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鉴定家第221章全本:试论《道德经》与《阿含经》的宇宙观及人生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4:57:28
道  成
2011年11月20日---2012年2月24日
(共计:22页;字数:约30,850字)
内容摘要:
本文围绕《道德经》及《阿含经》,探讨了老子及佛陀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古德圣贤告诉我们:宇宙有其自然运行规律,人应顺其自然而行,才能离苦得乐,使人生有价值、有意义,不虚度。否则,违背自然规律,必然会遭受苦果,受到恶报而生死轮回不已。唯有亲近有道德、有修养之人,通过听经闻法,树立正见,并不断改过自新,弃恶扬善,少欲知足,才能远离痛苦烦恼,趋于解脱,自利利他。
关键词:道德经 阿含经 老子 佛陀 宇宙观和人生观
序 言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比较宗教学》,我的论文题目是《佛教与基督教如何成为世界性宗教初探》。在学完《西方哲学》之后,本学期又开设了《中国哲学》,由苏州大学的聂保平博士后教授。由于我们同时还在学习专业课《阿含经》,所以,希望通过比较,以了解两位圣人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因为老子和佛陀都是圣人,《道德经》和《阿含经》都是圣典,对世界的影响都很大,他们当初提出的宇宙观和人生观,给无数迷惑、痛苦、烦恼的众生带来了人生的希望,而且对我们今天的人生,无疑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回顾历史,对比两部圣典《道德经》和《阿含经》,能够使我们了解圣人的言教和思想,并了解到圣人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实践,找到了宇宙人生的真理。他们的宇宙观和人生观至今仍然影响着整个人类社会。尤其是在目前这个充满无明的时代,更加需要宇宙人生真理的指导,因为它能使我们明白:究竟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才能真正使我们离苦得乐。
《道德经》:老氏所宗以虚无自然为妙道,提倡无为;利而不害、为而不争;负阴抱阳、相辅相成;上善若水。《阿含经》:涵括了佛陀在45年弘法生涯中为声闻弟子所说的一切法: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目标直指解脱:断尽一切烦恼,走出轮回,自利利他。所以,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加以论述:一、老子与《道德经》;二、佛陀与《阿含经》;三、《道德经》的宇宙观和人生观——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四、《阿含经》的宇宙观和人生观——缘起业果,苦、空、无常、无我;五、《道德经》与《阿含经》的比较。
一、老子与《道德经》
(一)老子的生平
据《史记·老庄申韩列传》等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春秋末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人。据说老子是“从母左腋出”,生而皓首,上唇有道淡淡的白胡子,故称老子。又因为他生下来就能开口讲话,而且两只耳朵大得出奇,是富贵之相,因而取名李耳。他到底活了多少岁呢?司马迁曰:“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三百余岁,以因修道而养寿也。”有的史学家认为,老子出生于约公元前580年阴历2月15日卯时,卒于公元前470年,活了110余岁。
李耳曾师从精通殷商礼乐的常枞。常枞学识渊博,教诲学生孜孜不倦,要学生自己体悟。老子很勤奋,加上常枞的教导,他的思想日益成熟,后曾在周国都洛邑(今安徽涡阳)被任命为“守藏室之史”,管理朝廷的众多藏书。他在任史官期间,研读了《尚书》。《尚书》中载有从尧到周初历代最高统治者的讲话和文告,渗透着那个时代的精神和许多精深的道理。老子最终成为声名鹊起的学者,许多学者都慕名前来讨教。
孔子与老子生活于同时代,比老子稍微年少些。据说孔子大约在公元前518年,曾专程前往洛邑向李耳问礼。他们在庙堂阶前看到一尊“三缄其口”的金人,孔子问他,金人上的铭文:“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虑”是何意。老子回答:人的骨头腐朽了,只有他的言论尚存。作为君子,时机成熟时可出而为仕,否则就随遇而安。会做生意的商人,常把货物藏得很严密,仿佛一无所有;有盛德的君子,看他的容貌,仿佛十分愚钝。去掉身上的骄气与过多的欲望,去掉造作的姿态与过多的志向,这些对你有益无害。孔子后来对弟子说:“鸟能飞翔,鱼能在水中游,兽能奔跑。然而,鸟可以用箭去射,鱼可以用钓绳去钓,兽可以用网去捕。至于龙,不知是否可以腾云乘风而飞。我今天见到老子,感觉他就像龙。”
后来,老子开始希望隐居和无名,追求精神修养,恰好周王室的内乱使他从仕途中解脱。景王崩,王子朝叛变,从守藏室带走大批周朝的典籍逃奔到楚国,此事波及到李耳。于是老子辞官离开周都,准备隐居。行至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灵宝)时,令尹喜请求道:“先生要隐居了,请尽力写一部书吧”,于是老子写成了《道德经》。这就是《道德经》,或称《老子》的来历。
老子因著《道德经》而成为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开创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产生了深远地影响,并成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据说,河南省鹿邑县的“老子生日祭典”活动,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农历2月15日,被确定为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道教鼻祖老子的诞辰纪念日。从这天开始,鹿邑县沿袭下来的各类祭祀活动,包括公祭、民祭、道教祭、宗族祭, 往往要持续一个月。据说这种祭祀活动,已经绵延千年而不绝。
老子的哲学思想不但融汇于儒、释,铸成华夏文明的筋骨,而且随着中华民族的崛起,也越来越引起西方世界的关注和推崇。张娟芳在博士学位论文《二十世纪西方<老子>研究》中指出:多元化是20世纪西方《老子》研究的显著特点。有人立足于西方社会人生对《老子》加以发挥;有人立足于东西文化比较为《老子》定性;有人立足于《老子》文本讨论《老子》的诸多问题;亦有人对中国老学进行总结。代表著作有戴安娜·朱荷的《和平之道》、亨利克斯的《再论“道”与“田野”之譬喻》、蒙若的《道中之道》及格瑞的《航海之道》。
(二)《道德经》简介
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文明流传下来的遗产,尽管汗牛充栋,但论及能概括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与精神者,老子的《道德经》当属其一,并且占有重要地位。
据说《道德经》的注、释、解、疏、补、评、证、诠、译、辨、校,超过其他任何经典。现存的大约有三百五十种,另外还有三百五十种不是散逸了,就是只剩下断简残编。它的英文译本已达四十多种,也超过了其它经典。东汉河上公章句本,魏晋王弼本,汉严遵《老子指归》本,唐傅奕《道德经古本篇》为较原始的版本。而流行最广的是王弼本,河上公章句本。1973年冬,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汉初的帛书甲、乙本,及1993年冬,湖北荆门郭店楚墓出土的战国中期的竹简《老子》甲、乙、丙三组本,是非常珍贵的版本。
《道德经》,全书采取韵文体,大约五千字,分上下两篇,共八十一章,文字优美、言简意赅,思想朴素自然,而又博大精深。它谈到了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并提出“道法自然、上善若水、无为不争、负阴抱阳”等核心思想,揭示了宇宙自然及人生的真谛,构成了中国哲学思想的基础。
汉河上公所作的《老子章句》,以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经》。前三十七章的《道经》,讲了自然之道——老子的宇宙观;后四十四章的《德经》,则谈到人生之道——老子的世界观、价值观,仁义、善、信、少欲知足等是其主要思想。
以下是《道德经》的主要概念及参考章节:
道:1、4、8、14、16、21、23、25、32、34、35、37、40、41、42、51;
德:10、21、23、38、51、65;
自然:17、23、25、51、64;
无为:2、3、10、37、43、48、63、64;
一:10、14、22、39、42;
不争:3、7、8、9、22、24、66、73、81;
阴柔、水:8、10、20、25、28、52、55、59、78;
柔弱:10、22、36、40、43、52、76、78;
政治:3、17、26、29、30、31、57、60、61、65、74、75、80;
相对性、善与恶、矛盾:2、7、30、36、45、58;
有与无:1、2、11、40;
欲:3、19、34、37、57;
仁与义:18、19、38;
素朴:19、28、32、37、57;
虚静:16、37、61;
知:3、70、71;
名:1、25、32、41;
反复:14、16、28、40、52。
二、佛陀与《阿含经》
(一)佛陀的生平
三千年前,印度社会崇尚神权、天启和苦行,存在四种姓制,婆罗门支配一切,人的地位极不平等。同样,思想界也十分混乱,思潮纷涌。婆罗门把文句定得十分详密,义理说得十分幽玄,并处处称天意做事,似乎任何事都含有秘密。后来有自然派的哲学兴起,如地论、水论、火论等;另有一派,就宇宙抽象观念方面加以说明,如时论、方论、虚空论等。从此各种思潮纷涌,复杂到极点。
当时,有九十六种外道,有的用断食求取生天,有的以为裸形即可身心清净,有的学习牛狗的种种来消除罪业,有的以为哑羊不语就是高深的修行等。这些希冀以祈祷的仪式或禳灾的祭祀,求得究竟的安乐与生命的解脱,皆名之为“外道”。就像妄想以恒河的水洗涤罪业,及使用咒语祈求石头不沉、咸水变淡,这是断灭邪见,不但不符合人间的常理,也违背了因果法则。世学只是增加了知识学问;玄学则令我们迷惑外相;一切依附于他力的主宰,最终不能导向解脱和烦恼的止息,反而忘失人人本具的慈悲与智能。
佛陀的出世,像一粒定水珠,把一塘混浊之水的印度思想界澄清,指示徘徊在岐途上的人们应行的大道。佛经中记载:佛陀以“箭喻”告诉鬘童子,追求信仰者,注重的是智能的开发及苦恼的解脱,而非执著神秘的现象,凡是与解脱生死无关的事物,佛陀都名之为戏论。
释迦牟尼佛(前623年—前543年):本姓乔答摩(瞿昙),名悉达多,意为“一切义成”,成道后被尊称为释迦牟尼佛。他出生于北印度的迦毗罗卫城(位于今尼泊尔南境),为该国国王净饭王的太子,其生卒年代大致与我国的孔子相当。
据佛经记载,释迦太子从其母右胁而生:他一出生,就朝北走了七步,发出众生导师之声而说:“我是世界之首者,我是世界之胜者,我是世界之长者,这是最后之生,于未来世不再受生。”他更有“三十二种相、八十种好”。不过,释迦太子出生才七天,其母摩耶夫人就去世了,他由姨母摩诃波阇提夫人抚养成人。
佛陀的一生可归纳为:出家、修道、降魔、觉悟成佛、说法度生,入涅槃。
释迦太子出生不久,有位阿私陀仙人来谒见净饭王,替太子看相。阿私陀仙人预言:太子今后若在家,定能成为转轮圣王,统领天下;如果出家,则定能成为法轮王,利益天人。这一预言使净饭王极为不安,担心太子日后出家,王位无人继承。因此,净饭王用尽一切办法,想使太子安于世俗生活。太子十七岁时,净饭王便为其纳婆罗门种姓的耶输陀罗为妃,并且生下一子,名罗睺罗。净饭王替太子建造春、夏、秋三时宫殿,广造园林池台,物色大批宫娥彩女,供太子游玩取乐。可是,太子生性爱好沉思默想,悲天悯人。
后来,太子出四门遇到四个不同的人:老人、病人、死人、出家修道的梵行沙门。接着他陷入沉思:虽然自己有这般势力与福报,但是仍然会像一个未受教的普通人,无法避免衰老、疾病和死亡。当他如此思惟时,就彻底地驱除了青春、健康、活着所带来的骄逸。
于是,太子想:“在家的生活杂乱、不洁;出家的生活宽广无羁。在家要修如光辉真珠般圆满清净的梵行,谈何容易?我何不剃除须发,着袈裟,出家而过无家的生活呢?”他请求父王允许自己出家修道,除非有人能够保证自己不老、不病、不死。净饭王自然不会答应,还不让太子离开王宫。但是,太子出家决心已定。在二月初八的深夜,释迦太子骑着马离家出走。来到城外,他打发随行的仆人车匿回城。然后,太子用剑削去头发,换上了修道者的衣服,从此过着隐居生活。他先后遇到两位仙人:阿罗逻迦罗摩和郁陀迦罗摩子,在他们的指导下修行,并很快证得与他们相同的禅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定。
但是,他很快意识到“这一教法无法把人导向离欲、离贪、灭尽、寂静、证智、觉悟与涅槃”,就放弃了这种禅定的修行。为了彻底脱离三界而达解脱,他开始修种种苦行,最后变得瘦骨嶙峋、形容枯槁,却没有丝毫成道的迹象。这使释迦太子意识到无益的苦行同样不能导向解脱,于是他毅然放弃苦修,到尼连禅河中洗净了身躯,并接受了牧女的乳糜供养。这时,一直追随太子修习的五位侍者,误以为太子已经放弃了修道的初衷,感到很失望,就离开太子,前往波罗奈城的鹿野苑继续修习苦行。
释迦太子便到尼连禅河畔,经过数个七天,在菩提树等不同的树下铺草打坐,最后终于入四种禅,得六通三明而成正觉,如实了知十二缘起,灭尽贪爱、证得涅槃,并顺观缘起、逆观缘起。他独处静默,心中思惟:“我所证悟的法,甚深、难见、难解,它是最寂静、最高超的,不能只靠纯逻辑而证悟,它是微妙的,唯智者才能体验。但今世之人依赖爱执、喜好爱执、享受爱执,让世人见到真理是困难的,也就是说,见到十二缘起,见到诸行寂止,诸有净除,灭尽渴爱、离贪、灭、涅槃是不易的。所以,我若说法,他人不了解时,将使我感到疲乏与困扰。”
梵天娑婆主了知此事,就恭敬地向世尊请求:“愿世尊说法!众生中有少许尘垢者,若未听闻正法,将枉度此生,有些人在闻法后,便可证悟。”世尊听了梵天娑婆主的请求,出于对众生的慈悲,以佛眼观察世间。正如池塘里生有青、红、白莲花,有些长在水中,有些长在水面,还有些则突出水面,湛然独立却不为池水所湿。同样,在众生中,他看到有尘垢少者、尘垢多者,利根者、钝根者,资质好者、资质差者,易教导者、难教导者,还有知道其它世界与罪过之怖畏而住者。
于是,释迦牟尼佛决定为众生说法,从此开始了长达45年的传教历程。最初,佛陀前往鹿野苑,度化了因为太子放弃苦行而愤然离开的五位侍者。佛陀向他们宣讲了自己所证得的真理,这就是“初转法轮”。佛陀演说的主要内容是“四圣谛”及“八正道”,示离爱欲及苦行之二边而行中道。他们听闻佛陀的说教,也获得了证悟。这样,第一个佛教团体——僧伽组织便形成了。这标志着佛、法、僧三宝具足,佛教正式诞生。
接着,佛陀又在波罗奈城度化了耶舍及其亲友出家。又度化了事火外道优娄频螺迦叶、那提迦叶、伽耶迦叶三兄弟及其弟子一千人。再入王舍城,为摩揭陀国的频婆娑罗王说法,接受其皈依。当时,迦兰陀长者以其拥有的竹园奉献佛陀,并在园中建精舍,礼请佛陀,这就是迦兰陀竹林精舍的来历。佛陀又教化了王舍城附近的删阇耶外道舍利弗、大目犍连及其徒众250人。至此,佛陀座下共有1255名弟子。
后来应净饭王的邀请,佛陀回到迦毗罗卫城省亲,并为父王及妃等说法。在净饭王宫,佛陀的异母弟难陀、儿子罗睺罗、堂兄阿难陀、提婆达多及理发匠优波离等,先后跟随佛陀出家。佛陀又赴王舍城,为舍卫城长者须达多说法。长者接受了佛法,还国后购舍卫城太子祇陀的园林,建大精舍奉献佛陀,这就是“祇树给孤独园”的来历。佛陀随即应须达多之请,游化舍卫城,教化国主波斯匿王。又应毗舍离国王之请,游化彼国。佛陀为调停迦毗罗卫城与拘利城之间的水利之争,第二次回迦毗罗卫城,适逢父王崩逝,而参加了葬礼。他的姨母波阇波提及妃耶输陀罗等,都出家为佛弟子,从此有了比丘尼僧团。
释迦牟尼在鹿野苑初次说法,憍陈如等五人皈依佛教,成为比丘(比库),是佛教僧团建立之始,随后僧团在传教过程中逐渐扩大。开始只收男弟子,后来,在阿难的请求下,佛陀才允许姨母摩诃波阇波提等女弟子皈依佛教,同时提出比丘尼必须受持八敬法。僧团在开始并无严格的戒律,凡是尽形寿能皈依三宝者,不分种姓贵贱,均可加入。因为大家都能遵守佛陀的言教,和合共住,所以僧团内部过着平等的生活。
后来,为了防止僧团的混杂,避免与世俗社会的法律秩序和其它伦理道德相抵龉,使僧团更好地开展活动,佛陀开始制戒。陆续制定了有关衣着、饮食、用具、礼仪、居所、医药等日常生活细则,作为僧团共同遵守的戒律等。佛陀在创立僧团的同时,还给在家的信徒以相应的地位。凡遵守不杀生等“五戒”的在家者,均可成为佛弟子,因为在家修行同样可以证果。相传,耶舍的父母是最初的在家弟子——优婆塞和优婆夷。此后,在家信徒人数不断增多,成为拥护佛教的社会力量。
释迦牟尼佛晚年居住在王舍城。相传,他曾多次召集住在那里的僧人,向他们讲有关保持僧团不衰的原则,要求他们“依法而行”,然后离开王舍城北行,开始了最后的游化。他带领弟子,经过那兰陀、波咤厘弗多罗,渡恒河,到达吠舍离,受到当时富裕的妓女庵摩罗的供奉。以后便来到吠舍离附近的竹林村,时值雨季,佛陀患了重病,他决定在那里安居,留阿难陀随从,其余弟子均分散到各处居住。雨季过后,他继续起程,向西北地区巡游说法。到了南末罗国的婆瓦村,驻锡铁匠纯陀的芒果林中,并吃了他供献的食物。食后,佛陀中毒腹泻,病情转重。
公元前543年5月月圆日,佛陀行至离拘尸那迦城附近的阿利罗跋提河边,在两棵娑罗树之间,右胁而卧,半夜入灭,终年80岁。临终前,他告诫弟子要依法精进修行:“诸行皆是坏灭之法,应自精进不放逸,勤求出道。”这是如来最后的遗教。释迦牟尼佛入涅槃后,遗体被火化。遗骨(舍利)为摩羯陀王阿阇世、吠舍离的离车族、迦毗罗卫的释迦族等八个种族所分得,各建舍利塔供养,这就是“八分舍利”的传说。
(二)《阿含经》简介
据说佛陀般涅槃之后,由大迦叶在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组织了佛教的第一次结集。大约百年之后,以离婆多为首的上座比丘僧在吠舍离推动了第二次结集,后来形成上座部和大众部,并进一步分化为大约二十个部派。佛陀般涅槃236年之后,在阿育王(268-232 B.C)的赞助下,目犍连子帝须在摩揭陀国当时的首都华氏城,组织了第三次结集。此时上座部系的经律论三藏都已具足,并以文字形式保留、形成经典,这就是《阿含经》的来历。
阿含,梵语及巴利语agama的音译,又作阿含暮、阿笈摩等,意译为法归、法本、法藏、教法、教分、种种说、无比法、传教、净教、趣无、教、传、归、来、藏。近代学者更有将阿含解释为来著、趣归、知识、圣言、圣训集、经典等。《长阿含经》序言中将阿含意译为“法归”,谓阿含经乃“万善之渊府,总持之林苑”。《翻译名义集》卷四译作“无比法”,言此典为法之最上者。《一切经音义》卷二十四译作“教”,或“传”,意指“教说”或“依师弟传承的教说”。目前,佛教经典大都沿袭此意的解释。
所以,《阿含经》,通常系指原始佛教圣典,体裁是言行录形式,记述了佛陀所说及其直传弟子的修道、传教活动;并阐述了当时外道的学说及佛陀的批驳。佛教的基本教义有业果轮回、十二因缘、四圣谛、八正道、苦、空、无常、无我、涅槃等。《阿含经》除了阐述佛教的产生及教义外,还论及当时印度的政治、宗教和哲学等。
原始佛教圣典《阿含经》,有南传五尼柯耶,及北传四阿含之分。南传五尼柯耶(五部)由《长部》、《中部》、《相应部》、《增支部》和《小部》五部组成。北传四阿含由《长阿含经》、《中阿含经》、《杂阿含经》和《增一阿含经》四部组成。
北传四部与南传五部的前四部大体相应,但经文排列次序相差甚大,收经的数目也不尽相同。汉译四部阿含出自不同部派,编成时间有先后。《杂阿含经》出自化地部,南朝宋求那跋陀罗译,共50卷,1362经,各经文句杂碎,夹杂汇编。《增一阿含经》,属于说一切有部,并以大众部本修补,东晋僧伽提婆译,共50卷(或作51卷)。此经以法数相次,从一法增至十法,逐一相从,文义条贯。《中阿含经》为说一切有部所传,东晋僧伽提婆译,共60卷。《长阿含经》编辑最晚,依法藏部本,后秦佛陀耶舍、竺佛念译,共22卷。
三、《道德经》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道德经》是部神奇的宝典。假如不能领会它的玄妙哲思,就难以理解中国的哲学、宗教、政治、艺术、医药,甚至烹饪等。它无论对中华民族特征的铸成,还是对社会的和谐、人生的幸福,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的世界意义也日渐突显,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正在不遗余力地探求着其中的奥秘,以寻求人类文明及中国古代圣贤的智慧源泉。
老子认为,自然之道是人生的根本。无论日常生活、为人处事,乃至治理国家,一切行为若能契合于自然之道,那就是德的体现。所以,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保持纯朴天真的本性,与自然之道相契合,比追求物欲,争名夺利,更符合自然之道与人生之道。
老子以博大精深的学识及虚怀若谷的气魄,告诉世人应当怎样为人处事、修养身心、求知治国等,他告诉我们无论做任何事,都要遵循“负阴抱阳、相辅相成”的自然之道,要少欲知足,不要有太多的欲望。应当沉静无为,包容一切,就会满足快乐,否则就会招来祸患。
老子的自然之道体现了他的宇宙观——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第四十二章)。
老子的人生之道体现了他的人生观——至虚极,守静笃;无为而治;知常容,容乃公;柔弱胜刚强;上善若水;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一)什么是“道”
如前所说,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经》。
关于“道”,各家说法不同。《左传》云:天道远,人道迩。《中庸》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孙子》云:兵者,诡道也。
《道德经》开篇就提出:“道可道,非常道”的观点,意即“道是可以言说的,但它并非寻常之道。”说明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道”,不是普通的“道”。“道可道”的第一个“道”,就是老子要论述的“道”,是《道德经》贯串始终的核心思想。老子认为“道”无所不在,它是宇宙万物生成的根本。“道可道”中的第二个“道”,是“表述、言说”的意思。可见,作为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属于可知论,并非不可知论。
接着,老子指出:“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这二者来源相同而名称各异,都可称之为玄妙——玄妙又玄妙,这是宇宙天地万物奥妙的总门。说明“道”乃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所以,“玄”与“门”,可称之为“道”的由来。
此外,老子还提出:道常无为、道常无名、道法自然等思想。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老子所说的“道”呢?
《庄子》云:“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淡然独与神明居,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关尹、老聃闻其风而说之。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谦下为表,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
陈荣捷先生在《老子的自然之道》中指出:在其他学派里,“道”意指一种体系,或者道德的真理。可是在此,它却是“一”,是自然的、永恒的、自发的、无名的,而且也是不可描述的。它既是万物的起源,也是万物行程所依的途径。当道为个别事物所拥有时,即转变成了它的“德”。个人的理想生命、社会的理想秩序,以及政府的理想形态,都要奠基在它上面,并且接受它的引导。落实到生命之道而言,它意指素朴、自发、宁静、柔弱,最重要的还要无为。但无为并非字面意义的“不要作为”,而是“不要做出违反自然的行为”。换言之,让自然摊开自己的历程。
陈荣捷先生的观点或许出自《道德经》第三十九章:“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
其实,老子在第二十五章已经对“道”做出了明确回答:“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老子告诉我们,有物混然而成,先于天地而存在。它寂静空虚,独立长存,循环运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作为天地万物生成的根本。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强把它叫做“道”,再勉强起个名字叫做“大”。它广大无边,运行不息,伸展遥远,又返回本真。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大。宇宙间有此四大,而人居于其中。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而道取法自然。所以,宇宙本来虚无混沌,后来按照自然之道运行,而产生了万物,即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第七十三章提出:自然之道,是不争而善于取胜,不言语而善于回应,不召唤而自动到来,坦然而善于筹划。自然的范围广大无边,虽然稀疏但并不漏失。
根据以上所说,我认为老子的“道”,就广义而言,是指“自然之道”及“人生之道”——即宇宙人生的真谛;若就狭义而言,则指“自然之道”——从而构成了老子的宇宙观;而老子又把“人生之道”称之为“德”——从而构成了老子的人生观。
自然之道,就是指宇宙的真谛——宇宙万物运行的自然法则——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天之道,利而不害。
人生之道就是人生的真谛——契合于自然之道的人的一切行为——至虚极,守静笃;无为而治;柔弱胜刚强;上善若水;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如果将“道”细分,可分为天地之道、为人之道、为君之道、为国之道等。
天地之道,就是自然之道,它“无为而无不为”,自然运行而形成秩序井然的和谐世界。为人之道、为君之道、为国之道,都是“德”(将在下一节细述)。因此,人当效法自然之道,顺应天地自然,不可任意妄为,才能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什么是“德”
老子以自己的生命体验来探索宇宙人生的真谛,并把他的实践经验通过《道德经》告诉后人,就是要让我们了解宇宙人生的真谛——宇宙的存在之道及人生的真正意义。
《道德经》第二十一章指出:“孔德之容,惟道是从”。自然之道原本无形,而有德君子,和气集于中,英华发于外,而为盛德之容。就是说有道德修养的大德,内心只有“道与德”——起心动念,一言一行,无不契合于自然之道。道若化为物,则似有似无——既有“象”,亦有“物”。大德的修养一旦达到幽深高远之境界,精气神就会具足充沛。若能真修实证,得达至纯至真之境,自然会有征信效验。从古至今,宇宙的真谛只有一个,那就是“道”。圣人内有大道之实,外有盛德之容,众美皆具,因为皆从至道中流出。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指出:上德之人不自恃有德,所以实有德;下德之人自以为有德,所以无德。上德之人,能够顺应自然、无心造作;上仁之人,有所作为,却出于无意;上义之人,有所作为,且出于有意;上礼之人,有所作为,却得不到回应,就扬起胳膊使人强从。所以,丧失了道就会失去德,失去德就会失去仁,丧失了仁就会失去义,失去义就会失去礼。礼,是忠信不足的产物,是祸乱的开端。预设的规范,是道的虚华,愚昧的开始。所以大丈夫应当立身敦厚,存心朴实,舍弃浇薄虚华。
《道德经》第五十一章指出:道生成万物,德养育万物。道为天地根本,万物非道不生,非德不畜(长养)。道德无形,乃因物以形,故曰物形之。所以生成万物,又因其势(凌逼)。道德乃天然尊贵,无位而尊,无名而贵。如此尊贵,乃道体之自然,故曰莫之命而常自然。好比侯王之尊,则受命于天;卿相之贵,则受命于君。其体至虚,故其用至大。所以,万物赖之生长、含育、成熟,而又爱养以覆护之。道德之量如何?生成万物而不自有其生,如此作为而不自恃其为,长养万物而不自以为主宰,这就是玄妙之德。
可见,老子认为舍道治而倡仁义,是舍本求末。善须出自本性,并非有意造作。仁义礼智是人的淡薄、忠信递降的结果。能够顺应万物生存、发展的自然之道而行,就是“德”,故云:“道生之,德畜之,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人的一切行为只有真正契合于自然之道,师法自然,才能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作为君子,贵在体道虚怀,造德之至。
第六十二章云:“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说明道是万物的庇护所,善人珍视它,不善的人更要处处保护它。
此外,老子在《道德经》中还提出“仁义、慈爱、节俭、不争”之德。如:
第十八章提出:仁义是由于大道不行而导致的,孝慈是由于六亲不调才提倡的,忠臣是由于国家昏乱才显示的。如果大道通行,社会和谐,国家太平,则仁义、孝慈、忠臣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故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 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第六十六章提出:圣人虽然处于上位,而人民并不感到沉重;居于人民之前,而人民并不感到受害。天下的人民都乐意推戴而不感到厌倦。因为他不与人民相争,所以天下也没有人能和他相争。
第六十七章提出:我有三件法宝,执守而且保全着它:第一件叫做慈爱;第二件叫做节俭;第三件叫做不敢居于天下人之前。有了慈爱,所以能勇武;有了节俭,所以能大方;不敢居于天下人之前,所以能成为万物之首。如今舍弃慈爱而追求勇武,舍弃节俭而追求大方,舍弃退让而求争先,那是死路一条。慈爱,用来征战,就能取得胜利,用来守卫就能巩固。天要援助谁,就用慈爱来保护他。
第六十八章提出:善于带兵打仗的将帅,不逞其勇武;善于作战的人,不轻易被激怒;善于战胜敌人的人,不与敌人正面冲突;善于用人的人,能谦下待人,这就叫不争之德,叫做善于用人,叫做合于古来最高的准则——自然天地之道。
根据以上内容,从中可以发现,《道德经》的“德”——人生的真谛,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和谐思想。玄之又玄的自然之道,并非让人脱离实际地坐而论道,而是在明确了自然之道的法则后,能够“惟道是从”——按照“自然之道”去亲身实践。
上一节提到,“道”可分为天地之道、为人之道、为君之道、为国之道等。
为人之道,在“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之中,特别突出“人居其一”,这表明“德”是通过人生实践而体现的。以契合自然之道的人生之道为本,就要贵己养生,身心和谐,知足常乐;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知常容,容乃公,无为不争、上善若水。
为君之道,就是治国者应无为而治,“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才能达到“无不为、无不治”的目的。因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第五十七章)。不刻意彰显差别,扩大分歧,制造对立,才能减少冲突,达到社会安定。优秀的治国之君要“常无心”:即无一己之心,以百姓心为心(第四十九章);对天下人,要一视同仁,“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统治者制定的礼乐,若是用来束缚人的,社会就会停滞不前,百姓的生活就会日益贫困,“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第五十七章),故老子提出只有“绝仁弃义”,才能恢复“民复孝慈”的和谐社会。
为国之道,首先要使本国内部和谐:“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第八十一章)。其次,国与国之间要相互谦让,相互信任,特别是大国要担负起主要责任,才能达到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和谐,和平共处、共同发展。
总之,道与德——自然之道与人生之道,就是宇宙人生的真谛,它是老子基于自己的亲身体验而发现的宇宙人生的“实相”。只有正确认识宇宙运行的法则,才能按自然之道去行事、去生活,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使人生更有意义——德的圆满。否则,不遵循自然之道与人生之道,必会自食其恶果。
下面,是一些研究者的研究成果,供大家参考。
张岱年先生指出:道在生成天地万物之后,依然是天地万物深藏的内在依据。
朱晓鹏先生指出:道的概念,经过老子的改造和提升,第一次成为哲学的最高范畴——一切存在的根本凭借和最终依据,物之所以为物的“所以然者”。
詹剑峰先生将“德”分为“物之德”——物的本性,以及“人之德”——人的本性,并将这两者高度概括为“道的本性”。而王弼先生之后,许多人往往使用“道的本性”,即合于道而行的品性。
陈鼓应先生认为:形而上的“道”落实到人生层面,所显现的特性为人类所体验、取法,都可说是“德”的活动范围——即落实到人生层面、作为生活准则的“道”,就是“德”。
因为老子有时将两者视为同义,后人也就将两者连用,形成“道德”一词——指合于自然之道的人生之道。
(三)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憨山大师评价说:“老氏所宗、以虚无自然为妙道。”通过深入观察和体悟,“方知此老真实受用至乐处。更须将世事一一看破、人情一一觑透、虚怀处世、目前无有丝毫障碍,方见此老真实逍遥快活、广大自在、俨然一无事道人。然后不得已而应世、则不费一点气力,端然无为而治,观所以教孔子之言、可知已。”
老子认为如果能够得之于道,一切都会趋于顺利;如果背道而驰,就会趋于灭亡。
在第三十九章中,他提出:天得之于道,所以日月星辰能安其位而运行;地得之于道,所以四大调和,万物应时而生;心得之于道,则能智慧大开,洞察体悟。虚怀若谷,就能包容一切,海纳百川。万物得之于道,就会合天地之德,顺性而为,生生不息。君王如果能够得之于道,自然能够教化百姓,天下太平。推而言之,如果背道而行,就会天崩地裂,四大不调,万物不生,人心不古,君位动摇。所以为人处世应当谦虚自处,去除骄慢。
老子在第二章提出: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自然之道。所以,圣人知道虚名不足以追求,故以无为之道而处事。知道多说无用,故行“不言之教”:听任万物自然兴起,不以万物而自恃其能;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由此可见,圣人之德与自然之道如出一辙,没有差别。体现自然之道的“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等,说明万物皆“负阴而抱阳”,有德的君子通过观照,就能通达“相辅相成”的自然之道而做出合于德的行为——通达人生之道。
老子在第三章中提出,不标榜贤明,就不会使百姓起争斗之心;不珍贵难得的财物,就不会使民众起盗窃之心;不炫耀可贪之事,就不会使人迷惑。故圣人的治理原则就是要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虚其心,实其腹”;然后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图,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故曰“弱其志,强其骨”。经常使老百姓没有伪诈的心智技巧,没有偷盗的欲念,使那些自作聪明的人不敢妄为。圣人按照无为的原则处事,顺应自然,天下就无不太平。
老子在第七章中谈到: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因此,有道的圣人遇事无争,反而受到众人的推崇;将自己置身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的生存。正是因为他无私,所以才能成就。世人往往图一己之私,以为长久,殊不知有我之私者,都不能长久。只有天地能长久,因为天地不自私自利。圣人能够长久,也是因为圣人能够体察天地之德,不自私自利,而受到众人的推崇。
老子在第八章中谈到:谦虚不争,就是最为上善之德,故曰“上善若水”。水之善,妙在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能够随方就圆,无可不可,唯处于下。然世人皆好高而恶下,唯圣人处谦下不争之德,故无往而不善,也最接近于道。居则止于至善,心则渊静深默,无往而不定,待人真诚友爱,说话恪守信用,为政精简处理,处事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不争之德如此,则无人怨,无鬼责——没有过失,也不会招人怨憎。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水能够甘居下流,藏污纳垢,包容一切,才成就了大度能容的美德。
老子在第二十三章中谈到“一切自然现象及所有人,都不能长久”的变易之道。违反自然规律,背道而驰,必将自取灭亡。所以必须了知事物的本质——透过现象看本质。面对有德者而行德,面对无道德者,也能顺其习性,化导其偏,使其归正。以合乎大道、仁德之法应对一切人和事,无论是修道之人,还是无道德之人,都能与其和平共处,这可以说已经得“道”,也自然具备了“德”,否则就叫“失”。如果诚信不足,就难以令人产生信任。
老子在第二十九章中谈到:治理天下,如果用强制的办法,就不能达到目的。因为天下的人民是神圣的,不能违背人民的意愿而强力统治,否则就一定会失败。圣人不妄为,所以不会失败;不把持,所以不会被抛弃。世人秉性不一,有前行、有后随,有轻嘘、有急吹,有的刚强、有的赢弱,有的安居、有的危殆。因此,圣人要除去极端奢侈的措施法度。
同样,老子在第三十七章中提出,道永远是顺任自然的,却没有什么事不是它所为。君王如果能依道而行,万事万物就会自然运行。自生自长而产生贪欲时,就要用道来安抚它。贪欲若不能生起,心就会趋于安宁寂静,天下便会太平安定。
以上所说,就是“不言之教,无为之事”,从而形成了老子的核心理念。人君如果能够依道而行,天下就“无不治”。老子“为无为则无不治”的思想,其实是借鉴了古圣先贤的经验,他“引古语以证今意,或以己意而释古语”。
所谓“无为之治”,并非不作为,而是强调要顺应自然,不妄为,才能真正地大有作为。否则,每天内心混乱,看似忙忙碌碌,实则无所作为,那就是碌碌无为了。作为统治者,应当使人民能够各尽其能,各守其职,各得其所。如果百姓能够怡然自得地生活,无苛政之苦,无重税之忧,就会相安无事,从而达到“不言之教”的效果。
那么,应当如何修行呢?就是要作静定的功夫,“致虚极,守静笃”。心不向外奔驰,不为外物所牵,不为外境所动,远离贪欲,心闲无事,如此守静,可谓“笃”。所以,致虚要极,守静要笃。老子勉励我们如此修行,恐人不信,就说自己也是这样修行的:己之工夫亦无他术,唯万物并作,以观其复。就是说老子观察到世间万物都是暂时的存在,毕竟归无,各归其根,人心也是同样道理。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就是应当回归人之本性——真常之道:寂然不动,物我两忘。
真常之道,天地同根,万物一体。人如果能返观内照,知此真常妙性,才可谓之明,故云“知常曰明”。心本包含天地万物,故曰“知常容”。如果人心能如此广大,全不见“有我”之私,故曰“容乃公”。这样的真常大道,人若得之于内则为圣,施之于外则为王,故曰“公乃王”。王是法乎天而行事的,故曰“王乃天”。天法道,合乎自然。故曰“天乃道”。与天地参,故曰“道乃久”。人如果得到此道,则身虽死而道常存,故曰“没身不殆”。
此外,老子还提出了物欲之害,并教人离欲。他说:声色饮食货利,本无可欲,如果贪爱、追逐,就会失去正见,如同盲人、聋人。若舌贪着美味,就会失其真味,若心追逐外境,就会失去正定而发狂。利令智昏,都是因为物欲丧心,贪得无厌所致。圣人知物欲之害,虽处五欲之中,而能少欲知足,从不过度贪求,以纵耳目之观。谚语云:“罗绮千箱,不过一暖;食前方丈,不过一饱,其余皆为荣观而已。”所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深知贪欲之害,而能修离欲之行。
四、《阿含经》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一)《阿含经》的宇宙观
佛教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缘起的。世界分为有情界和器世界。有情界,又叫众生世间、有情世间,指五阴所成之一切众生。器世界:又叫器世间,指有情居住的山河大地、国土等。有情依于器世界的水、土壤、阳光、温度、湿度、气候等为生存的基本条件。世界的特点是世界无数,有十方世界;世界是不断成坏的,有成、住、坏、空,此为一大劫。世界的净秽由有情的共业所成。
《杂阿含?321经》云:危脆败坏是名世间。危脆:指一旦外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就会改变,非常脆弱。败坏:指容易变质、消失。凡是危脆败坏的,都称为世间。
《杂阿含?230经》云:根尘识三者和合触生受,是名世间。也就是说,眼根等六根与色尘等六尘,及眼识等六识相对,就会产生触觉,再由触觉产生各种感受,就叫世间。这里显然特指有情世间。
《杂阿含?1307经》:何等为世间,谓五受阴。
五受阴,就是五取蕴。蕴,积聚义,阴,覆盖义——五蕴能产生种种痛苦和烦恼,覆盖我们的智慧。五蕴包括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指有情的身和心。其中色蕴属于物质,指有形、质碍之法——有相对固定的形状,有障碍作用,包括四大、五根、五尘。而受想行识四蕴,属于有情的精神活动。所以,五蕴更侧重于精神层面,因为佛法正是侧重于认识人的精神痛苦,并以努力达到离苦得乐的境界、及自利利他为人生最高目标。
佛教认为有情由于无明、迷惑、贪爱而造业,由于造作恶业而痛苦、烦恼,并在三界六道中不断轮回。六道,又叫六趣:地狱、饿鬼、畜生为三恶道,人、天、阿修罗为三善道。
一、三界六道众生(有情)
又称三有,包括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除了六道众生外,还有欲界六天;色界有十八天;无色界有四天。三界共有二十八天。
1、欲界:指人类居住的四大洲、天人居住的六欲天,及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欲界有情具有种种欲望,如情欲(淫欲、友情、亲情等)、色欲(对外在物质的欲望)、食欲(对四食的追求)等。天人也和人间一样,有身体形相,有物质生活的需求与精神生活的享乐,也耽溺于饮食男女的欲望之中。所以,上自第六他化自在天,中包括人界之四大洲,及畜生、饿鬼,下至无间地狱等二十处,因男女参居,多诸染欲,故称欲界。
2、色界:色为变碍或示现义,尚有色质。色界有情虽然欲望变得很淡,远离淫欲、食欲、睡眠等,身体比欲界清净,无男女之别,长相庄严,但是还有殊胜的形色、精神上的爱情、国家的型态、社会的组织等现象,此天以禅悦法喜为食,因此称为色界。色界有情的身形越往上,身体越庄严、越高大,寿命也越长,有身光,散发出种种光明。色界有情依住的共有十八天:初禅三天、二禅三天、三禅三天、四禅三天,以及外道无想天、佛教五净居天。色界最高天称为“有顶天”,是物质世界的最高天。
3、无色界:共有四天,故称四无色界天: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无色界的有情没有色身,天人已经完全超越男女饮食、身体形质的障碍,不执著于任何形色,只有纯粹精神的存在,同色界一样,以禅悦、法喜及识为食。
三界二十八天的果报虽然各有优劣、苦乐等差别,但都属于迷界,仍然难脱生死轮回之苦,故《法华经》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意思是说,三界充满了生老病死等众苦,逼迫着众生的身心,就如一幢着火的房子,不能安居。因此众生唯有精进修行,断恶修善,才能出离三界,证悟涅槃,究竟解脱。
二、三千大千世界
1、须弥世界:即须弥山,妙高山,因此山是由金、银、琉璃、水晶四宝所成,故称妙,诸山不能与之相比,故称高。此山高八万四千由旬,阔八万四千由旬,为诸山之王,故名妙高。此山为一小世界(即一日一月所照)的中心,山形上下皆大,中央独小,四王天居山腰四面,忉利天在山顶,山根有七重金山,七重香水海环绕之,在金山之外有咸海,咸海之外有大铁围山,四大洲即在此咸海的四方。
2、四大洲:须弥山四方,七金山与大铁围山间的咸海中,有四个大洲:东胜身洲、南赡部洲、西牛货洲与北俱卢洲。
3、三千大千世界:宇宙由无数个世界构成,一千个小世界称为一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称为一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称为一大千世界,合小千、中千、大千,总称为三千大千世界,此为一佛之化境。
以上,就是佛教的宇宙观。它并非佛陀的虚构和妄想,而是佛陀基于对宇宙人生的种种观察,以佛眼观察到宇宙人生的真相。
(二)《阿含经》的人生观
佛教认为,有情由于无明,常造作不善业,招致苦果;又因痛苦烦恼而不断造业,导致轮回,不能出离生死、不得解脱。以众生造作生死业因,来解释有情的生死流转和轮回,称为业感缘起。
一、业力
1、业:音译为羯磨,造作义。人的一切善恶思想行为,都叫做业,有身口意三业。
2、业力:指业的力量,由过去的思想行为延续所形成的力量,能直接引发相应结果。
3、业报:由业因产生相应业果之果报,为业报。
4、业感:现在的种种境遇,都与过去的思想行为直接相关,善有乐报,恶有苦报。基于业力因果思想,故知苦乐等一切果报,都是由善恶业招感而来,称为业感。
《中阿含·盐喻经》云: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寿命甚短,是谓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地狱之报,犹如有人以一两盐投少水中,能令少水咸叵饮。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寿命极长,是谓有人作善业,必受苦果现法之报,犹如有人以一两盐投恒水中,不能令恒水咸叵饮。
5、业感说的价值:自力创造非他力:反对神力,而说业力、自力;机会均等非特殊:反对种姓制度,而说众生依业而有差别;前途光明非绝望:反对宿命论,而说断恶修善,可改造命运;善恶有报非怀疑:假经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二、缘起
1、因缘:因与缘之并称。因,指引生结果之直接内在原因;缘,指外来的间接原因。一切万有皆由因缘的聚散而生灭,称为缘起、缘生。
2、缘起:即待缘而起。一切有为法,皆因种种因缘(条件)和合而成立,此理称为缘起。缘起法又名俗数法、因缘法。
3、缘生:因为缘起法而生成的具体法则。
《杂阿含?296经》云: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因缘法及缘生法。云何为因缘法?谓此有故彼有,谓缘无明行,缘行识……乃至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云何缘生法?谓无明、行……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来自所觉知、成等正觉,为人演说,开示显发,谓缘生故,有老病死、忧悲恼苦。此等诸法,法住、法空、法如、法尔(自然),法不离如(真实),法不异如,审谛真实、不颠倒,如是随顺缘起,是名缘生法。谓无明、行、识、名色、六入处、触、受、爱、取、有、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是名缘生法。
故缘起法是指万法皆乃因缘和合而生的规律;缘生法是指因缘起法而生成的具体法则。若就其“因”而立名,即为“缘起”;若就其所能生起之“果”而立名,则为“缘生”。
4、十二因缘:由于无明,人很难避免邪见:不是认为有个永恒不变的灵魂(常见),从而对“我(主宰义)”、“我所(我所拥有的一切)”产生执着;就是认为人死如灯灭(断见),故应“及时行乐,潇洒走一回”;或认为人的命天注定(宿命论),或认为万事万物没有任何原因、无任何规律可循,一切只是偶尔因素造成的(无因论、偶因论),从而消极厌世,不思进取,听凭命运的摆布。佛陀以十二因缘说明有情生死轮回之因和解脱之道。具体如下:
1.无明:对佛法的基本义理,不知不解、不了不达。
2.行:身口意的种种造作,使有情在三界中不断投生轮回。
3.识:结生识。引生轮回的业,引导有情的神识进入轮回而结生相续。
4.名色:名,指受想行识种种精神活动;色,指四大(地水火风)及四大所造色。即有情投生后的最初身心。
5.六入:六根逐渐完备,又称六处、六入处。
6.触:根尘识三者和合而产生的精神作用,即六触。
7.受:种种触产生种种受。有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
8.爱:对三受中的乐受产生贪著,即对可意境产生染污希求。爱有三种:欲爱、色爱、无色爱,即对欲界、色界、无色界的种种境界产生的贪爱。
9.取:基于对内外境染污的欲望,用各种方便和善巧去执取、抓取。包括:欲取、见取、戒取、我取。
10.有:存在义,即有漏的业果。由于不断执取、抓取,而造作有漏的业而导致来世继续轮回。有分为三种:欲有、色有、无色有,也即是三界。                                                         11.生:从无到有为生。有了今生造作,则感受来生五蕴之身。有了三界,有情就在三界中不断投生。
12.老死:老死:即衰老、死亡。
5、流转门与还灭门:十二因缘包含了流转门与还灭门。
1.流转门:无明缘行、行缘识直到老死,说明有情如何轮回。故流转门是染污的、有漏的。
2.还灭门:通过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直到老死灭,说明有情如何跳出三界轮回、达到解脱的。故还灭门是清净的、无漏的。
三、四圣谛
谛,真实不虚之义。四谛,指苦、集、灭、道四种真谛。唯有圣者才能依四谛修行成就圣果,故又称四圣谛。它是佛教“十二缘起说”之归纳,为原始佛教之大纲。内容如下:
1、苦谛:苦即逼迫义,逼恼身心为苦。确认生命中种种痛苦的真实性与普遍性,称为苦谛。佛陀将生命的痛苦总结为八苦:生、老、病、死(身苦)、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心苦)、略说一切五取蕴苦(总结)。
2、集谛:集,招集义。谓声闻之人,谛审烦恼惑业,实能招集生死之苦。若爱、后有爱、贪喜俱行爱、彼彼喜乐爱等,为集谛;
3、灭谛:灭,寂灭。既厌生死苦,谛审涅槃实为寂灭之乐,爱等无余断灭,为灭谛;
4、道谛:道,能通义,修戒定慧以达涅槃,成就解脱的正因,通常指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如果广说,总有七科,合为三十七菩提分。
四谛包括世出世间的两重因果,集是苦因,苦是苦果,这是迷界的因果;道是乐因,灭是乐果,这是悟界的因果。具体如下:
┌苦 谛(迷的果,即苦果)┐
四 │集 谛(迷的因,即苦因)┘─────世间的因果
圣─┤
谛 │灭 谛(悟的果,即乐果)┐
└道 谛(悟的因,即乐因)┘─────出世间的因果
四谛所包含的义理与十二缘起相同。四谛所说的世间因果与出世间因果,相当于十二缘起的流转门与还灭门。佛陀所说的一切教法,都离不开四圣谛。
四、四法印
法,指佛法。印,即印记,确认义。法印系指佛教判别佛法真伪之标准。《阿含经》中称:一切行无常、一切行苦、一切法无我、涅槃寂静为四法印,或四法本。另后世称《杂阿含经》卷十所指的“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涅槃寂静”等三者,为三法印。
1、一切行无常(诸行无常):《杂阿含?262经》云:愚痴凡夫所不能解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一切诸行无常,一切法无我,涅槃寂灭。
2、一切行苦(诸受是苦):《杂阿含?473经》云:佛告比丘:我以一切行无常故,一切诸行变易法故,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
3、一切法无我(诸法无我):我:音译阿特曼,原意为“呼吸”,引申为生命、自我、本质、自性,主宰。《杂阿含?58经》云:佛告比丘: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 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比丘!如是知,如是见,疾得漏尽。
4、灭尽为涅槃(涅槃寂静):《杂阿含?490经》云:云何为涅槃?涅槃者,贪欲永尽,瞋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诸烦恼永尽,是名涅槃。《杂阿含28经》云:佛告比丘,于色生厌、离欲、灭尽,不起诸漏,心正解脱,是名比丘见法涅槃。如是受、想、行、识。于识生厌、离欲、灭尽,不起诸漏,心正解脱,是名比丘见法涅槃。
五、八正道与中道
《杂阿含?785经》对八正道做了比较详细地解说,八正道分为世间八正道和出世间八正道,即每支各有二种:一种是世俗的,有漏、有执取的,转向善趣的。一种是圣,是出世间的,是无漏、无执取的,是正尽苦,而转向于苦的边际的。现归纳如下:
1、正见:什么是世间正见呢?“若彼见有施、有说,乃至知世间有阿罗汉,不受后有,是名世间正见。”就是说看到有布施、有善说------乃至知道世间有阿罗汉,不会再投生轮回,叫做世间正见。什么是出世间正见呢?“谓圣弟子苦苦思惟(于苦如实思惟苦),集……灭……道道思惟,无漏思惟相应,于法选择,分别推求,觉知黠慧,开觉观察。”就是如实思惟苦集灭道四谛,无漏思惟相应,于法选择,分别推求,觉知黠慧,开觉观察。这叫出世间正见。
2、正志(正思维):什么是世间正志呢?“为出要之觉、无恚之觉、不害之觉”,叫做世间正志。什么是出世间正志呢?“谓圣弟子苦苦思惟。集……灭……道道思惟。无漏思惟相应心法。分别自决意解。计数立意。”就是如实思惟苦集灭道四谛,无漏思惟相应心法,分别、自决、意解、计数、立意。这就叫做出世间正志。
3、正语:什么是世间正语呢?“离妄语、两舌、恶口、绮语”,叫做世间正语。
那么,什么是出世间正语呢?“谓圣弟子苦苦思惟,集……灭……道道思惟,除邪命,念口四恶行、诸余口恶行,离于彼,无漏、远离、不著,固守、摄持、不犯,不度时节,不越限防。”就是如实思惟苦集灭道四谛,去除邪命,念口四恶行,以及诸余口恶行。无漏,远离,不乐著固守,摄持不犯,不说不合时宜、不合规制的话。这叫做出世间正语。
4、正业:什么是世间正业呢?“谓离杀、盗、淫”,叫做世间正业。
什么是出世间正业呢?“谓圣弟子苦苦思惟,集……灭……道道思惟,除邪命,念身三恶行、诸余身恶行数,无漏、心不乐著,固守、执持、不犯,不度时节,不越限防。”就是如实思惟苦集灭道四谛,去除邪命,念身三恶行,以及诸余身恶行。无漏,心不乐著固守,执持不犯,不做不合时宜、不合规制的事。这就叫做出世间正业。
5、正命:什么是世间正命呢?“谓如法求衣食、卧具、随病汤药,非不如法”,叫做世间正命。什么是出世间正命呢?“谓圣弟子苦苦思惟,集……灭……道道思惟,于诸邪命无漏、不乐著,固守、执持、不犯,不越时节,不度限防”,叫做出世间正命。
6、正方便(正精进):什么是世间正方便呢?“谓欲、精进、方便超出、坚固建立、堪能造作精进,心法摄受、常不休息”,叫做世间正方便。什么是出世间正方便呢?“谓圣弟子苦苦思惟,集……灭……道道思惟,无漏忆念相应心法,欲、精进、方便、勤踊超出、建立坚固、堪能造作精进,心法摄受、常不休息”,叫做出世间正方便。
7、正念:什么是世间正念呢?“若念、随念、重念、忆念,不妄不虚”,叫做世间正念。什么是出世间正念呢?“谓圣弟子苦苦思惟,集……灭……道道思惟,无漏思惟相应,若念、随念、重念、忆念,不妄不虚”,叫做出世间正念。
8、正定:什么是世间正定呢?“若心住不乱、不动、摄受、寂止、三昧、一心”,叫做世间正定。什么是出世间正定呢?“谓圣弟子苦苦思惟,集……灭……道道思惟,无漏思惟相应心法,住不乱、不散、摄受、寂止、三昧、一心”,叫做出世间正定。
八圣道,是远离常见、断见,有见、无见等邪见,远离享乐与苦行之实践,依此修行,可以得漏尽、证入涅槃,故称八圣道为中道。前者为思想的中道(中道见),后者乃实践的中道(中道行)。
《杂阿含?262经》云:世人顚倒依于二边,若有、若无。世人取诸境界,心便计著。若不受、不取、不住、不计于我,此苦生时生、灭时灭。于此不疑不惑、不由于他而能自知,是名正见。所以者何?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如实正观世间灭,则不生世间有见。如来离于二边,说于中道: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谓缘无明有行……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集;所谓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谓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灭。
以上就是佛陀的人生观。佛陀始终要求弟子: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法次法向),并把它们称为“四预流支”,即预入圣人之流的支分。它是成就圣人品质的基础。佛陀还要求弟子:“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离于我见,心善解脱”,“勤修梵行、证五分法身”,所有修行目标都直指解脱。佛陀告诉弟子,人生的根本是生老病死等痛苦,及贪嗔痴等烦恼。生命的真正意义,在于从现在开始就能断恶修善,以解除痛苦、烦恼,迈向解脱。
因为世界万物,包括我们的身心,一切都是缘起的,其本质都是苦、空、无常、无我,这是宇宙人生的实相。只有了知宇宙人生的真相,才能不再执着于追求名誉、地位、财富、家庭、感情等刹那生灭变化的虚幻不实的东西。
佛陀提出断恶修善,就是要求弟子能够精进地修行,努力做到:未生之恶令不生、已生之恶令断除、未生之善令生起、已生之善令增广。唯有过少欲知足的生活、深信业果、断恶修善,才能不断提高生命品质,断除一切痛苦烦恼,摆脱轮回,走向解脱,证得涅槃。
五、《道德经》与《阿含经》的比较
(一)《道德经》与《阿含经》比较表
根据以上所述,将两部经典从宇宙观和人生观方面,做些对比研究,其异同归纳如下:
道德经
阿含经




道可道,非常道。反者,道之动。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道法自然。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为无为,则无不治。上善若水。
负阴抱阳、相辅相成。天下莫柔弱于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见小曰明,守弱曰强。柔之胜强,柔之胜刚。
缘起中道
一切事物皆因缘和合而成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应而善应,
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大直若屈,大巧若拙。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大者宜为下。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危脆败坏是名世间。
世间无穷。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
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
;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四法印:
一切行苦、一切行无常、
一切法无我、涅槃寂静。




|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曲则全,枉则直。动,善时。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天地不仁。治之以未乱。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
不敢进寸而退尺。揣而锐之,不可常保。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大辩若讷。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不贵难得之货。用于敢则杀,用于不敢则活。
损不足而奉有余。莫能知,莫能行。
勤修戒定慧
息灭贪嗔痴
如实了知四圣谛



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圣人处无为之事。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大丈夫取其厚,不居其薄。宠辱若惊。功成而弗居。功成而不处。
祸莫大于不知足。祸莫大于轻敌。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众生因无明、贪爱而造业,在三界六道中不断轮回,不得
解脱;唯有断恶修善,
才能趋向解脱。




无为而无不为,顺道而生、逆道而亡。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圣人被褐怀玉。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轻诺必寡信。自胜者强。强行者有志。为学日益。
众人昭昭,我独昏昏。利而不害、为而不争。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
专气致柔。归根曰静,是谓复命。贤于贵生。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善行无辙迹。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十二缘起
业果
轮回与解脱
四圣谛
八正道
戒定慧三学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故无失。
欲上民,言下之 。善战者不怒。
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治大国若烹小鲜。
我不与世间诤,世间与我
诤。所以者何?若如法语
者,不与世间诤,世间智者
言有,我亦言有。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
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我、佛、众生不二。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佛、法、僧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惟不争、故无尤。
不以智治国,国之福。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十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欲贪、不嗔恨、不邪见。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
依戒、法得解脱,
慈悲与智慧。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三衣一钵、托钵乞食、云游行脚、少欲知足、心无挂碍。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惟不居、是以不去。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贪欲永尽、嗔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烦恼断尽——涅槃寂静的解脱境界,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二)道德与缘起中道
根据以上所述,《道德经》中的“道”,指自然之道——形成老子的宇宙观——它寂静而空虚,独立长存,循环运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作为天地万物生成的根本。它广大无边,运行不息,伸展遥远,又返回本真。宇宙按照自然规律不断运行变化,于是产生了万物,即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德经》中的“德”,指人能够顺应万物生存发展的自然之道,遵循“负阴抱阳、相辅相成”的法则,按自己的本份去行事,去生活,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也就是人的一切行为只有真正契合于自然之道,师法自然,才能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使人生更有意义。否则,违背宇宙人生的规律,必然会自食其恶果。
詹剑峰先生指出,万物既然是顺应自然之道而存在,那么,人也要顺应自然之“德”生活于社会;人既然是自然的产物,人的生活也应接近自然。这样,由于自然和谐有序地存在发展着,生活于自然界的人,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当然也能和谐地生存和发展。
顺乎自然之道则能长久,违反自然之道则不能长久。所以,老子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这说明老子主张人要顺应自然、合乎法则,与自然相辅相成,反对人为造作。
《阿含经》中的“缘起”,指一切事物皆因缘和合而成,“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由于它主要揭示了解脱的人生根本目标,故侧重于有情世间的缘起现象。故特别强调了“十二因缘”,因为它揭示了有情的轮回之因和解脱之道。
《阿含经》中的“中道”,指远离苦乐两边的中道见和中道行。因为世间的五欲之乐,不能把人导向解脱;同样,没有意义的苦行也不能把人导向解脱,所以,佛陀基于自己的人生体验而提出中道,为我们指出了人生的目标、方法和修道次第。
所以,这两部经典都揭示了宇宙人生的真谛,都是圣人的人生体验和实践的总结,值得我们学习、实践和传播。
(三)无常、轮回与解脱
《道德经》中的“无常观”来自第二十三章,“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老子的无常观说明“一切自然现象及所有人,都不能长久”的变易之道——宇宙自然规律,如果与之背道而驰,必将自取灭亡。所以,无论面对有德者、无德者,都要以合乎大道、仁德之法应对,不要失信于人。
《阿含经》中的“无常”,同样揭示了宇宙人生的真相,但是角度不同,即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一切诸行无常。如《杂阿含?473经》云:佛告比丘:我以一切行无常故,一切诸行变易法故,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这里的“一切行无常”是四法印之一,认识到一切无常的自然规律,才有可能对任何人、事、物不产生执着,这无疑有利于解脱。
佛陀基于对宇宙人生的如实观察和体征,告诉我们宇宙人生的真谛:世间万物,包括一切有情,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成的。人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由于各人业力不同,故在三界六道中不断轮回。要想超越轮回,必须断恶修善:“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才能断除一切烦恼,达到不生不死的解脱、涅槃的境地。生命之流是相似相续,不常不断的,既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灵魂(反对常见),也不是人死如灯灭(反对断见)。万物都有成住坏空、一切有情都有生住异灭。正因一切都是缘起缘生的,断恶修善才有意义。
虽然命运与业力的作用有很大关系,但并非“人的命天注定”(反对宿命论)。佛经云:“要知过去因,今生受者是;要知未来果,今生做者是。”通过努力修行,断恶修善,就能改变命运,不断提升生命的品质,为自己和人类带来好的果报。所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就是佛教的总纲。
那么,什么是善?佛教最基本的十善有: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欲贪、不嗔恨、不邪见,并将它们归纳为身口意三业。
相反,就是十不善。那么,做恶的果报及命运将会怎样?佛说将会堕入恶道中。
《杂阿含?907经》云:古昔此聚落众生不离贪欲、贪欲缚所缚,不离瞋恚、瞋恚缚所缚,不离愚痴、愚痴缚所缚。彼诸伎儿于大众坐中,种种歌舞伎乐嬉戏,令彼众人欢乐喜笑,岂不增长贪.恚.痴缚耶?彼诸伎儿令其众生欢乐喜笑,转增贪欲、瞋恚、痴缚,以是因缘,身坏命终,生善趣者,无有是处。若言古昔伎儿能令大众欢乐喜笑,以是业缘,生欢喜天者,是则邪见。若邪见者,应生二趣:若地狱趣、若畜生趣。
佛陀告诉阿难,断恶修善、持戒是修行的基础,如果能够持戒、修定,开发无漏智慧,则会趋向解脱,证入涅槃。
佛陀说:因持戒便得不悔,因不悔便得欢悦,因欢悦便得喜,因喜便得止,因止便得乐,因乐便得定。多闻圣弟子因定便得见如实、知如真,因见如实、知如真,便得厌,因厌便得无欲,因无欲便得解脱,因解脱便知解脱: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阿难!是为法法相益,法法相因,如是此戒趣至第一,谓度此岸,得至彼岸。
断恶修善,守持净戒,能给我们的人生带来巨大的利益和殊胜的果报。若能按照佛陀所倡导的方法去实践,“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我们的人生将会多么地美好而有意义呀!而这样的人生有价值、有希望,能自利利他,又何乐而不为呢?
结  语
以上,通过对两部圣典《道德经》和《阿含经》的解读和研究,使我们了解到两位圣人——老子和佛陀的言教和思想,以及他们对宇宙人生如实观察和实践的成果——宇宙人生的真谛,这对我们的人生,无疑仍然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以下是憨山大师在《道德经注解》中的观点,供大家参考。
学佛不通百氏,不但不知世法,而亦不知佛法。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知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知此,可与言学矣。
老子若不知孔,决不口口说无为而治。若不知佛,决不能以慈悲为宝。学佛之人,若不知老子,则只管往虚空里看去——法法都是障碍,事事不得解脱。如不知孔子,单单将佛法去涉世,决不知世道人情,逢人便说玄妙,如卖死猫头,一毫没用处。
故老以无用为大用,苟以经世,则化理治平,如指诸掌。尤以无为为宗极,性命为真修。
老子生人间世,出无佛世,而能穷造化之原,深观至此,即其精进,诚不易易。但未打破生死窠窟耳。——由此可见,憨山大师认为老子还没有达到断尽一切烦恼的解脱境界。
我个人的体会是:从佛教的角度来看,虽然老子的《道德经》也揭示了宇宙人生的实相,但是老子本人是否达到了佛教所讲的已经断十结的阿罗汉的境界呢?不得而知。不过大家既然公认他是位圣人(我也毫不怀疑),说明他至少已经断了三结(身见、戒禁取、疑),而证得了初果——须陀洹果。而相对于老子,佛陀无疑是位具有大智慧、大慈悲、具有圆满人生的圣者。他不但自己解脱了轮回之苦,而且基于慈悲心,为大众善巧地说法,令许多弟子因听闻佛法、依法修行而解脱。更重要的是,佛陀所说的法与律,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无论是谁,只要依法学修,就能得到真实而究竟的利益。因为“令正法久住”,是佛陀所倡导的,这也正是佛教兴盛不衰的最根本的原因。此外,佛陀具有众生平等的思想。在四十五年多姿多彩的弘法生涯中,他帮助、引导过许多不同阶层的人,无论国王、贵族、军人、商人、富翁、乞丐、娼妓、宗教人士、迷惑者等,佛陀对他们都一视同仁。故佛陀说法时,能够针对不同根机的众生,只讲对他们有真实利益的话,他将所发现的真谛无私地奉献给所有的人。许多人因得到佛陀的教诲而觉悟。
通过学习《阿含经》,可以了解到佛陀成道后,向众生传播他的言教达四十五年,直至涅槃。尽管佛陀在特殊情况下,才用六通三明那样的神通教化弟子。但他反对弟子追求神通,而忘记解脱的最高目标。佛陀指出:如法修行,最终就能断尽一切烦恼,出离轮回之苦,获得究竟解脱,这才是第一神通,因为人人通过修行都能达到那样的境界。这充分体现了佛陀“以人为本”的根本思想,及佛陀无限的慈悲与智慧。
佛陀说:你应该自己努力寻求解脱,我只是一位指路人,只是教导你如何成就的导师。
佛陀告诉我们到达目的地应行的道路,如果我们不走,佛陀又能怎样?正如医生可以为病人开好药方,抓好药,如果病人不吃药,医生又能怎样?
佛陀并没有对不信佛教的人加以惩罚,也从来不会对人不友善。他只是指引人类应该走的正确道路。即使在今天,无论从哪个角度来验证佛陀所言、所行,佛陀的教义始终不以时空的转移而改变,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即使目前最发达、最先进的科学、哲学、心理学等,也远远达不到佛陀基于般若智慧的观照,而对宇宙人生真谛的领悟与揭示。比如对缘起业果、有情的投生与轮回等现象,现代科学虽然已经有了一些研究成果,但是还不能做出恰当合理地解释,而佛陀却早就明确地给予了说明。相反,现代科学的科研成果,不断验证着佛陀所发现的宇宙人生的真谛真实不虚:如量子力学、弦理论等。
佛陀的教义至今仍然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的命运。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佛教的真实不虚和稀有难得,从而走上学佛修行的解脱之路,及利益众生的菩提之路。
所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是佛教的总纲,它超越世间,又不离世间,它能够贯穿于人类的全部生活,既是正确的价值观,又是合理的生活方式。其方法和目标就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正文完)
主要参考文献
一、典籍
老子,《道德经》,台湾菩提观音寺,2005年版。
陈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7月版。
陈鼓应 注译:《老子今注今译》,参照简帛本最新修订版,商务印书馆,2006年6月第1版。
陈鼓应教授 著《老子注译及评介》,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5月第1版。
徐梵澄:《老子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3月第1版。
楼宇烈 校释,[魏]王弼注,《老子道德经注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12月版。
《阿含经》,《大正藏》第1-2册。
二、佛学专著、丛书
杨郁文:《阿含要略》,东初智慧海丛刊,1993年。
觉音尊者:《清净道论》叶均译,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印行,1995年4月第四版。
美·卡巴金:《正念,身心安顿的禅修之道》,雷叔云 译,海南出版社,2009年5月第1版。
济群法师:《想法与做法》,2011年版。
三、电子辞典、网络资料
《大正藏·阿含部》,中华电子佛典协会编。
憨山大师:《老子道德经解》,http://www.eshu99.com。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讲记。
刘长欣、綦晓菲:《老子的“道”与“德”及其伦理设计》,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张娟芳:《二十世纪西方老子研究》,中国博士学位论文。
澳洲昆士兰大学钟茂森博士:《因果轮回的科学证明》DVD光盘,2006年5月15日于新加坡。
注解
负阴而抱阳:背阴而向阳。
1954年召开的佛教大会——第六次结集,地点在缅甸仰光,由缅甸、泰国、柬埔寨、寮国、印度、斯里兰卡、越南、和尼泊尔等八个国家的 2,500 位长老完成。马哈希尊者负责经典的问证,三藏法师明昆尊者回答所有的问证。此后,经典便以七个国家的文字写出(除了印度以外)。整个过程花了两年时间,其中包括种种比对、验证和考察,并于佛入灭后的 2,500 年,即1956 年5月完成。这次经典的集成被公认为是有史以来最正确无误的佛陀的正法经典。用背诵的方式,一问一答,逐一结集了五尼迦耶(经藏五部)及以外五部注等全部三藏。本次结集还明确规定了对南传佛教的称呼,无论在西方或东方一律使用上座部而不使用小乘。在上座部或大乘佛教里,对“声闻乘”的解释都是一致的。并确定了佛陀的出生日为公元前623年5月的月圆日,涅槃日为公元前543年5月的月圆日,29岁出家,35岁成道,世寿80岁等。
以下参考司马迁《史记·老庄申韩列传》及陈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编》等。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云: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 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云: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迺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着书。」于是老子迺着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参考陈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编》,第138页。
但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老子》抄写本,《德经》在《道经》之前。
参考陈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编》,第139-140页。
以下参考:《亲近释迦牟尼佛》。
四种姓制: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释迦牟尼佛:释迦是种族名,意云“能”;牟尼是尊称,本意“寂默”,后指“贤人”,全衔即“释迦族之贤人”、“释迦族之圣人”;佛,音译佛陀、浮屠、浮图、布达,简称为佛,意译为觉者、知者。
摘自:《亲近释迦牟尼佛》,第24页。
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
三明: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宿命通、天眼通、漏尽通、天耳通、神足通、他心通为六种神通。
顺观缘起:“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换言之:以无明为缘而有行;以行为缘而有识;以识为缘而有名色;以名色为缘而有六入;以六入为缘而有触;以触为缘而有受;以受为缘而有爱;以爱为缘而有取;以取为缘而有有;以有为缘而有生;以生为缘而有老死、愁、悲、苦、忧、恼。这是全苦蕴之集起。”
逆观缘起“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换言之: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愁、悲、苦、忧、恼灭。这是全苦蕴之灭尽。”
法:《成唯识论》云:法谓轨持。轨是轨生物解,持是任持自性。泛指一切存在。佛法:1、佛的法:佛所得之法,佛所知之法,佛所说之法;2、成佛之法。狭义:佛所说之法。广义:泛指经律论三藏。
僧伽:略称僧,音译僧伽,乃和合之意,故又称和合众、和合僧、海众。又取梵语与汉语合称为僧侣。《杂阿含592经》:善男子等剃除须发,着袈裟衣,正信非家,彼佛出家而随出家,是名为僧。
祇树给孤独园:位于北憍萨罗国舍卫城之南。给孤独长者先以重金购得祇陀太子私家园林的大部份而建造了精舍,祇陀太子则将园林其余部份献给僧团,因为是二人共同而成就,故称此为祇树给孤独园。
八敬法:《亲近释迦牟尼佛》,第七章。佛陀对阿难说:“比库尼虽受戒百年后,仍要礼拜、迎送、合掌与恭敬今日才受戒的比库。比库尼不得在无比库指导处结夏安居。每半个月比库尼应从比库僧中请二法:一是订好每半月伍波萨他日之事,二是比库前来教诫。夏安居结束时,比库尼必须请大众僧就是否有任何见、闻、疑三方面的不当行为,提出指正。若比库尼有严重的违犯时,必须在比库与比库尼两部僧之前出罪。学法女在接受六法训练的两年之后,应于比库与比库尼二部僧中求受比库尼戒。比库尼不得以任何事由,指责或骂詈比库。从即日起,比库尼不得训诫比库,但比库可训诫比库尼。此八敬法必须予以恭敬、尊重、奉行、赞叹,尽形寿不违犯,若能受此八敬法,即以此为其受具足戒。此外,若女人未于如来所说的法与律之下出家而过无家的生活,梵行将能久住,会延续千年之久。但因女人出家的缘故,梵行已不可能久住,如今只得再延续五百年。正如一个女多男少的家庭,很容易遭盗匪侵害。同样地,女人若于法与律中得以出家,梵行便不得久住。正如即将成熟的稻田,一旦白霉疫病侵入,稻田便不得久住;又如即将成熟的蔗田,一旦红霉疫病侵入,蔗田便不得久住。同样地,女人若于法与律中得以出家,梵行便不得久住。正如预先修筑堤防可防止大坝之水不泛滥,我亦在此预制八敬法,使比库尼尽形寿不违犯。”
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优婆塞:男居士,在家男众;优婆夷:女居士,在家女众。
南传巴利语三藏:Tikitaka,包括《经藏》(Sutta--pitaka),《律藏》(Vinaya--pitaka),《论藏》,或称《阿毗达磨藏》,即最高对法藏(Abidhamma--pitaka)。《律藏》中全面讲述了制定戒律的原因、意义,以及僧团内部的特别戒律仪规。记载了从佛教创建之初逐渐发展的历史,佛陀的一生及简单的教化情况,以及三次结集的详情细节。它间接地提供了古代历史、印度风俗习惯、古老艺术和科学等资料。《律藏》体现了僧伽的民主体制,大众议事程序,比丘们崇高的道德标准,以及佛陀无与伦比的领导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组成:一、《律藏》包含五部经典:1、《波国夷》-Parajika pali;2、《波逸提》-Pacittiya pali;3、《大品》-Mahavagga pali;4、《小品》-Cullavagga pali;5、《附篇》-Parivara Pali。二、《经藏》包括以下五部: 1.《长部》--Digha Nikaya.2.《中部》--Majjhima Nikaya.3.《相应部》--Samyutta Nikaya.4.《增支部》--Angutta Nikaya 5.《小部》--Khuddaka Nikaya,又由十五部书组成:1、《小诵》--Khuddaka Patha.2、《法句》--Dhammapada.3、《自说》--Udana.4、《如是语》--Itlvuttaka.5、《经集》--Sutta Nipata.6、《天宫事》--Vimana Vatthu. 7、《饿鬼事》--Peta Vatthu. 8、《长老偈》--Theragatha.9、《长老尼偈》--Therigatha.10、《本生》--Jataka, 11、《义释》--Niddesa.12、《无碍解道》--Patisambhida.13、《譬喻》--Apadana.14、《佛种姓》--Buddhavamsa.15、《行藏》--Cariya Pitaka.。三、《论藏》由如下七部组成: 1.《法聚论》--Dhammasangani;2.《分别论》--Vibhanga.3.《论事》--Dhatukatha.4.《人施论》--Puggala Pannatti. 5.《界论》--Kathavatthu.6.《双论》--Yamaka.7.《发趣论》--Patthana.
尼柯耶:意译为会众、部派、部、类。杨郁文《阿含要略·自序》:释尊说法大部分结集在《阿含》、《尼柯耶》里,一切教、理、行、果之原型包罗无遗;集合圣教故曰尼柯耶,传来圣教故名阿含。虽有南、北二传,并无歧义;间有佛弟子所说,为佛印可,同佛所说。经由部派传承,少许出入、增损,皆属方便权说;大部究竟实说,部派之间非有二致,可证南、北同出一源。
求那跋陀罗:意译为功德贤,中印度之婆罗门。因读《阿毗昙杂心论》而改信佛法、剃发出家,并博学三藏。刘宋·元嘉十二年(公元435年)经斯里兰卡越海至广州,文帝遣使迎入南京祇洹寺,求那跋陀罗遂招集慧严、慧观等义学僧,译出《杂阿含经》。
参考陈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编》,第137页。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冯友兰在《老子哲学讨论集》第41页中说:这里说的有三种气:冲气、阴气、阳气。我认为所谓冲气就是一,阴阳是二,三在先秦是多数的意思。二生三就是说,有了阴阳,很多的东西就生出来了。那么冲气究竟是哪一种气呢?照后来《淮南子》所讲的宇宙发生的程序说,在还没有天地的时候,有一种混沌未分的气,后来这种气起了分化,轻清的气上浮为天,重浊的气下沉为地,这就是天地之始。轻清的气就阳气,重浊的气就是阴气。在阴阳二气开始分化而还没有完全分化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中的气就叫做冲气。“冲”是道的一种性质,“道冲而用之或不盈”(第四章)。这种尚未完全分化的气,与道相差不多,所以叫冲气。也叫做一。
第一章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二十五章原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四十二章原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第七十三章原文: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应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第二十一章原文: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第三十八章原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仍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第五十一章原文: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以上参考:憨山德清对《道德经》的注解。
第六十六章原文: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第六十七章原文: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第六十八章原文: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第六十一章原文:治大国若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制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
以下参考:刘长欣、綦晓菲的《老子的“道”与“德”及其伦理设计》,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参考:刘长欣的《老子的道与德及其伦理设计》等。
第三十九章原文: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为天一正。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候王无以正,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候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至誉无誉。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第二章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惟不居、是以不去。
第三章原文: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七章原文:天长地久。天地所以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
第八章原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惟不争、故无尤。
第二十三章原文: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第二十九章原文: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故无失。夫物或行或随;或觑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第三十七章原文: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原文: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第十二章原文: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以下参考《佛法概论》、《杂阿含》及《长阿含?第三十经?游行经》等。
五阴:又称五受阴,五取蕴,指色、受、想、行、识。色指色身,受想行识指生理及心理活动。
共业:共同的业。业,音译为羯磨,造作义。人的一切善恶思想行为,都叫做业,有身口意三业。
根尘识:指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及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合称为十八界。
六欲天: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越往上,有情的欲望越淡。
地狱:六道中最苦的地方,因其位置在地下,故名地狱。分为三类:一名根本地狱,有八热及八寒之别,是为十六大地狱。二名近边地狱,即八热四门的十六游增地狱。三名孤独地狱,在山间、旷野、树下、水滨,场所无定,为各人别业所惑,因此苦报及寿命,亦各不同,若论受苦,根本最甚,近边次之,孤独又次之。凡所处的地方,只有苦受而没有喜乐的环境,皆可比喻为地狱。
四食: 指段食, 触食,思食,识食。1、段食,欲界以香、味、触三尘为体,分段而饮啖,以口、鼻分分受之。2、触食,以触之心所为体,对所触之境生起喜乐之爱而长养身心。3、思食,第六意识思所欲之境,生希望之念以滋长相续诸根。4、识食,识即有取识或结生识,执持身心而使有情生命相续不断。
由旬:为古印度长度单位,巴利语、梵语yojana 之音译。又作逾阇那、 逾缮那、瑜膳那、俞旬、由延。意译合、和合、限量、一程、驿等。原指公牛挂轭行走一日之旅程。据《大唐西域记》卷二载,一由旬指帝王一日行军之路程,大约七英里,即11.2公里。《有部百一羯磨》卷三注释曰:“言逾缮那者,四拘卢舍为一逾缮那,计一拘卢舍可有八里,即是当其三十二里。”这与当今公认的说法相同。但也有八拘卢舍为一由旬等不同说法。
参考《阿含要略》第326页。彼云何无明? 若不知前际、不知后际、不知前后际,不知于内、不知于外、不知内外,不知业、不知报、不知业报,不知佛、不知法、不知僧,不知苦、不知集、不知灭、不知道,不知因、不知因所起法,不知善、不善,有罪、无罪,习、不习,若劣、若胜,染污、清净,分别、不分别,缘起、非缘起,皆悉不知;于六触入处,不如实觉知;于彼彼不知、不见、无无间等、痴闇、无明、大冥,是名 无明。简言之,即对佛法所揭示宇宙人生的真理,不知不解、不了不达,称为无明。
因缘法:即缘起法,指缘起的法则,如十二因缘的规律。缘生法:指因缘所生的法,如十二因缘的各支。
《瑜伽师地论 》卷十云:以无颠倒文句安立,是名法住。由此法住以彼法性为因,是故说彼名为法界。
1、欲取:对欲界中的五欲(色声香味触)妙境去执取。2、见取:对持有的不正见坚持不舍,如身见(认为有我或我所)、边见(常见、断见)。3、戒取:执取那些不能导向解脱的戒(如外道持牛戒、狗戒、鸡戒)。4、我取:基于我见、我慢,对自我的执取。
1、衰老:皮肤变皱,头发变白,牙齿会落,行走艰难,四体无力。2、死亡:没有寿暖识了。即身体冰冷,没有呼吸,神识已经离开原来的身体。现代医学上具有法律效力的是指脑死亡,没有任何脑电波了。来生有了五蕴之身的出生,必将衰老而至死亡。
1、爱:对当下自身的贪爱。比如爱自己当下的年轻、漂亮。2、后有爱:对将来的身体的贪著,如希望自己将来永远年轻、漂亮。3、喜贪俱行爱:对于当下的或过去的种种境界的贪著。4、彼彼喜乐爱:对将来的种种境界的贪爱。
三十七菩提分:又称三十七道品。1、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2、四正断或四正勤:已生恶令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不生、已生善令增长;3、四神足,或四如意足:欲勤心观神足;4、五根:信、精、念、定、慧根;5五力:信、精、念、定、慧力;6、七觉支,或七菩提分:念、择法、精进、喜、轻安、定、舍;7、八圣道,或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不越时节:不说不合时宜的话。不越限防:不说不合规制的话。限,边界。防,堤坝。
随念:又作随顺念,指随适而念。重念:又作别念、专念。忆念:又作忆、不忘念。
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
《道德经》第19章。
《道德经》第38章。
戒、定、慧:也称三学。佛教的修行方法,广说为三十七道品;中说为八正道、七清净;略说为三学。
摘自:《阿含要略》,第331页。参考:中42大1-485b8f.)c?.(中43~57大1-485b―9f.。
参考:憨山大师:《老子道德经解》,http://www.eshu99.com。
阿罗汉:已经断十结的四果圣人。
摘自:《法句经》。
请参考:澳洲昆士兰大学钟茂森博士的《因果轮回的科学证明》DVD光盘。
三大语系 1、巴利文系(南传):代表初期佛教,流行于斯里兰卡、泰国、缅甸。2、汉文系(汉传):代表中期,流行于中国内地及朝鲜、日本、越南。3、藏文系(藏传):代表后期,流行于中国康藏青蒙等。
济群法师的开示:应先发菩提心,然后修解脱道;等有了一定解脱能力,再积极对外弘法,自利利他。
2010年3月参加了葛印卡十日禅课程;2011年6月至9月在缅甸雪乌敏禅修中心修习内观禅。
《想法与做法》,P117页。
后  记
记得我从小就渴望了解人生的意义究竟何在,并一直在苦苦探索。直到来到西园寺、读了济群法师《人生佛教系列小丛书》等之后,我才发觉原来自己对人生的种种困惑,都在佛教中能够找到究竟的答案。正如鲁迅先生所说:“释迦牟尼真是大哲,我平常对人生有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而他居然大部分早已明白启示了,真是大哲。”我感到非常欣喜,并进入研究所开始正式学修佛法,不久又在西园寺出家。
由于佛教博大精深,既有三大语系,各语系又有不同宗派和传承,各宗派又有不同祖师,各祖师又有不同体悟和知见,使我一度陷入知见的混乱中,不知该如何抉择。最后,由于济群法师的开示,加上曾经学习过《阿含解脱道次第》、《亲近释迦牟尼佛》、《阿含要略》等课程,我毅然选择了阿含------内观专业,才逐步确立了无常、苦、空、无我、自利利他的正见、并致力于内观禅法的学修实践,积极参加了葛印卡内观禅修及缅甸雪乌敏内观禅修实践活动,极大地增强了信心,从此稳步走在解脱道和菩提道上。
佛经中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善知识难遇,能够在有限的本期生命中遇到善知识,学修佛法,断恶修善,自利利他,我想,再也没有比这更有意义的人生了。正如济群法师在《想法与做法》中所说:如果一个人带着困惑在人生道路上艰难跋涉,因为听了佛陀的开示才解开多年困惑,找到人生价值和究竟归宿,能不感动、猛生信心吗?
由于老子和佛陀都是圣人,《道德经》和《阿含经》都是圣典,对我们了解宇宙人生的真谛有很大帮助,自古以来就受到世人的关注,而且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所以,值得化大力气研究这两部经典。本学期,经过比较艰难地解读、思考和研究,终于完成了这篇论文的写作,又经过反复修改,相信能够做到自利利他,因而感到无比地欣慰。
《道德经》:老子以虚无自然为妙道,提倡无为,同时与自然之道相合:负阴抱阳、相辅相成,主张不争,最为可贵的是他看到了事物“柔弱胜刚强”的一面。《阿含经》:涵括了佛陀在45年弘法生涯中为声闻弟子所说的一切法: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目标直指解脱:断尽一切痛苦烦恼,解脱生死,自利利他。所以,我确信他们都是基于自己的观察实践,发现了宇宙人生的真谛,这无疑对我们的人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今天,两部圣典《道德经》和《阿含经》,正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思考和研究它们,以指导自己的人生,并将它们揭示的宇宙人生的真谛传播给更多的人。因为在这个充满无明的时代,更需要借助古德先贤的智慧,了知宇宙人生的真相,找到离苦得乐的方法,并能切实可行地加以实践。毕竟“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不可回避的实质性问题。
由于《道德经》仅五千多字,而且不容易理解,所以恐怕还有许多人没有通读过。本人也是借此学习《中国哲学》之际,读了原典和注解。虽然比较难懂,好在有许多注解可供参考,只要下定决心,就能克服困难,很快读完;而《阿含经》由于历史原因,长期受到国人的轻视,加上内容有许多重复之处,读的人似乎不太多,注解也很少。不过,只要肯化时间耐心去读,其实并不难理解。尤其是佛陀很善于对机说法,又运用了许多形象的譬喻,将深刻的佛法义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达给弟子,并指导弟子进行禅修实践,所以今天仍然是我们学修佛法的指南。
目前,佛教已传遍全球,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陀的教导使一切依法而行的人获得了极大的利益和心灵慰藉。佛陀的人生观、价值观普遍被世人接受,唤醒了无数自大和自我的人。佛陀以观察和了解宇宙人生实相的最高的智慧,指导人类破除对名利、地位、财富、权力、亲友等世间一切虚幻空相的执着,目的是为了解除因对五欲六尘的感官享乐等的种种执着而带来的痛苦烦恼,提升心灵品质,放弃狭隘的国家和种族的偏见,拥有纯净的思想而获得自由。
佛陀指出的道路是笔直而究竟的,他提倡的解脱境界——涅槃寂静,超越世间,又不离世间,是人类的终极境界。佛教指出正确的人生,不在于自我造作和幻想。他倡导放弃“我执”和一切不善的行为,符合现代人的科学观。佛陀慈悲、关怀与和平的信息,引导着无数无明的人。佛教总是给予人类美好的希望,它提供了社会组织中最值得称颂的生活方式,以及心灵的和平,它为人类带来了莫大的利益。
佛教立足于解决现实问题,而一切问题的产生,其实皆源于内心无始以来积累而形成的贪嗔痴等烦恼。要解决这些难题,唯有从其根源——修心入手,才能对症下药,解决因心灵污染而产生的种种问题。“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就是究竟地解决一切问题的最好药方,也是佛陀为人类指出的解脱之道,它具有适合于任何人、任何时代的普世价值。
感谢苏州大学的聂保平博士后的教授及耐心细致地指导!在聂老师的启发下,本人在学习《中国哲学》时,经常同老师在课下讨论感兴趣的话题,获益良多!正如聂老师所强调的那样,唯有认真研读原典,才能对许多似是而非的说法加以辨别,不被后人误导。同时,还需要吸收他人的研究成果,以便更加深入准确地理解原典。
经过讨论,我们认识到:其实,圣人所发现的宇宙人生的真谛,从“体”上说,是一、不是二。但在表达上却各有千秋,这就是“用”的不同。我们在学习和运用古德先贤的人生经验时,首先要理解他们的核心思想及实质,其次还要关注其表达方式,把握体用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指导我们的人生实践。在研究和写作时,如果不是基于对原典的准确解读,难免会因为误读,或凭自己的想象任意发挥,结果必将自误误他。所以,不能不慎重啊!
我一直有个期望,就是在学习公共课的同时,希望能够通过论文写作,一方面将所学内容与佛法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希望同时将佛法介绍给任课老师,告诉他们佛教就是佛陀的言传身教。佛陀基于对宇宙人生实相的观察和实践,为我们指出了一条解脱轮回与痛苦烦恼的涅槃寂静的康庄大道——通过断恶修善,断除痛苦烦恼、迈向解脱、自利利他。如果任课老师通过了解佛法的真意,并有了一些自己的体验和感受,体会到佛法的真实利益,一定会介绍给自己的学生。这样,佛法就会更快地得到弘扬,利益更多的人。
在去年的第四届佛学与心理学论坛上,台湾的温宗堃老师提出“正念学”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给人以极大鼓舞。他说:正念学来自佛教,但是它可以广泛应用于医学、心理学、神经科学及教育学等领域。尤其是将正念学推广到各级学校教育,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希望正念学能够在汉地发扬光大,并成为二十一世纪汉传佛教的重要标志之一。
聂老师曾说,希望带领他们的学生来西园寺参观访问。我想,如果能够与高校建立常规的沟通渠道,让佛法走入校园,走入公司和社会各个阶层,让众生能够尽快了解佛法的真意,共沾法喜,那么“令正法久住”就不只是一个愿望。
去年末的圣诞前夜,苏州农业大学日语专业的师生(包括已经毕业的学生)聚会,邀请我去给他们讲佛法。他们曾经多次邀请,我一直没有答应。此次实在盛情难却,就与菩提书院的负责人一起,给他们带去了一些结缘的法宝,并希望他们如果有烦恼,或者想了解宇宙人生的真谛的话,可以通过闻思、学修佛法,而得到帮助,并自利利他。
在写论文期间,聂老师进行了悉心地指导,并提出了一些参考意见和建议,在此表示衷心地感谢!同时,感谢西园寺为我们提供了这样好的道场,感谢研究所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学修条件,又有许多优秀的法师和老师的指导!
对于论文中的错漏、不足之处,请各位法师、老师和同修不吝指教,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全文完)
研究生班:道 成
2012年2月24日
于戒幢佛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