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歪火贪一刀和洛瑶:北京知青汪桂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8:35:28


      她曾经与体操王子李宁、打假英雄王海、“中国第一村”党委书记吴仁宝等一起,成为央视纪念改革开放20年特别节目———“20年?20人”的代表……

  36年前的一次“错分配”,她从北京第一师范学校来到了延安地区;国家落实政策时,她放弃了回城返京的机会。植根于贫瘠的黄土高原南麓,她在山区教育一线耕耘了30余年,是当年一起插队的同学仍留黄土高原教书的惟一一人。

  2005年的“冬至”,记者来到黄陵县幼儿园旁边一套40多平方米的单元房里,见到了本文的主人公———北京老知青汪桂兰。36年弹指一挥间。凛冽的西北风在这位当年仅仅19岁的女学生脸上刻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只是其一口至今仍十分纯正的北京话时时在提醒记者:这是一位北京老知青。

  到革命圣地锻炼成长

  1969年的1月。从北京第一师范学校毕业不久、刚满19岁的汪桂兰带着对革命圣地的向往与憧憬,与首都2.8万名中学生一样,奔赴延安地区。

  汪桂兰等几位女同学被分配到宜君县(当时属延安地区管辖)尧生公社思弥大队,到村里的第一天晚上,同学们的心就凉了。尽管村上把最好的砖窑分给她们住,但窑洞里空荡荡的,她们生怕窑塌下来,住窑洞的第一天晚上,几个女同学一起哭泣了大半夜,哭累了才迷迷糊糊睡去。当时,社员们口粮普遍不足,经济拮据,副食品几乎谈不上,大家整日为生计奔忙。尽管心事重重,白天还得和社员们一起战天斗地,肚子饿了不能说,手磨破了不能叫,再苦再累都得咬紧牙,挺起胸,装成好汉。当初的好奇与向往荡然无存,许多同学都思谋着偷偷返城。汪桂兰在同伴中还算坚强,但她最终也没经受住回城风波的诱惑,插队3个月后她回到了北京。然而,当时北京对户口管理特别严格,再加上父亲去世早,看到母亲一人养活着包括自己在内8个儿女,汪桂兰心里难受极了,她说服母亲,一咬牙又回到了陕北。

  汪桂兰生性泼辣又善于吃苦,很得社员好评,加上毕业于师范学校,1969年7月被公社提前招收为小学教师。初登讲台,汪桂兰雄心勃勃,但许多现实问题不容回避。她讲的学生听不懂,学生说的她不明白,有时只能用手比划。汪桂兰便在日常生活中收集方言,总结归类,作好笔记,随时进行对比记忆,这道难题慢慢得以解决。起初,汪桂兰看到学生衣衫破烂、蓬头垢面的样子,一闻到他们身上的怪味,就想远远地离开;一个简单的数学题需要重复讲解四五次,一着急就不由得出现过激行为。学生们越来越不愿意接近她了,这可怎么行?一番自省之后,汪桂兰主动接近学生,有的学生衣服破了,她主动拿出针线缝补,有的脸脏了,就叫到办公室给洗净;学习中的问题一次两次弄不懂,就换个法子讲。为加深相互了解,汪桂兰经常和学生一起扫地、抹桌子,一起劳动。学生们对这个“北京老师”终于不再敬畏了,连家里的事情也愿意和她说说。

  9年之后方知“错分配”

  1978年下半年,对汪桂兰和同伴们来说,是一段充满惊喜与矛盾的日子。从北京传来确切消息:1969年初北京第一师范学校百余名毕业学生与其他高中生一起,被分配到延安地区插队落户属于“错分配”,现在可以落实政策回城返京。此事印证了汪桂兰与同伴们多年前的猜疑:班上40多名学生原计划分两批赴延安地区插队落户,汪桂兰等20多名同学作为第一批,然而,第二批同学就一直没有来;他们还听说,就在他们这批学生插队落户不久,他们的毕业任教分配方案就从北京市教育局下来了。

  不管怎么说,落实政策总是个好事,只是一个颇为残酷的现实横亘在汪桂兰的面前:早在1974年汪桂兰已与黄陵县双龙中学的数学老师白昕辉结为连理,并且有了两个孩子,一家人生活得十分幸福。而政策规定得很明确,只允许知青一人返京,配偶及子女不在此列!汪桂兰及有类似情况的同伴一下子陷入了巨大的矛盾之中。兄弟姐妹中就缺她一个,远在北京的老母亲早就盼她回来团圆。多少个夜晚,汪桂兰都难以入睡,脑海里充斥的东西太多了,一会儿是北京大都市的风貌,一会儿是黄土地热情、淳朴的民风;一会儿是举家团聚的欢乐情景,一会儿是已经与自己生活了4年的丈夫及两个孩子的身影,还有当地学生们那一张张稚嫩的面孔和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

  看着十多个在当地结婚的同伴一个一个全都与丈夫离了婚,只身返回了北京,汪桂兰也曾犹豫过、痛苦过,但最终她放弃了回城。她心里明白:虽然通情达理的丈夫没有阻拦,可自己一旦回去,这个家就散伙了,丈夫的人生可能就要改变,孩子们就会失去亲娘。当然,促使汪桂兰作出人生这一重大决定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她已经习惯了这里的一切,这里有她的追求,有她所钟爱的事业。

  由于动乱结束不久,首都教师严重缺乏,北京市教育局先后给汪桂兰来过4封信,希望她回京执教,汪桂兰都谢绝了。多年以后,汪桂兰与友人说起此事,一脸的爽快:“不是说我多伟大,反正我当初的选择太正确了!”

  被人当众叫骂两小时

  汪桂兰1974年1月与白昕辉结婚,其实一直两地分居,并持续了17年。当时,汪桂兰在宜君县东南的棋盘中学任教,白昕辉在黄陵县西北方向的双龙中学工作,两人相距百余公里,坐班车要辗转好几次,一学期也就团聚几回。以后俩人都调动过,距离近了些,但仍有几十公里。直到1981年初,汪桂兰调到黄陵县康崖底中心小学工作,才与早在几年前调至康崖底中学工作的丈夫待在了一起,但也没有一个像样的家,汪桂兰在中心小学的办公室兼宿舍就成为他们的栖息地。汪桂兰是个贤惠之人。婆婆年老体弱,她无论多忙,每两三周都要回一趟家,料理家务,给老人洗头洗衣,做可口的饭菜,每年还要给老人做一次寿,这些事情许多当地妇女都很难做到。

  艰辛并不仅仅是生活方面的。1985年8月,汪桂兰担任了康崖底中心小学的教导主任,几年后又担任了该校校长,什么事情都得操心,担子比过去重多了。1989年7月,学校搬到了新建的校园,但许多收尾工作都未搞完,操场比校门前的公路低1米多。为节约开支,汪桂兰带领师生利用下午活动时间和周末休息日,拉运沙土,填补操场,持续干了十多天。为美化校园,汪桂兰带领师生在操场周围和校园内栽植了38棵刺柏,40多棵杨树,10多棵银杏;在教工宿舍门前,建了两个花园,栽种了木槿、月季、龙爪槐。1992年,学校新建那7间平房以及门房、大门、围墙时,汪桂兰只请了几个“匠人”,她和其他老师则给“匠人”打下手,当小工。学校没有单杠、双杠,她四处奔走,弄来粗钢筋,让人打磨、焊接、安装;没有乒乓球台,她找人用砖砌两个墩子,中间垫上土,台面用水泥抹得平平光光,总共建了6个。远处的学生住宿没有床板,她一个女人家,跑遍康崖底乡的12个村,与村干部协调,每村支援了5块,解决了学生的床板问题。汪桂兰用节约下来的资金给学校购买了60面彩旗,8个少先队队鼓,16把队号,2副大镲,4副小镲和1面大秧歌鼓,学校的体育队和文艺队一下子“武装”起来了。

  1998年8月,根据县教育局的安排,超编的教师都要分流到乡下的农村小学工作,康崖底中心小学共超编7人。这可是件棘手事。当时教导主任已经调走,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汪桂兰综合工作能力和身体两个方面的因素,并征得乡教育专干的同意,确定了7名教师。被分流的教师绝大多数都理解她、支持她,愉快地到了新单位。一位年龄大点的女老师对此很有意见,在汪桂兰的办公室大吵大闹不说,还在校园里当众破口大骂,污言秽语不堪入耳。汪桂兰待在办公室里坐立不安,耳热心跳,真想冲出去与对方大打一场,因为自小以来,连母亲都没骂过她,况且这么难听的话还是第一次亲耳听到。但转而一想,那位老师心情不好,就让她骂吧,骂够了就会停下来。就这样,对方在校园里断断续续骂了两个小时,汪桂兰没还一句口。说来也怪,事后这位女老师不仅到新单位报了到,还和汪桂兰成了朋友,每年春节都到汪桂兰家拜年,汪桂兰的小儿子今年结婚时还前来贺喜。

  与改革先行者“齐名”

  汪桂兰虽毕业于师范专业,但她利用业余时间系统地学习了《教育学》《心理学》及教学改革的相关丛书。本来校长可以不带课,但多年来她一直带一门主课,并坚持定期听课制度,每学期都在50节以上。30多年来,汪桂兰的听课记录有五六十本,所备的教案有几尺高,并写了10多万字的业务笔记和教学心得,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汪桂兰学的是数学专业,但几十年的工作实践使她成为一个多专业、多学科的全能老师,正是有这样的能力,30多年来,谁家有事,谁孩子有病,谁身体不适,汪桂兰都会主动地帮其上好每一堂课。

  五年级学生季明亮,父亲患半身不遂,家境贫寒,交不起学杂费,买不起校服,家长准备让其退学,汪桂兰了解到他家的实际情况,用自己的工资为其买了校服,交了学杂费。四年级学生陈春娥父母双亡,随姐姐生活,十分困难。汪桂兰与班主任一道进行家访后,免去其学杂费,并给陈春娥买来本子、钢笔等,使其继续上学。1998年12月,汪桂兰又拿出500元钱资助了3名孤儿和2名贫困生。有些学生家庭情况较好,住不惯集体宿舍,吃不惯学校饭菜,自动离校。汪桂兰就深入学生宿舍,帮助学生清理卫生;深入学生食堂,检查饭菜质量,自动离校的学生最终全都重返学校。有一度,学生宿舍出现不安全隐患,汪桂兰就和值班老师一起坚持每晚检查四五次,解除了学生的后顾之忧。汪桂兰一惯对好、中、差学生一视同仁,要求教师对差生个别辅导,循序渐进,激发其学习兴趣,进行“成功教育”。多年来,康崖底中心小学的入学率、巩固率、普及率和毕业率均达到百分之百,该校服务半径内适龄孩子无一辍学。

  30多年来,汪桂兰一心扑在教学工作上,没有机会给远在北京的老母过过一个像样的生日,没有时间待在老人身边端茶送饭,尽儿女的孝道。对自己的两个儿子,也没有付出更多的母爱。好在老母和丈夫、孩子们都理解她、支持她。如今,当年北京第一师范学校的同学只剩下她一人,整个黄陵县的北京知青也只有12个了,全县教育系统的2000多名教师中,知青身份的惟她一人。黄陵人民认可了她这个身处异乡的“北京知青”,给了她相应的荣誉:人代会、党代会代表,模范党员,优秀教师等等,不一而足。1998年底,中央电视台推出纪念改革开放20年特别节目——“20年?20人”,汪桂兰位居其中,与体操王子李宁、打假英雄王海、“中国第一村”党委书记吴仁宝、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专家王选等齐名。2000年“五一”,汪桂兰当选为延安市劳动模范。2000年11月,汪桂兰被调至黄陵县幼儿园担任党支部书记,今年初已经办理了退休手续。

  令汪桂兰欣慰的是,她教出的学生已有3000余人,有相当一部分从师范院校毕业后又回到黄陵,在农村基础教育第一线工作,仅康崖底中心小学就有3位。办理了退休手续的汪桂兰,随即被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聘请为宣讲员。汪桂兰告诉记者:“我打算在有生之年,把有限的精力用在黄陵中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上,利用宣讲员的身份每年作不下10场报告,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教育广大中小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的志向,培养坚韧不拔、自强不息、勇于进取的精神。”


注:转自《东北知青论坛》作者  美丽的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