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天战神txt全本下载:心在哪?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2:48:23
楞严经》的七处征心,佛问阿难心在哪里,其实是《楞严经》的精髓,佛描述了心的性质,这个性质就是不可被逻辑和语言论断,超出逻辑和语言,而仅仅能够自证。也就是胜义谛没办法用人来的概念、语言、逻辑描述,因为是另一种存在方式,但是当心出于迷惘的状态,就产生了六道轮回,心不再清楚自己是什么了,因而一路往下,进入了人类的思维模式。中观就是这么一个东西,扛着红旗反红旗,用人来的思维模式,来冲击和击打人类的思维模式。

大道至简,要跳出六道轮回,从道理上来说,最简单不过了,扔掉人类的思维模式就行了,但是身为一个人类,要扔掉自己安身立命的东西,有不甘,也有恐惧。害怕漂到了虚无中去,从此无立足之处。其他的宗教,以及附佛外道,都会很害怕,都会不顾一切的找一个踏实的东西,比如找到上帝就安心了,或者有人说要亲证菩提,找到那个圆坨坨的心,如果真的能找到这个东西,那一切就简单了。

但你找不到那个东西,也看不见那个东西,也观不到那个东西,心就是无形无相,非有非无的,因为形象、有无都是人类的概念。你只成“证”实那个东西,怎么证实那个东西?就是“成为”那个东西,以那个东西的方式来运作,而不是以人的方式来运作。

所以若说心是不是有的?可以这么讲,但不是人类概念里的“有”,而是另一种“有”,这个有,是一种存在方式,就是所谓涅槃,但是这个“有”,之所以不是人类概念里的“有”,就是因为人类的概念里有“自我”的这个东西,如果在人类的概念里说有,那就错了,因为出现了两个东西,一个是“我”,一个是“心”,心就变成了另一个东西,依然停留在二元论里,也就变成了神我外道,一个是神性的心,一个是人性的“我”。所以以“我”来观“心”,是错误的途径。

所以阿赖耶识也好,心也好,对于人类来讲,是不能说“有”的,对于已经得到圣人果位的阿罗汉菩萨来讲,可以说有。为什么?圣人和菩萨,都破了我执,“我”的概念不存在了,所以只留下了一个“心”,进入了一元论,他们可以不再被人的思维所局限,而完全以“心”的存在方式运作。但是对圣人来讲,他就是一切和本身,那么有无也同时失效和不存在了。圣人是不被贴标签的,但是他跟“人”解释的时候,有时候还是要贴标签。所以看佛经的时候,佛经常一会说“有”,一会说“无”,他是没办法,对他自己来讲,有和无,都没有意义,但是他为了让人听得懂,又只有说有说无,然后又说非有非无。因为人类没办法理解非有非无的状态,他只有这么干。执着于有,执着于无,都是错的。

所以说有“心”是错,说无“心”也是错,这完全看对什么人来讲了。

金刚经说,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里的“见”,有人以为是“见到”,我觉得是不对的,应该作为“成为”来理解,也就是是一个人如果能抛弃掉人类的执着于各种“相”的二元分别,也就成为佛了。所谓亲证菩提,不是看见菩提,而是成为菩提本身,或者说“用菩提的方式来运作“、“用佛的方式来运作。”所以,修行的第一步是破我执,最后一步也是破我执,如果一开始就破掉我执,那也就没那么多麻烦,就是所谓顿悟了。

神秀大师说的: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为什么五祖大师认为其没有见道?因为在这首偈子里,隐藏了一个“我”,时时勤拂拭,谁来拂拭?自然有被拂拭的东西,也就必须要有做这件事的人了。所以他的我执没破,依然没有见道。而六祖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就见道,因为本来的状态就是心物一体,没有被拂拭的东西,也没有拂拭的人,破了我执了,即无我,也无我所。

由此可见,以“我”观心,则大缪,正确的方式是,以“心”观“我”,立马“我”变得如冰雪消融,虚假不实。

心经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这里边,观音菩萨照见五蕴皆空,他老人家是用什么照的?是用“我”来照吗?显然不是,“我”本身就是五蕴和合的产物,又怎么照呢?显然他是用“心”来照的,用“心”来照“我”,则马上发现“我”是个因缘产物,所以可以“度一切苦厄”,既然“我”是假的,“我”的苦厄也是假的。那么,人类的身份就被抛弃了,苦难结束了。

所以打坐也好,参禅也好,目的都是消除掉我执,让那个欺骗“心”运作的思维模式和感官,消失掉,至于观想种种,如同从下游溺水回游的鱼,到达源头的时候,鱼不见了,河水也不见了,只剩下那点佛性,湛然存在。所谓用第六识观第八识,大概是不正确的,正确的应该是:关闭前五识,用第六识别来去和第七识打架,好像用两块木头彼此摩擦,灰飞湮灭,留下来的就是第八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