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gl008:新时期如何做家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6:55:05

新时期如何做家长  

2009-11-19 15:01:32|  分类: 家教专栏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家长无不盼望自己的孩子成为未来社会的合格人才。孩子的成长有赖于父母的抚养与教育,家庭教育的质量取决于家长的素质,好家长才能培养出好孩子。如何才能做个好家长,教育好子女呢?现在我就下面几方面谈谈,与各位家长共勉
       一、增强教育子女的责任感
       马克思很重视家庭教育,他说:“法官的行业是法律,传教士的行业是宗教,家长的行业是教养子女。”这段话告诉人们:不论我们是从事何种职业的,只要有了孩子,当上父母,教养子女就成为一桩神圣的行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它关系到孩子的前途,家庭的幸福,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有些家长认为,家庭只管孩子的生活,教育是学校的事。他们没有意识到:教育子首先是父母的责任。有些家长对孩子百般宠爱,放松了教育,这也是没有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还有极少数家长只管“抓钱”,根本不抓孩子的教育,完全放弃了家长应尽的天职。法国作家福楼拜尔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在掌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握在父母的手里。”所以,家长要增强教育子女的责任感,履行社会与国家赋予的神圣职责.

       1995年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等单位举办了“教子有方”十佳家长评选活动,这十位教子有方的家长所以能取得很出色的教子效果,共有特点之一便是对教育子女都有高度的责任感。例如,一名叫卞丽训的母亲,她是青岛某工厂的一名女工。当她生下儿子后不久,得知孩子因视网膜先天发育异常将终生失明时,痛苦异常。她带着孩子到北京、上海,找名医会诊,当确知儿子的眼睛已无一线复明的希望时,一夜间,满头的黑发全部变白。面对这残酷而又无法逃避的现实,这位母亲下定决心,要把她的儿子今元辉教育好。卞丽训怀着作一个母亲的高度责任心说:“元辉虽然有残疾,但在心灵上他是健全的,我们必须注意对他品质的培养,不能让他作心灵上的瞎子。”在她的精心教育下,儿子各方面发展都好,曾被评为“第三届百名中国好少年”、“中国好儿童”,并获得多种奖励。
       二、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起好言传身教的榜样作用。
       家长是子女的教育者,是子女的榜样,子女是家长的学生,学生学习就是向老师学习,家长是子女所有行为的被模仿者。老师不行,想要教出高材生,榜样不优秀,想要模仿者优秀,这恐怕是很难办到的。因此,要教育好子女,首要的是家长应该提高自身素质,更新家教观念。一句话,教育者要先受教育,家长要和子女一起成长。
       有人说:家庭教育中“不教而教”。这一说法不够准确,但却有一定道理,即,家庭教育主要不是靠言教,而是靠身教。家庭教育的最大特点便是潜移默化。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往往不知不觉地在影响着孩子。特别是儿童,他们的思维具有形象化的特点,模仿性极强,模仿是他们学习做人的主要途径,而在家庭中,家长就成为他们模仿的主要目标。家长的行为习惯、是非标准、待人处事的态度、道德观念等诸多方面都时刻在影响着孩子。父母是孩子的镜子,要想孩子成为怎样的人,父母首先应是那样的人。诚实的家长才能培养出诚实的孩子;出口就说脏话的家长,不可能培养出文明的孩子;自私自利的家长培养不出大公无私的孩子。在一次家教咨询中,一位母亲诉说她五岁的女儿脾气暴躁,对她经常发脾气,在学校常攻击其他小朋友。当我进一步了解孩子的家庭教育状况时发现,得知孩子的父亲性格就很粗暴,常以打骂和其他体罚方式对待女儿。显然,孩子的不良性格是从她父亲那里得来的。一位教子有方的母亲很注意培养孩子诚实的品质,她说:“为了培养孩子诚实,我在孩子面前从来是说话算数的。”这位母亲就是用身教的方法来培养孩子的优良品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曾听有些家长说他的孩子很会撒谎欺骗大人,可你们有没想过孩子撒谎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受成人的的影响,是成人社会不良风气的耳濡目染,特别是某些不合格家长的一言一行,给孩子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因此,为了孩子的心灵不受污染,全社会都必须自我净化精神环境,而家长,必须做一个诚实的人。传为千古佳话的寓言《曾子杀猪》曾子用言行告诉人们,大人是不能欺骗孩子的,如果大人说话不算数,骗了孩子就等于是在教孩子说假话。而且父母的欺骗了孩子,孩子觉得父母的话不可信,他就不会再相信父母的话了,父母也就失去了教育孩子的资格。
       一切做父母的人,都应该像曾子夫妇那样讲究诚信,用自己的行动做表率,去影响自己的子女和整个社会。
       三、把握家庭教育时机。
      (一)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
       孩子刚上一年级,有许多事情得慢慢学会自己处理,比如整理书包,准备第二天上课用的学具,(家长要为孩子准备的文具:笔、尺、练习本、橡皮)孩子忘带书、忘带文具盒在最初都是难免的。有时还真得浪费各位家长花点时间送一下,但作为一个好家长,是不会让这样的事反复出现的。他们会让孩子逐步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培养起孩子细心认真准备全学习用品的习惯。
       有的孩子生性大大咧咧,不是忘带这样,就是忘带那样,于是出门前,母亲就反复叮嘱,别忘带作业本,别忘带钥匙……而孩子可能一面不耐烦的答应着一面又把该带的东西丢在了家中,我的孩子也避免不了这些事。
       一位有心的母亲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她是这样做的,她在孩子的书包上贴了张醒目的纸条:查一查,你的东西带全了吗?要是都全了,就和妈妈说声再见。此方法未必大家都实用,但多少可给我们一些启示。
       学习习惯的另一方面就是作业的按时完成,一年级书面作业不多,但一些实践性的活动作业和读一读,说一说的作业还是有的。要注意提醒孩子认真完成好。我们家长最好每天抽些时间听孩子说一说,看孩子做做实践操作。以逐步培养孩子良好的作业习惯。
       (二)把孩子推上讲台,和孩子分享功课
       一年级学生学拼音是关键,这个许多家长都很清楚,也很想配合我们老师共同教育好他们的孩子,但是他们往往不得法,不知道怎样教自己的孩子。这里有一个方法值得我们学学。就是经常向孩子“请教”,把孩子推上讲台,做孩子的“学生”。这虽有明知故问的嫌疑,但并不妨碍孩子的为师热情。他们会很兴奋,很热情的扮演老师的角色。介绍自己今天的学习收获。对一年级小朋友而言,这是一种很好的复习方式。
      (三)让孩子享受成功的喜悦
        俗话说“数子千过,莫如夸子一长”,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能力得到了老师和家长的肯定和赞赏。与其说“你不要这样做”还不如说“你那样能够做更好”;与其让孩子在没完没了的批评中纠缠于做过的错事,还不如让适时的表扬给孩子的每次进步都鼓掌喝彩!这些事开始做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但请家长不妨试试,或许你们会有惊喜的发现。
       自信不足的孩子更是特别害怕出错,家长更应尽量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欣赏。有进步!继续努力!没关系,我相信你一定能行!不要吝啬真心的表扬。把孩子培养好,首先家长要有自信心,要充满成功的信念。家长对孩子抱有更多的信心时孩子也会对自己更有信心,就可能会有更大的进步。
        对孩子充满信心,期望值不能太高,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标准,会使孩子屡战屡败,信心受挫,从而也使家长自己对孩子失去信心。
        缺乏自信的家长,往往对孩子也不抱太大的期望,几乎放认孩子,而采用的手段往往粗暴武断,这种消极的期望往往会成为现实。
       要让孩子自己在生活中多体验、多尝试。不要老是对孩子说:“不可以”、“你还太小”、“我已经说过好几遍了”,应多鼓励孩子:“我相信你”、“你能帮我真好”、“我知道你会成功的”。常常给予孩子自律和鼓励,给予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
        对孩子有信心就要给予信任和支持。当孩子试图尝试某件有益的事时,家长应支持孩子去尝试,即使孩子的想法有点异想天开,也不要断然否定孩子的想法,应给予善意的指点。家长对孩子的责备和消极评价,常常会给孩子的情绪和心理带来长期的负面影响。
       成长中的孩子,必然会经历挫折与失败,但只要父母永远对孩子有信心,给孩子以具体的帮助和指导,孩子会吃一堑,长一智,从而逐渐走向成熟。
      (四)注重孩子学习过程,正视孩子考试成绩
       有些孩子入学前就已能认一些字,做一些简单的运算,这样在上学后老师讲这部分内容时,孩子看上去豪不费力就懂了,但事实并不完全如此,有些孩子可能并非建立起有效的学习方法,并非真正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当他们面对新内容,特别是思维含量较高的问题时,孩子就会感到困难,因此常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家长在家看孩子的计算很熟练,就以为孩子的数学学得很好,但真正考查或解决实际问题时,孩子往往有些不适应。或者说不尽如家长之意。这就需要我们家长要多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关注孩子的学习内容,数学并不仅仅是单纯的计算。
       作为家长,我们要能将孩子的成绩进行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所谓的纵向比较,就是将孩子现在同过去不同进期所取得的成绩相比较,是进步,还是退步,或者是原地踏步着。进步是因为他在哪些方面有所改进,有所完善,分析得出后要加以鼓励,让其发扬光大,开始表扬的频率要高,然后再慢慢减少,最后形成习惯。踏步着,退步了是因为他不认真,还是方法不妥,分析得出后对症下药,拉起来后再扶上走一程,稍有进步,作为家长可以借助于老师的口吻,夸张一点表扬,树立起自信,让他自强不息。所谓横向比较,就是能将自己的小孩与同年级、同班级的其他孩子比较一下,找差距和不足,具有良好习惯的孩子,成绩一般都很优秀,而这一切,一方面归功于学校教育,另一方面也不可忽视,是家庭氛围的熏陶。对于这些孩子的家长,我们不妨去讨教一番,我想再结合自己孩子的特点进行实践,一定会有所收获。
       现在家庭教育最明显的误区之一,就是家长把分数当成孩子智力水平高低的尺度,也当成孩子学习能力强弱的尺度,认为启发孩子的智力就是在孩子考试分数上下工夫,孩子考高分就是学习能力强。这会误了孩子的发展。这种观念需要纠正。第一家长要懂得,分数与智力水平不是一回事,分数只是反映智力水平的一部分,分数与学习能力也不是一回事。不如一部分在小学成绩很好的孩子,到了中学并不能保持优势,甚至以第一名的成绩考进重点中学校的学生,到初中毕业被淘汰,这种情况并不是个别。其原因之一,就是只抓分数,不重视发展学习能力所致。小学阶段学习内容少,依靠机械记忆力和一般的理解力就可以得到高分数。孩子的思维能力、空间能力、操作能力、快速阅读能力发展如何,分数还反映不出来。第二,知识和能力是有区别的。知识的掌握比较快,而能力形成却慢得多。分数一般只反映孩子掌握知识如何,不一定反映孩子学习能力如何。有的家长懂得这一点,宁愿暂时不要高分,首先保证能力的发展,这是很有水平和很有见识的做法。所以我们要能“不唯分数是问”。分数只能作为评价孩子的一个参照,90分与100分的孩子的能力究竟相差多少,不是仅分数就能说明的,我们得具体分析才是。孩子有失误,是纯粹的粗心,还是思考问题的方式有问题。是临考心理欠佳,还是……
        四、学习科学育儿知识,提高家教水平 
        现在有不少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但由于缺乏家庭教育的正确观念,方法不当,以致在教育子女上效果不好,甚至造成了令人痛心的悲剧。
        家庭教育是一门综合性科学,需要家长不断学习。为了教育子孩子,家长要学一点儿童生理、心理及教育方面的知识,掌握科学育儿的原则与方法,不断提高家教水平。关于幼儿期家庭教育的内容、任务与方法前面已讲了不少,这里从当个好家长的角度,着重讲以下几点:
       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少家长迫切期望孩子成才,但又不了解儿童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出现了“重智轻德“、“早期定向培养”等问题,有些家长进行超前教育,对孩子进行强制性训练,迫使孩子学习他不感兴趣的东西,从而剥夺了孩子欢乐的童年生活,阻碍了孩子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影响甚至损害了孩子在身体、品德、情感、习惯等重要方面的发展,这类实例是不少的。所以,家长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科学施教,促进孩子体、智、德、美诸方面和谐的发展,注重提高整体素质,为培养祖国所需要的人才打下初步基础。

       2 、掌握科学育儿的一些重要原则与方法
       教育好孩子,必须掌握科学育儿的一系列重要原则与方法,着重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正面教育。正面教育是一种积极的教育思想和原则。有的家长平时很注意教育孩子,在教育上也没有少花精力,但效果不好,甚至出现“越管越糟”的现象。如一些家长,平时眼睛老盯着孩子的缺点,整天唠唠叨叨批评个没完,或者总爱当着孩子的面去数落孩子的缺点。这种做法不仅无助于克服孩子的缺点,对于幼儿说来往往反会强化缺点。因为,对小年龄孩子说来,通常是以成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的,成人说他怎么样,他就认为自己是怎样的,而且这种数落很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心,对儿童发展很不利。孩子有了缺点家长应通过讲故事,讲道理等方式耐心教育并引导孩子学习别人的优点,当孩子在家长的教育下有了进步时,要多采用肯定、鼓励、表扬的正面教育方法促进孩子的行为朝着家长所期望的、良好的目标前进。一个经常得到家长正面教育的孩子,总会充满信心地、愉快地成长。
      其次,要严爱结合。每位家长都深爱自己的孩子,但有一些家长对孩子爱得过度,出现了娇纵、溺爱的现象,这就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了。在教育孩子上,家长应做到严爱结合。
      所谓严并不是指板起面孔严厉对待孩子,而是指在教育孩子时要坚持原则。但要做到严爱结合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不少家长道理上也知道应将爱与严格结合起来,但遇到问题,特别是当孩子一哭一闹时,就往往会动摇家长管教的决心,常常以感情代替理智,不能坚持原则。因此,要做到严爱结合,还需家长有坚强的教育意志。
      有一位优秀的家长以《藏起一半的爱》为题,写了一篇短文,说了她对亲子之爱的看法,其中有这样一段:
      “我说对孩子要藏起一半的爱,不是说只给孩子一半的爱,不是说要减少对孩子的爱,而是说家长应理智地爱孩子,赋予爱以更广博、更深刻的内涵。我觉得,这才是家长对孩子真正的爱,真正的负责。” 

      这段话对广大家长可能有启示,只有严爱结合才能教育好孩子,才是对孩子真正的负责。
      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现代父母对独生子女宠爱、偏爱、溺爱的风气也越来越严重,这是不争的事实。人们未知可否想到,这样一来只会使孩子丧失了自主能力和独立性。
      大家都知道,竞争和压力将是属于他们这一代,如果为人父母的在孩子小的时候就精心制造一个蜜罐,让孩子置身其中而远离磨难和挫折,让孩子从小就躲在温室里而期望成为参天大树,这是不可能的。
       在我们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很多家长为让孩子能读好书,什么事情都为孩子做,什么事情都宁愿自己干,而不愿让孩子沾手,这种爱的结果,只能使孩子变成有手不会干活,有脚不会走路,慢慢地只能使孩子丧失了自理能力,失掉了自立的意识,丧失了自强精神,最终导致缺乏社会责任感。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教育的好坏,家长是无法推卸责任的。由此,要改变宠爱孩子的做法,就必需改变教育的观念。当孩子还不很懂事的时候,就要慢慢引导,从一些小事做起,开始时,当孩子还做得不是很好的时候,要多加鼓励,让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并使孩子把这些该做的事养成为自觉行为。作为父母不要包办或代替孩子做任何事情,应该将子女视为独立的个体,给他们空间,让子女学习作为独立的人应该做的事。孩子还小的时候,可能会做事没经验,但不怕,如让他洗自己的红领巾,每天吃饭时让他摆桌子,吃完饭就帮着收拾饭桌等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当他自己想要多干点活,最好不要打击孩子的积极性,虽然做的事不一定会令人满意,但毕竟是一个良好的开始,这样可以让孩子在劳动中得到锻炼,在劳动过程碰到不如意的事能学会自己解决。这样随着孩子的年龄的增长,他的能力也会得到提高。如果家长过分的溺爱,这无形会剥夺孩子自主克服困难,爱护和帮助他人的机会。
       我想,作为家长,还要学会放飞自己的孩子,做为家长的职责就是让孩子懂得,一个人走向社会最终要靠自己,靠自立和自强,要对自己负责。因此,孩子的自主和独立还是要从小培养。
       再次,注意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引导孩子和谐成长。每个人的家庭,不是独立地存在的,它既有普遍性,又具有社会性。家是多个亲情关系的组合,家庭教育也不单独存在于哪一个人的身上,因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作用。如今,我们已经步入了独生子女时代,这一时代是以"长辈包围晚辈"为特征的。在这一社会现象背景上,长辈间的教育冲突时有发生,教育上的不一致,不仅使教育力量抵消,家长的威信受到损害,而且也容易使孩子形成两面性,利用家长的矛盾达到自己的目的;教育的不一致不容地给孩子的不合理欲望、坏习惯及错误造成防空洞,掩盖了那些需要纠正的东西,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家庭中所有成员对孩子的教育应保持一致(包括态度、要求、方法),必须多沟通、交流、互相支持,即使有矛盾、有冲突,也要避开孩子,千万不能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闹,把分歧暴露给孩子。有分歧没关系,关键是我们要正确面对,达成一致,这样才能给孩子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3 、了解自己的孩子 
        有的家长看了不少有关科学育儿的书,但仍然教育不好孩子。学习科学育儿知识是必要的,但光有书本知识还不够,还需要了解自己孩子的特点。从一定意义上讲,每个孩子都是一本书,一本家长必读的书。作为家长,要教育好孩子,必须在掌握一定科学育儿知识的同时,读懂您的孩子这本书,即了解孩子的个性特点与发展水平,了解孩子所思所想及他的兴趣与潜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教育,比如:有的孩子自信心强,有的孩子比较自卑,对这两类孩子,家长在教育上就要有所不同。对前者,家长应在保护孩子自信心的同时,注意让孩子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对后者,则要帮助孩子看到自己的优势与潜力,注意为孩子创设获取成功的机会,并给予适当的鼓励,以增强自信心,克服自卑感。这样根据孩子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就会取得较好的效果。所以,家长要细心地观察孩子,了解孩子,研究孩子,在此基础上科学施教才能有效地促进孩子的发展。
       五、创设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是影响幼儿身心健康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家长要重视为孩子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在这里主要是强调精神环境的创设:
       1 、让孩子拥有一个温馨的家 
       首先,家庭成员之间,特别是夫妻双方要互敬互爱,和睦相处,孩子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自然会感到温馨和幸福的。如果夫妻不和,家庭中经常吵吵闹闹,孩子的心理就会感到很不安全、压抑和焦虑。一位幼儿的母亲给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专家热线”写来一封信,信中谈到他原本天真可爱的孩子,现在快四岁了倒出现许多毛病:吮指、脾气暴躁,甚至说谎等。她不知是什么原因,也不知该如何教育。从信中还得知近年来她和丈夫不和,经常吵闹,由于她情绪不佳,对孩子教育也缺乏耐心,每当发现孩子出现上述毛病时便打骂。显然,孩子出现这种毛病是心理不健康的反映,而产生心理不健康的原因,正是由于缺少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和母亲不良的教养态度。
       2、 营造家庭的学习氛围,让子女养成以学为乐的良好习惯。
       温馨的家庭生活和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是孩子成长的阶梯。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心情舒畅,精神振奋,容易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和积极向上的学习需要。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往往具有较强的进取心和探求欲望,往往也能充分认识自我价值,其发现、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得到较好的发展,那么,怎样才能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呢?首先是父母要带头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因为在高科技发展的社会里,父母与孩子在新知识面前几乎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做父母的只有"爱学"、"乐学"、"善学",才能与时俱进,成为合格的家长。"只要孩子好好学习,不要自己天天向上"的父母是不受孩子欢迎的父母。以牺牲自己的学习,放弃自己对知识追求为代价,而只关注孩子的衣食住行,也许是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父母的自身学习及与孩子的沟通分享是给孩子最美味的"心灵鸡汤"。孩子的生命素质中不可缺少来自父母的精神和文化的养分。其次是要为子女学习创造必要的硬件学习环境,要有固定的学习时间,中固定的学习时间内,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交流,在家庭中创造浓厚的学习气氛,养成子女以学为乐的良好习惯。
       3、 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独立地进行学习。
       培养孩子强烈的学习兴趣,能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是实现事业成功的基础环节。许多科学家、作家、球星、歌星的成功,都是由兴趣引起,继而不断地追求并为之奋斗的结果。因此,如何发现,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是家长的首要任务。
       首先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让孩子明白这样一个道理,通过读书可以知道许多非常有趣的事,除了学好课内知识外,要引导孩子阅读课外书,通过知识的输入、输出,不断渐进,使孩子的读书兴趣越来越浓,知识面也越来越广。其次是要培养孩子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独立地完成学习任务。因为只有经过自己的思考,才能真正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但是我们目前的大部分家长的某些做法却不利于这个习惯的培养。如有的家长一看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够好便着急,就严加管教。最常用的办法是不惜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在孩子做作业时,坐在一旁陪他。久而久之,孩子变得没有大人陪就不认真学。这种督学方法很少能达到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目的。除了陪读督学外,有的家长还要花大量的时间,给孩子检查作业,这本该由孩子自己完成的事家长却包办代替了,却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是使孩子养成了对家长的依赖性,总认为爸爸妈妈会检查的,做错了也不要紧。因此,学习就变得马马虎虎。第三是经常鼓励孩子,让孩子在学习中有成就感。成就感是激励孩子认真学习的动力。如果孩子在学习中经常获得成功(如获奖、考试得高分等),他的自尊心就得到满足,就会有较强的自信心,对学习更有兴趣,更有信心,从而不断进步,形成良性循环。相反,如果孩子学习总是不好,考试分数总是落在后面,会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对自己失去信心,一旦形成恶性循环,孩子会一步步地走下坡路。因此,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家长的鼓励和积极、肯定的评价显得尤其重要。第四是培养孩子的竞争能力。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未来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如何培养孩子的竞争能力呢?我认为,让孩子参加各种比赛是比较好的办法。比赛获奖后,孩子的自信心得到加强;如果在比赛中没有获奖,也没有关系,帮助孩子查找没有获奖的原因,克服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提高重在参与的意识,鼓励孩子今后继续参赛,增强孩子的信心和决心。在竞争中增长才干和提高心里承受能力。
       很多教育孩子的事情,我觉得家长不是做不到,而主要是看家长去不去做,愿不愿意花时间去做。
       尊敬的各位家长,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是我们全体教师最大的心愿。但是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世界,因此很难找到一个适合所有家庭、所有孩子的教育模式,以上所谈的一些建议,也仅供参考而已。不当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各位家长,欢迎大家对我们今后的教学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希望我们能多交流,多探讨,期待着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共同为你们的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