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青春校园的歌曲:“魔都上海”的得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1:05:43
“魔都上海”的得名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有许多日本作家到访中国。上海,往往是他们重点观察的对象,因此滞留的时间也较长。他们把触角伸向了上海社会的各个角落,留下了大量关于上海的记述,近代上海的一些“别名”,大多是日本作家所取。

“粗鄙的西洋”

1921年3月22日,日本著名作家芥川龙之介作为《大阪每日新闻》的特派员,从九州福冈县的门司港乘坐“筑后丸”,踏上了访华的旅程。

芥川自幼爱好文艺,尤爱读《唐诗选》等中国古典文学。来华之前,他已经颇为沉湎于东方风物,热衷于创作以中国为题材的小说,包括《尾生之信》、《南京的基督》、《杜子春》、《影子》、《秋山图》、《阿古尼神》、《奇怪的再会》、《奇遇》等多部中国系列作品。

回国后,他在报上连载发表了《中国印象记》,后来由改造社结集出版,名为《中国游记》,在日本拥有众多读者。其中第一辑即为《上海游记》,是他首先连载的部分。且看写城隍庙一节:

“说是湖心亭,名字挺漂亮,可实际上是个随时都可能倒塌的、破旧不堪的茶馆。……一个中国人正悠悠然地向池子里撒尿。……一间耸立在阴沉沉天空里的中国式破旧亭子,一泓布满病态绿色的池水,一大泡斜斜射入池中的小便……这不仅是一幅爱好忧郁的作家所追求的风景画,同时也是对这个老大国家可怕且具有辛辣讽刺意味的象征。”

上海既不是他印象中的东方文化之都,又不是欧美式的近代化都市,他称之为“粗鄙的西洋”。

魔都上海

芥川在上海受到了热情的接待,请他赴宴的人很多。他常去的菜馆有小有天和雅叙园。小有天是一家闽菜馆,开在三马路(今汉口路)上,清道人李瑞清经常在那里应酬,并为它题写过“道道非常道,天天小有天”的对联。芥川去那里时,有人还给他讲清道人一次吃17只大闸蟹的故事。每次喝酒,总有人写局票招艺妓陪酒,一次来个五六名艺妓也不稀奇。在雅叙园,来的竟是美人迟暮的名妓林黛玉和新出道的花宝玉。芥川有次看见,在局票角上,居然印着“毋忘国耻”的字样。

尽管芥川对上海印象不佳,但在他之后,还是有日本作家接二连三的来访。另一位日本作家松村梢风,读了芥川的《中国游记》后,兴味十足,也于1923年3月特地来上海游历,看看这个“不可思议的都会”。

松村梢风很快被上海的纷杂、喧闹和异样所迷惑,“晕眩于它的华美,腐烂于它的淫荡,在放纵中失魂落魄,我彻底沉溺在所有这些恶魔般的生活中。于是,欢乐、惊奇、悲伤,我感到一种无可名状的激动”。他将上海定名为“魔都”,并发表了同名小说。此后在许多人的心目中, “魔都上海”,这一称呼也成为近代上海的“经典”别称之一。

1936年,日本 “新感觉派”作家横光利一,作为《东京日日新闻》、《大阪每日新闻》特派员,赴欧洲采访途中,于2月24日抵达上海。横光利一1923年发表长篇小说《日轮》,1924年与川端康成等人创办《文艺时代》,他的新感觉派小说对刘呐鸥、穆时英等人影响深远。

“东方伦敦”

面对这座光怪陆离的都市,他认为这座城市简直就是“东方伦敦”,“在我见识过的都市当中,除了上海,我想恐怕再也找不出可以与伦敦相匹敌的大都市了”。将上海比喻为“东方巴黎”的不在少数,但将上海形容为英国伦敦的却不多见,可见横光利一的匠心独具。当然他所见到的上海,已经与松村梢风的上海大不一样了。

长篇小说《上海》

横光利一访问上海,与芥川龙之介有关。1927年,芥川龙之介自杀身亡,据说原因是从中国回来后,健康状况每况愈下、神经极度衰落,对自己的创作失去了信心。自杀前,他曾对横光利一说:“你应当去上海看一看。”第二年,横光利一带着对芥川龙之介的怀念和了解中国的愿望,来到了上海。

许多日本作家来访后,都无一例外地把自己在上海的观感写成游记,交给报纸或杂志社发表。横光利一回国后,改造社向他邀一篇游记观感,却被他婉言谢绝了。这时候的横光利一已经显示了他不同于同行们的想法,他认为“让人感觉奇妙的大都市上海”,不是一二篇游记或短文可以容纳下的,他决心写一部长篇小说。从1928年11月开始,横光利一以上海为创作背景,在改造杂志上连载小说《上海》,并于1932年11月出版单行本。

这部小说以上海五卅运动为背景,日本人、德国人、美国人、白俄妓女、土耳其浴室按摩女、中国富人和纺织工人,发生在日商纺织厂的工人罢工,以女主人公芳秋兰为代表的工人运动和革命势力等,都成为横光利一笔下刻划的对象,突出了这个城市的殖民性和“群众运动”。这是横光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最后一部新感觉派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