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水井坊公司:《瑜伽经》书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5 14:41:31
        两年前在江湖偶然发现《瑜伽经》现在已经忘记了封面和作者.. 只留下当时的书摘每一句都很喜欢,拿出来的时候就反复地读 现在整理在这里.. 也许会有人喜欢:     为了克服愤怒、贪欲和错觉,我们需要爱、慷慨和真知。
    当人的心之湖变得澄明静寂,湖底的阿特曼明晰可见。        怜悯教会我们互相体谅,从而获得自由。
    心的平静来自于对德行的培养: 对幸福的人的友善和对不幸的人的慈悲,对有德的人的喜乐和对邪恶的人的冷漠。
    没有一种失败是真正的失败,除非我们完全放弃努力。
    灵魂不断成长,直到它能静若止水地接受生命中的灭顶之灾。
     爱一个人最寻常的方式,就是将他身上某种十分寻常的东西当做令人生畏的,永久的非常之物。
    力就像肌肉,可以再使用中不断增强。     身体的完美包括美丽、优雅、有力。
    纯净的水晶会接受离它最近的物体的色彩,心也一样。
    每一个艺术创造者都经历过黎明前的黑暗:愚钝不灵缺乏灵感被迫工作 对于一个能够专注的人来说,任何事情都是具有可能的。
    真实的自我,即阿特曼,永远不受意识波动的影响,它永远是纯粹的,觉悟的和自由的。
     瑜伽是控制心的意识波动。
    瑜伽强调和谐、博爱,强调生命,强调人从一切不健康的精神状态中解放出来。
    我们可以培养专注的力量,消除引起痛苦并阻碍觉悟的障碍。 
    这些障碍是人们痛苦的根源,是无名、我见、执著、厌弃和对生命的贪恋。
    执著就是总想着欢愉。 厌弃就是总想着痛苦。
    瑜伽八支是:持戒、精进、坐法、调息、摄心、专注、冥想和三昧。
    持戒是:不杀生、不说谎、不偷盗、不纵欲、不贪婪。
    这些戒条是行为的基本准则,应当不受时间、地点、目的或等级规定的任何限制予以践行。
    精进是纯净、满足、苦行、研读和敬神。
   当一个人不再杀生时,所有生物都不会对他产生敌意。
   当一个人不再说谎时,便获得为自己和他人带来善行的福报的能力。
   当一个人不再纵欲时,他便会获得灵性能量。
   当一个人不再贪婪时,他就会认识其生存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五种意识波动时:正知 谬误 分别知睡眠和记忆。
   知觉、推论和经典是正知。
   谬误是虚假的认知,不由实相而来。 
   语言与实在不符,就产生了分别知。
   睡眠是有关虚无的意识波动。
   记忆是未遗忘又返回到意识中的感知对象。
   通过修行和不执可以控制它们。
   修行 即不断地作出努力以永久控制住心的意识波动。
   经过长期不间断的虔诚专心,修行的基础将非常稳固。
   不执是一种自我掌控,它摆脱了对所见所闻之物的欲望。
   阿特曼是纯粹意识。它似乎可以改变心的色彩。 
   一旦认识阿特曼,人对自然的任何表象都无欲无求,这就是最高的不执。
   专注于单一对象将经历四个阶段:检验 分辨喜悦的平静和简单的个体意识。
  另一种专注是专注于不包含任何对象的意识——只有潜意识的印迹,如同烧过的种子。
  当这种专注没有不执相伴并因此继续留下无明时,修行者将达到无身之神的状态。
  或融入自然力量中。 对真正的灵修者来说,专注是通过 信、力、念、定、慧 达到的。
  自在天是一种特殊的存在,不受无明及其产物的污染,也不受业、潜在业力和行为结果的影响。
   疾病、懒散、疑惑、冷漠、懈怠、欲念、妄见、精力不集中和注意力不稳定、这类精神涣散都是认知的障碍。
   专注于一个真理可以消除认知的障碍。那些能导致特异感知的专注形式会使人心稳定。
   把心固定在超越悲伤的内在之光上,也能达到专注。
  当心清除了意识波动时,就会达到与专注的对象同一。
  这个对象可能是粗糙的物质,也可能是感官,或者我慢。
  这种与专注对象的同一被称为三昧。
  坐法必须安稳自如。
  冥想是流向专注对象的连续意识流。
  在冥想中,对象的真实本性放出光芒,不再受感知者的心的扭曲,这就是三昧。
  专念于他人身体上特殊的标记,可认知他人的心的本质。
  专念于内在之光,便可获得细微、隐秘或遥远之物的知识。
  生命形态的转变,是由于本性的流入。
  善行或恶行都不会直接引起转变,它们只是除去了本性发展的障碍。
  尽管被创造的不同的心的活动多种多样,但那个原初的心仍控制着它们。
  永恒的自我潜藏在意识的所有内容之中。
  梵充满荣光地居住在心莲之中。 
  心莲是真正的梵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