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谣主持串词:美国重返太平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6:39:14

实际上,近些年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美国已多次公开表态欢迎中国崛起,中美关系早已走出封锁与反封锁的历史阶段,变成以互惠合作为主的新型大国关系,中美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这是当今中美关系的基本特征。

北京特稿

  在东亚系列峰会举行之前,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国务卿希拉莉分别访问澳大利亚、泰国和菲律宾。中国境内外一些舆论又开始热炒美国“重返亚洲”、支持南中国海周边国家“叫板(挑战)”中国。一时间,“狼来了”的呼声又起,南中国海似乎又要战云密布了。

  根据奥巴马访澳期间两国达成的协议,从明年开始,美国首批250名海军陆战队员将部署在澳大利亚北部与亚洲直线距离最短的军事基地,五年内驻军人数将增至2500人。另外还有消息说,奥巴马打算在东亚峰会上提出确保南中国海“航行自由”的问题。

  希拉莉在菲律宾谈到菲中南中国海岛礁之争时明显偏向前者,她迎合菲律宾官方的说法,将南中国海改称“西菲律宾海(West Philippine Sea)”,强调菲律宾与中国的主权争端问题应当以和平方式解决。

  美国在南中国海周边国家的举动自然引发外界的诸多联想。中国境内外舆论都异口同声地指美国意在遏制中国,一些媒体和学者还竞相使用诸如“挑拨离间”、“剑指中国”、“美欲南海问题军事化”等刺激性标题和语言,似乎中美之间的梁子结得越深越过瘾。

  有的西方和中国媒体有意无意地夸大中国官方对美澳军事协定的反应,将中国外交发言人刘为民前天回应的“值得商榷”翻译成“不合时宜(not appropriate)”,弄得刘为民昨天在记者会上专门纠正这一误读。在一些境外华文网站上,类似“美国军事遏华”,美国“鹰派完胜,美澳大利亚驻军遏制中国”的分析文章也占据醒目位置。这些文章说:“南海周边美澳达成的永久军事存在协议使美国获得了中国弹道导弹射程之外的又一个跳板”,“美国驻军澳大利亚掐死了中国能源海运线的咽喉”。

  而包括主流官方媒体在内的中国媒体也唯恐对“美国阴谋”揭露得不够全、不够深。中国最大电视台的某些主持人和评论员常常在访谈栏目中竞相分析美国遏制中国的种种战略策略。通过这些分析,观众几乎能得出只要美国在亚洲有所动作,基本都是针对中国的结论。

  中央电视台特约评论员、解放军海军少将尹卓认为,美国有意将南中国海问题军事化,美国和日本都是在双边安全磋商比如说国防部长会谈里头谈南中国海问题,把南中国海问题置于一个军事上解决的层次上。美国就是想借一些军事演习来挑唆中国和东盟(亚细安)各国之间的关系。

“惩罚”菲律宾

  人民日报社下属的《环球时报》昨天更发表措辞强硬的社论,要求中国“惩罚”菲律宾。文章说,菲律宾近来在南中国海问题上乱出牌,已有“无赖”之嫌。它不仅给南中国海“改名”,搞议员和官员登岛挑衅,还呼吁东盟形成对抗中国的“统一战线”,并公开表示菲美合作是“向南海发强烈信号”。

  文章说,中国“惩罚”菲律宾既不能做过头,增加地区对中国的恐惧,又要有力量,让菲律宾付出真实的代价。最好的办法就是“冷淡”菲律宾。比如推迟执行双方之前的一些投资协议。中国人还应集体抵制赴菲律宾旅游,收紧从菲律宾的农产品进口。如果菲律宾主动向中国搞军事挑衅,中国应坚决回击,让世人都目睹在军事上肆意挑战中国究竟意味着什么。

  在美国“重返亚洲”的话题上,中国境内外媒体一致认为这是针对中国,固然是因为中美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两国间的明争暗斗是不争的事实。但是,自从1949年中共建国后,中美之间的热战冷战从来没有停止过,美国遏制中国,或者说中国挑战美国本来就不稀奇。实际上,近些年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美国已多次公开表态欢迎中国崛起,中美关系早已走出封锁与反封锁的历史阶段,变成以互惠合作为主的新型大国关系,中美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这是当今中美关系的基本特征。

  但这一基本特征往往被舆论忽略,在中美关系和南中国海问题上,媒体和一些学者似乎更愿意寻找分歧和矛盾,一有机会就高喊“狼来了”。结果喊到今天,狼也没再来。

中美官方保持理性

  好在中美官方对双边关系都能保持基本的理性。奥巴马前天在澳大利亚说,美国欢迎中国崛起,希望中国担负起国际责任。刘为民昨天在回答有关美澳防务合作的问题时表示,不仅澄清他没有说过美澳合作“不合时宜”,也强调中国希望继续加强中美和中澳的合作。

  或许,某些舆论和学者今后在解读中美关系、南中国海等问题的敏感性和火药味儿的同时,也能适当分析这些问题的基本面。这种全面理性的分析既可放松公众紧绷的神经,也能减少有关方面的误判。