,便发展成上海镇。跨浜两岸,尽是毗邻相挨着的店铺地摊。后填浜筑路,成了一条交通主干道。现在,这条路上有店无摊,干净是干净了,也许少了卖主的吆喝声,少了围聚地摊的民风,总是难以感受到《清明上河图》般的集市民俗。我知道,上海的发展,就是先从这条街衍化开来的,像泼在宣纸上的彩墨,慢慢地濡湿、渲染。时下,昔日盛景不再,在已成衰落的原址上,建一条新造的老街,尽管无法原汁原味,藉此以聊慰人们的怀旧心理。

  依稀记得,孩提时住在小南门董家渡路的情景。奶奶是虔诚的基督教徒,每星期都要去教堂做一次礼拜,我就懵懵懂懂跟着去,当然是看不出什么名堂。后来知道,这座庙宇式的尖顶建筑,就是上海第一座天主教堂。再故地重游,已是另一番模样,天主堂旁多了个小学课堂,传来了朗朗的读书声。其实,整个老城厢多少年来始终浸润在一种宗教氛围之中,是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俱全之地,有名有闻的寺庙、堂观还有沉香阁、清心堂、城隍庙白云观、清真寺等,给老城厢平添了不少幽古神秘、扑朔迷离的宗教气氛。

  小时侯,最感兴趣,乘坐最多的是11路电车。这车在环路行驶,起点即终点,终点亦起点。那时只要花四分钱,可以乘着反反复复地兜圈子,从车窗的方框里朝两边看街景。现在想想,实在是儿时无聊的游戏。这就说到了环路。上海自元代建成县后,一直是无遮无拦地开敞着,后为防御倭寇的侵袭,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建造城墙,像鹅蛋形的圆圆一圈。后拆墙筑路,俗称环城路,即今天的人民路连着中华路。城门早已烟飞灰灭,大东门、老西门、小北门等地名仍沿用至今。城墙以内称作“城”,城墙外热闹处称之“厢”,“城厢”一词就泛指城内及城外附近的繁华地区。这就是老城厢的由来。

  如果不觉得累,还可漫无目的地随便走走。在这里,可以看到上海比石库门还要古老的里弄和街面房子。狭长的弄堂,最窄处两人并肩走也显得艰难。因为在上海开埠后,这里是华界,其弄堂仍沿袭本乡本土的叫法,什么咸瓜弄、豆市街等,默念这些弄名,让它在心里咀嚼一番,别有一种体味。

  走在老城厢,心情会一点点松弛下来,信步漫游,仿佛走在苏州观前街后面的一条不知名的小巷。显然这与时代不够合拍。但有时看到危棚旧屋旁,正在施工着一幢幢高楼,就看到了时代晃动的影子。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人们总不能永远挤在四代同堂的“鸽子窝”里,也不能去走永远走不完的穷街陋巷吧。

  从小生长在老城厢的我,几十年后又重归故里。儿时留在记忆中的模糊印象,有的更加清晰,有的却无法辩认。世事沧桑,真是一言难尽啊!

  记忆中,从董家渡路到中华路,抬头即见一座像石油井架模样的钢构架,这就是小南门约45米高的救火会钟楼。幼时对消防灭火的认识,始自这座钟楼。那时统称“救火会”,就是现在的消防站。这座钟楼,在1927年的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时,发出过洪亮的信号。可是,不知何时钟楼上已不再有钟,钟楼也徒有虚名,空留下一副枯骨。

  据说,原三山会馆因与建设中的内环高架路相抵牾,后成功地实施了整体搬移工艺,才得以保存了原貌。老城厢曾是“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各地商贾从水陆两路云集上海,经商而定居。为方便联络与交往,同乡间的“会馆”、同业间的“公所”便应运而生。这些会馆公所后来大都毁于战火,幸存下来的,也挪作他用。比起泉漳会馆、徽宁会馆、江阴会馆来,三山会馆实属幸运。而同样著名的“四明公所”,现只在新楼群前的原址,突兀地留下一堵没有门的门墙,像牌坊一样。

  走在老城厢,不能赶景点式的走马观花。上海的历史,都明明白白地写在老城厢的一砖一瓦上。会让人琢磨,老城厢的魅力何在?它的历史的沉淀,文化的积累,都显得那么的厚实。它让人感到了人气,却不觉得拥挤。同时也弥漫着人情的温馨。一扇石库门内,几户人家合用厨房,几十年来相安无事,谦让有加。

  城隍庙就不去了。那里大家都不陌生,大都改建成豫园商城,一式的仿古新建筑,成了熙熙攘攘的购物旅游之地,外省人来上海大多会到此地轧一轧闹猛,买一些称心的小商品。

  老城厢毕竟陈旧了,就如同那条旧仓街一样,风蚀斑驳的房梁裸露着,木质腐朽的窗棂,漆黑的过道,有的楼房可以用岌岌可危来形容。说不定哪一天,说拆迁就轰然一声夷为平地。

  链接: 何为城厢?据史料记载,明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为了防御倭寇侵袭,这里建造起了环城墙,城墙内称“城”,城墙外热闹处称“厢”。这就是老城厢名称的由来。

  老城厢,位于上海城东南,由弯曲的人民路、中华路围成,占地约200公顷。它是上海城的起源地,而且从元、明、清到民国初年,一直是上海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今天,它是上海著名的旅游观光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