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无赖男子 未删减:[军事内幕] 威胁中国的七大军火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22:00:30
[长篇评述] 威胁中国的七大军火商
世界论坛网     2006-10-27
环球人物记者李学华、李莉/威9月,一些被透露出来的军事内幕,让人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中国大陆所面临的威胁。先看与台湾军方有关的内幕消息:9月4日,台湾媒体称,台军为了使正在研制的“雄风”2E巡航导弹的射程,从目前的1000公里增加到2000公里,以便将北京、三峡大坝等纳入打击范围,准备派人到美国,洽谈购买“战斧”巡航导弹发动机事宜。

9月8日,台湾《中国时报》等报道称,台湾军方准备在明年的军购预算草案中,加入价值160亿元新台币的“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采购项目。这种弹药是美军发动空袭时的必用“利器”。

再看与美国军方有关的内幕消息:9月1日,韩国《东亚日报》首度披露,美国有4套应对“台海战争”的方案。在每一种方案中,美国都要深深地介入“战争”之中,甚至声称要调遣军队和武器登陆台湾,不惜同中国大陆打核战争。9月8日,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批准的一项法案,授权美国海军明年出售两艘扫雷舰给台湾。

9月中旬,五角大楼向台湾当局发出“最后通牒”──台当局必须在10月底之前通过购买美国潜艇、P-3C反潜巡逻机和“爱国者”导弹的巨额“军购案”。与以上消息相当“默契”的是,日前,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与L─3通讯整合系统公司,为争夺与P─3C反潜机相关的对台军售项目,绕开五角大楼,派专人赴台,对台军高层和“立委”展开公关。这件事使一个被忽略的“秘密”大白于天下──在威胁中国大陆的美、台动作中,西方军火商在幕后扮演了帮手和推动者的角色。

1,全球最大军火供应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总裁;8月的一天,美国马里兰州以生产宇航和高技术武器装备为主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以下简称洛·马)总部内,罗伯特·J·史蒂文斯凭窗眺望着西方。这位董事长兼总裁的眼神中,透出情不自禁的得意。此时,他的心早已飞到了遥远的西太平洋。这位美国军队最大军火供应商的掌门人因何事而得意,因何事而关心西太平洋?

史蒂文斯曾经跟人说过,洛·马生产的每一件武器,他都像对儿子一样爱护。如今,又一个“儿子”有了落脚点,他能不得意吗?8月3日,在洛·马位于佐治亚州的F-22A“猛禽”战斗机组装厂内,美国太平洋空军司令赫斯特上将,率代表团参加并主持了首架提供给太平洋空军的F-22A战斗机的下线仪式。赫斯特宣布,太平洋空军的第一支F-22A战斗机中队,将于2008年1月在阿拉斯加的艾尔门多夫空军基地组建,从2008年年中开始定期飞赴关岛,进行轮换部署,每次部署“猛禽”的数量为8-12架。

明眼人一眼就能看穿史蒂文斯的得意远不止这些──F-22A在关岛部署后,当地美军的作战范围将很轻松地扩大到朝鲜半岛、日本和台湾海峡。韩国联合通讯社和一些日本媒体已道破天机:美军在关岛部署F-22A战斗机,主要是为了遏制“中国军力的扩张”。关岛距离中国东海岸仅约2800公里,F-22A从关岛起飞,只需一个多小时就可抵达中国东南沿海。此外,F-22A还具有极强的隐身作战能力,可深入大陆腹地“实施精确打击”。因此,在关岛部署F-22A战斗机,“对中国来说无疑是一种威慑”。

史蒂文斯不会考虑中国人的感受,他考虑的只是公司和美国的利益。他要运用他的“聪明才智”,尽可能地扩大新式武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让洛·马“打败天下无敌手”,成为美国军方永远的宠儿。许多洛·马的员工也相信,罗伯特·J·史蒂文斯有能力给他们带来滚滚财源。

史蒂文斯1952年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在履历表上,他一直是个优等生:本科在宾夕法尼亚的滑岩大学就读,毕业时获得“杰出毕业生奖”,至今在滑岩大学的“优秀毕业生”光荣榜上,史蒂文斯仍名居榜首;在海军陆战队服役时,他又一举夺得陆战队奖学金中的“金锚奖”;脱下军装后,他担任过美国国家管理协会的年度执行官、国家计算机新闻中心年度工业执行官,其间因业绩出色而多次受到褒奖。

1999年10月,史蒂文斯进入洛·马,就任公司首席财务长。仅仅1年后,他就一步跨上公司总裁的位置。又过了不到3年,2004年8,他被推选为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成为洛·马真正的当家人。在洛·马高层眼中,史蒂文斯是个大手笔的老板。早在成为董事长之前,他就在公司内赢得了“创新者”、“改革家”的美誉。成为公司“一把手”后,他力主对公司进行改革。有人说,这充分证明了他的胆识。因为洛·马已有的辉煌,让人不敢轻易作出改变。

洛·马由原洛克希德公司和马丁·玛丽埃塔公司于1995年合并而成,目前主要向美军供应:美国海军所有潜射弹道导弹,战区高空区域防空系统,通信卫星系统,F-16、F-22和F-35(JSF)等战斗机,U-2间谍侦察机,岸基反潜机P-3系列,C-130系列军用运输机??占据美国国防部每年采购预算1/3的订货,控制了40%的世界防务市场,几乎包揽美国所有军用卫星的生产和发射业务,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军火“第一巨头”。

纵然如此,史蒂文斯仍觉得洛·马需要一些变化。于是,在他的推动下,洛·马支撑产业中IT产品的比重不断增加。据说,公司每年编写的软件代码的数量,甚至超过了微软公司。事实证明,这给洛·马带来了巨大的收益:仅2004年第四季度,洛·马就实现盈利3.72亿美元,同比增长8%。

史蒂文斯掌舵后,使洛·马在美国军方和政府中的地位进一步得到了巩固。五角大楼、美国情报部门、国土安全部及其他不少联邦政府机构,都接受了洛·马“顶级供应商”的地位。目前,洛·马约95%的订单来自五角大楼、其他联邦部门以及对外军事贸易。2004年,其收入为355亿美元,订单总额近740亿美元。根据美国国防部2005年1月27日公布的数字,洛·马以207亿美元的合同金额,成为2004年五角大楼最大的供货商。

史蒂文斯何来如此“魔力”?除了他的公司确实有很强的实力外,还缘于他在华盛顿的广泛人脉──2001至2002年间,他曾在美国总统乔治·布什的“美国未来航空和航天工业委员会”任职;他还是美国太空航行学会、美国航空航天学会的理事,同时担任美英国际商务理事会理事、航空航天工业执行委员会委员。

军火公司要想赚钱,就不得不关心政治和国际局势,史蒂文斯当然不例外。他曾指责“政府在国家安全方面预算不足”,以一战和二战时的例子说:“美国军队在冲突爆发前的准备,总是那么不充分!”为此,他提出了“金钱买不来时间”的观点,催促政府加大对未来军事装备研发的投入,“免得到用的时候手忙脚乱”。(

对于中国,史蒂文斯有自己的见解。2006年4月19日,他在《华尔街日报》上撰文指出,“中国的发展势头不可小视,但对洛·马和美国的威胁却不必多虑──单从数据上看,中国有50%的大学毕业生获得自然科学或工程学学位,而美国仅有15%;2005年,中国高科技产品的全球出口量达2200亿美元,是1989年的100倍??某些分析人士因此惊呼:中国正在蚕食美国在科技领域的领导地位。而实际上,这些数据是有水分的。”史蒂文斯毫不客气地断定,“中国大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与他们庞大的数量不成正比,更无法与美国大学生相比。没有深厚的科学技术积累,谁,又如何能给美国带来威胁?”史蒂文斯的结论是:“在航空航天和国家安全方面,能给美国带来威胁的不是中国人,而是美国人自己。”

史蒂文斯这样说,并非因为他对中国有什么好感,而是想提醒美国政府扩大军备。与此同时,他与白宫和五角大楼串通一气,极力反对欧盟解除对华军售禁令。他甚至专门发表了一份声明,警告欧盟不要一意孤行,否则,欧盟将遭到美国国会的报复,美欧军事合作项目也将受到影响。史蒂文斯还在声明中鼓动性地告诫美国政府:“我们与欧盟共享很多尖端武器技术,若欧盟解除对华武器出口禁令,怎么保证这类情报不被泄露?”

研究美国军事问题的专家指出,史蒂文斯堪称美国对华决策的幕后人物之一,并积极推动美国对台军售。长期以来,洛·马都是台湾的最大军火供应商,公司高级主管利用一切机会向台湾推销自己的武器装备。2002年3月,美台举行“防卫高峰会”。其间,洛·马高级官员挤破了脑袋,终于与台湾“国防部长”汤曜明见了一面,在联络感情的同时,向后者炫耀洛·马武器之精尖。

去年8月中旬,台北举行“国际航天科技暨国防工业展”。史蒂文斯早早指派下属组成一支庞大的代表团,赶赴台北抢占摊位。会展期间,洛·马展出了F-16“鹰”式多功能战斗机、F-35联合攻击战斗机、F/A-22“猛禽”战斗机等。半年后,史蒂文斯经过艰苦游说,终于从台湾当局那里得到了一份大订单──美国与台湾达成协议,允许洛·马出售60架新型F-16战斗机给台湾。

在对台军售过程中,史蒂文斯或亲自出马,或指派手下到台湾拉关系,想尽一切办法向台湾销售洛·马的军事装备。此外,五角大楼每年推出的《中国军力报告》,几乎都有他的影子。他的下属们还在台湾加紧鼓吹“两岸军力失衡”,煽动台湾大量购买洛·马的军火??其结果是,如今的台湾军队,史蒂文斯的“儿子”随处可见。有人甚至形容说,如若失去洛·马的军火供应,台湾军队将陷入瘫痪。

2,波音公司综合防务系统集团总裁阿尔鲍;第一眼看到吉姆·阿尔鲍,很多人都会看走眼。56岁的他西装笔挺,神情谦和。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在那层绅士风度的背后,是一个城府颇深、手腕老辣的国际军火巨头。他的头衔是──美国波音公司执行副总裁、波音公司综合防务系统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提起波音,大概无人不晓。这家总部设在芝加哥的全球最大的飞机制造公司,创立90年来,生产了无数架民用客机。它的总裁曾说,现在天上飞的飞机有一半是波音的。然而,波音公司也是全球着名的军用飞机和军火巨头。阿尔鲍就是波音公司军工部门的掌门人。

这些年来,在阿尔鲍的指挥下,波音公司将F/A-18战斗攻击机、“阿帕奇”武装直升机、“鱼叉”反舰导弹、“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源源不断地送往美国在世界各地的驻军,以及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不过,人们虽然知道波音,但对阿尔鲍似乎并不十分了解。1950年5月31日,阿尔鲍出生于美国华盛顿州──美国西北角一个偏远地区。在这个偏僻的小地方,幼年时的阿尔鲍没想到,他的未来会如此显赫。他和绝大多数普通孩子一样,认真读书,希望学点本事以后能找份好工作。他先是在俄勒冈州的威廉梅特大学拿到了数理学士学位,后又到名校云集的东部深造,拿到了哥伦比亚大学土木工程学硕士学位。

阿尔鲍与军火的确有缘。毕业后,25岁的他回到家乡,在一家军工企业谋了一份差事。那家公司名叫“罗克达因(Rocketdyne)”,意为“火箭推力”,是美国装备制造业巨头之一的罗克韦尔公司的宇航与防务分公司,业务主要是提供航天飞机发动机和运载火箭推进系统。阿尔鲍在罗克达因公司干了整整20年,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在职场上频繁跳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曾笑称自己“太实在了”。他那些“喜欢尝鲜”的同学,有的已经跳槽20多次了。但“实在”为阿尔鲍赢得了丰厚的回报──他最终坐到了罗克达因公司总裁的位子上。

1996年,罗克达因公司被波音公司兼并。而阿尔鲍却从此平步青云,火箭般进入波音公司的最高领导层。他是个“专家型领导”,曾主持过美国能源部的能源技术工程中心项目,是美国航空航天学会会员和国际航天科学院院士;同时,他又有相当强的管理能力,曾当选美国管理协会1999年“年度管理人员”,是该协会“金银骑士”称号获得者。

2002年7月,波音公司进行内部调整,空间与通信集团和军机与导弹系统部门合并,组成新的综合防务系统集团,阿尔鲍出任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该集团是波音公司的6大业务集团之一,但地位却首屈一指──它创造的利润占波音公司总利润的一半。阿尔鲍因此而位高权重──地位仅次于波音公司总裁阿兰·穆拉利。熟悉美国军火交易的人都知道,能在这个行当里翻云覆雨的,都不是等闲之辈。阿尔鲍就是其中的一个“高人”──他八面玲珑,能和五角大楼的高官称兄道弟,又手腕老辣,能在关键时刻一举战胜竞争对手。

作为在军火圈里混了30多年的大腕,阿尔鲍深知“关系”的重要。他曾与前任总裁哈里·斯通塞弗精心策划,设计了一个“曲线投资”方案,把2.5亿美元投向全球29家风险基金。当人们揭开这些基金的内幕时,才恍然发现──获得2000万美元投资的纽约“战舰联盟”,其负责人之一竟是曾任里根政府国防部副部长的理查德·佩里;同样得到2000万美元的华盛顿“帕拉丁集团”,其董事会成员詹姆斯·伍尔西曾是中央情报局局长??通过这样的手段,阿尔鲍上台不到半年,就从五角大楼拿到了几笔值钱的合同,如价值近百亿美元的“超级大黄蜂”战机项目、价值225亿美元的空中加油机项目等。

阿尔鲍既是波音公司综合防务系统集团的主管,也是波音总公司的“二把手”。对于波音在民用飞机销售方面,阿尔鲍深知中国市场对波音公司的重要性。因此,他在向中国推销波音客机时热情似火;但作为军火商,为了让五角大楼从波音公司采购更多的军事装备,他又时时把“中国威胁论”挂在嘴边。2005年1月,他在英国参加一次高级研讨会时,做了题为《危机四伏:展望21世纪航天发展》的讲演。他列举了一组数字,称美国的理工科大学毕业生已下降到5万人,而印度和中国每年的理工科毕业生却分别上升到30万和70万。说到这里,他特意停顿了一下,接着警告满座的英国权贵:“明天的弗兰克·威特利(英国航空界的传奇人物)在哪里?他们正在班加罗尔(印度南部城市,编者注)和上海学习呢!”

此次演讲之后不久,位于华盛顿的里根研究中心推出了一份有关美国国防工业发展的研究报告。阿尔鲍是该报告的两大策划人之一。报告的一部分内容专门谈了欧盟对华军售禁令问题。报告承认,欧盟希望解禁对华军售,并以此加强与中国的关系,只是在美国的强大压力下,才没有迈出这一步。报告露骨地宣称:“问题的严重性取决于欧盟可能将什么样的武器卖给中国??如果代表欧洲先进技术的静音潜艇、隐形巡航导弹、先进战斗机、精确制导系统??特别是网络信息系统和技术卖给中国,当中国试图使用这些武器封锁台湾海峡的时候,美国所承受的压力会放大很多倍。”

有人说,美国军火巨头的一大发财手段是:制造紧张气氛,进而从中渔利。阿尔鲍也深谙此道,他对美国国防部《中国军力报告》的“干预”,就是最好的例证。2005年的《中国军力报告》,五角大楼原计划于当年6月份推出,后一再修改,直到一个多月后才予以公布。后来,五角大楼有人透露,原稿竟然是在阿尔鲍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高层的影响下写成的。报告原稿大肆渲染“为反制中国的崛起,美国必须发展哪些性能的武器”;鼓吹打压中国;制造“中国对美国构成严重威胁”和“台湾军队不堪一击”等舆论,来推动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军事部署和台湾对美军购。不过,白宫因担心这份言辞激烈的报告可能引起中国的强烈反弹,不得不下令对其进行修改。

伴随着阿尔鲍不断抛出“中国威胁论”,其公司频频在台湾采取秘密行动。2002年1月间,波音为争取台湾当局购买其“阿帕奇”攻击直升机,首次在台湾设立常设机构──“波音工业合作及技术服务办公室”。这个办公室的最主要任务是,向台湾当局推销军事设备。因此,它成立伊始就不断出击,对台湾当局高层官员展开大规模的游说和贿赂活动。

在阿尔鲍的客户名单中,台湾无疑属于“贵宾”。目前在台湾,从阿尔鲍的工厂运往台湾的武器频频亮相。最近一次大规模公开展示是在今年7月20日。当天,台军在宜兰海滨举行台湾20年来规模最大的“汉光”军演。演习中,台军一艘护卫舰用波音公司的“鱼叉”反舰导弹攻击靶舰。此外,从日本到关岛,从陆上军事基地到游弋于太平洋上的航母战斗群,波音公司综合防务系统集团制造的武器,无不在虎视中国。

3,雷神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斯旺森;在美国国防工业领域,雷神与洛克希德·马丁、波音、诺思罗普·格鲁曼并称“四大金刚”,声名显赫。该公司创立于1922年,3年后改名为雷神(Raytheon,原意是“众神之光”),总部位于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市郊,以生产雷达、导弹、软件系统等电子产品见长,拥有8万名员工,2005年排名全球第五大防务商。目前执掌“雷神”的就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威廉·斯旺森。

威廉·斯旺森1950年出生于加利福利尼亚州,他年轻时刻苦好学,以优异成绩从加州州立工艺大学毕业,然后又从金门大学拿了一个工商管理的学位。功成名就后衣锦还乡,2002年又回到母校拿了个荣誉法学博士。斯旺森1972年大学毕业后加入雷神公司,2004年1月升任公司总裁。此人特别擅长与军方搞关系,美国陆海空三军都和他关系很“铁”,每个军种协会里都有他的座位,甚至在中央情报局的“荣誉名单”(按出钱多少评价友谊深浅)上也有他的大名。

“有学问”的领导都爱写书,荣誉博士斯旺森也有此好。几年前,他写了一本薄薄的小书,名叫《不成文管理准则》。在书中列举了33条他自己的“成功秘诀”,诸如准则第32条:“永远不要丢掉你的幽默感”等等。据说这本书出版后“大获成功”,雷神公司连夜印刷了25万册,所有的员工人手一册;着名“股神”沃伦·巴菲特闻讯也打电话给斯旺森,一口气要了几十本!事后《纽约时报》调侃说,众所周知,巴菲特靠买军火公司的股票赚了大钱,因此才会用如此廉价的马屁来安慰替他挣钱的人。

接下来就出了大笑话。公司的一位年轻工程师拿到老板亲笔撰写的格言后,以无比虔诚的精神读了一遍,然后发现其中17条准则和几年前出版的一本名叫《不成文工程法则》的书出奇地雷同,那个年轻人把这一发现写进了自己的博客。这件事又从博客“窜”上了报纸。这下乐子大了,雷神公司董事会专门开会,对斯旺森作了“严肃的批评”,并扣发了他当年近100万美元的年终奖金!

不就是出书打了个“小抄”吗?至于罚这么狠吗?事后,江湖上有传言说,原来斯旺森抄的那本书也打了“小抄”,而且是偷抄讼秩巍拔淞置酥鳌暴ぉす啦砍だ匪狗贫碌摹白荚颉薄D腔鼓芩瞪赌?倒霉!但斯旺森很快就把被罚的钱挣了回来,2005年他给自己发的年终奖金是700万美元。雷神公司创办之初,生意不咸不淡,直到二战爆发以后,作为美国国内生产雷达的龙头企业,雷神公司才从此一飞冲天,很快蹿升到国内第四大军火商的位置。据披露,雷神公司大约220亿美元的年收入中,90%以上来自军火生意。因此,在雷神老板威廉·斯旺森的眼里,哪里需要军火,哪里就是他的生意场。

自从国民党政权退据台湾以来,雷神公司从台湾赚了大笔的钱。因此经常主动上门支招献策,“提醒”台湾当局──“又该买军火了!”台湾当局耗费巨资,从雷神公司购买了“爱国者”2型防空导弹后,斯旺森的脑子便时时惦记着台湾。2005年8月,他又催促公司爱国者导弹项目经理,飞到台湾推销“爱国者”导弹的升级版。该经理称,“台湾确有必要强化防空导弹系统,以显示自我防卫的决心”。据台湾媒体报道,这位项目经理极力推销“爱国者”的好处,称“爱国者导弹二型是美国已全面部署的导弹,和其它国家的防空导弹相比,美国的‘爱国者’导弹系列是性能比较好的,甚至可以应对核、生化武器的袭击”。他还称,希望台湾“积极建立”防空系统,以面对“大陆迫切及可见的威胁”。随后,“雷神”又让担任雷神国际公司总裁的陶克尔·帕特森,亲赴台湾游说。帕特森在台湾工作过好几年,在岛内“人脉深厚”,一到台湾,就找到陈水扁的“绯闻”女秘书萧淑琴,一起吃“工作午餐”,强力推销军火。

2003年11月10日,美国佛罗里达州坦德尔空军基地。美国空军第56飞行联队第21中队的一架F-16战斗机滑上跑道,机翼下挂着两枚细长的银灰色导弹。仔细看去,坐在驾驶舱里的飞行员戴着美军的飞行头盔,相貌却是东方人的模样。原来,这名驾驶员是一名台湾空军飞行员,他的任务是实弹试射台湾从美国雷神公司购买的AIM-120空对空导弹。

绰号“阿姆拉姆”的AIM-120,是雷神公司研制的一种先进中程空对空导弹,号称能对付“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可能出现的战斗机、轰炸机和巡航导弹”。AIM-120速度高达4马赫,最大射程为80公里,具有很强的抗电子干扰能力,能够自动寻找目标,进行有效的杀伤,是当前世界上中程空对空导弹的“三杰”之首,并且是世界上唯一经过实战检验的中程空对空导弹。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的这种导弹显示了威力。

2000年4月,美国违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向台湾出售200枚AIM-120空对空导弹。但在向台湾出售该型导弹的过程中,又采取了一种“暗藏玄机”的特殊代管方式。美方宣布暂不将导弹运交台湾,由美方在关岛代为储存,双方还签署协议规定,AIM-120导弹暂由美方代为保管,若台海“空中力量平衡”发生变化,美方必须在48小时向台湾交运AIM-120导弹,若台海发生重大军事冲突,美方负责将该型导弹运交台湾。不过,到了2004年9月,AIM-120导弹已正式加入台军现役。雷神公司的做法和它的AIM-120导弹,将会增加台湾海峡的不稳定因素。2009年之前,雷神公司还将交付台湾一批预警雷达。据称,这些预警雷达能在瞬间识别弹道导弹、巡航导弹和飞机。

4,通用动力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查布拉加;一提起“通用”,大部分中国人都能联想到大名鼎鼎的“GM”,想到满大街跑的“上海通用”,想到美式“别克”,想到商界传奇人物韦尔奇??但很少人会想到另一个“通用”──军火巨头通用动力公司(简称GD)。这家总部设在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郊的综合防务集团公司,拥有7.2万名职工,2005年总收入212亿美元,号称全球第6大军火商,它的老板就是尼古拉斯·查布拉加。

查布拉加说话轻声细语,为人十分低调。他自称做每一个决定之前都要想清楚:“这么干能挣到钱吗?”这位一切向“钱”看的军火老板,其经历似乎很简单。1942年11月6日,尼古拉斯·查布拉加生于印第安纳州加里。18岁考上西北大学法学系,在那里读完本科又读了研究生。后来他自己回忆说:“作为一名中西部地区的孩子,我不愿意去东海岸,也不愿意去西海岸,那剩下最好的学校就是西北大学了,那里体育活动多,而且离家近。”

1984年,查布拉加开始担任通用动力公司的特聘律师,一干就是20年。在这期间,通用动力公司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动荡。由于决策失误,公司业务萎缩严重,老板安德斯被迫把公司零敲碎打地卖给各个竞争对手。到后来,公司只剩下两项军火业务:一个是为海军造核潜艇;一个是为陆军造坦克。1994年,对公司运营情况谙熟于心的查布拉加成为公司的副总裁。此时,他充分发挥出律师那种嗅觉敏锐的特长,接连为公司揽到几笔大生意,比如海军的“宙斯盾”驱逐舰项目,从而一下子稳定了局面。随后,他又开始全面出击,在2001年收购了摩托罗拉公司的军用通信设备部分,把它们安装到通用动力建造的坦克和军舰上,借此大赚了一笔。

通用动力公司的业务也随之不断扩大,有4个分部和2个子公司,分别是通用动力宇航集团、通用动力战斗系统、通用动力海洋系统、通用动力信息系统与技术部、自由人能源公司、材料服务公司。主打军工产品品种增加,主要包括,“艾布拉姆斯”坦克、远征战车、未来战斗系统作战车/无人车、“食人鱼”/“斯瑞克”/LAV系列轮式装甲车、“潘多尔”轮式装甲车、“皮萨罗”步兵战车、“海狼”级核潜艇、“洛杉矶级”核潜艇、“弗吉尼亚级”核潜艇、“俄亥俄级”核潜艇、“伯克级”驱逐舰,等等。

但比起排在前面的军火界“四大金刚”,通用动力仍然显得有点单薄。因此,查布拉加挣钱的欲望,也比前面的几位更加迫切。但偏偏他的东西不那么好卖,这让查布拉加有点急火攻心。  查布拉加早就看中台湾这块“大肥肉”,但他却不容易下口。他手里的核潜艇美国政府不让卖,他就老琢磨着要把“宙斯盾”和M1坦克卖出去。台湾当局的高官到美国参加美台军购会议,他马上授意手下,把台军将领请上“宙斯盾”军舰参观,私下里一“沟通”,台湾当局就开始嚷嚷要买“宙斯盾”战舰,还鼓动岛内的媒体大肆叫嚷,买“宙斯盾”有多少多少好处,“完全可以在海上压倒大陆”,云云。

通用动力的M1A2主战坦克个头庞大,原本就不适合在台湾这样的地形上使用,但查布拉加指使手下和台军高官“沟通”了一番,声称近年来大陆主战坦克进步神速,已经一举进入世界前五名行列,必须用M1A2才能“反制”。台军连忙提出高达数十亿美元的军购申请,指名要买通用动力的M1A2坦克。岛内军事媒体听说后惊讶不已,连说台军高官真是脑筋出了毛病。如果M1A2这种“巨无霸”坦克上了岛,恐怕除了几条高速公路能走之外,别的地方都去不了。

查布拉加可不管这一套,对他来说,只要能卖钱,就是最好的。至于有用没用,他才不管呢。陈水扁上台后,经常到台军视察,一方面收买军心,一方面借机炫耀武力,为“台独”势力打气。一次,他爬进一架IDF“经国号”战斗机的座舱,故意伸出大拇指向外面的媒体摇晃,并大声夸赞:IDF就是“我能飞”。这架IDF战斗机,就是通用动力为台湾提供技术支持制造出来的。

中美建交后,台湾当局提出向美国购买F-16战斗机的项目一时被拒绝。1982年7月,台湾“中山科学院”将XF-6战机研制计划重新更名为“鹰扬计划研制案”,准备自主研发战斗机。研制战斗机需要一系列最尖端的高新技术,当时的台湾根本没有人才储备。而就在此时,通用动力公司偷偷地参与进来,私下向台湾军方高官表示,愿意在对外完全保密的条件下,协助台湾设计飞机。

这一计划当时没有得到美国官方的核准,但通用动力公司照样派出市场开发部经理及设计部门负责人,飞到台湾,对“中科院”的XF高性能战机计划进行初步评估,最后通用动力公司的工程师还把设计资料带回美国进行研究。最后,在美方的默许下,通用动力向台湾当局输出了部分技术,帮助台湾造出了IDF战斗机。

5,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旗下拥有12万名员工的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是美国军火界的巨头之一,它的老板就是号称“引领军火工业攀登未来科技高峰的旗手”──59岁的罗纳德·休格。1947年,罗纳德·休格出生在辽阔而荒凉的南加州。休格的父母经营一家美容院,在那里平凡度日。南加州气候干旱,曾诞生过一首着名的民歌《南加州从不下雨》。正如歌中所唱的,那里的夜空十分清澈明净。休格上中学的时候,正值美苏展开太空竞赛的年代,年轻好奇的休格经常在夜里独自仰望天空,成了一个“小太空迷”。(

休格的学业十分出众。1968年,他以优异的成绩从着名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毕业,学的是电子工程;随后只用了两年时间,就在母校拿下了电子工程学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他进入美国知名的军火公司TRW公司航空分公司设计军用卫星。在此期间,他曾先后前往着名的斯坦福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学院和哈佛大学进修。

但在TRW公司,休格却并不得志。他工作了20年,仍旧没有进入公司高层,于是跳槽到了另一家军火企业利顿公司担任总裁。进入新世纪之后,利顿和TRW相继并入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旗下。休格的“梦想最终得以实现”。不久,他就接替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原总裁肯特·克雷萨的职务,成为名列美国第三位的超级“军火大鳄”。

罗纳德·休格之所以能脱颖而出,是因为他的风格正好与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的发展思路相符。在过去10年里,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共兼并了16家主要公司。作为军火工业圈里的一员老将,休格对兼并和整合的各种手段谙熟于心。他早就预见到五角大楼将把注意力从坦克和飞机转移到信息化战争上来,因此积极配合前任抢购各个先进领域的龙头企业。休格曾得意地告诉员工:“我们已经拥有了所有乐器。下一步就是要让整个乐团高奏凯歌。”

在美国的军火工业圈子里,中国始终是个热门话题。军火商们每次凑到一起,总会流传出一些有关中国的话题,而这些话题往往围绕一个主题──就是“威胁”。作为美国军火工业圈里的“军火大鳄”之一,罗纳德·休格也有一张复杂的关系网。他与许多政界军方的高层人士关系密切,同时在许多智囊机构里也有朋友,但这些人中间少有“红队”成员(美国外交智囊机构中主张对华接触的人士),而多是“蓝队”人物(美国外交智囊机构中主张对华遏制的人)。休格与“蓝队”人物泡在一起,是为了寻求一种特殊的“共生”关系。他需要这样一批人到处宣传“中国威胁论”,而他才可以在后面乘机造势,为他的军火寻找出路。



近年来,五角大楼的军费连年攀升,军火商们赚得腰包鼓鼓。但因为军费高涨造成政府财政预算赤字太高,有传闻称布什政府有可能大幅削减国防预算。对此,休格更是把目光投向了海外。他说:“我也愿意世界走向和平,但是目前我没有看到任何迹象。”对于这样的人来说,他怎么可能愿意用“和平”这个词来描绘世界,描绘中国呢?

2006年6月,台湾从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购买的两架最新型E-2T“鹰眼2000”预警机投入使用。台湾媒体称,美借以封锁大陆的“第一岛链预警带”已经具备了对大陆全天候早期预警能力。台军的预警机部队是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装备起来的。1995年,台军以7.6亿美元的价格,从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采购了4架E-2T预警机,在此基础上组建了“空中预警电子战机队”,编号为台湾空军第20电子战大队,包括4架E-2T和1架C-130HE电子情报飞机,于1995年开始服役。1997年,有一架E-2T预警机因在夜间着陆时未放下起落架而严重受损,后来台湾花了3000万美元,让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重新修理后投入使用。

台军方称,由于台湾海峡平均宽度只有300多公里,从大陆东南沿海机场起飞的战机瞬间就能飞到台湾上空。为了加快台军的预警反应速度,台军从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购买了预警机。据称,一架这样的空中预警机的效率,相当于两到三个地面雷达团,其警戒范围相当于30部地面雷达。基本上大陆东南沿海机场的飞机一起飞,台湾方面马上就能掌握,可将预警时间缩短到20分钟左右。

更重要的是,升级后的两架“鹰眼2000”预警机,均保留了美军现役的“Link16”等数据链传输能力,能够与台军的“博胜计划”整合,即时将最新空情传输给升空作战的F-16战斗机。据称台空军已经进入“信息数据链”作战时代,甚至有可能与美、日军队实现联合作战。

6,法国达索公司总裁达索;在美国把F-16战斗机卖给台湾之前,法国达索公司的“幻影”-2000是台湾空军最先进的战斗机。最恶劣的是,达索公司向台湾当局出售“幻影”战机,开了大国向台湾出售先进战机的先例。那么,到底是谁让达索公司开此恶例?此人就是该公司现任掌门人罗朗·达索。

罗朗·达索在全世界都是一位知名人物,除了因为他是一位大老板,更因为其家族企业生产出了“幻影”-2000战斗机。这种战机1977年年底出厂、1978年3月首飞后,迅速被确定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法国空军的主力战斗机。“幻影”战斗机的确是一款“名牌”战机,从目前国外战斗机的研制和销售来看,真正能与美国和前苏联生产的战斗机抗衡的,也就数它了。因此,埃及、印度、秘鲁、阿联酋和希腊等国,纷纷向达索公司求购“幻影”-2000。“人以机为贵”,罗朗·达索的名字就此走向了全世界。

在巴黎香榭丽舍大道的核心位置,一座优雅华贵的大楼突出挺立于众多漂亮的建筑中。奇怪的是,这座大楼没有任何标志,大门也紧紧关着,只在边门上装了一个很小的门铃按钮。每到上班时间,罗朗·达索就端坐在这座神秘的“堡垒”中。与达索公司外表的低调不同的是,掌门人罗朗·达索却充满张力。连着给出3张头衔不同的名片后,他笑着对记者说:“你还想要更多吗?”“你要多少张? 30张?”记者知道,这个提问一点都不夸张,因为罗朗·达索扛着30多家企业的大旗,涉足金融、葡萄酒、房地产、电动汽车制造等多个领域。在2005全球富豪排行榜中,达索家族以78亿美元之巨名列第49位。其中,相当一部分财富来自军火出口。

罗朗·达索的办公室里摆着很多照片,运动的,会谈的,和家人、政要、名流合影的??记录着他丰富的生活。“祖父是我的偶像!他曾告诉我,要好好工作,也要好好享受生活。人是用头脑而非身体工作,多体验生活,多参加运动和娱乐,才能让头脑更加敏锐。”罗朗·达索自称受祖父影响很深。

祖父马塞尔·达索之所以成为罗朗·达索的偶像,一是因为这位法国现代航空工业的奠基人,有着传奇般的经历;二是因为他创建了庞大的达索家族企业,特别是军工企业;第三个原因是,他遗传给了孙子一个精明的商人头脑。1892年,马塞尔·达索出生于巴黎一个富有的犹太医生家庭,20岁时考入国立高等航空制造学院,开始了他的飞行梦想。毕业后,他创办的“航空设计公司”,为法国军方提供了1000架战斗机,后又在法国政府的要求下设计出MB系列轰炸机。二战期间,马赛尔·达索因拒绝为纳粹德国研制飞机,于1944年被投进集中营,直到1945年战争结束后才获释。

战后的法国不甘心臣服于美国,以戴高乐总统为首的新政府希望积极参与国际事务,重振法兰西帝国雄风。而要确立并维持大国地位,法国必须加强军事力量。法国空军为此急需新一代喷气战斗机,尤其是一种全天候轻型拦截机。重任再次落在了马赛尔·达索肩上。不久,着名的“幻影”系列战机横空出世。

罗朗·达索根本不记得祖父被关进集中营时的情景,因为当时他还不满一周岁。而当47年后的1991年6月,他开始从父亲手中接过祖父留下的庞大家族产业时,祖父已离开人世5年之久。中国自古就有“富不过三代”之说,法国也一样。“你知道,作为第三代是最难的,”罗朗·达索说,“到了第三代,家族产业已经很庞大了,家族成员的意见会有分歧,兄弟姐妹之间也有竞争??另一方面,第三代在年轻时候就很富有,这很可能会让年轻人失去奋斗的动力。”

为了不使自己陷入“第三代危机”,罗朗·达索想了很多办法,高招之一是对台军售。20世纪90年代初,台湾的空防主力仍以老旧的F─5E及F─104战机为主。为对抗大陆,台军急需装备二代战机。当时,由于美国没出售F-16战机给台湾,台湾当局便开辟“第二管道”──争取采购法国的“幻影”战机。为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国际政治势力干扰”,台湾当局以极其隐蔽的方式,与法国政要和达索公司进行了接触。据透露,台当局与达索公司的代表进行了数十次正式及非正式会面,其间多次出现谍报电影情节一般的交涉场面,过程十分惊险。而这一切,都是在罗朗·达索的直接导演下进行的。

“有钱能使鬼推磨”。1991年10月下旬,法国政府在台湾的“金元炸弹”的“轰炸”下,终于同意军备局与台湾进行接触。1992年2月下旬,台当局的代表假扮成军火商,借参加新加坡航空展的名义,与达索公司高层会面并达成了初步协议。又经过长达1年的谈判,双方正式签约。但是,台当局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从达索公司购买的60架“幻影”-2000战机,耗资300多亿法郎,打破了当时单项战机交易的世界纪录。

“达索公司把台湾当肥羊来宰!”一名曾参与购买“幻影”战机的台军将领在日记本上如是写道,字里行间流露出受达索公司压榨的滋味。罗朗·达索靠这笔交易,很快使他的公司摆脱了财政困境。但此次交易造成的恶果──两岸军力平衡被打破、台海局势更加紧张。而他当然是不会理睬的,因为作为一个“精明”的军火商,他首先想到的是“赚钱”!尽管近年来,中法两国关系日益紧密,台湾当局已很难再从法国买到军火,但罗朗·达索造成的恶果并没有消除。根据当初他与台湾当局签署的合同,只要台湾军队装备的“幻影”-2000战机不退役,达索公司就一直要为台军提供技术支持和相关服务。这无异于变相地支持台当局对抗大陆。

7,日本三菱重工总裁佃和夫;去年2月16日,日本三菱重工株式会社长崎造船厂来了几位不寻常的客人──日本海上自卫队的高级官员。迎接他们的是三菱重工的社长佃和夫。主客双方来到造船厂的码头,在庄严的仪式中交换了一份合同文本。此后,一艘装备一新的军舰升起了日本自卫队的旗帜,缓缓驶离码头??三菱重工与日本自卫队完成了又一项交易──“高波”级驱逐舰“涟”号的交接仪式。

多年来,此类场面已不知出现了多少次,佃和夫对此早就习以为常。但很多人仍不了解,只要佃和夫在这种场面出现,就意味着日本自卫队的战斗力又一次得到了提升。佃和夫在日本的军事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佃和夫何以有如此影响力?这要从他本人的故事和三菱重工的军事功能说起。

佃和夫1943年出生于日本山口县,曾在东京大学进行研修。1968年,他进入三菱重工,因工作勤奋、业绩突出而逐步升迁至董事、常务董事。2003年,他实现了早年定下的人生目标──成为三菱重工株式会社社长。

佃和夫在成为社长的同时,也成了日本自卫队不得不倚重的人物。因为三菱重工是日本最大的亦军亦民的防务产品承包商。它是日本首屈一指的船舶、火箭制造商和石油、天然气、火电、核电工厂开发商以及重型机械生产商。同时,它还是日本最大的军火商,承包生产了日本防卫产品的30%。2000年,在世界军工企业100强中,三菱重工排名第13位。

随着日本走向军事大国的步伐不断加快,佃和夫与日本自卫队高层的交往日益增多。2003年,佃和夫刚一上任,就为三菱重工迎来了一个开门红──从防卫厅拿到了总额2800亿日元的军火订单,居日本各军工企业之首。

有人很形象地这样形容佃和夫的“军事力量”──如果佃和夫愿意,他自己就能装备一支陆海空俱全的部队。陆──三菱重工所产的陆上装备非常精良,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日本陆上自卫队的装甲战斗车辆,包括90式坦克、89式奖匠档龋饕怯扇庵毓ど摹:)ぉつ壳埃毡竞I献晕蓝右话氲那蓖А?/3的驱逐舰,都是由三菱重工生产的。三菱重工在长崎、神户、下关各有一座造船厂。

长崎造船厂目前是自卫队主要的驱逐舰生产厂家;神户造船厂战后成为自卫队的专业潜艇生产厂家;下关造船厂则是自卫队小型舰艇的生产地。空──除F-2、F-15J等型战斗机以及火箭外,三菱重工还生产“爱国者”导弹、ASM-2型空舰导弹、SSM-1型舰对舰导弹等。今年3月,三菱重工与美国军火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签定了一份合作协议,将从2008财年开始生产“爱国者”-3型导弹,用于打造日本的导弹防御系统。

60多年前,三菱重工是为日本制造侵华武器的主力。60多年后,在日本谋求军事大国地位、试图修改“和平宪法”、右翼思潮抬头等情况下,它所生产的武器,无疑对中韩等东亚国家构成了潜在威胁。而且,一旦日本解除武器出口禁令,台湾当局将极有可能成为三菱重工的重要买家,通过日本获得大量进攻性武器。

令人担忧的还有,“佃和夫与日本右翼势力纠缠在一起”。据日本媒体报道,对日本政坛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佃和夫,为日本右翼历史教科书的出版和发行,给予了财力上的大力支持。尽管三菱重工公司曾发表声明“辟谣”,但“佃和夫”这个名字还是出现在“支持(右翼教科书)者”的名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