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迪士尼纪念钞兑换:对华示强或力不从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21:53:58
华盛顿为何紧锣密鼓“重返亚太”?
2011年11月17日 08:16:43
来源:新华国际



  11月13日,在美国夏威夷檀香山,美国总统奥巴马出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第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闭幕后的记者会。新华社记者张军摄
【路透社檀香山11月13日电】题:奥巴马的亚太雄心使美中关系紧张
奥巴马重申美国是亚太重要力量的行动引发中国的强烈反应,预示着这两个经济巨人将为争夺经济影响力而关系紧张。
奥巴马此次亚太之行中使用的言辞和宣扬的政策,似乎必将引起中美摩擦,考验两国的合作限度。
美中日益加剧的竞争也可能使亚洲中小国家扮演的平衡角色更为复杂。长期以来,这些中小国家一直认为自己夹在中国经济巨人与美国军事力量提供的保护罩之间。随着中国在领土主张上越来越大胆,一些中小国家开始更靠近华盛顿以寻求庇护。
【路透社华盛顿11月14日电】奥巴马对中国的激烈言辞可能在美国进入 2012大选年时为他自己打造一个强硬的形象。但这些言辞也有风险,因为华盛顿和北京都面临政治过渡。
奥巴马利用APEC峰会对华施压,宣称中国必须遵守全球贸易规则,像“成年人”一样行事。这些话必定刺痛北京,因为中国在文化上最引以为傲的就是拥有几千年历史。
但政治分析家说,奥巴马政府没什么办法让北京迅速听命,尤其是在当前形势下:美国经济疲弱,全球经济前景暗淡,中国是美国的最大债主和第三大出口市场。布鲁金斯学会中国问题专家乔纳森.波拉克说:“坦率地说,奥巴马接下来可用的手段很有限。他必须语气强硬,看起来像那么回事,但他是否真的准备加压还是个未知数。”
政治分析家说,中国领导人不大可能屈服于美国的要求。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分析师车维德说:“我们即将进入美中外交竞争激烈程度大大加剧的时期。中国要扩大影响力,但美国也发出信号:不打算留下权力真空让中国填补。”
【美国《洛杉矶时报》网站11月14 日报道】奥巴马亚太之行的几乎每一站预计都将发出直接针对中国的讯息:美国将重新致力于这个地区,并充当北京日益壮大的军事、经济力量的可靠平衡力。
但是,一些国家对美国是否有足够能力关注这一地区感到忧虑。军费削减和财政压力让人觉得,美国无法对这个遥远地区保持投入。
美报认为 奥巴马“重返亚洲”之路不平坦
【美国《华盛顿时报》网站11月13日文章】题:奥巴马“重返亚洲”是假的
奥巴马政府试图翻开历史的一页。总统这次太平洋之行被宣扬为“重返亚洲”,承认该地区迅速增长的经济,当然也是对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认可。然而,历史会有自己的说法。
奥巴马政府除了想要关注一个被忽视太久的地区,这次出访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在总统大选前将人们的注意力从令人沮丧的中东乱局转移开。
大量的公关活动只是部分掩盖了华盛顿无法从中东抽身的困境——尽管它大张旗鼓地宣称要从伊拉克撤军以及不顾后果地从阿富汗撤出。“阿拉伯之春”正变得毫无结果,没有解决根本的问题——比如世界最大且人数不断增加的年轻劳动力群体的就业问题。叙利亚形势不妙,美国的愿望与务实主义的政策背道而驰。奥巴马反复给德黑兰的毛拉提出无用的建议,结果是伊朗很快就会拥有核武器。北约所夸耀的东南方支柱——土耳其,从一个矛盾的外交计划突然转向另一个计划,而且在忙于处理就要破灭的国内经济泡沫。
再者,奥巴马的团队在亚太将遭遇一系列同样困难、同等急迫的问题。与一帮亚太地区的组织开会,简短会见各国领导人解决不了华盛顿长期不重视的突出战略问题。
占据优先地位的是日本,即美国在亚洲所有战略的基石,但是本届政府对它常常漠然视之。然而华盛顿将不得不继续与勉强掌权的日本政府打交道。美军在冲绳的重新部署问题尚未解决,对贪婪的当地人,东京现政府比前一任保守的政府更心慈手软。现在华盛顿又给了野田首相一块热豆腐: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即智利、美国和日本以及新加坡等9国欲达成自由贸易协定。东京农业游说集团得到高补贴而且政治上很有势力,他们认为这对它受保护的粮食市场是一个威胁。
当前与中国的贸易和政治关系为日本最大的心头之患,但中国不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之列。朝鲜这个幽灵背后捣乱——就像一个拿着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在邻居头上挥舞的少年犯。
因此,奥巴马继续轻视美国的历史作用、华盛顿国内的经济政策问题以及日趋增强的中国威胁,这些对奥巴马提出的美国“重返亚洲”的号召都是挑战。
美国应将中国作为亚洲新安全架构参与者而非对手
新华网华盛顿11月14日电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国际问题高级研究学院中国项目主任戴维·兰普顿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就美国战略重心转移、美中关系、东亚峰会的作用等问题阐述了的看法。
奥巴马政府自2009年上台以来便宣布将把对外政策重点转向亚太地区。对此兰普顿认为,这是因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重大。他说:“现在美国贸易大约有60%至65%通过太平洋。从保护其贸易航线等方面而言,美国在亚洲的经济、外交和安全利益越显重要。”
    兰普顿说,随着今年年底前美国将从伊拉克撤出全部驻伊美军,阿富汗也进入防务移交过渡期,美国正在将对外政策的重点从这两场战争转向亚洲。他说:“美国政策重点正从中东,并且从某种意义上,从跨大西洋模式转向跨太平洋模式。”
兰普顿指出,在冷战时期,美国卷入的几场大规模冲突均在亚洲,为了防止未来冲突的发生,美国应该建立一个更加合作的新安全架构,而中国应成为参与者,而不应该被当作对手,这才符合美中两国的利益。
在谈到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及即将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东盟系列峰会时,兰普顿说,在东盟与中日韩(10+3)平台上推动多边贸易协议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他说:“我们应该继续在这一平台上建立一个开放、自由的地区贸易机制,因为当我们在经济上相互关联时,相互之间发生剧烈冲突的诱因将减少。”
兰普顿还说,从长期来看,成功的国际组织应具备两个特点:第一,能够推动经济一体化;第二,能够推动安全合作。如果东亚峰会能够在安全合作和经济融合上发挥作用,它将成为重要力量。
英媒:美国重返亚洲不能无视中国利益
据英国《金融时报》11月16日发表题为《美国重返亚洲不能无视中国利益》的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美国希望重新参与亚洲事务并不令人意外。毕竟,正如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所言,这是一个大有作为的地区。亚洲地区的平均增长率在7%以上。随着欧洲陷入危机和国内增长乏力,美国希望利用亚洲市场,来实现奥巴马出口翻倍和创造就业的目标。
在因中东地区而“分心”十年之后,美国政府的“重心”转向亚洲——这是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的原话——表明美国已经意识到了亚洲地区的崛起。美国在战略和经济层面重新参与亚洲事务,将受到普遍的欢迎。但这里也存在挑战,甚至是风险。美国政府要想把事情做好,将需要一些手腕。
美国的主要贸易举措是《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奥巴马希望在2012年底前,9个正在磋商的国家(如果可能的话,再加上日本)能够签署“下一代”贸易协定。TPP有望包含政府采购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非关税事宜。鉴于农民们的强烈反对,让日本签署一项重大协定将极为困难。然而如果没有日本,TPP将是一个“大杂烩”,把文莱、秘鲁、越南和澳大利亚等不同类型的国家拼凑在一起。
无论有没有日本,中国都不会很快加入TPP。考虑到中国行事的某些方式,这种情况是不可避免的。但任何没有中国参与的协定都将缺乏“关键规模”,而且如果被视为一个“除中国以外国家”的俱乐部,还有可能导致不和。美国已经表示,只要满足TPP的义务,任何国家(包括中国)都可以加入TPP。但它还应做出外交努力,帮助中国政府进行调整,以便与该协定的目标和标准一致。
而美国在战略层面上重新参与亚洲事务则更为棘手。预计奥巴马将在本周访问澳大利亚期间,宣布加强两国之间的军事联系。对于美国政府加大对亚洲地区战略关注的迹象,许多亚洲小国都表示欢迎。美国政府也必须深刻地认识到,亚洲地区的形势在不断变化。印尼总统苏西洛 班邦 尤多约诺(Susilo Bambang Yudhoyono)向APEC领导人们表示,世界不应再由单一的超级大国主宰。太平洋地区未来的贸易和军事安排必须包括中国。如果美国被认为无视中国的利益,那么它重新参与亚洲事务的冲动可能会适得其反。
中外专家谈美国亚太战略调整    两年前,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借参加东盟区域论坛之机,在曼谷向世界宣告“美国回来了”。日前,正当世界聚焦欧债危机,希拉里又在《外交政策》撰文阐述了美国未来十年的亚太战略,为美国“重返亚洲”勾勒了具体的路线图。根据美国人所描绘的图景,今后十年,美国外交战略的任务之一将是把外交、经济、战略和其他方面大幅增加的投入锁定在亚太地区。
在上海交通大学日前举行的“第三届中日美关系论坛”上,来自中国、日本和美国的50多名学者及官员济济一堂,共同探讨美国亚太战略的调整与中日美关系。
美国“重返亚洲”——“伪命题”还是新战略?
美国亚太战略的调整是本届论坛的一项核心议题。与会者注意到,目前美国政府正在把战略重心向东转移,重新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存在和影响。
2009年,美国总统奥巴马首次出访即强调了美国身为太平洋国家一员的身份,称“亚洲的未来与美国国家利益休戚相关”。2010年,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夏威夷也发表了“亚洲的地区架构:原则和重点”的演讲,明确表达了美国希望介入地区性事务的意愿。
“这一系列外交行动已使得美国外交重心东移的战略轮廓日渐清晰。重申美国在亚洲的战略存在和领导地位成为美国亚太战略调整的首要目标。”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所长李薇说。
根据与会学者的解读,美国亚太战略的调整内容主要包括,支持一个更广泛意义上的东亚共同体概念,积极参与地区的多边经济、政治和安全机制,发展地区制度建设的长期战略以应对亚洲发生的变化;激活美国联盟网,把处理传统安全挑战与应对非传统安全问题结合起来;对中国政策的重新定位和调整,在对华关系上奉行现实与实用性的政策;在东南亚实施“巧实力”外交,大范围地扩大与东盟国家的交往、合作与政策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