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爱复刻版伴奏:河图洛书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8 23:31:06
在安阳举行的第六届河洛文化国际研讨会上,
河 图 洛 书 研 究(提纲)
陈  国  钧
目录………………………………………………………………………… 1页
A、河图洛书研究的必要和现状……………………………………………2页
B、河图洛书的几种古代说法………………………………………………3 页
C、河图洛书的几种现代说法………………………………………………4 页
D、河图洛书与五行的关系 ………………………………………………5 页
E、对于洪范第一条的白话解释………………………………………… 7页
F、河图洛书与历法的关系 ……………………………………………… 8 页
G、河图洛书与地理的关系…………………………………………………8页
H、河图洛书与政治的关系…………………………………………………9页
I、河图洛书是何人创造的……………………………………………… 10页
J、河图洛书的来源和用途……………………………………………… 11页
K、河图洛书产生的背景………………………………………………… 12页
A、河图洛书研究的必要和现状
关于河图洛书的记载,最早见于《尚书·顾命》:“越玉五重,陈宝,赤刀,弘壁,琬,琰在西序;大玉,夷玉,天球,河图,(洛书)在东序”。郑玄为《尚书》作注道:“有洛书二字”。说明郑玄看到过有洛书二字的《尚书》文本。
河图洛书历来被人们认为是中华文明的源头,说它是中国古代的数理、天文、地理、历法、气象、音律、医学等诸多高明学科之母,其中包含了诸多未被人们理解的宇宙奥秘。人们只要明了其神秘,就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事。故而历代研究者,都急于知道其具体涵意与答案。
如今,研究河图洛书的热潮正在兴起,不少人提出了富有创意的见解。但美中不足的是,这些见解多带有很大的猜想性、随意性,缺乏令人信服的依据。结果就造成了这样的困境:我们付出的努力愈大,带来的迷茫和困惑愈多。
因此,有的学者就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河图洛书的研究始终无进展,可能是我们的思路和眼光与古人不合吧?河图洛书那种近乎完美的的图案,就其比例合理、层次分明、数理清晰、既有区别,又有关联的复杂程度而言,自然界产生不了,刚刚步入文明社会门槛的贤哲也造不出来。因此,它只能是古人的知识与智慧长期积累的成果、是文明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
基于这种想法,他们也提出了相应的意见:
一、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先了解古人的思维方式,再以古人的眼光、知识和观念,而不是以现代人的眼光、知识和观念来研究河图洛书,是可以认知并解读它的;
二、不要把神秘的外衣当作中华传统文化的本质,谬以为不神秘就不足以显示其博大精深。其实,传统文化的实质是很朴素的,神秘外衣则是其糟粕。
三、先研究与河图洛书有直接联系的时代和事件,再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逐步深入。那些仅有传说、而无实证的东西,最好先将其束之高阁,不要让其把事情复杂化;
四、待研究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后,再以那些束之高阁的东西来对其加以批驳、验证和补充,方可摆脱目前这种无的放矢、甚至信口开河的窘况。
本文作者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只是近代史也须以古代史为基础。古代史的不明朗,自然近代史的研究成果也难以让人信服。因此,破解河图洛书之谜,就成了解决古今所有历史疑难的关键。本着这样的信念,本文作者才涉足《易经》与河图洛书的研究,并把自己不成熟的一孔之见公布出来,作为大家无情解剖的对象。倘能因此引出个“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的热潮,那本文的垫脚石作用,就算达到了。
B、河图洛书的几种古代说法
一、文王受洛书应河图;成王观河洛,得龙图龟书。
【评论:不知其出处和依据。】
二、《易经·系辞上》记载:孔子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西汉的孔安国注曰:“河图者,伏羲氏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
【评论:此乃断章取义之做法。孔子的原话是:“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由此可知,孔子口中的圣人,乃是泛泛而指。至于以河图洛书为法则的圣人,可以是神农、黄帝等任何一人,但肯定不是伏羲。因为孔子在《易经·系辞下》一文中,已经明确地说:“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者观象于天,俯者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三、孔安国、刘歆以孔子“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的说法为依据,编出了这么一套美丽的神话传说:古时,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浮出一匹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了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这就是《周易》的来源;大禹时,洛宁县境内的洛河中浮出一头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划天下为九州。又依此整理出一本治理天下的九章大法,就是《尚书》中的《洪范》。
【评论:1、以孔子之矛,攻其信徒之盾,此说之荒谬就一目了然了;2、动听的神话,可以给懵懂无知的孩童以灵感的启示,却不能作为学术研究的依据。3、古今都把“河图洛书”相提并论,可见二者基本上是同时出现并起作用的。但此说称河图出现于伏羲时代,洛书出现于大禹时代,当中却隔了几千年。】
四、相克相生的阴阳五行说,以及变换无穷的太极八卦说,都是以孔子对《易经》的注解和孔安国、刘歆制造的神话为基础创造出来的。但它们却因适应了历代帝王的需求,才先后引领风骚近两千年,成了中国人之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主流,并与古代的天人思想一道,共同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观念。
【评论:政治上的需要,并不能说明其学术上的正确。所以梁启超先生说:“无论做那门学问,若不能辩别其所凭借的资料之真伪,其研究结果当然也随而虚伪了。” 冯友兰先生也说:“真正的史学家,对于史料,没有不加以审查而即信其票面价值的。”】
五、北宋的邵康节(邵雍)认为:“河图洛书乃上古星图”。又说:“河图是五行相生之图,洛书是演八卦之图。”南宋的朱熹说:“河图洛书是天地自然之易”。
【评论:二人看出了孔安国、刘歆的说法是信口开河,但他们自己的说法也乏依据。】
六、孔颖达、欧阳修等人以孔子的“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一段话为依据,指出伏羲画八卦的依据,是其生活的实践,并非上天赐于的河图。
【评论:此说以否定了孔安国、刘歆说法的方式,在否定阴阳五行说和太极八卦说的同时,也否定了邵雍、朱熹的说法。但因其不合帝王的需求,不但当时就被打入了冷宫,而且至今尚无有出头之日,更不要说扬眉吐气了。】
C、河图洛书的几种现代说法
一、据《竹书纪年》等上古文献记载:在黄帝、尧、禹等时期,河图洛书曾多次出现。
【评论:《竹书纪年》的原文无此记载,此说依据的是后人对《竹书纪年》的注解。】
二、杜学知先生认为:河图洛书是文明社会的初期,先人们以绘制自然界物象的形式,来说明某件事理的。现在虽然所绘的物象己不可见,但在传说中还保留了它的面影。
【评论:以人文与自然的东西为依据,来说明某种事理,想法是合理的。】
三、杨作龙教授认为: 洛阳新安、孟津地段的黄河中,有一种别处没有的太阳石。伏羲将这些太阳石上的圆点图象组合成的图象方阵,推演为河图,并由此发明了八卦。洛书的出现当与之相类。孔子曾感叹“河不出图”,说明春秋时期已不再有这样的奇石出现。近年在修建黄河小浪底水库时,又出现了阴阳鱼太极石,的确弥足珍贵……
【评论:此说以黄河奇石来推测太极图与八卦的来源,有一定的道理。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与此说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推论河图洛书也由此而来,则显得有点牵强附会。因为这缺乏史料与实物的证明。】
四、不少人津津乐道,以安徽含山出土的一件五千年前的玉片为依据,说八卦图案居于其中,其周围的圆孔之排列与河图洛书的数理体系相合,并且有玉龟相伴,说明了河图洛书与八卦的内在联系。因此,“元龟负书”不是什么神话,而是以伏羲氏为代表的中华先民们,在认识天地自然的过程中,创造的科学成果与文化的结晶。
【评论:此说把史料与考古成果结合起来考虑,其做法是科学的。含山玉片与河图洛书虽然有某种内在的联系,但两者之间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因此,前者只能是后人创造河图洛书时的借鉴、参考或灵感的启发物。】
五、其它比较泛泛,但无史料为证的说法:
甲、古代圣人都以河图洛书作为某种行为的准则。这说明河图洛书应是至高无上的圣物,除了天赐或自然存在之外,似乎找不到更好的解释;
乙、对于河图洛书其实物以及用途,除少数人知晓外,芸芸众生茫然无知。古人对“河图洛书”之所以有许多光怪陆离的传说,主要原因是:一般的古人因不能了解其意而迷信。知此“天机”者,则为了不让常人理解,而故意编造了““莫须有”……;
丙、河图洛书是古人创造的数学成果、古地理图、古气象图、古方位图……;
丁、河图洛书相当于符命一类的东西,代表了上天的意思。谁得到它,就意味着他已经是上天选定的真命天子了。若有不服从上天意旨者,必然灭亡。从这个角度去考虑,《河图》与《易经》相关,而《易经》又是周朝的易。因此,要找到破解河图洛书奥秘的线索,必须首先研究周朝的历史。
【评论:从所有的史料来看,只有《易经·系辞上》第一个谈到河图洛书,而河图洛书在周朝初期已经出现。因此,要探索河图洛书的千古奥秘,只能以殷周交替时代的短暂历史为线索,而不能把以整个的周朝历史作为研究的对象。】
D、河图洛书与五行的关系
一、多数人认为:洛书来源于《尚书·洪范》,五行说来源于《洪范》的第一条。至于其是否如此,我们首先把其做一个比较吧:
洪范第一条:“一、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阴阳五行说的基本内容则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它们之间相生相克,构就了世界万物。”
你们看,五行说谈的是哲学,《洪范》第一条讲的是经济,它们之间完全风马牛不相及。
古人为什么硬要从《洪范》第一条中扯出阴阳五行说呢?这其中的原因也不复杂。
政治原因是主要的,但它不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内容。其次是创造五行说者有两重意思:要么没有吃透《洪范》,望文生义;要么是借助於《洪范》的名声,拉大旗做虎皮。后人出于根深蒂固的奴性,奉古学者为天人,对其学说不敢有丝毫的怀疑,这才以讹传讹,使其谬说流传至今,尚且牢牢控制着现代人的头脑。
我们只要稍微用心研究一下《洪范》的全文,就会发现,其中说的全是帝王如何治国的政治策略,《洪范》第一条则直截了当地点出了治国须以经济为基础的道理。
故而《管子》一书的起首就说:“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其《治国第四十八》篇,则对此道理解释的更加清楚:“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对于《洪范》第一条的白话解释,在下一节】
二、“五行”一辞的称呼,并非如多数人所言,最先出现于《尚书﹒洪范》,而是出现在比它早九百余年的《尚书·甘誓》中:“启与有扈氏大战于甘,乃召六卿。王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行天之罚。’”
但《甘誓》中的“五行”一辞,却又脱胎于《尚书·大禹谟》一文。
《大禹谟》记载说:舜帝在与大禹、益、皋陶等大臣讨论政务时,大禹劝诫他说:“吁!帝念哉!德惟善政,政在养民。(如何养民呢,)水、火、金、木、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舜帝呢,也很痛快地接受了大禹的批评:“帝曰:俞!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万世永赖,时乃功。”
由此可以看出,大禹讲的水火金木土谷,与《尚书·洪范》的第一条一样,都是君主必须时刻关注的几项经济工作。因为它是治理天下的基本政务啊。
大禹说的是水、火、金、木、土、谷,可他的儿子夏启为什么硬要去掉一个“谷”字呢?《史记·周本纪》对此有个很清楚的答案:“不窋末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务,不窋以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间。”(1)
三、从所有的古代文献来看,秦代之前,人们对于世界万物的认识,是只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说法,而不见金木水火土构成世界万物之言辞。因此,以汉代才出现的五行说来解释殷商交替时代就存在的河图洛书之内容,没有丝毫的根据。
四、河图与洛书中间皆有的五个白圈,指的是治理天下的五常(五典、五教):父(教)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与五行说也是丝毫不搭边的。(2)
五、后人认为河图洛书是圣人从观察星象中得出的,故而人们在摆放其方位时,也以星象为上。可这种摆放法完全没有考虑中国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
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西方的传统文化有很多不同点,而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中国人历来是将人类社会与天地看成是一个上下有序、秩序井然、密不可分的整体,而圣人是其中的主宰。上天及其鬼神仙怪只有借助于圣人,才能有所作为。(参《管子·宙合》一文)
因此,中国的古代帝王就称自己为“天子”、“一人”、“寡人”、“朕”等名号,以显示自己的至高无上地位。而我们摆放河图洛书的位置时,却把代表帝王的一点置于最下方,是不符合古人之思维逻辑的。只有把其摆放位置颠倒过来,再以古人的“天人合一”思想为指导,才能破解其奥秘。
注释:
1、这个故事的大概是:周人的祖先是弃,他在农业方面做出了很大的成绩,被尧帝封为农师,专门负责督促、指导天下的诸侯们关注农作物的播种和改良工作。弃死后,他的儿子不窋继承了他的事业和官职。
到夏启继大禹为帝王时,各部落的酋长们都明白了发展农业的重要性,就不再等候中央的督促与指导,而很自觉的抓紧了各种农作物谷物的播种与收获。
既然农业有了进步,人民的吃饭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夏启就不再像他父亲大禹那样去关注民生,而开始痴迷于享乐腐化了。身为农师的不窋,眼看着朝政日益败坏,自然要批评夏启几句。开始么,夏启还随口的应付一下不窋,天长日久的这样下去,夏启就开始怀疑不窋要收买人心,取而代之了。不窋为了活命,只好率家族逃亡到深山密林里去了。
不窋的直谏,换来的却是迫害和逃亡,这自然震动了天下,不少诸侯也有了二心。
地处陕甘地区西部的有扈氏部落,历来都很强大,其首领且有继大禹之后为帝王的念头。谁知大禹死后,天下的诸侯们有感于大禹为天下苍生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一致的推举夏启世袭大禹的帝王职位。有扈氏虽因势单力薄,被迫接受这个现实,但心中却始终对此耿耿于怀。如今他知晓了天下诸侯对夏启有所不满的消息,就以“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务”为借口,首先起兵造反了。
夏启虽知有扈氏的造反是因自己的享乐腐化所造成,但他却不愿因此而收敛自己的行为,反而从水火金木土谷中删掉一个“谷”,将帝王应当高度重视的六种经济工作,强词夺理的改为五种。这样一来,就给有扈氏加上了“威侮五行,怠弃三正”的罪名,名正言顺地剥夺了其起兵的正当性,从言辞上占了上风。
同时,夏启又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出动大军,以雷霆万钧之势,一举灭了有扈氏。此举自然震慑住了天下诸侯,使其不敢再轻举妄动。
2、《尚书·舜典》记载说:(舜帝在继承尧帝登基后,在安排各位大臣的职务时说:“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敬数五教,在宽。”至于“五常”后来如何转化为“仁义礼智信”,“仁义礼智信”又如何浓缩为“忠孝”二字,则非此处研究的内容了。
E、对于洪范第一条的白话解释
《洪范》第一条的原文是:“一、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yuan)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将其翻译成白话,就是这个意思:“帝王的第一要务,就是要紧抓水、火、木、金、土这几种经济工作。这是为什么呢?其实道理很简单:
水:持之以恒地注重开发水利、治理水患,百姓丰衣足食,社会就会平安(润下)。(1)
火:每年的春夏之际,帝王要紧抓刀耕火种等关系国计民生的琐碎杂事不放。这虽然会使帝王和各方官吏感到疲惫与烦恼(炎上),但其所得足以补偿其辛劳而有余。(2)
木、秋冬之际安排木料的合理砍伐与制作(曲直),既可满足社会眼前的需求,又可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这既可避免竭泽而渔的后患,又能保障木料供给的源源不绝。(3)
金:努力地、持续不断地提高各种金属的开采、冶炼与制作水平(从革),这不但可以生产出更多更好的青铜器皿,来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求,而且可以制造更加锋利的武器,以满足战争的需要。(4)
土:夯筑坚固的城墙和宫殿是必要的,但须以不误农时为前提(爰稼穑)。(5)
但物极必反,乃是世间万物的基本规则啊。君王必须时刻小心,不要走上极端。
比如说,只注重土地的浇灌,不注意其排泄,就会造成土壤的盐碱化(润下作咸);
疏忽了火的使用和管理,就会导致火灾的接连不断,使帝王头痛不已(炎上作苦);
大兴土木,将严重地损伤民力民财,令小民们心酸叫苦不迭(曲直作酸);
如果在大兴土木的同时,还要扩大各种金属的开采、冶炼与铸造的话,小民们就会因不堪重负而造反了(从革作辛);
只有始终不懈地发展农业,才会换来国家的清明和百姓的不绝赞美(稼穑作甘)。(6)
注释:
1、《管子·度地》:“善为国者,必先除其五害”【水、旱、风雾雹霜、厉(瘟疫)和虫灾】。五害之属,水为最大。五害已除,人乃可治。”
2、《管子·七臣七主》:“明主有六务四禁……春禁行大火”;《管子·立政》:“君之所务者五:一曰山泽不救于火,草木不殖成,国之贫也……修火宪,敬山泽林薮积草;天财之所出。”
3、《管子·八观》:“山林虽广,草木虽美,砍伐必有时”;《管子·七臣七主》:“明主有六务四禁……春无伐大木,斩大山”;《管子·乘马》:“蔓山木可以为材,可以为轴,汛山木可以为棺,可以为车。”
4、《管子·山权数》:“汤以庄山之金铸币……禹以历山之金铸币”;《管子·地数》:“地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出铁之山三千六百九……此天财地利之所在也”;《管子·轻重乙》:“一农之事必有一耜、一铫、一镰、一鎒、一椎、一铚,然后成为农。一车必有一斤、一锯、一釭、一钻、一凿、一?、一轲,然后成为车。一女必有一刀、一锥、一箴、一?,然后成为女。请以令断山木,鼓山铁。是可以无籍而用足。”
5、《管子·度地》:“圣人之处国者,必择地形内为之城,命之曰金城……岁修增而毋已,时修增而毋已”;《管子·地数》:“阳春农事方作,令民毋得筑垣墙,大夫毋得治宫室台榭。”《管子·七臣七主》:“明主有六务四禁……夏禁塞大谷,动土功。”《管子·八观》:“山林虽近,草木虽美,宫室必有度。”
6、管仲曰:“五谷食米,民之司命也……先王者善为民除害兴利,故天下之民归之。所谓兴利者,利农事也。所谓除害者,禁害农事也。”
F、河图洛书与历法的关系
一、《竹书纪年?太昊庖羲氏》记载说:伏羲氏“命昊英为潜龙氏,造甲历”,定一年为360天,到了尧帝时,又定为366天。(1)
二、因一年实际上不到366天,结果到了夏代的仲康时期,农时与历法不相吻合了,又制定了一年有365天,三年一闰的夏历。(2)
三、河图洛书中有天地失衡的神话传说。而这个神话产生的年代也晚于伏羲时代。(3)
四、洛书四周的四十个圈中,抛除四个支撑大地的鳌足,剩余的三十六个圈意味着天数,一当十为360天;中间的一当一,是五天。意味着一年是365天。
五、河图四周的14个黑圈(阴)与16个白圈(阳)相加为30个,一当十为三百天;内外之间的一白、二黑、三白、四黑相加为十,一当五为五十天;中间的十黑、五白相加为十五,一当一为十五。三者相加,意味着一年有365天。
从历法这个角度分析的结果是:河图不是伏羲时代出现的圣物,洛书也并非大禹时候产生的宝贝,它们的产生,只能是夏历已经深入社会,人人皆知之后的事情了。
注释:
1、《尚书·尧典》:“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
2、《尚书·胤征》:“羲和湎淫,废时乱日,胤往征之。”
3、《淮南子·天文》:“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颛顼是颛顼是黄帝的孙子,颛顼之后是喾帝,喾帝之后是尧,舜,大禹,到了夏代。这个神话传说证明河图并非出现于伏羲时代。
G、河图洛书与地理的关系
一、文献记载:“黄帝时有万诸候。”舜帝划天下为十二州。大禹划天下为九州。河图洛书中反映的地理形势皆为九州,说明其出现的时代,在大禹之后与周康王之前。
二、河图中反映了这样的一个神话传说:左边的九白四黑,是天(九白)不满西北,女娲炼石(四黑)补天;右边的八黑三白,乃地(八黑)不满东南,水潦尘埃(三白)归之。这个神话说明了天地人之间的关系与沧海桑田的变迁。(1)
注释:
1、《淮南子·天文》:“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所以女娲炼石补天,断鳌足以支大地。
H、河图洛书与政治的关系
一、洛书的图案比较简单,其前提是天、地、帝王与治国的五常为一互补的整体。
其中上边的一代表帝王,中间的五代表五常,下边的九代表九州。
这三个数的意思是:帝王以五常治理天下的九州;
东北角的八代表殷商;西北角的六代表西歧;西南角的二代表随西歧伐纣的西南诸侯长庸、蜀;东南角的四代表抵抗殷商统治几十年的东夷。
这四个数的涵意是:殷纣王虽然还挂着天子的名号,但早已不具备做帝王的资格了,所以帝王的位置虚悬在西歧与殷商之间,等待着周武王取而代之。至于西南的庸蜀与东南的东夷,它们的势力和德望远远不及西歧,是无问鼎之可能的;
东边的三代表听从殷商号令的诸侯;西边的七代表唯西歧之马首是瞻的诸侯。
这两个数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天下的诸侯大多数已背叛殷商,殷商已经是众叛亲离。
二、河图的图案较复杂。它一共有四层,自外至内分别代表了天、人、地与治国的五常。它们既互相依赖,又相互转化的关系,清楚地表达了古人的天人一体、地人一体、天地一体,天地人与治天下的五常思想合而为一的辨证哲学观念。
其上边的六黑一白,合起来代表上天(六黑为上天,一白是帝王,乃天之骄子)。为什么上天要以黑色来表达呢?因为殷纣王的统治已是暗无天日。《易经·丰五十五》连续三次地说“日中见斗”,指的就是这个情况;
中间的十黑五白,代表五常思想治理下的九州和京畿(五白是五常,十黑是九州与京畿)。它是一个治国的根本大纲,形式可以改变,内容不会大差;
下边的七白二黑,合起来代表天下九州(七白为大地,二黑是文臣武将,乃地之俊杰);
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帝王以五常治理天下。其推行五常的手段,则是文臣“齐之以礼”,武将“惩之以威”。
东边的八黑三白,意味着殷商虽然还基本上控制着天下(八黑),但其军事实力(三白)已经是分崩离析,虚弱的不堪一击了;
西边的九白四黑,则意味着以西歧为首的造反大军,不但军事实力(四黑)远远超过了殷商,而且受着上天(九白)的庇佑和青睐,所以必胜。
【关于此说的详细解释,参作者《周文王祖孙四代的政治奋斗史》一书。】
I、河图洛书是何人创造的?
古时候,天下的部落与诸侯甚多,中央政权的力量甚弱,不能为天下造福者,是难以坐稳帝王宝座的。与其受虚名而落实劳,还不如自自在在的当自己的酋长、一方土皇帝为好;所以,古代帝王不但多贤者(伏羲、神农、黄帝与尧、舜),而且还有互相推贤让能的(如许由洗耳)的传说流传至今。
这个时期要想成为帝王的话,其基本前提是自身的聪明能干和众人的推荐,而不需要借助于什么符命、天意的帮助。因此,从常理上说,制造河图洛书这类代表天意的符命,是既不需要,也无用途的。
但到了大禹时代,情况就不同了。这时候,中央政权的力量已经无比强大,地方诸侯必须老老实实的听从帝王的呼唤,为其效不完的劳,贡献数不清的宝贝和土特产了。短短的十三年内,大禹能够治理住天下的水患,这若不是中央具有高度的权威,能够调动天下人力物力的话,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这一点的。
再则,由于当时农业经济的高度发达,其它经济也随之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不但大大减轻了帝王的烦劳程度,而且为帝王的享受提供了充沛的社会和物资基础。这样,帝位就成了一切强者争夺的对象。
夏启虽然不肖,但他借助於其父王大禹的巨大功勋,还是顺利地登上了帝王的宝座,开辟了帝王世袭的先例。这种先例一开,如何坐稳天下的理论也就顺理成章的出现了。(1)
世袭制一开,既堵塞了强者以功劳取天下的途径——会被帝王视为收买人心的举动,马上召来杀身之祸——也彻底堵塞了贤哲以智慧为自己谋福趾的道路。为了打破世袭制这种巨大的障碍,商汤与周文王之辈不得不利用比世袭制更为强大的武器——人们对于天命的敬畏心理,来完成自己改朝换代的心愿。这就是从商汤开始,一直到满清灭亡,诸如《河图》《洛书》之类代表天意的符命、预兆和宝贝无穷无尽出现的主要原因吧。
我们在将天文、地理、神话、哲理、政治诸方面的因素都考虑过之后,不得不很遗憾地得出这么一个很简单的结论:《河图》《洛书》作为一种改朝换代的政治工具,它只能产生於夏代的中期之后,和周康王登基之前。
在这个历史时期内,只有商代的成汤与伊尹,殷高宗武丁与傅说,周文王与周公旦是比较杰出的政治家或思想家。故而也只有他们六个,才是创造河图洛书的候选人。至于到底是谁?我们就来一个个的分析吧。
先说成汤。
在论及夏的灭亡原因时,《尚书·汤誓》有一个很清楚的说明:“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可见成汤是假借天命来推翻夏桀的。但从《尚书·仲虺》的这一句:“成汤放桀于南巢,惟有惭德。曰:‘予恐来世以台为口实’”来分析,基本上可以说,成汤制造的、代表天意的符命神物,还不像河图洛书那样精密,能够让诸侯们心服口服,所以成汤才担心有人指责他,并仿效其做法来推翻其子孙的统治;
再说伊尹。
伊尹是辅助成汤灭掉夏桀的功臣之一。但综合其一生的作为,他的主要功绩是守成,而非革命。所以他无需借助于天意。再则,从他先立太甲为帝,又放逐他三年,复归政於太甲后,却被其杀掉的结果来看,他还不具备创造《河图》《洛书》的智慧和才能;
谈谈殷高宗武丁和傅说。,
武丁的主要功绩,是从民间发现了傅说这个人才,并加以重用,让殷商得到了中兴。傅说既然得到了武丁的高度赏识,那他执行起政务来,自然是得心应手,无人擎肘。他们一个是贤帝,一个是能臣,不需天意就能令天下听令,又何必玩那“河出图、洛出书”的把戏呢?
再者,从武丁之后,出现武乙射天这样的事情,可知在商代晚期,迷信天命与祖先的意识已经很淡薄,帝王主宰一切的观念成了至高无上的东西。周文王的祖孙四代,恰恰是抓住了殷商的这个致命缺陷,反其道而行之,才以强调天命的方式,消灭了殷商并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
从这两个方面来说,殷高宗武丁和傅说,也不会是《河图》《洛书》的创造者。
剩下的只有周文王与周公旦了。
他们父子二人,皆是杰出的思想家、改朝换代的革命家、标新立异的政治家。从政治上说,他们有创造河图洛书的动机;从能力上说,他们也是独一无二的人选:周文王创作了天下独一无二的《周易》宝典;周公旦创立了中国独特的治国理念和政体,使得三千年后的今天,我们还生活在他的阴影之下。
但他们二人之中,到底谁真正是《河图》《洛书》的创造者呢?
从河图洛书的内容多在《易经》一书中的事实来看,河图洛书产生的年代要晚于《易经》。这样一来,就仅剩下周公旦是创造河图洛书的唯一候选人了。
这一点,孔子也是不反对,且在实际中再三强调的。是否如此,请看事实:
1、在周康王登基时,展出了陈宝、赤刀、弘壁、琬、琰和大玉、夷玉、天球、河图、洛书这十种宝贝,可孔子闭口不谈其它八种宝贝,仅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足以证明他是明白河图洛书之分量的。
2、孔子一生敬仰的是周公,做梦梦的是周公,要复辟的是周公制定的礼乐政体,那么其称呼的圣人是谁,周公旦与河图洛书的关系是什么。似乎也不用再解释了吧?
至于河图洛书起的具体作用,史料中也有着明确的记载:
1、在论及文王得天下的原因时,《诗经·大雅·文王》说:“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假哉天命,有商子孙。” 这就是说,上天已经降下了明确的天意:周文王敬天爱民,理所当然的要顺天承命,灭掉商朝,并统治成汤的子孙了。
2、周公旦摄政时期,他发布的所有文书,无一不宣称周国是尊奉了上天的意旨,才灭了殷商,并统治其臣民的:“天乃大命文王,殪戎殷,诞受厥命越厥邦厥民(《尚书·康诰》)。”
注释:
1、《尚书·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J、河图洛书的来源与用途
河图洛书中包含了丰富的古代之风俗习惯、神话传说、政治形势、政治观念和天文、地理、数理等知识,它为我们理解古代历史,提供了极为丰富的信息。但它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神秘,不过是周公旦创造的一种政治工具罢了。
周公旦创造河图洛书的目的,是假借天意,让天下的诸侯承认西歧的领袖地位,并服从周武王的号令。所以说,河图洛书与陈胜吴广的狐狸叫、鱼腹帛,刘邦的斩白蛇传说,宋江和吴用假造的天降石碣,性质都是一样的。
K、河图洛书产生的背景:
周文王是天下多数诸侯公认的领袖。在其因疾去世后,他的儿子周武王认为,凭着父王的威信与西歧的实力,他继续担任天下诸侯的盟主,那是不言而喻、顺理成章的事情。所以他在粗粗料理了周文王的丧事后,就按照周文王生前与其它诸侯约定的伐纣日期,准时兵发孟津了。
谁知他到了孟津,与如约而至的部分诸侯会面后,才发现事情并非如他想象的那样简单。这些诸侯虽在表面上勉强承认了他的盟主地位,但内心并不尊重他,具体行事时,也多是自行其是,不听从他的号令。周武王为了扭转这个局面,急忙雕了文王的一副雕像供起来,声称自己的一切号令,都是尊奉其父王遗留下来的意志行事,自己并不敢自专。这才勉强的统一了众人的意志,开始向朝歌进军。
伐纣大军渡过黄河,在和殷商的军队发生冲突时,其内部又一次发生了危机。诸多诸侯不但反对西歧的作战部署,在其它事情上,与周武王的矛盾也愈来愈尖锐,意见愈来愈分歧。《史记·周本纪》中的一句“诸侯皆曰”,一语道尽了周武王控制不住局势的混乱景象。
《易经》的第七卦说:“师出以律,否臧凶。”伐纣大军既然成了一群缺乏严格军纪的乌合之众,周武王只得以“观政于商”的借口,匆匆收兵了。
第一次伐纣失败的结果,让西歧君臣们寝食不安,纷纷请求周公旦想个办法。
为了让天下的诸侯听从号令,也为了避免出现灭纣之后,诸侯们瓜分天下的后患,周公旦乃在冥思苦想之后,以天下诸侯耳熟能详的风俗习惯、神话传说、政治形势、政治观念和天文、地理、数理等知识为依据,(1)创造了让天下诸侯一听、一看就能理解的《河图》《洛书》,并在第二次伐纣时,让其以奇异的方式,先后在洛宁与孟津出现在天下的诸侯面前,并对其内容加以解释和发挥。这就是“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的来源。
周公旦在洛宁,以解说“洛书”的方法,让随同西歧一同进军的庸、蜀、羌、髳等四五十个西北与西南的诸侯,心甘情愿地承认了周武王的领袖地位,并交出了自己的军队。(2)
到了孟津,周公旦又以解说《河图》奥秘的同样方式,让其它诸侯也认可了周武王的领袖地位,为此而宣誓效忠。周武王这才敢以领袖的身份,连续四次的向其发表演说,督促他们遵守军纪,并声称一定要严惩不服从号令者。这与他在第一次伐纣时的窘境相比,可真是一在九天,一在九泉了。
诸侯们宣誓效忠了,联军有了严格的军纪,周武王这才放心的率领他们向朝歌推进,并在牧野那一场血流飘杵的激战中,一举击败殷商的七十万大军。之后,周文王的姬姓子孙又瓜分了天下,基本上独吞了灭商的胜利成果。(3)其它所封的18个小国,不是神农、黄帝、尧、舜、大禹的后裔,就是西歧的功臣谋士,却丝毫没有八百诸侯的份。
八百诸侯在第一次伐纣时,骄横跋扈的不得了;第二次伐纣时,却乖巧的如猫儿一般,不但宣誓服从周武王的号令外,还交出了自己部队的指挥权,甘心情愿的做了西歧的臣民,在历史中消失了踪影。这样出人意料的演变过程,如果不是河图洛书起了巨大作用的话,又拿什么理由来解释这种突兀结局的出现呢?
水浒梁山上的好汉排座次,不也是依靠天降石碣,才避免了内部的分裂和动荡么?
注释:
1、《管子·乘马第五》:“智者知之,愚者不知,不可以教民;巧者能之,拙者不能,不可以教民。”
2、《尚书·泰誓上》:周武王有“臣三千”;《尚书·牧誓》:“武王戎车三百辆,虎贲三千人,与受战于牧野。”《史记·周本纪》:武王“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这三点矛盾之处,是庸、蜀、羌、髳等诸侯交出自己部队的有力证明。
3、《荀子·儒效》:“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
作者地址:河南省许昌市八一路北关三巷四排七号
联系方式:15936301821           邮箱:Qiaoying9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